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国家记忆》读后感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国家记忆》观后感 篇一
照片,对于历史研究来说无疑是极有价值的。这是因为它的直观、形象和真实。
与之相比,文字就太主观化。不同书写历史的人,其历史观、意识形态不同,他们笔下的历史就会呈现出不同的面目。
历史也是人的记忆,而记忆在时间的侵蚀下,会不断折射、扭曲、变形。时间,创造了历史,也改变了历史。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已经是变了样子的。这里面有多少是真实的,也只有时间知道。
文字,不可信;照片,则基本上是真实的。当拍摄者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历史就被定格成为永恒,它不再惧怕时间。当然,照片也会有问题,例如摆拍。那张著名的美军士兵把国旗插上硫磺岛的照片,就是摆拍的。虽如此,但照片中的地理环境、战场硝烟、军装、人的面貌等等,这都是真实的,通过这些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一种真实的历史氛围,所以这样的照片也是有价值的,是文字所不能取代的。
观看历史照片,会有一种在场感,仿佛我们已经置身其中,时代气息扑面而来。
这本以“国家记忆”为名的书就是一本照片集,反映的是抗日战争中的滇缅会战。这段历史,随着图书和影视作品的流行对我们已不再陌生,而这些由当年美军通讯兵拍摄的照片,会让我们更全面更形象地感知那段残酷而辉煌的岁月,会让我们更直观更真实地认识那些被我们曾经歪曲、遗忘的国军抗日军人。
这些照片,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愈显其珍贵。
《国家记忆》观后感 篇二
“实际上,我们的绝大多数抗战死士,是死过两次的。第一次死掉的是他们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另一次则是全人类历史上空前而且必定绝后地从所有人心里铲除他们用生命本应还得的永生。幸运的是,在我们所有人都死掉之后,这些在一个甲子前就为国先死的父辈仍然或者,活得会比我们久,活得会比我们的孙子还久。因为这些照片将他们不死的灵魂信息传递给我们,使他们活在千秋万代的中国人心里,而且,再也不会,不容许再会,让他们第三次死去。”这是印在《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收藏中缅印战场影像》封底上的一句话,让我感慨颇深。
我们总是担心历史被掩埋,其实多余,因为即使埋得再深,只要事实俱在,无论多么久远,总会有见天日的时候。就像这本影像册,当我一页页的翻过去,仿佛冥冥中听到一个声音“都给我闭嘴,自己看照片吧!”是啊,何须说什么呢?我似乎还看到一个隐隐绰绰的身影,躲在一旁暗自窃笑。“再也不会,不容许再会,让他们第三次死去。”我觉着这话说得有点儿绝对,难说,真得难说,姑且不论第三次的问题,就是这二次的死去,尚未完全复活过来呢,怎么就这么确定不会让他们再死一回呢?倒是“全人类历史上空前而且必定绝后地从所有人心里铲除他们用生命本应还得的永生”这话说得很准确。虽决绝,但是事实。
听说部队加薪了,幅度很大,越是基层的越是加得多。和平年代,这兵当得绝对滋润,加不加薪后说,就冲着一些人转业前混套房子,转业后进入政府机关当公务员显示诱惑,当兵绝对是上上之选。不过这次加薪的目的我表示怀疑,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为安全计,此处略去好几百字……
《国家记忆》观后感 篇三
《国家记忆》主要展现党史、国史、军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各领域重大工程建设、揭秘重大决策背后的故事、讲述各阶层各时代代表性人物,记录讲述党的奋斗史、创业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史、改革开放进程史等。
通过大历史、小细节引家观、历史观、价值观,展现家国情怀、中国道路、中国精神、时代潮流、民族命运、大国梦想的沿革,为国家为社会凝心聚力。
10月3-10月8日,《新中国1949》将播出1-5集,通过查找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采访诸多专家、学者和亲历者,节目展现了1949年中国政局的变化、解放战争的进展、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决策,以及当时的中国国情状况。
这五集分为《北平解放前夜》、《中共中央进北平》、《定都北平》、《揭秘开国大典》五集,节目通过讲述这一时期各个重大事件背后的故事,生动地再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发生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勾画出半个世纪里中华民族为寻求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艰辛历程。
《国家记忆》读后感 篇四
主编章东磐先生说:实际上,我们的绝大多数抗战死士,是死过两次的。第一次死掉的是他们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另一次则是在全人类历史上空前而且必定绝后地从所有人心里铲除他们用生命本应换得的永生。当我看到这句话时,泪水禁不住涌出眼眶,书本上的文字也变得一片模糊。如果没有邓康延,章东磐,晏欢等各位民间人士不远万里,飞越大洋彼岸,用三个月时间去翻阅寻找封存在美国国家档案馆的几万张战时照片,这本书就不会这样呈现在我们眼前,祖辈的战场也不会这样直观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抗战的岁月也不会这样真实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以前也看过不少关于抗战的纪录片,震撼于黑白影像的历史的真实,但今天翻开这本由500张战地照片组成的书时,那种握在手上的真实与虚幻交织着的矛盾与厚重充斥心头,这上面的人物,从指挥若定的将军到满脸稚气的娃娃兵,曾在过去的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这样的在镜头前走过,如今,将军早已逝去,娃娃兵算算也应该是八十多岁的耄耋老翁了,他们是否还在某处好好地生活着呢?对于曾经为保家卫国拼命流血的他们,还有多少人记得他们的故事,愿意倾听他们的故事?这上面有些著名的照片,经常被各种媒体引用,象那张身着单衣,脚穿草鞋,奄奄一息的伤兵,很多纪录片将它引为川军北上阵亡士兵的影像,其实他是一名受伤的远征军士兵;又如那位上了美国时代杂志的年轻的远征军士兵,眼神坚毅,神情凛然,多少年过去了,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却永远记住了他的脸孔。
去年曾在某段时间内感动于邓康延先生和晏欢先生制作的纪录片《发现少校——赵振英》。今天有幸从《国家记忆》这本书附带的DVD看到第一手资料,如果没有这些民间学者的努力与坚持,恐怕赵老自己,他的后辈,还有千千万个你我,都不会有机会看到美国记者给当年的警卫营少校营长的一个镜头特写,那不但是老人作为一个军人的无上荣耀,也是一个永恒的历史见证。今天,我们对于这些荣耀与见证看得太轻,保存得太少,只有在别国它族纪念二战胜利多少周年的时候,我们才能浓烈地体会到,抗战的胜利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那些牺牲的先烈和健在的老兵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只可惜,我们也只能从他们的隆重中去体会,去怀念,去感叹。
《国家记忆》观后感 篇五
在今年的清明时节,为致敬英烈,央视《国家记忆》栏目推出了纪录片《绝笔》系列。全片以“英烈绝笔”为核心,通过史料展示、亲历者讲述和专家解读等方式,带领人们重温一封封绝笔背后的感人故事,既展现了革命英烈们初心不改、信仰弥坚的革命精神,也让历史照进现实,让理想信念的力量在人们的心中愈发坚定。
观完此片,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复:这十多位共产党员,为了追求信仰,慷慨明志,从容赴死,把生的希望留给后人,用血泪写下临终绝笔,寄托着对后人的殷殷嘱托,更承载着超越时空、传承至今的精神信仰。
这些绝笔中有对革命信仰的呐喊:在无边黑暗中,叶挺将军昂首挺胸,挥笔写下撼天动地的《囚歌》,“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夏明翰在临死前呐喊: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这些绝笔中有对妻儿的不舍和嘱托:陈觉给妻子的绝笔中写道: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自己的一切!红岩烈士蓝蒂裕牺牲前在遗嘱中写给儿子: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烈士钟奇牺牲前在丢弃的香烟盒上给妻子写下“一定要再婚”的殷切嘱托。
一封封在生死关头留下的绝笔,是革命英烈留给世间的最后话语,凝聚的是他们始终如一的初心信仰和内心深处最具力量的声音。初心不改书绝笔,革命自有后来人。作为新时代的“后来人”,也许不能完全体会革命先烈们舍小家,为大义,抛头颅洒热血感人壮举背后的崇高精神,但却能在这些震撼人心的红色记忆中激发信仰,汲取力量。
从红色记忆中传承“初心不改”。百年传承,初心不变。在那个苦难的年代,革命先烈经历的困苦程度是当下我们这代人难以想象和承受的,支撑他们前赴后继、死而后已的力量,就是坚信革命会胜利的信念。革命理想大于天,信念如铁关键是要勤修内外功,不断加强自身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要多学党史、新中国史,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
从红色记忆中传承“无我之境”。“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积贫积弱的状况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秉承初心和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矢志不渝艰苦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平凡之中见伟大,中国共产党人应以无我之奉献,行国之大业。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我将汲取革命先辈们“初心不改、信仰弥坚”的力量,用更加强大的工作干劲、工作激情,在不懈奋斗中,为祖国更加繁荣、更加昌盛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观看《国家记忆》观后感 篇六
在所有的影视片中,纪录片可以算是真实性、文化性最高的片种。它真实记录我国历史发展变化和周围人们的生活状态,并以影像记忆的方式为当今的我们留下了一部部民族文化史书,通过媒介的传播与观众进行交流,为过去流逝的岁月储存大量宝贵的影像资料,从而促进我国乃至人类文明历史的进步与发展,所以有学者称,“从传播人类文明意义上来说,纪录片功莫大焉”。
近几年,关于南京的纪录片层出不穷,如《南京大屠杀》、《南京》、《南京梦魇》、《南京城》等,还有很多纪实性的栏目等都讲述着南京的过去与现在。南京是中国苦难最深、文化底蕴深厚的一座城市,没有哪一座城市像南京这样与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如此紧密相联。《纽约时报》的一篇评论更为精辟:“中国人的口号可能有50条。但他们实际上只需要一条就够了,那就是‘牢记南京’……”①此言不无道理,确实,南京曾经经历过华夏乃至世界最惨痛的记忆,也经历了中华民族最为旺盛的辉煌。
影像记忆:
南京素以“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名世,2480多年的。建城历史书写着其无数的辉煌。然而,很多人对于南京却是由一段最刻骨铭心的记忆——“南京大屠杀”开始的,这已经成为全中国乃至世界都不可忘却的记忆。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日军侵占南京,在短短的六周之内,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屠杀我国30多万的平民和士兵,史称“南京大屠杀”。自20世纪80、90年代至今,全世界人民开始关注这段令人震撼、惊讶和恐怖的历史记忆,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纪录片也随之涌现。
正如表格中所列的纪录片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文化,人们对“南京大屠杀”的解读也就不同。
《南京暴行纪实》是迄今记录南京大屠杀最早的一部纪录片,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如果说日记、信件可以让那些日本右翼分子拿出来造谣生事的话,那么这一部纪录片应该让他们哑口无言。这部片子是德国牧师约翰·马吉冒着生命危险用一架不常见的16毫米的摄影机在南京的各个大学、医院和其他一些地方拍摄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真实画面,日军入城式、难民区惨景、南京街头到处都堆集着烧焦的白骨……由于当时条件和技术的限制,画面的剪辑比较粗糙,只是简单地删减几个镜头,然后组接在一起。然而时隔多年,一些影像依然清晰,后期许多纪录片中的很多影像都来自于这部纪录片。
在我国国内由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真正关注“南京大屠杀”的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1982年,日本通过修改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一事,激起国人的愤慨,也唤起全世界对“南京大屠杀”的关注。同年,中国新闻电影制片厂制作了一部纪录片《南京大屠杀》,这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丰富翔实的资料把1937年那个真实可怕的“南京城”充分展现在观众面前,击败和极大讽刺了日本右翼分子的愚蠢的谎言。然而当时电视机仍未普及,电视观众少,所以导致这部纪录片最终的反响不是很大,很多观众对“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仍不是很清晰。真正开始有些影响的纪录片是1987年,为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南京电视台拍摄了系列片《南京大屠杀》,值得关注的是这次片子不仅局限于国内,而且也到了日本,有侵华第16军团曹东史郎的反省和谢罪,也有爱知大学教授江口圭一对日军暴行的揭露,更有受害人夏淑琴、李秀英等对日本军国主义展开强烈的控诉。同时也向观众展示了当年守卫南京的将领孙元良和工兵(营长)纽先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检察官顾问桂裕等一系列的珍贵镜头。②国内关于“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纪录片宏观性强,力求还原历史的真实,很多细节和画面是通过人物口述或者解说来解读“南京大屠杀”的,故教化的意味比较浓。
2008年,南京市委宣传部摄制的《见证南京大屠杀》则是对前两部的拓展,影响范围广,并获得业界一致好评。该片主要以纪实为原则,所有的拍摄剪辑都是从“见证”角度出发的,以当事人所见所闻为主。据悉,该片采访遍及国内16个省市,远赴美国、日本、德国、丹麦和中国台湾等9个国家和地区拍摄收集史料。创作者们为了便于人们更准确地了解当年日军大规模集体屠杀地点的选择和当年国际安全区的位置,在摄制中使用直升机对上述地点和今日南京城区、古城墙、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进行了大规模的航空摄影,以表现历史的沧桑与厚重,取得了较好的影像效果。据悉,这次航拍是国内外迄今为止第一次就“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题材所进行的航空摄影。③另外,新世纪以来,国外媒体对南京大屠杀也越来越关注,国际上也先后出现了几部影响甚广的纪录片,最有影响力的要属《南京梦魇》、《南京》、《张纯如—南京大屠杀》,它们不但向西方社会揭露日本当年“南京大屠杀”的恐怖暴行,其独特的叙事特点也给国内创作者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像记忆之建构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美国导演郎恩·约瑟夫的纪录片《南京梦魇》就摆脱了传统的纪录片思维观念,片中没有幸存者的控诉,也没有什么专家的点评,其影像视频基本上只是一些非连贯性的文字图片:档案资料、动态影像、解说等。片子是通过描述战前战后的“南京”来解读“南京大屠杀”的,战前的“南京”正如影片所说:“南京,是一个美得让人窒息的城市。”而陷落的“南京”到处是日军炸弹的攻击,无数被炸毁的房屋和炸焦的尸体,侵华日军制造出的各种不堪入目的虐杀方式……。郎恩·约瑟夫更是运用一种客观而冷峻的视角来展开对这次屠杀的分析,其一是日本人从小就被灌输的军国主义思想,其二是国内蒋介石政府军的溃退与抵抗。朗恩·约瑟夫以全球化视角来展开对“南京大屠杀”的影像记忆,通过其影像的真实纪录来冷峻地呈现日本军国主义对人性和谐的破坏和屠掠。片中解说员吴海燕的语气平淡而又冷静,整体上显得很客观。吴海燕说:“约瑟夫不只一次地和她说,别让观众听出你的想法,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导演约瑟夫还专门为影片开设了网站,借助于网络传播,《南京梦魔》在世界引起极大的轰动。
《国家记忆》观后感 篇七
在今年的清明时节,为致敬英烈,央视《国家记忆》栏目推出了纪录片《绝笔》系列。全片以“英烈绝笔”为核心,通过史料展示、亲历者讲述和专家解读等方式,带领人们重温一封封绝笔背后的感人故事,既展现了革命英烈们初心不改、信仰弥坚的革命精神,也让历史照进现实,让理想信念的力量在人们的心中愈发坚定。
观完此片,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复:这十多位共产党员,为了追求信仰,慷慨明志,从容赴死,把生的希望留给后人,用血泪写下临终绝笔,寄托着对后人的殷殷嘱托,更承载着超越时空、传承至今的精神信仰。
这些绝笔中有对革命信仰的呐喊:在无边黑暗中,叶挺将军昂首挺胸,挥笔写下撼天动地的《囚歌》,“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夏明翰在临死前呐喊: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这些绝笔中有对妻儿的不舍和嘱托:陈觉给妻子的绝笔中写道: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自己的一切!红岩烈士蓝蒂裕牺牲前在遗嘱中写给儿子: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烈士钟奇牺牲前在丢弃的香烟盒上给妻子写下“一定要再婚”的殷切嘱托。
一封封在生死关头留下的绝笔,是革命英烈留给世间的最后话语,凝聚的是他们始终如一的初心信仰和内心深处最具力量的声音。初心不改书绝笔,革命自有后来人。作为新时代的“后来人”,也许不能完全体会革命先烈们舍小家,为大义,抛头颅洒热血感人壮举背后的崇高精神,但却能在这些震撼人心的红色记忆中激发信仰,汲取力量。
从红色记忆中传承“初心不改”。百年传承,初心不变。在那个苦难的年代,革命先烈经历的困苦程度是当下我们这代人难以想象和承受的,支撑他们前赴后继、死而后已的力量,就是坚信革命会胜利的信念。革命理想大于天,信念如铁关键是要勤修内外功,不断加强自身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要多学党史、新中国史,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
从红色记忆中传承“斗争精神”。无论是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还是艰苦卓绝的建设时期,再是改革开放高歌猛进书写中国奇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
从红色记忆中传承“无我之境”。“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积贫积弱的状况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秉承初心和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矢志不渝艰苦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平凡之中见伟大,中国共产党人应以无我之奉献,行国之大业。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我将汲取革命先辈们“初心不改、信仰弥坚”的力量,用更加强大的工作干劲、工作激情,在不懈奋斗中,为祖国更加繁荣、更加昌盛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国家记忆》观后感 篇八
我观看了《国家记忆·绝笔》。这是一个记录了革命志士们为了革命事业而英勇献身、舍弃高官厚禄、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决抗日、舍小家为大家的感人事迹。
我对其中“初心明志叶挺英魂永存黄显声”一级中的人物“叶挺”记忆尤为深刻。叶挺,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北伐中被誉为“铁军”,抗日时担任新四军军长。后因国民党反动派忌惮共产党军力,发动皖南事变,军长叶挺被送入牢狱。这时的叶挺并不是共产党,但心里早已下定决心为党和人民奉献一生
蒋介石想通过高官厚禄、威逼利诱、骨肉亲情来将叶挺纳入国民党。一开始,叶挺被好吃好喝伺候着,每日有国民党的军官前来“问候”,也就是说客。叶挺每次都拒绝了。后来,蒋介石想依次通过高官厚禄、威逼利诱、骨肉亲情来将叶挺纳入国民党:他不仅承诺可以当官发大财,还可以与阔别已久的家人团聚,还可以重回战场英勇杀敌。叶挺仍不为所动,不忘初心。但当得知新四军的将士们被送入狱时,他却宁愿让自己死,也想释放将士们。将士们有一个这样的愿与他们同甘共苦、非常重视他们的将军,定会更英勇地打仗。这或许也是叶挺军团屡战屡胜的原因。
蒋介石逐渐失去了耐心。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他并不惧怕死亡。他还写下了著名的《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呵,给尔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
但也深知到(道)人的躯体那(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
地下的火冲腾,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最后,蒋介石亲自出马,宴请叶挺。在《囚歌》和由叶挺整理的手稿中,不难看出叶挺已将生死至于度外。当他在共产党的努力下被营救出狱时,他所作的第一件事便是加入中国共产党。党很快地便同意了。在国共内战即将爆发时,叶挺乘飞机前往延安,却不幸坠机遇难。举国上下无限悲痛。
正如片中所说:“叶挺尝遍挫折与艰辛仍初心不改,高官厚禄至于前却矢志不渝。”他英勇地牺牲了,但他为祖国、为人民、为党的事业奉献了他的一切。他革命事业而英勇献身、舍弃高官厚禄、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决抗日、舍小家为大家的的高贵的精神,值得被“国家记忆”。
鲁迅曾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如果说烈士的《绝笔》是用生命和热血书写对信仰的追求与坚守,是真理的千古绝唱,那么他们在《绝笔》中,也抒发了对父母的至尊至孝,对妻儿的至亲至爱,言辞切切,催人泪下,也是大爱真情的千古绝唱。
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在党史教育深入开展之时,纪录片《绝笔》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有血有肉的教材,同学们如若在观看之余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便是对这份教材最好的答卷。
《国家记忆》观后感 篇九
为了全面了解宝鸡市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使用情况,及时研究和解决统编教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开展了全市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使用情况专项调研活动。调研组先后深入渭滨区经二路小学、清姜小学、高新区高新一小等5个县区9所直属校听评课36节,查阅资料445卷,开展师生座谈、问卷调查700余人次,全面了解县区学校统编教材使用情况。随后,我们又发放教师调研问卷1000余份,按照调研提纲,对宝鸡市各县区、学校统编教材使用情况开展了调研,共收回教师调研问卷1000余份、县区调研汇总材料7份、学校调研汇总材料12份,基本对全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使用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将调研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一、统编教材使用基本情况
1、使用情况
宝鸡市原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千阳县、陇县、麟游县、太白县、凤县等五个山区县2016年秋季从一年级开始使用统编教材,原使用北师大版教材的金台区、渭滨区、陈仓区、高新区、凤翔县、岐山县、扶风县和眉县八个县区2017年秋季从一年级开始使用统编教材。2019年秋季,随着统编教材在全国的统一使用,宝鸡市原只有一至三年级使用统编教材的五个山区县,从四至六年级也开始使用统编教材;原只有一至二年级使用统编教材的市区、平原县八个县区,三至六年级均开始使用统编教材。截至目前,全市十三个县区小学一至六年级全部开始使用统编教材。
2、课时开设
从调研情况看,各县区、各学校基本能够按照国家课程开设标准开足课时。小学一、二年级基本能保证8~10课时,包括写字、说话写话;三至六年级就能保证开设7-8课时,包含习作课两课时,保证了教学任务的落实。
3、研培情况
全市十三个县区均能够按照省市有关培训工作的要求,组织骨干教师参加省市组织的统编教材集中培训和教育部组织的网络培训学习,并能组织好县区统编教材培训。部分县区能组织教师开展统编教材教学研讨活动,引导教师正确使用统编教材。麟游县能通过组织教师观看名师录像课、组织名师分片区巡回示教等方式深化研培活动,千阳县通过联片教研破解统编教材使用难题。大部分县区直属校能围绕统编教材教学开展教材解读及教学研讨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实效。
从听课和座谈情况看,教师对统编教材教学研究热情较高,对教材编写理念和编写特点基本认识到位,课堂教学中能够落实语文要素和适时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要求。
二、统编教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困惑
根据调研情况,将教师在使用统编教材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梳理如下:
1、教材内容编排和学生学习适应性方面有落差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学期安排先识字,再学拼音。实际教学生字时,存在学生不会拼音而读不准字音的问题,给生字教学带来困难。教材安排拼音教学内容过多,识字量、写字量较大,教学时间短,对初入学的“零起点”孩子来说,学习难度偏大。中高年级课文中出现的个别生字既不在识字表,也不在写字表,文中却未标注拼音,造成学生阅读困难。教师普遍反映,统编教材各年级教材内容容量大,部分课文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花的学校》,内容抽象,篇幅较长,导致中等偏下的学生理解较为困难。除了诸如此类的共性问题外,还有一些个性问题。如教材安排的“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等板块内容,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怎样提高阅读兴趣、阅读量?教材中安排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等拓展性作业如何获取资源、有效落实?等等。这些均反映出教材内容编排与学生学习适应性之间的问题。
2、教师对统编教材教学目标及内容把握不准
部分教师对统编教材的编排体例和特点理解不到位,导致不能很好地把握小学段整体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去开展教学,教学重难点把握不当,有偏离教学目标的现象存在。尤其是特殊的阅读策略单元教学,教师不能准确把握能力训练和理解内容的关系,导致教学目标的达成大打折扣。教师对精读、略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把握不准,统编教材强调加大阅读量,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无法保证质量和数量。比如课外阅读中的“阅读链接”运用时机如何把握,对教材“双线并进”教学思路的落实还需要时间适应。部分教师反映,课堂教学中对“双线目标”的落实上常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再者,教师普遍感到,教材核心素养“隐在”体系过于含蓄,不清楚怎样教学才能落实体现核心素养的知识点、能力训练点,才能真正体现教材的编写意图,实现课标的要求,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的确还存在摸不透、吃不准的情况。
3、补教缺学方法策略较为匮乏
原使用人教版的五个县区的五、六年级直接过渡到统编教材,涉及与原人教版教材的衔接过渡;原使用北师大版的八个县区的四至六年级直接过渡到统编教材,涉及与原北师大版教材的衔接过渡。当前的五六年级学生,虽已初具独立阅读能力,统编教材对阅读方法也有明确的提示,但由于这届五六年级学生未接触一至四年级统编教材,因此对三四年级教材中的阅读策略渐进性缺乏系统性了解,在过渡衔接上存在一定的盲区。再者,中高段习作教学也存在断层现象。在做好与北师大版、人教版教材的衔接过渡方面教师普遍感到无所适从。
三、使用好统编教材的几点建议
1、提高教材的普适性
希望修订教材时,尽量结合教学实际,能考虑六岁“零起点”孩子的入學水平,将拼音单元由两个单元变为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单元,对要求认识和会写的生字明确标记,该标注拼音的注上拼音的问题,便于学生识记。减少课文编写容量,适当降低教材难度,删减一些内容偏难、篇幅过长的课文。尽量能够考虑农村偏远地区学生的阅读实际,选编一些能激发其阅读兴趣的内容,从教材的普适性上作适当考虑。
2、继续加强统编教材培训
希望市县两级教育部门定期组织统编教材培训,县区学校要组织教师利用国家网络平台开展全员网络培训,让教师更深入地理解教材的编写体例和特点,以便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要做到集中培训和个人研修相结合,尤其要把个人的研修学习和日常教学相结合、教学和反思相结合,不断积累,提高自己对统编教材的理解水平。
3、开展教学调研和研讨活动
各县区教研室要针对教师教学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开展调研指导活动,要深入教学实际听课评课,座谈了解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围绕共性问题,通过集体备课、骨干示范,研课磨课等形式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破解教学难题,引领教师正确理解和运用统编教材。另外,各学校也要积极开展统编教材教学教研活动,一是利用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时间开展主题教研,解决统编教材教学中的问题;二是开展统编教材公开课活动,将统编教材赛教、研讨等活动纳入常规教学,引导教师钻研教材,熟悉教法和学法,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
4、做好教材衔接过渡
原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县区在教材过渡衔接方面相对容易些,原使用北师大版教材的县区,由于和统编教材编写体例的差异较大,在知识的衔接方面困难相对较大。学校应作统筹安排,组织中高段语文教研组梳理学生缺学知识内容,选择恰切的策略和时机组织学生补学相关内容,以实现教学内容的自然过渡和有效衔接。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国家记忆》读后感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