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更好的自己
《我的阿勒泰》是李娟的散文成名作和代表作之一。原生态记录了作者在疆北阿勒泰地区生活的点点滴滴,包括人与事的记忆和感悟。全书文字明净,质地纯粹,原生态地再现了疆北风物人情,充满了朴野清新的气息。不仅让人想到《论语》中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作者源源不断的灵感,来自于其真真切切的生活,无需着墨过多就能体会其情真意切。如自序里写到:“于是我始终没有离开那个家的牵绊,我的文字也始终纠缠在那样的生活之中。怎么写都意犹未尽,欲罢不能。而此刻,我仍生活在偏远寂静的阿克哈拉村,四面茫茫荒野,天地洁白——阴天里,世界的白是纯然深厚的白:晴天,则成了泛着荧荧蓝光的白。这几天,温度一直降到了零下四十多度,大雪堵住了窗户,房间阴暗。家中只有我一人。天晴无风的日子里,我花了整整半天时间,在重重雪堆中奋力挖开一条通道,从家门通向院门。再接着从院门继续往外挖。然而挖了两三米就没力气了。于是,在冬天最冷的漫长日子里,没有一行脚印能通向我的家。”读到这里,笑着笑着眼泪不由得流出来。作者乐观生活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是啊!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面对艰苦条件,微笑是很重要的。没有了微笑怎么会有成功?生活中没有了微笑,就好像鸟儿没有了翅膀。作者如果没有经历这些艰苦环境,也写不出如此质朴而又感人的故事。犹如我们对待现在的援疆生活。精河县城,没有茶馆、桑拿、足疗、KTV等休闲娱乐活动,每天早晚跑跑步、打打球是我们的最主要的“活动项目”,甚至突然想看一场电影也成了奢侈。每天忙碌的工作结束后,更多的是寂寞的生活。但正是这样的生活,每当夜深了,万籁俱寂,我的思想也沉静下来。回想刚来不久吴志强老师带着我们走进附近五棵树村的胡杨林,它们在荒漠戈壁,用身躯阻挡沙暴对绿洲的侵袭,磨砺出“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的坚强品格,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走进胡杨林,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原始的气息,一种生命的律动。这些年来,奋斗在祖国边疆的各族人民,垦田戍边,承受着风沙和严寒,风雪中前行,寂寞中坚守。我们的援疆生活,又算得了什么呢?在这个所谓的远远落后于时代和潮流的角落,在所谓的被繁华和喧嚣抛弃的尽头,生命都在自己没法切割的土地上认真践行着它的使命。
“回家的路真是漫长。夜班车坏了又坏,凌晨时分车停在戈壁滩深处一家孤零零的小饭馆门口。我疲惫不堪,坐在冰冷的车厢里(那时候卧铺车还不多),冻醒了好几次。最后一次终于决定下车。我抱着笼子,走进饭店烤火。深夜里一个客人也没有,条桌和长凳空空荡荡。天线锅信号不稳定,电视机播放着遥远模糊的内容......”(摘自第一节我所能带给你们的事物)“不过,话又说回来。戈壁滩上风大,路也不好走,加之为了省油,摩托车速度控制得不能过快。于是出一趟门总得吹四五个小时的风。可真够受的。虽然我妈给我弄了个头盔,可那玩意儿沉甸甸的,扣在脑袋上,压的人头晕眼花,根本没法戴。只好挂在脖子上,任它垂在后脑勺那儿。可风一吹,头盔兜着满满的风使劲往后拽,拽得头盔带子紧紧勒着脖子。勒得人头晕眼花,还吐着半截舌头。没一会儿,门牙就给吹得冰凉干涩。我只好把这玩意儿解下来抱在怀里。可这样一来,我和前面开车的我叔之间就被隔出了好大的空隙,风嗖嗖往那儿灌。虽然身上穿得里三层外三层,但没一会儿还是被封吹透了,敞怀一般,肚皮凉幽幽的。尽管戴着手套,抱头盔的手指头还是很快又冷又硬,伸都伸不直。哎,也不能戴,也不能不戴。连放都没地方放,这是个小摩托车,后面已经载了不少行李了......真是拿这个东西一点办法也没有。”(摘自第五节摩托车穿过春天的荒野)作者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描述出来,既可爱凄惨,读起来又觉得很有意思,很有画面感!感觉苦难的底色上都洒满了阳光。我们的援疆生活,远远没有作者李娟生活中的那些苦,她的文字,让我荡涤浮躁之气,静心修炼、提升能力、不断创新。精河的风激励我,将以竹的姿态仰望生命,不断磨砺自己;以竹的品格规范言行,让我在清寂和淡然中升华。在精河,我愿意以风的执着求索,以莲的恬淡姿态微笑着,将这三年的援疆生活打磨成人生中最美的风景,做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