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栏目的读书分享邀请,非常荣幸,感谢节目组让我们有这样一个平台和广大听众朋友们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今天,我们推荐的好书,就是著名---费孝通先生的社会学著作——《乡土中国》,推荐这本书的契机呢,是我们--市人民检察院党组立足农业大市实际,提出了以高质量检察履职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根据本地情况拟开展涉农检察系列调研,这本书,就是我们检察长要求调研组人员阅读以便拓展调研深度的书目之一。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农村广袤的乡土家园,百废待兴。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们饱含着深沉的家国情怀,纷纷投入到关系国家未来前途命运的时代洪流之中。《乡土中国》仅有100多页,出版于1947年,是费老在西南联大教授“乡村社会学”时的上课讲义,他把中国广袤的农村社会称为乡土中国或乡土社会,但这并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对中国传统农村社会体系的总结与凝练。当年的费孝通,是一名年轻有为、学贯中西的西南联大教授,通过实地调查撰写了大量有价值的论著,作为给学生们系统讲授“乡村社会学”这门课程的材料,其中的14篇总结出版为《乡土中国》,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
那么,在七十多年后的今天,社会发展了,农村脱贫了,我们为什么要推荐这么一本听名字跟大家生活关系并不大的书,并且介绍给大家呢?除了司法为民的岗位职责需要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倡导权利义务、自由平等的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大家有一些共同的困惑,比如为什么中国人死后要叶落归根?为什么总说中国是人情社会?为什么“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私德观念根深蒂固?
那么《乡土中国》就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的时代命题。用网上一句流传了很久的话说,中国人往上看三辈都是农村人,即使今天居住在城市里的中国人身上,其实可能都很难避免带着一些“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只是程度多少的区别。从这个角度看的话,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同时也能帮助我们理解今天生活中遇到的很多让人觉得常见且让人头痛的社会现象。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分享这本书的点点滴滴,站在当下,与七十多年前的费老共语。
关于乡土本色,费老有很细致的观察和十分中肯的见地: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的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象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的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着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这类似的风俗,使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象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语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象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乡土本色是《乡土中国》的第一章,是全书的开篇和基础,提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乡土性。这种乡土性体现在爱种菜种地、形象和蔼可亲的土地公公、出远门要带家乡土等方方面面的细节里。很多城里人都喜欢用“土”字来藐视农村人,但“土”字,如果不带歧视的眼光看的话,它正好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农村人性格和行为方式的缘由。有很多老话,比如“货离乡贵,人离乡贱”“不打无娘娃,不骂异乡人”,我们的诗词里也有很多,比如“月是故乡明”“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等等,这种从泥土里生发出来的乡土情结,深深的烙印在了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民族基因里。
是这样的,老一辈人安土重迁,现在有的老人,孩子出息了,跟着在大城市里生活了几年,明明各方面条件都要比在老家要好很多,却始终坚持落叶归根,对于他们来说,去世的时候没有回去,叫“客死他乡”,是没有回家,同样,大家就可以理解,寻祖对于海外侨胞台胞为什么尤为重要了。
还有一个现象,很多人潜意识里,一直把乡里人的土和愚划上等号,在费老看来,却不是这样。关于这个,他以自己下乡的亲身经历,举了些例子。
说到这里我记起了疏散在乡下时的事来了。同事中有些孩子送进了乡间的小学,在课程上这些孩子样样比乡下孩子学得快、成绩好。教员们见面时总在家长面前夸奖这些孩子们有种、聪明。这等于说教授们的孩子智力高。我对于这些恭维自然是私心窃喜。穷教授别的已经全被剥夺,但是我们还有别种人所望尘莫及的遗传。但是有一天,我在田野里看放学回来的小学生们捉蚱蜢,那些“聪明”而有种的孩子,扑来扑去,屡扑屡失,而那些乡下孩子却反应灵敏,一扑一得。回到家来,刚才一点骄傲似乎又没有了着落。
乡下孩子在教室里认字认不过教授们的孩子,和教授们的孩子在田野里捉蚱蜢捉不过乡下孩子,在意义上是相同的。我并不责备自己孩子蚱蜢捉得少,第一是我们无需用蚱蜢来加菜,(云南乡下蚱蜢是下饭的,味道很近于苏州的虾干)第二是我的孩子并没有机会练习。教授们的孩子穿了鞋袜,为了体面,不能不择地而下足,弄污了回家来会挨骂,于是在他们捉蚱蜢时不免要有些顾忌,动作不活灵了。这些也许还在其次,他们日常并不在田野里跑惯,要分别草和虫,须费一番眼力,蚱蜢的保护色因之易于生效。——我为自己孩子所做的辩护是不是同样也可以用之于乡下孩子在认字上的“愚”呢?我想是很适当的,乡下孩子不象教授们的孩子到处看见书籍,这不是他们日常所混熟的环境。教授们的孩子并不见得一定是遗传上有什么特别善于识字的能力,显而易见的却是有着易于识字的环境。这样说来,乡下人是否在智力上比不上城里人,至少还是个没有结论的题目。
费老这段话,让我想起了一个高中老师面对学生质问时的犀利回答“不要以为自己穿了几件名牌,穿了进口的鞋子,出过几次国,吃过几次西餐,就是见过世面啊。到了农村,韭菜和小麦都分不清,鸡蛋多少钱一斤?大米多少钱一两都不知道,这叫见过世面?这个世界有很多面,不是你盯着的那一面,会欣赏艺术品那是你的世面,放牛娃在山上奔跑是他的世面,真正没见过世面的是你指责放牛娃不懂艺术,放牛娃指责你不懂放牧,城里的孩子见过高楼,乡下的孩子见过满天繁星。所谓世面,只不过是世界的一面,谁又比谁更见过世面呢?世面不就是坦然地接受这个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吗?”这位老师讲得很好啊,费老谈“愚”,他谈“世面”,说到底,都是让我们要对知识、技术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知,要把 “学得”与“习得”分清楚,人懂得很多,是知,只是知道,并不代表更多的什么。这么一看,我们对于“土”这个字,是不是就有了更深更客观的理解了?现在司法机关一直倡导释法说理,那么,同样的情况,我们在面对一个城镇的群众,和一个农村的群众时,对于法律和处理结果的解释就要不同,要根据他们不同的认知采取不同的说法,是要我们去靠近他们,而不是让他们靠近我们。尤其是在面对农村的群众时,用“土”里“土”气的语言,也就是接地气点,把法言法语转化成他们能够接受能够明白的语言,就像聊节气种地一样自然,让他们不超出他们的经历,就能明白,我想,这个释法说理的工作,就应当是很到位的了。
关于中国乡土的传统社会结构,《乡土中国》提出的最经典的一个论题就是“差序格局”,什么是差序格局呢,我们来看看费老是怎么说的。
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老最大的毛病是“私”。说起私,我们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的俗语。谁也不敢否认这俗语多少是中国人的信条。其实抱有这种态度的并不只是乡下人,就是所谓城里人,何尝不是如此……所谓“私”的问题却是个群己、人我的界线怎样划法的问题。我们传统的划法,显然是和西洋的划法不同。因之,如果我们要讨论私的问题就得把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提出来考虑一下了。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线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那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是模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阖第光临”虽则常见,但是很少人能说得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提到了我们的用字,这个“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象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象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体系是抽象的格局,或是范畴性的有关概念。当我们用这体系来认取具体的亲亲戚戚时,各人所认的就不同了。我们在亲属体系里都有父母,可是我的父母却不是你的父母。再进一步说,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兄弟两人固然有相同的父母了,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妻子儿女。因之,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现代的保甲制度是团体格局性的,但是这和传统的结构却格格不相入。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象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在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都得给父母膳宿费的西洋社会里,大家承认团体的界限。在团体里的有一定的资格。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这个团体。在他们不是人情冷热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
以“己”为中心,象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象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象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在“差序格局”这个概念中,费老清楚的把差序定义为人伦的“伦”,这个概念生动地体现了,对于传统社会中的中国人而言,大多数人生活的道德准绳都是以自己为准的。在我们今天的城市管理中,就可以看见对应的现象,比如新闻里有很多商贩过多的占用公共空间,或者把店里生产的垃圾直接摆放在门口。放在门口当然影响店面卫生,但是门口是公共空间,至于影不影响市容,这个问题在店主的关系网中里他们实在太远了。
这种差序格局是弹性的,具有极强的伸缩性,前段时间,很多人在讨论一个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开始断亲了”,年轻人觉得,遇事能用简单的金钱关系解决,就不牵扯到复杂的人情关系中,脱离的人情,亲戚的人际网也就没有太大的作用,不用应付没有边界感的亲戚交际,不用为此消耗任何时间和精力。这个现象用差序格局来解释,再合适不过。其实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本人情账。人情账的特色在于,第一,它不能清账;第二,它是在高度互惠下形成了高度的资产专属性,也就是要针对对方的需求去提供特定的服务;第三,人情账不能讨价还价,不能明码标价,不能说得太清楚;第四,人情账的欠与还的方式,无所不包。作为年轻人来说,他们更愿意欠下有形的可以偿还的金钱账,而不是无形的以对方需要为偿还内容的人情账。差序格局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子,圈子的第一层是最亲近的人,向外扩张一圈,维系的东西或或亲情或利益就薄一层。也就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呢,在家人范围内,中国人是集体主义的,可以为了家人无私奉献和付出,比如哥哥让弟弟开车送嫂子去机场,弟弟绝不能向哥哥要车费,而应该无条件帮助。然而,超出了家人的范围,中国人就变得越来越个人主义,随着关系更亲密的人出现,有一些人就变成了圈外人,对圈内人是一种行为模式,对圈外人则是另一种行为模式,随着情景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变化,当然,对于仅仅是认识的人,那就可以明码标价、讨价还价,大家这个时候就变成了理性经济人了。这就是“熟人社会”的由来。
我记得国产情景喜剧经典制作《我爱我家》的《名门之后》那一集,宋丹丹扮演的和平突然发现自己是清朝大贪官和珅的第十三代嫡亲外孙女后,在家里办起了和氏宗族亲友联谊会,于是我们看到了从第九代到第十四代的来自五湖四海的不同和珅后人都齐聚在和平家的客厅里,但是来的人似乎并不是真的为了庆祝他们伟大的先祖:有一位大妈因为声称儿媳妇欺负自己娘家没有人于是要住在和平家,而和氏本家老家还专门派人来到北京,一张口就开始要赞助来支持村里的发展,甚至还想让人帮忙给村里人在北京安排工作,最后一地鸡毛,荒唐收场。这集的内容就非常清楚地体现了差序格局下人际关系网的极强伸缩性。
《乡土中国》还有很多值得和大家分享的地方,比如中国人无讼,就是不愿意打官司的心理是怎么回事,还有血缘与地缘是什么关系,时至今日,对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仍然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这本书,虽然历经七十几个春秋,放在今天,仍然有它的价值和智慧所在。感谢大家的收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