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16-03-25 06:00:49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第一篇: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的「近代」始于1600年的清始,至今有400多年,令我觉得「惊奇」:四百年的历史也称为「近代」。 这也好,刚好承接黄仁宇的《万曆十五年》。

此套书涵盖了中国最后一个君主专制皇朝的兴衰;国民政府管治下面对第一次、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以及中共***下中国的发展。把浩瀚的历史流畅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能够读这套书真是获益良多,值得向大家推介。欢迎各方友好借阅。先分享自己的一些体会。

晚朝时期

「中国科技落后,贫穷;西方科技先进,船坚砲利。」以往觉得必然的,已经是无条件地接受的既定事实。但是,在满清乾隆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却是全球第一 (在曹仁超的投资者日记常有提及) 国力盛极一时。翻开页450-451,1775年的清帝国全图即可见当时国家的强盛。

但是,中国何以在晚清时落得如此屈辱的下场呢?俄国的彼得大帝及日本的明治天皇能够在这关键时刻向西方学习,令自己的国家现代化,成为国际强国;而中国却不能,并且不断受人欺压。实在,中国不是一开始与西方接触就立即被彻底打败的。外人初时并不知中国是如此不济的。他们只不过是希望可以通通商,没有侵佔的野心。后来知道了清庭的无能才起瓜分中国的野心。在这段漫长的日子裡正常人也可以看见对手的强盛及自己所受的威胁。我们是有百多年的时间去从后赶上的,但却白白错过了。这是我们要检讨的地方。

初期与西方接触,中国视之为藩属进贡之举。对传教士带来的文明技术不屑一顾。后来战败了数次才能够明白西方的「船坚砲利」,需要「自强」。但是,由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发动的自强运动还抱着「中学为体,西方为用」的自大心态,普遍士大夫们还抗拒西方的事物,再加上官僚体制的腐败……自强运动随着中日甲午战败而証实失败。后来还有康有维、梁启超等倡议的百日维新改革也随着清朝的灭亡而証实失败。

被人欺负了百多年还以泱泱大国自居,如瞎了眼般无视迫在眉睫的危机威胁。一次又一次地被人欺负,只求偷安,不求上进。今天我可以想像何以鲁迅先生要写《阿q正传》去唤醒中国人了。中国败不在于科技落后,是败于骄傲狂妄自大!

统一、主权独立的重要

国际间的角力,利益竞争犹如黑帮般运作。有冲突就先“讲数”,“晒冷”显示实力,摆不平则动武。一些实力较低的就要向较强的靠拢,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换取生存空间。当“大佬”施压,一切违反国家利益的政策也要执行。美国攻打伊拉克,日本及南韩就要出兵。1985年美国要日圆升值,日圆就要升值。

最近西方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国能够在自己认为合适的时间调整币值,令自己的经济持续发展,就是主权独立的好处之一。中国要长治久安也必须如此。

再看二战后的中国,她实在有再次被列强瓜分的危险。当时日军已投降,苏联本应把东北归还给中国。但却迟迟不肯撤军,令人怀疑其企图。后来撤军时则洗劫东北工业厂矿,把价值廿亿美元的设备当作「战利品」运往俄国。另一方面, 国民政府则不断向美国求援,似会成为美国另一附庸之势。

毛泽东虽然打着共产主义的招牌,但不用听命于苏共的情况下崛起。(见页554, 397) 建立了主权独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他的能耐。他建立了一个大致上统一的中国。令中国踏上长治久安的第一步;但同时也带领中国走了三十年的冤枉路。

在建国初期的一连串运动如: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为人民带来更多的苦难穷困。打着「为人民」的旗号为人民带来更多苦难,无论动机如何的善良,结果不及格,都应该退位让贤。政治制度不完善,让不称职的领袖继续执政,遗害民间。这是中国需要突破的地方。中国需要进行政治现代化,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权力交接制度。否则每次领导人任期届满时都出现不稳定因素,令人不敢作长远的投资,不是好事。

邓小平对中国的贡献

邓小平上台时的中国是如何的?一个字:穷。还记得1980年前在福建的生活片断。由于祖父及父亲均分别到菲律宾及香港谋生,在福建的生活尚算富裕。咸蛋是桌上佳餚,三兄姐弟每人每星期可享一隻。由于稻米缺乏,有时需要吃蕃薯粗粮。但,这已算是富裕万分的生活。

要带领中国走出计划经济的死胡同,光有知识是不足够的。必须能够在这个充满权力斗争的环境中牢牢的把权力抓着,才可推行改革。否则受影响的既得利益集团必把你拉倒。一个政府的政策最忌左摇右摆。执政权一旦受到挑战,政策的影响在所难免。邓小平南巡坚持经济改革,得到今天的成就,可见其魄力、远见及智慧。他是中国的救星。要了解邓小平对中国的贡献,只要对比苏联与中国的改革成绩即可。

(推荐访问范文网wWW.hAOwoRD.cOm)。

回看中国的汉唐两代盛世之前,分别都有一个极短的朝代:秦隋。国民党彷彿就是今日中国再次强盛的另一个楔子。但愿如此。

第二篇: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txt如果真诚是一种伤害,请选择谎言;如果谎言是一种伤害,请选择沉默;如果沉默是一种伤害,请选择离开。近现代史学习心得

刚刚开始上《中国近现代史》课时,我心里充满了疑惑:这段历史我们初中学过两遍,高中学过一遍,现在来到了大学,怎么还要学啊?而且内容都是雷同的,都是从鸦片战争讲到至今,没什么翻新嘛!

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却觉得学校如此的安排纯粹是多余。老师好象看出了我们的心思,他说:“别看你们历史学过好几遍,但我现在问你们几个问题,你们当中不一定有人能回答得上来。鸦片战争是哪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哪年爆发的?这些问题算是简单的吧。谁能告诉我?”不出所料,听到这个问题后,全班同学都做低头苦思冥想状,半天都给不出回答。老师的这个问题让我意识到,虽然我们学的次数不少,但都没怎么用心。就算有些时候很用心,但等应付过考试后,就弃置不管了。现在脑子里的历史事件已所剩无几,跟当初没学过的一样。这样的学习是没有效果的,也没有意义。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学校安排我们再学一遍是合理的。他要我们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引申到我们身上就是:不求上进就会被淘汰!

这次学习,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多了解些中国近现代史,做个合格的炎黄子孙。“落后就要挨打。”在我看来,这个道理贯穿着整个历史。回顾过去,无论是鸦片战争还是日寇侵华,无一不在印证着:昔日的中国因为懦弱而受尽欺凌。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变得强大,也也逐步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但却不能轻易忘记这些灾难深重的屈辱史,在这段时间里,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是以号称当时的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在1840年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为起点的,战败后,清政府还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定关税,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传教等特权。这些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野蛮和屈辱。

后来,英法在1856年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在抵抗失败后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此后又陆续有英法俄的《北京条约》、1885年中法的《中法新约》、1894年中日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的《辛丑条约》等等。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如果没有这些侵略战争,我想,中国的现状可能要好得多。大批的不平等条约不知道让我们中国人倒退了多少年。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建国以后的发展十分迅速,我们几十年里就完成了别的国家要几百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就像我们从制造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到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只用了七年的时间,但美国却要花去200年。虽然我们现在和美国、英国等国还有一些差距,但要考虑到两国不同的历史背景。

其实,中国的历史,也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像林则徐、关天培、左宝贵、丁汝昌等批爱国将领的涌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造成沉重的打击,社会各阶层的团结一致,让人民看到了希望。

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家主权,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波及全国,工

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所以,不必去盲目崇拜美国、日本,我们应该崇拜我们中国人自己。

还记得,小时侯,我学会的第一首歌是《社会主义好》,歌词的最后那一句“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相信所有的中国人也都听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并不是凭空编造的,它们的存在是有依据的。

提到中国,又会忍不住想到让我们全体中国人自豪的“红军长征”。长征的年代已离我们远去,但“长征精神”却代代相传,就像是保存精神火种一样。

长征途中许多脍炙人口的英雄故事常常在我们的心中荡漾,那种不屈不挠,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永雄气概,那种互帮互助、亲密团结的合作精神,那种严守纪律、全心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都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们前进。但在无数的光环下,还有许许多多同样出色的战士,他们或许没有令人们为之称赞的英勇事迹,但“长征精神”在他们身上,同样是熠熠生辉。

在这里叙述一个长征故事——“一只印着‘谢’字的干粮袋”:

这是发生在红军过草地途中的一个感人故事。有一位普通的红军叫做谢益先,过草地时,他分到了四斤干粮。在行军过程中,战士们看到了饿慌了的母子三人,小谢就瞒着队友,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他们,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凉水充饥,最终,因体力不支,就这样走了。直到那母子三人来还这一只印着“谢”字的干粮袋时,部队的同志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看了这个故事,心中感到无比沉重!谢益先明明知道,在茫茫草地上,哪怕是一小袋粮食,都是救命的“宝贝”,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毅然把自己的粮食给了那位母亲;每天,自己在饥饿中煎熬,也不愿连累队友;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询问那母子三人的情况,在得知“他们很好”的回答后,嘴角才带着微笑,离开了人世??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对战友的深厚情谊,都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看到了那世世代代都令我们铭记在心中的“长征精神”。

二万五千里,在中国的土地上走了一圈,也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走了一圈。我们红军历尽艰难,突破重围,翻雪山,过草地,渡赤水,还要飞夺泸定桥。从 1934年秋开始到1936年10月,这段历程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胜利树立起了一座无与伦比的里程碑。长征,对于我们新世纪的一代,或许已经太遥远了。我们未曾经历过这样的艰难困苦、这样的惊心动魄,但这段历史,还是带给我们无数的深思。种种永垂不朽的“长征精神”,值得我们去揣摩,去学习。当然,在新世纪,在我们学生中,这些“长征精神”,需要在学习中发扬,在校园中发扬,在做人处事中发扬,在一点一滴的成长道路上发扬,在为祖国的建设中发扬。我们要将这些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让这些瑰宝,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者。

历史,给我的带来震撼的不仅仅是长征,还有辛亥革命,百万雄师过长江,五四运动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叙述它们给我带来的是如何的感受了。

知史可以明得失。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大多可以从历史上找到经验或教训,这对于我们今后的为人处世是非常有意义的。 学史使人明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的。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

第三篇: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一作者认为外出多数文化水平较低的民族认为他们入主中原,仅仅是因为中华民族一时的内乱,反映了当时汉族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他们认为国家的衰亡,是满清统治的 无能与腐败。其实 阻碍中国进步的不是外族的统治,而是中国自身经济文化政治水平低下的束缚。外族入侵后几乎应用了中国本身的文化经济政治政策。因此汉族政权如不加以改革,他们也只会一直循环 往复,结果并不比外族政权好多少。作者过分贬低外族,抬高西方是为了排解民族情绪,将过错推于他人。

书言,西洋人具有强烈的民族观念和热烈的爱国心 ,而国人却固守家族观念和家乡观念。在此我并不认同。首先,我们都知道在西方个人主义盛行,而在中国家庭和家族式重于个人,西方个人直接跳跃到国家层次,中国个人经由家庭过渡到国家。在我们心中,家国家国,二者是联系在一起的国家的安危状况说家庭是否稳定得前提。因此为了家庭和睦幸福,我们自然不遗余力地保家卫国。事实证明在对外的多次战争中中国人民团结的,而西洋人并不象作者认为的那般爱国,他们侵略别国来掠夺资源,使自己国家受益,而收益的主要为资产阶级,底层人民仍比较贫困,西方人民在面对巨大财富时,自然而然地会联系在一起,掠夺财富。但当那些没有分得和较少得到利益的人清醒时,他们必然将矛头指向既得利益者,那时人民内部矛盾就会产生。 人民对国家的支持就会减少,爱国心也会动摇,所以也许西方国家并

不如作者认为地那般向铁石坚固,相反一盘散沙在特殊情况下 也会凝结成坚硬的水泥。

三.战争与改革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便是战乱纷起,正是由于战争吞并造成的外来压力,各诸侯国开始改革内政,其中较著名的有商鞅变法, 吴起改革等。而书中所 举的三个例子,日本,俄国,土耳其 ,均是由于外在战争的失利,而萌发改革内政的念头。 战争与改革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按照历史的一般经验与规律,一个国家和民族得内在改革的过程是极其缓慢的。明清末期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农业经济和国家政策打压, 若顺其自然发展,中国不知何时才能摆脱封建社会。这是由于外来战争敲开中国的大门,迫使中国进行变革,而一旦平稳的状态被外在因素打破, 纵使公民迷茫,出于生存的本能我们开始挣扎,开始思索,想要找出一条路,带领我们走出被欺辱被压迫的难堪境地。现有道路是走不通了,于是,先进的知识分子利用他们学过得西方学术编织美好的社会蓝图。有了目标和方法,不同阶级的人也开始了不同的变革,所以战争就成为改革的动力。

当然,战争对改革的破坏也是不容小觑的,二战后的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他们自身的资源遭到严重掠夺,加上严酷的自然环境,想要通过改革走向富强,是非常困难的。中国近代的洋务运动出了守旧势力阻碍等众所周知的原因外,难道由于战争造成的巨额赔款,中央财政资金短缺不是缘由之一吗?新中国刚成立后抗日战争与三年国内战

争对生产交通等造成的破坏是巨大的,对国民经济的恢复也形成了许多阻碍 。

中国 若不想再次因为战争被迫进行改革,不如自己痛下杀手, 时时修剪坏枝枯叶,为中国这个具有庞大身躯的巨人更换新鲜血液,一时得手软不能换来永远的安宁。如今中国正处在改革的路上,我们都在期待着凝聚全国人民希望的改革能够触及时弊,在对待疑难杂症是能够毫不留情

四,国家力量影响国际关系

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 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鸦片战争之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五 ,国人的愚昧和落后

由于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中国对外国的了解基本等于无,加上自身科学水平的落后,甚至在虎门销烟时林则徐认为:英国人腿足缠束紧密,屈身皆有不便。他认为外国人必须有茶叶,大黄,他径直茶叶大黄出口,就可以之外人的死命。而且它本身也十分盲目自信,在以前从未办过夷务的情况下,却说:“本大臣家居闽海,于外夷一切伎俩,早皆深悉其祥。”由此可见当时封建官员的自大和愚昧,他们在未经考证的情况下,胡乱断言西方人的生活习惯和国家实力。当外国人的坚船利炮到到家门口时才清醒地看到自身与他国的差距,鸦片战争时,山海关的炮仍是前明之物,技术多年未曾变革。武器的落后在林则徐的私函中也曾涉及。

徐广缙担广州总督时,曾写信问林则徐驭夷之法,林则徐回答民心可用这样的回答十分空泛,由此可见,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较古老的时代,在中国人的政治中,政治家们认为人民的力量对国家政权 是起决定性作用,儒家思想曾阐述过民重君轻,君舟民水等 思想,唐太宗也曾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为在那时,我们所遇到的敌人水平都是相差不大的,我们所遇到的困难通过激发人民主动性是可以克服的,我们这样的认知转换到现在的情况是不可行的,洋人的经济军事政治水平远超过我们,在面对这样一个强大的对手时,像民心这样空泛的事物, 除鼓舞人心外,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像封建官员那样把 民心当作救命的稻草是极其可笑的,况且不 提人民力量的大小,人民本身就是愚昧的。这就是政治家的失败。而且当英法联军进攻广东时,士大夫阶级所依赖的民心竟毫无力量,民众不但不抵抗,且帮助英国人把衙门的库银抬上英船。

六,近代中国人的法制意识

在鸦片战争之前的,我国官吏就自动放弃境内的法权,在中国境内外国人与外国人的民刑案件中,官吏不愿多问 。马关条约的签订时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 他们对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状的不平等条约丝毫没有微词,却认为张外国人管外国人是最方便最省事的方法,其实他们牺牲了国家的主权,贻害不少我们。

当 叶民琛负责广东时,外人曾经提出减轻关税并废除厘金,中国人反而认为这一点可以通融,却认为北京 驻使,长江及华北通商即及外人与官吏往来各项,事关国家 生死存亡绝对不可以妥协。

六封建社会的循环

作者认为中国历史有一个循环套,每个朝代的开国君主总是很开明的,正是和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提高,而后来之统治阶级欲望的提高,官吏越来越贪污,加上人口增多耕地减少,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此时天灾人祸自然演化,土匪横行,人民不能生产,于是开始频繁爆发农民起义,推翻旧政权,新政权要陷入新的循环。这个过程看似循环往复,交替进行,中国历史似乎陷入了一个圈套。其实不然,社会是前进的,循环的过程也是交替上升的,明清时的科学水平虽然发展较慢,但较之以前还是有所提高的,

清朝末期正进入循环套的最低点,如若不遭遇外国政权的入侵,国家本身就要面临政权变革的危机,而此时西方的入侵使中国遭遇前所未有的难关。内部,吏治腐败,政治腐朽,盗贼猖獗,人民生活困苦,外部列强入侵,掠夺资源,要求赔款.封建统治面对列强与人民双重的压力.早已岌岌可危,本该走入下一个循环的中国社会在遭遇外国侵略这一外部刺激时却看到了另一个新鲜世界的光亮,几千年的大国梦幡然醒悟,中国人民带着沉重的伤痛跳出历史的宿命,去争取美好的未来。

第四篇: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近代中国不具有可比性

蒋廷黻先生在《中国近代史》的前后几次将中国与日本、俄国、土耳其相比较,认为中国若是一样接受先进的科技文化便能走上近代化。我不敢苟同,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积淀下来的智慧也好,残渣也好,绝非这些历史小国所能比拟的。庞大的利益集团以及利益集团间的复杂关系,坚固的传统思想基础坚定地家族意识,等等历史的产物注定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路程漫长而坎坷。

正文

“日本、俄国、土耳其的近代史大致是前面说的那个样子。这三国接受了近代的科学、机械、及民族主义,于是复兴了,富强了。”文中,蒋廷黻先生几次将中国与日本、俄国、土耳其相比较,以为中国与这几个国家类似,若是一样接受了先进的科技、文化便能一样走上富强之路。

事实果真如此吗?

怕是不见得。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的历史绝不是世界上最长的,但其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原因之一便在于其延续性,千百年来的历史积淀一方面成就了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另一方面却也造就了中国难以动摇的社会传统,比如儒家思想,比如等级森严,比如重农抑商等等。

这些传统,这些文化在很长时间以来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秦朝的一统六国、废分封设郡县以及皇权至上的中央集权制奠定千百年来中国政治的基石,汉朝的设立太学确定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正统了中国政治的走向,隋朝的科举制完善了中国的选官制度,到唐朝的各种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进而达到中国古代政治的一个高峰,可以说唐朝是中国政治的一个转折点,前一阶段主要还是中央集权制、封建制度的进步过程,而到了宋朝,交子的出现、徽商晋商队伍的庞大让我们不难感受到商业在宋朝的蓬勃发展,在明朝郑和七次出海、多种经营模式手工业的逐步发达中商业的脉搏也在逐步的强大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到资本主义的逐步成长,以及封建主义在皇权挽救之下仍然逐渐衰败的趋势。若这样的趋势正常的发展,倒也好,只是清朝政府的上台重新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继续了重农抑商的传统执政方针,将商业手工业将资本主义的萌芽扼杀,封建主义由此回光返照。

梳理古代历史的目的在于,中国的传统固然在唐朝以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成就了我大唐王朝,然而在之后宋元明清的发展中,这些传统便成为了绊脚石,牵制了中国一步步走向近代的脚步,原地踏步,不进反退。

这一点无论是日本,亦或是俄国、土耳其所不能比拟的。更不要谈中国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家族意识,王权官权背后的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又怎是这些小国所可以比拟?

我们以日本为例。其一,我们看日本的两次政治性质的变革,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无论是大化改新中的孝德天皇还是明治维新里的明治天皇,其开明程度着实高,思想也着实深远,也因而可以颠覆原来的社会制度,改变社会性质。但是我们转而来看中国,我国缺乏这样开明的皇帝吗?不是的。光绪帝眼看国力日渐衰弱,国家积贫积弱,一心励精图治,任用维新派,开始了变法之路。我们细看百日维新的细则,可以说是考虑相当全面、相当完善的,但是成功了吗?清朝主权依旧危在旦夕,农民依旧苦不堪言,国家依旧积贫积弱,戊戌变法显然没有达到变法的成效,反而激起了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为什么在我们看来相当完善的变法无法成功?有两点原因,第一,中央集权的封建思想深入人心,纵然在戊戌变法中提倡了制度改革,这违背了传统思想中根深蒂固的观念,皇上虽然严明,奈何官员不开明呢?第二,戊戌变法即便相当成功的部分,由于牵涉到权贵自身的利益,再加之当朝慈禧太后的反对,没有军权支持着变法的不可侵犯性,一层层传达的不到位,一层层利益的吞并,本来好的东西落到百姓头上却变成了负担,让维新革命派最后只能革掉自己的生命。其二,我们从变法

本身来考虑,日本由于其历史上一直依附中国,其本身的东西是比较少的,其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向外界学习的历史。所以每一段思想传到日本的时候可以说都是相对成熟的,而且思想文化经过他们的选择也是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经过筛选的,他们自我演变的时期是相对较短的,其中会产生的偏差也是相对较少的。因而就其变法的基础来看,人民是开明的,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就变法的主导人群来看,由于牵涉的自身利益也相对较少,其变法的决心也是较为坚定的,因而变法改革的程度也是比较根本的。比较戊戌变法与大化改新,王安石变法里的政治倾向也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微调,而非大化改新的整个颠覆。改革的决心很大程度也决定了改革成功的可能性。

由此我们便也可以明白,近代中国,即便如日本一样,在受到侵袭的第一次就产生危机感,主动地去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普及西方的思想文化,也绝不可能就此走向近代化,变得富强,避免外国的侵扰。

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在美国第一次入侵日本,即黑船事件发生以后,日本有两名青年出于好奇登上美国的船舶,主动前往美国学习西方文明;而与此同时,中国只有穷苦人民才会极不愿地让自己的孩子去京师同文馆,学习外国语言,并且认其为家门之一大不幸,而当权贵族们是怎么也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到“蛮荒之地”受苦的。这反映的绝不只是两国人民对于西方文明的不同态度,更是近代化在两国推行将会受到的挫折程度。最广大的受众的态度对于改革的推行也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的。

所以对近代中国来说,吸收科学技术,学习思想文化只是表面,绝不可能真正推动近代化的进程,只有切实的政治制度的颠覆才有可能实现近代化。没错,就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成果也正是说明,对于中国,不通过流血的无力抗争,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的摒除封建主义的指挥思想,单单靠科技的进步,一些人思想的开化,变革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国的近代史的背景与日本、俄国和土耳其是截然不同的。

第五篇: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一直颇喜欢读些历史,也接触过一些讲述中国近代的史籍,无一不是大部头、大容量,时间一长也就没什么印象了。此次有幸拜读蒋廷黻先生的这本小册子,读了十页左右,我便有了第一个感慨:历史也可以比小说还好看。 其实,这种感觉在读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和《中国大历史》的时候也有过,但这本小册子又有它自己的特点:

第一,以十万字记述中国近代百十年的历史从详录史实来说是不可能的,但作者一早在序里说明是“报告观感”,因此重的是分析因由、追溯流向、发表感慨。态度诚恳、文字浅近,一路读来,就象作者正坐在对面的摇椅里,一边抽着烟斗一边将种种人事纷纭娓娓道来。亲切熟悉,全无涩泽之感。

第二,作者即便不算是完全的近代史的亲历者,至少也亲历了一部分。同时他自己的经历也颇具代表性:幼年读私塾,少年学英文,青年留美欧,归国做学问。蒋廷黻先生本人即受中西两方面的影响,很理解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理变化。同时,在他收集近代史资料为著书作准备的时候,许多历史人物还健在、资料还存在,蒋先生利用自己的身份,有机会取得不少珍贵的第一手史料。比如,为了掌握李鸿章1896年至1900年期间从事外交活动的史料,他走访了许多李鸿章的旧部,或助手,或秘书,一有机会就把话题引到资料的搜集上。因为材料丰富,提供材料的又是熟友故交,蒋先生讲述起来,便少了

些隔板猜物的空洞,多了些感同身受的真切。

第三,近代中国,“外交”是个关键词,书的前言里已经介绍,蒋氏书生从政,专攻的正是外交。在写起有关中外关系时,蒋廷黻先生有的不仅是书章中的真知,更有他多年外交经验中汲取的感悟。因此,对人物的心理分析、对情势的审度把握脉络清晰、一丝不乱,令读者频频点头称是。

由此又不免想到我们一路接受的历史教育,印象中历史就是要死记硬背,背完年代背人物,背完事件背地点。之所以不得不背,其实是因为我们得到的解释是被生搬硬套上去的,因果不明确,源流不清楚,不得不背才能记得。历史,其实是一条河,没有什么是突然跳出来的,用一种解释套用在千百年来的所有人和事上,不涩不怪才是奇了。

第二个感想是搞政治的也可以是做学问的。这个感慨生发于了解蒋廷黻先生的生平之后。四十岁之前,蒋廷黻先生是书生一枚:美国学毕历史归来,他历任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历史系兼文科主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四十岁时,他转而出任国民党行政院政务处长,后奉派驻苏俄大使。1944年,出任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中国代表及国民党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署长。1947年,任国民党驻联合国常任代表。1957年,当选国民党中央研究院人文组院士。1961年冬,任国民党驻美大使。

知识分子搞政治,按我们的想法,似乎总是可惜了的,可蒋先生自有他的道理,他是一位入世的历史学家,主张以学术服务于现世。据说故交李济曾问他:“廷黻,照你看是创造历史给你精神上的快乐多,还是写历史给你精神上的快乐多?”他

没有正面作答,而是以惯熟的“外交辞令”反问:“济之,现在到底知道司马迁的人多,还是知道张骞的人多?”

做学者的看起来好象比较自由纯粹,可以埋首书卷,将主张观点诉诸笔端,所谓著书立说。可是做学者的也有其被动性,不说别的,蒋廷黻先生的这本书今日出版亦有所删节,蒋先生对此大概也无可奈何了。

另一方面,搞政治的也有能伸张其主张的一面,蒋先生热衷于研究外交史,终于忍不住自己去从事了一把外交,想必他在任上是有努力实践过的。

再说了,如果我们的政治家们都有这样的学术底子,不能不说是国民的幸事,读书人未必都是好人,但书读得多也能寄望道理懂得多,于国于民都是积极有益的。

不过,大家也有糊涂的时候。自孙中山先生出场,文笔就大改,看了几页后忍不住翻到封面看看还是不是这本书啦。“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革命方略无疑的是我民族惟一复兴的路径”、“只要我们能谨守中山先生的遗教,我们必能找到光明的出路”……蒋先生想必是真心相信三民主义能救国,因此大呼特呼,但以写史的角度来看,“无疑”、“必能”这样斩钉截铁的表述总不免有失偏颇。

(综合一处:钱霄栋)

word该篇DOC格式中国近代史读后感(精选多篇)范文,共有11559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精选多篇)下载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精选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