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正文
第一篇:三进三同党性分析材料
党性分析材料
高攀
胡锦涛总书记讲过“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三进三同”(我们一定会做的更好www.HAoword.Com)活动是重庆在新时期在加强党建工作方面的一个创举,对于密切干部和群众的关系,磨炼干部的工作作风,丰富工作经验,以及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进三同”的开展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是适应群众的需要,更是适应时代的需要。作为一名公务员,也作为一名党员,更要珍惜这次机会,通过进基层、进农村、进农户等方式,深入到我们的大家庭中,去了解并帮助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只有这样,我们的群众才能得到依靠,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才能得到了巩固。
在来到江北区五宝镇下湾村的这段时间里,通过与农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我零距离地感受到了农村的巨大变化、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农民朋友的真情实感,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农民朋友对惠农政策真心拥护。在与农民群众的交谈中,他们总是满怀欣喜地谈起新“农合”、新“五保”等农村社会医疗保障措施给农村生活带来的变化;“家电下乡”、“汽摩下乡”、“道路硬化”等惠农政策为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好处,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党的惠农政策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解决了农村急需解决的问题,农民群众从心眼里是赞成和拥护的。
二是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在我的印象中农村就是住的是土培房茅草屋,走的窄小的土路,烧的是柴草,满村到处是草垛,多数村没通
公路,到下雨天就成烂泥路,出门路也难行。来到下湾村后,我惊奇的发现村中大多数的房子都是宽敞明亮的砖瓦房,部分住进了楼房。村庄实行了统一规划,宽阔的沙石路、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户户的门口,杂乱的草垛和简易的厕所不见了踪迹,农村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乡村企业从无到有,异军突起,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给农村经济带来了强大活力。农业生产随着农业经济制度的改革和农业机械化程度快速提高及农业科学技术的快速推广,获得了全面迅速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伴随着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带来了生活消费水平的迅速提高。农村居民在物质生活日渐提高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较快的发展。
三是城乡差距仍然巨大。对农业农村的关注和支持需要一以贯之,不能搞形式主义和“一阵风”。虽然农村已今非昔比,但在在与村民“同吃”、“同住”的过程中,还是能感到农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与城市相比的确有不小的差距。虽然公路修道了家门口,但是交通还是颇为不便,每天仅有数趟到城区的公交车,摩托车仍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计算机远远没有普及,上网冲浪在农村还是一种奢望;时代潮流也没有刮向这里,农民过的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医疗保险也仅仅解决了基本的看病问题,因病返贫的情况依旧突出;文化娱乐活动比较匮乏,虽然村中每月会放映一次电影,但这远远无法满足群众的需求,打麻将仍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娱乐活动。农业、农村为支持城市的发展做了几十年的贡献,现在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全面提升农村生活质量,也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必须坚持长期扶持。
同时,这种扶持不能搞“一阵风”式的活动,不能是讲究光鲜漂亮的形式,而必须是能够长期保持、长期执行的政策导向和实际行动。
四是留守儿童、孤寡老人问题依然突出。都说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留守儿童,他们大都从小离开父母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走访中我们发现,由于隔代教育很多孩子出现了性格孤僻、不善于交流的情况,还有的孩子由于家庭贫困,缺少家人关爱而性格叛逆。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问题也很突出,教学设施落后,师资力量匮乏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一直以来,社会各方面对老人们尤其是“五保”老人和孤寡老人的生活给予了高度关注。尽管这样,在农村,依旧难寻养老院的踪迹,大多数老人都是孤独的守着空巢,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只是一种奢望。风烛残年的他们,承受着年龄与疾病的摧残折磨,身心俱疲。在看望百岁老人赵淑军的时候,大家惊讶的发现她住的仍旧是破旧漏水的木房,睡的是粗糙的草席,生活来源也仅仅是政府每月数百元的补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关爱老人,是社会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
五是群众的感情朴实无华、真诚动人。每当农民朋友用自己喂养的鸡、自已做的腊肉、自己种的小菜招待我们,还一再劝大家多吃的时候,我认为那种发自他们内心的笑容是最真诚感人的,那是一种劳动收获后的自豪,也是善良好客自然流露的喜悦。当我们走访困难群众,告别时,他们总是握着手久久不愿放下。没有更多华丽的词言,
几句“感谢”却在他们的口中不停重复。当我们走过山凹,回过头去,他仍在那边山头上挥手“再见”。此情此景,总是令我感动不已。我们的农民群众是善良和淳厚的,作为人民公仆,必须首先在感情上亲近群众、尊重群众,替民分忧。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干部的基本要求。一名国家干部如果没有群众观点,不仅会滋生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还会成为破坏党风、政风和民风的害群之马。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但是在工作中,我们也能看到干部脱离群众的一些现象:一是看不起群众,认为群众无知、野蛮、不讲理,私下把群众称为“刁民”;二是不愿接触群众,认为我是干部,只管端坐“衙门”,但求相安无事;三是不善于听取意见,认为群众关注的问题都是个别问题,对工作没有指导性,因此不必重视;四是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做的是官样文章,讲的是大话、空话、套话,甚至是主观主义的假话,对于是否能办成实事毫不在意。种种脱离群众的倾向,如果不加以扭转,必将使群众对干部失去信心,干群关系失去和谐。因此,要做一名真正为群众办事情的人,不仅要掌握指导工作的理论武器,而且要有服务群众的真实情感,具备扎实做群众工作的实际能力。我们也要以“三进三同”活动为契机,并将其作为一种常态机制,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在本次“三进三同”社会实践中,一方面我体会到农村生活的艰辛,使我的思想认识水平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更加深化了我对新农
村的认识。经济落后,一切都免谈,发展才是硬道理。社会应该给予不发达地区以更多的关注,让发展成果真正的惠及农村。另一方面我更好的了解了自己,发现了自身的诸多不足。我将会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更加注重自己思维的锻炼,以及能力的提升。提高认识,明确责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三进三同党性分析材料(2014年度)
“三进三同”活动党性分析材料
按照***“三进三同”活动安排,2014年11月中旬,我到**县**镇玉峡村,与当地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和我熟悉的渝东北农村高山深谷不同,玉峡村地势平坦,交通便捷。从镇里出发,不到20分钟就进了村子:一条小河蜿蜒而过,几只鸭子悠然戏水,两岸房舍俨然、农田平整,三五个农民朋友在自家地里劳作。显然,这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大大领先于渝东北地区,作为从库区农村走来的人,我既对这里新农村建设取得成绩欣喜不已,也深感“一圈两翼”统筹发展的艰巨任务。
我住在村民**家,他在本村一家锶矿企业上班,收入还不错,妻子在家侍弄了七分多地的菜园。女儿和儿子分别在大足中学和镇小学读书。由于已入初冬,曾伟也回家忙着收获红薯,在和他边劳动边聊天的过程中,我逐渐融入这里的生活。期间,我还和镇村干部座谈,走访曾伟的邻居,查看村党员服务中心建设,了解村里发展现状、规划和工作开展情况,倾听村民的建议意见,很受启发。从他们身上,我发现很多一直被自己有意无意忽略的缺点和不足。特别是基层干部的务实作风、朴实观念和村民们积极奋进的精神面貌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都深深感染着我,也教育着我,让我对践行服务宗旨有了更加深刻
的认识。
为人民服务既要有意识更要有行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时刻牢记,并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但由于长时间呆在机关,结果是嘴上喊得很响,纸上写得很多,但仔细想想,还真找不出几件为老百姓干的事情来,即便有一些,也是一时一事而已,根本没成为自己一贯的目标和任务。村支部书记每月虽然仅六百多元的务工补贴,却依然天天坐班,以至于他的庄稼总是要比别的村民晚种晚收。想想自己,拿着几倍于村干部的报酬,却并没有为老百姓做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群众有感受的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平时说得多、实际做得少,在于和农民群众的距离日渐拉开,在于总是假借各种借口为自己的不作为辩解开脱,这显然与党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有差距。
为人民服务既是责任也是荣光。老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基层的国家大事,因此,为人民服务不分大小,都是每名党员应该自觉履行的基本职责。“群众就信任你,一方面是沉甸甸的责任,要为群众服好务办好事,但也是一名党员干部最大的荣光。”村主任说这句话的时候,满脸的淳朴和阳光,而我却如坐针毡:老把为老百姓办事当做责任和任务,看成是付出和压力,如此何来为人服务的长久动力,“为人民服务”焉能不成为一句口号?但如果换个思路和角度,将为老百姓办事并得到群众的认可看成一种荣誉,看成是收获,是人生的价值所在,那么为人民服务自然就从辛苦变成很愉悦,成为快乐人生的一大
源泉。
为人民服务既要实干也要善干。活动期间,我也尽自己所能为村里工作出了些主意、想了些办法,但是,当村民们将村级公路的硬化难题摆给我的时候,我却无法在既要争取硬化又不影响村民和村里企业生产的两难中作出选择。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事实证明,自己在机关形成的一些思路和方式方法并不适合于农村和农民群众,凸现出自己基层工作经验的欠缺。而玉峡村支“两委”干部探索出的“六联制”落实“三项制度”、村务党务财务公开工作方法等都很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住的这家户主曾伟原本也在外地打工,后来看中家乡锶矿资源潜力,返乡创业,得到村主任支持,如今和其他村民一样建起了一楼一底的小洋楼,日子越过越红火,他的敢想敢干、善谋善为让我对基层工作有了更切身的体会。如何准确把握农业的特点、农村的难点、农民的盼点,强化学习,特别是向基层干部学习、想农民群众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实际能力,是这次活动留给我的重点任务,必须尽快有所突破。
第三篇:三进三同党性分析材料
三进三同党性分析材料
根据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的要求,我于2014年5月16到x镇x村进行了“党员干部驻村入户”党性作风锻炼活动,经过一周的三进三同活动,自己感受很多,对照自身情况,结合实际,现剖析如下: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1、理想信念不牢,宗旨观念淡薄。在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方面有所淡化,并没有真正把宗旨观念落实到行动中去,还没有多深入基层,多搞调查研究,与群众打交道少,基层工作的矛盾、问题、热点和难点,基层党员、群众的疾苦、心声、愿望和要求,了解得不多、不具体。
2、学习能力不强。虽然自己把学习视为提高党性修养和理论水平,提升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工作和生活中一以贯之地坚持,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轻视理论、忽视学习的倾向,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高。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停留在学了看了,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上下工夫不够。
3、工作创新精神欠缺。虽然自己对工作总体上是认真负责的,但有满足于安于现状、不求有功,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认为自己已经改非了,就说明岁数大了,离退休的时间也不远了,不求上进,存在等靠的思想。
二、产生问题的根源
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问题虽然出在表面,但根子却生在思想上,认真剖析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理论修养浅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得不牢。通过此次活动,我深深地感到,理论修养的不足是产生党性问题的总根源。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成熟和坚定。自己虽然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但还远远不够,达不到融会贯通,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思想上和工作中的问题的水平还不够高,能力还不够强。
(二)党性锻炼缺乏,自觉改造主观世界的积极性不高。自觉加强党性锻炼,主动改造主观世界,对于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自己在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一个主要原因是缺少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缺乏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勇气,不能经常改造自己的思想,反思自己的行为,对自己要求不严。没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有时容易受社会大气候影响,随大流而不以为然,突出反映出自己在加强党性锻炼、改造主观世界自觉性不强。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通过这次“党员干部三进三同”活动的开展,针对存在的问题,在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后,进一步明确了自己今后要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把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奋斗动力和行为坐标,立党为公,甘于奉献。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与发展,做到理论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的真正统一,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定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决心和意志,做一个政治上坚定、思想上清醒、工作上有作为的共产党人,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无限忠诚,永葆思想上的纯洁和先进。
第二,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要切实把理论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学习理论的主动性、自觉性,强化系统性、条理性,以勤奋学习为先导,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创造性开展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功底。要结合个人的实际和业务工作需要,端正学习态度,完善学习计划,充实学习内容,持之以恒地学习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其他知识;注重学以致用,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用,努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成果。
第三,牢记党的宗旨。牢固树立为党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坚持党的事业第一,坚持人民的利益第一;正确对待权力、金钱、名利,努力做一个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人;生活上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不追求享受;在工作上吃苦耐劳,不畏艰险,始终保持一股勇气,一股锐气,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廉洁上不以权谋私。
第四,勇于开拓创新。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进一步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决克服因岁数大而不努力的错误想法,在更广领域地服务经济建设这一“第一要务”上做文章,把党员的先进性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体现在工作业绩中。针对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将在充分听取领导和同志们的意见和建议基础上,认真反思,逐条改进,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力求思想上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动;行动上增强奉献意识,不计得失,尽心干好每一项工作。
第四篇:三进三同党性分析材料
“三进三同”个人党性分析材料
江北区安监局安监二科
“三进”即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三同”即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深入基层,亲身体验群众生活,感受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实现干部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自我教育,对于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工作责任心、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发挥先锋作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真实地感受群众,也希望让群众真实地感受干部,达到听真话、办真事、促和谐的目的。通过这次集中开展的三进三同活动,经过实地走访,相互交流,向基层群众学、向其他同志学,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我认真反思了自己的不足。
第一、向群众学习不够。在学习中,总是拘限于书本和理论学习。在工作中习惯于凭自己的阅历和经验办事,没有根据形势的变化去开展慎密的调查研究,没有深入地听取群众的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没有认真去总结群众实践的经验和办法。第二、同群众劳动不够。现在,干部的调研活动也比较多,但却严重存在“浮在水上的瓢”的现象,热衷于迎来送往,图形式,讲排场,根本没有深入老百姓听他们的心声,反而给基层添了麻烦,真正扑下身子,深入农村加强劳动锻炼的也就少之又少了。
第三、知群众冷暖不够。在驻村工作中,没有认真地去思考群众盼什么,需要什么,没有用心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上、生活上的一些实际困难。
第四、为群众解难不够。近年来,在访贫问苦、信访稳定等事关民生的重大问题方面,为群众做了大量解释疏导工作。但是从群众的期盼和愿望来看,仍然存在作风不够深入的问题,认为只要把工作部置下去就行了,缺乏跟踪督促检查,缺乏亲力亲为地狠抓落实的精神。
第五、工作创新精神欠缺。虽然自己对工作总体上是认真负责的,但有满足于安于现状、不求有功,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认为自己已经改非了,就说明岁数大了,离退休的时间也不远了,不求上进,存在等靠的思想。
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这次党 员干部“三进三同 ”活动的开展,针对存在的问题,在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后,进一步明确了自己今后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深化学习,提高自己。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获得新知,适应新的形势。努力挤时间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本职业务,不断用新知识、新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增长自己的才干,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开动脑筋进行理性思考,在理性思考中活化思维,提升境界
第二、深入察民情。群众是最真诚的朋友,朋友之间才能说
真话、知真情。在以后的工作中,深入基层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切实了解人民群众的意愿,真正把握群众的冷暖疾苦,掌握群众生产生活的真实情况。
第三、广泛集民智。群众是最优秀的智囊团,是推进工作和事业的强大力量。
第四、真诚办民事。群众是最明亮的镜子,能力和政绩的好坏群众说了算。真心实意地为广大群众办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用为民办事的良好成效取信于民,以群众是否满意检验自己的能力和政绩。
第五、坚定理想信念,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有对党忠心,对民诚心,对己良心的思想基础。不要把当公务员当成是混饭吃的手段,放下架子,与民为友,多听意见,归纳梳理,关注民生,高效解决,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打造优良政务环境,团结人民群众,在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务实推动“发展、民生、稳定、党建”四位一体的工作。
第五篇:三进三同党性分析材料
“三进三同”活动党性分析材料
巴南区2014年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学员
“三进三同”活动,是我市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方面的一个创举,是深化党员干部“三项教育”的有效载体,对于密切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关系,磨练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以及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区委组织部和区委党校主体班干部培训的要求,3月26日至3月31日,我们处干班1组学员到麻柳嘴镇平桥村进行了6天的“三进三同”党性作风锻炼。在6天的实践活动中,我们深入平桥村农家走访慰问倾听民意,助耕助农体验艰辛,院坝座谈宣讲政策,两委交流出谋划策,并捐资1.6万元帮助低保户雷武云一家改建家园,实地调研麻柳沿江开发区地形地貌、功能布局和产业规划。通过这次实践锻炼活动,自己反思了很多,感悟了很多,收获了很多。
一、感受
作为一名在农村长大,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党员干部,自己总认为熟悉农村的田间地头,了解农村,了解农民,但经过这次短暂的实践锻炼后,我又是那么的不了解,我又想起几年前温家宝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讲的一句话:“只要了解了中国的农村和农民,就了解了中国”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他们是热情的,到农家时,他们泡上清香绿茶,欢迎我们的到来,吃饭时,桌上摆上腊肉香肠,端出河水豆花来款待,让人产生以前回家团圆的错觉;他们是朴实的,谈到农村的变化,都说党和政府的政策好,农业税不交了,娃儿们上学免了学费,还有综合补贴,农村“三保”等;他们是艰辛的,关注着天晴天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 1
苦耕作,可一年的收入比不上城里人一个月的工资;他们又是保守的,总抱着那一亩三分地入命,不敢在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浪潮中第一个跳出来吃螃蟹;他们也有牢骚,低保为什么给了那家,不给我家?···通过这些,我越来越深的体会到:农村工作难,农民不容易,农村干部不容易。
二、不足
(一)智力扶持群众做得不够。农村现在普遍沿袭了一家一户小规模的农耕方式,农村经济尚处于散兵游勇、各自为战、靠天吃饭的状态,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农民接收现代知识和先进技术的途径较少,加上小农意识,小富即安的思想根深蒂固,需要我们与群众多交流沟通,不断加强教育引导,想方设法给群众洗脑和“智力”扶持,而这方面自己思考不深,做得不细。
(二)政策引导群众做得不细。在与群众的交谈中,我们认为老百姓对党和政府出台的大政方针和惠民政策都很支持,但理解不深或有偏差和误解,造成政策执行时常有群众抵触现象,说明我们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力度不够,解释不细,群众对政策、法律不了解,有时政府部门做好事,也有老百姓不理解;有时已经尽可能地在政策法律的框架内履行职能,老百姓也不满意。
(三)心怀关爱群众做得不实。当我们亲眼看到雷武云一家4口家徒四壁,四面透风,薄膜避雨时,现实的残酷使得加快发展,改善农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是群众最为渴求的“天大的事”。“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朝”这部现实教育题材凸现时,深刻震撼,深受教育。在平时的工作中,不善于听取群众意见,认为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带普遍性,甚至是些支离破碎的问题,对工
作没有指导性。然而,有些事情,在干部开来是小事,却是群众的大事。不及时解决群众的问题,群众就会对我们失去信心,长期下去,干群关系就不和谐。做到及时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更大的实惠,是我们职责所在。
三、收获
收获一:“三进”拉近干群距离,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我们从入住农家开始,就把农家当成自家,坚持与他们同住一个屋檐下,同吃一锅饭,尊重农户的习惯,不在生活条件上提特殊要求。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使我们赢得了认同。时常与他们在一起拉家常,聊农事,谈发展,他们也就随之自然而然展开心扉,打开话匣把我们当成自己人,有什么困难和问题都喜欢跟我们谈。由此,我感到,为人民服务的真谛,就是要切切实实地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提高服务水平。
收获二:“三同”体验民情民意,受到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 “你们都是干部,不管你们是何身份,能来和我们拉家常,能尽力为我们出主意想办法,我们心里就亮堂多了,踏实多了”,这是平桥村一名普通群众的一句感慨之言,朴实而又深邃,我深知这句话的分量,老百姓其实并不看重我们是否能做得来农活,也并不期望干部能为他们做多少事,他们真心希望干部能时常在
身边,能与他们面对面的沟通。在与群众相处的日日夜夜,感知农村群众那种纯朴、善良、热情、乐观的优秀品格,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感受,接受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深刻教育。
四、方向
(一)悉心调研,以真诚学习的态度构筑沟通桥梁
“农村是课堂,群众是老师”,在工作中,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观点不能丢。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念,以人民满意为目标,心往群众想,人往基层走,事为百姓办,在谋划发展、研究政策、推进工作时更加贴近农村、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亲近民众,体察民情,反映民意。努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不断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真心感悟,以务实的党性作风提升工作水平
干部只有经过基层的洗礼才能成为人民的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为什么,目的很明确;做什么,内容很清楚;怎么做,思路、路径很明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群众中孕育着无穷的智慧,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一个党员干部,要从思想和行动上做到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摆正位置,放下架子,甘当群众的小学生,善于从群众的智慧中汲取力量, 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服务社会和推动发展的能力。
(三)诚心帮扶,以排忧解难的行动树好党员干部形象
“只有心里真正装着群众,群众才能信你、敬你”, 结合自身工作职能,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及时有效帮扶困难群众生产生活,让改革开放的成果让人民群众共享,用为民办事的良好成效取信于民,以群众是否满意检验自己的能力和工作成绩的标准,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