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读《苛刻》有感
读《苛刻》有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体会,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苛刻》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生活中,我们常常把感恩挂在嘴边。感恩父母——因为他们给予我们了生命;感恩朋友——因为他们给予了我们温暖;感恩老师——因为他们教会了我们知识……然而,真正做到感恩的人少之又少。有时候,感恩只是两个字“谢谢”,却能带来巨大的奇妙力量。
最近我又读到了一个故事,叫《苛刻》。故事主要讲述在“我”读高中的时候,英语老师总是布置一大堆严格的作业,有各种各样的要求,每个人都叫苦不迭,而她却常说:“我很苛刻,但是这个社会比我更苛刻。我这么做,就是能让你们更好的迎接这个社会的挑战。”上了大学,任教的英语老师也是一个严格的'人,当他报完这篇英语论文的全部要求后,“我”不禁想起了当年那个老师。之后,“我”的论文得了个“A”——这是始料未及的,“我”当时只希望能够不得“F”。老师对“我”说,“你知道这个‘A’代表什么吗?”我摇头。他接着说:“这代表你的学生生涯中有一位苛刻的好老师,你应该去谢谢他。”于是,“我”来到了那个女老师家里,断断续续的讲起了自己的来意,最后“我”说:“所以,我是来谢谢你的。”这时,我突然发现这个将近五十岁的女老师哭了,她说:“你是我教学生涯中,唯一一个回来说‘谢谢’的孩子……”
老师是最值的我们感激的人,他们将自己毕生的知识教给了我们,同时也教我们为人处世。然,又有几个人向老师说出了谢谢?年少轻狂的我们,不懂得这两个字的含义,也不懂得这两个字带给恩师的感动。感恩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谊,像一泓清泉,滋润我们在虚伪中麻木的心。当你说出“谢谢”这两个字的时候,你会发现,感恩其实很简单。
谢谢您,老师!
第2篇:读《苛刻》有感
这是一个互助平台,为您提供大量读《苛刻》有感范文,送一篇给你。
读《让学生学会质疑解难》有感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疑”源于思,它是学习的开端,思维的引线,进步的向导。思维活动始于发现问题。它是对一些问题产生了渴望了解、或解决的需要后才开始的。要是学生认识深入,就要启发学生多疑多问。
怎样让学生学会质疑呢?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的发问能体现学习语文得“个性”特点,比如,可以从课题发问;从标点符号和词语的特别用法或句子作用以及特殊含义方面发问;从句子和课文内容本身前后有没有矛盾方面发问。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凡事问个为什么的习惯,使他们明白多疑多问是好学深思的一种良好学习品质。在预习中要让学生提出并讨论通过学习都还没懂的问题。凡是学生能发现的问题,要鼓励他们大胆发问;凡是学生有可能发现的问题,要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
学生有疑了,又怎样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维去达到无疑呢?一是把握中心深入思考;二是结合上下文认真分析;三是结合生活经验和课外阅读的知识去解决。凡是通过努力能自己解答的问题,要启发学生自己去解决。由于学生理解力、知识面不同,他们质疑的层次也存在差异,质疑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
质疑总的分为理解性和怀疑性,由于学生知识面窄,生活经验贫乏,阅读理解能力还不强,提出的问题不可避免的带有肤浅性和片面性,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做恰当的鼓励、肯定,保护他们乐于发问的兴趣和热情。应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初步达到深刻性和理解性。
理解性,即在理解的基础上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通过思、查、问等手段达到懂,这是对理解的加深。如在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学生提出“人们还是向着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的站着、站着,好象在等待周总理回来”这句话是含着人们怎样的一种心情呢?这个问题问得深刻,让孩子们能透过这句话去感受文章的中心。
怀疑性是对课文内容的怀疑或否定,如学《青蛙的眼睛》一文时,学生提出“青蛙的眼睛非常特殊,看动得东西很敏锐,看静的东西却很迟钝”中的迟钝用词不当。因为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应是“看不见”而不应是很迟钝,这是课文内容的否定。这种问题更进了一层。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哪些肤浅的问题,切忌武断,更不能讥讽嘲笑,只要我们不断的给与鼓励,并循序渐进的诱导。学生不但乐于发现问题,而且还会善于发现问题。在学生提出的一个个问题中,你会看到他们在思维中闪耀的灿烂火花。
教师利用质疑问难,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积极的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学习和发现知识,开拓和创造新的知识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