第一篇:白银资本读书笔记
《白银资本》一书为贡德?弗兰克的代表作,集中对欧洲学者所持的“欧洲中心论”提出了质疑。
在一开始的导论中,作者就对“欧洲中心论者”提出了措辞严厉的批评。然而笔者认为,这种因为自身实力的强大而产生的自大情绪只不过是个人情感在学术上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不能认为是学术上的谬误。当然,广泛的自满情绪会对学术界产生不好的影响,甚至影响学术的公正性。
作者在一开始就强调欧洲对亚洲的依赖:“由此得出的一个推论是,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业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例外论)。”“欧洲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整个非洲一欧亚。另外,正如本书将要证明的,在19世纪发明和传播"欧洲中心观念"以前的近代早期,欧洲依然依赖于亚洲。”然而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内因是事物前进和发展的决定因素。欧洲必然受到了亚洲的影响,
客观上,正是欧洲的殖民扩张大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因为通过欧洲人的坚船利炮,拥有庞大人口的古老中国才重新睁开她朦胧的眼睛看向世界。而只有包含了中国的经济体系,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世界的。尽管从中国的角度上来将可能是非自愿的。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中国与欧洲,尽管也有贸易往来,但却是极其受清政府限制的,那是的中国不能说是包含在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作者一直强调整体研究的重要性。然而由远而近的历史事件中,近期发生的事件无疑对当下正在发生的事件有着更大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因素并不是“基本因素”。从朝鲜和韩国来看,二者的基本条件在60年前是没有什么两样的(因为当时本来就是一个整体)。而要了解当代的朝鲜,势必要更多的分析其60年来的特殊性而不是与韩国的整体性。因为“基本因素”似乎解释不了为什么朝鲜北方走向了社会主义道路而朝鲜南方却走向了资本主义道路,也解释不了为什么如今的朝鲜和韩国在经济、政治上所体现的巨大差异性。
尽管作者一再宣称“不仅亚洲各个部分在世界经济中的经济地位远比整个欧洲重要得多,而且正如历史资料无可辩驳地显示的,至少在1750年以前,亚洲在这些方面的发展速度比欧洲更快,总量更大,而且一直保持着领先于欧洲的经济优势”,然而我们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整个亚洲在18、19世界的欧洲殖民侵略中几无还手之力的迅速失败,先后走上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无论是奥斯曼帝国还是清帝国,尽管,当时的两大帝国或许在经济总量上依然占据着对欧洲的优势。但是如果固守这种优势,以中国为例,清帝国的失败就成为不可理喻的事情。因此,我们在看待经济时,不能只关注其“发展速度”与“总量”,还应该关注其经济生产的方式即制度结构。正如一台发动机,尽管它在一开始保持着飞快的转速,但一旦有一颗石子进入它的内部,它就将不可避免的走向停滞。
在考虑世界一体化的推动力的时候,我们不能忽略国家首脑在这其中所持的态度和所起的作用。仅从这一点上来看,相比于欧洲,中国即使在1750年之前依然占据着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和辐射源的地位,却失去了在推动世界一体化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机会。
在113页,从作者描述的画面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欧洲在整个世界的贸易中起着主动的作用,因为显然,非洲和美洲控制在欧洲人的手里,而不是“经济实力”强大的中国。
p119 贸易的赤字与否与此国在国际间贸易中的地位似乎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们还要考虑到贸易品的类型。我们有必要对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做个界定。正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我们不能仅凭两个人之间说过一句话,就把他们定义为朋友的关系。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国家之间存在着贸易关系就把其归为经济一体化的世界体系之中。因为此时的贸易同后世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更重要的是,这个时候的贸易并没有直接推动贸易双方制度、文化上的巨大变革,这是与1800年之后的贸易活动最大的区别。在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中,欧洲(准确的说是英国)不仅向外输出了以机器设备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且输出了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而这是的今后的世界真正的从观念上成为一个整体。而在制度输出上,领导者自然只能是欧洲,而不可能是已经迟暮的亚洲强国。
在第162页作者提到“中国的生产和出口在世界经济中具有领先的地位”。然而我们要注意的是,中国的出口品,自汉朝以来,就一直是丝绸、瓷器、茶叶等,而四大发明等科学技术上的传播,在此之前就已经完成了,甚至欧洲在此时已经超越了中国。
p(来源说明好范 文网:www.haoWOrd.coM)167 作者提到“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以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因此白银源源不断的流入中国。然而这样的一个令人羡慕的贸易地位,并没有使中国在之后的任何一次与西方的对抗中占得上风,此时通过正当贸易获取的白银又通过屈辱的方式回到欧洲人的手中。这在一次证明了,我们考虑世界贸易时,不能仅仅从贸易量和顺差地位上来考虑,而更应该考虑谁在贸易中具有主动性。这种主动性充分体现在政府在贸易中所处的地位上。而贸易品的性质也值得我们注意,单纯的生活消费品,如瓷器、丝绸不会在更大的程度上影响贸易对方,是的中国的文化影响进一步的加深。以如今中美之间的贸易为例作比,尽管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美贸易是顺差,美元源源不断的流入中国。然而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在贸易中起主动性的依旧是美国,因为是我们改革开放求人家来中国投资的。直到现在,大多数地方领导依旧热衷于吸引外资,并且其吸引资金的数额成为衡量其政绩的重要指标。在贸易品构成上,我们也不能忽略,相比于中国的衬衫、裤子,美国的电影和科技产品显然更能在思想上影响我们。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中国有很多人鼓吹美国式的民主,而在美国,却鲜有人公开支持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的。
p169 作者总结到,“整个世界经济秩序名副其实地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从量上看,我们自然可以称中国为中心。然而就像笔者之前提到过的,量大不一定起的作用就大。这是量与质之间的区别。每一次社会革命,起主动作用的必然是量上处于劣势的新兴阶级。而我们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同样是因为从本质上来说社会主义是优越的,而不能因为中国的gdp少于美国,我们就否认社会主义。因此,作者如果想通过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来论证中国在世界一体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其说服力是有待质疑的。
作者认为“事实上,近来流行的一种说法是,世界经济只是到现在才开始‘全球化’。”然而在笔者看来,作者无疑把“全球化”的时间提的太前了。或者说,作者把表面化的世界贸易认为是“全球化”。然而如果把这认为是全球化,那为什么在全球化了几百年之后,处于全球化核心地位的中国皇帝在听到英国时,还会问:“英国有多大,英国在哪里?”这样一点没有全球化意识的问题呢?为什么在全球化了数百年之后,作为中国知识最丰富的士大夫阶层,才开始正眼看世界呢?如果全球化的进程已经开始了几百年,而处于全球化核心地位的国家政府和百姓对此一无所知,这是否有点说不过去呢?
在第192、193页,作者举例说明了世界各地黄金白银比价的巨大差异以及由此而出现的有着巨额利润的套利行为。虽然这一行为无疑对推进货币在世界的流转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从侧面讲,这样的一个状态,也充分反映了当时的世界市场尚没有产生紧密的联系,因为显而易见,在一个成熟的世界市场是不可能出现如此巨大的汇差。
通过作者的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欧洲人从美洲获取大量的白银,然后通过贸易的形式流向中国。笔者一再强调,考虑一个地区在推进世界经济一体化中的地位要看其是否具有主动性。正如我们评价一个阶级在社会革命中的地位时,要看其革命纲领和理想。农民阶级在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发挥了巨大的、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们依旧不能称之为革命的领导阶级。因为农民阶级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不具有革命主动性。欧洲尽管在对亚洲的贸易中处于逆差的地位,然而从推动白银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中的作用来看,是欧洲而不是亚洲充当着主要的推动力。亚洲对于白银的吸引,更大程度上是由其贸易优势的延续性产生的客观上的吸力而不是亚洲主动地通过贸易的扩大来吸收白银。作为在中国起绝对统治地位的朝廷,对海外贸易产生的利润并没有太过于关心,否则也不会一而再的颁布禁海令。无论是明朝还是清朝,都拥有统一而广阔的区域,国内贸易即可以满足巨大的需求和供给,因此无需依赖海外贸易。这与偏安东南一隅的南宋王朝有着巨大的差别。在南宋,路上的贸易通道均被异族阻隔,不得已依靠海外贸易,因此促进了泉州等港口的繁荣。总而言之,欧洲不仅在发现新大陆上具有主动性,在推动货币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上也具有主动性。这种主动性的延续无疑使欧洲在真正的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处在了领导地位。
在第四章,“全球经济:比较与联系”的前半部分,作者又一次的通过贸易规模、人均收入、消费等方面来证明“欧洲中心论”的谬误。由于科学技术在改革开放后被冠以非常崇高的地位,因此作者从第257页开始论述的“质量:科学与技术”引起了笔者的特别关注。
作者从一开始就对“欧洲中心论者”所持的惯常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提出了四个问题:“(1)总体上看,当时究竟是欧洲的科技还是亚洲的科技更先进,这种情况延续到什么时候?
(2)在从中国引进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等等之后,是否只有欧洲的技术在发展,而中国和亚洲其他地方的技术就不再发展了?(3)多少年后技术是否沿着从欧洲到亚洲的方向扩散?
(4)技术的发展仅仅是欧洲或中国或其他地方的一种当地的和地区性的进程,还是世界经济的力量影响当地而造成的一种全球进程?”作者用一系列学者的研究成果,论证了当时的欧洲在科技上并没有处于支配地位,以及亚洲的科技先进性和对欧洲的影响。然而在笔者看来,作者的论述又未免落入了表面化的窠臼,作者所举的一些亚洲科技先进的例子,无论是四大发明,还是钢铁冶炼技术、造船技术、纺织技术、火炮等,都属于技术的范畴而并非科学理论的范畴。即,在这一时期,尽管亚洲的工业技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依然进行了创新甚至保持了领先地位,然而却并没有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化学、物理学等科学基础。与之相反,或许欧洲的技术水平在这一时期并未领先亚洲,然而却通过实验科学的发展一步一步的整理出成体系的科学理论。而这些科学理论,才是推动文明进步的最重要的推动力,也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这一点,却被作者有意无意的忽视了,详谈表面的种种技术而不谈其背后的科学基础,不得不说是非常片面和肤浅的。
现在把目光转向第六章:西方为什么能够(暂时地)胜出。学习一个人的优点远比只是批评一个人的缺点更有价值。国家之间也是如此。作者在一开始就给出了两个答案:即,亚洲人变得衰弱了,欧洲人变得强大了。其实在第一章的导论中,作者就曾经提到:“我的观点是,导致亚洲在1750年以后衰落的原因,不是所谓近代早期亚洲的孱弱和欧洲的强大,而是亚洲本身强大所引起的后果。同样,正是欧洲原先在世界经济中的边缘地位和孱弱才使得它在1800年以后蒸蒸日上,如日中天。”作者以上的回答,更像是回答一个哲学问题,暗合中国古语“物极必反”。同欧洲中心论者相反,作者试图通过描述“亚洲的衰落”来进行一种对比,试图说明欧洲的崛起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引以为傲。笔者认为,把欧洲的强盛说成是亚洲衰落的结果似乎有失偏颇,毕竟,内因是一个事物前进和发展的决定力量。而如果把世界看成一个整体的话,欧洲的崛起和亚洲的衰落反映的是矛盾主要方面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其性质决定的。这一强一弱的变化,反映的是代表世界经济的体制已经从亚洲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变为欧洲资本主义的现代国家。作者在400页提到,“亚洲更高的人口增长阻碍了由于和基于对节约人力和产生动力的机械的供求而发生的技术进步,欧洲较低的人口增长产生了这一刺激。”作者的这一结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人口的过量增长无疑是阻碍经济进步的一大阻力。然而从另一方面讲,巨大的人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转变为促进科技进步的优势。其区别在于所在地区所采取的经济增长模式。因此,把未产生科技革命的原因简单的归于人口的增长未免不太具有说服力。在笔者看来,这一问题涉及的要素过多,且是从历史上一层层的继承发展而来,着实不好解释。
作者在第七章里总结了自己的结论。笔者也在行文末尾做自己的总结:
1.1800年之前的世界贸易是浅层次的,不能被冠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称谓。在当时的贸易体系中,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处于中心地位。
2.在1400-1800年的世界贸易中,尽管中国占有中心的地位。然而占据贸易主动性的一直是欧洲。
3.在1400-1800年,欧洲处于兴起期,亚洲处于衰落期。这种对比不仅仅是量上的,更重要的是质上的。
4.在1800年之后,准确的说是工业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全球化才真正的展开。在这一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欧洲。
第二篇:读书笔记--白银时代--有感(王小波)1
《白银时代》有感
这
的小说。
个寒假里我读了一本王小波的作品《白银时代》,他的文章写得恣肆随意,非常自由,常常还满口谐谑,通篇调侃,一副顽皮相。如今调侃文字并不罕见,难得是调侃中有一种内在的严肃,鄙俗中有一种纯正的教养,这正是我读他的作品得印象。 作者在这个虚拟的时空里作了一个关于未来世界的黑色预言。他用大胆的思想、深刻的剖析和独特的表达和读者一起讨论了一种属于白银时代的悲哀。《白银时代》是一部很独特
关于“白银时代”,小说中有这么一段话:“希腊神话里说,白银时代的人蒙神恩宠,终身不会衰老,也不会为生计所困。他们没有痛苦,没有忧虑,一直到死,相貌和心灵都像儿童。死掉以后,他们的幽灵还会在尘世上游荡。”我想这个神话大概是作者写《白银时代》最初的一个意念。他用了这个名称,却赋予它截然相反的内涵。作者在小说中表达了这样一个意念:人既然活着,就必然会思考。在白银时代的生活其实并非幸事,事实上无可忧者无可虑者才是最可忧可虑的。而且白银时代的人也并非真的无忧无虑,而是他们的生活与思想已被限制在一个框框之内,从而失去了忧和虑的自由与可能。由此,想象和创造也被扼杀了。
关于这种限制与扼杀,作者在小说中用一种荒诞的方式来表现,也就是说作者将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感经过艺术的夸张变形,使其鲜明而本质的出现在读者眼中,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却又不能不认同它。由此,作为人的悲哀就得到了完全的体现。
作者在小说中较多地提到了“生活”一词。“在公司内部,我们有组织生活、集体生活。在公司以外,我们有家庭生活、夫妻生活。除此之外,你还可以体验生活。”在这里,“生活”一词被重新定义,完全屏除了私人性的内容,不再出自个人独立的意愿,而成为一种“法则”似的固定模式。人对这种“生活”是完全被动的,而这种“被动”的结果自然是可悲甚至可怕的。
在晚上的餐桌上面露暧昧的微笑,鬼鬼祟祟地对妻子说今天公司交代了要过生活……听了这话,平时最体贴的妻子也会马上变脸,抄起熨斗就往你头上砸。第二天早上,看到血染的绷带,我就知道这种生活过完了。”
这是一种很荒诞的表现,但却相当明确地告诉读者:生活要由人自己来选择。这是人的独立性和尊严所在。假如有人硬要否认和改变这一点,那么生活也要就此完结——真的到了“生活过完了”的地步。
如前所言,“白银时代”里人们的生活被限制在一定的模式之中。换言之,人们必须遵守某种“法则”。作者在小说中以戏谑的手法对这种法则提出了质疑。在作者看来,生活中有一类冠冕堂皇的法则,它制订出来,就是为了供违反之用。假如你一定要死心眼地去遵守,就会被它嘲弄。为了证明这一点,作者写了“体验生活”。
“本公司有项规定,所有的人每隔两年就要下乡去体验生活……就是在没有自来水、没有煤气、没有电的荒僻地方住上半年。……但很少人真去体验生活……”
在小说中,只有“棕色的”是个例外。结果是:“她在乡下走夜路,被四条壮汉按住轮奸了两遍。”
但是对于生活里那些非常无理,近乎奇闻怪谈的“准法则”,人们却必须一丝不苟地执行。例如给停车场上的劫匪“送钱”。
“……一阵电话铃像针一样扎进我的脑子。这使我想起有个小子每礼拜三要在停车场上劫我。我有责任马上出去被他打劫——他等得不耐烦,会拿垒球棒砸我的车。”
“我不怕劫匪砸我的车……但我怕保安扣工资——他会记恨我……”
“白银时代”的生活就是这样,人们失去了思想,失去了理性,失去了判断,只会在生活的桎梏下如机器般运转。人完全被异化了完全的没有了自由与主见。
作者是这样写人的异化的:“……他们全都满脸倦容,睡眼惺忪,好像一夜没睡……我知道,我自己一定是这个样子。我是什么样子他们就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不需要带镜子……”这就是说无论是思想、行为甚至于人的外在形态都已经大大简化了,趋同了,个性消失了。
再如《师生恋》。在公司里,主人公一遍又一遍地写着这篇名为《师生恋》的小说,直到几十遍之多。他虽感无奈,却仍要不停地写下去。自然,在小说中这只是“写作公司”的工作,但事实上,这是病态。这种情境丝毫不允许他想象与创造,即使他想,创造力也早被消磨净尽了。
再如“恋母情结”。“师生恋”中“我”对老师有恋母情结。“师生恋”中“我”和老师的爱情是畸形的,老师是个阴影(这种阴影在我长大后转移到“公司”和“头头”身上)。在这种阴影下,我老是神情抑郁、落落寡欢、冥思苦想,以至于不能拥有成熟独立的思想,无论言行都显得幼稚可笑。“恋母情结”正是这种幼稚和受压抑的表现。
再如“受虐心理”。小说中很多地方写到了“受虐心理”,简言之,即“变态”。
例如想象自己在埃及沙漠里备受酷刑的折磨;例如渴望自己的稿子被枪毙;又如伸出脚丫让人往上踩。作者对此有个精彩的比喻:“假设有一只猪,出于某种古怪的动机蹲在公路边上,把尾巴伸在路上让过往的汽车去压……”这些表达是如此荒诞,但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作者在小说中说主人公的故事有着很恶毒的寓意:“在剧痛中死在沙漠,也比迷失在白银世界里好得多。”
对于这个解释,我们或者可作如下理解
1“白银时代”里单调乏味的生活即使头脑再简单的人也无法长期忍受。
2沙漠里的酷刑和死亡虽然痛苦,但是直截了当,未尝不可算是一种解脱。
3“白银时代”里的生活是如此荒诞,无所不至地控制着人的思想,使人们无不规行矩步,没有一点点异端。但人毕竟是人,人既然活着就有自己的意愿,会不自觉地去思考;但显然这是不被允许的。这就是个不可调和的矛盾,矛盾的结果是人们开始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去发泄。例如“受刑”、“死亡”、“枪毙”等等。也就是说,作者写“受虐心理”实际上是在表现身处“白银时代”的人们内心那种渴望被重视、被发现的情绪,暗示他们内心某种“出格”或“犯错误”的冲动。
这种“冲动”或许不易被人读懂,但显然是一种值得尊敬的“冲动”。假如你不幸读懂了它,你还会发现它是一种令人备感悲哀的“冲动”——缘于“白银时代”本身的悲哀。
作者通过这一类病态的心理,阴暗的心理来讽刺这些人类所或者的时代,那个社会。作者本人想摆脱这样的群体,拥有自己的生活,但是却把主人公置身于这样的一种病态的社会,让他去体验,去遭枪毙,去自己经历生活然后过完生活。黑暗的社会扭曲了人格,我们必须从中读到些什么,品味到些什么,而不要像小说中的人一样盲目。“肯定了有自己,就能肯定还有个叫世界的东西,承认了这些事,承认了这些事就承认了有所谓无可奈何。”我么要有自己的主见和斗志,在社会中自己求生存。
第三篇:《白银资本》读书报告
《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之读书报告
院系专业:亚非学院朝鲜语
学号:12014014
姓名:张皓
2014年1月20日
《白银资本》,可以说是我读得第一部比较有学术性的书籍,从书中我了解了作者贡德·弗兰克的观点,本书系统的阐述了其基于全球视野或世界整体主义的新的“世界经济体系”学说,正如资料所说,本书是一部极富挑战性的重要著作,它对1500年以来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作了一个气势恢宏的论述。书中他把中国置于亚洲的中心,把亚洲置于全球经济的中心。他认为,中国需求白银,欧洲需求中国商品,这二者的结合导致了全世界的商业扩张。与学术界多数人的通常看法不同,在他的分析中,中国在工业革命前的经济史中占据着极其突出和积极的地位。为了阐述他的观点,他广泛利用了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包括研究亚洲和欧洲经济史的专家的最新成果。虽然我认为书中其观点比较偏激,但其大胆质疑的精神也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弗兰克作为当今世界最负盛名的左派学者之一,对于东方世界做出许多不恰当的推崇。他认为,我们在其中生活的这同一个世界体系至少可以追溯到五千年以前,我们并没有生活在一个和五百年前的世界截然不同的世界体系里。从这一点来说,弗兰克实际上否认了“现代性”的存在。弗兰克更进而认为资本积累过程几千年来在世界体系中一直发挥主要作用。被理解作一种现代生产方式、现代生活方式和现代文明的资本主义,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或者说用弗兰克自己的话来说,它不过是一个编造出来的“欧洲中心主义神话”。这样,在弗兰克那里,资本主义的合法性遭到前所未有的质疑。再者,弗兰克认为从航海大发现直到18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前,是亚洲时代。确切地说,这个时代中国和印度是全球经济体系的中心。欧洲之所以最终在19世纪成为全球经济新的中心,是因为欧洲征服了拉丁美洲并占有其贵金属,使得欧洲获得了进入以亚洲为中心的全球经济的机会,使欧洲有可能站在亚洲的肩膀上。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发现如果考虑到他的激进的左翼立场、考虑到他曾经在拉丁美洲上生活过,他有这样的观点便是毫不奇怪的。
第一章真实的世界历史与欧洲中心论的社会理论
这章对我来说比较熟悉,因为课前准备的时候就是这章。这章主要介绍和批判了以亚当·斯密、马克思、韦伯为代表的欧洲中心论者,这些欧洲中心论者把欧洲摆在一个绝对高度,贬低亚洲的地位,认为现代世界经济体系是由欧洲内部所产生并扩大影响到全世界的。其中作者提到该理论的的一个缺陷,那就是无论这种理论自称如何具有普遍主义性质,但他根本没有全球整体意识,而各种所谓的欧洲特殊论和整个欧洲奇迹的说法不过是完全建立在欧洲中心论意识形态的上的一种神话,因此由他派生出来的社会科学在经验和理论上都是经不起推敲的,而现当代很多学者(诸如布劳特、珀林、霍奇森,琼斯等)虽然对“欧洲中心论”进行了诸多批判,但并未完全跳出“欧洲路灯”的阴影,那么弗兰克给自己赋予的任务就是彻底摆脱“欧洲中心主义”,用一种全球的、普遍的、整体主义的视角重新思考1400-1800年的世界体系。当然,弗兰克也预见到了前方道路的种种阻力和障碍,其展现了多种对其理论学说批判的假设(抑或是现实),并对其逐一进行批驳,并力图印证其“全球视野”的的世界性和整体主义,其中对其而言阻力最大的是根深蒂固的“欧洲中心论”学说及其持有者,甚至是那些对“欧洲中心论”社会理论持严厉批判的学者,因为其实他们也许根本上也没有摆脱这种影响和限制,因而不能采取真正意义上的整体主义和全球视野。从这点上来看我是佩服作者弗兰克的。
第二章全球贸易的旋转木马
在第二章的开头作者提到,“自1500年以来就有一个全球世界经济及其世界范围内的劳动分工和多边贸易”, 而这个全球世界经济体系是以亚洲为基础,在世界范围内各地区之间已经有了劳动分工,并展开了多边贸易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结果,比如不断地开辟商路、发现美洲、“羊吃人”和人吃一切、哥伦布交流等,这些结果是由当时已经具备的世界市场产生的,同时,这些结果的产生也更加促进了世界市场内部的交流,深化了世界市场的形成。由此看来,全球贸易正如作者所说的一样,如一座旋转的木马,是一个体系,一个联结体,
必须要以一种整体的眼光来看待分析。
第三章 货币周游世界,推动世界旋转
第三章考察货币在整个世界经济中的角色以及在塑造各地区间关系的作用,并说明这种状如血液循环系统的货币体系以及在其中流动的货币血液为什么和如何渗透进和滋养着世界经济的经济体。“针对‘货币向何处流动,为什么’这一问题所作的回答是,在链条的每一个环节,只要人们想从下一个环节进口,而有没有足够的出口来补偿时,他们就会用货币来对贸易赤字来进行结算。”从这句中,我明白了,原来货币亦只是一种商品,一种可以弥补贸易赤字的商品,“生产或出口货币,乃是为了弥补贸易平衡中的赤字”。很多国家因为出现贸易逆差,从而用货币来进行结算。而出现贸易顺差的国家,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使得“统一的全球经济中的许多部分的生产越来越货币化,从而也刺激了这些生产。”“新的货币供给,尤其是来自美洲和日本的货币供给,刺激了亚洲许多地区的生产,支持了这些地区的人口增长。”“正是因为亚洲各地的经济比欧洲经济更灵活,生产能力更强,因此新增的货币能够刺激亚洲的生产比欧洲的生产有更大的发展。”由此可知,货币的流入-生产的提高-商品竞争力提高-贸易顺差-货币流入,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第四章 全球经济:比较与联系
本章考察了全球各地的人口、生产收入、生产力、贸易、技术以及经济和金融制度,并对主要地区做了比较,从而得出结论是,他们都是单一的全球经济的市场结构和发展运动的组成部分和产物,并再次阐述亚洲许多地区的发展不仅在1400年远远领先于欧洲,而且直到1750-1800年间也是如此,从而表明“欧洲中心论”的神话不过是建立在欧洲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而不是建立在真正的历史学或社会科学基础上的。
”而且作者还提出了一个观点:生产、贸易及其机制和技术不仅应该作国际间的比较,而且还应该被视为在世界经济领域里相互关系和相互催生。在这章里面,作者提到:“曾经有人认为,欧洲人度亚洲的娥入侵之所以局限于少数沿海港口,原因之一是他们没有深入到内陆的军事能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欧洲在当时其实是一个地处边缘的地方,其在世界经济中的角色是渺小的。而且亚洲的,更多的是中国的发明,对欧洲的影响是很大的。同时,作者也提出,制度是经济进程衍生的适应性工具,这应该是对应“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吧。
第五章 横向整合的宏观历史
本章主要提出了一种全球宏观历史分析的方法,从而为后面篇章的研究提供合适的工具,而这其实也是本书最终宣扬的主张抑或是作者弗兰克一种治学理念,那就是进行横向整合的历史研究和分析。弗兰克认为,尽管历史拼图的每一片看上去都可能绚丽多彩,但是只有把它们放在整合的宏观历史的适当位置,才能更充分的鉴赏它们。本章中,弗兰克援引康德拉捷夫分析理论作为其研究整合宏观历史的工具,试图对东方的衰落和西方的兴起做出周期性的分析。弗兰克认为,尽管历史拼图的每一片看上去都可能绚丽多彩,但是只有把它们放在整合的宏观历史的适当位置,才能更充分的鉴赏它们。而第六章无疑是对康德拉姐夫周期分析的深化和扩展。
第六章 西方为什么能够暂时的胜出
第六章作者提出,“东方的衰落”是先于“西方的兴起”,这二者密切相关且相辅相成。这章的观点很有趣,总的来说,东方衰落的原因是它之前的优势所导致的,而西方的兴起则是它之前的劣势所造成的。“但是,当然很矛盾的是,所引起的中国人口的增长反而阻碍了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自立的经济增长”。伊懋可对东方的衰落总结为“高度平衡的陷阱”。因为中国在其他条件和前提都很充分(正如在考察生产、贸易、制度和技术时所看到的)的时候却没有发生工业革命。“伊懋可的核心观点是,在人力丰富而土地和其他资源缺乏的基础
上,中国的农业、运输和制造业技术在前几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到了极限。例如,放牧的草场及其缺乏,不断增加的庞大人口使得农业用地严重不足,却使得劳动十分廉价。因此,低廉的水路运输和昂贵的牲畜饲料就使人力运输成为合理的选择??制造这种机械需要用铜,而铜是极其昂贵的——也就是要牺牲货币,因为流通的货币也是用铜制造的。因此,投资制造这种水泵是不经济的,也是不合理的。伊懋可认为,未能‘发展’的原因不是制度缺陷或其他缺陷,恰恰相反,而是基于这些制度和其他条件上的生产、资源利用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从而造成资源短缺,比劳力更珍贵”。我认为,用这样的观点来解释中国之所以没有像西方那样发生工业革命,是合理的。“中国人具有经济理性”,在投资时,要考虑到把金钱投资到节约人力和产生动力的技术中是否合理。显然,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廉价,进行工业革命,改良生产机器是一种不合理的投资。相反,这些投资在人口少,劳动力昂贵且欲与亚洲商品竞争,处于劣势地位的西方则是相当的合理。
第七章 历史研究的结构和理论上的意义
第七章提出了历史研究的结论——“欧洲中心论皇帝没穿衣服”和提出了理论意义——“从一种全球视野看”。在第一小节“历史研究理论中”,作者认为,马克思所提出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是根本不存在的,欧洲也不特殊,世界经济体系并非欧洲所主导的,而是全球经济。在1500年,世界并没有因为哥伦布等人的航海活动而断裂,它是一个连续的时代,哥伦布等人的航海活动是在一个世界经济的体系下的贸易活动,其目的是探寻一条能简便通往亚洲的道路。因此哥伦布等人的航海活动不应被赋予如此大的意义,应该成为“哥伦布交流”。而且,从一种全球视野看,世界是整体的、共性的和相似的、具有连续性、横向整合、周期的,具有能动性的。
总之,《白银资本》是一部标新立异的伟大著作,但同时也有着很多的缺陷和不完备,我们在汲取有益营养或感于作者对中国地位抬高感到激动的同时,也要注意加以区分对待。无疑,弗兰克别样的视角和特殊的视野、全球一体化的眼光、系统地思考、大胆地质疑、是值得包括我们中国人每一个人应该学习的地方。
第四篇:读书笔记
安丰初级中学教师读书心得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读后感
安丰初中 赵 嵩
自从上学期学校安排了教师读书活动,我从图书室借阅了几本自认为适合自己阅读的图书,有《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问题学生诊疗手册》等。起初,也只是随手翻翻,可真正在闲暇时打开阅读,却又不一样的感受。对《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这本书,我特别喜欢,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们学生的生源质量,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如何面对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这都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从这本书的书名就已经告诉我们,应该将教师与医生放在一起联想。医生看病的原则首先是“望、闻、问、切”,即要实事求是,再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刨根问底,进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开出药方治病救人。
王老师的这本书实际上就是这样在引导我们的教师应该更加专业一些,不是简单的一刀切,或是仅凭经验来处理问题。诚然经验对教师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经验引来的思维定势,逐渐懒惰的思维方法有时却有致命的危险,或者说对于教师个人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人们都说“人心隔肚皮”,很少有人能够对每一个人都能洞察心机,再加上可能出现的代沟,初中生当中的一些想法简直可以用匪夷所思来形容,看似简单幼稚的问题在他们眼中却显得至关重要,反而需要引起教育者的深思。
教育是什么?是考试?是成绩?是升学?这些教育手段渐渐成了目的,凌驾于教育之上,而教师本身也就成为了一种谋生的手段,教育过程甚至成为一种追名逐利的捷径,试问有多少老师能够真心去教每一个学生?在这种“目的”的引导下,问题生就真成问题了,很多本不该划为问题生的也变成问题生了,也许原因很简单,就因为他的学习成绩上不去。这应该是每个教育者都不愿看到的。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面对我们的学生呢?这本书除了告诉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多问几个为什么以外,就是要我们关心学生的需求。现在有太多的学生被家长当做白板从而复制或打印出自己想要的模板了,学生也是人,是人就有需求,白板仅仅是家长看来的白板,实际上经过学校及社会的影响,学生这块板上并不是随意能刻画的来的。比如书中分析学生去网吧的原因时就很透彻,说到底就是学生把自己在家在学校以及和同学朋友间未能发泄的东西 1
安丰初级中学教师读书心得
在虚拟世界里寻找天堂的过程。 而且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越是直接跟他说不要去做某事,他反而越想去做一样,因为这种教导与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所产生的矛盾更成为了一种催化剂。不问青红皂白,只问是非对错,到头来真不知道到底孰是孰非,孰对孰错了。
对于老师来讲,这本书堪称工具书,特别适合任课老师阅读,它比较全面地罗列出了学生在青春期所出现的一系列典型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及对应方法,现在很多老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没有从更深层次去研究学生的心理,因此时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本书告诉我们,遇到问题时应该首先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想清楚后再进行处理,而不是想当然地马上批评教育,孩子的心灵很可能因此而受到伤害,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出现更多的问题。老师仅靠学校里学到的心理学知识是很难对付现在的学生的。
如果你还在为问题生而烦恼,建议你读一读《问题学生诊疗手册》,相信你您在教学过程中会更加得心应手!
第五篇: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国王的演讲》
《国王的演讲》,乍看之下仿佛是一个励志故事,当然,这么认为也没有任何的问题,一个患有语言障碍的王室公爵在皇室,国家的紧迫情势之下,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陷,积极去改变,在最终逃出了缺陷的阴影,而终于让那些质疑,担忧,讥讽等等的公众舆论烟消云散,最终也不失为一位伟大的国王。
这个故事的励志意义另一部分也因另一个人所为对比升华:george的兄弟edward,本是一个风度翩翩的皇室公爵,王位的理所应当的继承人,却因人生机遇和风流个性,逐渐放弃了对王位的追逐,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天赋如果不被后天善用,也会逐渐被磨灭,被荒废,而对于george来说,一个对于王位继承者来说有相当阻碍的缺陷,,如果有去改变,不停地尝试,最终也会得到纠正,获得真正的自信。
如果george是个平常的人,或许他有口吃,或于他的发育有问题,这都没有什么,他可以选择成为作家,他可以选择出卖体力维持生计,他可以尽量避开交际,独门独户,这都没什么,他自己和别人都不会觉得这是多么有问题的一件事,然而他却成为一个有语言缺陷的国王,一个小问题也许就成为大困难,就像edward一样,一个花花公子其实没什么,但是因为出身背景和责任,就显得有些失大体,不成器之感,其实都是位置造就的,因为人并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
很多人也许都在羡慕另一种生活,其实所有的生活都是一座围城,除非你可以拥有每一座城门的钥匙而自由进入,否则,并不要轻
易先忙活着盲目追求另一种生活,除非你已经想得透彻,或者你是个永不思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