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平行宇宙》读后感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平行宇宙》读后感1
平行宇宙理论最早是由埃弗莱特于1957年提出的,就是在我们的这个空间中:平行宇宙是重叠在一起的。
平行世界是指两个或多个世界之间相互没有联系,只不过它们全都一模一样,整个世界都会跟着分出去了,只是你们俩永远都不会碰到一起
在书中平行宇宙介绍的大概定义,就是如果平行宇宙彼此之间分解出来,这也就是著名的《外祖母悖论》:你手里拿着无数片树叶,而使得我们有机会穿越宇宙,就是说:当我横穿马路的时候。只是即使我们单靠接近于光速地高速飞行是永远也到不了那样的世界。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看。那我杀了我的外祖母,每一件事会出现不同的过程和后果,无数的平行宇宙重叠在一起,将所有的量子平行宇宙都毁于一旦。两个轴上的人彼此无法知晓另一个世界的存在,对于我这种不经常读科普读物的人这本书让我深深的痴迷,让我对科普读物有了深深的热爱。
上面的解释太过复杂我就列举几个例子,假设你手里拿着一片树叶,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一片树叶,当然啦,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么。能不能换种看法呢:你手里拿着无数片树叶,只不过它们全都一模一样,在时间空间上叠合在一起了,所以你只能看见一片树叶,甚至连你自己都有无限多个,只不过叠在一起了,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没准会分一个出来呢。但是分出来的不止你一个人,整个世界都会跟着分出去了,于是有两个互不相干的世界,其中各有一个一模一样的你,只是你们俩永远都不会碰到一起,也就无从知道对方的存在,这就是所谓平行宇宙了。
科技让生活更加精彩,也让我们了解到未知的奥秘。
《平行宇宙》读后感2
翻开这本书,我满脑子都是电影《星际迷航》的场景。我期待能看到一个平行的宇宙,一个外太空的空间描述。让我们跟随加来道雄了解宇宙。
宇宙的诞生至今是个谜,各种猜想充斥着我们的认知世界,当你找不到充足的理由反驳这个猜想,那么他就暂时成立。从望远镜、大型望远镜、空间卫星、激光、引力波探测器、X射线望远镜和高速超级计算机等的产生,正在逐渐改变我们对宇宙的认知。宇宙学家认为目前宇宙正在以跑开的模式膨胀,无限制的膨胀,速度越来越快,随着时间越长宇宙变得越来越冷,有一天宇宙将陷入黑暗和寒冷,所有的智能生命都将死亡。2001年6月30日,NASA将WMAP卫星送上天空,WMAP卫星第一次扫描了天空,让我们改变了过去认为的宇宙年龄是45亿年,实际上从WMAP数据揭示,宇宙的年龄已经137亿年了!同时我们所看到的行星、恒星和星系只占宇宙总物质和总能量的4%。也就是说宇宙对我们来说还很浩渺,我们还远远没有认知到。
M理论和11维空间,弦理论最新的化身就是“M理论”,M代表“膜”。解释一下,自古希腊以来,哲学家就推断,组成大块物质的可能是微小的叫做原子的粒子。今天我们通过原子对撞机和粒子加速器可以将原子核分裂为亚原子粒子,如:中微子、夸克、介子、轻子、强子、胶子、W玻色子等。弦理论和M理论就是构想宇宙是由各种亚原子粒子类似于可以在小提琴琴弦上演奏的音调,或在鼓膜上演奏的鼓点。但“弦”和“膜”不是普通的弦和膜,他们存在于第10维和第11维超空间。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也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观,在宇宙中,控制天体的神秘定律与控制地面物体的定律相同。1915年爱因斯坦完成了他的广义相对论,在这个理论里,引力不是充满宇宙的独立的力,而是空间—时间这块布弯曲的表现效果。你可以想象一个池塘,扔一块石头,产生一系列发源于冲击点的波纹,石头越大,池塘表面的弯曲越大,类似地,恒星越大,围绕恒星的空间—时间的弯曲也越大。有人说这世界上只有三个人懂得爱因斯坦的理论,其中之一就是亚瑟。爱丁顿,另一人是谁呢?会是你吗?至少我不懂。
暗物质,这个名称好时髦,但我有时也想不通,为什么叫暗物质?可以解释为“冷暗的物质”。他们几乎不可见,如褐色的矮星、中子星、黑洞组成。平行宇宙是随着量子波动理论引入到宇宙学而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存在的。我相信一定有外星人,他们就生活在平行宇宙中。黑洞是看不见的,宇宙中存在大量的黑洞(科学家推测至少有3亿个黑洞),科学家们用间接的方法证明了黑洞的存在。时间旅行,我总觉得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通过黑洞是不可行的,那么通过虫洞穿越是否可行?电影里经常看到,坐上时光机器可以穿越到过去和未来。时间本来就是空间的一维,时光之旅是让你经过穹界,如果是黑洞你将被撕成碎片,似乎虫洞就可以不用担心。
还记得《星际迷航》里面的时空运输机,1993年科学家提出了“量子纠缠”的论点,但当时看是多么不可思议,随着技术进步,现在终于验证了量子心理传输。我还是觉得匪夷所思,看来需要读一读量子力学的书了!
密歇根大学的弗雷德·亚当斯和格雷格·拉夫林将宇宙分为五个阶段:原始时期、群星遍布时期、退化时期、黑洞时期、黑暗时期。俄罗斯物理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舍夫在对外太空可能存在的文明所发出的射电信号进行分类提出了文明分为三类:I、II、III、I类文明应已掌握了行星级别的能量;II类文明应已耗尽了单独一颗行星的能量,并已掌握了整个一颗恒星的能量;III类文明已耗尽一个单一太阳系的能量,并已在其本星系的广大范围内进行殖民。每类文明与比其低一级别的文明之间的差别为100亿倍。我们人类目前的文明还需要100—200年才能达到I类文明,我们近似的认为我们现在是0.7类文明。
为什么夜晚的天空是黑色的?你所看到的天空的星星,实际上可能是几亿年前他的样子,因为他距离我们太遥远了。天空如果按照大爆炸理论应该是一片火海,可为什么看不到一丝火的痕迹呢?科学家解释是因为星云、星际尘埃,遮挡了星星的光芒,所以我们看到的`才是黑色的背景。突然发现我从未质疑过天空为什么是黑色的?因为在我心里神秘的东西就该是黑色的。
宇宙对我们渺小的人类来讲,还太深奥,太神秘,太遥远,尽管我们认为我们已经有了一定了解,但也许登高远望,才发现我们不过看到的是冰山一角。
《平行宇宙》读后感3
《平行宇宙》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它的作者是美籍日裔人加来道雄。
这本书用了通俗的语言来讲解许多我们高中和大学才学到的M—理论(这个理论它包含着弦理论和一些关于维度的理论)和平行宇宙(我们这个宇宙分裂出来的一个宇宙)。我们这个宇宙的某些事件在另一个宇宙里可能会被单一量子事件(这个科学名词可以用“意外”这个词来代替)打破,从而形成另外一种结果。
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有以后几点:第一点是它的内容通俗易懂,现在的科学理论书太深奥了,虽然普通人也能看,但是人们会抱怨:“这本书里的字一个一个看我还认识,怎么组合起来我什么也看不懂呢?”而且图片也少,人一看就犯困。而《平行宇宙》这本书有大量的图片和通俗的语言,让人读得很轻松。第二点,是有难词难句解释,如果碰上一些科学名词和比较高深的句子,普通科普书籍会写在下边或旁边,这样会大大影响书写量,而且也不怎么美观,但是《平行宇宙》却把难词难句统一放到最后几页,这样可以节约许多纸。
这本书非常有趣,希望大家来看看。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平行宇宙》读后感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