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
打开扉页,好清新的书香啊!手机用久了,一本本心仪的书本被默默搁置在案头,日复一日,尘土模糊了书皮也模糊了自己的双眼。就这样,生活在虚无的忙碌中度过,留下的只剩空虚。捧起这本书,久违的感觉扑面而来,不觉间竟读了小半本。走出房间,来到院子里,发现繁星点点的夜空好美……
读一本好书,就如跟一位智者对话,让人充实、踏实又收获良多。感悟如下:
感悟一:阅读应是为师者的基本习惯和终身爱好。李老师这本书从阅读开始又以阅读结束,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再一次告诉我,爱上阅读才会邂逅智慧。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的所有美好期许,最终都要体现并落实在精彩的言语、广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睿智的思维里。我们一直说,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灵魂对灵魂的引领。学生为什么会在思想上与我们共鸣?归根结底是他们对老师人格魅力的认可,而人格魅力只能来源于为师者从广阔阅读中汲取的智慧。教育发展的今天,传道、授业、解惑已无法满足新新人类的小孩子的需求,他们需要老师更灵活更开放更好玩也更刺激的激发。所以,没有永久持续阅读的自我丰富和提升,将越来越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
感悟二:学生思维活跃才是成功的课堂。很久以来,老师们最遗憾抱怨最多的就是课堂上学生死气沉沉哑口无言。读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抱怨学生不如反思自己。如果我们的课程精彩,学生怎么还会没有兴趣?如果我们的教法适当,学生怎么还会懒于参与?如果我们的引导到位,学生怎么还会无动于衷!所以,收起自己满堂讲解的辛苦吧,不要担心你不讲学生就学不会。相信他们,激发他们,给他们放飞自我的机会,他们动起来了,我们就成功了!Tell me , I’ll forget ; Show me , I’ll remember; Involve me, I’ll learn. 作为老师,时刻提升自己,才能不负学生。
感悟三:衡量学生,成绩不是唯一标准。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优秀,并自觉不自觉地把成绩放在评价学生优劣的第一位,好像智力好了就一切ok,殊不知自己的有色眼镜已戴到不自知的程度,并且已将五育并举忘得一干二净。李校长说:“过去,我们用来衡量学生的尺子只有一把,那就是学习成绩。在这唯一的衡量标尺下,大部分学生成了失败者。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工业的特征是流水线,是标准化,而农业的特征是生态化、多元化。学会用生态的多元化的观点来看我们的孩子,我们就会发现大树有大树的风采,小草也有小草的魅力。地球正因为生物的多样性,才显得如此生机勃勃、如此美轮美奂。”
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而不仅仅是知识、文化的传授和技能的学习。我们今天的教育是为了让儿童能够一生持续地学习,有尊严、高质量的生活;是为了让他们能够为自己所处的环境作出充分的贡献,并且有能力把握自己的人生。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活动中提出: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而将国家的期望变成现实是我们每一个教育人的初心和使命。沉淀自己、丰富自己、升华自己,才是我们现代教师的根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