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哈佛路》——利兹▪默里自传推荐稿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推荐的传记为美国著名的演说家利兹▪默里的自传《风雨哈佛路》,书中主人公利兹▪默里的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故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现我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分享给大家。
《风雨哈佛路》讲的是,女主人公利兹出身贫寒,生活在美国最肮脏最差最混乱的贫民窟布鲁克林,父母都是瘾君子,母亲还患有精神分裂,不仅不能照顾女儿,反而要女儿照顾她,后来母亲被带去强制戒毒,父亲被送往收容所,利兹失去了家庭,她和姐姐在地铁过夜,在街边乞讨,偷盗东西,最困难的时候甚至在垃圾桶捡别人丢弃的东西吃。她衣着破破烂烂,头上长满虱子,被同学欺负嘲笑,她过得生活痛苦不堪。直到有一天,她突然醒悟自己处在最底层,没有什么能帮助自己走出肮脏混乱的环境,没有人能帮她改变命运,唯有靠她自己,唯有读书才是自己摆脱贫困的方式,书中说“就在那一刻,我明白了,我得作出选择。我可以为自己寻找各种借口对生活低头,也可以迫使自己更好地生活。”
于是,她向公立学校申请学位,并承诺以两年的时间学完四年的课程,她刻苦努力,最后每一门功课都得到了A以上,并以年级第一的成绩得到了和同学们一起参观哈佛大学的机会。在哈佛大学,她看到学长学姐们自由地读书讨论恋爱,她感动不已,这就是自己向往的生活啊。于是,她搜集所有能资助贫困学子上学的信息,她发现《纽约时报》的奖学金非常高,她就将自己的童年经历和成绩都寄给他们,获得了一等奖学金,在面试的时候,她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还是向姐姐借来的。
利兹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坦荡赢得了奖学金,她终于可以上大学了,在大学发表演讲时,记者问她,如果你可以改变,你想要什么,利兹出人意料地回答:“如果可以,我愿意换回一切,如果能让我的家庭回来。”尽管她的家庭落魄不堪,父母也无法给他应有的父爱母爱,可是,她还是爱着自己的家庭。
书中主人公身处翻身无望的贫民阶层,却依然心怀爱与感恩,然而现在,很多人将自己的平庸归因于原生家庭的不足,两相比较,生活中的这些人是多么得愚蠢与无能。《风雨哈佛路》告诉我们:要心怀善念,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原生家庭,却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
进入大学学习的利兹,过起了她想要的生活。利兹的原型——利兹▪默里在毕业后成为国际演说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影响了一批又一批贫困的学子,她告诉他们,心中有梦想就要努力去实现,穷人翻身想改变命运,没有比读书更快捷的方式了。很多人不相信这一点,他们觉得读书太苦,前途渺茫,看不见收获,恨不得来一笔意外之财可以一夜暴富,从此可以改变命运,然而这样不切实际的幻想,不仅没有任何实际作用,甚至会让我们自己越来越焦虑越来越浮躁。曾国藩曾经说过:“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这段话的意思是,有志向的人则不愿甘为下流(之人),有见识的就知道学无止境,有恒心的人,就能坚持不 懈,为了达到目标,再多的苦也不怕,能做到这三个标准的人想不成功也难。
所以,为什么读书,读书是为了明事理,为了让我们明白,人生来是平等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没有人愿意一辈子都处在社会的最底层,过着心不甘情不愿的生活。正如龙应台教导孩子说的那样:“孩子,我教导你读书用功,不是为了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能够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的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会给你快乐,人只有拥有成就感和尊严才会快乐。”
然而成就感和尊严又如何获得,那就是通过读书进入到一定的阶层,形成圈子享受那里的资源,真正地做到读书改变命运,要相信命运始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备受尊崇的张桂梅校长曾在一段视频中说道:“读书对一些人重不重要,可能也不一定,但是对于我们这群孩子是百分百重要的,她们只有读书才能走得出去,女孩子受教育她可以改变三代人”。
《风雨哈佛路》在2003年的时候曾以电影的形式,被搬上荧屏,成为轰动一时的励志电影。2011年,利兹▪默里将自己的故事编辑成书,也就是这本自传,利兹▪默里身上充满了传奇色彩,她聪慧坚毅,身处恶劣环境却能够保持内心的美好,她凭借着积极的人生态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愿我们在迷茫困顿的时候,能够翻一翻这本书,让主人公的执著与坚强引领我们走出人生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