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范文网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16篇《读后感5000字》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到更多与《读后感5000字》相关的范文。
篇1:百年孤独读后感5000字
记不清,是第几次看《百年孤独》了,可能有三次,以前不理解“孤独”,或是没时机去感受“孤独”,也可以说是没心智体会“孤独”。从一个人的“孤独”到一个民族的“孤独”,从一个国家到一个洲的“孤独”,从一个人到一亿人的“孤独”,从一天到一百年的“孤独”,每一个“孤独”都不一样,每一个“孤独”都值得去理解,面对反复上演的历史故事,是活着和死去的人的“孤独”,也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看到的“孤独”。
每一本名著,都有一个情绪的入口,当读者模糊感知这类情绪入口时,看书时会有真相大白的感觉,因为人心相通,作者是人群里的敏锐感知者,能写出共同的思绪与情感,将读者从徘徊的情绪入口,带入一片开阔平原,让读者感知到陌生又完整的情绪,而不用独自做困兽之斗,即便平原后面还有山丘,即便收获的可能是“孤独”,这是名著值得重复看的缘由,越过一座山丘,是《百年孤独》的收获。
就个人而言,年初看了《现代拉丁美洲》,这是一本介绍拉丁美洲历史发展的学术著作,讲的都是真事真历史,是关于5.8亿拉美人的千年孤独,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的玛雅人到16世纪消失的印加帝国,从土著、殖民、独立、混血、民主、战争,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人与政治、新生与死亡、进步与荒谬、伟大与残酷、爱与孤独。这书描述的主要事件,让人联想到背后无数的人和情绪。这书可能很好的牵连了一个再次读《百年孤独》的情绪入口,也有可能是已有的情绪引导自己去看这类书。
说完题外话,回到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也不敢说看懂多少,只是试图说看到了什么,或者通过《百年孤独》感知和思考到什么,或试图看清让人迷惑的“孤独”,或明白拒绝与回避“孤独”的枉然,或理解每个人“孤独”的真切与通感,或看到历史的反复与群体的无知,或看懂政治和战争的荒谬,或看到发展与文明的冲突。希望见孤独而不惧,见荒诞而不惊,见百年如水流逝,愿时间不再反复。
《百年孤独》的“上校家族”在百年间的盛衰荣辱,是一段拉丁美洲民族的浓缩历史,现在的拉丁美洲是在近代几百年逐渐形成的,将通过复述书中“上校家族”的人物和故事,试图看到拉丁美洲的历史境遇,拆分这数百年的历史,以安抚书中绕梁三日的“孤独”。将以上校为中心,讲述上校的父亲,上校的母亲,上校本人,上校的妻儿,每一段配一个小标题。
一、上校的父亲:当农业面对工业,不只是降维打击。
上校的父亲,就是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简称“布恩迪亚”),带着一群年轻人离开故土,向着入海口迁徙,在一处原始森林里建立了“马孔多村”,就是这个和“地球村”齐名的魔幻村。布恩迪亚是因被人嘲笑老婆是处女,为了尊严(后来上校也因此发动战争)在决斗中把对方杀死了,为了躲避死者的阴魂不散和良心的谴责,选择了迁移,在这新村庄里布恩迪亚是年轻的族长,指导人民播种、教育小孩、饲养牲畜到修建房屋,马孔多农业和人口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布恩迪亚的个人进取心。
马孔多的建立与成长,在闭塞的内陆时期,是一个完美的农业拓荒和建村典范,但这种宁静的日子并不长久,不久异域的吉普赛人梅尔吉亚德斯循着鸟叫声来了,带来了稀奇古怪的发明:冰块、磁铁、望远镜和假牙等,这都是工业文明的科学结晶。一个农业村庄的年轻族长,即便再有雄心和壮志,再聪明与坚韧,当面对扑面而来的现代科学,只剩目瞪口呆和手足无措,随之而来的拉丁文、英文、法文书籍,那不是面对降维打击的冲击,更多是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无知。
不管是外界的科学还是文化,村长面对的都是一个十足的溃败,没有任何一个族长或者酋长,个人能全面理解和运用这些文明的结晶。一个世代务农的天才,和一个民智开放并积累成长的凡人相对比,天才的局限和凡人的聪敏,他们其实对比的不是智商,而是先辈数百年的愚昧与智慧,一个是永恒的地平线,一个是不断上扬的学习曲线。沮丧的年轻布恩迪亚族长,面对眼前的荒唐与远方的文明,想到的唯一出路就是再次迁徙,迁到一个接近科学的异域,但上校的母亲站出来反对,因为门外已经站着二个孩子,“忘了你那些疯狂的新鲜玩意儿,还是管管你的孩子吧”,布恩迪亚没能解开魔咒,是带着困顿而继续“孤独”生存。
布恩迪亚的迁移和英国清教迁北美有点类似,美洲当时还有上亿的原住民,这群人过着最原始的农牧生活,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前,他们已经在此生活数千年,但是美洲大陆一经发现,在黄金的诱惑下而来的欧洲人,带来了殖民、天花、猎枪与杀戮,土著的弓箭与殖民者的步枪大炮,印加帝国的原始与欧洲的庞大王朝,土著人口必然遭遇急剧下降,所剩不多的土著为躲避瘟疫而向深山迁徙,但离科学的距离又越来越远,同时殖民者和新拉美人在整个大陆遍地开花,科技、农业、工业、文化、艺术、混血,让美洲大陆在几百年完全换了天。这些原始农牧民面对先进的工业殖民者,不只是降维打击,迁移并不能逃避科学,布恩迪亚为了后代,直面无法拒绝的冲击,“孤独”的思索科学的入口阶梯。
二、上校的母亲:伟大的土地,哺育勇敢的人。
上校的母亲,就是书里的乌尔苏拉,虽然身材娇小,但活力充沛又意志坚定,不逊于任何人的勤劳。她丈夫布恩迪亚为了维护尊严,可以与人决斗,她为了维护男人的尊严,可以勇敢的放弃自己的恐惧(怕生个有尾巴的孩子),也没人知道她活了几百岁,最后在她死后不久,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也消失了,就像没有土地的民族,只剩流浪与漂泊。
书里有她很多的小细节与故事,第一个是她制作糖果售卖,养活了全家并大兴土木,从欧洲买入了最时髦的家具与乐器,这些时髦的西洋乐器与娱乐,娱乐生活同时也愚弄了年轻人,上校的二个妹妹就因一个帅气的钢琴师动情,而彼此诅咒。伴随着长辈的简单套用与后辈的误用和荒谬,乌尔苏拉和他丈夫对外界文明的崇拜与向往,有点异曲同工,只不过布恩迪亚更加偏向理论与思辨,而乌尔苏拉更直接的实物与利用,以为买来的欧洲的艺术品与装饰,就能带来文艺复兴与自由爱情,她也没想到带来的是嫉妒与诅咒,一个妹妹完成了编制寿衣的行为艺术,另一个走向私奔的决裂,在新潮观念的冲击下,不管老人还是小孩,都无可避免的受到冲击,钢琴没带来艺术与审美,爱情与自由也不可能在荒芜之地开花。
第二个是乌尔苏拉在广场组织孙子的独裁,这有真实的阿根廷“五月广场母亲”,就是母亲们集体走出家门,寻找失散和失去控制的儿孙,同时通过集会行为对抗军事独裁与滥用武力。年轻人的热血与暴力,在年迈的祖母面前就成了瞎胡闹,孙辈的横冲直闯与冒失,在上校的母亲眼里都是一个样。
第三个是乌尔苏拉保守三个石雕秘密,这三个石雕里全是金币,是上校在起义过程中有人莫名送来寄存,结果战后一直没人认领,但乌尔苏拉一直在寻找寄存者,并在领死前也没告诉家人金币的埋藏地,后来上校的儿子在家里到处挖都没找到,反而是在一场大雨冲刷后露出了出来。关于金币,历史里印加帝国就是因为全用金子做皇宫装饰,引起西班牙殖民者的垂涎欲滴,更有充足的动力与动机,用尽阴谋去消灭印加帝国,直接原因当然是金币。无处所说的“怀璧其罪”,而拉美的波托西大银矿则是后来被西班牙发掘,成了世界最大的银矿,间接导致清朝的白银帝国通货膨胀到破产,还导致了西班牙和英国的海战,这是拉美真实的历史。没人知道地下埋藏了黄金还是石油,但怎么使用这些资源,则会给子孙带来完全不同的命运,在委内瑞拉,石油被称为“恶魔的排泄物”,引诱了一群又一群的恶魔,给当地人带来魔咒般的“孤独”。
乌尔苏拉就像这广袤的土地,繁衍和养育了一切的生灵,包容了无数的冲突与动荡,默默承受着周而复始的苦难与罪恶。但同时无法回避的是原始的淳朴与勤劳,并不能根本改变后代的落后与愚昧。没有繁衍根本就没有故事可言,但如果没有改变与进步,生命的繁衍,未必不是一个循环的“孤独”。
三、上校:自尊与反抗,革命与理想。
要说百年孤独的知名人物,想必就是这个奥雷里亚诺上校,为了父辈创建的马孔多的权利,拒绝刷政府统一的颜色,为了维护自由的选择,毅然加入了“自由党”,并带领建村元老的后辈参加了内战,上校在战争中屡战屡败,革命没有成功,他也被迫在合议上签了字,也拒绝了保守派政府的授勋。结果战后老兵待遇没解决,他想再次发动起义时,已无人响应,而他的十几个私生子却一个一个被赶尽杀绝。上校最后在家里闭门不出,重复的制作小金鱼,了却残生,反抗与战争并没有给他找到一条通往光明之路,此刻的他像极了父亲,不得不步入无法拒绝的“孤独”之路。
为了自尊,或者说为了自由,谁都有理由反抗,上校既有点像不断发动游击战的卡斯特罗,只不过最后古巴成功的反抗了独裁,抵挡住了美国的入侵,一定程度的保住了革命果实,这过程脱离不了外界的支持。同时上校又有点像切·格瓦拉,狂热的理想主义和大拉美主义,对整个拉美都怀有责任与义务,同时受到独裁者与大国集团的谋杀,格瓦拉就是在为拉美革命的游击战中,被美国和当地独裁者联合绞杀,像极了上校被追杀的十几个私生子。
理想主义者的敌人,总是能很好的相互勾结,重商主义是理想主义者的敌人之一,独裁是理想主义者的敌人之一,垄断集团是理想主义者的敌人之一,因理想主义者的崇高道德,是对重商主义的人格鄙视,是对独裁的良心谴责,是对垄断的釜底抽薪,而面对理想主义的自尊与反抗,敌人总是轻易就集合并完成勾兑与收买,此间冲突与矛盾,不可调和。
书中有反思上校为“自由党”而战,是因为不懂得爱,这个有趣的话题,当一个对“不公”无法消解的人,最容易诉诸对抗,只不过有的人是将情绪倾泻弱者,有的人选择向更强者冲锋,还有一部分是直接怂发起者,分别像阿Q、唐吉坷德与上校,上校为了自由而发动战争,像他父亲为了自尊而决斗,都是有的放矢的一对一对抗,即便上校面对的是军事独裁与商业垄断,上校没有畏惧与退缩,但上校选择诉诸武力对抗之河,就不可能再走入依靠文艺教化的另一条河,这是一条鲁迅与马尔克斯的河,他们同样也是在反抗不公,同样是为了获得心灵的自由,同样对这块土地的人爱得深沉,只不过他们对暴力有深刻的怀疑,只不过上校只会用枪,而文学却可以循循善诱,从看到、写出到直面“孤独”,理解后才有机会化解“孤独”。
四、上校的妻儿:神话与传统
上校年轻的妻子蕾梅黛丝死后,被家族后辈供奉起来,到后来被神化到与长眠灯相伴,有点像的先知或圣母,生前确实有一些值得称赞的品质和事迹,但在某种组织需要后,慢慢被虚构和神化,这能起到一定的劝导与教化作用,但在一些核心文化与价值观认同上,这些外来的习俗或宗教,未必能念出一本有用的经,就好比马孔村广场上的堂面对暴力,与民众一样的束手无措与漠视,在残酷靠腰面前二者是相得益彰,宗教信仰与民众的关系同样貌合神离,信仰亦无处生根,神不足以拯救世人。
上校的孙辈阿尔卡蒂奥,领导了香蕉公司的工人罢工,却遭受三千人被屠,当政府还在不停追缴逃亡者时,村民已经淡忘了那个血色的黄昏,阿尔卡蒂奥无法消解三千人的消失,但又无力阻断联合政府的暴力收割,他还能意欲何为?只剩归隐书房,潜心钻研吉普赛人梅尔吉亚德斯留下的黄皮纸,在“孤独”中找寻一丝先祖的安宁。
上校的孙媳费尔南达,来自古老的贵族后裔,带来了贵族的繁文缛节,带来了故步自封,后来女儿被送入修道院,儿子也成了假道士,小外孙被拘禁在屋内,当了吉普赛人梅尔吉亚德斯文献的密码:“家族中的第一个人将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时,结束了这家族离奇的“孤独”故事。
五、其他:香蕉、铁路、行刑队
香蕉是拉美近代殖民地的见证者,也是重商主义与奴役的共犯,在历史的砂砾里,成千上万的人在香蕉园或橡胶园里度过一生,很多人从未被允许走出种植园,这种无言的寂静,是无处诉说的“孤独”,更是人心深处无以言表的“幽暗”。
铁路是近代工业文明的开端,但铁路若不能延长文明的深度,不能促进道德的提高,那跑得快的火车带来的是更迅速的统治与行刑队,人民在集团利益面前,不如一片香蕉有价值,生活可能还不如种植园的农奴,因为至少在种植园里还有自然熟透的香蕉,而火车下的现代商业帝国里,容不下一丁点原生灵魂的自由气息,因为强大的控制器能察觉任何的一丝反抗基因,就像外人无从发现货箱的是三千具尸体还是三千捆香蕉,因为系统可以屏蔽货箱周边所有视线,包括屏蔽“孤独”。
六、最后来个题外话:《千年沉默:亚洲村的小道消息》
想拉美之外的人看《百年孤独》,会带有一丝局外人的寡淡,因为拉美的故事、魔幻与孤独,他们自己更能切身体会,而作为局外人的反思,更多会参照本民族的故事,从而对历史品出另一番“孤独”或“沉默”。
就比如现在,假设这有一本故事书,叫《千年沉默:亚洲村的小道消息》,将中印日韩越都写进来,将过往千年里的牵连与历史,写成一个在“亚洲村”的魔幻现实故事,其中基调是“沉默”,从1125年的北宋灭亡,到现在九百多年里,多少的朝代与人民,都消失在沉默的历史里,在过去的一千年里,同时期的西方相比,英国在1215年就订立了《大宪章》,到后来欧洲的文艺复兴,他们一步一步走出了人类辉煌,而整个亚洲都却不断重复低到尘埃。
比如印度历经蒙古人入侵到英国人殖民,本是佛教发源和昌盛之地,却从佛教的众生平等,离奇的发展出历史倒退的种姓制度,几亿人被几千万人的英国长期殖民,这片土地的故事就足够写一部魔幻现实小说。而韩国和日本,从汉城改名字和古日文是汉字,随处可见以前的中华影响,但近代没人能抗拒西方的影响,重商主义的自我加速,促进了西方的价值观和宗教信仰,同时影响着整个亚洲的发展,其中走得快的日韩近代早已领先中国,而印度曾经的佛教有力促进了中国的隋唐盛世,现在中国在西方的影响下的强势,又反过去促进印度的信仰变化,并可能在亚洲又开始发挥曾经的影响。西方文明在重商主义下的扩张下,才打破了亚洲各国的暗淡,这数以亿的人民才有机会看到曾经的愚昧,但尚未步入新阶梯的人却已在嘲讽西方的局限。
比如这个叫亚洲的村,本来是大家族轮流坐村长,坐上去的村长都不想下来,就会极力打压其他家族势力,在组织力量守卫村庄中,守村有功的人一般能过上好日子,慢慢也会发展成大家族,在这周而复始的几千年中,总会出几个人太平盛世,那时就会大兴土木,修河、修长城、打猎、开荒拓土、周游列国等,还有琴棋书画、诗歌朗诵、夜市酒肆,保不齐出几个人杰,如《资治通鉴》、汝窑、苏东坡、道教到《梦溪笔谈》,这时村子可能确实举世无双。
当然也保不齐会出几个忘恩负义的村长,难免打压有功之人,遇到不服气的里应外合抄家伙干架,下去的村长家,一般没几个好下场,也有友好协商下台的,还能过上小康生活,但一些自私的村长带坏了风气,万马齐喑究可哀。比如有的就利用村长职务便利,偷偷自学外村算数,最后拿到村民前自我炫耀,这样的小气自私鬼,会养出更庸俗的子孙,最后这个村子彻底毁于一个个败家娘们。此时村外的世界已经星光灿烂,新奇玩意满世界撒野,村子周边的几个大岛都开始焰火燎燃,而村里自闭的年轻人都怂得不行了。当这个曾经以天下为中心的村子,一夜间在一场千年沉默的洪水冲刷下,成了一大片汪洋大沼泽,每个人都在艰难自渡,面对举步维艰的泥泞,这何尝不是由前人的孤独堆积而成。
而小道消息还在继续,曾经常来村里参观偷学的邻居,都业已独自发家致富,不再信服村长的威严与道德,而天下的中心早已移居地球另一半,曾经为了防止饥饿游民的长城,突然更新成预防“孤独”入侵,因为已经有人写出了所有人的“孤独”,有人写出了历史的荒诞,有人写出了村长的真实魔幻,有人写了《家长的没落》,有人写了《地球是平的》。但当上村长的上校,不会让年轻人看到这些,村民既不像上校的父亲为了村庄出路而冥想,也不像上校为了自由而发动反抗,更不想上校的子孙为了密码而孜孜不倦,村民只是沉默沉默再沉默,沉默到“服从”,沉默到“富强”,沉默到“时髦”,沉默到失去发现孤独的能力,所以亚洲村和马孔多村既相似又不一样,就像失眠的马孔多忘记历史,而亚洲村是在高速列车的“沉默”中失去方向。
最后,在《巴黎评论》里,加西亚·马尔克斯说,曾经有人评判他只提出了拉美的问题,没给拉美找到好的解决办法。这家伙估计是把马尔克斯当上帝了,问出这样的问题,又何尝是在刁难别人没提出解决办法的同时,自己却连一个好问题都问不出来,让一个人给整个拉美提出一个长久解决办法,这是何其荒诞的想法,这又是何其“孤独”的人生,难道只有“上帝”才能拯救拉美,难道拉美的“孤独”注定一直重复,难道看了这么多“孤独”后一点长进都没有?
篇2:百年孤独读后感5000字
“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马贡多是一个有二十户人家的村落,用泥巴和芦苇盖的房屋就排列在一条河边……”但凡文艺青年或是想装装文艺青年的家伙想必都很熟悉这段话。在那个盗版书铺天盖地的年代,手捧盗版书的人们倒也多多少少受了些文艺熏陶——只是版本不一。结果马尔克斯老爷子一怒之下,索性死后150年都不给中国自己的作品授权——当然那是过去时,不提也罢。
坦率地说读完一遍后我自己也无从下笔。可以说是作品本身太难懂,也可以说是读后我整个脑子到处散落灵机一动的感想,理出来也不容易。作者想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是一个家族循环往复无可挽回的命运,还是在叹息人类与生俱来的孤独感?好吧我承认,以我的阅历与智慧弄懂这些真的还有点难。一定要说些什么,也就是散乱的杂感,而且欲说还休不知所云。嗯,从哪里开始说起好呢?
被海水包围的马贡多,孤独中存活了百年之久的马贡多。布恩地亚家族,历经六代,悲欢离合断断续续如同梅雨一般纠缠百年。
很有趣啊,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会有持续了四年多的雨,一个老年神父不可能只喝了一口可可茶就能浮在空中,没有人会被绑在树上直到生命终结……但这一切都发生在了这个村落里面。现实生活中也不会有家庭反反复复给孩子命同样的两个姓名,死者不会因为太寂寞就重返人间……但这一切都发生在了这个家族之中。故事是荒诞不经的,仿佛透过一层教堂彩绘玻璃窥视着一个家庭的是是非非。然而读完后又感到它是无比的真实——真实到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亲眼目睹的一幕幕悲剧。
故事的叙述有些混乱,那都是些循环往复的回忆,考验着记忆力浮浮沉沉的混沌回忆。孤独的回忆中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第一个何塞阿卡蒂奥,在孤独中泯灭了自我。丽贝卡,则在同孤独的对抗中连失败的机会都没有,出师未捷身先死。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迟暮之年看得比谁都清楚可为时已晚。阿玛兰塔,深知自己的痛苦却无法逃离。乌尔苏拉,明明人生一直浸泡在一碗痛苦孤寂的汤中却毫不自知,守着一个慈母的美满面具悲怆地活着,那家就是她的坟墓。
这就是他们的人生,世世代代传下的名字联通家族遗传的记忆,他们的命运变成了莫比乌斯环中爬行的蚂蚁,不断循环往复却找不到出口,不断寻找却不知其实根本不用找。看书的时候我老记不住他们的名字:太相似,也太长了。不过想想他们都是家族中那只可悲打转的蚂蚁,不妨将他们当做阿卡蒂奥跟奥雷良诺好了,同名同姓,拥有一脉相承记忆的人本来就是同一个人吧,我想。至于那两个换了名字的人物,或许搞错坟墓也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若干年之后,当他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时候,奥雷良诺第二一定会记得六月份一个淫雨连绵的下午,他踏进房去看他头生儿子时的情景。”你看,只是回忆,真的仅仅是回忆而已。
有人说布恩蒂亚家族如同傀儡之家一般运作着,没有感情也没有实体。我想,孤独的心中也未必装不下真正的在乎,毕竟那种东西,是爱因斯坦和薛定谔都没办法的事情。这个家族在黑暗中百年的孤独与百年的等待,一定有些什么东西在维系着——绝对不是费尔南达家乡那样的昏色地带。
整本书想要表达的也许只是一个词:循环。联系到当时拉丁美洲历史循环往复停滞不前的怪圈,再怎么迟钝的人也多少会往这方面想想——毕竟文学作品源于生活。
至于孤独,那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命运与罪恶,想跑也跑不掉。
其实人这一辈子从可以看到不同开始,就想尝试着去理解人和事。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那些微妙而关键的感性差异,使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了说独立语言的生物。
也许沟通和交流能在岛与岛之间建造桥梁,但桥梁的存在也终究拉近不了实际距离啊。
很多事情,一旦发生了,就再也抹不掉了,那些事情会改变一个人,也许会成为一个人无法逾越的鸿沟。
我们自己是不是也……?
一般来说,人类定义“回忆”的方式由于是一种美化所以一向自我中心——与自己无关的事情记住了也只是故事,就算本来与自己有关、不过出于种种原因想起来就后悔,情愿和自己没关系,情愿没发生过的事情也会被自顾自从名为“回忆”的盒子里捡出去不加修饰地扔在意识角落假装看不见。
直到有一天出现毫无预兆的契机,像看陌生人那样惊奇地重新发现躺在角落里的那个未加工半成品,以及为了它花过各种各样力气的,几乎不认识的自己。
像是雨刷刷过玻璃,一下子一切都明朗了。
最后谁摆脱了布恩蒂亚家族的宿命呢?活着的人死了,死去的人依然沉睡着。但在那一刻,如同现实中的追求和希望超越于形式的虚幻一般,他们又在一起了。
想到这些时候看到这样的结局就好了。要是还能微笑,就好得不能再好了。
搞不清马尔克斯老爷子怎么想的,眼下我们可以正大光明地在书店买到正版《百年孤独》装文艺青年了。
马尔克斯老爷子说,这样的家庭不会再在地球上出现。
但愿如此。
篇3:红楼梦读后感5000字
说起《红楼梦》,我们就不能不谈及袭人其人其事。不仅是因为袭人是伴随宝玉左右、侍候宝玉青春成长时期的一位重要女性,亦是因为袭人位居情榜又副册之二,晴雯之下,更是因为曹公不惜笔墨,着笔最多、在书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丫头。无论是正出或是暗出,均不亚于正册十二钗中的包括妙玉、巧姐、迎春、惜春等在内的任何一位女性。上回我写了一篇《谁是宝玉的小三》,说到袭人其人,也仅仅从一个侧面说到了袭人,然而,感觉还不够全面,并不能完整的反映一个人物的全貌。对袭人这样一个人物,我依然感觉意犹未尽,那么,袭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让我们顺着曹公与高先生的思路与笔墨来细细的梳理与分析一番,或许能从中得到一点启示与感悟。
袭人,又名花珍珠,是贾府花银子从面外买来的丫头。因旧人诗句上一句:花气袭人。让宝玉改名为袭人。丫头的名字随意改动,并非袭人一人,譬如红玉等等好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仅从更名这一点,贾府下人地位之低,可见一斑。贾府里的丫头,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中府中的下人养的,所以,下人生下来的丫头,理应还是下人。另一类是花钱外买的,袭人即属于这一类。还有一类是下人送给主子的,虽然也同属于第一类,但比起外买的身份要稍逊一筹了。譬如睛雯。袭人比宝玉大两岁,与香菱、睛雯,宝钗同岁。在与宝玉庆贺生日那天,袭人抽了一具《武陵别景》签。上面写道:“桃花又是一年春”。同庚共饮一杯。同庚即是香菱、睛雯,宝钗。同辰的只有黛玉。
袭人,家境贫寒,离贾府不过十里地,上有母亲,还有一哥。记得一年冬天母亲病重,袭人告假回家看望,宝玉还特意与茗烟骑马去了她家看望,可见袭人家的住地距离贾府并不是很远。
然而,就是袭人这样一个外来的丫头,在贾府却神不知鬼不觉地爬上了准姨娘的地位,比起睛雯,鸳鸯等人的命运,不知要强多少倍,当然鸳鸯是不愿意嫁给贾赦当姨娘罢了。袭人自从转变了角色,当上了准姨娘以后,可谓风光无限,光彩照人,红极一时。若不是后来宝玉离家出走,袭人姨娘的位置,亦是板上定钉,毫无悬念的。即使如此,在曹公与高先生的笔下,袭人的结局也还算是比较圆满的,在第八十回之后,袭人即嫁给了宝玉的朋友:忠顺王爷驾前承奉的琪官,即蒋玉菡。
袭人上位准姨娘,不仅带来了物质上的享受,更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吃穿用度均在丫头之上。可谓名利双收。物质上,袭人的月钱按照老太太的丫头付,王夫人又另付一部分,那年冬天,袭人回家看望病重的母亲,风姐见其着装太素,便把自己的一套大毛大衣送给了袭人。说什么:“先给你穿去也罢,等年下太太给作的时节我再作罢,你只当还我。”连风姐这样的人物都讨好她。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就连黛玉,宝钗这些小姐也均来道喜、祝贺。我们试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袭人的准姨娘地位,并不比赵姨娘差在哪里。
读《红楼梦》,我常常感到纳闷或疑惑,袭人并不比睛雯,鸳鸯等人聪明到哪里,为什么能够上位于准姨娘呢?细细的读来,不难发现其中的奥秘,其实,袭人上位于准姨娘,有着诸多方面的因素,然而,在我看来,最直接、最重要的有三条。
攻心为上。应该说袭人很会察言观色,揣摩王夫人的心思,不失时机的给王夫人出谋划策,讨好王夫人,博得贾府上层的青睐与支持。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一节中,宝玉被贾政暴打后,袭人对王夫人说的一番话,也让王夫人对袭人刮目相看,奠定了上位准姨娘地位的基石。她原话是这么说的:“我今个儿在太太跟前说句不知好歹的话。”、“论理,我们二爷也须得老爷教训两顿。若老爷不管,将来不知做出什么事来呢。”
大家听听,这是什么话?此时此刻,宝玉被贾政给打得遍体鳞伤,老太太、王夫人都心疼得要命了,何人还敢说出这样的话来?我想一般的丫头,包括睛雯,包括鸳鸯,即使是黛玉,亦绝不会“自讨没趣”的,赶来与王夫人说出这样一段,极有可能招来一顿责骂的话来。恐怕也只有袭人了。这也许正是袭人的聪明过人之处。
那么,听了袭人的这几句话,王夫人的反映是什么呢?我原以为一定是责骂或是痛责,然而,除了合掌念声“阿弥陀佛”外,由不得赶着袭人叫了声:“我的儿,亏你也明白,这话和我的心一样。”袭人与王夫人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读至此处,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这样一层,这或许与袭人的阅历有关。袭人原与鸳鸯、睛雯一样,都是老太太身边呆过的人,只是后来才给宝玉当了丫头。长期与老太太耳濡目染,让她有机会多识广,可谓站得高,看得远。考虑问题比别人深一层亦在情理之中。假使袭人没有长期呆在老太太身边的这段阅历,袭人亦不会有这般的心机。那么或许有人会问,睛雯也是在老太太身边呆过的,为什么睛雯,就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以为,这既与睛雯的性格有关,也与宝玉没有那层实质性的关系有关。
袭人下面的一段话,就更合王夫人的心意了。可以说是说到王夫人的心坎上去了。袭人说:“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娣妹,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像。一家子的事,俗语说的“没事防有事”,又道:“君子防不然”。说得是头头是道,丝丝入扣,入情入理,这样的一番话,可谓一语中谶,切中要害。一方面反映了袭人的虚伪的私欲,另一方面,亦是真心诚意的大实话。大观园中的女性太多、太多了,单单入情榜的就有一百多个。宝玉能与袭人云雨,就不能跟别的女孩云雨?若是宝玉再次与别的女子发生了云雨之事,恐怕连自己与宝玉的这段成年旧事也会翻将出来。我以为,袭人的这一番话,已经超出了袭人本身的年龄时段,试想,袭人此时也不过十六七岁呀。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向年近五十岁的王夫人说出这番话来,是与其身份极不相称的。
听了此话,王夫人像雷轰电掣一般的惊骇。又想到金钏儿之事,王夫人说:“我的儿,你竟有这个心胸,想的这样周全,我何曾又不想到这里,只是这几次有事忘了,你今儿一番话又提醒了我。”
袭人简直就是牛魔王肚子里的蛔虫,袭人的一番话,如同雨打芭蕉,句句打在王夫人的心坎上。把王夫人心里所思所忧全部说了出来,岂能不打动王夫人的心菲?要知道,王夫人自从长子贾珠去世之后,最担心的也就是宝玉了。俗话说,养儿防老,自己五十多岁了,假使宝玉有个三长两短,王夫人将来的人生依靠谁呢?
自古即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王夫人的一席话,可谓一言九鼎,奠定了准姨娘的基础。贾政虽然管事,但大都是外部的事务,家族内的一些事情,也大都是由王夫人说了算。我们且听听王夫人最后说的一句,便知晓结果了。她说:“我把他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负不了你。”
胆大心细。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宝玉与袭人即有云雨关系,按理,袭人比宝玉大两岁,应该明事理,知其不妥,完全有理由推却。然而,袭人却顺水推舟,明之不可为而为之。在她的浅意识里,非常渴望得到宝玉,亦非常渴望姨娘的位置。书中这样写道:“宝玉亦素喜袭人柔媚娇俏,遂强袭人所授幻所训云雨之事。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遂和宝玉偷试一番。”、“自此,宝玉视袭人更比别个不同,袭人待宝玉更为尽心。”你瞧袭人多会自己给自己下台阶,找理由?而睛雯呢,按理,不仅人比袭人长得漂亮,而且也很聪慧,也很有可能成为姨娘,然而,却让王夫人说成是狐媚子、妖精。直到被撵出贾府的那一刻方乃后悔不已,她曾对赶去看望她的宝玉说了这么一句话:“既担了虚名,越性如此,也不过这样了。”
时时汇报。自从得到王夫人的青睐后,怡红院的大小之事,袭人大都如实王夫人作过汇报。使得王夫人对怡红院的事情了如之掌。不然王夫人怎么会说:“打谅我隔得远,都不知道呢,可我身子虽不大来,我的心耳神意时时都在这里,难道我通共一个宝玉,就白放心凭你们勾引坏了不成?”你说,王夫人说的心耳神意不是袭人,又是谁?毫无疑问,应该就是袭人了。然而,袭人做起这些事来,却没有半点的愧疚与不安。在她看来,这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也是对王夫人负责。
袭人作为宝玉的女人,应该说是称职的。在宝玉身边,与睛雯,麝月一道,除了宝玉精神生活不能左右外,宝玉的衣食住行,一切的一切均安排得妥妥贴贴,稳稳当当。
袭人与宝钗一样,也是力劝宝玉功成名就的。也经常使用一些小小的计谋,劝说宝玉。袭人说:“以后就是刀搁在脖子上也不出去了。”她规劝宝玉。大体是三个方面。一是不能乱说,二是读书,三是不能乱吃女孩子嘴上的胭脂。
袭人的针线活,堪称一流,宝玉的一些生活用品,也都是袭人亲力亲为。难得一次忙不过来的时候,还是宝钗帮忙的。也难怪乎曹公把她当作一个一朵花儿来赞颂了。记得第五回《游幻境指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一节中,宝玉,随警幻在太虚观中看到的又副册中有这么几句:“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有次宝玉让下人开门,没有人来开,最后袭人开了门,袭人让宝玉一脚踢在肋上,袭人疼痛难忍,都不曾叫苦。当然,我们不可忽略了睛雯对宝玉亦是尽心尽力的。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须镯,勇睛雯病补金裘》一节中,宝玉的褂子烧了一个洞,么么拿出去,一般的工匠都不敢接活,睛雯,此时正发高烧,拖着病躯,一针一线的帮宝玉给补上了。这一情节,让人看了非常的感动。袭人还跟睛雯开玩笑似地说:以后再烧了,谁来补?
袭人亦会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大观园中这一点很重要。不仅人多,关系也挺复杂。然而,袭人却处理得如鱼得水般的轻巧。既深得讨上层老太太、王夫人的喜欢,也让小姐身份的宝钗、黛玉喜爱,亦让丫头们信服。王夫人这样评说袭人:“若说沉重知大礼,莫若袭人第一,虽说贤妻美妾,然也要性情和顺举止沉重的更好些。”,又说:“况且行事大方,心地老实,这几年来,从未逢迎宝玉淘气,凡宝玉十分胡闹的事,她也是死劝的。”老太太又是怎么评价袭人的呢?书上这样说道:老太太素喜袭心地善良,克尽职任,遂与了宝玉。服侍贾母心中只有一个贾母,服侍宝玉,心中只有一个宝玉。
当然,袭人也有人性的弱点,譬如,妒嫉。第七十七回《俏丫环抱屈夭风流,美优伶斩情归水月》一节中,睛雯被撵出贾府后后,宝玉拟把海棠比作睛雯。这一回,袭人是真的生气动怒了。这一怒,倒是怒出了她的妒嫉与小性,怒出了她弱点与不足。
她说:“真真的这话越说上我的为了,那睛雯是什么东西,就费这样的心思,比出这些正经人来,还有一说,他纵好,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便是这海棠,也该先来比我,也还轮不上他,想是我要死了。”
读到这里,我就暗自思忖,但凡有一点良心的女子,都会理解与容忍宝玉这一所作所为,还应对睛雯抱有同情心才是。一来睛雯毕竟与袭人共事多年,手足之情应该有的吧?二来,睛雯也已经被撵出贾府,何苦来着?这样对待一个被撵出贾府的人呢?莫不是睛雯出身低贱,是赖么么买来送给老太太的,不成?即使如此,也不应该如此!
宝玉听了忙捂了她的嘴,说了一句:“这是何苦?一个未清,你又这样起来。”袭人这才转怒为喜起来。当然,宝玉,也还是有点良知的。后来还专门为睛雯作了一篇“芙蓉女儿诔”。
袭人的婚姻,似乎有着某种天然的机缘与巧合。宝玉第一次与蒋玉菡见面,并不知道蒋玉菡即是琪官,琪官即是蒋玉菡,两人上厕所时,才弄明白,并互换了汗巾子。当袭人知道,自己为宝玉所作的汗巾子给了蒋玉菡,非常的生气。这样一段看似简单细节的文字,亦为袭人日后嫁给蒋玉菡埋下了伏笔。
想来亦觉得好笑,许多人都以花为媒,而袭人与蒋玉菡却是以汗巾子为媒?蒋玉菡看见袭人的汗巾子,即知道那是袭人是宝玉的丫头,而袭人看见了蒋玉菡的汗巾子,即知道自己的相公即是宝玉的朋友蒋玉菡。
以袭人的为人,她宁愿一辈子呆在贾府,呆在宝玉身边,当她梦寐以求的姨娘,也不愿意嫁出去。袭人自己也说过只要宝玉依着她,即使“刀搁在脖子上,我也是不出去的了。”之类的话,可是宝玉与贾兰考试后,宝玉离奇的出走,立即让袭人所有努力与愿望化为了泡影。也让她自己的誓言成了一句空话。
我猜想,宝玉出走后,袭人一定十分的悲伤,多少次在夜深人静的夜晚,在人迹少至的林间,在月光稀疏的树下,回想与宝玉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举手投足,越想越悲痛,然后伤心地哭泣道:“宝二爷啊,你考中了,我们都为你高兴。可你却什么也不顾就独自走了,你真是个没有良心的东西,我对你那么好,什么都给了你,你就那么舍得丢下宝钗、丢下我独自走了?今后我怎么办,怎么办啊?”,“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不见你回来,我哪儿也不去了!”真是情深深,悲切切,哭泣之声,悲天悯人,感天动地!
想当初,袭人并不满意自己家人为自己许配的这门婚姻,信誓旦旦的要寻死觅活,然而,一旦看到了玉菡的汗巾子,宿命论便占据了上风,旋即转变了态度,认为自己的婚配或许就是命运的特意安排。于是,与玉菡安心的过起了夫妻生活。我想,假使袭人看不到自己送给宝玉的汗巾子呢?结局又将是怎么样呢?或许极有可能如同鸳鸯一般的下场,也是未可知的了。在我看来,袭人与戏子成婚,在当时的环境下,并不看好,然而,亦是不错的选择与安排了。
当然,我们解读红楼,也必须从两个方面来解读与分析。即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前八十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这样的题目,可以解读为曹公对袭人这一人物的喜爱,不过,高先生在续集中又说:“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又当何解?我想所有的读者皆是明眼人,一看便知。
篇4:红楼梦读后感5000字
依据欧洲文学体系的价值观判断,《红楼梦》只能算是有可取之处的小说而已。它迟缓,不干脆,笔墨浪费良多,有大量随手之处。篇幅浩繁,场景却狭小,又过分注目无关紧要的雅趣。更致命的是,它完全是一部生活流的作品,专注于写实又失之于写实,大量质量不错的细节堆砌起来,却演变成无修无止的唠叨。虽有精到的笔力,但大部分章节却像中国古代那平淡的生活一样,既缺乏情节上的、也缺乏文字上的应有的激越的魅力。
但是,为《红楼梦》辩白只需要一句话就够了:它完全不属于我们今天普遍认同的文学体系。有些小说由于历史的演进而褪去光泽,它却因为地理的因素而被低估。
为了铺陈纯真如何被挫败,《红楼梦》建设了一个看似温情其实e5a48de588b6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39残忍的虚拟世界,我们可以以其与《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世界做贴切的对比。男主人公贾宝玉爱好“意淫”,但在善于曲笔的小说中,这个词的意思远没有常见的那么夸张。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贾同学长大之后会买两个西门庆式的银托子,他只是爱吃胭脂而已。如果那个世界上只有他和靓妞们,他就会快活似神仙,而快活的具体表现,据小说提示,必然是痴性大发。这个霍尔顿式的人物尽管显得要比自己的美国同类软弱一些,但有着与后者同样的口头禅,对经济仕途等认为顽固可厌的事物,一概斥之为“混帐”。事实上他们都没有太大的勇气,尽管总是反抗,但最终只能以逃跑了结故事。在中国的民间语境中,贾宝玉是多情而可笑的代名词,他对女孩的喜爱乃是一种个人宗教,带有强烈的中国气质,继承了米芾的拜石头教的疯狂劲头儿。由于这种形而上的爱,他对每个女孩都怀有柔软的心肠,但是唯一的认真的恋爱,只是在初次遇到林黛玉时才迸发出来。她是他生命中的百分百女孩,使他甫一见面就感慨前生后世地说:“这个妹妹我见过!”
林黛玉是个普鲁斯特式的人物,敏感,聪明,骄傲,非一般美貌,作者肯定她才华出众,可惜列举出的她的诗歌作品并没有什么说服力。中国民间对她的评价比对贾宝玉更低,普遍认为她缺乏生命力、爱吃醋、小性儿,最可怕的是特别地酸。但如果考察周详的话,你会发现她是书中女性中最不酸文假醋的一位。这么说并不因为她率真自我,富有明显的新女性特征,如晴雯,或者想搞搞就搞搞,如尤三姐。恰恰相反,她处处谨慎,惟恐别人看出她的骄傲,跟男朋友贾宝玉之间最亲热的举动,也无非是让他摸过“膀子”。这位女诗人在性观念方面表现出超越时代的严谨――与常识认为的相反,那个时代在性方面豪无道德可言,全国性地流行婚内通奸交易。她最不酸文假醋的表现,以贾宝玉的评价,就是“从不说混帐话”,在价值观上鄙视体制。
中国古代的鄙视体制者,从阮籍到刘伶,从王安石到李贽,或者狂狷,或者冷僻,尽管倍受打压,但源流长久,层出不穷。既成传统,难免就有伪作的成分,而中国社会既严苛又松弛,又常导致他们以极端反抗极端,因此无论人格如何,完全发乎本心者寥寥。林黛玉显然不是这种唱摇滚的,她的鄙视并无姿态感,甚至也不坚定。当薛宝钗教育她《西厢记》固然有趣,毕竟格调不高时,突然之间,神佑曹雪芹,他讥讽地描写出了真正的戏剧性:林黛玉深为姐姐的党性所折服,突然自惭形秽起来。
我党文艺评论家过分褒扬两个主人公的反抗的勇气是错误的。如果从林黛玉的角度叙述,《红楼梦》完全可以写成一部恐怖小说:巨大的恐惧时刻折磨着她,僵尸家族每天都向她逼近,她因此哭啊哭,终于一命呜呼。
这个像小王子一样充满梦幻色彩的小妹妹是《红楼梦》中的美与真,她可以对照《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老菲芘,都是正值青春期的男主人公在冷酷世界中唯一的火苗。她的幻想、好胜和坏脾气,与罗丹的情人卡蜜尔。克洛黛相仿,在西方文学中的同宗则是娜拉、爱玛、裘德等人――这一宗族是西方近现代文学的经典,名单可以拉得相当之长。就气质来说,她最接近于希腊神话中的那喀索斯,当她临水自照时,恰曾自语“卿应怜我我怜卿”。评论者们喜欢争论谁是她的悲剧的始作俑者,但如果想做一个《红楼梦》的好读者,那么就应该注意到,实际上以其自恋式的人格,孤标傲世的性格,放在人类生活的何时何地,也必不见容于世。她属于加斯东。巴什拉在《梦想的诗学》中提到的阿尼姆斯(animus)系统,即“女性的男性意向”,是不安分的女人,是天真的和任性的、哀愁的和韵律的另类者。
庞杂的《红楼梦》和单纯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之间确实可以做有趣的对应。除了大观园可以与后者的“麦田”对应,均可作伊甸园之解外,还有:宝钗、袭人等,与霍尔顿为之蠢蠢欲动又腻烦不已的那个假模假式的妞儿;不染俗尘的“水做的”女孩,与麦田里天真游戏却不知悬崖存在的孩子们;薛蟠与不刷牙大嚼豌豆的那个粗俗家伙;贾政与校长;王夫人与苦口婆心、善良又愚蠢的的历史老师;中年妇女们与麻木的大多数……等等。他们之间都有着相当吻合的特征。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那对苦闷的早恋者,他们与霍尔顿和菲芘一样,结成最孤立无援的team,充满着必然失败的悲剧性。由于两人拍档受到来自中老年妇女团伙们的阴谋拆散,她孤独地死掉,而他在完成对社会的最后一击之后,出家当了和尚。
贾宝玉徒劳地对从永恒死板的世界中得到她抱有幻想,而林黛玉则徒劳地对永恒死板的世界本身抱有幻想。
要真正理解一部小说,就必须善于排除那些无关紧要的垃圾,它在任何人的长篇小说中都必然存在。就《红楼梦》来说,让人津津乐道的“金陵十二钗”排名就是彻头彻尾的垃圾,不仅跟李元霸和秦琼谁更豪强一样无关小说的主旨,更兼除了满足中国人的低级趣味之外别无他用。以现代价值观考量,作者在小说中表现出的趣味不仅芜杂,而且太滥。其中低级趣味如上述、可笑趣味如诗词、平庸趣味如宴饮,都存在着情节必要之外的滥觞。要把握《红楼梦》的主题,应做同样的甄别。
举凡《红楼梦》的各种冲突,最终都可以归纳到释道―理儒、幻想―现实、青春―暮年、爱情―淫邪、人性―纲常、自由―责任等等之间的矛盾。释道―理儒的对立在其中到底占据什么位置,是判断虚无主题是否重要的根基所在。它是否比对抗议的关注和对纯真的赞美更重要?王国维所说的是否是最佳结论?
人们觉得释道的价值观在小说中有着重要地位,来源大抵在于三点:一是以女娲补天遗石开始、以一僧一道结尾的神话式的框架,二是一僧一道在小说主体情节关键处中的出现,三是为数不少的直接表现虚无的歌词。在我看来,这三点都很重要,但都不足以改变小说的主题――若要只留最精要的精要,那么它们亦可以予以剔除。
对于《红楼梦》,我非常惊讶的一点是,神话框架在小说的最后时刻演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伟大的、具备现代感结构。在小说开头,故事从顽石开始;在小说结尾,作者突然告诉我们,整部小说也就是那块顽石上本已刻有的“石头记”。这确实出人意料,与三百年后《百年孤独》中的羊皮书结构完全相同,它造成的叙事角度的陡然倾覆,完全地具备着现代小说才懂得孜孜以求的深邃的效果。
但对这一伟大笔法的惊叹,并不会改变神话框架在主题中的地位,它的伟大毫无疑问是艺术的价值,而不是思想的价值。
框架的部分不可能承担小说表现第一主题的任务。无论中外,在小说发轫时期,外罩框架都是个流行的结构。在西方,其源头可追溯到《一千零一夜》,一直延续到契诃夫时代;在中国,直到欧洲小说涌入之前,这一范式一直沿用。就其反映的主题来说,很显然,山鲁佐德们的故事尽管重要,但并不拥有改变阿里巴巴们的故事的强力。也就是说,尽管《红楼梦》的神话框架相当棒,但并意味着它的粗糙外露、无关宏旨的地位就可忽略,就可以与现代小说那种巧妙的、嵌入的框架相提并论。这里有个非常重大的区别,即,嵌入的框架完全属于小说主体的一部分,不可删除,而外套的框架仅仅是框架,可以去掉。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去掉第一章和最后一章,那么《红楼梦》在95%的程度上仍然是《红楼梦》。
一僧一道在小说主体情节中的出现,大抵可以比拟为耶酥在人间的出现,后者放牧他的羊群,前者则引领贾宝玉行其命运之路。以《红楼梦》的现实主义小说的基础,必然要肯定贾宝玉作为个人有其内在的冲动,社会作为一个环境也有其运行的逻辑,而这两个人物除了作为直白的代言人宣讲宿命和泛神观念之外,推动情节的作用其实相当苍白。至于“笏满床”之类,有点儿诗歌修养的人都可知道,要是没有俗气流畅的音节,这些虚无歌调就什么都不是。
第一一八回贾宝玉与薛宝钗婚后曾有一段对话,我以为是《红楼梦》最重要的点题之处。当时薛宝钗规劝丈夫不要发痴,其言语情义两重,无懈可击,结尾是“但自古圣贤,以人品根柢为重。”
宝玉也没听完,把那书本搁在旁边,微微的笑道:“据你说人品根柢,又是什么古圣贤,你可知古圣贤说过‘不失其赤子之心’。那赤子有什么好处,不过是无知无识无贪无忌。我们生来已陷溺在贪嗔痴爱中,犹如污泥一般,怎么能跳出这般尘网。如今才晓得‘聚散浮生’四字,古人说了,不曾提醒一个。既要讲到人品根柢,谁是到那太初一步地位的!”
篇5:名人传读后感5000字
我们之所以感到忧虑是因为心不够坚强。
这本厚厚的《名人传》沉淀了近百年的精华,由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三部名人传记组成,每个人不同的经历带给世人不同的思考。如果说有一张思考分布图,那么在我的脑海中,贝多芬占据了至少一半的面积。封面上的那幅贝多芬画像曾在音乐教室被我仰视了无数次,利剑般的眼神似乎能冲破一切萎靡、阴霾。从小,我听着贝多芬的乐曲,弹着贝多芬的乐章,认定他就是音乐的代表,只知道用伟大来形容他,却从没想过他背后的故事,曾经,我只看到了他献给世界的辉煌的一面。
我了解贝多芬很迟。就在不久前,语文课本里的一篇《贝多芬》让我带着好奇打开了《名人传》,还翻看了《约翰・克利斯朵夫》,我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惨“,”人生于他就显得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悲苦的童年,支离破碎的家庭,骚乱不宁的社会,欺骗了他的爱情,没有朋友的孤独,还有张牙舞爪的病魔,一次次把他逼向绝望。就连我,也读着胆战心惊,不住地希望有一丝回转。
这是一个充满悲剧的世界,贝多芬得到的灾难多了些,如果只是这样,这叠纸上就不会出现这些文字了。”惨“不是个好的形容,重要的是,贝多芬没有在疾病和苦难的铁砧上倒下,他永远受着磨难,正是因为他的毅力,才使他的心强大,进而铸就了伟大。他无处安置他的心,便交给了音乐,但是,乐章中没有浸透悲怆,欢快与热情的节奏依然存在,而且绝大部分的经典乐曲,都是在他耳聋后创作。他用信念把颓丧转换成骄傲,即使创伤深深铭刻。人们现在享受的能熏陶灵魂的音乐,便是他用痛苦换来的。
而他只有在自然中才能获得慰藉,自然是他唯一的知己,”在此悲苦的深渊里,贝多芬从事于讴歌欢乐“,读到最后,我只剩下敬仰。
我有时捉摸不透自己。即使没有烦心事,看太阳落下也不禁心情低落,站在寝室楼里看长长的走廊越看心越慌。晚上睡不着靠在窗边看校园外的树木、路灯、居民楼,再回头望黑乎乎的寝室,其他人都早已熟睡,忽然觉得到处空落落。只有到了白天,有好朋友围着说笑,这些怪怪的感觉才会消失。看了贝多芬的故事后我终于明白,是心不够坚强。
傅雷说:”疗治我青年时世纪病的是贝多芬,扶植我在人生中的战斗意志的是贝多芬,在我灵智的成长中给我影响最大的是贝多芬。“人生总有那么一步,离开养尊处优的地方,去领略真实的苦难。不经劫难,即使得到享受,也只是浮华。而我们现在还没有真正经历苦难,与贝多芬相比,我们遇到的困难小得多,一跳就能跳出这个坑,还有那么多人可以倾诉,也是从领悟到这一点开始,我似乎有了一股力量。明白自己该干什么,才会摆脱困境。有时听了许多大道理,真正的困难摆在面前却手足无措,也许,要自己找到那一个信念,向着自己的梦想,去挑战、奋斗,才能蜕变。
待到学期结束时,总体的成绩不值得我开心,也没有让我很失望,只是其中我要冲满分的一科带了点缺憾,发下考卷的那天晚上,还是感情控制了理智,几乎是满腔悲愤地写完反思,有种恨透自己的感觉。最忍不住的还是泪水,边写边打湿了纸。也许,变坚强的过程真的很难。不过,每当哼起贝多芬的乐曲,即使是《悲怆》,也能让我看到那个在水深火热之中依然抬着头眼里射出坚定光芒的贝多芬。不朽的,是他排列的乐符,是他征服命运的灵魂。所以,不幸降临时不要怨天尤人,因为这时,人类中闪耀的星星与你同在。
篇6:名人传读后感5000字
这个寒假,我读了罗曼・罗兰的《名人传》这本书,从中我得到了许多,感触良深。
传记中向读者展示了三位艺术大师不朽的一生,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画家,一个是小说家,他们各有自己的园地,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出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作者所想表现出的是这些天才他们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如何克服那几乎让他们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的痛苦,而他们之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罗曼・罗兰把这三位伟大的天才称为”英雄“。
”罗曼・罗兰心目中的英雄不是那些在体力或智力方面出类拔萃、冠其同辈者,而是心灵伟大的人。“因此本书大部分描述着主人公们面对人世的灾难时的心理对话,他们那种面对痛苦,面对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坚毅,才是让人所意想不到,所震撼的,而不是他们所获得的那些成就,或荣耀。
主人公之一:贝多芬。是当代乃至现在仍十分着名的音乐家,他一生中创造出许多经典的作品,使后人为止震撼,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一生中所经历的痛苦,或很少有人知道他虽如此有名,却过着非但不富裕而十分贫困的日子。”他整个一生好比风雨交加的一日。最初是一个明净的早晨,只有几阵懒洋洋的熏风。但在静止的空气中,已隐伏着一种威胁,一种沉甸甸的预感。突然间,巨大的黑影掠过,悲壮的雷声使沉默的空间可怕地轰鸣,疾风怒吼……“没错,贝多芬说:”惟其痛苦,才有欢乐。“那么,我倒认为贝多芬的一生就像一首曲子,历经了平谷开端,接着有雄壮高潮,过程中却满是坎坷崎岖,却悄然无声地结束此曲,留给人极深地意味。
主人公之二:米开朗琪罗。是当代着名的雕塑家,他的一生为家人服务,为他人服务,却是痛苦并极其被动地做着自己本该热爱的事情――雕塑。他被逼着雕塑自己不愿意完成的作品,只为了提供给家人足够的财富,他觉得”为了家族,他卖身为奴也在所不惜。“而他自己热爱并向往于完成的作品,他却始终没机会完成,或是在战争中被毁。他一生中没有一天是休息的,”他不断生活在亢奋的状态之中。体内聚积着的旺盛精力让他痛苦,迫使他行动,不断地行动,难得有一小时的休息。“没有人明白理解他这种病态的活动需求,在别人眼里他就是个名副其实的”工作狂“。他的一生是完完全全沉浸在痛苦之中的,但他似乎享受这份痛苦:”越是加害于我,我越快乐。“”忧伤是我的享受。“”万千快乐比不上一种苦恼!……“米开朗琪罗对工作的狂热令人疑惑,甚至到了有些自虐的程度,让人心寒。但他对家人的一片忠心和面临灾难时仍义无反顾地做下去的精神,使人为之敬佩!
主人公之三:列夫・托尔斯泰。当代着名的作家,小说家。”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体系中,评断事物的唯一标准就是‘道德’,即爱心、真诚和善良。“没错,只要符合他的道德准则,再平庸的作品或人都会收到他的赞扬。他真诚地希望社会日益完善,对俄国民众的悲惨处境由衷地感到怜悯和同情,但他既不满现状,又惧怕社会动荡。”说到底,他是不愿意他所心爱的封闭式宗法制庄园经济受到触动和破坏。因而他对社会的批判无论多么猛烈,都只停留在道德的层面,从未深入到社会的根部。他那一厢情愿的善良,把一切都简单化了:他相信完善社会的唯一途径,是强化宗教意识,普及道德教育,是要每个人在道德上自我完善,消除一切欲念,人人爱上帝、爱他人(包括爱自己的敌人),自然能达到全社会的和谐,实现人类的大同。“可见托尔斯泰虽很早就开始研究哲学,却缺乏哲人的睿智。他沉溺于自己的宗教信念,甚至推演出许多偏激、荒谬的观点。这是托尔斯泰作为人性的角度失误的视野观点,但他作为小说家的伟大成就是无可争议的,他是世界文学中巍然耸立的高峰之一。
“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让我们呼吸英雄的气息。”罗曼・罗兰这句话就是对他自己全部作品所作的诠释。
篇7:《狂人日记》读后感5000字
根据“读书会”的安排,前几天,我抽时间阅读了鲁迅的《狂人日记》这篇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很惭愧,虽然在中小学时学过多篇鲁迅先生的作品,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少年闰土》等,对鲁迅文章的特点再熟悉不过了,但除他被选录进教科书之外的文章,我却几乎从未涉猎。所以,在读书会的安排下,我平生第一次看了《狂人日记》。这篇短篇小说我是在晚上看的,看了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想到了很多,甚至都有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待心情平复后,我慢慢梳理了自己的思绪,形成了如下体会,借此机会和各位书友分享一下。
一、关于对《狂人日记》文章本身的理解
我读完《狂人日记》后,借助“度娘”大概了解了一下小说的创作背景、内涵解读、时代意义等,个人觉得《狂人日记》这篇小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创作技法的巧妙性。鲁迅先生作为一代文豪,无论是看问题的角度、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还是创作手法的创新、创作技巧的运用都是无与伦比,属于顶尖的高手。他不仅熟知中国文学史,也熟知外国文学中一些先进的创作手法和技巧。《狂人日记》写于1918年,距今年刚好100年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已落伍于当今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的创作潮流,相反,它似乎具有历久弥新、常读常新的魅力,是一篇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文章。我觉得这是一篇用现代主义手法写成的现实主义作品,里面充满了各种巧妙的写作技法和情节设计。比如:拿序言来说,它是用文言文写成的,用叙述的方式交待了“日记”的由来,而小说的主体却用白话文这种当时很时尚且已逐步流行起来的行文方式,并以“日记体”这种创新的方式写成,营造出逼真的氛围。另外,序言中写到“记中语误,一字不易”,而在小说情节中确实有些常识性知识的故意错误,比如“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等之类的,这种创作技法更加渲染了文章的真实度。这些其实是一种因虚构而生的真实,越是虚构的,越能让人感觉到真实,这是小说的一种创作手法,有兴趣的文友可以去了解一下,在此不再赘述。
二是小说表达的象征性。古人说“文章合为时而著”,鲁迅先生这篇小说产生在一个十分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时光倒流100年,那时,从整个世界来讲,“一战”的硝烟尚未散尽,帝国主义对世界瓜分还在继续,传统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霸主地位摇摇欲坠,世界范围内的利益格局面临重组;在中国,辛亥革命结束刚刚不久,草创之民国风雨飘摇,经历了张勋复辟、洪宪帝制等闹剧,而北洋政府内部争权夺利严重,一言不合便动刀动枪,政局极度不稳,就像以前中国五代十国时期有藩镇节度使称:“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耳!”北洋军阀内部有封建帝王野心、独裁美梦的大有人在。另一方面,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底层人民看到了翻身解放的希望,科学、民主、自由的呼声与口号在世界各地不绝于耳。而当时长期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蹂躏与摧残的古老中国,更加渴望新思想、新思潮、新理论。鲁迅作为当时一位有时代担当、社会责任的文艺家,用手中的笔创造出这样一篇在当时看来可谓惊世骇俗的作品,在表达愤世嫉俗观点的同时也警醒了国人。可以说,《狂人日记》中处处充满了隐语、隐喻,充斥着暗号、暗示,但读来却不显一丝的晦涩和一丝的让人难以理解;恰恰相反,我认为,只要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看了这篇文章后,就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并能悟得些什么,这就是象征性手法运用到极致的体现。当然,关于某个观点、某种立场,为什么不直说,而要故意以这样“拐弯抹角”的曲折方式来表达,这一方面是由当时的政治氛围、社会氛围、舆论氛围、社会精神状态等因素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文学创作特别是小说创作中一种的方法,有兴趣的文友可以去做进一步的深入了解。
三是作品作者的战斗性。毛泽东曾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诚然,先生鲁迅是在用笔杆子拯救中国,他是一名战士、一名斗士,他的敌人也是当时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敌人,在那个“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兵荒马乱的混乱年月,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的态度反差如此鲜明;可以说,不论是他的语言还是他的行为,以至于他的全身上下都是充满了战斗性!《狂人日记》这篇文章的序言讲“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题,不复改也”,我们读了这篇文章后明白,这日记分明是一位“恐惧强迫症”的精神病人所写,而这位“病人”后来病好了,也认为这是自己病中所写,却仍将日记取名了“狂人日记”,而不是“病人日记”,可见这里面是有良苦用心的。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能做到有所不为的人很多,而达到进取的“狂者”却少得可怜,大多数人选择明哲保身,有觉悟的战斗者真的可谓是寥若晨星、渺如冬草!当然,在文章中指出了更残酷的、更冰冷的现实,就是连“明哲保身”的人都无法存在,因为这个社会上的人只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和“先吃别人”与“后被别人吃”的逻辑,那些有胆量的战斗者、斗争者,也就是改造这个破烂社会、拯救孩子的革命者又在哪里呢?
二、关于由《狂人日记》所想到的
《狂人日记》这篇文章充满了时代性,它为那个时代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今天我们学习它,如果仅仅讨论它对于那个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或者说将它放在100年前的那个时代背景下进行研究,我觉得价值不大,因为世殊时异、时过境迁,一切都变了,我们不能食古不化、泥古不变,需要的是与世推移、与时俱进。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也并不觉得《狂人日记》过时了,恰好相反,我觉得《狂人日记》这篇文章的价值观还在继续引领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现在需要加倍认真地去学习它、研究它,学习它的精神、研究它的实质。从这篇文章我主要想到了3点:
一是要做一个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鲁迅先生绝对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在那样一个年代,走在时代的前列,引领着国人的精神方向,他无疑是超前的,是时髦的。《狂人日记》就是这样一篇感时代风气之先、立时代潮头之尖的有道德、有筋骨、有温度的优秀作品。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不仅应关注当下社会的现状,还应练就一双“见微知著”的“法眼”,见目前而知来者,这样才能够领先于人,进而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未雨绸缪”。古语说:“础润而知雨,月晕而知风”,一些细节可以让我们判断并知道事物未来的发展方向。比如:《韩非子》里记载了一则“象箸之忧”的故事,话说当年商纣王刚刚即位,刚开始也十分勤政,但有一天他吃饭时用起了象牙筷子,大臣箕子见了就感到害怕。因为箕子认为,大王用了象牙筷子,必然会不用陶杯,而改用犀角做的玉杯;用了象牙筷子、玉杯,必然不会吃粗粮菜蔬,而是去吃山珍海味;吃山珍海味,必然不能穿着粗布短衣,坐在茅屋中吃,一定要穿着华贵的衣服,坐在宽广的屋子,高高的亭台上吃。果然,过了五年,纣王造了酒池肉林,设了炮烙之刑,并因此而亡国。所以说,箕子看见象牙筷子便知道了天下将有大祸降临,这就是典型的见微知著。都说“风起于青萍之末”,时代发展、社会变革的肇始也是从一些细枝末节开始的,而对于这些,永远都是那些感知灵敏的有识之士率先看到。北宋改革家范仲淹曾说过一句气吞山河的话——“先天下之忧而忧”,作为一个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必定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怀揣着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忧人之所未忧,急人之所未急。有人会问:何必这样杞人忧天呢?这能有什么好处呢?我会回答说:是的,这样做很难获得什么好处,但它却可保证一个人在纷乱的世事中不容易堕落。我们需要有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的精神,也就是鲁迅所说的“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敢于做时代的领路者、领航员。
二是要做一个黑暗面前的斗争者、战斗者、革命者。《狂人日记》中描述的那个精神病人的“主观世界”看似变态,但对于当时身处其间的中国人来说又是那么真实。鲁迅先生将那个等级森严、迫害残酷的封建主义旧社会比喻成“吃人的社会”,又是那么贴切与入木三分,同时他又是对这样的社会如此的嗤之以鼻。毛泽东同志在1938年撰写的哲学著作《矛盾论》中指出,“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我们知道,社会只要存在阶级矛盾,就会有阶级对立,就会有剥削的存在。而人剥削人的社会又何尝不是人吃人的社会呢?我查了一下,在短短的一篇《共产党宣言》(加上序言)中,“剥削”一词出现了22次。通过无数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斗争,当今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定程度和范围内消灭了阶级对立和剥削。对于一国是这样,但放眼全球呢?还有多少国家和地区正上演着“人吃人”的惨剧?我国自尧舜的上古时代就提出“大同世界”的理念,所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提出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并获得联合国等多个国际组织的肯定和赞许。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今天,很多事都不再是一国之事、一域之事,各国、各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就像“蝴蝶效应”所说的那样,我们地球人类真正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我想,只有到那时,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才会变为现实吧。反观当前,社会主义中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为人类消灭剥削开辟了“中国方案”,但在世界范围内却仍在上演着多少人剥削人、“人吃人”的惨剧,有的地区矛盾和冲突愈演愈烈,大国之间的“零和博弈”有增无减,人类距离真正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何其遥远!而回望历史,近代以来,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通过对亚非拉人民的掠夺、奴役与迫害而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他们在第一步就是以这种“吃人”的方式开启了他们所谓的发展和进步;时至今日,在全球范围内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人对人的剥削远没有结束。所以,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每个人都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放松,而应该时刻保持警惕、警觉和警醒,树立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不被世界改变是不够的,在面对一切腐朽与黑暗势力时,我们还要做一个无畏的战斗者、无私的斗争者、无惧的革命者,将自己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到一起,为凝聚起强大的“中国力量”进而改造世界、创建美丽人间做出一份贡献!
三是要做一个历史发展的推动者、奋进者、贡献者。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塑造的这个“狂人”又不禁让我思接千载,“我本楚狂人,凤歌嘲孔丘”,两千多年前那个楚国狂人“接舆”仿佛历历在目,我似乎看见他一副酒醉醺醺、高傲自负的样子,径直走到大路上拦住孔子一行人的马车,唱着“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那首歌谣,而彼时,周游列国的孔子和弟子们满目疲态,惶惶如丧家之犬,他们那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道德仁义”的纲常伦理未被一邦诸侯接纳。那时,传统的“礼乐”文明构建的体系正在崩塌,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之中,这样的乱世愈演愈烈,在孔子之后又延续了数百年。但孔子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所创建的儒家学说成为两千多来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部分,至今影响着国人乃至世界。我们在鲁迅先生的很多文章中会读到对那些“封建糟粕”严厉的批判,是的,我们必须承认,古老中国的传统价值体系中确实存在糟粕,但需指出的是,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时本身就应该在秉持一中扬弃的精神,形成一种批判的继承。我想,如果没有孔子的巨大成功,那目中无人、一副狂态的“狂人”接舆也不会名留后世了。“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是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2016年,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强调,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要在时代前进的洪流中书写中华民族发展新篇章。这让我不禁又浮想联翩,想到那“堕泪岘山”的故事。话说西晋名将羊祜喜游山水,在风和日丽的日子,一定到襄阳城南的岘山游乐,饮酒赋诗,终日不倦;一次,羊祜慨然叹息,对身边的部下一群人说:“自从有了宇宙便有此山,自古以来的贤达高士,像我和你们一样,登上此山眺望游乐的不知有多少,但都湮没无闻了,想来令人悲伤......”是啊,数千年的历史中,风流名士如过江之鲫,真正能流芳千载、名留后世的又有几人呢?我们说,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进步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你我都属于亿万人民中一份子,都应做历史前进的动力,而不是做阻碍历史发展的阻力,甚至做出逆历史潮流的举动,如果一不小心,不要说湮没无闻,更危险的是有遗臭万年的危险!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各位文友,我们要在继承中发展,发展中创新,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大放异彩、发扬光大,当然,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先进文化,我们也要发扬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精神,做到为我所用,在不断丰富个人精神世界的同时,为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篇8:《狂人日记》读后感5000字
《狂人日记》是鲁迅1918年发表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当时正值“五四运动”前夜。由于辛亥革命的半途而废,特别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使社会各种矛盾更加复杂尖锐。鲁迅以他锐敏的思想和犀利的笔触,对封建制度及其上层建筑表现了彻底的反抗。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是现代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作品,内容丰富,深刻。其中的奥妙也不是我现在可以完全解读,所以既然是读后感那么我也就记记自己的感触而不必去像写论文似的官方地,整体地概括,只是撷取一些有感触的片段,真实地反映出这一阶段的认知水平,以后再步步改进吧。
文章中的第九节给我很深的印象,“自己想吃人,又害怕被别人吃了,都……”这段话生动地刻画了当时(包括现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敌意,大家都觉得社会复杂,人心难测,觉得要进入社会就要留十二个心,事事算计,害怕被人吃了,大概指的就是对社会的恐惧和对人心的提防。自己想吃人表明了虽然很多人,抱怨社会的不公,人心的冷漠,但他自己未必是善良的,未必会不制造这种不公,未必不会对他人冷漠,抱怨只是因为他现在处于弱势的一方。这一心理反映出的是个人的自私冷漠造成社会的自私冷漠,然后社会的自私冷漠又进一步给社会中的人施加压力而造成的恶性循环。“去了这等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饭睡觉,何等舒服。”大部分人是厌恶那种生活的,如果拿掉这种防人之心和害人之心,那生活该是多么温暖而精彩啊,人与人互相关爱,理解,而不必人人自危,互相搀扶,共同进步,而不是互相倾轧,但从历史上看,只有出现大灾难的时候尤其是天灾的时候,人们才会同心同德地去应对这些灾难,一旦外部的灾难消失,人们又免不了要内斗了,希望有一天,这个规律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打破吧。
“这只是一条槛……互相牵掣,死也不肯跨过这一步。”表明了人们深陷那种害人害己的处世原则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反而也拉住别人,希望能把社会对他的冷酷转嫁,旧社会封建秩序带来的压抑与伤痛,他也要让后人尝试而且死也不肯悔改,说明人性的扭曲,自私已经到了极点,以前我总奇怪,人人都说社会复杂黑暗,但为什么没有人说要去改变,现在我才明白,改变不是一件那么简单的事,旧势力积重难返,不是一时能够破除,个人力量微小,结果只能是被这个社会的残酷而伤得体无完肤,必须有大无畏和勇敢的牺牲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的人才敢于去挑明一切黑暗,去直面社会的残酷,在一片冰冷中勇敢地站立,为真理呐喊,那样的勇士很少,而鲁迅先生就是这种人,这种人势必要走在社会的痛苦中,生活充满了斗争,有时甚至要一生潦倒困苦,更可怕的是世人的不理解冰冷的目光,而且可能失去很多个人的幸福变得十分孤独,但真正的勇士不会被打倒,就像毛泽东同志,为了中国的革命,妻子,孩子,弟弟,妹妹,一家多人因此丧命,代价是巨大的,但为了心中的信仰,在人生的一个又一个关头,他熬过去了,并最终迎来了一个独立的新中国。
另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地方是,它的语言精练,虽然都是以极平常的文字组合成的文章,但其表意丰富,语言精妙,思想的高超,读起来竟有一种惊心动魄的美感,有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留与后人细细咂味。
文章中狂人荒诞的想法,多疑的个性,却更加逼真地展现出了封建社会对人的迫害,看似荒诞却是在写实。
篇9:苏东坡传读后感5000字
喜欢苏东坡,甚于诗仙李白,也甚于诗圣杜甫,所以对有同样感受的林语堂先生的着作平添亲切感,从《京华烟云》、《吾国与吾民》而到《苏东坡传》,多次阅读,爱不释手。
推究起来,收获几何,恐怕不是篇把读后感所能尽言。阅读本身是快乐的。将阅读所得内化成精神养分,进而收获生活态度、思维方式、处事习惯乃至点点滴滴,是我阅读的真正意义。
少年时代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没来由地会热血奔涌,仿佛看到同样是风流人物的苏轼行舟江上,他思接三国、神交公瑾,与英雄风云际会,却又不得不把酒酹月,几多豪壮,几多遗恨。而今再吟“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却不免块垒在胸。——给无数读者无限阅读快乐的人,他所历宋朝的天子都对他怀有敬慕之心,皇后都是他的真挚友人,但他却屡遭贬降,甚至受到逮捕,“乌台诗案”令他忍辱含垢,险些丧生。千载相隔,依然让人有心痛的感觉。可林语堂先生却了解,他说东坡过得快乐,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
于是这部《苏东坡传》,犹如佳酿,消融了我心中的块垒,让“痛”变成通,通畅、通达、通泰!
苏东坡,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而是主张稳健行事,凡事皆从是否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际效果出发,不去阿附迎合,不为“新法”或“旧制”所囿,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
苏东坡一直卷在政治漩涡之中,但是他却风光霁月,高高超越于蝇营狗苟的政治勾当之上。他不伎不求,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臧否,纯然表达心之所感,至于会招致何等后果,与自己有何利害,则一概置之度外了。
苏东坡以儒家思想为本,又能博采佛道之长,奉儒而不迂执,好道而不厌世,参禅而不虚佞。处顺境时不骄惰逸乐,在逆境中能随遇而安,用乐观、洒脱的态度坚持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因此他得以实现从现实人生到艺术人生的转化,使他的坎坷境遇化作充满艺术审美情趣的人生,并体现在他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创作中。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宋神宗的一位侍臣告诉人说,每逢皇帝陛下举箸不食时,必然是在看苏东坡的文章。即便在苏东坡贬谪在外时,只要有他的一首新作的诗到达宫中,神宗皇帝必当诸大臣的感叹赞美之。但是皇上对苏东坡的感叹赞美就正使某些大臣害怕,必使神宗在世一日,使苏东坡一直流放在外,不能回朝。
苏东坡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趋温和厚道,并没变成尖酸刻薄。这正是我们太多的读者喜欢他的缘故。
近千年来人们不会从内心爱慕一个品格低劣无耻的作家,他的文字再富有才华,也终归无用。
文学上万古不朽的美名,还是在于文学所给与读者的快乐上。苏东坡的作品能使历代人人爱读,而不为短暂的文学风尚掩没,甚至历久弥新,是具有一种我们称之为发乎肺腑的“真纯”。
现在我最为欣赏的是他那真纯且有无尽趣味的《定**途中遇雨》: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怎能不意会——风雨过后不一定有美好的天空是一种境界;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是一种境界。不过现实中很少有人像东坡那样在雨中依然微笑,依然“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其实,这才是生命最高的境界,这是用充满洞察力目光蔑视困境时才能拥有的真纯和趣味!
苏东坡异常坎坷的一生,也是豁达乐观的一生。他那种身处逆境却始终保持“成固欣然,败亦可喜”的超然达观,像他的诗词文章一样千载有余情!经万古流不尽!
篇10:苏东坡传读后感5000字
似乎世人对苏东坡的评价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词汇莫过于“旷达”。很多人认为苏东坡是为舞文弄墨而生的。然而,究竟是苏东坡的这种旷达天性造就了他独特洒脱的文风,还是他无与伦比的文学才能以及他对文学的热爱塑造了他旷达的价值观人生观?
苏东坡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文学创作,快乐时,悲伤时;在温馨的家庭生活中,在颠簸险阻的路途中;意气风发时,遭遇贬谪时……大部分文字茂盛而充满生机,然而小部分则是忧郁的,带有一丝凄凉。事实上,写作是一种非常好的精神宣泄方式,无论针对怎样的情感。快乐的事被记录下来,变成美好的记忆;痛苦的事被记录下来,再次翻阅的时候,就觉得也没有什么了。苏东坡能给世人留下如此旷达如此乐天派如此会享受生活的形象,跟他创作的习惯是分不开的,可以说,文学才能与对文学的热爱造就了他被传诵千古的人生。
孟子说:“五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的文章的确就总有那么一种“浩然之气”。个人的性格总是会造就不同的文风,巴尔扎克的文章就总是诙谐浪漫;屠格涅夫的文字大多就是灰白色调的。东坡亦是如此,旷达的性格造就出一手潇洒。欣赏东坡的文字,总能感到人与自然的那种和谐统一,万物间那种微妙的联系。置身于尘世间,一切悲喜又算是什么呢?
谈完了苏东坡个人的问题,该谈谈他与我们的联系了。我们中也许几乎没有人需要承受东坡所承受过的那些痛苦——最有才华的人遭受最大的屈辱,然而为何东坡能坦然地面对生活,而我们中的许多还在叫苦不迭呢?
对与这个问题,就能把文章开头提出的两个话题与这个现实问题融合到一起去了。为什么东坡能拥有旷达的人生?因为他有信仰,有寄托,只不过他更多地是将灵魂寄托给了文学。人在困苦的时候总需要排解,能用文字排解自己的忧愁,实在是高明之举。苏东坡有个非常有名的段子,说是与一群客人一同乘船时遇上了大风浪,所有人都惊恐不已,唯有东坡镇定自若地在那里习字练文。别人问他原因,他只是说,反正现在生死不能有自己左右,那么为何不静下心来弄弄文呢?由此我们可见文学这个寄托帮助东坡超越生死,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事实上,也许世上再无苏东坡。然而我们也可以拥有自己的信仰,自己的依托。对于东坡来说,习字、文学创作、为百姓操劳是他的天职,是他最热爱的事业,因此他无论在何方,对于这几项都是乐此不疲的。人们成天说要做自己喜欢的事,然而真正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的又有几人呢?剩下的不外乎是两种,不知该做什么的,与做了自以为喜欢的事的人。第一种总是被称为没有目标,第二种则称之堕落。事实上,也许是这个世道导致我们无法再拥有苏东坡,若是苏东坡在当下,一定会被认定为不求上进安于现状没有目标。然而在当今,什么才是目标?目标就是要创业,要发家,要当权吗?总有一些说法,说是我们先做必须做的事,再做应该做的事,最后做自己想做的事。对于这些说法,我们的必须理解“必须”“应该”与“想做”的关系。真正想做的事,真正能使人快乐的事,绝不会是会拖累人前程的事,真正去追求自己热爱的事,就能成就旷达的人生观。就像真正的爱情是绝不会带给人灾难,在茫茫人海中遇到100%的男孩或女孩,早就是上天的恩赐了。真正想做的事,永远是真正的动力,因此,“应该做的事”与“必须做的事”,全都该是为它服务的。你的应该,不是别人的应该;你的必须,永远都不会是所有人的必须。在我看来,东坡教给我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坚持上天赐予你的独一无二的才能,因为它必定存在,也许只暂时隐藏了起来。假如苏东坡不坚持他最喜欢做的事,而是夜夜在书房内哭丧着脸,日日上书请求皇上开恩,那么我们的历史与文学就会因为少了他而可悲。
篇11:资本论读后感5000字优秀
1、从现实出发而非概念出发。
大多数理论,往往先要假定一个基本的概念,而这个概念往往是玄而又玄的东西,什么自由、理性、均衡,然后用这个假想出来的概念来推导出其他玄而又玄的概念,最后结成一张大网,把世界上的东西往这张大网里装。而马克思的资本论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从现实出发,用无可辩驳的现实归纳出无可辩驳额现象,对应无可辩驳的词汇,什么是使用价值,废话,有用性就是使用价值,你要不要呼吸,要不要吃东西,这个就叫对你有用,什么是价值,是不同的有用性之间的交换比例关系,这就叫价值,这些定义看起来虽然也是概念,但在感觉上,和自由、理性、均衡这些概念就不是一回事。
有人说,均衡、理性也有其定义啊,也有其限定呀?凭什么说马克思的基础扎实呢?在这里,我们可以想一下马克思是怎么写资本论的。马克思是先从商品起源来开始他的写作的,为了说清楚一些基本概念,他提供的是一种历史的演化性的概念,比方说人们需要使用物来满足自身所需,所以有了使用价值,因为有交换就有了交换比例关系,所以就形成了价值,因为长期交换,就演化成了一般等价物,在这里的每一步都不用过多的界定界限,不用说“我指的是如何如何”,而西方经济学一个理性就得是靠假设,各种模型还得说是在理想环境下,如何如何,如果你看资本论,你会发现马克思的概念对应的内容是现实,是可以真正看得见、摸得清的东西,因此,很少需要做什么假定,这是因为,马克思的经济理论的基础就比其他的理论坚实。
2、用庞大、详实而准确的实证资料,支撑完全不带偏见的冷酷结论。
马克思的《资本论》并不是像其他政治和经济主张那样,先入为主的带着一面旗帜,一种观念,不像庸俗经济学谈理性就意在讲避免国家干预,谈比较优势就意在讲推进自由贸易。《资本论》的写作风格是客观、冷静甚至冷酷的。马克思恨不恨资本主义?恨,可他从来不为恨而恨,从来不因恨而攻击和谩骂,从来不天马行空的扯出没有根据的大旗,造出似是而非的概念,祭出煽动人心的语言。而是用无数的实证资料,如工厂观察员的记录,法国某个政府的统计表格,立法院的官方记录,法院的记录、各种学者各种已经发表的新闻和评论等,来把资本主义的运行细节,用最高清的立体相机一环环展示给你看。那种巨大的,压倒性的支撑资料,那种血淋淋的残酷与沉重,可以把任何的同时代叫嚣工厂自由道德正当性的言论碾成齑粉!而他自己豪不动声色,只是继续冷酷的书写。
上学的时候读过许多西方法学家的书,什么格老秀斯,霍布斯,奥斯丁,孟德斯鸠,萨维尼在头脑里翻江倒海,西方和马克思主义法学著作,几乎所有人都是不认同马克思,张口权利、闭口自由,动不动就是像贺卫方那样认为中国虎门销烟是侵犯契约自由。年轻人谁不是容易被标新立异的言论所吸引啊,但是直到后来我读了《资本论》,看到工厂资本主义时代契约自由名义下工人的惨状,自此所谓的西方意义上的权利、所谓的西方意义上的自由,就再也不能让我相信了。好笑的是,那些一听到马克思就恨不得用哈耶克和波普尔反对的的人,他们全都没有读过《资本论》。
3、看清宿命,对抗宿命!
什么叫悲天悯人,就是有时候看到了宿命,而所谓宿命,就是必然性,就是即便看到了,懂得了,但避不开,逃不掉,无论如何挣扎,该发生的都要发生。马克思在他那个时代,看到了一切罪恶与残酷的总根源,可这罪恶与残酷终究无法绕过。他看到了,在现有的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是需要通过市场连接起来,人与人的竞争关系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逻辑自发开展。任何的幻想都敌不过资本主义历史、资本主义罪恶滚滚向前的铁流。在他死后,无论是西方列强世界大战,杀得沉尸百万流血漂橹,还是后发达国家以民族主义为矛,以他的学说为盾,通过反资本主义的策略,争取发展资本主义资格,都是这种宿命的自然展开。哈耶克之流在苏联的尸体上幸灾乐祸,认为是自己高瞻远瞩,殊不知,苏联的解体不过是《资本论》的一个注脚而已。
说真的,阅读《资本论》,当马克思把社会经济运行的法则冷冰冰的摊开在你面前的时候,你看到的是人类的苦难深重,且无可解脱,你看到了,马克思会没有看到吗?马克思是有着强烈人道主义思想的学者,资本主义的残酷,让他同情作为弱者的工人。但作为一个信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学者,他极其清醒的意识到,资本主义的痛楚是不可避免的。在《资本论》第一版的序言中,他就不无深意的写到:
“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地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按理说,到这里,就应该变成一个慈善家就够了,既然现实无可改变,那就别自找苦头了,做点善事,意思意思就得了。可他偏不!
对于人类社会深层次的洞察,让他选择做一个敢于直面现实的革命者!马克思从来都是一个革命者,充满了激情,一生都在斗争中度过。让痛苦减轻一点,不是吃点止痛药,打点吗啡就能实现的,必须让全世界受苦受难的人团结起来,不如此,则资本主义绝不会自我调整,引发的痛苦也绝不会减弱。他说不能以批判的武器,代替武器的批判。
是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但他的灭亡,只能来自资本主义发展到精尽人亡。明了这个道理,不意味着束手待毙,不意味着要对当下的资本主义罪恶视而不见。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他的理论,给资本主义制度下脑满肠肥的既得利益者,带来了多少次大伤脑筋的罢工与游行,才最终让这群既得利益者修改规则,自我约束;给多少个帝国主义铁蹄下命悬一线的国家与文明,带来了多么富有真理与道义力量的思想武器,才让这些落后民族获得喘息,迎来希望!
在宿命中看清宿命,对抗宿命,在宿命的舞台上斗争到底,这是何等的勇猛!
4.《资本论》素描。
既然评论区有人说我没有推理,那我就详细讲一下。《资本论》具体讲了些什么。
首先资本论的基础和前提,实际上就两个,人要吃,人要死。
注意,这里的人有一个共性,就是不想死。或者说绝大多数人不愿意死,这一点是这两个前提的前提。
“人要吃”不仅指的是要吃东西,而且是有限资源环境下为了生存要消耗掉其他具备有用性的东西,也就是所谓“食色性也”。吃东西就是两种,一是吃自然界的物,包括死物活物,二是吃人。为什么人一定要吃,因为人不吃就得死,一个病人得不到治疗会死,一个难民得不到面包会死,一个男人娶不到老婆,这一代不死,下一代也会死,如果哪天人可以不吃不喝也能存活一生,那社会制度绝不是这样的。
人要死不仅是一个现象,而是说人永远都要面临死的威胁,贫病交加会死,老无所依会死,社会动荡会死,各种风险都能让人死,人做的,永远都想逃避死亡,或者积极作为,创造财富,囤积金银,对抗风险,或者寄托下一代,繁衍生息传递基因重视教育,或者求一时解脱,酒池肉林。如果人可以不死,那社会制度也不是这样的。
既然人要吃,人要死,人就要分工合作,生产分配,如果可吃的物(不仅是食物还有其他需求)不够,就要吃人,可以使直接吃人(灾荒年间强者吃掉弱者),也可以是间接吃人,例如,资本家潜规则打工者,则是用后者提供肉体“食物”,当然你可以说被潜规则的人没准也很爽,不过很多资本家都是又老又丑的人——想想最近被干掉的爱菠斯坦。马云让你九九六,则是让你提供劳动“食物”,他可以拥有更多的财富,享受更加有成就感的人生。
而那些被吃的,得有个度,少吃一点,吃的差一点,社会就能运行,如果那些被吃的没得吃,就会死,人不想死,就会和那些吃人的斗争。这不仅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剥削社会都逃不了这个过程。
这个时候,为了让那些被吃的心甘情愿被吃,西方经济学出场了,高声说道,契约自由即是正义,你们的没有吃亏,因为存在着市场价格这一公平裁判,你们没什么好纠结和不平的,马云让你九九六修福报,之所以让你九九六修福报,是因为你的价格就值这么多,只有让你九九六,你的付出才配的上你的福报。因此,你不愿意可以滚。
工人们不乐意,因为太累了,太苦了,而且,在感官上,资本家朱门酒肉臭,工人兄弟路有冻死骨。
马克思以往的经济学面对这种现象,都不能去触及资本主义的核心和秘密,也就是,资本家到底有没有吃人?马克思以后为资本主义辩护的经济学也站在资本家立场上,选择用一种方式为资本主义辩护,也就是“用物与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来掩盖人与人之间的吃人关系”。所谓均衡,其实就是这种物与物之间比例关系的合理性。因为物与物之间的合理性,所以资本主义就是合理的。他们口中的这种合理性,当然既是道义上的合理。也是经济上的合理。
而马克思所作的,就是告诉你,这种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不是根本,就像如果你不搞圈地运动把农民掠夺为工人,就没办法形成大量失业人口,也就无法为资本主义提供产业工人一样,是掠夺在先,形成了具有巨大劳动力人口的就业市场在后,然后资本家利用这种不正义的现实,把工人变成工厂资本主义时代悲惨的奴隶!而资本家却心安理得的对外宣称,这是契约自由,一切的一切都是市场决定的,有本事,去市场上换呀?这岂不是胡搅蛮缠?
为了说清楚问题,马克思把这个所谓的市场,所谓的经济,所谓的资本,所谓的物与物之间的合理性,从原始的交换开始怎么一步步演化出货币演化出信用演化出分工协作与机器轰鸣行会解体劳动者被束缚到机器上,资本家怎么延长劳动时间、缩短工人再生产成本,资本运行如何会有利润率降低的问题为什么会演化为经济危机还有好多好多我就不全写了等等一些列运行过程,像扒洋葱一样一层层的把资本主义扒给你看。让你看明白这个眼花缭乱的资本主义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在这个过程中,在不精确意义上说,马克思做了两个工作,一是揭露道义上“物与物合理性”的荒谬,二是揭露经济上“物与物合理性”的荒谬以及沿着这种物与物合理性将走向何方。前者体现在一国内部,就是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体现在世界范围内就是殖民地理论。后者,主要是经济危机理论,以及大家都知道的那个未来发展方向。
注意上面这么说是在不准确意义上说的,马克思理论是一以贯之的,比如当马克思写下那个著名的剩余价值公式之后,就纯粹通过小学数学推导出了资本提高利润的两种方法,尽管资本剥削的秘密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但本质都逃不出那个公式和那两种方法。这个公式是不变的,因为数学是不变的,而经济危机理论,殖民地理论,本来很多都是适应他那个时代的具体理论,理应顺着时代有所发展和有所更新。后来很多人批评马克思,都是拿分析具体时代的结论性内容来当成他的整体来批判,这是不科学的。这一点必须在这里有所强调。
马克思之后,出现了很多的新变化,但本质上人类社会还是逃不出人得吃,人得死的局面,因此,无论资本主义怎么变,反过来调过去就是那个剩余价值公式。资本奴役人的办法千招万招,归根结底也就是两招,压低工人再生产价格,偷走工作劳动成果。
5、资本论和其他经济学的对比:生死之学与治病之学。
本来到这里就应该结束的,但有人觉得资本论和其他经济学的对比那段太偏激,好像只有马克思的对一样,在这里我在写一段,写给你们这些人,澄清观念。
什么是其他经济学,说穿了,就是现有阶段医学。生老病死是大业力,在现有的阶段里,医学只能治疗疾病,不能治疗死,你可以通过治病让一个人这一次不死,下一次不死,但毫无疑问,这个人最终难逃一死。西方经济学的各种均衡更重理论,归根结底,就是尽可能的让经济体这一次的病,被治愈,求这一次不死。而马克思是什么?马克思的学问,是告诉你,人为什么必然会死,这个死亡的过程的机理是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的经济学是讲的是佛学中的宿命,什么是宿命,就是无论你用什么药,怎么做,都无法逃脱,就像在地球上逃不了地心引力。
现在,西方经济学大热,学马克思的人少,但这不意味着在智识上,马克思是不如他们高,相反,马克思的理论是最高的,这个高就就体现在他讲的是轮回铁律,不变法则,是生死之学。生死之学从来都高于治病之学,有什么疑问?但生死之学往往不能拿来治病,否则医院岂不是都成佛学院了?让生死的归生死,治病的归治病。你们争着讨论谁对谁错,有意义吗?
但是,在终极意义上。马克思的生死之学当然比西方经济学的治病之学更正确,更深刻。人类社会存在并不只是治病这一个主题,参透生死,超越生死从来都是一个更重要的主题,把寺庙都变成医院,人类社会就好了吗?
至于我说的有没有实际例子,你看经济危机、金融危机、货币霸权,哪一个不是资本主义的罪恶呢?哪一个不宣示着资本主义难逃生死呢?
6、《资本论》是否过时。
有人说马克思过时了,有人说马克思没有预料到后来资本主义的自我修正。我只能说,你看了资本论吗?今天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几乎都能在资本论中找到本质性的解读。
你看今天,人类社会的泡沫化和垃圾化趋势,是不是符合马克思第一卷中关于提高利润的两种方法?一是延长工作时间(偷走劳动成果),二是缩短工人再生产价格。什么?你说泡沫化不是延长时间,垃圾话不是缩短工人价格?动动脑子!泡沫化改变了商品与商品之间的价值比例,让下层劳动者为了买得起泡沫化的产品必须付出更多才能换来,这难道不是通过金融手段提前把劳动时间拿走吗?垃圾化就是什么人造肉人造女,什么电影,吃不起肉用人造肉,找不起老婆用充气娃娃看Av,这不是用垃圾化的方法来降低工人生存成本吗?你看今天的生产力增长,有多少不是垃圾化所带来的呢?一旦泡沫化和垃圾化没有空间了,那么就是次贷危机,就是金融海啸,就是经济危机,就是1929.你认为你逃得了资本论的论述吗?
在现代的金融化时代,垃圾化与泡沫化最能体现资本论的深刻。由于生产力的进步,除了底层国家,很多工人谈不上生活在地狱一样的世界中,但只是形式变了而已,剥削从一国国内转变为了世界范围内的国与国之间的剥削。在相对不错的日本,年轻人找不到老婆,没有结婚的能力,为啥?因为资本主义意义上的男人,得是承担得起生活的人,泡沫化必然意味着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难以让一般人买得起,的经济让生活变得成本高昂,就算泡沫的破裂,也让经济如一潭死水,大部分男人还是只能生存,因此,在生物学上是男人,在社会学上已经不是男人了。所谓宅男盛行,就是说资本主义把日本举国变成太监。在经济上阉割了繁衍权力,他们有了欲望则么办?充气娃娃,Av,这是垃圾化,垃圾化的意思是泡沫化让人买不起,但人得或者,必须通过科学找到替代性解决办法,找到成本更低的解决之道,一边泡沫化,一边垃圾话,资本主义就不会把人逼疯,不会把人逼死,年青一代不生孩子怎么办,可以产业全球化国家零件化啊,产业转移,或者找其他国家提供劳动力不就得了。只要垃圾化和泡沫化还有空间,资本主义就滚滚向前。
在这个大背景下,任何宣称什么自由,什么权利的理论,都仅仅是已经有余粮的地主家才配谈的事。为什么中国革命时期那些小清新注定没有出路,因为穷人家的孩子就得励志向上啊,你不爬到社会中层,哪有钱讲体面呀?同样,今日发展实际上说道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这个并不正义的世界经济格局下,我不当奴隶,努力让别人当。
篇12:资本论读后感5000字优秀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
劳动价值论是指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可高度概括如下:一是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二是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脑力体力的耗费,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价值的源泉;三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商品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彻底的一元价值论。
二、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必要性
(一)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历史条件与现时代存在巨大的差别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科学原理都是对特定条件下的特定问题的分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产生于130多年前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而当时的生产方式、劳动形态、商品形式和财富构成等都与当今有着巨大的差别。因此,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能脱离对那个特定时代特点的分析,概括地讲,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历史条件主要如下。
第一,劳动形态主要表现为体力劳动。工业化初期,社会生产主要集中在物质生产领域,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比例相对较小,劳动形态主要表现为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生产中的体力劳动。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物质生产领域的体力劳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虽然马克思也涉及到对非物质生产领域(服务贸易行业)的分析,但由于当时这些部门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影响力微乎其微,所以当马克思在谈到服务贸易时说:“资本主义生产在这个领域中的所有这些表现,同整个生产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可以完全置之不理”。
第二,劳动过程的知识含量不高。工业化初期知识、科学、技术不够发达,劳动过程的脑力支出、知识含量不高,简单的、以体力支出为主的、按时间计算的劳动是主要的劳动形式。因此,马克思还不可能对科技创新劳动在创造价值中的独特作用加以系统论述。
第三,指挥、管理劳动还不能作为独立的劳动形态。工业化初期,随着产业革命和生产力发展,一边是资产者财富的积累,另一边是无产者贫困的加深,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创立之初,面对的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尖锐斗争,劳动价值论创立的使命就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不合理性和被新社会制度取代的必然性。在当时,指挥、管理主要还是资本家的职能,而资本家行使指挥、管理的职能与剥削目的是结合在一起的,而绝大部分劳动者是被指挥、被管理、被剥削的。因此,马克思就不可能把指挥、管理劳动作为创造价值的独立劳动形态来研究。
(二)当代劳动特征的变化向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涌现出来,社会劳动出现了许多新特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了新的实践土壤。但是,按照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服务性劳动、科学研究劳动、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经营管理劳动,由于都不直接创造物质产品,都不创造价值。这一原创含义,与现实经济活动存在着巨大的矛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遇到了一系列挑战。
第一,服务性劳动。第三产业又被称为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从事的劳动可称为服务性劳动。第三产业问题,是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时为了研究的方便而抽象掉的经济现象。第三产业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迅速发展,则是马克思未曾预料到的经济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已成为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据统计,在西方发达国家和亚洲的一些新兴国家,第三产业产值所占的比重已达60%~70%。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已占到gdp的1/3以上,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大大提高,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比重日益增大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向理论界提出了一系列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服务性劳动是否是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是否都创造价值?
第二,科学研究劳动。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在进人知识经济、新经济时代更是如此。科研人才的多少和水平的高低、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小、科技对生产的装备应用程度和在经济生活的普及程度,早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科学研究工作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生产经营中通过提高已有产品的生产效率或发明出新的产品,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使全社会的商品价值总量大大增加。如果坚持认为所有科学研究方面的劳动都不创造价值,就会严重压抑和打击这些人员的积极性。
第三,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与当时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相适应,马克思重在研究和论述物质生产劳动。马克思也提过“精神生产力”这一概念,但没有进一步研究和论述。现代经济条件下,人们物质生活的消费得到了较大的满足,消费结构从温饱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生活上的满足和享受,精神产品的生产部门得到很大发展,也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生产任务,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精神劳动是一种艰辛的、探索性的复杂劳动,它创造了精神产品,而这种精神产品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僻求。对于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应当把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作为重要的课题来研究和探讨。
第四,经管管理劳动。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范围扩大,产品日益精细、丰富,就越来越需要科学的组织与管理,经营管理劳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在现代高科技时代,对管理的要求更高.,现代经济社会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专门化的知识储备。同普通工人的简单劳动相比,管理活动是管理人员从事的复杂劳动,管理劳动不是一般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而是高级的脑力劳动。因此管理劳动不仅创造价值,而且随着社会进步,其创造的价值会远远高于普通劳动者的劳动。
三、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可行性
不是“结晶体”,而是一个“变化的机体”。因而,人们认识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变化规律的范畴,也不是永恒的,而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和否定的过程中。有些经济范畴的内涵,会随着经济现实的变化不断更新其内容和性质,有些经济范畴只说明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实质上它已不再适用,这时它只会作为人们认识经济现象的历史痕迹保留下来,而一些新的经济范畴会代替旧的经济范畴。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是立足于商品经济社会的,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理论反映。没有商品经济社会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劳动价值论。我们应该看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是长期的、有阶段性的,这一发展过程必然决定着劳动价值论要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地向前推进。所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创新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确切反映,是科学体系发展的必然途径。 (二) 马克思为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和创新留下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马克思有关生产劳动的论述对我们有很重要的启示,为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留下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他接着说,“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马克思指出,“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马克思又同时指出,“但是,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的概念缩小了。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商品的生产,他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上面论述表明: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范畴的内涵也是随其研究问题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生产劳动这一概念的含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社会化大生产总体劳动中,生产劳动的范围不只是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还包括不一定要自己动手的科研、管理工作等。
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这种区分本身,……即同劳动独有的特殊性毫无关系,也同劳动的这种特殊性借以体现的特殊使用价值毫无关系。”马克思在考察服务劳动时,曾明确指出,服务是“以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想象的或现实的)和一定的交换价值。”在今天社会主义条件下,随着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含义也应当有所发展和变化,必须探讨和重新认识服务性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三) 我国学术界的五次争论为劳动价位论的发展和创新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建国以来的五十多年,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大范围讨论有五次,包括涉及“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规律”和“生产劳动”等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的前三次讨论,以及20世纪90年代初期关于“价值创造源泉”问题、世纪之交由“深化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再掀热潮的后两次讨论。
我国经济学界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五十年间的五次讨论,留给人们的思考和关注是深刻隽永而又经久不息的。总的来说,尽管每次争论的主题不完全相同,但争论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在遵从科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跟随时代的变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取得的成就来看,劳动外延的扩大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第三产业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科技人员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企业主的劳动是否也有创造价值的一面,这些问题从马克思的有关社会劳动和管理劳动的二重性的论述中都可以找到支持的证据。而且从逻辑的推演和历史演进的角度,这些劳动成为价值的源泉并不真正构成问题。几十年来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取得的重大进展。为“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指明了方向,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理论财富,为创新劳动价值论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一部与西方主流经济学分析角度和方法很不相同的著作。西方主流经济学撇开了现实社会中人们在财产、社会地位、特长等方面的差异,在一种人人平等、公平竞争的假设下,用一种把工人与物质生产要素相等同的办法,推论出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是一种充满和谐公正的经济体制的结论。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不同,《资本论》是一部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矛盾和运动规律的著作。由于《资本论》所论述的问题触犯了主要凭借财产所有权获得收入的资本主义社会统治阶层的既得利益,在它诞生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主要是国外的一些非主流经济学家给了它较高评价,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对它主要是采取用沉默来抵制、用批判来否定的态度。
《资本论》中所描述的阶级冲突,与主流经济学中所描述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利益和谐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主流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是以存在无数财产相等的小业主组成的社会为假设前提的,《资本论》关于资本积聚和集中的论述却接触到了垄断竞争的现象,为分析现代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寡头垄断结构提供了刺激。
在工资理论中,主流经济学沈浸在田园诗般的幻想中,将工资说成是由附加一小时工作的“边际非效用”决定的,就像为自己种田的农夫拄着锄头,在傍晚决定再干一小时多生产的产品是不是能补偿自己多一分背痛一样。相反,《资本论》却看到了在真实的劳动力市场上,一无所有的劳动者是如何被无形的绳索捆绑在机器上的。在主流经济学看来,资本主义是能够想象到的最好的经济体制,尽管有时它也下意识地提到了它的某些不完善。对于《资本论》来说,对经济体制的评价,是不能用“好”或“坏”来概括的,资本主义必须去完成自己的历史任务。尽管它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它仍是通向一个更好世界的过渡阶段。
《资本论》中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论等学说,揭示了市场经济中的矛盾和冲突,触到主要凭借财产所有权生活的人的痛处,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两个理论会在经济学家当中引起那么多的争议的原因。里昂惕夫等国外经济学家还充分肯定了《资本论》有关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矛盾和运动规律理论的实证性和科学性。里昂惕夫指出:“在试图做出任何解释以前,如果一个人想要了解资本主义企业的利润和工资实际上是什么,那么,他从三卷《资本论》可以得到的信息,会比他在十期《美国统计普查》、一打有关当代经济制度的教科书,甚至我还敢说,再加上托斯丹· 凡勃伦的所有论文集当中,可以找到的信息都更真实也更有用。”
《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矛盾和运动规律的论述具有现实意义,《资本论》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具有很高的价值。在马克思所未曾料到的社会变化中,有许多变化本身是对《资本论》有关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矛盾和运动规律的论述做出反应的结果。由于《资本论》有关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矛盾和运动规律论述的深度和广度,不管人们对《资本论》抱有何种态度,都必须对《资本论》揭示的这些矛盾和规律做出反应。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资本论》,就没有今天的世界。
《资本论》作为一部具有崭新经济理论体系的著作,包含着较多的对早期自由放任资本主义制度和为这种制度辩护的经济学说的批判,多数国外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无疑是一种比较容易陷入只为某一利益群体愿望说话陷阱的学问,同样地,只为某个利益群体说话的经济学必然具有较大的片面性。不应该忘记,马克思本人是承认经济学中“非庸俗”的纯科学因素可能存在的,因为他曾说李嘉图不“庸俗”,换句话说,不只是一个辩护士。
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是不可能被党派利益买到的,《资本论》作为一种代表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其科学性远远大于批判性.
《资本论》中的剩余价值理论,还具有这样的科学性。这个理论不是在主流经济学供求价格理论而是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说明了超出投入的产出剩余的创造过程。劳动者可以创造产出剩余的事实,在封建社会是清晰可见的,但到了存在交换关系的资本主义社会却变得神秘莫测。剩余价值理论揭穿了这种神秘面纱,阐明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产出剩余仍然是劳动者创造的,不劳动者凭借财产所有权只是可以瓜分到这些剩余的事实。剩余价值理论所阐明的这种产出剩余总是由劳动者而不是由非劳动者创造的事实,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本质规律,它是不会因社会经济制度的不同而改变的。
篇13:《小泉怪谈》读后感5000字
在日本的神话传说中,在蓝天之上的高天原居住着土地的孕育着,即:神与人的共祖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而伊邪那美死后,就埋葬在出云。关于这个长篇的文字,小泉八云引用最多的是日本的《古事记》。
在书店的日本文学中,一本窄窄的书籍《古事记》就放在倒数第四排的位置,将来有机会可以和小泉怪谈放在一起。或者是有人对此感兴趣的话,无论是对小泉怪谈还是古事记感兴趣的话,都可以推荐买着结合着看。《古事记》,它是日本的第一部文学作品,成书于712年,它包括了日本古代神话、传说、歌谣、历史故事等等。
回归正题,由于小泉八云读了《古事记》,便萌生出了去杵筑神社参观的念头。恰好他有个名叫西田千太郎的朋友,他和杵筑神社的宫司(神社中最高的神官称号)认识。小泉八云首次作为欧洲人的身份进入到这杵筑神社当中。我们读者便也有幸跟随着作者来看看观摩这神秘的出云神社。
在前往出云的路上,小泉八云饶有兴趣的和晃聊了很多话题,其中关于神佛的尤多。一路上的风景宜人,天朗气清的,他们讲了好多神话传说之类话题,看起来甚是有趣。大约直到傍晚时分,他们来到一个古典美丽的村庄-庄原村,乘坐人力车前往杵筑,优美的文字讲山、讲夜、将所有美好的事物……在这迷人的朦胧中,他们来到了位于杵筑的客栈。
在客栈老板的带领下,他们参观了夜色中的杵筑神社,他们在夜色中看到了成排的鸟居,甚至震撼。在匆匆看完之后,他们便随着客栈老板返回休息。直到第二天清晨,他们再次来到这座神社,见到了神社中职位最高的神官千家遵纪,他们之间聊神社的历史与重建,聊关于神社的传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又聊起了日本的历史。而据我所知,日本先前的平安时代末期就进入到日本的战国时期。这个时期就相当于中国的战国时期,诸侯国并起,当时日大将织田信长经过桶狭间战役之后,声名大振,提出了天下布武的理念,志在统一日本混乱的局面,但就在他要完成宏图霸业的时候,在京都本能寺被心腹明智光秀杀死。之后丰臣秀吉成功上位与德川家康南北而治,后丰臣秀吉死,德川家康迅速吞并丰臣秀吉领域,建立了近三百年的江户幕府时代,这段历史还真是令人心向往之啊。就在他们之间在讨论这些的时候,他们又再次去参观其他的神殿……
在这一次旅途中,小泉八云一次又一次向我们展示了神社的奇妙之处以及它的重建和历史渊源,我们可以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一些我们从未见到的,不同于我们国家的奇妙建筑以及风土人情。
……
篇14:《小泉怪谈》读后感5000字
读舞女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了白居易的《琵琶行》,这首伴随了我整个高中时代的文章,至今还记忆犹新。它就好像一个引子,穿插了我整个高中时代。而仅仅在几年之后,今天步入社会的我,再次看到了这奇异的文字舞女。
不知道是为什么,我总感觉这文字里面有着淡淡的忧伤和文雅。我忽然好像能感受到作者在敲下这一个个文字时的心境,应该是平和温柔的。就像一坛老酒,醇香而弥厚,热烈却不激烈的感觉诉诸在洁白的纸张上。他的嘴角应该是斜斜的勾起吧。也难怪,这文字也却是写的极为工整和漂亮。
它缓缓向我们展开了这样一幅画卷:舞女们优雅而热烈的向客人们敬酒,她们的嘴唇是如此的鲜红,她们的身段是如此的婀娜,她们的眼神是如此的灵动,她们的手指是如此的纤细……
舞女们纵情的跳舞,然后在她们光鲜艳丽的背后究竟承载些什么苦楚呢?这些背后的东西谁有能说的出清楚呢?这个时代就是这样,但作者却站在她们的角度继续延伸了这个话题,很有趣也很富有气息。
从她们的前生过往,讲到背后的辛酸故事,很有感触的文字。建议这篇和白居易的《琵琶行》结合着看,会有不一样的阅读感受哦。
( PS:也许真的是感触太多,这篇读后感里面又延伸很多自己的东西。尽管我只阅读了第一卷,但我觉得我会慢慢看下去的抽时间,这本书适合慢读,精读,谢谢。)
篇15: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5000字
上学时,学过一篇课文,叫《差不多先生传》。说的是差不多先生凡事都不讲求认真:母亲让他买红糖,他买了白糖,母亲骂他,他对母亲说“红糖和白糖差不多”;课堂上老师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老师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笑嘻嘻地说:“山西与陕西不是差不多嘛”;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生气了,他只是笑嘻嘻地赔礼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话,方才绝气了。近期又再读了一遍,做了一些深入思考,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和体会。
感悟之一:态度决定一切
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分为两种:一种认真、积极的态度;另一种是不认真、消极的态度。秉持认真、积极态度的人,具有强烈事业感和责任心,把工作当做自己的事来做,能够在工作中保持愉悦的心情,尽最大努力去做到最好;做事不认真的人,把工作当做一种负担,想着以最快的时间去完成任务,早点交差,不管质量好坏。久而久之,做事认真、积极的人,工作能力提升快,进步也快,更容易成功;反之,做事不认真、消极的人,很难有所建树。在这里有一个小故事:三个工人在砌一面墙。有一个好管闲事的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工人爱理不理地说:“没看见吗?我在砌墙。”第二个工人抬头看了一眼好管闲事的人,说:“我们在盖一幢楼房。”第三个工人真诚而又自信地说:“我们在建一座城市。”十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成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的总裁,是前两个人的老板。态度决定高度,仅仅十年的时间,三个人的命运就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是态度!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追求和目标。具有积极、乐观心态的人,其人生目标必然高远;有了高远的目标,必然会为之努力。有努力必有回报。第一个工人总在抱怨生活的不公,心情是郁闷的,想的都是一些令自己不愉快的事,回答别人的问题时都是满肚子怨气。第二个工人要比第一个工人心态好,尽管也是在砌墙,但他却把这堵墙当作一栋楼房来建,心里想的是如何将楼房建设得更好。第三个工人心态最好,工作那么辛苦,他还那么自信那么专注。人最可贵的就是“认真”二字,第三个工人把砌墙这样的小事当作一项伟大的事业来看待,十年后成为老板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时,做事认真的人,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出再失误,就会有一种愧疚感、羞耻感;做事不认真的人,都不同程度存在得过且过的心态,对任何事都无所谓,表面是看得开、放得下、不计较,实质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就如差不多先生,把十字写成千字,千字写成十字也无所谓。我们常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如果做学问、搞科研、干工作都如差不多先生,那么,中国就不会取得“神舟”飞天、“蛟龙”入海、“天眼”建成、高铁以及5G网络引领世界潮流等重大科技成果,中国也不会取得四十多年经济连续高速增长的瞩目成绩。毛主席说过:“世界上的事,怕就就怕认真二字”。在办公室工作,我们要培养积极的心态,凡事都必须坚持“认真”,同时要学会举一反三,对于领导和同事指出的问题,不要同样的错误犯第二次、第三次,比如说草拟公文,把县级领导排名搞错了,你就要想到,是不是其他地方也会出现错误,不要只改前面,不改后面;又比如说装订材料,第一次送给领导的订倒了或是出现白页,你就不要再出现第二次、第三次;……这样的例子还会很多很多,大家也会经常遇到,往往是认真一点,细心一点,用心一点,就会避免错误的发生。同时,凡是领导同志安排的事项,如果拿不准,就要再向领导核实准确,切不可自以为是、自作主张。
感悟之二:标准决定质量
差不多先生做任何事都没有标准,即便是治病这样生死攸关的大事,请成牛医,也认为和人医没有分别,最终丢掉了性命。就办公室工作而言,我们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对待工作,就决定什么样的工作质量。如果任何工作都高标准要求,那么工作质量就会越来越好;如果对工作标准比较低,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差不多先生”,工作不仅没有起色,自己的能力也会没有提高甚至退步。看过《大国工匠》的人,无不为他们的高超技艺叹服。其中有一位叫宁允展的,是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车辆钳工高级技师,宁允展19岁从铁路技校毕业,进入当时的四方机车车辆厂(南车四方股份公司前身),从事车辆钳工工作,一干就是24年,2004年,中国南车四方股份公司开始由国外引进高速动车组技术。转向架是高速动车组九大关键技术之一,而转向架构架上的“定位臂”,则是转向架的核心部位。正是这个接触面不足10平方厘米的“定位臂”,一度成为高速动车组试制初期困扰转向架制造的巨大难题。高速动车组在运行时速达200多公里的情况下,定位臂的接触面要承受相当于二三十吨的冲击力,定位臂和轮对节点必须有75%以上的接触面间隙小于0.05毫米,否则会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唯一可行的操作方法就是手工研磨。然而经过机器粗加工后的定位臂,留给人工研磨的空间只有0.05毫米左右,也就是一根发丝的直径。在当时,国内并没有可供借鉴的成熟操作技术经验,宁允展主动请缨,向这项难度极高的研磨技术发起挑战。打磨机以300多转每秒的转速高速旋转,一旦磨小了,精度达不到要求,不慎磨大了,动辄十几万的构架就会报废。经过无数次反复研究试验,宁允展仅用一周的时间便掌握了外方熟练工人需花费数月才能掌握的技术,打破了这一瓶颈难题,他研磨出的定位臂受到外方专家的高度肯定。在高速动车组进入大批量制造阶段后,“外方”的研磨方法已经不适应企业生产需要。宁允展将目光瞄向研磨工艺。他反复摸索,试验了近半年时间,发明了“风动砂轮纯手工研磨操作法”,这一研磨法将研磨效率提高了1倍多,接触面的贴合率也从原来的75%提高到了90%以上。他研磨的定位臂,已经创造了连续十年无次品的纪录。同时,他独立发明了一套“精加工表面缺陷焊修”方法,修复精度最高可达到0.01毫米,相当于一根细头发丝的1/5,能够有效还原加工部位,这一操作法被中国南车认定为集团级别的“绝招绝技”。从宁允展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技校生成长成为一名“大国工匠”,没有高学历,凭借的是一种善钻研、善奉献、善创新的精神。就办公室工作而言,要实现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就要秉承这种精神。对于工作业务,要静得下心,向宁允展一样以“不信东风唤不回”的韧劲,刻苦钻研,争做行家里手;要有奉献精神,向宁允展一样不计个人地位名利,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工作岗位;要有质量意识,像宁允展一样,把一项工作都做到精益求精,努力达到零缺陷、零失误的工作目标;要有创新意识,像宁允展一样,永不自满、永不止步,向更高的山峰攀登。
感悟之三:严谨才能高效
严谨,反映的一种工作作风。严谨的人,注重细节。我们也常说:细节决定成败。试想一下?我们每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如果都能做到严谨,那么就能取得最大的工作成效,反之,重新返工、吃回锅饭不仅浪费时间、精力,而且影响工作效率。在办公室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说文件已经装订好了,最后发现落款日期错了,或是有几页订倒了,最后又重新印制、重新装订,之前所做的都是无用功,与其这样,不如我们对多注重细节,印制前多检查几次,一次成功。在从事办公室,首先,要做到思维严谨,接受工作任务后,要站位全局、认真思考,制定工作方案要做到全面、周密、细致、无遗漏;要做到行文严谨,无论是文章结构、语言表述,都能准确表达无歧义,经得起推敲和时间检验;要做到说话严谨,跟领导同志汇报工作、向部门传达领导同志要求,都要一是一、二是二,表述准确,绝不能添油加醋,让别人曲解。
感悟之四:优秀是一种习惯
人和人之间的差别不是能力的差别,实质上是习惯上的区别。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60%以上的行为都是习惯的产物,换句话说,拖延懈怠、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是一种习惯行动,责任担当、敬业精业、持续改进、追求卓越也是一种习惯行动。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更是最差的主人。从工作方面来说,我们要养成守时的习惯,比如说好去下乡,说好8点半出发,要提前5至10分钟,绝不能迟到,又比如说通知9点钟加班,非特殊情况绝对不会9点以后才来,守时体现的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更体现的是一种个人修养;要养成诚信的习惯,凡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轻易答应,凡是答应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处理政务、办理事务,都要做到“马上就办,事不过夜、案无积卷”,坚决杜绝拖延、拖沓,否则事情就会越积越多;要养成勤学善思的习惯,在办公室工作,与其他单位相比,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有向领导学习的优势,从领导主持会议、安排工作、处理事务、下乡调研,处处皆是学习的时机,多们要多思考,把学到的东西尽快转化为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还有“身为兵位,胸为帅谋”的意识,在这里有一人小故事:张三和李四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拿同样的薪水。一段时间后,张三青云直上,李四却原地踏步。李四想不通,老板为何厚此薄彼?老板于是说:“李四,你现在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卖土豆的吗?”一会儿,李四回来汇报:“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有多少?老板又问。李四没有问过,于是赶紧又跑到集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一共40袋土豆。”“价格呢?”“您没有叫我打听价格。”李四委屈地申明。老板又把张三叫来:“张三,你现在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卖土豆的吗?”张三也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他一口气向老板汇报说:“今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卖土豆,一共40袋,价格是两毛五分钱一斤。我看了一下,这些土豆的质量不错,价格也便宜,于是顺便带回来一个让您看看”张三边说边从提包里拿出土豆,“我想这么便宜的土豆一定可以挣钱,根据我们以往的销量,40袋土豆在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全部卖掉。而且,咱们全部买下还可以在适当优惠。所以,我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您回话呢......”,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李四就任务落实任务,不注重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张三却能站在老板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老板当然喜欢张三这样的员工。同时,也要读报刊杂志和书籍,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积累,还要多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好的工作经验和方法;要养成勤记笔记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尤其是联系领导同志的工作人员,领导安排的事务性工作较多,如果我们不及时记笔记,很容易把领导安排的事项遗忘,最终耽误事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从生活方面来说,珍惜时间、待人和气、早睡早起、用完东西放回原处、少一些应酬多陪伴家人、经常锻炼身体……等等,都是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有利于家庭和睦,而且有利于身心健康。如果我们坚持好这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久而久之,就能使自己变成一个优秀的人。
感悟之五:严管才显担当
我们常说,“严是爱,宽是害”,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只会影响我们的工作。上面松一尺,下面松一丈。办公室工作要求高,严管既是一种要求,更体现的是一种责任担当。我们常说:“一头狼带领的一群羊,能战胜一头羊带领的一群狼”。管理氛围严格,则一个团队战斗力就强;如果管理氛围松散,则战斗力就弱。首先,从普遍干部的层面来说,要对自己的所负责的事务坚持原则、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任何事情都做到一丝不苟;其次,从科(室)长的层面,在毫无保留做好“传帮带”的同时,要对科(室)干部严格管理,无论从工作纪律、工作作风、生活小节方面,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进行提醒、批评指正,绝不能有“老好人”思想,怕得罪人,听之任之,久而久之,小问题就会发展成大问题,最终影响整个科(室)的工作;从分管领导的层面,就是要管好科(室)长,把高的标准、严的要求进行传导,放手让科(室)长敢抓敢管,在办公室内容努力营造敢于担责、敢于负责的良好工作氛围,不断提高办公室的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
篇16: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5000字
编者按:《差不多先生传》是胡适先生在1919年,发表在《新生活杂志第二期》的一篇文章,让我们每个人认真起来,从告别“差不多先生”开始。
我想,人的一生中,总有那么一篇文章或一本书让你记忆深刻的。这两天董事长三番五次强调“差不多先生”的故事,坦率地说,一开始也只是当一篇普通的文章阅读,并没有深入的研究文章的意义和内涵。今天董事长又把那篇文章拿出来说事,而且在高管会上特意提出来,感觉有必要再次详细阅读。再次深入地读,感觉意境已非当时的粗读。
《差不多先生传》是胡适先生在1919年,发表在《新生活杂志第二期》的一篇文章,文章语言朴实无华,讲述的几件事情也普通之至,例如买糖、念书、记账、搭车、治病等,这些非常生活化的事情,人人经历,人人都明白,容易与读者产生共鸣。然而,我并不只是佩服胡适先生在那个年代能写出这样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而是他用一篇文章让我理解到正是我们在平常工作中处事马虎草率、不肯认真负责的“差不多”处世态度,造成了现实工作中结果和初衷的谬之千里。
今天,《差不多先生传》已发表近100年,而胡适先生看到的民族弱点却无根本性改变,前两年发生的日本“马桶盖”、德国“锅和刀”的抢购事实,时时不断刺痛着我们这些理应承担责任者的心窝。难道中华民族真的就是劣等民族吗?
做事认真既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一段时期内,一个民族的多数人都认同的价值观,实际上就是当下的民族文化。在中国,那么多人认同或者自觉地与“差不多”交朋友,这就形成了我们在各行各业中国独有的“差不多”文化,而“差不多”文化正是创造高质量高品质高效率的天敌。
个人认为,《差不多先生传》这样的文章就应该收入到小学生课本中,从小批判这种价值观,对逐步改善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遗憾的是,我读《差不多先生传》已是成年参加工作之后,或许是因为自身自律性比较严格的原因,并没有过多的切身体会。
《对弈江山》这部鸿篇巨著,是作者花费二十三年匠心编著,里面拥有许多详实的珍贵历史资料,而且大多属于首次披露。试想,如果没有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仅仅凭着“差不多”就行了的马虎敷衍将就苟且的大概思维,如何能持之以恒的坚持几十年来完成一件事?
有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里,就像唐吉可德那样终究一事无成。好在胡适先生早在100年前就告诉了我们,“差不多”是我们追求高质量高品质高效率过程中最大的拦路虎,我们就要和他反其道而行之,认真做人,踏实做事。我坚信,只要我们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能认真做事,那我们也肯定能把《对弈江山》这部百集电视连续剧拍成一部留史之作。
让我们每个人认真起来,从告别”差不多先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