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单位的骨干,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前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同志的分享,犹如一本实用“操作手册”,使我心中的迷惑逐渐清晰起来。一一比对项部长提出的“表达、办事、协作共事”三项基本能力和四个好习惯,一方面,我为自己的本领差距感到恐慌和羞愧,另一方面,又深感庆幸和欣喜,此时拜读到此文,无疑是给予自己一次提升进步的机会。通过认真阅读,结合自身实际思考,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原来表达不需要那么多的“花架子”
文字精炼简洁、内容通俗易懂,这是我读完项部长文章的第一感受,也刷新了我对于写作和表达的认识。以前一直以为,那些辞藻华丽、句式新颖的才是好文采的体现。在机关写材料,有时也会刻意地编些“串串”、盖个“帽子”、整些“花架子”。殊不知,无论口头语还是书面语,清晰表达才是初衷和根本。用最简洁的语言,把复杂的事情讲清楚,把构成事情的各个要素以语言通俗、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单明了的方式表达出来,做到准确简洁、逻辑清晰、一目了然,这就是好文章。项部长的文章,没有多余废话,没有深奥理论,没有晦涩语言,全篇用精炼简洁、通俗易懂的文字将适应和胜任机关工作的三个基本能力和四个好习惯进行充分详细讲解,清晰、简单且可操作。机关的工作必须常要和文字打交道,准确简洁、逻辑清晰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是对机关年轻干部的基本要求。练就这项基本功,项部长教给了“先自我汇报”以及“写文章,想象成自己是在当面跟人说”等实用训练方法,但更需要我们长期坚持,勤于练习,不断积累,多方打磨,真正做到开口能讲,语言清晰流畅,提笔能写,文章科学务实。
二、事情都能干,关键是如何干得更好
办文、办会、办事...,对机关年轻干部而言,相信这些工作交到每个人手中,都是能够完成任务的,但不同的人,办理的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有人工作优质高效,思虑周全,领导交付任务后非常放心也宽心,有人虽也完成,却有疏忽遗漏或是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甚至还需事后找补。反思自身,虽已在市人大机关工作好几年,相关业务知识、工作事项均已较为熟悉,但仍存在思虑不周,效率不高,偶尔做些无用功等不足和失误。细细想来,主要是由于自身工作不够严谨细致,业务不够纯熟,处理问题经验不足等导致。“谋划在前、请示在先,记录在案、办细办实,报告及时、事后总结。”项部长提出的这一套方法简单实用,操作性很强,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在工作中融会贯通,努力做到对交办事项准确把握,细致谋划,思虑周全,高效落实,办理过程中凡是吃不准的地方,详细询问,多请示汇报,不凭猜测盲目办理,确保不出偏差。此外,要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既要“眼里有活”,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不仅仅满足于完成机关和领导交付的工作,主动想事、理事,把每一件接触到的小事、每一项工作当成是锻炼提升自己的机会,还要常常“回头看看”,养成事后总结的好习惯,总结有益经验,反思教训,避免问题重复发生。工作阅历单薄、处理问题特别是处理临时急难问题经验不足是限制我们年轻干部发展的一大短板。个人认为,年轻干部要想尽快成长,适应工作需要,就得主动接受锻炼,提高自身修养,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立足岗位需要,不断学习、积累工作经验,快速有效地增强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服务基层发展的能力。
三、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方式
学习是干部立身之本,对机关年轻干部来说,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古人荀子曾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年轻干部要想有所作为,就要始终保持一种勤奋学习的状态,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试问走出校门后,我们真正用于学习的时间有多少?如今社会飞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也许当初的积累能够勉强胜任工作,但不持续学习,就意味着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落后。机关年轻干部要不断取得新的进步需得真正沉下心来研读理论政策文件、业务知识等等,读原文、读原著、悟真理。工作之余“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用好碎片化的时间学习,注重掌握灵活的学习方式,把文件、书本、报刊、网络、同事的经验等都作为学习的渠道。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注重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不断的积累增加个人的文化涵养,使自己成为一名理想信念坚定、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
四、学做一名“社会人”
除了学业务,还要学处事、学做人,习得善于沟通、商量办事的协作共事能力。人是群居动物,不可能独立于社会环境而存在,在机关工作的年轻干部也不可避免地要与各个单位、各类群体打交道,这就要求我们具备良好沟通、交流、协调、合作的能力。个人认为,新时期年轻干部应树立“可亲、可信、可靠”的良好形象,睿智敏捷,准确把握领导意图,做到能看事、会办事、办成事;与相关部门、同事打交道时不应只站在自己角度思考问题,只图自己方便考虑,应有意识地加强良好沟通,学会“共情”,多听取对方意见建议,吸取对方的经验智慧,让对方处于舒适状态,争取得到别人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遇到急事难事,多向老前辈请教,多向领导汇报沟通,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