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正文
第一篇:城堡 读后感
《城堡》读后感
牛凯
我在迷宫里迷了路,这座迷宫的主人是弗兰茨·卡夫卡。
k来到城堡脚下的村子,来到了一个荒诞的世界,来到了一个只有谎言的世界。一切的人,一切的口信,一切的行为,一切的命令,一切的一切只要暴露在城堡下时,都披上了虚假的外衣。俗话说“真真假假”,但在这里只有“假假假假”。黑魆越的城堡威严地注视着脚下子民的一举一动。村民们带着枷锁,忍受着城堡及其走狗的监视,无法逃脱,更无法反抗,永无天日。他们只能用巴结的方式求生存,任何与城堡的联系,哪怕只是不起眼的一丝一缕,哪怕是阵年旧事,也都会成为村民们重视的珍宝与炫耀的资本。
《城堡》这本书里面有真情吗?我觉得是有的。唯一的真情就在弗丽达对k的感情里面。虽然弗丽达接近k更多的是为了让这唯一的外人把自己带离这压抑的村庄,逃脱那无处不在的城堡的眼睛。虽然弗丽达一直在帮助k走向城堡,但是她曾经真情流露向k哭求离开这个地方。就在这个过程中,弗丽达对k的坚忍不拔其实是倾慕的,在个人目的之外,她确实是喜欢k的。旅馆老板娘也对k说过,弗丽达就像她的亲生女儿,希望k照顾好她。
读到一半的时候,我初步的解读是卡夫卡在影射当时的奥地利。像城堡一般严密,高高在上的哈布斯堡家族坚守着自己绝对高贵的血统,与世隔绝,同时又用暴政统治着奥匈帝国。这样的解读,我认为比较符合小说的背景,但是无法解释k为了进入城堡而进行的努力。
然而卡夫卡的好友布洛德却从宗教角度出发,将城堡看作坚固的天国,k为了取得神的眷顾使尽浑身解数。奥林匹亚山近在眼前却寻不到登山的道路,要谋求见到山上的神却不得要领,山下的人对这样的生活早已习以为常,k为了自己的目标,只得从山下的村庄开始,一步一步向神山顶峰进发。对于这样的解读,我没有感同身受的体会,自小接受无神论教育,对于“神”,我只知“子不语怪力乱神”,带点敬畏,独缺虔诚。在即将结束这本书的阅读的时候,我大胆做了一个假设,其实就是我狗尾续貂,自己想出来的一种结局。k如愿以偿成为土地测量员,成为克拉姆那样身处重重迷雾背后的老爷,这时,又一个曾经的“k”他进村子,k也加入到阻挠新人的行列。k彻底同流合污了。
当我真正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却失去了狗尾续貂的勇气,因为这座迷宫太复杂,走进去之后,不仅前方没有出路,等你回头时连进来的路都消失了。我最终走出了迷宫,不是从出口,而是这迷宫尚未完成,我只是从死胡同进入到一片空白,心中也只剩下庆幸与些许戚戚。
迷宫式的结构,前无光明后无退路的抉择,峰回路转又急转直下的情节,醒目而不突兀的支线,百川入海的网状发展趋势??一般的小说只要做好其中一点就可以成为杰
出的作品。当这些精彩的宝石串成一条项链,虽然没有最终完成,但也无碍它成为最杰出的小说之一。
《城堡》是卡夫卡最具特色,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土地测量员k受命赴某城堡上任,不料却受阻于城堡大门外,于是主人公k同城堡当局围绕能否进入城堡之事展开了持久烦琐的拉锯战。城堡就位于眼前一座小山上,可它可望不可即;它是那样冷漠、威严,像一头巨兽俯视着k;它代表了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那儿等级森严,有数不尽的部门和数不尽的官吏,可又有数不尽的文书尘封在那里,长年累月无人过目,得不到处理。面对这座强大的城堡,k很无奈,直到最后也没有进入城堡,也没见到城堡当权者。本书自始至终笼罩着一种神秘的、梦魇般的气氛;寓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城堡是个明显的暗喻,大家对这一点似乎没什么意见,但他具体代表什么?它可以代表当时的主流社会,卡夫卡生活在布拉格,他踏不进捷克人的圈子,因为他说德语,他融不进日尔曼文化,因为他是犹太人,所以他注定难以融入主流社会,而他被认为是卡夫卡的城堡顺理成章;它可以代表在当时信仰根基已有所撼动的宗教世界,人民拼命在追求它光芒四射的荣耀和心灵的庇护时发现,它始终离我们有那么一段不可逾越的距离;它也可以是正义,真理的化身,处心积虑的追逐却发现那是个没有入口的房间;甚至,它或许可以代表卡夫卡那封建家长作风的父亲或者两度订婚却不能理解他的未婚妻.对卡夫卡来说,他们也是渴望进入却不能遂愿的城堡.更加开阔一点理解,城堡是否可以象征人们一切的渴望和追求,是人们一切行为的目标和动力?比如幸福,比如财富,比如智慧.
卡夫卡的不寻常之处是他深切感受到世界的荒谬性,他的作品的一个重要价值是揭示了现实的异化和存在的尴尬,试图用另一套叙述方式与技巧来展示我们人性内部的黑暗王国。卡夫卡从小就感到世界的陌生,他始终都不接受这个世界,他认为这个世界不过是上帝的一个“恶劣情绪”而已,而我们都“误入了其中”。因此他的全部文学活动就是对这个世界的巨大质疑。重新审察这个世界成了他终生的使命,越到晚年他越感到紧迫。
卡夫卡带着暧昧的身份幽闭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关注一些更重要的事情,比如个体在一个异质的世界面前的孤独、不适与绝望。卡夫卡性格敏感、怯懦、孤僻,神经质的卡夫卡根本承受不了存在的压力,常年生活在恐惧、耻辱和负罪感中。卡夫卡的作品大多气氛阴郁、神秘,情节离奇荒诞,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隔绝、陌生、不可理解,无所不在的人的异化成了他着意阐发的一大主题。《城堡》中,他把这种人生的荒诞感发挥到了极致。
《城堡》中的土地测量员k在厚厚的积雪中走来,皑皑白雪又覆盖了他的脚印,是否暗示了这是一次没有回去的走来?因为k仿佛是走进了没有谜底的命运之谜。贺拉斯说:“无论风暴将我带到什么么岸边,我都将以主人的身份上岸。”卡夫卡接着说:“无论我转向何方,总有黑浪迎面打来。”弥漫在西方文学传统里的失落和失败的情绪感染着漫长的岁月,多少年过去了,风暴又将k带到了这里,k获得了上岸的权利,可是他无法获得主人的身份。
在有关卡夫卡作品的论说和诠释里,有一个声音格外响亮,那就是谁是卡夫卡的先驱?对卡夫卡的榜样的寻找凝聚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瓦尔特·本雅明寻找了一个俄国候爵波将金的故事,博尔赫斯寻找了芝诺的否定运动的悖论。人们乐此不疲的理由是什么?似乎没有一个作家会像卡夫卡那样令人疑惑,我的意思是说:在卡夫卡这里人们无法获得其他作家所共有的品质,就是无法找到文学里清晰可见的继承关系。当《城堡》中的弗丽达意识到k其
实像一个孩子一样坦率时,可是仍然很难相信他的话,因为——弗丽达的理由是“你的个性跟我们截然不同”。瓦尔特·本雅明和博尔赫斯也对卡夫卡说出了类似的话。
同时,这也是文学要对卡夫卡说的话。显然,卡夫卡没有诞生在文学生生不息的长河之中,他的出现不是因为后面的波浪在推动,他像一个岸边的行走者逆水而来。很多迹象都在表明,卡夫卡是从外面走进了我们的文学。于是他的身份就像是《城堡》里k的身份那样尴尬,他们都是唐突的外来者。k是不是一个土地测量员?《城堡》的读者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同样的疑问也在卡夫卡生前出现,这个形象瘦削到使人感到尖锐的犹太人究竟是谁?他的作品是那样的陌生,他在表达希望和绝望、欢乐和痛苦、爱和恨的时候都是同样的令人感到陌生。这样的疑惑在卡夫卡死后仍然经久不息,波将金和芝诺的例子表明:人们已经开始到文学之外去寻
找卡夫卡作品的来源。
这是明智的选择。只要读一读卡夫卡的日记,就不难发现生活中的卡夫卡,其实就是《城堡》中的k。他在1913年8月15日的日记中,用坚定的语气写道:“我将不顾一切地与所有人隔绝,与所有人敌对,不同任何人讲话。”在六天以后的日记里,他这样写:“现在我在我的家庭里,在那些最好的、最亲爱的人们中间,比一个陌生人还要陌生。近年来我和我的母亲平均每天说不上二十句话,和我的父亲除了有时彼此寒暄几句几乎就没有更多的话可说。和我已婚的妹妹和妹夫们除了跟他们生气我压根儿就不说话。”
人们也许以为写下这样日记的人正在经历着可怕的孤独,不过读完下面的两则日记后,可能会改变想法。他在1910年11月2日的日记中写道:“今天早晨许久以来第一次尝到了想象一把刀在我心中转动的快乐。”另一则是两年以后,他再一次在日记中提到了刀子。“不停地想象着一把宽阔的熏肉切刀,它极迅速地以机械的均匀从一边切入我体内,切出很薄的片,它们在迅速的切削动作中几乎呈卷状一片片飞出去。”
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故事,简单到用一句话就可以整得来概括。一个外乡来的土地测量员竭力想取得认可,实施工作,却一直被阻挠,荒废着时间和精力,一切的努力都化为徒劳。故事来来回回就讲述着他是怎样想尽一切办法和手段想与城堡取得联系,却又一次又一次以失败告终,村子里的人是多么麻木又无聊,畏惧和崇拜着城堡里的一切,卑微地生活着,他们又是如何冷漠地对待k这个外乡人,在这里,他没有身份,没有立足之地,或许他是被一纸空文骗过来荒度一生的吧,他是城堡的可怜的受害者之一。
而这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故事。复杂到有无数可能的内涵可以被诠释,被后人反复咀嚼和玩味。《城堡》无疑是个巨大的隐喻,它到底象征着什么,一直众说
纷纭,有人说,城堡中层峦叠嶂般臃肿的部门和机构,官员和秘书是映射当时官僚机制的陈腐和颓败,是时代的缩影和讽刺,有人说,“走得越近,反而越看不清”的城堡是每个人理想的化身,是如镜中花水中月一般可望而不可即的终极目标的实现,也有人猜测,那是犹太人的耶路撒冷,是流浪无根的犹太民族心中的圣地,是作为犹太后裔的卡夫卡一辈子想去看一眼却中没完成的旅途。而终究谁也不知道究竟哪个是作者的本意,哪些又是或许根本就是背离原意的曲解和附会?
我们同k一起,走在这“永远没有人影的大街上”,冷眼观望着这个冷漠的村子,孤独地坚守着唯一的,又或许是根本没有的希望,沦落在社会的底层,逐渐看透属于这里的真相。或许生活就是这样的扭曲,只是沉浸在里面的我们从不曾察觉,从不曾拒绝罢了。村民们对城堡盲目崇拜,女人们即使沦为城堡官员的情妇也认为是无限的光荣,有无限的尊严;他们遵守着严苛的条条框框,每个人按照既定的观念生活,若是有人违背一点,即使像是阿玛利亚那样拒绝城堡官员的侮辱,不论原来是多么受人尊敬的家庭,也会立即受到背弃的惩罚;在堆积如山的公文档案里,腐朽的官僚有忙不完的活儿,表面上无边的疲劳实际却“倒是破坏不了的休息,破坏不了的安宁”。我们和k一样,吃惊地看着这一切,迫切的想寻找一个出路,可惜的是,卡夫卡并没有给我们答案,一部未完成的小说,仿佛永远定格在了进行时,一个无解的谜,让世界来猜。
被一切障碍粉碎的卡夫卡,有人读出了他的悲观和绝望。像k的那种无论怎样努力仍旧在命运面前不堪一击的无奈和悲壮,让人想起希腊的那些伟大的悲剧英雄,而不同的是,英雄们高昂着头颅走向死亡,而更多像k这样的小人物,却在长年累月的孤独与挣扎中消磨一生。卡夫卡敏感地感受到这一点,犀利地写出人的脆弱和无助,写出那无处不在的巨大无名的外在力量是如何将一个幼稚的梦碾碎,是如何在人的心里烙上“明知道自己的前途只会是不断的失望,还得一个接一个的把它们都吞下去” 的世故、 “谁不服从他,谁就要吃苦头”的惧怕的印记,还有的,是对抗权威,或者说,对抗霸权的人所要面临的深深的孤立感,让人心惊——“似乎那些人都跟他断绝了一切关系……现在他可以在这儿爱等多久就等多久,赢得了任何人从来没有赢得的自由,似乎没有人敢碰他一下,也没有人敢撵他走,连跟他讲一句话也不敢,没有任何事情比这种自由、这种等待,这种不可侵犯的特权更无聊,更失望的了。”对,我们焦灼、我们挣扎、我们失败、我们无奈,我们就是要做最后的困兽的斗,不白白的让自己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不白白的对自己的命运袖手旁观,我们是不够强,没有足够的力量选择自己想要的,但我们依然可以拒绝,拒绝而不是忍受,行动而不是等待,希望而不是绝望,才是人的一生中应该做的事。我读出了卡夫卡的无奈和痛苦,而他给我更多的感触,是那种孩子般的天真无畏,连同不顾一切的叛逆执拗,还有勇往直前的深深浅浅的脚印。卡夫卡留给我的形象,是在冰天雪地里孤独地向远处行进的小小背影,而不是瑟缩在角落里默默哭泣的懦夫。他内向,却并不软弱,他惧怕,却并不屈服。“不管路多么难走,甚至不管自己能走回家去的希望是多么渺茫,他也绝不停止前进。”
他并不乐观,也不悲观,只是为了一件自认为有合理的事一味的奔波着。即使身边几乎没有一个人能相信他,没有一个人认为他会达成所愿,一个外乡人或许永远不懂其中的机关和奥妙,但他依旧怀揣着“最后的,微小的,正在消失的,对了,实际上也看不见的希望”奋自努力着。书中,他就明确的说过“干嘛我要对这种捉弄或是官方的忽发奇想屈服呢?”,他对弗丽达说“难道你忘记了一个人应
该努力往上爬,特别是在他处于底层的时候?一个人难道不应该利用一切可能给他带来希望的机会吗?”我想,他并不是不知道这城堡的木然与森严,而是不想对停滞的生活无动于衷。他在某种程度上,像巴纳巴斯一家一样,做了一个似乎是错误的正确选择,却像触犯了某项不知名的条例,被人群孤立,被迫承担着痛苦与轻蔑,便用尽一切办法来赎罪,来挽回,来争取尊重,并用这些来作为生活的全部意义,全部勇气。作者借奥尔珈之口说出一切的无谓的努力的原因——“可能会有障碍,疑虑和失望,但是这只意味着你所获得的一切都不是没有付出代价的,也意味着你必须为每一个细小的事情奋斗。”
不管这奋斗最终有没有用,对一切若是撒手不管却一定是坐以待毙的。不用谁来判决,无边的自由和孤独也会蚕食掉人最后一点生的活力,不用争取的人生,像枯槁一样沉闷呆板。只有矛盾与冲突,争执与对立,痛苦与悲哀才是人永远的前进的动力。这才是一切的真理,一切的源头。
k对弗丽达的爱或许就是这样消失的吧。原本想靠弗丽达与克拉姆的关系与城堡取得联系的他,一旦发现弗丽达不能为他铺建桥梁,反而成了一个巨大的包袱时,作者不得不产生了这样的感叹“她的不可思议的诱惑力是因为她亲近了克拉姆才有的,而吸引k的又是这种诱惑力,可现在她在他的怀抱里枯萎了。”在她身上没有了昔日的骄傲,没有了昔日在她身上给予的希望,昔日问题的解脱成了一个新的问题。她沦为一个普通的伴侣,无奈的平淡的苦日子,日益冷淡的爱,最终迫使弗丽达与他手下的一个讨厌的助手日久生情,弃k而去了。
感情充满了变数,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命运更是变幻莫测。城堡还有那些属于城堡的无数的公文——这个高高在上而又乌烟瘴气的地方,这些决定一切而又可能一无所用的纸片,或许也是这无常的命运中的一个侧影,让人惧怕,让人敬仰,让人挤破头皮想进去,想弄明白,而其实可能就是不过如此的不可企及的远方和彼岸,它们可能是任何一种白日梦,任何一种迷途或向往。“它们的价值在不断变化,它们引起的反应,也是无穷无尽。”而卡夫卡自己也是在无数矛盾的价值变化和其无穷无尽反应中的一个佐证——他是失败者,但他成功了。说不尽的卡夫卡,就像说不尽的哈姆雷特,说不尽的红楼梦。佛眼看佛,魔眼看魔。卡夫卡的谜,没有人能猜透。
第二篇:《城堡》读后感
《城堡》读后感
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故事,简单到用一句话就可以整得来概括。一个外乡来的土地测量员竭力想取得认可,实施工作,却一直被阻挠,荒废着时间和精力,一切的努力都化为徒劳。而这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故事。复杂到有无数可能的内涵可以被诠释,被后人反复咀嚼和玩味。《城堡》无疑是个巨大的隐喻,它的子象征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说,城堡中臃肿的部门和机构,官员和秘书是映射当时官僚机制的陈腐和颓败,是时代的缩影和讽刺;有人说,“走得越近,反而越看不清”的城堡是理想的化身,是如镜中花水中月一般终极目标的实现;也有人猜测,那是犹太人的耶路撒冷,是流浪无根的犹太民族心中的圣地,是卡夫卡一辈子想去看一眼却始终没完成的旅途。而终究谁也不知道究竟哪个是作者的本意,哪些又是背离原意的曲解和附会?
我们同k一起,走在这“永远没有人影的大街上”,冷眼观望着这个冷漠的村子,孤独地坚守着唯一的,又或许是根本没有的希望,沦落在社会的底层,逐渐看透属于这里的真相。或许生活就是这样的扭曲,只是沉浸在里面的我们从不曾察觉,从不曾拒绝罢了。我们和k一样,吃惊地看着这一切,迫切的想寻找一个出路,可惜的是,卡夫卡并没有给我们答案,一部未完成的小说,仿佛永远定格在了进行时,一个无解的谜,让世界来猜。
被一切障碍粉碎的卡夫卡,有人读出了他的悲观和绝望。像k的那种无论怎样努力仍旧在命运面前不堪一击的无奈和悲壮,让人想起希腊的那些伟大的悲剧英雄,而不同的是,英雄们高昂着头颅走向死亡,而更多像k这样的小人物,却在长年累月的孤独与挣扎中消磨一生。卡夫卡敏感地感受到这一点,犀利地写出人的脆弱和无助,写出那无处不在的巨大无名的外在力量是如何将一个幼稚的梦碾碎,是如何在人的心里烙上世故的印记。我读出了卡夫卡的无奈和痛苦,而他给我更多的感触,是那种孩子般的天真无畏,连同不顾一切的叛逆执拗,还有勇往直前的深深浅浅的脚印。卡夫卡留给我的形象,是在冰天雪地里孤独地向远处行进的小小背影,而不是瑟缩在角落里默默哭泣的懦夫。他内向,却并不软弱,他惧怕,却并不屈服。“不管路多么难走,甚至不管自己能走回家去的希望是多么渺茫,他也绝不停止前进。”
不管这奋斗最终有没有用,对一切若是撒手不管却一定是坐以待毙的。不用谁来判决,无边的自由和孤独也会蚕食掉人最后一点生的活力,不用争取的人生,像枯槁一样沉闷呆板。只有矛盾与冲突,争执与对立,痛苦与悲哀才是人永远的前进的动力。这才是一切的真理,一切的源头。k对弗丽达的爱或许就是这样消失的吧。
感情充满了变数,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命运更是变幻莫测。城堡还有那些属于城堡的无数的公文——这个高高在上而又乌烟瘴气的地方,这些决定一切而又可能一无所用的纸片,或许也是这无常的命运中的一个侧影,让人惧怕,让人敬仰,让人挤破头皮想进去,想弄明白,而其实可能就是不过如此的不可企及的远方和彼岸,它们可能是任何一种白日梦,任何一种迷途或向往。“它们的价值在不断变化,它们引起的反应,也是无穷无尽。”而卡夫卡自己也是在无数矛盾的价值变化和其无穷无尽反应中的一个佐证——他是失败者,但他成功了。说不尽的卡夫卡,就像说不尽的哈姆雷特,说不尽的红楼梦。佛眼看佛,魔眼看魔。卡夫卡的谜,没有人能猜透。
第三篇:《城堡》读后感
我在迷宫里迷了路,这座迷宫的主人是弗兰茨·卡夫卡。
k来到城堡脚下的村子,来到了一个荒诞的世界,来到了一个只有谎言的世界。一切的人,一切的口信,一切的行为,一切的命令,一切的一切只要暴露在城堡下时,都披上了虚假的外衣。俗话说“真真假假”,但在这里只有“假假假假”。黑魆越的城堡威严地注视着脚下子民的一举一动。村民们带着枷锁,忍受着城堡及其走狗的监视,无法逃脱,更无法反抗,永无天日。他们只能用巴结的方式求生存,任何与城堡的联系,哪怕只是不起眼的一丝一缕,哪怕是阵年旧事,也都会成为村民们重视的珍宝与炫耀的资本。
《城堡》这本书里面有真情吗?我觉得是有的。唯一的真情就在弗丽达对k的感情里面。虽然弗丽达接近k更多的是为了让这唯一的外人把自己带离这压抑的村庄,逃脱那无处不在的城堡的眼睛。虽然弗丽达一直在帮助k走向城堡,但是她曾经真情流露向k哭求离开这个地方。就在这个过程中,弗丽达对k的坚忍不拔其实是倾慕的,在个人目的之外,她确实是喜欢k的。旅馆老板娘也对k说过,弗丽达就像她的亲生女儿,希望k照顾好她。读到一半的时候,我初步的解读是卡夫卡在影射当时的奥地利。像城堡一般严密,高高在上的哈布斯堡家族坚守着自己绝对高贵的血统,与世隔绝,同时又用暴政统治着奥匈帝国。这样的解读,我认为比较符合小说的背景,但是无法解释k为了进入城堡而进行的努力。然而卡夫卡的好友布洛德却从宗教角度出发,将城堡看作坚固的天国,k为了取得神的眷顾使尽浑身解数。奥林匹亚山近在眼前却寻不到登山的道路,要谋求见到山上的神却不得要领,山下的人对这样的生活早已习以为常,k为了自己的目标,只得从山下的村庄开始,一步一步向神山顶峰进发。对于这样的解读,我没有感同身受的体会,自小接受无神论教育,对于“神”,我只知“子不语怪力乱神”,带点敬畏,独缺虔诚。
在即将结束这本书的阅读的时候,我大胆做了一个假设,其实就是我狗尾续貂,自己想出来的一种结局。k如愿以偿成为土地测量员,成为克拉姆那样身处重重迷雾背后的老爷,这时,又一个曾经的“k”他进村子,k也加入到阻挠新人的行列。k彻底同流合污了。当我真正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却失去了狗尾续貂的勇气,因为这座迷宫太复杂,走进去之后,不仅前方没有出路,等你回头时连进来的路都消失了。我最终走出了迷宫,不是从出口,而是这迷宫尚未完成,我只是从死胡同进入到一片空白,心中也只剩下庆幸与些许戚戚。迷宫式的结构,前无光明后无退路的抉择,峰回路转又急转直下的情节,醒目而不突兀的支线,百川入海的网状发展趋势……一般的小说只要做好其中一点就可以成为杰出的作品。当这些精彩的宝石串成一条项链,虽然没有最终完成,但也无碍它成为最杰出的小说之一。
如果说你要是提到卡夫卡,我就会联想到一个词语——荒诞。的确,在卡夫卡写过的文章中,你几乎是不能用思维逻辑来解读的。他所写的内容情节有时候是跳跃的,有时候是虚构的,整体就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其实在高中的我就已经学过卡夫卡的作品《骑桶者》,那篇文章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文章讲述的就是一个穷人骑着桶去煤店讨点煤来暖和自己,但是在煤店却遭到了老板娘的无视,老板娘一直声称自己没有看到任何人在外面。最后被老板娘的围裙扇到了冰山区域,永远消失……我还记得老师让你给我们朗读完这篇文章后,老师就给我们总结说这是一篇很荒诞的文章,它似乎让我们什么都读不懂。但是其中的人物、事物都有它特定的意义。于是我们就带着疑惑去了解了一下卡夫卡的生平。
这里我也想简单介绍一下卡夫卡的生平,以便于下面对《城堡》这部小说的理解。 卡夫卡,全名:弗兰兹.卡夫卡。出生于奥地利一个犹太家庭。18岁时考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卡夫卡是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城堡》,短篇小说《变形记》、《在流放地》、《饥饿艺术家》等。他所处的时代是奥匈帝国将要崩溃的时代,并且他的写作受到了尼采、柏格森哲学的影响,对政治一直表现的是旁观
的态度。所以(推荐打开范文网www.HAOWoRd.CoM)他的作品里大多都是很荒诞的形象,没有什么逻辑的情节,从而来表现自己的感受。
这次我阅读的是《城堡》这部小说。初读《城堡》的时候,感觉卡夫卡就像是在叙述一个自己做的梦一样,在整个故事中每个情节之间的连接性、逻辑性都很少,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头绪的。故事情节荒诞不经。小说主要讲的内容就是一个叫k的土地测量员穿越雪地来到一个有城堡的村子,想进城堡的事情。他一直在想着办法进入城堡,但是正如书里所说的,他只是在接近城堡,却走的不是正确的那条路,进入不了城堡。在文章的前面部分似乎已经暗示了这位悲剧的k先生是永远进不了城的。
在故事第一章中讲到初到这个村子的k先生被告知在这个村子需要有许可证才能住下来,而这个许可证需要到伯爵那里去拿。所以k一直在为自己没有许可证会被赶出村子而担忧。他在来到村子的第二天就开始找通向城堡的路。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因此,他又走起来了,可是路实在很长。因为他走的这条村子的大街根本通不到城堡的山冈,它只是向着城堡的山冈,接着仿佛是经过匠心设计似的,便巧妙地转到另一个方向去了,虽然并没有离开城堡,可是也一步没有靠近它。每转一个弯,k就指望大路又会靠近城堡,也就因为这个缘故,他才继续向前走着。尽管他已经筋疲力尽,他却决不愿意离开这条街道。再说这个村子居然这么长,也使他感到纳罕,它仿佛没有个尽头似的。”。这一小段内容就讲了k先生试图想走到城堡去。但是那条路的前面能看到城堡,却不通向它。只是无限的接近而已,而k先生却不停地走着,直到累得受不了了,还是想走到城堡去。如果你单单是理解这里的城堡为现实中的城堡就大错特错了,试问那一座城堡是无法到达的呢。在这里的城堡不单单是建筑物而已。我们根据卡夫卡的生平就能找到一些线索,来解密这个城堡的意义。在网上有许多关于这座城堡象征意义的猜测。有人认为它象征了资本主义社会强大的国家机器,对于这种解释我不甚理解。还有人认为城堡代表了犹太教终身的现身方式:宽恕。对于这种解释我认为可能是说k在小说中无法接触城堡,就像是无法接触到神一样。可是我自己在通读这本小说后感觉这个城堡可能代表的是当时的主流社会。在卡夫卡的生平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是一个犹太人,他说的是德语,这注定了他无法融入日耳曼文化。在卡夫卡的一生中,决定权都在他的父亲身上。她的婚事、事业几乎就不在他的掌握之中,他能做的只有服从。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认为那座可望不可即的城堡是卡夫卡所追求的自由、幸福等等。在这部小说中,我发现许多地方都在写那个村子里的人对k的蔑视。就比如说“巴纳巴斯的身材跟k几乎差不多,可是他的眼睛似乎居高临下地望着k,但眼色之中却又几乎含着一种谦卑的神情,设想这个人会羞辱任何人,那是不可能的。当然,他不过是一个信使,而且不知道他所传递的信件的内容,但是他的眼色、笑容以及举止似乎都透露着一种消息,尽管他可能对此一无所知。于是k伸出手来跟他握手道别,显然,这一下似乎使他感到有点惊奇,因为他本来是想鞠躬告退的”。这是k与信使在一起的一段描写,在信使与他道别时,他认为他看他是居高临下的,是轻视的。他似乎在向k传递一个信息:你是低贱的。但是在前面的描写中我们也没有发现信使对k的此类情感,这一切就只是k的幻想而已。再比如说:“他猛地一个转身,机灵地站到了那个躺着的女人面前。她睁着慵倦的蓝眼睛望着他,一条透明的丝头巾直披到前额,婴儿已经在她怀里睡熟了。"你是谁呀?"k问道,女人轻蔑地--不知道是瞧不起k呢,还是她自己的回答不清楚--回答说:是从城堡里来的一个姑娘。”其实,在故事中更多的是k对自己的不自信。由此我们也能推断出其实作为作者自己在面对现实生活时会不会也是那么自卑,那么妄自菲薄。
在小说中,k在酒吧里认识有一个叫费丽达的女孩,她是克拉姆的情妇。当k提出要和她结婚时,她却不能答应,因为她是克拉姆的情妇,在未经克拉姆统一的情况下根本没有权力嫁给别人。从这个情节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村子里的女人根本没有基本的人权。她们随时会被城堡的官员看上,去做他们的情妇。对于这种情况,女人们只有服从,不然他们就会像
阿玛利亚一样受到惩罚。似乎所有的权利都集中在城堡,联系到卡夫卡所生活的时代,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的统治阶级也是如此支配着百姓的命运,而这种生活让作者感到不能接受,充满了嘲讽之意。
在后来,k被叫去和一些城堡官员谈话,在k进入他们的房间时,都可以看到有一张大床,似乎官员都是在这样的房间里办公的。如“是间小客房,一张大床倒占了大半间,床头柜上点着盏电灯,旁边放着个旅行手提包。床上有个人蒙头盖脸地裹在被窝里,不安地挪挪身,透过被窝和床单间一条缝低声问?谁??这下子k再要脱身可没那么容易了,他对着那张挑逗人心、偏巧又有人睡着的床铺不满地打量一通,方才记起人家问什么话,就通报了姓名。”。如此的办公方式让人咋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个城堡的统治阶级是腐败的,映射到现实生活,我们可以看出在那个奥匈帝国的崩溃年代里,官场的腐败,统治者的无能。在读完小说后,我对其中的有些情节还是不甚理解,就比如说为什么在文中有一段他和别人走路要把自己几乎挂在旁边的那个人身上。不过这部小说的给我的整体感觉还是十分明显的。在看这部小说是我感觉就像一直都在一个只有阴天的国度里,一直没有什么值得兴奋的,也几乎没有出现过晴朗的天气。偶尔会升起雾气,让k的未来充满迷茫。作者一直都用这样的基调:阴郁而又神秘,向我们讲述着一个荒诞离奇的故事。k在其中就有着很不可思议的遭遇——想到达城堡却怎么也到达不了。在寻找进城堡的路的过程中,k了解了这个村子的男人们、女人们。在对这些人的描写中,作者也像我们透露出自己对于自己所处的现实社会的感受。那种感受是无奈的,嘲讽的,痛苦的。在这样的环境中他还是追求着真理,追求着自由,不过在这个没有结局的小说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追求终究是无助的,会是一个以悲剧收场的故事。
虽然卡夫卡的小说对于初读者有一定的难度,多数然会认为他的文章简直就像神曲一般。我认为不然,在卡夫卡的文章中每一个人物、道具都可能会有一定的寓意。如果你能结合卡夫卡的生平,以及他在创作作品是环境,你就会发现原来他要写的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呀。
第四篇:《城堡》读后感
浅析《城堡》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摘要】卡夫卡的《城堡》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从文学流派上划分这部作品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但它带有很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征。无论是荒诞的情节还是模糊的人物形象,包括叙事语言,都带有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城堡》卡夫卡 后现代主义 不确定性
卡夫卡进行文学创作的时期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高潮阶段,但他对现代主义颇有隔膜;他的创作虽然在许多地方得益于传统文学,但他并不愿意沿袭传统文学的旧习,恪守成规,他的创作在他那个时代是独特的、难以理喻的。卡夫卡甚至说过:“我同犹太人有什么共同之处?我与我自己几乎都没有共同之处。”正是卡夫卡的这种无所归属的独特性与难解性,迎合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某些基本特征。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社会中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学思潮,于20世纪70-80年代达到高潮。后现代主义不仅包含对现代主义的继续、发展,并走向极端倾向,具有荒诞、垮掉、彻底颓废之意;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了“先锋的”、“最新的”和现代化含义,成为后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的人文语境和文化倾向。它的另一特征就是深度模式的消解,即中心的消解。杜威·佛克马说:“现代主义者力求给他在其中生存的世界提供一种确实、可靠,虽则绝对个人的看法:与此相反,后现代主义者似乎放弃了寻求一种仅为个体信念和理智所确认的对世界的再现的企图。”① 美国当代理论家哈桑则将后现代主义的这一特征概括为“不确定的内在性”, 即整个西方的话语领域,从社会政治、认识体系到个人的精神和心理诸方面,各种现存的概念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动摇和疑问,这一切又都因为人类赖以把握世界的符号象征系统(语言系统) 自身的文本虚构性已暴露无遗。
《城堡》所表现的不确定特征是非常明显的。它虚构了一个荒诞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所有人的价值观都颠覆了,他们一直生活在对“城堡”的恐惧中,却又想接近城堡;一旦接近了城堡,却又得罪了城堡里的高官,终生生活在等待惩罚的恐惧中;但这个惩罚永远不会到来,因为“城堡”根本与他们无关,等待的尽头还是等待。这样的逻辑关系是可笑的,甚至根本不存在逻辑关系。因此整个故①杜威·佛克马,《后现代主义的诸种不可能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p447
事的发展是无序的,任何一种可能都会出现,但是一但出现了又会被否定,这与后现代作家不确定性的创作原则非常相似。具体来说,这种不确定性体现在四个方面:主题的不确定、形象的不确定、情节的不确定和叙述者情感的不确定。
第一,主题的不确定。所有的评论家都承认《城堡》是寓意性的,但没有人能确定 “城堡”象征着什么。有人说“城堡”象征着不可违抗的命运,象征着上帝;有人说“城堡”是卡夫卡对父亲的一种又爱又怕的情结,卡夫卡写《城堡》就是克服自己和父亲不愉快的经验;还有人说“城堡”是卡夫卡预言般看到的法西斯主义。随着“卡夫卡热”的不断升温,读者对“城堡”的象征寓意的解释更加丰富。社会学者认为,《城堡》是描写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的,是批评官僚制度的;存在主义学者认为,“城堡”是“命中注定的自由”;也有人认为,《城堡》描写的是现代人的生存危机。《城堡》寓义的复杂性、多义性集中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特征。
第二,形象的不确定。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卡夫卡并不着意刻画人物性格。从《美国》到《审判》再到《城堡》,这三部长篇小说的主人的名字变得越来越抽象化、符号化:起先是卡尔·罗斯曼,接着是约瑟夫·k,到最后《城堡》的主人公名字就是一个k。这种人物名字上的独特变化象征着人物性格的弱化和消亡。本雅明说:“他的长篇小说的主人公就是他自己, 他所做的是, 让人摸不清经历者的面目, 把它隐藏在平凡琐事的中心, 使他显得渺远。姓名缩写k——他的作品《城堡》里的主人公以此为名——不过是人们通常可以在手帕上或帽檐内侧看到的标记, 而人们无法由此查明已消逝了的主人。”②在《城堡》中,k不但没有具体的姓名,他的出生背景、外貌着装甚至他的行为目的都是模糊的。k来城堡当土地测量员但却无法接近城堡,他费尽周折,与形形色色的人展开了持久繁琐的拉锯战,甚至勾引城堡官员克拉姆的情妇,但卡夫卡并没有交代他进入城堡的目的到底何在。
第三,情节的不确定。卡夫卡的小说呈现出一种情节荒诞、细节真实的特点,《城堡》也不例外。与《美国》、《审判》一样,《城堡》也没有结局。卡夫卡并非无力完成,而是情节的模糊性导致了“未完成”的必然发生。刚开始的时候,k成功地勾引了克拉姆的情妇弗丽达,还有两个助手和②本雅明,《经验与贫乏》, 王炳均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p339
信差巴纳巴斯为他传递城堡的消息,让人感觉k是有希望进入城堡的。但不管k费了多大的心思和努力,城堡都是可望不可及的。甚至后来助手都能进入城堡告状了k还在原地转圈。仿佛前面所有情节的铺垫都是为了新的情节出现损毁它时有足够的冲击力。最典型的一个片段是:一天半夜,k去见城堡的一位秘书埃朗格,他敲开其中一扇门,里面是张大床而几无空地,床上躺着的官老爷醒过来,二人交谈。从这位叫比格尔——也是一位秘书——的嘴中k更进一步得知城堡官员们的办事习惯和工作状况。不知说了多久,听得k有些犯困,小睡一觉醒来后,忽然感觉隔壁有人敲墙,并说让k赶快过去见埃朗格。原来埃朗格是在隔壁屋子。k出去见到站在门口准备回城堡的埃朗格,他只跟k说了短短几句便走了。但k一直停留在这空落落的过道上。文本中各种因素互相颠复并且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可能性的叙述交替出现,这就是后现代主义矛盾、交替的文学特征。
第四,情感的不确定。后现代主义不再试图去表现对世界的认识,既不像现实主义那样冷静地观察批判外部世界,也不像现代主义那样的去痛苦地感悟内心自我。它注重展示主体生存状况,从而使读者成为小说的主体,可以随意地解读,进行再创造。《城堡》通过大量的对话来叙述荒诞的故事,但这些对话没有掺杂任何的情感因素。卡夫卡总是以最平淡、冷静的笔调来讲故事,甚至任何情节转折的地方都是不动声色的。读者试图揣测卡夫卡对k与弗丽达的感情到底是什么态度却无从得知,因为卡夫卡根本就没有介入自己的内心感受,他是以一种非常大胆、非常冷漠的态度在叙事。
卡夫卡创作中的不确定性与他自己身份的不确定性,以及他的思想、宗教、语言的不确定性是分不开的。卡夫卡是一个生活在布拉格的说德语的犹太人,在他生命的最后五年则因为帝国的崩溃而被划为捷克斯洛伐克国民。他没有什么一般的爱国情绪,更不是奥匈帝国的卫道士,但当斯拉夫文化取代了帝国时代的多元文化时,他又感到非常失落。“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徒中不是自己人;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当中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在捷克人当中不是自己人;作为波希米亚人,他也不完全属于奥地利人;作为劳工工伤保险公司的职员,他不完全属于
资产阶级;作为资产者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劳动者;但他也不是公务员,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个作家;而就作家来说,他也不是,因为他把精力常常花在家庭方面,但是在自己家里,他比陌生人还要陌生。”卡夫卡的身份和归属的不确定性必然会影响和制约着他创作中的不确定性。
卡夫卡在评价毕加索的画时曾说过:“艺术是一面镜子,它有时像一个走得快的钟,走在前面。”《城堡》也是这样的一件艺术品:它在现代主义的巅峰时期预言了后现代主义的出现。
参考书目
【1】
【2】
【3】
【4】 叶廷芳,《卡夫卡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 叶廷芳,《论卡夫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王炳均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杜威·佛克马,《后现代主义的诸种不可能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肖一为
2014年6月 于沈阳
第五篇:《吝啬鼠城堡》读后感
你看斯蒂顿笔下的吝啬鼠有多么小气:
吝啬鼠从邮局寄出的儿子结婚的请帖,信封是旧报纸粘成的,信纸是食物的包装纸,邮票要收信人付。
城堡门口挂着一面褪了色并打有补丁的衣袖,绣着“吝啬鼠城堡”,过城堡的私人渡轮是个破旧的、满是补丁的汽车内胎,窗帘和火炉只是画在墙上的画,洗澡间被切断热水源,卫生间钥匙吝啬鼠随身保管,一卷卫生纸要用六个月。
餐厅里的盘子是生锈破损的,杯里的水无法浸湿胡须,餐巾是一块很小的白布,每件银餐具被铁链拴着,铁链钉在地板上。婚宴前晚餐的第一道菜是一颗豌豆,第二道主菜是甘蓝,甜点是一颗山莓。早茶的茶包已经用了好几年,早餐是一小块面包屑,午餐是一碗贻贝汤。
尽管吝啬鼠口口声声地说自己并不富有,但还是被人发现他在塔尖上数一大堆的金币。
由生以来,我没有见比吝啬鼠更小气的了,与李白的“千金散尽还复来。”真是天渊之别。
吝啬鼠的小气,并没有让他更富有,反而使拥有大笔财产的漂亮文静的新娘逃跑了,婚礼也解除了。除了给所有参加婚礼的人留下了一个坏名声外,一无所得。
我长大后,决不学吝啬鼠的小气,要做一个大度、奉献和能与人共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