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私人领域的变形》读书笔记
《私人领域的变形》读书笔记
杨晓山《私人领域的变形》所描述的是中唐至北宋期间(大致从9世纪到11世纪)士人文化和文学传统中“私人领域”的发展和变化过程,揭示了中唐传统的道德、政治和审美价值取向不足为训或者不合时宜,需要寻找新的价值观和表现手法。而杨晓山书中所谓的私人领域是指“一系列物体、经验以及活动。”“这些物体、经验以及活动属于一个独立于社会整体的个人主体。”而所谓的社会整体可以指社会,也可以指国家。
唐宋文人不断地努力,力求拜托限制,另辟蹊径,然而路途艰难,难以成功。白居易的讽喻诗讽刺了贵胄所拥有的园林的奢侈,并从道义上批评了堕落贵族淫奢的生活方式,且在哲学层面上举例说明了人类命运的变幻无常,指出了永恒占有园林的幻想乃是一种执迷不悟的虚荣。白居易站在道德的高点上批评别人时,有理有据,目的明确,一针见血,直接命中对方的弱点,然而放到他自己身上,他却无法心口如一、言行一致了。在讽刺贵胄的同时,他又流露出对在洛阳拥有一座园林的骄傲和自得,占有欲显露无遗。白居易主张“中隐”,一方面使得他的生活有了保障,另一方面也是“中隐”生活的体现。园林的好处在于既能享受隐士的名誉,又无需真的放弃都城方便的生活。“中隐”不过是他在那个时期选择自保的一种方式罢了。对于玩好,白居易自是万分重视,尽力隔绝觊觎,对于他珍爱的双鹤,他是绝对不会将之放手给予裴度的。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白居易占有的欲望战胜了理智以及他的主张。
再说杨晓山所讲的另一个人——苏轼。苏轼主张让要能够客观面对事物,要学会断情,做到超脱,然而一旦放到他的身上,这位享有声誉的名人的态度就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了,从他对待仇池石的态度就可知晓,他的三首诗就明确反应了他的态度变化。最终,苏轼还是屈服于外物的诱惑了。
唐宋诗人在其作品中建构私人领域,将园林作为这种领域的物理空间,寻找到自身的兴趣所在,对玩好的分量放到很重,在交换和获得玩好的活动中获得满足,他们的这些行为都有诗的参与,充分记录了他们交换或获得这些玩好的细节。这些园林诗正是当时经济、文化、政治的写照。诗人的交往还受到各自身份地位的影响,一旦位高者来索要自己的心爱之物时,就令诗人内心煎熬了,给还是不给,就称为一个难题。苏轼是个聪明人,面对这种问题,充分利用了他掌控全局的能力,将其智慧运用得淋漓尽致,既保全了自己的珍玩,又给了位高者面子。
另外,当时的诗歌并非是和生活分离的,不是孤立的,它们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纯化,而是和生活融入渗透的,和常用的生活用品是一样的,放到今天来讲,就跟我们发说说或者发微博是一样的,都是一种记录生活和交流的工具。从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人生活的方式和其思维的方式,研究和发现其私人领域的变化和发展,看清其病态之处和其形成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一种现象的形成往往是由多种原因促成的,跟随杨晓山的步伐,我们能够沿着时间的脉络,结合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因素,运用恰当的方法,找准方向进行分析研究,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引起关注和思考。这也是我们看这本书的一种价值所在。
第二篇:私人领域的变形读后感
《私人领域的变形》读后感
在这本书里,唐宋文人士大夫们将私家园林与玩好的收集与珍藏融合为“狭小”的“私人领域”。作者在这本书里主要是着眼于中唐和北宋。私人领域的变形昭示出一种现象,即是那些身在园林之中的人把隐逸作为此园林存在的唯一意义,但其真实的目的则是逃离那纷扰的乱世,一个人独自享受园林的安逸,以此来平定内心的那份喧闹。
在第一章里面,作者借用了很多白居易关于城市私家园林的讽喻诗,借诗来讽刺贵族的那些奢侈浪费的生活。而在白居易的闲适诗中,表现出他退隐尘世之后,对自己拥有一座园林的骄傲与自豪,认为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园林是实现生活方式必不可少而又充足的的条件,体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第二章讨论了“前门”这个诗歌意象,并谈到建构园林的主要调控方式;第三章文章以园林中的“奇石”为线索,写围绕石头收藏而展开的审美、道德、经济和政治的纠葛,讽刺的是,对石癖抨击最猛烈的诗人也往往是最富激情的石头爱好者,从欧阳修、苏轼到司马光,无一免嫌;第四章里聚焦于一系列关于士人文化点缀品交换的趣闻轶事,从而剖析诗歌的交换描写交换的诗歌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第五章则集中在邵雍和司马光的诗歌中对于“乐”与“闲”的表达。
“白鹤之争”主要争论的事白居易该不该把白鹤让给裴度,白居易忍痛割爱,将白鹤赠与裴度,但这一赠与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作为禽鸟栖息地两座园林之间的优与劣,也不是禽鸟与主人之间的关系,而是裴度、白居易和刘禹锡之间的社会政治关系另外还有“爱妾换马”的故事,亦是有类似的意思。诗歌交换和物质交换之间发生了交叉,带有一定的商品交换的意义。另外,书中描写苏轼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获取砚石,包括作为礼品接收、购买和物物交换,并包括以他似乎信手拈来的诗歌作为交换,一面营造着洒脱不羁的艺术家形象,一面精于商品交换价值的计算,具有一定的讽刺意义。
书中还描述了邵雍在“安乐窝”园林中的“真乐”与司马光在“独乐园”里的“假闲”,虽然司马光退居洛阳十五年,安享晚年,但是他用来“独乐”的园林却充满了各种社会活动的喧闹声,车水马龙、冠盖云集,并不是真正的隐居之士过的真正的闲暇生活,因此并不能脱离政治的平静生活。在我们眼里看来,“乐”与“闲”不过是个姿态罢了。
在书中作者还提出了“中隐”的观点,与当时历史时期有关,采取“中隐”的立场是一种非常现实的自我保全之策,而洛阳则为“中隐”生活提供了更为适宜的环境。尽管洛阳不能完全免除政治上的纷扰,但是相比长安而言,平静了很多。同时,对园林进行整修也使得白居易获得了享受“中隐”生活的愉悦之情。
其实,在中国的道德哲学里,已经没有任何绝对的私人或个人空间,作者在书中所表述的私人领域属于一个独立于社会整体的个人主体。城市私家园林是私人领域的体现,亦是私人领域的场所。士大夫文人想要借私家园林来远离尘世的喧闹,是不太可能的,都会受到外界各类事物的影响,带有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这些,都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第三篇:《私人领域的变形》读后感
《私人领域的变形》读后感
中唐是中国文学传统乃至文化传统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时期,宋代及其后世的许多文化现象都是在中唐崭露头角的。换句话说,这是中国文学传统的一个新开端,它孕育这不同以往的新的美学规范。在杨晓山的这本《私人领域的变形:唐宋诗歌中的园林与玩好》中,我们能够品读出在这一独特的时期、在这个被宇文所安目之为中国的“中世纪”时期的诗歌不一样的味道。
在本书中,作者从“私人领域”这一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诗歌的另一种独特魅力。它不仅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可居可游的、充满诗意的文化审美空间,同时也展示了这个精致文雅的私人空间是如何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结构中收到挤压并开始变形的。从书中,我们能够看出,作者认为这种抽象的“私人领域”是需要一个空间的,而这个空间首先就是园林。因此,在我的阅读过程中发现,虽然他并不是全部关注于园林,但他在书中所讨论时,都直接地或间接地与园林文化的方方面面相关。
伟大的诗人白居易高呼“谁能将我语,问尔骨肉间:岂无穷贱者,忍不救饥寒?如何奉一身,直欲保千年?不见马家宅,今作奉诚园。”奢华的奉城园与人民贫困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书中,作者重点从诗人白居易的诗来着重体现“私人领域”这一独特视角。这是白居易的《伤宅》中的句子,我们能够从他的诗句中看出唐诗人对过度奢华的不满 ,他将笔墨集中在园林宅第上。此诗通过对权贵们的豪华宅第及奢华生活的描绘,对豪门显贵的奢侈之风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全诗的语言朴实,描写细腻,感情悲愤沉郁,深刻反映出中唐时期整个统治阶层享乐腐化,不思进取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并且,在后文中作者认为园林不仅仅是一个容身之所,更是一种中隐的归宿之地,更是一种精神的归宿。作者还列举出李德裕的诗。他的诗有许许多多都是写自己的园林的,他喜欢自己园林的生活,喜欢自己园林的一切,甚至,他想让自己的这座园林一直的被子孙后代传承下去。园林就是自己的家。在白居易的诗中,他很好的将“家”和“邦”两者联系起来,家的好坏与主人的个人品性有着极大的关系,家与国更是休戚相关。
第四篇:《私人领域的变形》读后感
《私人领域的变形》读后感
不仅如此,白居易还关注园林的所有权。他认为宅第可以很好的反映天下的治乱,并且有一所园子是实现生活的必不可少的方式而又充足的条件,这更是为了体现他的“中隐”思想,即精神上远离尘嚣而又身不离市的观念。因此,在他的诗《郡亭》中我们能够深深的体会到郡亭不过是个容生之所,“家池”才是我们真正的归宿,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归宿。由此,他将“家”与“邦”联系起来,这又呼应了他书的开头,园林代表的不是一块小小的地盘,它更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基本样貌与兴衰。“以小见大”,从这样的一种角度,作者能够通过园林将诗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作者的精神反映出来,更能够升华到国家大的角度。
除此之外,他还从空间的调整、园林中的石头等角度来体现诗歌。比如前门的意象包涵了超越性的个人主观精神,而诗歌中的“石头”又别有一番滋味。诗歌中常常出现一种以石为题,这样的诗不仅措辞优雅、情感浮泛,更重要的是它还富于其他新的独特意蕴。作者具体分析了园林中主要的实物,如双鹤等来体现自己此时的生活与对它们的喜爱等多重思想感情,从而反映出的不仅仅是物与人的关系,还包含白居易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甚至是政治关系。
在书的最后,作者通过一系列的诗歌总结了对闲适的满与不满,如关于司马光的一系列趣闻和诗歌《独步至洛滨》,最后期盼返回属于自己的“园林”。园林是一个人的归宿,但偶尔从诗中我们还是能够看出他们并不是完全置身于世俗之外,有时他们只不过借园林来摆脱、暂时忘却这些世俗之事。园林还是这些诗人用于自喻的一种形象,是诗人的自我描述与慨叹。
不论是什么,诗人们总能从“园林”中找到自己,诗人们总能通过“园林”来反映或者表达些什么。诗歌处处体现生活,诗歌处处体现感情。读了这本书,我能够从另一种角度去思考、赏析这些诗歌,更能够帮助我了解这些诗人的性格特点以及那些优秀诗人崇高的人格魅力。
第五篇:变形计读书笔记
蔡灿成“女孩富养”应注意方法
周锦阳 磨难成就人生
梁泉彬让孩子有一定的责任感
蓝剑星家教的重要性
卓嘉惠莫让溺爱害了孩子
陈铭凯溺爱中沉沦的天才
“女孩富养”应注意方法
蔡灿成
不久前,《变形计》中出现了一位特殊的城市女孩——一个富养长大的女孩刘珈辰。我觉得她是女孩富养的一个失败品,因为她的父母没有一个正确的方法进行“富养”,而想让“女儿”在“富养”的环境下有所成就,就必须注意方法。
富养不注意方法,会让现实和初衷南辕北辙。家长们富养女孩的初衷,是让她们在青春期,不易被各种浮世的繁华和虚荣所诱惑。但类似于刘珈辰父母一般(我们一定会做的更好Www.HaOwORD.cOm)的“富养”,则造就了一晚二进公安局,打架使对方毁容、重伤,与老师赌气自动要求退学,一次购物花费几千元,家中服饰媲美服装店的“淑女”,他们过于放纵她,导致她顽性根深蒂固,最后
只能追悔莫及。没有一个正确的方法,爱变成了害,让孩子变成游走于社会边缘的人群。
富养只要注意方法,未尝不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方式。杨澜是富养出来的一个成功人士。杨澜三岁便寄居上海外婆家,年轻的舅舅常常在领了工资后的周末带她去高级的红房子餐厅吃西餐,去淮海路照相,去看最新潮的立体电影。杨澜自小便见识了这繁华的世界,眼界的开阔让她变得更聪明,这给她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杨澜长辈对杨澜的“富养”成功的秘诀何在?在于运用了适合的方法。
女孩富养,其主要真义是从小要培养她的气质,开阔她的视野,增加她的阅历和见识。正确富养出来的女孩,因见多识广,独立,有主见,有智慧,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什么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而并非像刘珈辰一般,看到什么就买什么,认为人生就是吃喝玩乐。
“富养”要注意“富”的含义。“富”不是一味地物质给予,有求必应,更应“富”的是精神方面。首先让她养成看书的好习惯。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看书,让她从书籍中寻求快乐。“富书”是必须的,无论花多少钱去购买健康向上的书,都是为了让她精神内涵更加饱满。其次便是注意外表。魅力的外表是一层纱,可以遮掩许多缺点。俗话说,没有丑女,只有懒女,由此可见,注意外表是必须的,而又不必过分注重,选择适合自己的装扮是最好的。最后便是注
意在“富养”的同时教导她勤俭节约。“富”不能让她的思想束缚在金钱上,而是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富”不必炫耀,“富养”也并非炫耀的工具,教会她节约一切。
女孩富养只要注意方法,不失为教育知书达理的女孩的一种好办法。只要有正确的方法,富养不必非要建立在非常富裕的家庭,而千家万户也可以做到!
磨难成就人生
周锦洋
《变形计》中叛逆女孩刘珈辰与懂事乖巧女孩杨杰成功互换。杨杰因为家里穷苦清贫的环境而懂事、乖巧,十分珍惜亲情与学习的机会;而刘珈辰则体验了杨杰艰苦的生活,从而改变了好吃懒做、叛逆冷漠的性格。由此可见,磨难亦是人生财富,磨难成就人生。
决定节目中两个主人公性格截然不同的一个因素就是环境。杨杰生于云南偏僻的山村,与世隔绝。家人的离开使她懂得亲情的宝贵;清苦的家庭使她尝尽生活的艰辛;大山的封闭使她对知识和外面的世界有无尽的期盼。而刘珈辰则生于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鞍山,家庭的富裕,父母的百般宠爱和“富养”政策,使她如公主般“不食人间烟火”,
被闪烁的霓虹灯和物欲横流的世界迷惑,不曾尝过半点苦头,她也不相信世界上有人“吃不上肉”。由此,环境的作用在经历磨难与不经历磨难的人身上显而易见。
鲁迅曾说过:“最困难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离成功不远的时候。”从古至今,没有人是不经历磨难而一蹴而就的。韩信因经历了“胯下之辱”而奋发图强,最终成为汉初开国名将;海明威因经历了世界大战的苦难才创作了《老人与海》等传世经典;邓小平因经历了政治上的“三起三落”而由此积累经验,吸取教训,终于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著名影帝黄渤也曾流浪于北京的街头,歌唱事业的失败使他在演艺事业中下苦功,终夺得金马奖影帝的称号。诸如此类,数不胜数,磨难在他们面前就像一块垫脚石,一块块垒起,就能推动他们走向人生的巅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