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证明天主的存在
如何证明天主的存在
基-督教护教学与无神论的一次交锋:神与恶并存(转载)
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epicurus很早就提出过这样一个命题:神不可能既是善的,
又是全能的。为什么这么讲呢?他论证道:神是存在的,恶也是存在的。对于恶
之存在,有两种可能性。一是,神有能力阻止恶,但他却不愿意阻止恶发生,因
此神不是善的;另一种可能性是神意欲阻止恶,但却无能力阻止,因此神不是全
能的。
确实,自从民智初开,面对种种无法尽如人意的自然现象和加速变化的社会进展,
饥渴慕义的人们总是深深困扰于这个两难的命题:至善的化身为何与恶并存呢?
到了基-督教开始蓬勃发展的纪元之初,同样的难题自然而然地阻碍了部分“心刚
硬”的思考者放下包袱,全心全意地信靠耶和华上帝,因为基-督教义恰恰宣称上
帝既是至善的又是全能的。不少无神论者从自己的独立思考出发,坚持认为:恶
之存在,证明基-督教的上帝是不存在的。这个世界上恶的阴影四处皆是,战争、
屠戮、奸淫、偷窃、乃至完全无辜的儿童也遭受种种苦痛和折磨,这用上帝爱世
人的教条来解释是解释不通的。
但护教学家当然不甘心作张口结舌的哑巴,他们立刻构思了两条反驳意见:一是,
上帝赋予了人类自由,这个自由即是让人类自己选择善与恶的自由,恶是人类自
己选择的;二是,上帝允许恶存在是因为上帝要以此来试炼人类的信仰和耐心,
人类遭受种种不幸和痛苦可以培养品格、净化罪恶。
但是,上述的解释并不能让人完全信服。
第一,把世间种种巨大的恶与不幸仅仅解释为慈爱的上帝所设计的神圣净化计划,
这无非是给病态的残忍披上一件合理的外衣。以生下来就有先天缺陷的无辜婴儿
为例,他们有何恶的出处,又哪有自由选择可言,但却为什么偏要说他们遭受这
些痛苦是正当的呢。哲学家罗素建议每个发此迂阔议论的人都到医院的儿童病房
去实地走一遭,看看孩子们的惨状,听听孩子们的哭声,然后再回来谈上帝的净
化。他说,“面对痛苦的世界,还要坚持这是上帝的爱心体现的基-督徒,他的伦
理价值必然有问题,因为他总是在为痛苦和不幸寻找借口。”
第二,上帝虽称是慈爱的,然而自然之恶(洪水、旱灾、瘟疫等等)却每天都在
发生,这决非是人类有能力自由选择的。既然有些恶并非是因为人类自由选择才
有的,因此上帝要么不是善的,要么是不存在的。
第三,让我们再从非自然之恶(即人类的道德之恶)出发进一步分析,要说这总
是人类自由选择的后果了吧,但是也否,因为人类根本没有被赋予自由选择的能
力!在这里请容许我用比较详细的笔墨来进行一次分析,而这还得从“原罪”说
起。
话说上帝当初创造了人,人具有上帝所赋予的自由意志(free-will)。在吃苹
果之前亚当夏娃还不包含任何倾向于恶的属性,他们要么听从上帝的劝告而不吃
(善),要么听从蛇的诱-惑而吃(恶),结果他们不幸选择了恶。作为惩罚,从
此他们被贬出伊甸。而人的高贵属性也因而受到了败坏,每一个亚当与夏娃的后
代都包含和遗传了的始祖的第一罪,并且受体内罪的影响,难以抗拒地继续选择
恶。这一重罪并非是人当前的行为所造成的,而是与生俱来的人的属性。所以称
之为原罪。此说最早在保罗和约翰的书信中都有论及(romans,1john),后经
早期的神学家归纳并由奥古斯丁继承和扩展,现已为各基-督教派所公认。
问题来了,既然亚当和夏娃的所有后代从出生起就具有选择恶的驱力,原罪总是
让他们倾向于选择恶,(相关圣经的引文见注2)因此他们和人类始祖的中性立
场(即可以平等地选择善与恶)就是完全相异的。也就是说任何亚当和夏娃的后
代实际上并不具备真正的自由选择能力,因为他们有选择恶的天生偏向。据此,
他们犯罪也是本性使然,真正该受谴责的,还是上帝(因为人类没有自由选择,所以恶的存在还得由上帝负责)。进一步分析问题的核心,无所不能的上帝在创造之初就决定了我们始祖的遗传模式,即无论始祖作了什么,将直接影响所有后
代的选择。
第四,即使不引入原罪的概念,一样能得出上帝不善的结论。上帝如果是全能的,
那么也就等于说他在创造整个世界之前,已然预见了之后所发生的一切罪恶、悲
剧、错误。而他依然听任其发生。因此上帝不是善的。坚持说恶是人类自由选择
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上帝既已预知这样的人类会选择错误并且犯下原罪,他还
要照原样创造人类,那么上帝应对此负有责任的。举个类比,假设一个母亲能够
预见自己肚子里的孩子将会成长为杀人狂魔,她还要生下孩子,你说她有没有责
任呢?所以,上帝有能力阻止恶而实际上没有,证明上帝不是善的。
护教学者面对这所有的有力反驳已经很难保持自信了,为了不彻底输掉这场斗争,
他们纷纷开始退守阵地。当然可以改口说上帝不是全能的、不是无所不知的。但
如果这样的话,他们的损失就太惨重了,试想如果真的接受这些立场的话,前面
列举的种种基本信条岂不连带着纷纷倒塌了吗?鼓励教徒去崇拜一个既不全能又
不全知的上帝有多大意思呢?何况这既与圣经上的众多明文相违背,也完全不符
合宗教心理学,这两点怎么说也是“和尚打杀的“二十一条”,只会淆乱信众
的信心。
剩下的最后挣扎就只有改头换面,说:上帝是善的,但这个善是我们无法理解的,
也就是说,用我们人的善恶观来界定上帝是善是恶乃是了无意义的。这一围魏救
赵之说,真的看上去很不错,让很多教徒大松了一口闷气。不过这口气,非常不
幸,还是松得太早,就象踢球,这个解释是越位在先。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
既然基-督徒能声称“上帝是善的”,就说明他们有能力区分善与恶。(否则,若
他们无法区分善恶,那么又如何能进行判断上帝是善的呢?)但是他们的推理结
果却恰恰在明示,人类无法正确区分善恶(上帝的善恶人类无法理解),那么这
一命题乃是自相矛盾,前后冲突的伪命题。
经此一解,最后的堡垒也已攻破,护教学者要么遭受刺激,躲进祈祷室里开始反
复自我安慰:“信仰不需要证明。需要吗?不需要。需要吗?不需要。”这样就
退出了护教学的范畴,此处不表。要么就丧失了理智,学许褚赤膊上阵,干脆直
言,上帝就是恶的,但他总之是上帝,所以我们还得敬拜他。虽是强弩之末,无
神论还是不嫌麻烦,上前去温柔地合上了它的眼睑——
好吧,你说上帝是恶的,这样一来,除了标签是硬贴上去的“上帝”二字以外,
这样的超自然人物已经和基-督教意义上的上帝差之千里万里了,要知道耶稣说的
很清楚:“luk18:19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
再没有良善的。”而恶的上帝还是正名为“魔王”更好,难道要说服老百姓去崇
拜一个魔王?好了,好了,“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第二篇:德隆天主高中
德隆天主高中
建校时间:1940 学校类型:男女混校 住宿方式:住宿家庭 年级设置:9年级 - 11年级 在校学生:459 中国学生数:0 师生比例:1:12 ap课程:6
课程设置
? ?
荣誉课程:28
蓝丝带学校:否
春季名额:无(2014年度) 秋季名称:有(2014年度) 是否面试:否
sat平均成绩:1529 学费:33,500.00 美元
宾州教育局规定的全部基础课程
6门ap课程:微积分ab、英语文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美国政府论、美国史
28门荣誉课程:代数ii、三角学、美国文化、解剖学与生理学、建筑绘图iv、生物、微积分、化学ii、电子学iii、工程制图iv、英语9、英语10、英语11、英语12、法语iii、法语iv、独立艺术、器乐、哲学思想基础、音乐理论ii、自然科学、物理i、物理ii、微积分基础、西
?
班牙语iii、西班牙语iv、西班牙语v、统计学
? 大学学分课程:学校与alvernia university合作办学,开设21个学分
的大学学分课程,包括微积分、刑事司法、英语、法语、微积分基础、西班牙语、统计学
毕业生进入名校 ? 哈佛大学
? ?
? ? ?
布兰戴斯大学 乔治敦大学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弗吉尼亚大学 乔治华盛顿大学
? ? ?
马里兰大学 美国空军学院
耶鲁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 ? 康奈尔大学
? ?
美国海军学院 ? 美国军事学院
? ?
牛津大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
? ?
美国商船学院
匹兹堡大学 ? 华盛顿大学 理海大学 ? 纽约大学
? ? ?
普林斯顿大学 ? 波士顿学院
? ? ?
罗彻斯特大学 ? 宾夕法尼亚大
?
波士顿大学
?
学
乔治亚理工学院
凯斯西储大学
东北大学
杜克大学
? 宾州州立大学
?
圣母大学 ? 迈阿密大学
?
美国大学
?
亚利桑那大学
? 密歇根大学 ?
密歇根州立大学
?
亚利桑那州立
大学
? 俄亥俄州立大
学
体育活动 ? 棒球 ? 篮球 ? 越野
? 橄榄球 ?
高尔夫
学校社团
? 学生会
?
艺术社 ? 戏剧社
? 军乐队 ?
运动社 ? 音乐社
? 啦啦队 ?
校报社
?
路易斯安那州
立大学
? 美国天主教大
学
?
匹兹堡艺术学院
?
约克艺术学院 ? 足球
?
游泳 ? 网球
? 田径 ?
摔跤 ? 年刊社
?
竞赛社 ? 演讲社
? 辩论社 ?
举重社 ? 护旗队
? 爵士乐队 ?
校档案社
?
史密斯女子学
院
? 圣路易斯大学 ? 玛丽和威廉学
? 啦啦队
?
曲棍球 ? 垒球 ? 排球
? 音乐会乐队
?
文学杂志社 ? 长笛合唱团
? 国家荣誉社团 ?
国家艺术荣誉社团
第三篇:哈尔滨天主教堂3
哈尔滨天主教堂enya
主持人:哈尔滨因为它的独特建筑而闻名,教堂宛如建筑群中的珍珠点缀其间。教堂特有的文化,和其独有的魅力,打造了哈尔滨这座旅游名城特有的魅力景观。哈尔滨的基督教资源丰富而又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不仅对虔诚的基督教教徒,对普通的旅游者也具有很强烈的吸引力。大家快看我身后的,就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圣母圣心大教堂了。
画外:哈尔滨是座基督教文化丰富的城市,造型奇特的东正教、天主教、基督教的教堂将市区装扮的多姿多彩。教堂建筑中西合璧,格调鲜明,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拜占庭式等经典之作比比皆是,而今天这做位于呼兰区的天主教堂是一座建于20世纪初的哥特式教堂。(这段找资料)
主持人:“哥特”是指野蛮人,哥特艺术是野蛮艺术之义,是一个贬义词。在欧洲人眼里罗马式是正统艺术,继而兴起的新的建筑形式就被贬为“哥特”(野蛮)了。 第一个哥特式建筑是在法国国王的领地上诞生的。之后整个欧洲都受到“哥特化”的影响。
画外:哥(本文 来自好范文网:wwW.hAOwoRd.cOm)特式教堂建筑,形体向上的动势十分强烈,轻灵的垂直线直贯全身。不论是墙和塔都是越往上分划越细,装饰越多,也越玲珑,而且顶上都有锋利的、直刺苍穹的小尖顶。不仅所有的券是尖的,而且建筑局部和细节的上端也都是尖的,整个教堂处处充满向上的冲力。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是教会的弃绝尘寰的宗教思想的体现,也是城市显示其强大向上蓬勃生机的精神反映。
主持人走进教堂的画面 22教堂大厅从上往下摇的镜头3主持人说话
主持人:主持人:哇,(走进来的第一感受),这个教堂可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它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也就是1908年,由法国神甫戴治达主持修建,堂内欧式穹隆大厅宽敞明亮,有两排红漆明柱。建筑中所有的门、窗均用青砖砌成拱形。在主体建筑两座塔楼中央顶端镶嵌着红铜制成的十字架。
画外:1908年,法国神甫戴治达主持修建呼兰天主教堂。青砖瓦土木结构,东西18.3米,南北23米,建筑面积836平方米。双塔造型类似于巴黎圣母院,具有浓厚的欧式建筑艺术风格。
主持人:与哥特建筑一起应运而生的是优美的彩色玻璃窗画。这种画也成为不识字信徒们的圣经。圆形的玫瑰窗象征天堂,各式圣者登上了色彩绚丽的玻璃窗,酷似丰富多彩的舞台画面。当人们走近教堂不仅产生对天国的神幻感,也产生装饰美感。由于它是玻璃画能依光线的穿透而生艳,以其光色的奇妙而引人入胜。往往一个窗户就画了一个圣经故事。采访
找一些独特的标记, 或者雕刻 说一下
主持人:圣母圣心大教堂经过了一百多年的风云,见证了晚清、伪满、民国三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今天我走过这教堂,依然能感受到它一如往昔的神圣与庄严,虽然与中国本土文化不尽相同,但是正是这种东西方文化的交融,造就了哈尔滨这做城市的繁荣。这座默默伫立在萧乡河畔百年的教堂,在沉寂了一个世纪后,将再现辉煌。
第四篇:临沂天主教堂的修建
临沂天主教堂的修建
天主教与东正教、基督新教统称基督教。明朝万历年间来华传教的耶稣会士玛窦,发现在中国文化里“高莫高于天,尊莫尊于主”,于是把拉丁文“deus”译为天主。教堂是祈祷敬天之所,因此在我国称为“天主教堂”。
天主教由德国圣言会韩治泰代主教于1892年从沂水王庄传入沂州府。德国神父来临沂后,为了让福音扎根临沂,以爱心为信仰作见证,首先买地建房并开设慈善机构,为了救死扶伤特设西医门诊(据悉:1895年,韩教主、福若瑟神父在蒙阴井旺庄天主堂内设西医门诊。这是西医首次传入临沂)。1895年,白明德调来沂州府(今临沂兰山区)传教。
1903年,荷兰籍诺广训神父来临沂筹建房屋及教堂,1905年建成主教府楼房,1907年诺神父在临沂城北门里路东旧教堂处修建“仁慈堂”, 后迁至天主堂西南角(西鸡市巷路西),又迁至天主堂西,院长为康修女。“仁慈堂”前后共收养200多个女婴,经费全靠国外慈善团体救济,由姑娘和女学员管理。婴孩长大后就成家立业。
1913年,诺神父由德国、比利时、荷兰等国教友捐助,在临沂城建成了一座古罗马式大教堂。教堂坐北朝南,气势宏伟壮观。教堂内部为拱形圆顶,雕花柱头,造型古朴典雅。外部建有高低5个尖塔,正面中间为钟楼,内设3个铜钟(按照音乐里音阶唱名“345”音特别制作,5音叫作圣母钟,用于平时聚会;4音是基督教苦难钟,用于为新亡者的礼仪活动;3音若瑟钟,一般不单独敲。礼拜天敲两个,大节日敲三个,钟声悦耳动听,传音甚远)。
钟楼上的十字架高耸入云,天主教堂是当时临沂城最高的建筑物。教堂正面三门,并附有5块石碑,碑文“天主堂”、“万有真源”、“掌管天地”、“真主圣殿”、“普照恩光”,是由清朝末年号称中国第三的书法家王思衍所写。“上天之门,敬畏之区”由夏云章书写。中间拉丁缩写字母“rtdg”意思是“愈显主荣”。
大堂后面西边为主教小堂,东边是更衣室。大堂共有雕花彩色玻璃窗18个,正门内上面为大型管风琴(山东四大管风琴之一,木质结构,“文革”时期被毁坏)。教堂宽17米,长43.2米,高30多米,整体面积为854平方米,可容纳1000多人。
1913年,神父在北门里路东成立了“若翰小修道院”(1939年迁址主教府座堂东侧小教堂),由一名神父管理。这里只收信教的男学生,学期6年。学科分教会课程和社会课程。教会课程:圣经、拉丁文、教理、礼仪等列为重点学科。社会课程:国语、算术、常识、音乐、体育、美术等。由8名神父讲学,院规要求上课前要祈祷,中午放学要集体到教堂祈祷,1940年改成“若翰小学”。
除教室内挂着圣像外,只有每学期开学典礼时到教堂内举行教会仪式,其他仪式皆废除,1942年对外招生。此校实为培养教会接班人的场所,1946年10月停办。
1913年,天主堂建设工程竣工后,诺广训神父回荷兰,周泰神父(德籍)调来临沂。他在天主堂成立了一所育婴堂,常年招收弃婴。后来周神父被调到沂水王庄。于1925年夏天在临沂病故。1917年培渥兰神父(德籍)调来临沂。1920年窦思德(德籍)调来临沂出任本堂教父。1928年窦神父在北门里开办诊所,由石修女(德籍)坐珍看病,关修女和刘修女帮珍。
当时,临沂本堂下设分堂18处,全县教友约5000人。城里有会长2人,先生10人,修女47人,守贞姑娘56人,教友400人。1927年,德国的赫、戴、唐、于、季、布恩普神父调来临沂。后来,陆续调来临沂的神父有杭神父、彭神父、葛来绥神父、邵神父、安神父、宫神父、方宾来主教(德籍,原名保禄,1933年由从事汽修专业的季修士骑摩托车带着他来临沂,这是临沂摩托车历史的开始)、香神父、萧神父、辛神父、钟盘石神父、王世光神父、赵继明神父、梁耀汉神父、钟伟杰神父(山东莒县人,1942年晋铎,1944年在莒县小朱家村被土匪袭击,子弹从胸穿过后背,后送到青岛疗养得以康复。1948年加入圣言
会并被派往菲律宾留学,1951年回国暂住上海,以后返回教区)。在临沂服务的神父还有德天恩、吴博理、梅德林、徐德励、关德美、庞立正等。
1937年,临沂教区从青岛教区分出而正式成立,主教座堂设在临沂城。万宾来神父被祝圣为临沂教区第一任正权主教,主持教区事务。教区管辖范围包括临沂市现属9县3区,以及原属临沂地区的日照、莒县、沂源3县。当时全教区中外籍神父68位、修士4位、修女47位、修生59位、2万多名教友。
1937年日本对我国发动侵华战争。日军飞机在临沂城狂轰滥炸。当时,城里最高建筑物是天主教堂,老百姓挤进教堂避难。突然一架敌机呼啸而过,一枚炸弹炸中教堂,终身守贞的尤姑娘倒在了血泊里,鲜血溅红了石柱。1938年4月21日,日军强占临沂城,实行挨家挨户大屠杀,4500多人惨遭杀害。于是,临沂教堂成了老百姓的避难所。
据老人回忆说:“当时天主教堂到处是人,挤得水泄不通。日军堵住教堂大门,对堂内的妇女欲行不轨,赫神父(德籍)挤出人群来到堂门口,不容分说,给了一日本兵一个耳光,并气愤地喝退了他们。日军不敢对德国神父怎么样,从而保全了老百姓的性命。
战争是残酷的,生命是宝贵的。数以万计的中国人死于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为了救护无辜军民,临沂教堂的主教、神父可谓费尽心血。1939年9月,万宾来主教突然接到沂水王庄周泰本堂神父派人送来的一封信:“部分抗日官兵伤病员被日军围困在王庄天主教堂教会医院,请求主教与日本驻青岛领事馆交涉,为中国伤病员解围。”接到来信,万主教去了青岛,经过与日本人交涉,终于保住了伤病员的性命。
天主教堂开办的医院诊所,为老百姓治病,救死扶伤。数以千计的八路军伤员在天主教守贞姑娘孙兰修的医治护理下得以康复,重返前线。后来由于战争日趋残酷,教会医院有的被迫关闭,有的毁于战火。
1941年,万宾来主教在临沂城北门里路东创办了“神爱传教修女会”。修女的主要活动是传教、念经、讲道理。她们的生活主要靠自食其力,如开门诊和成衣铺等。修女人数达到50余人。在主教座堂路南时有修女20多人。1986年修女们迁入主教座堂后院,现有修女17人。院长依次为:卢修女(德籍)、夏文贞修女(沂水)、王德修修女(菏泽)、孙伯琪修女(费县)。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全国上下举国欢庆,新四军罗炳辉副军长和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陈毅一齐进住临沂天主堂,召开了抗战胜利大会。1946年瑞士籍神父雷振波被调来临沂。1948年万宾来主教离开临沂去青岛时,曾将一切教会工作交由梁耀汉本堂神父负责。
临沂解放以后,1951年,万宾来主教委托钟伟杰神父代理临沂教区教务。1953-1954年间,外籍神职人员先后回国。1956年钟伟杰神父来临沂管理教区事务。1957年4月,为了保存和发展临沂教会事业,成立了临沂县爱国会。1958年由于社会再起运动,教会一切教务活动停止。教堂被封置一段时间后被《大众日报》社占用,报社迁往济南后又被豫剧团占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恢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钟伟杰神父于1981年重返临沂主持教区事务,地点是煤山后轱辘太巷。临沂教区的修女们也陆续返回。1982年,临沂市政府下达归还天主教堂房地产文件,1985年豫剧团搬走,教区才正式收回教堂,神父教友欢度了主教座堂礼拜活动中断了27年后的第一个圣诞节。1986年,由中央直接拨款,使得主教座堂得以重新修复,高耸的十字架重新矗立于临沂上空。
临沂主教座堂是临沂城历史的见证。从1913年教堂工程竣工,经历了兵荒马乱的军阀混战年代,又“目睹”了战火连天的8年抗日战争、3年解放战争。直到新中国诞生,主教座堂经历了36年的战争洗礼。后来再加上“文革”前后20多年的风吹雨打,真可谓是饱经风霜,百年沧桑。今天,临沂主教座堂依然屹立在人们的眼前,真是奇迹。
临沂教区后继有人。房兴耀主教(临沂人),1989年由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毕业后,在济南晋铎后到临沂教区工作。1992年2月12日,钟伟杰代主教将临沂教区事务交房兴耀神父接替管理后,便与世长辞。1997年7月27日,房兴耀神父被祝圣为临沂教区第二任正权主教,主持管理教区事务。空缺了43年的主教席位终于得以填补。房兴耀主教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一会一团”常委、省天主教“两会”副主任兼省教务委员会秘书长、临沂市政协委员等职务。
目前,临沂教区共有4位神父:刘长水神父,1989年毕业于山东圣神修院,在济南晋铎后到临沂工作,后经圣神修院调到全国“一会一团”工作。尤锡久神父,临沂人,1995年在上海佘山修院毕业晋铎后返回临沂。后经圣神修院于2014年6月被派往法国里昂留学,卜祥武神父,章丘市人,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毕业后于1997年6月来临沂。1998年1月在济南晋铎后返回临沂教区工作。魏磊神父,泰安市东平县人,毕业于天主教北京教区神哲学院,于1999年12月5日在临沂晋铎,从事牧灵工作。杨新成执事,郯城县人,1999年毕业于山东省圣神修院,同年返回教区,2014年1月2日晋升为执事。谷兆河修士和陈登远修士2014年在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毕业后调来临沂。本教区还有7位修生、17位修女。房兴耀主教热衷于兴办慈善事业,首先为那些鳏寡孤独的老人成立了敬老院,同时又带领教友捐款救灾,特别捐集衣物扶弱济贫,并引进外资为贫困山区百姓打井解决饮水困难,同时大力倡导教友们多种树,搞养殖,鼓励他们走致富路。
临沂主教座堂是临沂文化艺术的象征之一。无论是建筑、绘画、雕刻、书法、处处都表现出浓厚的信仰气氛和精湛的艺术魅力。临沂教堂又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圣地。外国专家、游客来到临沂都先进教堂,然后洽谈贸易,指导技术。
为了建设城市形象工程,努力使商业与文化比翼双飞,让历史与现实相映生辉,市政府委派市设计院免费为天主堂设计了西欧式教堂沿街建筑,并扩建路南王羲之故居,使旅游业得到进一步开发。
天主堂距离全国排行第二的临沂市批发市场只有百步之遥,交通便利,环境优雅,与旅游、贸易、医疗、教育、卫生融为一体。临沂市主教座堂作为城里的一方净土,以“荣主益人”为宗旨,本着基督博爱的精神,愿以良好的形象偕同沂蒙人民同舟共济,开拓创新,为临沂城美好的明天再创辉煌!
第五篇:上海古建筑徐家汇天主教堂
在我的印象中,徐家汇的标志性建筑不是那些高楼大厦,而是徐家汇天主堂。徐家汇天主堂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
徐家汇天主教堂是中国著名的天主教堂,为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座堂,正式的名称为“圣母为天主之母之堂”,堂侧有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府,修女院。由法国建筑师陶特凡设计,法国上海建筑公司耗时六年建成。始建于清光绪22年(公元1896年),宣统二年(1910年)告成,1980年重修。 整幢建筑高五层,砖木结构,外观是典型的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平面呈长十字形,正面向东,大堂顶部两侧是哥德式钟楼,双尖顶砖石结构,堂脊高18米,钟楼全高约60米,尖顶31米,尖顶上的两个十字架,直插云霄。这座圣母耶稣像是1919年的复活节由巴黎制成后运抵上海的。徐家汇天主教堂为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可容纳3000多名教徒进行活动,被称为上海的“梵蒂冈”。大堂内圣母抱小耶稣像立祭台之巅,俯视全堂,为整座教堂之中心。该堂区现有教友数万名,每天清晨有多台弥撒,逢星期日及教内重要节日,教友济济一堂,现已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7世界初,西方传教士开始在上海地区活动,“敬一堂”是上海第一座正式的天主堂,后俗称“老天主堂”,是中国庙宇式建筑,建于明代崇祯年间(1640年)。清代雍正皇帝下令禁止传教后,“敬一堂”改为关帝庙。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重来上海,教徒迅速发展,1847年耶酥会传教士南格禄选择上海徐家汇兴建天主教堂。
徐家汇原是蒲汇塘、肇家浜和法华泾三水汇合处,是个人烟稀少的小村庄。明代杰出的爱国科学家徐光启曾在这里建农庄,从事农业实验。他在天文、数学、军事等领域撰写了一批学术著作。徐光启信奉天主教,1604年到京城考中进士,后来任礼部尚书,明末官至宰相。徐做京官后将父亲和夫人接去,其父亲和夫人去世后,徐都将墓归葬于徐家汇墓地(今光启公园内),徐光启逝世后也葬于此。徐光启的后裔有十余家居住在徐家汇,其中四家信教,周围还有十余人信教。得天独厚的徐家汇被南格禄发现后,决定将徐家汇作为耶酥会的基地。1847年3月在徐家汇墓地北侧动工兴建耶酥会会院,1851年3月又在肇家浜的西岸建造中国第一座天主教堂,因奉耶酥会创始人“依纳爵”为主保,故称“圣依纳爵堂”。由法国传教士南格禄初建于1851年,因奉耶稣会创始人依纳爵为“主保”,取名“圣依纳爵堂”,是中国第一座天主教堂。当时教堂较小,仅能容纳200余人。1896年耶酥会决定建造一座新的大教堂,由当时上海教区主教维克托尔向东正教徒集资,但因财力不足,到1904年才开工。新堂在旧堂的南侧,由陶特凡尔设计,法国上海建筑公司耗时六年于1910年10月建成。新教堂规模宏大,装饰华丽,被誉为“远东第一大教堂”,是中国第一座按西方建筑方式建造的教堂。天主堂大门朝东,正门两侧各有一座高50多米的钟楼,钟楼尖塔顶有十字架。 耶酥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徐家汇不仅有教堂,而且还有修道院、博物院、藏书楼,天文台、圣母院、育婴堂等,成为徐家汇天主堂教区、江南传教区的中心。1896年耶酥会决定建造一座新的大教堂,得到了徐光启后裔和另一姓陆教徒的支持,捐献了自己的一部分土地用于建造新教堂。因当时在建天文台、扩建会院等财力不足,建造新堂的工程拖到1904年才正式上马。
解放后,上海天主教开展反帝爱国运动,1960年张家树当选为首任自选自圣主教,改奉“天主之母”为主保。所以徐家汇天主堂的正式名称又为“圣母为天主之母之堂”。“文革”中,两座钟楼尖顶被拆除,教堂改为果品仓库,宗教活动中断。1978年后恢复,1980年重修,1982年圣诞节,修复钟楼尖顶十字架,重现大教堂哥特式风貌,1994年又将教堂前广场修复。徐家汇天主堂现已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知道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但不是天主教徒的人很少知道5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中华圣母节。当我5月12日走进徐家汇天主堂时,里面正在唱中华圣母赞歌。 徐家汇天主堂外墙用清水红砖砌成,心型多层拱门,正门上面有4帧福音圣史雕像,正中设耶稣抱十字架大石像。堂顶周围设天沟,下雨时天沟的水可从墙四周所设的石兽嘴里喷出来。1
走进心形拱门,进入教堂,眼前,64根雕花圆形束柱直冲屋顶,到达只有灵魂才能到达的高处,让人惊叹。教堂采用哥特式尖拱门窗樘,四周是镶嵌图案和神像的彩色玻璃窗,让教堂有一种神秘的色彩。 地坪铺方砖,中间一条通道则铺花磁砖。木制的桌凳可坐二千多人。门窗都是哥特尖拱式,嵌彩色玻璃,镶成图案和神像。后墙悬挂《最后的晚餐》的宗教画。内部的顶部回廊,通过独特的网状设计结合空气动力学原理,让至少三层楼高的大厅不用人工清洗高位玻璃而且保证在教堂的任何一个地方用平常声音说话能传到教堂的任何一个角落。在中间的横廊的窗上有据说是修女自制的贴上去的窗花,很漂亮的颜色和图案,还代表着圣心和圣母心的故事。
深长的主殿将进入者的目光和心灵引向远端的主祭台。主祭台在很远的教堂深处,仿佛通向它要走一条很长的洗礼之路。在这里,空间上的强烈纵深感,给人一种屏住呼吸的庄重与圣洁。据说,那在最深处的主祭台,是在1919年的复活节从巴黎运来的,威严的圣母怀抱耶稣立于祭坛之巅,俯视全堂,为整座教堂之中心 。主祭台后是露德圣母小祭台。
教堂内挺立着64根立柱,每个根立柱用10根小圆柱拼合而成,立柱上接拱券,两侧上方有回廊,高高的拱顶象重重的帘幕。两侧廊外侧各是一排小祈祷堂,中间的祭台距门很远,祭台上是圣母抱耶稣像,是1919年复活节前特地从法国巴黎运来的一座祭台。后墙悬挂的是宗教画《最后的晚餐》。教堂采用哥特式尖拱门窗樘,四周是镶嵌图案和神像的彩色玻璃窗,让教堂有一种神秘的色彩。大堂内用大方砖铺地,中间走道则为花瓷砖,木制的桌凳可坐二千多人。
我们都知道天主教的圣母为圣母玛利亚,但又何来中华圣母呢?其实圣母是相同的圣母,但在各地却有不同的显现。1900年在保定教区东闾村义和团杀害天主教徒的时候,据说圣母常常在东闾村上空显现,以保护教徒。1901年~1903年,为了感谢圣母的庇护,遣使会神甫在东闾村建成了一座哥特式大教堂,义和团事变平息以后,东闾村成为华北地区著名的圣母朝圣地。1924年6月18日,第一届中国主教会议在上海徐家汇举行,教廷驻华代表刚恒毅主教领导参加会议的全体主教,将全国奉献于圣母,确定东闾圣母为中华圣母,将中国奉献于中华圣母,这是中国教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开始建立一个中国化的天主教会。此后,每年圣母无原罪瞻礼,全国各圣堂一概举行奉献礼。1941年,教宗碧岳十二世应中国主教之请求,颁定“中国之后”庆节。1973年我国主教团呈请圣礼部批准“中华圣母节”改在五月第二主日前的星期六举行。这就是中华圣母节的来历。
由于接近傍晚,教堂里不多,只有前面几排有宗徒在唱圣母赞歌,但也不时有外国人进出。我只坐了一会儿就出来了,因为还没有信从福音,天主的国离我还远。即使没有进门处的“神圣教堂,请勿拍照”,我也不敢在里面随便游玩拍照,我对上帝有一种敬畏之情。
中国的寺庙如今都成了旅游景点,要去进奉香火,不买票是难进去了。因为信佛的人远比看热闹的人要少。上海的徐家汇教堂却是可以进去的,但不能象在寺庙里一样随便游玩。在寺庙中看到菩萨特别是弥勒佛,我都可以对着佛主笑,但在上帝面前,我只有敬畏。 徐家汇天主堂位于徐汇区蒲西路156号,是上海天主教三自爱国会所在地。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宣统二年(1910年)告成,1980年重修。为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平面呈长十字形,正面向东,两侧建钟楼,高耸入云。 徐家汇天主教堂是鸦片战争后上海第 一座天主教堂。19世纪末,徐光启墓附近地区是上海天主教中心,1906年教会建新堂,1910年完成,即后来的徐家汇天主教堂,是中国第一座按西方建筑风格建造的教堂。高79米,宽28米,正祭台处宽44米。堂内有苏州产金山石雕凿的64根植柱,每根又有10根小圆柱组合而成。地坪铺方砖,中间一条通道则铺花磁砖。门窗都是哥特尖拱式,嵌彩色玻璃,镶成图案和神像。有祭台19座,中间大祭台是1919年复活节从巴黎运来,有较高的宗教艺术价值。堂内可容纳2500人同时做弥撒。外观是典型的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双尖顶砖石结构,堂脊高18米,钟楼全高约60米,尖顶31米,尖顶上的两个十字架,直插云霄。堂身上也有一十字架,颇似
轮盘状――生命恰如驾驭轮盘,恰当的比喻。堂身正中是盘型浮雕,繁复华丽,远看极像罗马钟表的形状。外部结构采用清一色红砖,屋顶铺设石墨瓦,饰以许多圣子、天主的石雕,纯洁而安祥。 徐家汇天主教堂是上海最大的天主教堂,当年曾誉为远东最壮观宏丽的天主堂。每天清晨都有多台弥撒,逢周日与宗教节日,教友济济一堂,仪式盛大。 “文革"时期,徐家汇天主堂遭严重破坏,连巳拆下十字架的两个尖顶和大管风琴也不能幸免,教堂被用作仓库,宗教活动中断。1978年后恢复,1980年重修,1982年圣诞节,修复尖顶十字架,重现大教堂哥特式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