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读书笔记 >

《教有所思》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15-06-30 08:41:14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第一篇:《教有所思》读书笔记

《教有所思》这本书是我在幼儿园读书节赠书活动时偶尔得到的一份礼物,我想幼儿园赠书的目的是让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认真的读书、读懂书,并且学会在读书中学习,读书中思考,学会反思。

带着问题:教,我们要思什么?或者说,我们要在教育的同时思考些什么?第一次打开了这本书,从几篇自己喜欢的文章开始读这本书,感觉文笔清新,没有多数老师写的教学论文的腐朽之气,倒是有几分文学作品的魅力,所以不知不觉地吸引了我。

通过读李老师的文章,感觉到李老师是一个非常真实坦诚的人,是一个率性而为的性情中人,是一个非常善良幽默的人,是(推荐访问范文网:Www.haoworD.Com)一个感情极其丰富的人,是一个非常善于思考和创造的人,最重要的是因为他是一个有追求有理想的人,是一个对祖国的教育事业乃至祖国的命运有着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大写的人。开始时我对李老师书中所描写的师生故事特别感兴趣,渐渐地对他的整个人产生了兴趣。借用李老师书中谷建芬老师的话:“成功和成名是两回事。有的人成名了,并不意味着他事业成功,事业成功的人也未必都成名成家。”李老师之所以由一名普通老师到一位名教师,我觉得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人格的魅力。正如李老师经常自己提醒自己所说的:“先为人,次为知识分子,再为教育者,终为语文老师。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同时也就是一名思想者,他应该站在人类精神文明的制高点俯瞰自己的每一堂课,他的心中应该装着整个世界——国际风云、时代变化、社会焦点……这些都应该在他的心灵的湖面激起思想的涟漪或巨澜。”读着李老师的书,李老师的形象在我的眼前时而亲切,时而熟悉,时而陌生,时而激越,时而幽默,但最后一点点高大起来,我觉得教师队伍中像他这样的人太少了,因为他敢于直面现实,敢于抨击假教育,敢于向官僚主义开炮,他有爱有恨,爱憎分明,他对“民主”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我觉得他是可以像魏书生老师一样,是可以做好教育局长的优秀教师。从代序“生命与使命同行”中,我同时也感受到了李老师的人格魅力。他在代序《生命与使命同行》中写到:“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同时也是一名思想者,他应该站在人类精神文明的制高点俯瞰自己的每一堂课,他的心中应该装着整个世界……作为思想者的教师,在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具体工作的同时,还应不断关心着、思考着社会发展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甚至当代思想理论界的热点讨论、国际上的风云变幻都能使他联想到自己的教育。既然是思想者,我们就应该是一个心灵自由的人,拥有自由飞翔的心灵。心灵自由,就意味着独立思考,意味着不迷行权威,意味着让思想的火炬熊熊燃烧。” 我想,李老师正是抱着这样一种信念,一边教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一边写作的,也正因为如此,才有如此累累的收获的。

带着期待,我再一次的翻阅了这本书,这次我用了整整五天的时间一页一页的翻看这本书,细细的去品位这本书,感觉内容是那么的贴近我们的生活,像是说故事一样,把李老师所经历的、所想的描述的彻彻底底、发人深思。

读完《教有所思》感触最深得是李老师坚持写教育日记,真如他本人所说:“这些小文章当然很不成熟,但它们是真实的,是我激情与思想的结晶。我无意表明自己多么有‘思想’;我只想表明,我在‘思考’。”我想正是因为他可贵的善思,才让他的事业如此美丽。

记得李老师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老师有童心,有爱心,才会有事业心。老师有童心,有爱心才会有责任心。”“教育千万不能以损害学生的尊严而去进行教育。我们的教育不能以伤害学生的心灵为代价,剥夺学生的尊严,这不是真正的教育。”我深深感悟到:既要把爱献给学生,又要感受来自学生的爱;既要严格规范学生言行,又不能践踏学生的自尊性来达到所谓的教育目的。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不是自我感觉的。

关于李老师漫谈“有偿家教”,我觉得李老师说得句句有理。是的,用劳动所得谈不让可耻,现在社会上都有兼职一说,难道只有老师不可以。关键是如何使其像社会上其他行业一样合情合理。我认为李老师书中所说三方面:第一,禁止教师对本班学生进行有偿家教;第二,防止教师因有偿家教而影响自己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第三,要对教师有偿家教之“有偿”进行合理调控,并使之公开化,透明化。假如能通过上述三方面调控以后使家教合理,这不但使我们的教师在正常工作之余赚钱补贴家用,同时也使一些确实需要家教的学生在课外得到辅导,因为各家长的学历都不同的,更何况现在的课本灵活性很强,俗话说"笨鸟先飞",通过家教使那些差生有先飞的机会也不是一件好事。

读李老师的《教有所思》,我时而开怀大笑,时而眼睛湿润,我能够感受到他友情的广度,师生情的浓度,亲情的深度。如果读书能使人进步,那么读一本好书就像我们在前进的路上有了灯塔,有了舵手,有了追赶的方向。我想我还会去拜读李镇西老师的其他书籍,如果谁想看看这本《教有所思》的话,我愿意将书借他(她)一阅。所以,亲爱的博友们,赶快趁暑假的最后几天,大家一起来读书吧!

第二篇:坚持教有所思

坚持教有所思——读《来自历史课堂的智慧》有感(二)

陈伟国老师每堂课都有教有所思。包括对教材的把握、理解和讲授的方法,非常详实。仔细品味,受益匪浅。例如,陈老师在教有所思中写到,良好的教学设计至少包括如下步骤:第一,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第二,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第三,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第四,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教材并提供指导。第五,考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即平时所说的练习设计)。最后,考虑如何对教学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

通读此书,再次使我认识到,陈老师成绩的取得和他的认真钻研是分不开的。在书中,陈老师写道:优秀教师出色的课堂教学效果是经过实践磨练出来的,是通过周全的设计一天天练出来的。一位教师为一节成功的课所做的准备,可能是终身的。

坚持教有所思,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用教师自己的经历去感悟历史、阐释问题。每一节历史课,都应该有历史教师强烈的个人色彩。历史教师应该用自己的知识去丰富学生,用自己的逻辑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从书的“教有所思”中我看到了陈老师对许多历史问题的真知灼见,而且总能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出发去感悟历史、阐释问题。这种摆脱就事论事、把“学问——阅历——育人”相结合的做法正是一名优秀教师应有的追求。

第二,时时反思和审议自己所想、所教与历史课程目标的关联。陈老师指出,面对新课程,时时反思和审议自己所想、所教与历史课程目标的关联(达成度),应该是一个不可小视的问题。陈老师平时的阅读和思考可以说和历史教学密不可分。正是他的这种习惯才成就了他的高度。例如,在他阅读了易中天的《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后,又读了马啸原所著的《西方政治制度史》,纪念美国宪法颁布200周年委员会编,老娃、许旭译,傅郁林审校的《美国公民与宪法》等专著来对照阅读,从点和面上完成了对美国宪法历史的一次深度畅游。在这样的背景下,陈老师上了“美国1787年宪法”这节课。陈老师的这种精神和态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动力。

第三,根据课程标准的变化,决定对教材的整合、取舍。陈老师写道:“我在进行每一课的教学设计时,都不急于看教材,而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先盘点一下脑中的知识储备。”他在“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这节课的教有所思中,就考虑到:新课程为什么要增加这节内容?难道新课程仅是内容的取舍和增减?背后有没有史学观念的变迁?除此之外,陈老师还思考:教学应向学生传递哪些知识?探究应依托哪些知识?等等。陈老师这种勤于思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第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在课堂实录中,一节课陈老师有时设计几种教学方案。这种追求完美、超越自我的精神,感动着我,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工作呢?

一位优秀的教师必须坚持教学反思。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反思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第三篇:读《教有所思》有感

读《教有所思》有感 李镇西,以前只知道他是全国著名的优秀班主任,他是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因此没有认真地阅读过他的文章,直至去年九月份我校给每一位教师订购一本李镇西所写的教育随笔选——《教有所思》。令我惊讶的是,没想到书中那一个个清新的小标题一下子吸引了我,再随意浏览文章,那种散文味的文体正是我喜欢的,没有枯涩的论述,就像朋友一样娓娓道来,不经意间却感悟到了李老师对教育的独特感受。

从去年9月开始,我的床头柜边就放着这本书,每晚我都认真地阅读,每次阅读,我的眼睛总会湿湿的,每看完一篇文章,心里总会禁不住地说:“好感动!”有次看完书中《姨妈》一文,竟然感动地落下了眼泪。李老师的文章就是这样亲切感人,坦率直白;看不到一丝虚伪和做作。渐渐地,一个立体的李镇西矗立在我面前,他那么善良,富有童心;他那么爱思索,身边的每一细微的事物都能引发他沉思;他是一位多么有自己教育个性的特级教师啊!读完他的书,我才真正体会到:有人把他称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真是名副其实,毫不夸张。

“我们向往并为之奋斗的教育,应该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充满着民主精神、散发着科学芬芳、闪烁着个性光芒的教育!”这就是李老师的理想教育,我似乎听到了他从心里的呼吁:在这个教育理想失落的时代,让我们重建理想!让中国教育走出困境,走向未来,这是我们这一代教育者的天然使命,也是我们民族现代化成功的希望。他的教育理想使多少中国教师的心灵为之震撼,为之憧憬。

李老师坚持写教育日记,真如他本人所说:“这些小文章当然很不成熟,但它们是真实的,是我激情与思想的结晶。我无意表明自己多么有?思想?;我只想表明,我在?思考?。”正是这些“小文章”,正是他可贵的善思,才让他的事业如此美丽。 李老师对教育是如此热忱的投入,善于感受来自学生的爱是他工作的不竭动力,他的批判反思精神是他成功的基石。“一个老师有童心,有爱心,才会有事业心。老师有童心,有爱心才会有责任心。”“教育千万不能以损害学生的尊严而去进行教育。我们的教育不能以伤害学生的心灵为代价。剥夺学生的尊严,这不是真正的教育。”由此,我感悟道:教师在日常教育中既要勤奋踏实,又要勤于反思;既要把爱献给学生,又要感受来自学生的爱;既要严格规范学生言行,又不能践踏学生的自尊性来达到所谓的教育目的。这样的教育才充满温馨和美丽。反思自己,看到有的学生成绩下降了,有时竟用粗暴的态度和严厉的言辞来对待学生,有时还把怨气撒到学生头上。读李老师的著作,心中如针在刺着。李老师的文章似一面明亮的镜子,照出了自己自私狭隘的一面。从李老师的文章中,我深深感悟到了:以心灵赢得心灵,以人格赢得人格。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不是自我感觉的。

读完《教有所思》感触最深的是李老师坚持写教育日记,真如他本人所说:"这些小文章当然很不成熟,但它们是真实的,是我激情与思想的结晶.我无意表明自己多么有'思想';我只想表明,我在'思考'."我想正是因为他可贵的善思,才让他的事业如此美丽.

关于李老师漫谈"有偿家教",我觉得李老师说得句句有理,是的,用劳动所得谈不让可耻.现在社会上都有兼职一说,难道只有老师不可以,关键是如何使其象社会上其他行业一样合情合理,我认为李老师书中所说三方面:第一,禁止教师对本班学生进行有偿家教;第二,防止教师因有偿家教而影响自己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第三,要对教师有偿家教之"有偿"进行合理调控,并使之公开化,透明化.假如能通过上述三方面调控以后使家教合理,这不但使我们的教师在正常工作之余赚钱补贴家用,同时也使一些确实需要家教的学生在课外得到辅导,因为各家长

的学历都不同的,更何况现在的课本灵活性很强,俗话说"笨鸟先飞",通过家教使那些差生有先飞的机会也不是一件好事.

李镇西说,不要把一切都推给“体制”,“作为一个基层的普通老师而非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者,我显然无法直接改革教育体制,但我并不因此而觉得无所作为”。他时时提醒自己:在现有的体制下,我能够做哪些事?我能够把这些事做到怎样的完美程度?于是,他每接一个班,便确立一个教育科研课题,和学生一起记录下教学中的点滴感悟;他主动要求学校将全年级考试成绩名次最靠后的几十名学生编成一个班,和科任老师一起进行“后进生”的教改试验;每带一个新班,他都把学生生日抄贴在书房最醒目处,每个学生生日那天,都送上一个小礼物;每次放假他都安排一次与学生的旅游,穿过林海、登上雪山??李镇西说:“如果我们仅仅把教育当做一门职业,那将是很累的,而且累得很被动——为学生累,为家长累,为领导累,为社会累??但如果我们把教育当做一项事业,那么一切酸甜苦辣都是‘自找’的,因而是心甘情愿的!”

如果一个老师把教育当做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存在方式,一种研究方式,那么,他就获得了一份属于自己的职业乐趣,在这种乐趣下,在硬性的体制与良知之间会形成一种弹性,他不会以师者的身份凌驾于学生之上,他不会只求让学生得一个高分,他不会用金钱去衡量自己的人生价值。李镇西就是这样的老师。正是缘于此,他与学生的关系可谓水乳交融,“有人不相信现在居然还有这样的师生关系!”这让李镇西感到非常自豪。时下,有不少教师感叹现在的师生关系很难处理,我想,作为教师应该用心去关爱自己的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对待自己的学生。

掩卷沉思,思绪万千,李老师那博爱胸怀,踏实奋进,勤于思考的形象时常萦绕在我脑中,催我奋进!

第四篇:教有所思读后感

《教有所思》读后感

李莎

当走进大学校门的时候,注定自己与教师这一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走出校门,走进另一所校门,较色转变了,作为老师我们都渴望做一名被家长认同、学生喜欢的老师、成功的老师,那什么是成功的教师呢?怎样才能获得成功呢?读过《教有所思》这本书,我从这本书上找到了答案。书中他谈到的一个个优秀的教师,如魏书生、陈钟梁、朱永新等都是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的人。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是学生愿意接近你、信赖你、喜欢你。书中讲到,教师应具有三颗心:童心、爱心、责任心。我想,这也应该是李老师成功的秘诀吧

我自从走上讲台接触的事低年级的孩子们,在这本书中《童心万岁:写给我永远的儿童节》给我的印象最深,文章中提到 “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人民的善良之心。??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邪恶的正直之心。??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事业的创造之心。??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之心??” 的确 ,童心非常重要,即使常人,永葆童心,也可以永远健康、阳光、永远年轻,拥有更多的朋友,更何况是天天与孩子打交道的老师呢?童心真是不错,做老师岂能没有童心,我不禁要问,我有童心吗?学生们是否愿意和我说悄悄话,是否愿意和我开开玩笑,是否愿意我加入到他们的活动中,他们是否喜欢我这样一个老师呢?细想起来,我做得实在不够。

我想孩子们喜欢的的学校应该是可以自由飞翔的,好的老师能让孩子在春天听见花开的声音,能听见小溪流水的声音,能让个孩子看见五彩缤纷的春天,家长所期待的教育,是朴素的教育,要用教孩子说话,教孩子走路的心态走进孩子的心灵,你会发现那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有时候,孩子们需要的不是充足的睡眠和娱乐而已,真正的教育,是孩子离开学校后,什么都不记得了,除了养成的习惯。

我在想,我们做大人做久了,忘了自己的小时候,曾经也有那么一颗天真、无邪的童心;做老师做久了,忘了自己的学生时代,曾经也是如此痴狂。其实,我们在学生面前真正该忘记的是我们的年龄,我们的身份,这样才能找回有童心的感觉。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时常检查一下自己:我笑的的是否快乐我又没有把生活中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有没有把把情绪撒到孩子们身上,不要深怕自己在学生们面前出丑,就端起教师的架子,不懂装懂,而我们此时应该想到是人都会犯错,不要学生一有错误,立刻就拿出自己的教师身份去教育他,总觉得自己有这个责任,有这个义务,我们应该好好想想自己的成长过程,是否也犯过诸如此类的错误,为什么不相信自己的学生,相信他犯错误的合理性,相信他们可以解决自觉所犯的错误。

叶圣陶老先生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而真正要做到不需要教,我们做教师的是应该有放手的勇气和信心的,多给学生自我教育的机会,在一次次的机会中,我们的学生会成长得更快,会越来越自信、自尊、自爱,会越来越不需要教。我们只需要保持着一颗童心与他们共同体味着成长的烦恼与快乐。

第五篇:读《教有所思》感悟

读《教有所思》感悟

五峰实验中学 王明芬

在实际生活中,图书作为一种古老文化的传播方式,有着其他媒介所没有的传统厚重感,有着薪火相传的温暖感和质感,是文明传承的“母体”。本学期课余读了几本书,尤其是李镇西老师的《教有所思》给我的感触很深。真正意识到了教师不仅仅要有责任心,还要有爱心,只有有爱心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书中的许多观点直面中国教育。在读的过程中,我不停地反思自己每天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也反思着中国的教育现状。在读书笔记中,我记录了书中的一些教育观点、教育理论的摘要让我深有感触。我想,每一个从教者如果能这样经常进行一下反思,我们的教育将会日新月异,尤其是学生道德素质严重滑坡等许多教育问题都不会产生。正如书中所言:今天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认为,需要一种把人当成人的教育!我们向往并为之奋斗的教育,应该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充满着民主精神,散发着科学芬芳,闪烁着个性光芒的教育!切中了要害!找准了命脉!我久久地思索着,品读着??那些催人奋进的话语,那些令人深思的话语??

书中说到:爱是教育的前提,但远不是教育的全部。由爱而升华为一种责任——对孩子的一生负责,这才是教育的真谛。这句话我品味了很久,是啊,我们一直说得比较多的是——爱,而对责任,我们提得不多,似乎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而我们教师很多还沉浸在过去的老一套教育方法和评价体系中,对孩子的一生负责?拿什么来评价,用什么来衡量我们的教育在对孩子的一生负责?科任教师准时进教室,准时下课,不耽误上课就已经不错了,遇到孩子不守纪律往班主任那儿一送了事,好象是你班主任的学生就不是他的学生似的。反正他的课又不考,学生听不听,嘿,随你便!有时候,科任老师几个坐在一起,评头品足,xx班怎么怎么样,上课纪律特糟糕??好象在教室里上课的不是他,纪律糟糕不关他的事。这样的教育连爱都谈不上,还谈得上责任?尤其是现在升学就业的压力使得家长对孩子的性格、习惯、品德等方面的视而不见,唯“才”有用。整天就是补习,培训;培训,补习。城市里的孩子一到晚上或周末就轮番进入各种各样名目的培训机构,真正懂得并把孩子们当“人”看的家长太少太少,在他们眼里孩子只是学习的机器,其他啥也可以不管。难道孩子一生就只需要知识吗?我们真正关心孩子一生成长需要的是什么了吗?我们大家把它视为一种责任了吗?有了爱才会有教育,没错,但如果我们把教育看成一种责任,或许他们的学业成绩会差一点,但他们肯定更有爱心,更有社会责任感,更知道如何关心他人,更能明白自己的责任。

这让我想起曾经在《读者》杂志读到的一封来自海外的信:??我来到美国参加夏令营活动已经半个月了,我住在史密斯太太家里,我最大的感受是美国的孩子和我们中国孩子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在美国,无论经济条件话坏,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独立、负责,有时甚至在学习之余做点零工,尝试着自食其力。他们最常干的就是沿街送报,每天风雨无阻地将报纸送到订户家门口。美国的孩子和父母的关系非常亲密,每天出门都要和父母拥抱一下才离开。回来后,他们会帮着父母做各种各样的家务活,而且总是显得很开心??相比我们中国孩子在家的待遇,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有的家长不喜欢老师总是说他孩子的不是,喜欢听好话,喜欢袒护,发生什么事情也总是推卸自己的责

任,为他百般抵赖。这样素质的家长我见识了好几个,这种家庭的孩子自私、偏执、不接受批评,也就没有了进步。如果我们把爱升华为一种责任,我们会让他们不断地发现并改正自己的缺点,不断地完善发扬自己的优点,从而使自己不断进步,使他们的人生更璀璨多姿。

word该篇DOC格式《教有所思》读书笔记(精选多篇)范文,共有8448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教有所思》读书笔记(精选多篇)下载
《教有所思》读书笔记(精选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