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色种植,开启幸福生活
XXXX,男,XXX族,群众,XXX县XXX乡镇XXX村,2014年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20年实现脱贫摘帽。
XXX是XXX乡镇XXX村XX组村民,他种植21亩地,其中6亩种植玉米,15亩种棉花,一家收入全靠种地所得。因为缺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他种地方式也较简单,就是偶尔给田地浇浇水、施施肥。在农作之余的社会交往中,他结交了不少好吃懒惰的“铁兄弟”,并随波逐流地形成了爱偷懒的思想,起初他尝到了不用风吹日晒、早起晚归务农的“甜头”。但由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他种地收入不容乐观,再加上患有长期慢性病的妻子XXXX劳动力弱,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靠在XXX一人身上。他还因他三个孩子都是学生,家里支出大,生活难以维持等原因他付出了很多。
他家里三个孩子无劳动能力,妻子身体状况欠佳,每当他要长期为妻子治病买药时,他就四处欠债,生活似乎失去了原有的安宁。在“访惠聚”驻村工作不断开展思想工作之后,他似乎看到了一道曙光,这道光就像XXX名字寓意一样灿烂热烈。于是,他逐渐开始振作起来,再也没有向困难低过头,也从未喊过哭、叫过累。他说道:“党的政策就是好,总是为咱老百姓着想。”他就这样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坚强的意志,撑起了整个家庭的希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男儿当自强,多少年中华民族流传的一句话。超越自我、克服自身的弱点也算是种自强。XXX逐渐开始对一家妻小负责,为一家妻小的生活奋斗,不再前后于毫无意义的酒肉朋友,努力为家里每天升起的袅袅炊烟而顶天立地!
简简单单的生活也开始开花结果,逐渐成为参天大树,大树每一片树叶上写满了XXX每一次努力与汗水,成为他妻子爱戴的好丈夫,孩子崇拜的好父亲。
在过去的日子里,传统种植结构单一,靠天吃饭,土地经济效益不高,但是他还是坚持要承包35亩的地种棉花XXX一家人辛苦劳作一年,除去成本后,亩均收入不到1000元。家人要生活、孩子要上学,面对这些窘境,XXX很是苦恼。后来,在政府的宣传鼓励下,他认识到,循规蹈矩不能致富,只有打破常规,才有机会寻求到一条致富新路。可是,能做点什么呢?
XXX发现,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餐桌上的食物种类丰富了,对蔬菜的需求量也大了,那种植蔬菜是不是可以呢?XXX说干就干,2021年初他开始研究蔬菜种植,多方对比后他决定种植大田豇豆,因为豇豆种植周期短、产量高、易于管理且方便储存和运输,能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4月初,他购买了一批豇豆种子,开始发展特色蔬菜种植,先在自家的土地上尝试着种植了10亩地的豇豆。在他的精心管理下,每亩产量预计达到了1.5吨。由于本地种植,质优价廉,一进入市场很受欢迎,老板上门订购,每亩收益预计高达2500多元。
看着地里满架的豇豆,XXX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到了希望的XXX明年打算种20亩地的豇豆。他说:“非常感谢党的好政策,特色种植今年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收益,以后我要继续发展特色种植,我相信,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富足、越来越美好。”他还说,个人的力量总是势单力薄,形不成规模,以后要带动全村人一起发展特色种植,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大家一起走向共同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