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就是想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读后感
一开始便被这个封面吸引——能有多好看?一幅女生的狼狈背影,在碧空如洗的蓝天下。但我一下子就记住了,念念不忘。
旅行书看得不多,这应该是第二本。(第一本是《走吧,张小砚》)
因为此前豆瓣上的高分,一直浅浅地期待它能有什么不一样的精彩。最开始的穿越俄罗斯之旅也看得饶有趣味,倒是进入芬兰之后的内容有些无味了。一直看到最后,也没有太新鲜的经历出来,老实说,还是有点失望的。
留了几页,扔到一边。
过几天再拿起,一口气读完,突然有点明白,这本书吸引人的是什么了。
应该说,主人公从进入芬兰以后,生活是平稳的。(所以真的很不吸引人啊)而且在芬兰遇见的那些人,恕我直言,也基本上让人记不住的。直至她跑到比北方更北的地方,闯入极寒之地,在那里冒险,在那里游泳,在那里遇见更勇敢的人更广阔的天地。我才觉得,她的这一趟旅程,真的有了意义。
不是谁都有那样的勇气,在那样一片辽慌之地,一边痛苦,一边开心。
一时间,突然觉得,前面漫长的铺垫,都是那么真实。她真的就是想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就是想在大家设想的理所应当“必须这样”的生活轨迹上突然拐一下弯,多一些体验,多几段故事。
不然,那么苍白平稳的人生,太可怜了。
作者在最后,引用了《夜航西飞》里的一段话,她说,她经过一年多的行旅,终于找到了对生活的激情。
“如果你必须离开一个地方,一个你曾经住过、爱过、深埋着你所有过往的地方,无论以何种方式离开,都不要慢慢离开,要尽你所能决绝地离开,永远不要回头,也永远不要相信过去的时光才是更好的,因为它们已经消亡。过去的岁月看来安全无害,被轻易跨越,而未来藏在迷雾之中,隔着距离,叫人看来胆怯。但当你踏足其中,就会云开雾散。”
这段话让人唱念良久。
在我看来,“离开一个地方”,可是是离开一种环境,一种生活状态,甚至一种人生理念。而我从来没有觉得过去是更好的,我从来都是自卑的,觉得过去是更狼狈的。
而我们其实可以决绝地从以前的狼狈和优柔中跳出,走到更广阔的世界里来。谁也不会记得你在青春时期经历的那些哀伤和恨和磕碰,只有你自己念念不忘。
我们需要决绝地穿过迷雾。
但愿看过这些旅行书,我们都会一天比一天更勇敢,勇敢到能够面对人生中每一个太具体太琐碎的日子,勇敢到可以不靠旅行书的催化也能昂扬而豪迈地过。
能常有兴奋和奇趣的念头,有不死的少年心,敢停留,敢张望,敢让一些故事发生,也敢走出故事,继续前行,而且——
永远不回头。
第一次写读书后感却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内心深处总觉得有好多的话语要说,可是就是不知道怎么表达出来,到了准备要写出来的时候却拼挤了好久却也挤不出一句看的顺眼的话语。。。看着自己那贫瘠的文字,乏味的词语,那纠结不能再纠结的话语,还是顶着压力写下来吧,至少以后重看的时候可以对比。。。
chapter 1:
这本书是一本讲旅行的书,可看完后却又感觉它不单单是一本讲旅行的书籍,它包含的作者的很多生活在里面,回过头来想想总又感觉这是一本讲生活的书籍,那它到底是讲什么的呢?说到底这不重要吧?不管讲什么它都是在向我们呈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吧?看着的时候真有种把自己想象到里面去的感觉,但却无法体会到作者的当时心境。。
或许没有经历过就无法完全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吧?我没有出过国,我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旅行过,以往至今我那些所谓的旅游自能算是游玩而却不能称得上是旅行,对于这一点我是了解的,每次的旅游到底是为了什么?说到底连我自己也不清楚吧?只是奔波于景点之中后就累累的回来,而完全没有体会到那里所给的东西,而只是身体上的到过而已。。。。然而作者小欣是为了寻找那个最真实的自己,走出迷茫才踏上了休学赚钱去旅行的,这点就很不同。在欧洲到过的地方之多,而在每个角落都有很奇妙的感触在里头让她的这次旅行增添了奇妙绚丽的色彩。。至今我都无法理解她是哪来的勇气踏上这次芬兰之旅的,也无法体会她对于旅行的定义是什么?每到一处她都会慢慢的去体会而不是急于奔波于景点之中,因此她的收获是之大的,可那种慢旅行我却一点都不能解释,就像小欣可以在草坪上趟着晒一天的阳光,这对于她来说也是一次旅行,而对于我呢?这真的算是旅行么?这样的旅行到底是什么?得到的又会是什么?我觉得我该重新定义下自己对于旅行的概念了。。。
看完本书后可以看出小欣是个极其有魅力的女孩,她的魅力到底体现在哪里呢?自己却又说不出,只是在冥冥之中感觉她的身上散发着一种强大的磁场力把别人吸引过去。。。她也是个极其勇敢的女孩,一个人乘火车独自踏上芬兰的旅途,一个人又踏上斯瓦尔巴德独自旅行,还差点冻死在露营地,还多亏了米雪儿才还她的计划得以继续。。。纵观全书,小欣所到的地方无不因为她而冲满着一种神秘的色彩充满着欢笑。。对于她这种充满着慢的旅行让她收获很多,很喜欢她写下的那句话“对于我来说,旅行就是离开自以为是的生活,串联起以前的回忆,并以开发的态度结识日常生活之外的有趣之人,至于风景,那只是附赠品”,这句话就体现了小欣对于旅行的解释,旅行不是为了去看风景,而是以开发的态度去拥抱世界。。所以她的真段欧洲之旅才得以那么的欢快灿烂吧?而她一路上见到了很多很多有趣的人,例如火车上的老陈,为了生活到俄罗斯去打拼,凯伦,对欧洲的狂热让她来到了芬兰,教父神甫,无厘头的莫名来到了斯瓦尔巴德工作,还有约翰逊,米雪儿等等给予她帮助过的人,给予她信赖的人。。。她也感受到了在莫斯科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狡诈和在芬兰之中那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在斯瓦尔巴德那种单纯的信任。。。这都是没有经历过的人都无法体会到的。。。所以我就想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慢慢的看着这个世界体会这个世界,以一种更开放的态度去拥抱这个世界。这或许是小欣旅行的真谛吧。。。是的我也该重新审视下自己了,也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认真的去体会,而不是一路的在赶路,路上的风景只是附赠品而已。。。
这次的欧洲之旅对于小欣来说肯定收获颇丰,不只外界的,心灵上的感触也很大吧,这都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去体会到的吧?所以有机会我真得像像小欣学习学习,有勇气踏出那脚步踏上那属于自己的旅行重新的去认识那个真实的自己。。。其实说到底很多人都有环游一个地区的梦想吧,可是就是没有勇气停下来关于自己的一切和没有勇气去迈开那个脚步而导致最后的失败吧。。。其实呢,说到底人生赚的那么多钱而没有留下一点可以调侃的话题又有很意义呢?
[附:这是自己买的第一本书,也是自己第一次写的读后感的第一本书,这本书呢教会了我勇气,勇敢的走出去,可是不用走得太匆忙,去慢慢体会身边的东西。由于是第一次写读后感,不知道从何下手,以前也没有写过些什么文章,所以可能写得有些杂乱无章,不过相信的是这一定是我购书的开始,和写读书感触的开始,这本书带给了我很多很多,相信以后一定会写得很好的。相信这将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我将开始一个全新的生活。。加油。。。]
第二篇:我就是想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
《我就是想停下来看看这世界》读后感
因为这本书,而喜欢陈宇欣这个人。
《我就是想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作者陈宇欣,在大家看来就是一个离经叛逆的人。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她是一个旅行者,17岁开始自助旅行,19岁用1000欧环游欧洲,22岁在读研究生的最后一年休学,在通往好学校好工作的跑道上暂停,以缓慢的方式边挣钱便游走世界。她休学,很多人都问为什么,而她只是说跟着心走,想去就去。在我们常人眼里,读研究生是为了找好的工作,宇欣在申请外国实习工作时,国内已经有6家理想公司给予笔试。如果是别人会在国内工作,因为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的模式,读好书,找好工作。而宇欣不是,她想要的是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她渴望去一个和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地方生后一段时间,去看看他们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看看他们每天在做什么,在想什么,为什么快乐,为什么痛苦,并通过他们来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她跟随心走,并附之努力去实现它的梦想。这勇气是我们许多人所没有的。正如她所说的:“所谓成长,不只是拥有梦想,还要有为梦想而买单的勇气。”我们有很多想做的事情而又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去做的遗憾。正如青春可以无怨无悔就是在青春里做了很多看似离谱而温馨的事情,在很多年以后回忆起来,那时是多麽的美好。正因为宇欣做了她想做,所以我喜欢她。
是不是有一个标准在衡量,什么是好的。从小学起,我们就开始在教育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好的初中;上初中后,又被教育要好好学习你,将来能考上重点高中;上高中后,继续被教育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好的大学,然后呢?然后没有然后了,我们被磨掉突兀的菱角做成一个标准的产品,没有人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是不一样的个体,没有人教育我们应该怎样去认识自己,如何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以及怎样追求喜欢的东西。读书是唯一出路,找到好工作就是找到了幸福,而钱是衡量一份好工作的唯一标准,是这样做吗?人生还有没有更多的选择。文章这一段引起我的深思,导致这样的结果是社会问题们还是人的问题?经过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我们从小就被指引着走别人的认为好的路,而什么样的路才是好的呢?经过努力奋斗进到大学,我迷茫了,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读大学对我有用吗?浑浑噩噩到了大三更茫然了,不知道自己以后会有怎样的生活,什么样的职业才是适合的。这探索的过程是煎熬的,因为答案无从所知,因为时间会告诉你。正因为宇欣找到了答案,所以我喜欢她。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宇欣的旅行意义就是离开自以为是的生活,串联起以前的记忆,并以开放的态度结识日常生活以外的有趣之人,至于风景,那只是附赠品。人们都喜欢生活在熟悉的圈子里,这样可以给他们带来归宿感和安全感,而这样的圈子也让人们失去探索的勇气,正因为安逸而胆怯了。旅行就是走出习以为常的圈子,去探索外面的途径。我们在旅行中可以遇到许多的人,而体会到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到许多不曾想象的生活;可以理解到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可以在陌生的环境锻炼自己克服困难,学会坚强,习惯了依靠与呵护,便很难在独立起来,但是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你必须坚强;可以扩宽视野,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曾改变,变的是我们看待它的视角;可以广交朋友,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等等。在宇欣的眼里风景只是旅行的附属品。有这么一种美景,美得比都不想让相机破坏。而我们总是强调风景,在遇到优美的风景时急于用相机拍下,证明我来过。其实没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时,你在叹憾的同时已将他印在心里,也为心里留下一片净土,正如古人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宇欣描绘的正是我所向往的,似乎宇欣带着我旅行一般,所以我深深的喜欢她。
如果你想了解宇欣的旅行趣事,你就去看《我就是想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如果生活让你不如意,你就去旅行;如果你想旅行,就放下一切,背起行囊,上路吧!
《我就是想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读书笔记
宇欣在书中提到所去的地方:西伯利亚;莫斯科;芬兰;汉堡;伦敦;格拉斯哥;斯瓦尔巴德(人类最北定居点)。
《我就是想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22岁单身女孩独自上路,休学一年北欧慢行记。
陈宇欣,一个在学校里随处可见的姑娘,乖巧、努力、胆小中带着点儿叛逆。17岁开始自助旅行,19岁用1000欧环游欧洲,22岁在读研究生的最后一年休学,在通往好学校好工作的跑道上暂停,以缓慢的方式边挣钱便游走世界。希望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找回真实的自己。
这个故事有一个沉重的开头,而后面是有一个欢乐的旅程。
在路上,她经历了单身女孩旅行可能遇到的各种惊奇、刺激和彪悍事:
去芬兰,选择一个最省钱但最麻烦的路线,西伯利亚路线;6天火车晃悠完西伯利亚全程;在世界最北的露营地睡到太阳晒屁股;冰天雪地扎入冰水,成为北极裸泳俱乐部第一个中国人;飞机迫降,从生到死,空难未遂;克服飞机恐惧,一次次坐飞机穿越各个国家;等等。
在路上,她结识各种离奇有趣、性格迥异,却带给人温暖的陌生人:从地球最温暖的地方跑到最寒冷地方的旅游狂人;在莫斯科做生意17年,赚钱以供家用的中国大叔;梦想以后重回泰国岛上看日出日落的毒贩子;让人永远猜不透的醉没醉的小报记者;等等。
所谓的成长,不只是拥有梦想,还有为拥有梦想埋单的勇气。
旅行意义就是离开自以为是的生活,串联起以前的记忆,并以开放的态度结识日常生活以外的有趣之人,至于风景,那只是附赠品。
习惯了依靠与呵护,便很难在独立起来,但是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你必须坚强。
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曾改变,变的是我们看待它的视角。
在大多数国家,旅行者都会为他们不熟悉而支付更多费用,不要纠结价格问题,确定你的心理价位,谈到这个价,你就成功了。
那里是我的家?我的家就是你的家。—mi casa es tu casa
芬兰是酒坛子里浸泡的国家。
他们教会我感恩,教会我遵从自己的心,教会我无论生活怎样背弃你,你都要勇敢而坚定地走下去。只要持有这样的心,那么无论你在哪里,哪里都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 ——谢谢你,芬兰。
第三篇: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有感
追逐
国商11011101300104李慧
前两天看了一本叫我只想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的书,最初是因为名字吸引了我吧,因为一直觉着最近很浮躁,需要像心灵鸡汤的东西让自己静下来,唯有此,才可以用心的做很多事情。但开始看这本书后发现还真不是如此,只是一个研究生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之旅,决定休学一年来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尽管书书内容并非我所想,但毫无疑问的深深吸引了我,因为现在这样的人还真是不多,我想看看她是怎样顶着重重阻力,克服对陌生世界的恐惧迈出第一步以及用怎样的方式帮助自己完成旅程呢。
我特别希望自己可以在刚踏入社会的时候,可以找到一个遍地飞的工作,这样我就可以接着工作之名,游览各个地方了,那么折腾几年后再设法安定下来。我固执的认为行万里路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当我只身想要去某个地方的时候,总是有很多很多因素在告诉我不能这样做,其实很多时候做与不做只在一念之间。定下来之后总是有办法完成你的计划。如书中的那女孩子,斯瓦尔巴德是她梦寐以求的地方,一般人看来这个地方也就仅限于想象了,没什么可实践性。但她就是觉得她可以将这一梦想追逐到底。旅行嘛,尤其是这样的旅行,钱肯定是我们第一要素,你的经济条件是否允许你的梦想计划,我们大部分人一般就在第一步放弃掉了,总是给自己一个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说我没有钱这个想法就只能是梦想了。那个女孩子也有这样的问题,她不想要用父母的钱去完成这样的事情,但很快找到了一个办法去支持他的这一行动。那就是在欧洲的一个国家找份实习工作,利用工资来完成。就这样她投了一年的简历,在最后快要放弃的时候波兰的一家公司向她伸出了橄榄枝,并且全力支持她的这一计划。就这样,
最难得第一步算是给迈出去了。第二关又来了,本来她的父母对她的这一计划是持不反对意见的,但在她要真正着手准备的时候,父母突然强力阻止她的计划。理由我想已经是不言而喻了吧。最近听了一句话,至少是深得我心的,做一些父母极力反对的事情,嘿嘿,你会从这些事情中学到很多。从父母的角度来看,可能更多的是从你的安全考虑吧,当你的一些计划超出了他们默认的安全范围之外后,他们是会拼尽全力阻止的。这一关难过啊,因为这个原因,作者有一次差点放弃,但反复劝说后,父母在最后关头终于点头了。计划终于顺利开始了,作者发现当她为旅行做准备的时候,朋友都超乎正常的帮助她,提供了一切他们能给予的帮助。可能是她代表着一群人的梦想吧。对的,一定是。因为这一切的发生都在很短的时间发生,所以作者错过了提前买机票的机会,不提前买意味着自己要买全票,这会花掉她大部分的钱,所以只能另想办法了。有一朋友给了她这样的建议,走西伯利亚铁路这条线。路线再一次敲定了。旅行所用的用品都是她从每个朋友那里拼凑来的,就这样开始了她的旅行。当然中间还有很多曲折的故事,但是不管怎样,准备过程是画上句号了。
接着肯定是相对准备而言的漫长的旅行了,中间给我印象深刻的大约有三件事情,因为这本书是在闲暇之际拼凑着看完的,很多事情的前后已经辨不清了,只知道大概的方向。第一件是在六天六夜的火车途中碰到的一个外国帅哥,让我们这些读者惊喜的是帅哥竟然向主人公表白了,这是着实让我们这些读者所羡慕的。本以为作者会答应他的,但是出乎我们意料的他被作者拒绝了。不由的要感叹一下了,那外国帅哥真厉害,因仅仅相处几天的好感就产生了这样的表白,在我们中国人身上是很少出现的。重点的还是拒绝的理由,按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旅途中的那些人,是从现实中抽离出来的,所以你看到的只是他们的一部分,很
多关键的东西是看不到的,还有作者说自己可能对爱情贪婪一些,总是想要一段一直都有对方陪伴自己的爱情。累了你知道有个肩膀你是可以靠靠的,饿了只要说一声你知道会有人因为心疼给你送饭来的,因为他的陪伴你是不会有孤独的。外国帅哥常年奔波在各个地方,他觉得这样的爱情可能付出很多得到的挺少,所以果断不考虑。在我的观点里,我更想要我的爱情里没有外物的污染,爱情就是爱情,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在遇到喜欢的人的时候我可以放下女孩子的所谓的矜持去追求,但是不会强求,也不会因为孤独啊或者一些其他类似的原因选择一个根本没有什么感觉的人在一起。记得有一个名人说过这样的话,我之所以这样努力的往上爬,是因为我认为当我解决了所谓的物质问题的时候,我可以享有一段纯粹的爱情,不用说我被这样的话感动并激励着。看了这本书后,让我突然看到,哦,原来爱情还包含这么多,而自己需要的又是什么呢,依旧在探索中,不过这些东西会在我遇到真正的爱情的时候哦迎刃而解吧。第二件事情,是北极游泳,我只能说真爽但是让我做的话还真的是要下好大一番决心呢。作者呢就是突然的想法,然后告诉朋友,朋友表示支持,不给自己反悔的时间立即行动,光着身子,进入零度左右的北冰洋,游一圈知道全身麻木掉。做挺多事情其实是不需要用理性反复的斟酌权衡的,这样的项目,就是突然的想法,不给自己反悔的机会下实现了她,有了非同寻常的经历。不过也还是挺多事情是要用脑子筹划好后才能做的。第三件事情莫过于那坐落在世界上几乎最北位置的教堂了。你可以想像吗,有一个地方全天候无条件对人开放,这里有免费的食物提供给需要的人,困了小憩一会儿,压抑的时候可以像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向神诉说,你想要一个安静的空间的时候可以找个角落享受安静的时光,你想要有人陪伴的时候可以找这里的人们陪你聊个通宵,想要读书的时候随便拿起这里的一本书端着咖啡倚在某
个地方进入阅读天堂,还原了人们之间最原始的信任,不说了,太羡慕这样的生活了,有种立刻奔过去的冲动了。
我老是说这样的一句话,与其说在读一本书,还不如说是刻意给自己一个思考的空间,这期间充斥着各种情绪,有时惬意,有时为自己得出的结论惊讶半天,有时又因为自己的无知懊恼不已,有时脑海中会充斥对一件事情的多种观点弄的自己心如乱麻,但不论如何,我都着实享受这一过程。我想我还是纯粹的做一些事情吧,因为英文读起来的美丽学英文, 因为一本书让我迸发了万千思绪而去写一篇感想,因为想要分享一些观点去发一些说说,因为我对某个男孩子超级有感觉而放下一切去追求,因为想看一场日出早早起来到达最佳观赏地,因为想到好久没有站在阳台上观赏夜空了而半夜爬起来去遇见那久违的星星盛宴,好多好多让我想起来就无限向往的事情啊,对啊,从现在开始我应该行动起来去追逐,而不是只停留在脑袋里。
第四篇:《我就是想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读后感
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17岁开始自助旅行,19岁用1000欧环游欧洲,22岁的时候,这个姑娘在研究生最后一年决定休学,用一年多的时间去一边赚钱、一边寻找她心中真正的旅行!
很长的书名,却很简单的故事,很简洁的文字,在这本游记里,没有一个接一个的景点狂奔,没有一天一个地方的紧张日程,你看到的是一名旅者,与人与景的一次次邂逅,字里行间泛滥着新奇、惊喜、刺激、感动和爱。
合上书本,我问自己,17岁的我现在在干什么?……
浮躁的我,许久没有一份安静恬淡的心绪去真正的走入一本书,走入别人的故事,凝结一份自己的心情。上大学,我选择的的第一本书就是《我就是想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或许是射手座热爱自由的天性让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每拿起这本书我的心都仿佛随小欣一起启程、遇见、感动……
1、勇气——最大的困难是启程
陈宇欣是一个在学校里随处可见的姑娘,她乖巧、努力、胆小中带着点叛逆、在既定的程序里试图把自己做得最好,这个绵羊一样的女孩子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内心里蕴藏着多么大的能量,直到有一天,她开始怀疑岁月静好的日子不过是一个美妙的假象,在这个假象里,她迷失了自己的个性和内心的渴望。于是,她带上勇气出发了。小欣在前往芬兰的途中,以及在离开芬兰前往其他国家时,都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但在我看来,最大的困难是启程。从北京启程到芬兰——从芬兰启程去德国——从芬兰启程去挪威——从芬兰启程去朗伊尔宾,是这一次次的启程组成了小欣的这次寻找心灵之旅。
也许有很多个类似的陈宇欣有过类似的怀疑,而她,勇敢地克服万难上路去寻找答案了。我想,“勇气”,就是心动与行动的距离,能走出去,才会有另一片新的天空。而我却是一次次地想,一次次地担心这、担心那,从没有真正的付出努力,或者说没有坚持努力。我们脑袋里经常会冒出各种极具个性又刺激冒险的想法,但我们却很少会付诸行动,因为我们都知道,要开头太难了。离开是这世界上最容易做出得决定,而离开也是这世上最难以执行的决定。离开一个自己已经很熟悉的地方,去适应全新的改变,无论是环境的改变,还是我们心态的改变,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一旦开头了,我们就不能容许自己轻易放弃。
小欣说,“也许有些人觉得我过于鲁莽冲动,但我同样也觉得大多数人有激情有梦想,但总是停留在口头或者纠结层面,太少付诸行动。其实当你真正开始做的时候,你也许会受挫,也许会遇到很多很多先前无法预计的困难,但也会发现,之前的许多担扰也都是无谓的。你也许还会担心自己势单力薄,无法获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我却一遍又一遍从自己的故事里发现:如果你知道要住哪里去,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
所谓成长,就是不仅拥有梦想,还拥有为梦想埋单的勇气。任性要趁早——非常时期,非常必要。
2、朋友——最好的准备 从小欣旅行的伊始,朋友就成为了她的必杀技。帮小欣策划路线的小团队、在莫斯科给小欣指教的行者菲尔、在西伯利亚列车上遇到的老陈……每次口袋收紧、无处可归、山穷水尽的时候,小欣都是靠朋友雪中送炭。朋友的覆盖面、多层次、知识水平,都是小欣的绝对优势。不仅如此,她在朋友的帮助下出发,在旅途中结识了更多有意思的人……小欣的诀窍就在于“饥不择食“,相信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故事,去搭讪、去了解、然后去理解。她的真诚直率让人很容易明白为什么她总是能绝地逢生。
在小欣对旅行给出的定义里,有提到结识日常生活以外有趣的人,这在书中也大有体现的。正是因为通过跟当地人的交流,小欣才更全面地了解了那个地方的文化。
“下一个路口,你遇见的陌生人,不管是冷漠还是热情,也许都怀揣着不少有趣的往事,等着你去发掘。”
3、发现——旅行,是一场真正的跟自己的对话
“旅行的意义就是离开自以为是的生活,串联起以前的回忆,并以开放的态度结识日常生活之外的有趣之人。至于风景,那只是附赠品。”
也许有很多类似的旅者在江湖中留下无数传奇,而小欣,没有把冒险作为旅行的目的。因为她明白,她要的不是抛弃整个世界,而是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拥抱世界,去用心挖掘旅途中人的故事,去体会这些故事能带给她的改变。
6天火车晃悠完西伯利亚铁路全程;飞机迫降,从死到生,空难未遂;从地球最温暖的地方跑到最寒冷之处的旅游狂人;在莫斯科做生意17年,赚钱以供家用的中国大叔;梦想以后重回泰国岛上看日出日落的毒贩子……认识当地居民和身边的人,和他们打成一片,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聆听他们,体会他们,并通过他们来反思自己——对小欣来说,也许这就是她旅行的意义,一场真正的跟自己的对话。
4、启程——如果你知道要往哪里去,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
“希望到了杰瑞德的年纪,我能自信地说:我这辈子,最自豪的就是我的勇敢,敢于听取内心的声音,并敢于去实现。”
一直希望能自己完成一段旅行的我,却总是前路充满了太多的未知而一再错过。是啊,小欣说得没错,如果你知道要往哪里去,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太容易放弃,让我们错过了太多太多,错过了那些人,错过了那些事,错过了那些年少轻狂的岁月...... 于是,太多的我们被磨掉突兀的棱角,做成了一个个标准产品。
在2014末日将近的时候,我记下这样的文字“读书,旅行,努力工作,爱惜身体和心情,关心家人和朋友,我没有2014的船票,但我有个美好的梦想,面朝新的一年,花开不怠”,喜欢这份意境,就如同喜欢《我就是想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带给我的感觉。真正的幸福,不取决于你以何种方式生活,而取决于你能否遵从自己的心;真正的勇敢,不代表你要时刻走出故事,而是面对挫折你仍然坚定。 “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是该启程了,去看看这个世界,去看看那些我从来都不曾接触过的事物,去发现那个我从来都不知道的自己...... 在真正踏上旅途前,我可能都无法把这本书读得更透了,但是,我相信,在启程后,再把书翻开,我会有不同的收获。
生命到底将我们推向哪里?请放慢呼吸,微笑前行。
是啊,我就是想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 ? 旅行的意义就是离开自以为是的生活,串联起以前的回忆,并以开放的态度结识日常生活之外的有趣之人。至于风景,那只是附赠品。
? 所谓成长,就是不仅拥有梦想,还拥有为梦想埋单的勇气。任性要趁早——非常时期,非常必要。
? 如果你知道要住哪里去,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
? 并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东西才有价值,人的一生都在乐此不疲地把生命浪费在没有意义却让我们快乐的事情上。
? 最可怕的不是困难,而是无知。
? 有一天,你也会害怕,但你从未妄自菲薄,被内心的噩梦征服,而是颤动着、颤抖着继续走下去。
? 希望到了杰瑞德的年纪,我能自信地说:我这辈子,最自豪的就是我的勇敢,敢于听取内心的声音,并敢于去实现。
? 人生何必太刻意。
? 每个人都是精神病患者,我们都有病,只是病的形式不同。
? 离开是这世界上最容易做出得决定,而离开也是这世上最难以执行得决定。
? 独自旅行的年轻姑娘是这个世界上最强悍的生物。无论走到哪里,她们都能轻易获得同情、帮助、谅解和关心,男女老幼通杀,人类非人类都不在话下。这种生物发展的黄金圣斗士级,就是懂得利用这一特征的姑娘。
? 路上的感觉真好啊!未知的东西永远在鞋垫的前方!
?《夜航西飞》:我学会了如果你必须离开一个地方,一个你曾经住过、爱过、深埋着你所有过往的地方,无论以何种方式离开,都不要慢慢离开,要尽你所能的决绝地离开,永远不要回头,也永远不要相信过去的时光才是更好的,因为它们已经消亡。过去的岁月看来安全无害,被轻易跨越,而未来藏在迷雾之中,隔着距离,叫人看来胆怯。但当你踏足其中,就会云开雾散。
第五篇:1988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读后感
1988——韩寒:“对于当时的我这样从来没有弄明白自己有什么追求的人来说,姑娘就是唯一的追求,1988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读后感。这种追求是多么煎熬,这让我懂得了人生必须确定一个目标的重要性,无论车子、房子、游艇、飞机,都比把一切压在姑娘身上要好很多,因为这些目标从来不会在几个客户之中作出选择,只要你达到了购买标准,你就可以完全的得到他们,并在产权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如果有人来和你抢,你可以大方的将他们送进监狱。但是姑娘不一样,把一个姑娘当成人生的追求,就好比你的私处永远被人捏在手里一样,无论这个姑娘的手劲多小,她总能捏的你求死不能,当她放开一些,你也不敢乱动,当你乱动一下,她就会捏的更紧一些,最残忍的事,当她想去其他的怀抱的时候,总能先捏爆你的私处再说。这种比紧箍咒更残忍的紧什么咒,使你永远无法淡定神闲。我知道生命里的各种疼痛,我发现这种疼是最接近心疼的一种疼痛,让你胸闷、无语、蜷缩、哭泣。这便是不平等的爱情,当你把手轻抚在她们的私处上,总想让她们更快乐一些的时候,她们却让你这样痛苦。我常常看见那些为爱情痛苦的同学们,但我无法告诉他们,人生爱情是什么,我也正沉沦在里面,自闭和防备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答案”
!
这是我摘取1988其中一段关于爱情的独白。文中的孟孟,不是萌萌,也许不存在,而是一个象征中的那个姑娘。我们都见过的梦里那个姑娘。对于我这样的一个梦想家,总是能相信电影里面的剧情,深陷其中。但是殊不知一个特工镜头前失败了无数次,才换来了精彩完成任务的那一刻;殊不知一个英雄在成功拯救世界前,地球早已被他的失误毁灭了无数次;殊不知一对恋人百传千折的相遇相守的剧情中,已经有无数对的恋人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走到最后,读后感《1988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读后感》。
这段文字不是对1988这本书的评价,因为整个故事实在是太多的精彩和冷冷的几声嘲讽了,而是对沉沦的我一个鸣立,以此段话作为对自己的勉励。以下1988读后的谈论与此无关。
1988
我也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站在长江上的一座桥,不管是哪座也好,可能也是1988走过的一座桥。望着滚滚长江奔波入海,就像是奥运会、世博会的汹涌人流,何等壮观!只不过江面上多了一些混合着的黑色液体,夹杂着黄沙和城市所报答的东西——一滴浑浊难以分解的污水和一个破旧不堪的易拉罐……一起撒入大海吧。这是一种赞美,赞美长江,赞美大海。把你一切你知道的词语,一切你能想到的比喻都扔进里面去吧,你总是对的,因为长江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你总不能欺师灭祖吧。因为大海太大了,大到包容万物,颠倒乾坤,大到……大到你想和他谈谈。当他即将张口的时候,发现一层黑色的液体紧紧地封住了他的嘴。忽然间,发现自己的嘴也渐渐的消失,不是张不开,而是消失!然后就是一片梵高式沉默的呐喊。我不是反革命。谢谢老师。
就像韩寒说的,你知道的越多就越像是这个世界的孤儿,这就是1988的孤独。那些默默反抗过的人们告诉我们,这条路没有错,继续前行吧,但是你已经用掉了一次帮助的机会,再见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