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读城记》读后感
《读城记》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城记》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或许细腻的你也有发现,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水土,孕育着不同的城中人。他们有的“大气醇和”,有的'“细腻雅致”,有的“悠闲洒脱”……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你想知道你所在的城市,或者向往的城市,都住着怎样的一群人吗?那就静下心来,细细品读易中天先生的《读成记》吧。
书中的上海,上海滩,上海人的精致和节俭、滋润又不奢华的生活。书中的北京,北京城,王朝古都造就的名副其实的北京城,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种中心于一身的北京城,全国人民心中向往着的北京城……
书中的读城,其实是读人。北京人的大气,又不失霸气;上海人的精明,而又雅致……易先生所谓的读城,其实读的是各个城市间文化的差异,由历史和现状,造就的文化差异。
读完这本书,仿佛结束了一场历史与文化的旅程。到过很多城市,但从来没有对所去的城市,有如此深刻的感悟。但看完易先生的书,后来再去书中的城市时,再次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时,才发现,可能真有那么一点,真正地感受到了城市的声音,城市人的生活。一本书,让你品读一个城市,了解一个城市,理解那个城市人们的行为,更好地融入那个城市。所以强烈推荐,在你想要去往那座城市前,细细地品读一下易老的书;行程结束时,也记得翻阅一下易老的书。那么,对你喜爱和向往的那个城市,你会有另一番,别样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第2篇:《读城记》读后感
这篇《读城记》读后感范文很有代表性,送给你。
读《读城记》有感
《读城记》分别介绍了北京、上海、广州、厦门、成都、武汉、深圳七座城市。然而令我好奇的是易中天教授对这几座城市的称呼都不同,后来细读之后才知道这是由城市的性质所决定的。
北京称作城,上海称作滩,广州称作市,厦门称作岛,成都称作府,而武汉竟是由武昌、汉口、汉阳三个镇组成的“镇”,以前我是一点都不知道呢!最后则是特区深圳。每个都形容得多么贴切!
一拿到这本书,我就迫不及待的翻开目录,想看有没有我的家乡——成都。果不其然,有!然而后来我在看“新版后记”时才知道这个版本是修订版,成都和深圳是增加进去的。于是我想:为什么之前没有成都?然后我又后过头来看了一遍“成都府”,最后一节中提到“成都人能不能活得悠游自在的同时,又有更多的积极进取呢?”的确是如此,许多成都人都太满足于现状了,没有广州人那种“生猛鲜活”,拼劲儿和冲劲儿。
第一个介绍的自然是首都北京。我想易中天教授最爱的就是北京了吧!他是厦门大学的教授,但在介绍厦门的时候却只用了短短4个小节,是所有城市里篇幅最小的,但北京则用了9个小节!足足是厦门的两倍有余!而且最后一节的标题竟是赤裸裸的抒发感情——“我爱北京”!这又使我想到了后来他用北京和上海对比。他说:“中国人都说我爱北京,但不说我爱上海,只说我喜欢上海。如果说我爱上海则显得奇怪了。”想想也是这样,中国的首都是北京,爱北京就是爱中国!哪个中国人不爱国呢?
后来几个城市里印象最深刻的是广州。其实我有点讨厌广东人。因为他们的饮食习惯很恶心。比如吃胎盘汤、活老鼠、猫、狗、果子狸??而吃猫是我最不能接受的,猫是我的最爱,一想到可恶的广东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去残害它们我就觉得很生气!虽然广州人的饮食习惯我永远也不可能接受但他们的生猛鲜活值得学习。
易中天教授在介绍每个城市时都既说优点又说缺点,客观而真实。但我觉得毕竟是解读一个城市,需要太多太多的时间,不可能在某个城市住几年就能了解的。其他城市暂且不论,就说说成都吧,还是有些不符合实际的地方。比如说到成都的出租车司机时,他们并非喜欢和自己说话,他们也是很愿意和乘客聊天的。 最后,我还是要说:“《读城记》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