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

《理想国》读后感---与哲人对话(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15-02-15 07:43:03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第一篇:《理想国》读后感---与哲人对话

《理想国》读后感---与哲人对话

《理想国》的对话体写作方式让我自然而然想起了我们中国的孔子。虽然《理想国》里思想都是柏拉图本人的,但是我们不可否认,他作为苏格拉底的弟子,其思想观念受苏格拉底之深,而且以苏格拉底的口吻来写,书中一直把正义作为讨论的对象,并通过归谬的方法,先提出正义的不确切定义,而后归纳抽象来寻找正义的真正含义,遵循着苏格拉底“助产术”的寻求智慧之路,所以我们读来常常感觉就是苏格拉底本人在辩论。同样是生活在差不多时代的伟大哲学家,一先一后,经历竟也是如此相似,孔子有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撰写的、记录其言行的《论语》,苏格拉底有其弟子借其口而使早期对古希腊哲学最初探索得以流传的《理想国》。

初中时就通过一些简单渠道听说过《理想国》,心中对“理想国”的定位如莫尔的“乌托邦”,如陶渊明的“桃花源”,真正拿到这本书才知道“republic”的真正来源。比起充满幻想的描绘一个理想社会,这本书更是向我们展现了古希腊那个充满魅力的辩论时代。由于读的不够精细,所以不敢说真正读懂领会了多少东西,但是却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哲学家们最初一直倡导和崇拜的理性的玄冥、逻辑之曲折、言辞之诡秘。曾经中学时代在历史课上看到那些类似于智者学派的古希腊人热衷于辩论,在田间街头、小巷集市运用各种辩论法则,或谈笑风生,或面红耳赤,或洋洋得意,或灰头土脸的你说我论时,总会对那个诞生最早文明的古国之一,产生无限遐想,所以庆幸在年轻时代还能真正有机会走进书里,走进那个神秘世界。

“什么是正义,”这是柏拉图和格劳孔、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西蒙尼德在第一卷一直讨论围绕的中心,“欠债还钱就是正义”“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分的报答”“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而后开始讨论城邦的正义,认为一个好的城邦应该具备勇敢、智慧和节制等美德,每个人都是在国家里执行适合他天性的职务,如孔子的“性相近也”观点一样,苏格拉底认为教育可以激发人性里潜在的能力和知识,而柏拉图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沿袭。当城邦里的统治者、守卫者、劳动者各守其责、互不僭越,和谐分工时,这个城邦就具有了“正义的美德”,然后从城邦类比到个人,认为那是“大”“小”“内”外‘的关系,正义的个人就是安排好自己的事情,自己主宰自己,对自己友善,同时在某些政治事务、私人事务上,保持和谐的状态的行为,就是正义的好行为。

正义永远是快乐的,而不正义反之,王政最好,寡头政治、民主政体、僭主政体都不如以哲学王做统治者更符合正义的定义。针对社会,讨论还涉及了女子教育、儿童的生育与培养等问题,并且含有男女平等的民主辉光,一个国家里也能够造就出类拔萃的女人,他们也可以去守卫城邦。“理念”说也是柏拉图思想的一个重要支撑部分,他认为哲学王应该成为正义城邦的统治者,因为他可以“把握永恒不变的事物”,“永远酷爱那种能让他们看到永恒的不受产生与灭亡过程影响的实体的知识”“天赋具有良好的记性,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尔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文中“苏格拉底”用船长的譬喻说明一个真正哲学家在城邦的处境。

读到中后部分,我的脑海里似乎才开始勾画出“苏格拉底”所描绘的“理想国,”可是就他自己来看,“只有在某种必然性碰巧迫使当前被称为无用的那(本站隆重推荐好范 文网:wWW.haOwORD.Com)些极少数的未腐败的哲学家,出来主管城邦,并使得公民服从他们管理时,或者,只有当当权的那些人的儿子、国王的儿子或当权者本人、国王本人受到神的感化,真正爱上了真哲学的时候,”城市、国家才能完善,才能成为理想国。同时柏拉图还用一系列的比喻来论证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这似乎也成为柏拉图哲学的出发点和坚持的原则。于是我也深刻的体会了所谓的“日喻”“线喻”和“洞喻,”柏拉图建构起了他的理念世界。

关于国家,非得有哲学王不可,于是柏拉图也极力探讨几何学的重要性,也包括天文学、音乐、体操和辩证法,并且论述了这些的重要程度,他有关这些课程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对我们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哲学家应该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为哲学家,”是他心目中创建理想国的思想核心。柏拉图为我们这些后来人描绘的理想蓝图,为19世纪的空想主义者提供了蓝本。

一本《理想国》,涉及到了道德、民主、教育、文艺、平等等诸多问题,一系列看似平常的谈话,范畴广泛,信息量大,却又毫无间隙,娓娓道来,整合而连贯。我想,哲学应该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学科,不仅是因为先哲们对它的孜孜以求,也不仅仅是因为后来的许多学科就是从哲学分支而来,而是因为它是先人们智慧的结晶,理论与实践的精华。深邃的思考、对美好的追求,看待事物的态度、缜密的思维方式等等都与哲学息息相关,我们想要更好的生活,想要看待学术问题的不同眼光,无一不需要我们的哲学功底,需要我们与哲人对话,采撷他们思想的丰硕花朵。

第二篇:与太阳的对话 读后感

《与太阳的对话——丹阳四大教育家》读后感

新桥中心幼儿园童玲

最近拜读了由马相伯教育奖励促进会编著的《与太阳的对话》一书,深深感悟到作为一名教师身上所背负的责任的重大与深远!

吕凤子先生说:“教师要成为没的表现者,要在美的境界中发现道德境界。”他主张“美育”和“爱育”,有了“爱”和“美”,才有“善”和“真”,因此他毕生尽瘁于美育,从不倦怠。我觉得他就是以他这种无尽的爱,无尽的美,无尽的仁,用自己的一切力量去实践去完成的。我感慨,我们在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是否也应反思,如何将美育和德育进行有效的结合和实施呢?幼儿的美育是在培养他们对美的事物的正确认识,在《幼儿园纲要》中也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习吕凤子先生的“以身立德”、“以爱立美”、“以美立人”、“以德立教”后,我领悟到,在真正的教育过程中,老师要真正领悟自己所处的地位,学高为师的同时,更注重的应该是身正为范!

求真、能贱。我认真咀嚼了 “一日存诚、一日能贱”。存诚就是说做人要老实,能贱就是说不要轻视卑微的工作。吕叔湘先生更提出就真、能贱。我觉得就是因为这两点,激励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也要努力让自己在学术研究上有所突破,身体力行,事实就是的追求真理,并树立严谨务实的学风,真诚为人的处事态度,将求真的这种精神铭记在心。同时我也会不卑微自己的工作,不计较个人的得失,用一颗真诚的心去看待我的职业,去教授我的学生。同时吕叔湘先生还提出“立定脚跟处世,放开眼孔读书”,解开我们的传统教学所带来的束缚,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我们也要教育孩子立定脚跟做人、放开眼孔求知。

一滴水就是一个海洋,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幼儿教师的工作细碎而又繁琐,身为一线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陶醉于这份古老又现代的地方文化,我感恩于教育这个大家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寻找自己的不足,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完善自己,争取使自己的幼教工作更出彩,也争取做一个与太阳对话的人,为丹阳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微小力量!

第三篇:理想国》读后感

一道耀眼的闪光

——读《理想国》有感

作为西方乃至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哲学家之一,柏拉图一生立著无数,而《理想国》无疑是其中最能表现出他政治思想的作品。通过描写苏格拉底与他人丰富多彩、环环相扣的对话与辩论,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的城邦。而理想国的宗旨是缔造一个秩序井然的正义国家。围绕这个宗旨,柏拉图开篇不久就开始讨论什么是正义的国家,而不是什么是正义的人,他从城邦至公民、从上往下、从大往小地理想化地安排了城邦公民的一切,生活、工作、教育及一切。

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导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这个国家由立法统治者,国家护卫军,普通劳动民三个阶级组成。这本书的中心思想是哲学家应该成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成为哲学家。哲学家不应该是躲在象牙塔里死读书而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去努力实践,去夺取政权。而政治家应该对哲学充满向往,并且不断的追求自己在哲学道路上的进步,并用哲学的思想来管理民众。

在这本名著中,柏拉图本来是要论述个人正义,为了说明个人正义,用城邦正义作为铺垫和比方,但柏拉图实际上用大量的篇幅去论证描述理想城邦。柏拉图的这种证明方式给了后人一个他所始料不及的提示:除了个人正义之外,还存在着城邦正义,或者说,还存在着国家制度的正义。

同时,《理想国》还是一本哲学思想与政治理想交织的辉煌巨著。通篇充斥着哲学的智慧,饱含着政治思想的精华,这就体现了柏拉图毕生所追求的理想:“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应为政治家”。

其讨论的热点是一直都是正义哲学的问题。苏格拉底与克法洛斯、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等智者展开了激烈的交锋。他们先后讨论了“欠债还债就是正义”,“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等观点。苏格拉底也一一进行了驳斥,并最终得出了正义的真正概念。然而文章并没有仅仅落在关于个人正义的讨论上,柏拉图其实是着眼于城邦的正义。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正义是理想城邦的原则,并将这条正义原则归结为:“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或“每个人都作为一个人干他自己份内的事而不干涉别人份内的事”。

当然,柏拉图的城邦并不是所谓的众生平等,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压迫的人人平等的国度。他所谓的城邦也是分等级的,也就是城邦分为统治者、军人、劳动者。

“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我们也才可以诸事顺遂,无论今世在这里还是将来在我们刚才所描述的那一千年的旅程中。”柏拉图在《理想国》的结尾这样说道。

正义的哲学家做了王,也许,这是柏拉图对国家的完美定义。

第四篇:《理想国》读后感

对《理想国》的浅读

柏拉图式古希腊三大哲学家之一,他师从苏格拉底,一生致力于钻研哲学,并 游历了埃及、西西里等地,一手创办了西方最早的高级学府“柏拉图学院”,他一生忙于研究、教学和著述工作,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共同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哲学基础。柏拉图的思想是对以前的希腊哲学包括早期自然哲学、智者的思想和方法以及苏格拉底的原则和方法,所做的创造性综合,《理想国》用辩论对话体裁写成,是柏拉图成熟期的代表作,书中人物性格鲜明,场景生动有趣,语言流畅明晰,论证严实细致,内容深刻丰富,达到了哲学、文学、政治学和逻辑修辞学的高度统一,此书是西方文艺、政治、民主理论的奠基之作,是人类思想史上第一部政治学巨作,对西方政治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理想国》论述的是城邦正义与个人正义之间的关系,书的开篇就讨论正义以及政府的公正,后篇写城邦的文化、法律、教育,国家的是个准则,国家的气质,女子在国家中及哲学家治国,哲学家用彼岸治国,灵魂上升到哲学境界的三种方法,论四种国家制度,论极权、快乐和理想的公民,灵魂不死论及天上的绝对理念共计十部分,今天我主要解读一下书中的政治问题。

柏拉图在本书中构建了自己的理想国家模式,并宣称理想的国家应该是有着学家莱领导的,并且他具体的论述了理想国家的模式,从寻求正义出发,来阐述了幸福国家的模型。

在这方面,他首先谈到了生产者应自觉的、全心全意为国家生产粮食服务;商人应把贸易做大做好,满足人民生活所需;战士应当勇敢的保卫自己的国家;同时他也谈到了每个人应该掌握好自己行业的技能。归根到底,各个行业的人都应当为自己的国家做贡献,从而使生活在这个国度的人感到幸福,运用各个行业与国家的关系及国家发展的角度来说明:国家大于每一个个人和家庭,为了国家和政治的建构,我们应该服从于国家的需要。这种国家观产生于城邦国家,人员相对较少,而今我们的国家过于膨大、强盛,对于个人的压制太多,因此我们国家需要的是怎样在当下实现国家强大与个人人性解放的相统一,

柏拉图认为改造社会应从教育入手,把每一个公民教育成为明辨事理的人、国家的栋梁之才,那么国家也就强大了。

在法律问题上,柏拉图认为法律应该更多的参考以往的蓝本来制定,并在很多方面给人们的行为做了一个限定,凡违反法律的人应当受处罚,法律是正义的,违法必然是非正义的,“任何公民有违反国家制度的行为都要被处于极刑。”可见柏拉图对于法律的作用是赞成的,并认为在政治井然有序的还是杂乱无章的国家里法律都是必须的,体现了政治学的法治思想。

柏拉图关于教育及法律的观点至今还是经典,虽不可以全套照搬,但这些思想对今天的中国也是十分有益、有用的。

论“安邦定国”和中国稳定这一节的辩论更为经典,开篇就是一句:“对于一个欲求安定的国家而言,能有什么比团结更为善,比分裂更为恶呢?柏拉图认为:国家要存在和发展,必然欲求稳定,而稳定必须团结并结束核打击分裂。 他首先论证了国家与个人唇亡齿寒的关系,这个国家的任何一个公民遇到任何一种遭遇,不管是好还是坏的,他的国君都会说:“受苦的都算是国家的一分苦,有福的自然也是国家的荣耀。”柏拉图如是说,同时柏拉图认为国家不应有私心,而应竭尽全力的为国家做贡献,领导者应该善于团结,这样城邦才会稳定

中国在政治上追求的也是和谐的发展、稳定的发展。总之,一个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都是:有稳定才有存在和发展。

关于

柏拉图还费了一番笔墨来论希腊内讧与战争。这里柏拉图说明了国家内部不能发生内讧,在对外上则要有战争的实力和准备,这样才能守卫好我们的国家,才能排除一切外忧内患,使理想国家得以生存和发展。我们不难看出拉图的一个信念:为了我们的理想国,每一个人应该恪守本职,为国效力。而且为了保卫好国家,应该用勇敢的精神来激励或影响下一代人,同时,那些勇敢的英雄还应该得到下一代的敬仰。每个行业、每个人都如此,那希腊就会强大,也就不怕战争的到来,希腊的一切生活才会有保障,希腊才会强盛。

我们看一下中国近代史,在近代中国受列强入侵,内有各种势力间的斗争,正是按柏拉图所说:内讧没有了,外族的入侵就不容易了,国共合作就是消除了内讧,即便这是暂时的,我们也完成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而当下:台独、疆独、藏独势力猖獗。一个民族只有团结一致才有可能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国家只有团结一致才有可能长盛不衰,人民才有可能得到安定幸福,因此,中国的一大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团结!

对中国而言,我国是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文明只有短短的百年不,因此我们得政治文明还不够高,远远不够成熟,再加上我国自古皆专制,皆人治,偶有民主,却终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可以说中国政治目前面临了一个大的变革瓶颈,我们的政体是人民民主专政,中国只有在原有的框架下积极探索,不断改善,最为主要途径的还是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理想国》中给我们启示的地方有很多,其中蕴含的宝藏还带我们继续开发,《理想国》值得我们一读

第五篇:理想国读后感

《理想国》读后感

从高中历史书中就学到了柏拉图关于理想国的思想,然而那时只是对理想国中心思想浅显的了解,而不是系统的学习。这学期,由于要写读书笔记的原因,我选了《理想国》这本书来阅读。花了将近半学期时间将整本书细心读完后,我感觉我学到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

《理想国》一书在哲学史乃至人类思想史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凡是知道柏拉图的人几乎都知道这部著作。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仅是对他此前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作了最为完整系统的表述,而且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一个完整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构成了以后各种作为社会政治思想而提出的乌托邦方案的开端。

《理想国》的主题十分丰富,它虽是一部哲学经典著作,但内容包括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文艺学等诸方面。由于篇幅原因,我决定选几个较重要同时也是我较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 关于理想国

本书最主要、最著名的理论就是柏拉图关于理想国的设想。柏拉图认为,国家就是放大了的个人,个人就是缩小了的国家。人有三种品德:智慧、勇敢和节制。国家也应有三等人:一是有智慧之德的统治者,由哲学王来担任,二是有勇敢之德的卫国者,三是有节制之德的供养着。前两个等级拥有权力但不可拥有私人财产,第三等级有私人财产但不可有权力。他认为这三个等级就如同人体中的上、中、下三个部分,协调一致而无矛盾,只有各就其位,各谋其事,在上者治国有方,在下者不犯上作乱,就达到了正义,就犹如在一首完美的乐曲中达到了高度和谐。

其实,柏拉图心中至善的城邦,不过是空想的乌托邦。他认为:理想的国家纵然还不能真实存在,但它却是唯一真实的国家,现存各类国家都应向它看齐,即使不能完全相同,也应争取相似。这就是柏拉图对他的理想国家所持的态度。

看完柏拉图理想国这一观点,我觉得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是站在贵族立场上的,妄图恢复古代的氏族制度,回到贵族统治时代。柏拉图也毫不隐晦地把他的理想国称之为君主制或贵族制,它带有明显的东方式的专制制度的特点。因此,马克思说,柏拉图的“理想国只是埃及种姓制度在雅典的理想化”。柏拉图虽然高尚地认为“我们建立这个国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某一个阶级的单独突出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但他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他本身的因素,他也只是想回到贵族时代。

二、 关于正义

本书讨论的另一主题是正义问题,在政治学中,首先是国家的正义。在讨论中的塞拉西马邱斯认为:“正义不是别的,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每一统治集团都为了其自身的利益而制定了法律。民主体制制定了民主的法律,专制体制制定了专制的法律,其他的也都是一样。因而他们宣布他们所制定的——他们自己的利益——对于被统治的就是公平正义,他们把每一个背离它的人作为违法者和犯有非正义行为的人而加以惩罚”换句话说,在任何国家,正义就是政府的利益。这个意见既深刻又极富启发性。

至于国家是怎样产生的,柏拉图认为,它起源于人们互相合作、互相交换,共同生活的需要。在如何维护国家的正义问题上,柏拉图认为,国家的统治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他提出,国家的统治者必须具有护卫国家的智慧(治国的知识)和能力,必须真正关心国家的利益,必须把公民的教育与培养作为头等重要的大事来抓,这是公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而不应当把力气放在制定法律和宪法方面。

其次是个人的正义。柏拉图认为,对国家而言,正义是指每个人都只做他自己分内的事,而不干涉别人分内的事,换句话说,正义就是每人各行其是,各安其分。这样,城邦内部就能做到明确分工、秩序井然,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否则,生产者、护卫者和统治者三个等级互相代替或互相干涉,这就造成混乱,国家将会因此毁灭。对个人而言,正义是指个人的

理智、激情和欲望各司其职,互相合作,是自身秩序井然,以保证心灵的健康、和谐。

三、 关于洞穴理念论

洞穴理念论是柏拉图另一重要的哲学思想。它的内容是这样的: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动,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出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在这个比喻中,柏拉图把通过视力反映的世界比作囚室,把囚室中的火光比作太阳的能量;同时把往上走和看见的东西运用到心灵上升到认知的过程。柏拉图这个“洞喻”的意图不仅要说明洞外事物之于洞里阴影正如理念之于可感事物,太阳之于世间万物正如“善”的理念之于理念世界一样,而且也试图表明人的灵魂是通过“转向”来认知事物的本质的,即从洞壁转向洞口,从洞口的火光转向外面的事物,从水中的倒影转向天上的太阳。转思就是反思和再反思,虽然是不断地准回头,但总的来说使知识呈现为一个线性的上升过程,所以柏拉图又用“线喻”表明了这个上升过程的各个阶段。

四、 关于教育

该书中,柏拉图还多次提到了教育问题。由于我们是师范专业,因此对这一方面的知识也格外关注。

柏拉图认为,教育和培养是当政者应注意的一件大事。理想国的建立和保持,端赖于教育,一个人得到的培养如果不合适,那么最好的天赋所得到的结果甚至会比差的天赋还要坏。理想国中有公民身份的男女儿童的教育从音乐和讲故事开始,歌词、曲调和故事内容都要经过严格审查,禁止不健康的东西。然后经过2~3年体育训练,锻炼吃苦、耐劳、勇敢等品格。10岁时所有男女孩子都被送到乡下去受教育,除识字、阅读、道德教育外,学习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理论。20岁时,进行第一次筛选,被挑选出来的青年要能将学过的课程加以综合,以考察他们有无辩证法的天赋。30岁时,根据第一次挑选出来的人在学习、作战和工作中的表现,作第二次筛选并进行考试。被选出的人用五年时间专心致志地学习辩证法。35岁再放到实际工作中锻炼。

柏拉图有不少的教育思想是很先进的,他提到“国家用人要因人而异,全国公民无一例外。每个人的天赋适合什么,就应该派他去完成什么任务,以便大家都能发挥所长。”这与现在普遍提倡的因材施教,发展个性,是很相近的。

另外,在他的书中还涉及到了寓教于乐的思想。他认为“教育的方式不能是强迫”,“自由人学习任何东西不应是奴隶式的,强迫的体力劳动虽不会使身体变得更坏,但是强制的学习却是绝对进不了心灵的。”“在孩子们的学习中不要使用强迫,而是用游戏,用这种游戏你也能更好地发现每一个孩子天生的志趣。”这一思想对我们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以上便是我们理想国整本书所理解的,学到的东西。对于柏拉图的《理想国》,我的阐述还是片面而肤浅的,因为还有很多细节之处不明白,需要更加深入的仔细阅读书籍并清晰认识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才能更好的对其文章进行解读。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学会了如何钻研学问,读懂文章,还学会了思考人生,我要成为怎样的人,达到什么样的人生目标等等。名家的哲学思想给了我许多人生启迪。读书,要学习书中的学问,更要从学习书中品味人生。

word该篇DOC格式《理想国》读后感---与哲人对话(精选多篇)范文,共有9042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理想国》读后感---与哲人对话(精选多篇)下载
《理想国》读后感---与哲人对话(精选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