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朗读者观后感电影影评【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朗读者观后感 篇一
任谁读过这篇小说都能体味到它的庄重。德国人用固有的严谨展现了德国文学的,没有无谓的调侃及欠缺智慧的诙谐等特点。阅读这样的小说,本身就是对自我的一种调整和洗礼。这个故事因为它发生的特定时间、特定的历史环境,不得不让读者陷入难以自拔的思考,并很容易让人带着巨大的悲恸感受其所带来的震撼。莫言曾说最好的小说定是让人欲哭无泪的。《朗读着》完美的诠释了这句话!
这无疑是部畸恋题材的小说作品。15岁的米夏和36岁的汉娜,看似最不可能的恋情偏偏发生在这对男女之间。米夏为了感谢在患病期间曾帮助过他的汉娜,到了汉娜的家答谢他。而此时,爱情,就在这个未经世事的少年身上自然而然的发生了。而后他们在朗读和倾听之间,互相了解、互相需要。但在这份爱最浓烈的时刻,汉娜却带着自己的秘密不辞而别。他们的再次相遇是在多年后米夏成为一名法律系大学生旁听一场纳粹审判的时候。坐在被告席上的便是消失多年米夏一直未曾忘记的汉娜。而汉娜宁愿被判终身监禁也不愿暴露自己的秘密……
小说吸引我的是一个个感人至深,幽婉隽永的细节。每读到感动之处,我都忍不住重新翻阅,细细体会,用心琢磨。
其中一个章节,描写了米夏为了带汉娜外出旅行,贱卖了他珍藏的邮票本,但这对他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这甚至是非常值得的事情。这种只为博红颜一笑,宁散万贯家财的勇气,着实让人感动。这大概会发生在每一个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身上,而当我们越长大,越会去衡量所谓的值得与不值得。便再难作出意气用事的壮举。这究竟是悲哀,还是成长?
关于书中的审判。在了解到作家的法学教授身份后,其表达让我钦佩不已。作者没有用法学中常用的论证或者复现来展现这场审判。而是选择以旁观者的态度娓娓道来,这种方式,无疑更深入人心,耐人寻味!
当汉娜承认,她清楚知道从集中营送往奥斯维辛的犯人都会走向死亡,而新犯人来,老犯人就要腾地方的时候,法官开始质问,旁听席开始沸腾,很多人表示了愤怒。而汉娜,不置可否的问法官:“要是您的话,您会怎么做呢?”显然,谁也无法给这个问题答案。这是对当时逐渐麻木的社会最尖锐的提问。如果我们生活在那个希特勒如日中天的年代,没有接受过正统的教育,不了解人性与爱,不懂得国家制度与法律,不懂得适度变通,不理解人道主义,我们是不是也会像汉娜一样,上审判席?
而面对越来越多的不利因素指向自己,汉娜未曾屈服、她一味坚持,像一个神一般的存在。只因,她要保守自己是文盲的“秘密”。她羞于面对是这样的自己,这会让她的尊严崩塌。为了这个不能被理解的“秘密”,她宁愿放弃自己的自由,放弃进行笔迹鉴定。在大多数人看来,汉娜的秘密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实质意义,但对于像汉娜一样的人来说,这背后则是常人无法理解的艰辛与孤独。不会变通不是她的致命缺点,不肯面对真实的自我,才是汉娜的软肋!
书中,另一个引人深思的细节是关于米夏与他父亲的对话。米夏知道汉娜坚守的秘密,而又同时知道汉娜会因羞于承认这一点丧失自由。作为曾经深爱的人,米夏想把真实的情况告诉审判长,从而争取得到对汉娜最有利的判决。他对这一行为,旁敲侧击的征询很多朋友意见无果后,米夏找到了研究康德和黑格尔的哲学家父亲。父亲告诉他,一个人已知如何做能对别人有好处,但此人却充耳不闻。此时,为人者应该极力的,促使她睁开眼睛,竖起耳朵,正视现实。但最后的决定,还是应该由其本人来做,而不是别人替他做任何阐述与决定。这才是真正的道德与尊重。米夏的父亲不愧是有大智的哲学家,他的建议也促使米夏如释重负,决定帮汉娜隐瞒这可悲的“秘密”。
被排斥在文字世界之外的孤独,使“朗读”成为了汉娜与文字的沟通媒介。而朗读一直作为重要线索,贯穿整本小说。第一部分,米夏与汉娜发生了关系的时候,汉娜甚至要求与米夏先朗读。他们的朗读地点在浴缸,在床上,在一切随时可以朗读的地方、而汉娜作为一名专心的听客,时而嫣然一笑,忽而嗤之以鼻。一会愤怒难当,一会欢呼赞赏,完全融入了故事的情节。第二部分,是在纳粹集中营发生的。集中营中凡体弱多病的柔弱女子,都会被汉娜选为朗读者,虽然她们最终也难逃被送到奥斯维辛的命运。而汉娜,只是想让这些柔弱的姑娘的最后时光过的好受点,不必在她们吃不消的建筑工地劳动!第三部分,米夏通过录制录音带的方式,为身在监狱中的汉娜朗读。这次,汉都在录音带的帮助下,学会了识字,写字。她终于离文字的世界越来越近。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奇迹,这出自与汉娜对文字的虔诚与热情。她将阅读视为最幸福的感受。
我从不曾认为自杀是懦弱的。能有机会选择在何时,用何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这难道不是对生命本身的尊重么?而汉娜,选择在重获自由之际了结自己的生命,是不是她也无法接受出狱后的自己?
没有亲人,没有依靠,还要面对各种质疑以及终究无法原谅他的300多名犹太人的冤魂,用结束生命的方式来完成她的自我救赎!她的死去,毁灭了的是汉娜的身体,却也成全了自由、自主汉娜……
最后,不得不说说获得无数赞誉的电影版《朗读者》。毋庸置疑,我是一枚标准的原著党,总是担心翻拍的电影不能诠释小说的精髓。但这次我没有失望。导演不论是在角色的甄选,还是带给观影者的视觉感受,甚至是背景音乐,都花费了不少心思,实属上成之作!电影因为原著扎实的根基注定了它的成功!
影片保留了小说的原基调,米夏与汉娜的忘年恋,与二战历史反思的伤痛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而电影篇幅的局限性以及很难展现的众多内心戏,为演员的演绎增添了不少麻烦。好在男、女主角的刻画还算深入,没为原著减分。
小说中原有的对汉娜身上气味转变的描写不见了踪影,改成了米夏在汉娜即将出狱时,汉娜想亲近他,却换来些许厌恶的表情。而那段我认为最精彩的父子间的对话,也被改编为了法学教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这令我实在不敢苟同。且不说两人的专业性的偏差,就单单父对子的情感展现也着实要比教授对学生的教导来的更有深意!
电影中,让人惊喜的改编出自一部契诃夫作品,这让我忍不住为导演的才华折服。影片中对汉娜影响最深的,便是契诃夫的《带小狗的女人》。这虽不是契诃夫经典的代表作,但与米夏和汉娜的处境却有某些契合之处。然而原著中,虽涉及了契诃夫的名字,不过并没有指明是哪部作品。读者无从得知是那部作品,让汉娜产生了识字的渴望。而电影将《带小狗的女人》这个答案,呈现给了观众。
电影毫不吝惜地给了这部作品大量的镜头。在汉娜自缢后,米夏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汉娜服刑的牢房。《带小狗的女人》便引起了米夏的注意。它是汉娜自主阅读的第一本书,也是汉娜的第一个识字课本。甚至在汉娜的床头,贴着她工工整整誊抄的《带小狗的女人》的开篇。而米夏望着墙上的作品,心里百感交集!
影片最后的处理也是点睛之笔。男主角在影片中间部分对与自己甚有隔阂的女儿表达了,自己与女儿的疏远是因为其未曾完整的向女儿表达自我。而影片结尾处,米夏带着女儿来到了汉娜的墓碑前,向女儿讲述了他和汉娜的故事……
这是我最用心写的书评+影评。最后的最后,我还是忍不住要吐槽一下被广电总局剪辑了的电影版《生死朗读》。虽然小说中,汉娜和米夏的关系进展发展的颇为迅速,但影片中被剪辑了的展现两人感情升温,彼此个性的地方,让我只看到了欲望!被“和谐”的影片,只能让我感到被“无知”、被“单纯”!
朗读者观后感 篇二
十年前的那个夏天,似乎全世界的痴男怨女都在为着一个发生在泰坦尼克号上的悲情故事而以泪洗面,伴随着这样的哀怨气氛的是那首听到人们耳膜爆裂的《我心永恒》。一时间,人们似乎全都认识了莱昂纳多和温丝莱特,但我却对这对小白脸+胖妞的组合并不怎么感冒,以至于之后的很多年我始终分不清温丝莱特和莱温斯基。直到2006年的《身为人母》我才重新认识到这个我始终记不住名字的女人,而最近看完斯蒂芬·戴德利的《朗读者》后,我已经清楚的记住了凯特·温丝莱特这个名字,和那张不再年轻的脸。
如果你发现你不可遏止地爱上了比你年长20岁的单身女邻居,与她的恋情即便在分手后还深深地影响了你,可是在8年后的某一天,你惊讶地发现这个令你魂牵梦萦的女人竟然是纳粹屠杀犹太人的刽子手,而你有证据可以为她减轻罪名,你会怎么做?
这就是《朗读者》给我们呈现的道德困境。这个故事在中年男人伯格凝视着窗外缓缓行驶的电车中展开了回忆。1958年,二战后的德国萧条破败,百业待兴,15岁的少年伯格在电车上突发猩红热了,他独自下车,行走在瓢泼大雨中,最后在一个阴暗狭小的过道里病倒了,一个36岁的陌生女人帮助了他并把他送回了家。三个月后,少年渐渐恢复过来,他来到那个阴暗狭小的过道,手里捧了一束花,他要去感谢那个曾经在他生病时给予过他帮助的女人,但是内心的情欲却使得两人很快卷入了一场激情而秘密的肉体关系之中。
这个陌生的女人叫汉娜,电车上的售票员,她让伯格为她朗读,《奥德赛》、《带小狗的女人》、《战争与和平》,在伯格的朗读中,汉娜像个孩子似的时而痛哭流涕,时而开怀大笑。在伯格即将年满16岁的那个夏天,汉娜突然不辞而别,留下的是伯格的独自黯然神伤。八年之后,伯格再次见到了汉娜,只不过这次伯格是以法学院研究小组成员的身份去法院旁听审判纳粹战犯的听证会,而汉娜,正是被审判的六名罪犯中的一员,1944年,她作为集中营看守人员在火灾发生时没有开门放出被关押在教堂里的300名犹太妇女,被指控犯有谋杀罪。
法庭上的汉娜并没有像其他一同被指认的罪犯一样极力否认自己的罪行,她坚定异常地坦诚面对一切。“是的,是我做的。”她执拗遵循的规范,她坚守的职责是她眼睁睁看着300人被大火烧死的辩词。她那句诘问法官的话,“换了你,你会怎么做?”却让所有人无语。
对于汉娜这个人物,故事本身就没有直接交代人物的身份和背景,于是汉娜这个人身上始终有一层神秘面纱等待人们五揭开:她在报名党卫队看守人员之前曾经在西门子上班,并有希望升职;战后她在电车上卖票,仍然有机会升职,但她都在那些可能通过考试得到提升机会的部门没有长时间的留任就走了,没有人知道为什么。直到审判席上,汉娜最终不愿提笔在白纸上写字做笔迹比较以此洗清自己是谋杀犹太人主谋而背叛终身监禁时,伯格终于明白了那个喜欢听别人给她朗读、在看菜单时神色慌张的女人是一个文盲。但她却拒绝向任何人袒露自己的缺陷,即使替他人受过而终身监禁,也要隐瞒这个卑微的秘密。
此片的导演斯蒂芬·戴德利曾受到一些舆论的批评,说《朗读者》实则是为二战纳粹德国的罪行披上了一层温情的外衣,是对于屠杀的另一种开脱,甚至站在了理解罪恶的立场上来描绘汉娜这个人物。然而,可能有人没有想过,为什么人们总是能站在历史的高度以一个道德家的伟岸姿态去谴责过去,却不曾想到无论是纳粹、日本侵华、文ge,还是最近的抵制日货法货,在这样的历史事件中,群体的感性永远是大于个人的理性的,也就是说置身于多数人之中时,个人便开始相信有一种难以克服的力量使自己不能不屈服于本能,即便这并不是自己所想的初衷。
有人认为该片很不可理喻,原因在于伯格作为一个律师,在掌握证据的情况下却保持着沉默,优柔寡断,丝毫没有正义感,让一个本来不那么邪恶的女人背负着恶魔的罪名终身监禁,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残酷的?更有人直接发出质疑“沉默是种美德吗”。这里的“沉默”并不单单只是伯格个人的道德立场那么简单,而是涉及到一代人关于战后对于前一代罪恶阴影的困惑和反思。
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片名所提到的“朗读者”指代的是谁。很明显,影片中出现的“朗读者”是伯格,少年时的他给汉娜读小说,在汉娜被关进监狱里他又将自己的朗读录成磁带寄给汉娜,影片中实际出现的朗读者是伯格,然而如果把纳粹德国的历史比作一本书的话,那么无疑汉娜才是这本书的朗读者。汉娜·舒米兹,经历过纳粹的暴行,以一个刽子手的身份,邪恶与罪恶曾经在她的手里流转,这样对于罪恶最直接的接触,要比下一代从政治从书本上得来的纳粹的印象更为清晰更为真实。但汉娜却是个文盲,不会读写,她在尊严的驱遣下,盲从于法西斯的暴力集团,而法西斯是什么?暴力是什么?人性的罪与恶,极端的主义,残忍的排除异己,这些对于一个只想“找份工作”的汉娜来说显然太过于遥远,她知道的只是找份工作和尽职尽责而已。
这就让汉娜这么一个人陷入了一个道德的困境中,是谴责她还是同情她?一方面,她的确曾经犯过劣迹斑斑的屠杀,另一方面,她的所作所为或多或少是一种群体的无意识行为,是一个卑微小人物在风雨飘摇的大环境中的迫不得已。面对着这样一个困境,已经掌握证据的。伯格选择了“沉默”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这件事上的主流态度。伯格被两重罪恶感折磨着,这两重罪恶极端矛盾。作为战后德国的年轻一代,他看到甚至痛恨上一代所犯下的罪行,这是忏悔无法弥补的弥天大罪。所以,他认为汉娜是有罪的,这种罪状不容辩驳,是应该受到审判和谴责的,因为她不仅参与其间,而且作为集中营的女看守她还间接参与了对于犹太人的迫害;但作为对于汉娜的秘密有所了解的伯格来说,他又希望法律能够赦免汉娜。在监狱的食堂,伯格握住了汉娜缓缓伸过来的手,他狂热地爱过这个女人,并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这个女人,但这个女人因为忠于职守而充当的无辜刽子手又是无法救赎和原谅的,原谅她,从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对自己道德观的背叛,伯格收回了还没有来得及温热的手。
一切都结束了吗?汉娜问伯格。一切都结束了,离开了监狱,汉娜再也不会收到录音带了,也不会有人来探望她,她心中仅存的一点温情都将消散开去,在就要回到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来之前的某个日子,她选择了结束自己66岁的生命。而对于自己那个卑微的秘密,伯格始终也没有说出去。
但,沉默是一种美德吗?我不相信你的答案。
朗读者观后感 篇三
一部让我看完心里会很难受的电影。凯特·温丝莱特的演技确实提高了不少。影片前半部分拍得很美,堪称大师手笔。画面很美,音乐也很美,让人看着很舒服。男女主人公那种私密的关系虽然有些畸形,但仍让我感觉很浪漫。男孩愿意为了这个女人离开家;愿意为她卖掉自己心爱的邮票;愿意在别人面前亲吻这个看似是他妈妈的女人;更愿意在爱之前为她高声朗读。一段忘年之恋改变了这个男孩的一生。
关于战争,影片没有过多描写,只用短短的几句台词让人们感受着二战的残酷。它不再关注那些惨无人道的罪行,也没有惨烈的画面作为刺激,而是全心全意把焦点放到了普通人身上,通过他们的转变来折射出那段罪恶的往事。面对已是纳粹战犯的汉娜,麦克无法做出选择。而汉娜,却隐藏了自己不识字的秘密,对罪行供认不讳。难道不识字的耻辱比一生的自由还要重要吗?这一点让所有观众都不能理解。
对于汉娜这个人物,影片没有交代她的前史,她的出场也没有让我很喜欢,她的性格直到人性和职责面临两难选择的时候才得以充分展现。
影片在后半部分没有满足观众的某种欲望,但却在电影美学中上升了一个层次,那就是对宽恕的意义的深度探讨。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朗读者观后感电影影评【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