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论党的青年工作》一书,收入了总书记2013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关于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文稿。其中既有对各界各类青年的真切嘱托,又有对青年成长成才殷切期望,仔细研读后,对于高校学生干部的管理和培养方面也有了一些新的感悟,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高校学生干部应时刻不忘初心,坚定信念
高校学生组织在招新时最喜欢问这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加入这个学生组织?”我听过的回答大抵都是因为热爱这个组织,认为在里面可以锻炼本领,收获成长。然而事实却是很多同学在学生组织里面工作了半年就开始以譬如学业压力大、工作太枯燥等理由要求退出,完全忘掉了自己当初千方百计要加入时的那份初心,试问这样的学生将来如何能坚持做好一份工作。
2013年6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十分紧要,不仅要树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辈子都能坚持为之奋斗。”高校中如果能在某一个学生干部岗位上坚持两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的学生,无论毕业时是选择升学还是直接就业,无论将来从事的是什么行业,最终在工作岗位的表现都不会差。学生干部要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时刻牢记当初自己加入组织时的一片赤诚之心,将为同学服务当成责任使命。校团委等学生组织指导单位应将学生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纳入年度常规培训中,邀请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干部、卸任的学生干部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来给新任学生干部鼓劲。学生组织指导老师应当开展每学期不少于一次的与主要学生干部谈心谈话工作,为学生干部做好生涯规划,让他们不要心存不安和疑虑,鼓足勇气和干劲去工作。
二、高校学生干部应学会不惧挫折,百折不挠
团委老师时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培养学生干部的目的是办好活动,还是希望通过办好活动来培养学生干部;学生组织的指导老师经常有这样的尺度把握困难,批评学生到底要用怎样的语气和神态才能既达到效果,又让学生不要受打击,老师的容错程度和学生干部的耐受程度成了一个不得不去考虑的因果变量。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当代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似乎是一种通病,我们的学生干部也不例外,经常是受一点同学的非议或者老师的批评就受不了了,动辄泪如雨下,泣不成声,试问将来如何面对纷繁复杂的职场带来的压力。因此,干部培养中除了注重能力培养,也要加强心理素质,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在干部培训当中请专门的心理专家来进行一些压力疏导培训,也会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干部们去做一点拓展训练来释放压力。当然,我们高校的老师们也要有换位思考的能力,因材施教,对有思维有想法的学生要多加以鼓励,给学生干部适当的、可以促进他们成长的压力,把自己的容错程度再加大一点,善于看到学生干部的点滴进步,批评和纠错的时候不要一下子用力过猛,多包容学生的小疏忽和小差错,引导其在错误中收获成长。
三、高校学生干部应敢于求真务实,不断求索
我们的学生干部在初期选择学生组织的时候经常有这样的纠结,去选择一个偏于台前的活动性部门好还是选择一个偏于幕后的事务性部门好,前者出镜率高容易被老师们关注到,进而有可能获得更多的荣誉和提升机会,但是一个大活动下来熬夜旷课应该是免不了的,后者则一般不用熬夜不用旷课但是明明做了很多却不被人知道;同样,我们的学生干部在选择自己策划活动的时候还会有这样的困惑,活动内容到底是政治意义大一点好还是娱乐效果大一点好,前者关乎着共青团思想引领的使命职责,后者却直接影响着活动的参与程度和参与效果。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实践出真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大学时期是青年最好的成长时期,广大学生,尤其是学生干部们只要脚踏实地去做事了,无论做的事情是大是小、效果如何。都会收获成长,他们可以在一遍一遍文件通知的修改中充分掌握公文的格式、措辞,他们可以在活动的反复彩排中了解到开展一个活动所要经历的细节流程,他们可以在各种突发事件中学会随机应变、临危不乱。在一个高校中,大概只有在各个学生组织里才会让非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学会视频剪辑,让非文科专业的同学学会校对文档,让非新闻专业的同学学会拍摄新闻图片和文字撰写,这些东西在某一天某一个时刻就会变成学生们在一堆人中脱颖而出的杀手锏。当然,高校也一直在要求学生们走出校门去实践,将自己所学知识转化成实践技能来服务社会,在实践中感受社会大众的最迫切需求,对学生干部的成长有极大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