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1
作者王小波在文中写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用作者的话说,这只猪有些不同。这只猪不与别的猪一样,安于人给它安排的生活,这只猪充满了“个性”。这只特别的猪并不安于它作为猪的本分,反而像猫一样到处乱逛,甚至学会了汽笛声,因此它惹来了麻烦。然而就是这次“麻烦”,我无比敬佩这只神奇的猪。它表现地很镇定,在枪火声中潇洒地跑了,不但是不听从人的安排,还是无所畏惧。
读完文章,真的不禁佩服这只猪,作为人类的我们很多时候竟比不上这只猪,这只猪并不生活于“设置”之下,潇洒地过着快活的生活。
然而我们,却常常生活在别人的安排之下,束缚着自己,没有勇气挣脱种种“设置”。作者在文中说,人也好,动物也罢,都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是的,一般的人,往往是听从命运的安排,并没有举起勇气与命运努力抗争,渐渐地禁锢在这样或那样的束缚下。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生活在很多的规则之下,或是某些人给我们的道路作了安排,而《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告诉人们,要潇洒快活地生活,随心去过生活,就应要有勇气去挣脱一些不必要的束缚,坚持自己的想法。
墨守成规,安于被“设置”的,最终只是一群平常的猪,并不被人们所记住,也没有被记住的价值。这只特立独行的猪一直是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因此它潇洒、快活,它勇敢追求,不畏他人,在危难时刻仍表现出与其他猪不同的镇定,然后机智地逃生了。同样,作为人类的我们,假如一直是生活在他人或命运的安排下,那最终只能是一个平庸的人,绝对是比不上这只惊骇世俗的猪。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2
在读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这篇文章后,我感触良多,于是决定写下一篇读后感来抒发一下内心的一些感受。
在我们的生活中,猪这种动物早就见怪不怪了,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一天到晚只知道吃了睡,睡了吃,它不在乎外面的世界是否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也不用担忧着怎么为自己的一日三餐去奔波,简直就是一个没心没肺的典型代表。只管把自己养得白白胖胖,殊不知自己越白胖主人就越开心,因为越能卖个好价钱。只有看到屠夫拿着把猪刀伸向自己的时候才惨叫几声,这时也只好任人宰割。
但是王小波却让我们看到了一只与众不同的猪。作者通过“它是肉猪,但长得又黑又瘦,两眼炯炯有光。这家伙像山羊一样敏捷,一米高的猪栏一跳就过;它还能跳上猪圈的房顶,这一点又像是猫——所以它总是到处游逛,根本就不在圈里呆着”,“后来,猪兄学会了汽笛叫”充分的展示了这只猪的特立独行。
猪的世界影射着人的世界,有什么样的人的世界,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猪的世界:“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所以,王小波用那头猪影射自己,在嘲讽中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无视生活的设置,我要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
上学的时候,学校有种种的设置;工作了,如何工作也有种种的设置,人们都必须按照这些设置去做;这些种种设置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幸福些、更美好些、更轻松些、更顺利些……人们应该反对这些种种设置吗?不应该,一反对,就是大逆不道,被周围的人批评不知好歹。一切的设置都是为了人好,但是,用发展的目光看问题,一切设置的好处都是它的害处,设置有多少好处也就有多少害处。
人处于不能自我把握的生活中而不自知,该文表达的正是人们的这种迷失。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3
一定有一些人,常常为愚蠢的猪所耻笑。
猪,是被人们当作愚蠢、丑陋化身的脏物,是要听从人类安排的、提供食物的机器,活着的目的无非是吃了就睡,多多长肉,那么卖相才好。
人,则被认为是自然界最高贵的存在,是万事万物的法则,是能制造工具、使用工具的高等动物。
可是有这么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它超凡脱俗、玩世不恭,从不听从于人类的设置安排——它大胆的跳出猪圈,潇洒随意的游走;它喜欢自主婚姻,于是去其他村寨寻找好看的母猪;它善于模仿,于是乐意跳上屋顶,学汽笛声叫;它不屈服于人类安排的死亡,于是倾尽智慧去勇敢的斗争。最终,它取得了胜利,回归山林。
时下也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深谙生存之道,日日夜夜混迹于深沼泥潭之中,却仍能保证官位不倒,财富不少。利我者随之,逐我者害之,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真可谓是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发挥到淋漓尽致,香车娇娃,日子好不逍遥!
一猪一人。猪,不愧是蠢物,逆社会之主流而行之,不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吗?为人者,且嗤之一笑。而人,又不愧是智慧的化身,他们既爱设置他人,也包括自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他们的贪欲,支撑那酒醉灯糜的生活。于是便有众多的人,在同类设置的框架下,或畏缩,或顺从,或苟且偷生。为了种种身外的利益、关系、人情,龟缩在一个干瘪的躯壳里,犹自津津有味地残喘。
自由,弥足珍贵,猪尚且不顾一切的追逐,而有些人却偏不爱自由。如此看来,一些自诩为“法”的人们,为这些“蠢物”所耻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4
有的人只是说了一些别人不去说的话,走了一条别人不去走的路,便逃不过几多苛责,几多谩骂。因为这些永远追随所谓主流的人,他们眼里容不下你的不同。
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永远活在制度内,读应该读的书,说应该说的话,努力地挤进主流的话语圈,再飘飘然形成一种只有自己这样的三观才正确的莫名优越感。的确,他们是家长口中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在世俗的评判标准下,他们是人生赢家。
可是,谁关心过他们是怎么活成了这个样呢?一步步成长,长成一个社会主流的模样。这是对社会的态度的真实流露,还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模仿呢?在主流的声音下,他们可曾有过真正属于自己的思考,他们可曾发出过自己内心的声音,可曾追求过自己的梦想?
主流是一个太可怕的词,因为人们容不下那些非主流的人。
直到今天,街坊邻居都会评价那个小干部员“这是一个有着一份好工作的小伙子”而对那个顶着一头黄发的摇滚歌手置以白眼,头发染成这样的小伙子没有什么好东西。我们通常称为之为思想保守,可其实这不就是一种自私的'排他吗?
佩服那只特立独行的猪。特立独行尽管带来了几多磨难,可最终获得的不仅是自由,更是一种想要的快乐。
我自己不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这算是对自己一个反思吧。也是写一个朋友吧~尽管现在已经隔得太远,不能称之为朋友了。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5
在乐趣和幽默中读完了王小波的这篇文章。这只猪很有个性。它长得又黑又廋,一会像山羊,一会像野猫,最吸引我的还是这只猪的品性。它不认同人们给它的安排,可能它认为自己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可它毕竟是一头猪。
当猪被围攻时,它的镇定使我佩服之极,但我还是觉得有点惊世骇俗,要是别的猪,早就吓得半死。
这种性格还真是在动物中少见,它竟敢无视生活和命运对它的安排,其实这样才是伟大,我们应该学习这头惊世骇俗的猪。人往往喜欢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正是因为人对动物的安排,使动物们痛苦不堪,可是没有哪一个能摆脱自己的命运,自由自在地,除了那头特立独行的猪。
从小耳朵失聪的贝多芬就和这头猪有一样的所作所为,他们都不向命运屈服,不会在意命运对他们安排,而是以坚定的信念去完成自己的理想,从此,因为这种原故得到了命运的垂青,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虽然他的身体残疾,可是他的心却是依然坚强,就是这样一颗坚强的心,支持着这样一个坚强的灵魂,支持到最后的成功。
人都应该不屈服于自己的命运,敢于向命运挑战,不能因为一点命运赐予的挫折而自暴自弃,而是去大胆地追求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因为每个人都会拥有永不磨灭的斗志,要记住人是不可以被打败的。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6
不是内容的理解,只是我的看法。
其实很多文章我都看不懂。
甚至是不耐烦看,其实很多书都是,看着看着就不耐烦了,根本没有细读。
但不可否认,文字很幽默,有些写很易懂,很流畅,看文章也看的出来,作者看过很多书,见识也很广泛,学识很深厚吧,但是文章没那么严肃,也不会特意搞笑什么的,像是很自然的对话,看出版时间,我还没出生的年代,但他的文章现在也是可读的,没有太多的时间局限,应该是好的道理不局限于时间年代,知识含量储备大,意识也很超前,很多东西如果不是现在的网络信息什么的,我可能什么都不了解,还有就是作者当然也有喜欢的文章,受启示的一些文章,尊敬的人物,我的观察,罗素,作者应该是很喜欢的,很多观点也很赞成,但还是很有自己的看法,不是一个作者所有的作品都大加赞赏,介绍鱼王的时候,表示很喜欢文章,但觉得结构应该得到适当修改,有些片段也也写的很轻,比如做手术的一些场面什么的,其实蛮可怕的,但文中缺云淡风轻地带过去了,像之前看他的黄金时代,写到孩子时期的打闹什么的,其实细想关乎人命,但看文字根本仿佛轻如鸿毛一般,这种感觉和看韩寒的三重门以及加西亚的百年孤独中描写很相似,我不知道这是否真实发生,但他们三者所描写的真的是感觉很自然,就像在喝茶一般,可能只是笔下人物的缘故,没有痛苦,应该就叫举重若轻吧。
就这么多。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7
读这本书有种从一大堆砂石中挑选最为美丽亦或自身喜爱的那寥寥数颗,读完笔记不过两三张。也许曾经喜欢过的人,或者说是仰慕或欣赏,真心觉得他不错的人在很早以前就精通王小波,字里行间总能看到那个他的身影,甚至不知不觉代入他的语气。
大体上来说,王小波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是及其认同的,没有想去反驳的想法,觉得很多语言也是及其有趣,例如,评价一本不喜欢的书,假如我不识字,感觉可能会更好。
思索着实是一种人生的乐趣,王小波所说的人生三大假设,凡人都热爱智慧,凡人都热爱异性,凡人都热爱有趣,十之八九是深有同感。
但是,书中哲理很强的话还是引用的罗素,对于人来说,不加检点的生活,确实不值得一过。
书中大量的提及其他作家,作品,思维方式,逻辑关系,各种的文学类知识,让我这样一个对其都毫无了解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晦涩难懂,最有用的是增强了我阅读的欲望,想要去读卡尔维诺,未来千年备忘录,看不见的城市我们的祖先,想读孙隆基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想去了解罗素,想去学习逻辑学,然而并不是很想去读完乔治奥威尔的1984,因为当时买的是英文原版,当当满三百减五十。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我喜欢的书,一些读完还记得的幽默,带给我一些不想回忆带又有愉悦的回忆,几句可记忆的人生哲理,一堆让我产生兴趣的作家,算是收获满满的一次阅读了!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8
“一只独立特行的猪”,这是我想到王小波,心里涌出的第一句话。从春节后开始读王小波的这本杂文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收录了他过往很多报刊杂志的文章以及时评,每日地铁读上一篇,总有会心一笑。
有人说,世上的人分两种,知道王小波的,和不知道王小波的。当然,这只是笑谈,1997年王小波逝世时,据说现场来了200多人,没有几个小说家。
王小波的书,这是我读的第一本。我读出来两个词,智慧和有趣。这也是他在文章中反复提到的人生三大标准之二。智慧,即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知识,面对陌生领域,保持谦虚和开放的态度。有趣则无需解释,愿凡人皆爱有趣。出于对他的好奇,查阅了王小波的生平,人大高材生,美国游学多年。然而他的文字间,却没有一丝书袋气息。王小波的文字读来,只有一个感觉,就是通透。这也是近期我在琢磨的一个词语,何为通透,如何通透?相信这会是我人生的一堂长期修行课。
说回这个集子本身,每日读来,其中的妙句我多数已不记得,能想起的仿佛是他那张脸,笑着说,“不开心么,我给你讲个冷笑话吧”,带着点憨憨的烟火气和微光。发光之人,无畏黑暗。从那个年代走过来,却丝毫没有历史的包袱,以笔为烛,照亮一方。
我也想把这句话送给自己。离开了象牙塔,入世半年,修行尚浅。任这红尘,拂我其身,不动我魂。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9
此书是王小波理性的代表作,读这本书,明显能读出很强的思辨性。而此书恰恰是王小波的杂文集,可以说是初步了解他的一个窗口,读每一篇文章的感觉就像是,你在跟他对话,跟他在辩论这个观点到底对不对,你以为你的逻辑够缜密,没想到他总比你多思考一步。想辨辩不过,却发现又能从另一头绕出一个“结论”,仔细嚼一嚼还挺在理,那种快感哈。
由此可以体现出他做文章方面的理性程度。另外,读此书同时,看过一些杂文、评论之类,有说过王小波是一个内心浪漫的人。这个晦气脸色的大汉谈恋爱时是这样写情书的:“我和你就好像两个小孩子,围着一个神秘的果酱罐,一点一点的尝它,看看里面有多少甜。”——迷死人不偿命。他跟李银河的故事还没有太多了解,我想不久便会更清楚。
左边理性、右边感性。缺乏感性的作品,就像一块冰冷的石头,缺乏理性的生活,就像生活在梦幻的海洋。而他是一个理性感性兼备的人。
一个生活到极致的人,必定是一个雌雄同体的人。起初,我不太理解这句话,何为雌雄同体?男人,既有理性刚强之本,又有低眉细腻之心。女人,既有感性温柔之本,又有果断侠义之风。
愿我们都努力生活,成为自己的“东方不败”,在你的那方世界里——笑傲江湖。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10
王小波本人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从黄金年代到东宫西宫,可以说王小波的书其实是引领潮流时代的。单说他的小说,其实说的事情离我们并不遥远,但是提供的角度是一个独特的,我认为是有点旁观者视角。这本书写了好多在国外的生活,也写了知青时代的养猪的事情,基本上可以让我们看到他好像说的是别人的故事,但是说的又那么真实。面对知青下乡,面对血统等等完全没有写的好像有多少什么苦大仇深的,而且以一种一笑而过。
也许我们面对生活就需要有这样的一种态度。比如我之前有一次出去玩,眼镜调到的河里,河水很深,肯定是无法捞回来了,那个时候我发现我的心态不是郁闷,而是想笑。为什么想笑?我也不知道,好像这件事情就是和我没关系一样。或者是之前开车,和别人车发生刮蹭,全责在我,怎么办?赔钱了事,除此还能怎么办呢?
从金钱的角度来说也许这些都是小钱,所以我能够从容面对,如果涉及到好几万几十万甚至更多也许我也没办法淡定。但是我们的目标不就是让自己越来越开阔吗?没钱怎么办,那就去赚钱。除此以外再无其它。
读王小波的书,你可以总体感受到一个玩世不恭的人再和你嘻嘻哈哈,但是呢,人生难道不该如此吗?有很多人喜欢王小波,也许就是因为那种生活态度正式他们想要的,也许真是如此很多人认为王简直就是一个天才,可惜天才英年早逝。但是也许正是这种早逝,是他的形象更加高大。
这本书其实很多都是他其它书的序,所以其实没那么多东西可看,也许我们把那些其他的书都看看,也许会有一种不同的关于王小波的观点。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