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伴我行
——《活着》读后感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有了书,如同茫茫大海中没有了指南针;没有了书,如同一幅彩画中失去了色彩,只剩下黑白。
翻开记忆的书柜,看见的是琳琅满目的书籍,有小时候喜欢的《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有小学老师要求读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中学老师推荐的《活着》……还有许许多多自己发掘的一些好书。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初中时班主任推荐阅读的《活着》,《活着》是作家余华的长篇小说之一,首次出版于1992年。《活着》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一头老牛和他相依为命。小说以普通、平实的故事情节讲述了在急剧变革的时代中福贵的不幸遭遇和坎坷命运,在冷静的笔触中展现了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揭示了命运的无奈,与生活的不可捉摸。
《活着》这本书最后就只剩下了主人公徐富贵,看完这本书让我感慨万分,有庆的死让我久久不能释怀,究竟是怎么样的社会才能让一个小孩子因为输血过多而死亡,我相信在有庆死的最后一刻,他想的也是我可以救县长夫人……在这个悲剧中,富贵也从一个风流少爷变成了一个苦难的农民。
在近几年爆发的疫情中,我们能看到许许多多的人对待疫情十分重视,众志成城,但也有少部分人的态度冷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是中国控制疫情能够得到现在这样成功不正是大家共同的努力吗?大家都像我们的主人公一样历经磨难最后仍然选择努力生活努力活下去……
然而却有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身患疾病或有残疾的人都在坚强的活着,我们又有什么资格放弃呢?俗话说得好,好死不如赖活着。也有人碰到一点困难就双手一摊说“我不行,我不可以……”放弃很容易但坚持下了超酷。
《活着》就像一面镜子,它让我们懂得了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