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多歧取道而行
——读《顺生论》有感
有幸拜读张中行先生的《顺生论》,全书共阐述了有关人生的三个方面的六十个问题,从古今沟通、中外比较的角度条分缕析,推本溯源,以散文化的笔墨娓娓道来,里面包含着张中行先生对世态人情的深彻洞察与深刻思索。读完自觉愚钝惭愧,有懵懂参半之纠结,有洞开心境之豁然。此书阐及人生之道,“道可道,非常道”,宏观人生之道禅机深蕴,可供倍生参悟,微观人生之道,窃以为可涸取做事之道,就此而谈,或有狭隘之嫌,但偏益甚多。
信而弥坚,久而不怠。“生”是被限定的一种情况,正如彗星之绕日运行,也是被限定的一种情况。这限定之下或之中,自然还会有多种限定(四九信仰)。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的信仰绝不是虚无缥缈的,也绝非画饼充饥。我们不求用不朽的办法以求名存,但不会以无为的心态愧对今生。事业的成就,有轻重之别,轻重表现在多方面,其中之一是,轻的,火热一时,重的,真就流芳千古。而偏偏,火热一时的最有吸引力,眼皮子薄的人容易为表面现象所迷,于是趋之若鹜。这可能费力也不小,通常是时过境迁,就与草木同腐。教育是百年大计,从小处说,它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关系着每一个孩子的梦想;从大处说,它关系着我们的国家与民族的兴衰。张中行先生的话恰恰在告诫我们,不要去追求一些“拔苗助长”式的改革,不要将一些偏离教育教学规律的表面现象冠之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梦想的实现要靠真去做的。
三省吾身,长而不宰。我从事教育几十年,所历繁琐之事颇多,理念不同,方法有异,情度相持,企实相背的情况时有发生。正如张中行先生所说:“我是自己,自己之外还有别人” (一三 群体)。韩非子主张时移则世异,世异则备变,理说得不错,不过说到行,那就很难,因为阻碍力量会来自认识、人事、惯性等等方面(一四组织)。由此可见,在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的道路上,须以客观现实为依据,以求同存异为外延,切不可刚愎自用,一意孤行。这就需对自己的言行做到每日三省,错误须及时改正,正确则采纳执行。也只有这样,才能将建立的体制更具有长效性,才能使锐意进取的激情持续燃烧。
在老子的《道德经》里面曾提到“长而不宰”,意思是能滋养万物却不主宰它们,就是最高深的德行。滋养万物确不敢谈,但我要尽最大努力帮助所有的教师获得更好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使他们更优秀,从而让孩子们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当然,“滋养”的过程是需要一定的管理作为保障的。作为教育个体的探索之路如果像自由行动的马,在旷野跑,恰好跑得稳,跑得顺,很不容易。万一跑得不稳,跑得不顺,必致产生恶果,这果当然不是有绳索连在立柱上的人们愿意吃的,可是非吃不可。问题如何解决?由理论方面看,很简单,是想出办法,保证那匹马必走得稳,走得顺(一六管理)。
大道多歧,取道而行。为而不持,行无辙迹的处世态度是非常值得学习的。读张中行先生的《顺生论》,他毫无波澜的平静极致的语言使我更近距离的体会到人生之于我的意义,我之于事业的意义。当下,无数教育同仁都在积极探索教育改革模式,但我想作为一名教育的具体领导者只有坚定自己的信仰,不断扩充自己的道德力量,形成自己的处事风格,做好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历练自己的人生阅历才能够带领自己的团队取其正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