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新教育》读后感
学习《新教育》读后感
通过再次认真阅读朱**教授的《新教育》前三章的内容,加深了对新教育的认识,如沐春风,清新脱俗。整体感到,朱**教授是一个教育的理想主义者,对教育有一种宗教般的虔诚和献身,为中华民族的教育腾飞,返璞归真,发起草根新教育行动,令人敬仰。朱**教授的新教育行动,必将在中华民族的教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走进新教育,让我认识了新教育是什么?它是一种富有辩证法精神的教育,是一种动态的、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心灵的教育";让我知道了新教育在哪里?真实的新教育,永远在田野中,在千千万万默默无闻的普通老师的教室里;让我明白了新教育的精神是什么?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共同前行的合作精神、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让我了解了新教育实验的历史渊源和缘起;让我理解了新教育的学理基础"六论":即发展论: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行动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潜力论: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个性论: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崇高论: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和谐论: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更让我明确了新教育实验的四大改变: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
研读之余,伏案思索,我对朱**教授的行动论的观点感触颇深,想谈谈我的认识,并与大家共勉。
朱**教授认为,"行动论,是新教育实验的又一哲学基础。新教育实验强调行动,而且把行动作为实验的价值取向。"他明确提出新教育实验的价值取向是"十六个字"即"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读到此处,我便想起一个关于"彩票"的故事:有个中年人经常去教堂里祈祷,而且他的祷告词几乎每次都一样。第一次他到教堂时,跪在圣坛前,虔诚的低语:"主啊,请念在我年年敬畏您的份上,让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门。"几天后,他又垂头丧气的回到教堂,同样跪着祈祷:"主啊,为何不让我中彩票?我愿意更谦卑的来服侍您,求您让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门。"又过了几天,他再次出现在教堂,同样重复着他的祷告,如此周而复始,从不间断的祈祷。到了最后一次,他跪着祈祷:"我的上帝,为何你不垂听我的祈求?让我中彩票吧!只要一次,让我解决所有困难,我愿终身奉献,专心侍奉您!"就在这时,圣坛上空发出一阵宏伟庄严地声音:"我一直在垂听你的祷告,可是最起码,你也该先去买一张彩票吧!"这个故事虽然有些荒诞,但它是一个行动的忠告,"要想中奖,至少要先买一张彩票。"没有行动的梦想,终究是空想。同样,新教育是朱**教授的梦想,也是新教育人的梦想,更是我们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的梦想。新教育不但有梦想,更有实实在在的行动。要使梦想成真,只有行动才能实现。正如《北京欢迎你》的歌词中所唱到的"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梦想是成功的起跑线,决心则是起跑时发令的枪声,行动就是赛跑者全力的奔跑,只要坚持到最后一秒,方能获得成功。我们在工作中重建设,重行动。在本学期初成立新教育实验领导小组,并明确分工,强化责任;选定实验学校,选定实验教师,并严格要求,激励鼓劲;制定实施方案和相关制度,并考量科学性、发展性,可操作性;组织实验学校教师赴**学习;召开由全乡校长参加的"新教育实验"通识型培训动员会等等,都是对"只要行动,就有收获"的最好回答。
新教育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教师不禁要问,我们怎么做,我们做什么。朱**告诉我们,"新教育实验的行动是群众性的、可操作性的,是人人可以乐而为之的。就教师教育行为的改变而言,新教育实验主要是通过倡导教师撰写教育日记、教育叙事、教学案例、教育案例、教育随笔等实现的。"我们在全乡校长的新教育动员会上就特别强调,要把"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成为每位教师的座右铭,要把"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作为全乡教师的行动方向,要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全乡学校的最终目标,无论是实验学校还是非实验学校。
的确,一份努力,会有一份收获。冢李学校通过在校园布置醒目的"新教育随感"固定版面,在各班开设了"新教育园地"和"班级图书角",创造了浓郁的学校阅读氛围。乔庄学校的主题帖、博客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学校教师参与率较高,教师的随笔、反思在论坛上共享。成立的"毛虫与蝴蝶"文学社已经出版校刊《春风园》第一期,激发了师生、家长的写作兴趣,在师生和家长中反响较好。中曹学校通过条幅、标语、校信通、召开家长会等手段宣传新教育理念,通过学校从有限的教育经费中拿出一笔钱给师生购买了书籍充实图书室,各班建立图书角,解决书源紧缺问题。要求学生把自己喜爱的书籍带到学校,进行图书漂流,让其他同学分享书籍的美妙,感受读书的乐趣。特别是谷国营老师组织的别开生面的家长会,请教研室张主任亲莅会场,倾听孩子的心声,询问家长的要求,和教师进行交流,收到较好的效果。
成绩微不足道,行动仍将继续。正如毛主席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新教育行动论中的"只有坚持,才有奇迹"和主席的话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吗?套用毛主席的这句话,新教育在一个学校行动并不难,难的是在一批学校行动;一个人开展实验并不难,难的是一群人开展实验。实际上,朱**教授已经告诉我们,新教育实验倡导的是一种新教育共同体的集体行动。打造新教育共同体是新教育实验的一个理想。这样来说,新教育人是指所有参与到教育生活的人,新教育之家是一个社会的大家庭,需要全社会都来呵护她。
朱**教授强调,"行动论的关键在于坚持。行百里路半九十,真正能够出成效的,真正能够产生奇迹的,应该属于那些坚持不懈的人。"因此,我认为下一步工作要强调实验学校的坚持、坚守。每位教师都接受了中专以上的教育,对于新教育倡导教师撰写教育日记、教育叙事、教学案例、教育案例、教育随笔,可以说不是难事,可以说都能做到,但能否坚持固守,可能需要花大力气去做工作,鼓励教师坚持做下去,一直做下去,成为下一个"寒烟"、"红袖",成为新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要求是必须的,而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新教育行动的过程中,特别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正如朱**教授所说的,"私人与活人的差别在于一口气,活人与活人的差别在于状态。有良好精神状态的人,就会"不用扬鞭自奋蹄",就会自强不息,就会坚持不懈。"简单的说,也就是在学校里,校长的精神状态会影响一所学校,影响全校教师,一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精神状态会影响一个班级。试想,教师不幸福、快乐,学生能幸福、快乐吗?让学生读,必先让教师读,必先让校长读。读就是和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因此,我乡在学年初的教研工作计划中的提出用"五个一"打造专家型的校长队伍(即一是上一节观摩课;二是评好一节课;三是读一本教育着作;四是写一本读书笔记;五是练就一项基本技能)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一是读一本教育专着;二是确定一个研究课题;三是上好一堂公开课;四是参加一次教学技能大赛;五是写好一篇教育科研论文),将在11月下旬、12月逐步落实。
行动论带给我们的是青山有待,岁月催人,同时带给我们的还有深深的思考。如何实现实验与日常教育教学的一体化,如何改革评价机制,实现评价的多元化,为新教育实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如何提高社会、家庭对新教育实验的认识,共建社会新教育之家等问题还需进一步探讨和解决。
总之,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让理想与坚守相伴,行动与收获并肩,坚持与奇迹同行。同时也祝愿新教育在**的每一个角落里开出最美丽的花朵,结出最丰硕的果实。
谢谢大家!
第二篇:新教育读后感
只要有行动就有收获
---------读《新教育》有感
汤建英
一直以来,“新教育”这个词就充斥在耳边,可是,对于什么是新教育,一直感觉很迷茫,怎样去操作也是一团的雾水。暑假里,我拜读了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的大作《新教育》。本书全方位阐释了新教育实验的理论和观点,方法和本步骤,展示美好的愿景,解答疑难问题,是新教育实验的经验总结,更是教师改变生活方式,发现自我,创造价值的行动指南。而今,读了新教育一书,让人顿觉豁然开朗,原来新教育就是这样的啊!新教育一直都在身边,我们一直践行着新教育的思想并且想在这个基础上开出美丽的花朵。
新教育的宗旨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个理论最能引发我的共鸣。如果教育者不快乐,受教育 的人会快乐吗?如果教育者在讲台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受教育者端坐下面无动于衷,这也是失败的教育。为了让学生能和我一起演绎课堂的精彩,我常常这样做,站在老师的角度认真的研读教材,制定目标,明确要过关的知识点,训练的方向。其次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读教材,思考那些是我已经掌握的,那些是我没有掌握的,用什么办法可以达到老师提出的要求。比如在进行写字指导的时候,作为老师,很容易把握字的结构,写出字的笔锋,而对孩子们来说,在什么地方起笔,什么地方收笔,怎样进行停笔,转折,行笔的的速度,行笔的方向等对他们来说则是很复杂的工程。于是在教学写字时就有意识的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
观察每一个笔画,观察老师是怎样进行书写这样的一个字。老师和学生之间就达成了一种有效的沟通,老师所讲,正是学生想听。同时和年级组老师共同探讨写字教学,让写字教学有更高的效率,比如易错的字让学生来教学生,学生的专注度更高,同时没当小老师的学生更是乐此不彼的指出书写者的问题所在,这样,既训练了观察,提高了表达,更是激发了书写的兴趣。日积月累,学生有了一定的读贴的方法,掌握了一定的书写技巧,写出漂亮的字那自然是行动的结果。《新教育》的十大行动可以用听说读写,网络,课堂来阐述,要求我们每一个教育人积极行动起来,有行动才有收获,有坚持才有精彩。而且把营造书香校园放在了行动的第一位。是因为:书籍是我们了解历史和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人类的智慧和文明,只有书籍才能保存,书籍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走向未来的基石。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针对我所教学的年级,我也做了积极地尝试。我在教学一年级的孩子时,由于学生的识字量非常有限,于是,我主要让识字量大的孩子在课堂上大胆的阅读,且夸张的表扬这些孩子。由此激发其他孩子识字的兴趣,识字多了,反过来促进孩子进行阅读。一年级下册,我们还进行了课前小故事,并且将阅读制做成表格,记录孩子的阅读量,但凡读完一本书,就给孩子头像后面贴上一朵小花,比比谁的花儿朵多,这一措施也极大了激发了孩子的积极性,午饭后就可以看到孩子读书的身影。到了二年级,除了规范表格,明确60页作业为一本书,可以写简单的读后感,家长一定要签字,专门发个本子给孩子做好签字
记录。读完后家长要做好简单的考核。同时规定了最低的阅读量为8本书。定期评出阅读小明星,发个小礼物并且在班级qq 群里展示孩子读书的结果,对学生也是一种鞭策和促进,二年级坚持下来,除了个别学生没有达到基本量之外,都很多学生远远的超越了阅读量,有的学生甚至读了60本,真令人欣喜。
对于《新教育》中儿童课程的研发,我们年级组也做了一些小小的尝试。每天清晨,在生命的黎明,我们让孩子们诵读《三字经》,并且讲解其中的故事,在比赛诵读的过程中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经典带来的心灵的熏陶。同时我们小组的成员群策群力,选编了适合低段孩子阅读的32首优美小诗,让孩子在吟诵时感受和理解,传递人类美好的愿望和情愫。目前,我和吴老师正在进行读写绘的研讨工作,读是写绘的核心,最基本的有绘本,故事,儿歌童谣等文字读物。写绘就是在特定的阶段完整讲述,是一种阅读和阅读后的感悟,是为孩子终身阅读打下基础写绘作品由三部分组成绘画语言,口头语言,文字语言组成不强点绘画的技巧。这一工作正在进行当中,期待得到同仁的帮助,开出美丽的花朵。
《新教育》用它的理念和智慧吸引了无数的教育人,更是靠它的心与心有声的无声的共鸣互动,吸引留住了无数的教育人,《新教育》更是给了广大教师一个明确的方向,一个可以展示的舞台,一个个可操作的具体措施,无限相信学生的潜力,强点个性发展,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精彩”,愿所有教育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第三篇:新教育之梦 读后感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
中教(2)班张红玲
《新教育之梦》是由朱永新教授撰写并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围绕构成现代教育诸要素的核心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等,以朴实、通俗的语言剖析总结了现行教育中存在的盲点和缺陷,以翔实的数据、典型的事例提炼论证了中外教育名家的理念,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了理想的教育追求和目标。《新教育之梦》一书的教育思想主要可以概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的德育:
朱永新教授认为,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行、让学生与书本为友、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科学合理地设置循序渐进的德育目标、重视心灵的沟通、教给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在全社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
2、理想的智育:
朱教授认为,理想的智育应该是充满民主精神,注重实践性,激发创造,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成功的快乐。从某种意义上讲,智育本身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是让人成为“人”的手段。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引起了我的深思:“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在每学期结束时,不向家长送成绩分数单,而是送一只纸袋。在这个纸袋里面,装有学生智力劳动的作品,学生写的书法,学生编的故事,精选出来的学生完成的各科作业,学生的绘画,学生的资料剪贴,学生的作文。”这一只纸袋才真正全面反映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成绩以及学生智力发展水平。而反思我们现实的教育,学生的理想一点点埋没在一次次不理想的考试中;埋没在有些反常规举动就招来批评的做错事中;埋没在家长向老师无数次的询问“我家的孩子乖不乖”诸如此类的问话中。分数阻碍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阻碍了他们在学校快乐和愉快的生活。
3、理想的体育:
朱永新教授认为,理想的体育应该能磨练学生的意志,学会公平、公正的观念等,使学生能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养成诚实、坚忍不拔的品质。
4、理想的美育:
旨在让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艺术,热爱生命、激扬生命,激发创造的冲动与欲望,做生活的强者与生活的主人,走向美丽的人生。
5、理想的学校:
朱永新教授认为,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一所有品位的学校,应该有一个富有人格魅力、有远大理想的校长,一支创新型的、有活力的教师队伍,一批善于探索、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而不是是校长的一种政绩工程,更不是创造品牌的一条捷径。
6、理想的教师:
朱永新教授认为,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一个勤于学习的教师,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读完之后,我深刻地记住了一句话“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的前提是什么?无非就是“爱”,爱这一职业,爱自己的学生。
7、理想的校长:
朱永新教授认为,未来中国的教育家首先将从无数优秀的校长中诞生。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具有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珍惜学校的名誉胜过爱护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生命、具有独特办学风格、有极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善于协调上下左右关系、重视教育科学研究、能给教师创造辉煌舞台、能使学校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的校长。
《新教育之梦》既没有空泛地说教,也没有那种故作高深的神秘,作为教育理论专著,这是极为难得的。更为可贵的是,作者以独特的眼光从一些小事上琢磨到教育的真谛,并运用通俗的手法表达了出来。作者在客观分析了现行的教育的现实与困惑之后,理智地批评了旧观念中的种种弊端,全方位,多角度地构筑了新时代的新教育理念。
品读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梦》,我看到了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和一片和谐向上的爱的海洋。作者对理想教育的热切呼唤不是单纯建立在对美好教育憧憬的描述上,而是深深地建立在对现实教育的深刻剖析与批判基础之上。如作者在“理想的德育”中批判道:“学生最不满意在课堂上和办公室里用两种声音说话的教师,最不满意用那些连自己也不相信的东西来征服学生的教师,最不满意那种盛气凌人、以教育者自居的教师??”,作者对教育问题的批判是作者从事二十余载教育工作,时刻关注教育而提出的真知灼见,给人以至深的启迪,这也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中国教育发展的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
拜读了《新教育之梦》一书之后,我追求作一个实实在在的教师: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老师;一个自信、自强、勤于学习的老师;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师;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老师;更让我明白了真正的教育者应具有灵感、悟性。正如作者在文中写道:“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了意义。”
第四篇:新基础教育读后感
《新基础教育论》读后感
近期,我认真地阅读了叶澜老师的《新基础教育论》,这本书是叶澜教授积十多年“新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交互研究撰写而成的,是一部关于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全景式力作。
新基础教育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这期间我有幸拜读了新基础理论书籍,也聆听了许多优秀教师在新基础理念下的研讨课。不断地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实践。从“认同、接纳”到“实践、反思、重构”,都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富足。
学习了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书中的只言片语触动着自己的内心深处。叶澜教授数次强调着“教师工作直接面对的是生命,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教师的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人??”
从导言中深深吸引我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不禁感触万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信息的“重组者”;没有教师这个“重组者”角色起到的重要作用,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有效的师生互动,学生将有可能变成散沙一团,教学也会失去它的意义。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对师生来讲,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不仅仅是在教和学,不仅仅是在认识世界,不仅仅是在利用已有的文化资源,不仅仅是在围绕着书本转,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生命向着无限的可能性开放。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真正地在育人。
第五篇:新基础教育读后感
《新基础教育》读后感
唐丽君
在这个寒假里,我每天都坚持读叶澜教授撰写的《新基础教育》,这已经是第二次读了,这本书的理论性很强,我觉得有的地方我还没有能力去真正地理解,但有的地方我觉得很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切实际,比如叶澜教授倡导的 “新基础教育 ”追求的学校效应概括为四句话:“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留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这四句话,我觉得非常有针对性,形象生动地勾勒了转型前后学校日常实践的不同形态,呈现了“新基础教育”理念所追求的“生命活力”、“教师智慧”、“学生成长”和“主动发展”等主题词。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尤其是一名新教师,我能够在工作之处就接触到叶澜教授的新基础理论,我觉得我很幸运,这本书我还需要一遍遍地拜读才能慢慢地透彻地领悟其精华和寓意,已经读过两遍这本书,我的感受很深,其中,我对书中教师角色理想重建感悟较深。 书中指出,教师要主动从传统的角色定位中走出,形成新的角色理想,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实现自我更新。我认为,传统的教师角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这是自古就有的真理,然而,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还想再加上几个词:创新,与时代接轨。因为我是一名英语老师,所以我总是在教完书上的内容后,会补充一些相关的国外知识,比如在教到walkman这个单词时,我会向同学们讲述这个词开头字母
要大写的原由演变,就如 nokia, lg等,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在圣诞节时,我给他们讲圣诞老人的故事,虽然从烟囱里爬进屋里,然后在床头的袜子里放礼物,大部分小朋友觉得是假的,但他们还是愿意听我这样绘声绘色的讲着,我认为教师应该做的是努力在扩充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激起他们对这一学科的兴趣。
今天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完成传递人类文化、知识、技能上,停留在让学生只知学习与继承,不思也不会创造的水平上。把学生生命中探索的欲望点燃起来,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让他们拥有一个充满信心、勇于开拓发展的积极人生,树立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高远志向,才是当代中国教育特有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价值。与此同时,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和作为教育专业人员的教师,其自身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问题,也以从未有过的鲜明方式突显出来了。因为,“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无疑是一种近乎灾难的障碍”。
所以,我会不断进行自我的创新,以造福于我的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