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老王先进事迹材料
“小李你跑这么快急啥啊?”中午刚到下班点,同事小李就风风火火冲出办公室。“王师傅今儿中午做丸子!丸子!丸子!”留下这句话的她已不见了踪影。这声“吼”算是绝对勾起了大家的胃,本来还迟疑的我,也加入飞奔而归的队伍。
到了餐厅,饭菜的香气已经扑鼻而来,几个小伙伴端着刚打好的饭菜说:“老王,你这可是舌尖的诱惑啊,我恐怕又要长几斤肉了。”嘴里已经塞的鼓鼓囊囊的小李,从牙缝挤出一句:“伊办的人可都是胖五公斤起步啊,我已经赶超五公斤了呀!”王师傅边拍着小李的肩叮嘱她慢点吃别噎着,边去查看饭菜够不够,看着大家都坐下吃了,他才去盛饭。
说起王师傅,那可是我们整个办事处最敬爱的人,一个勤勤恳恳为大家服务的卫士,一个兢兢业业做好饭的庖丁,一个忙忙碌碌为大家着想的家长,一个朴朴实实为大家做好后勤的园丁,我们习惯称呼他为老王。
第一次见老王,他正在做午饭,穿着公司的短袖T恤,50岁上下,略显黑瘦,跟我印象中大腹便便的厨师完全不同。只见他特别利索地从水盆中抓起一条活鲤鱼按在砧板上,宰杀、去骨、改刀,接着第二条、第三条……快速过油,下锅翻炒,装盘,短短几分钟,一道道美味的红烧鲤鱼就上桌了。看着这娴熟的烹饪技术,吃到老王做的饭,那一口口祖国的味道,真让我怀疑自己没有出国。
老王是办事处年龄最大,也最辛苦的。为了让异国他乡的员工吃好、心宽、身体棒,他研究食谱、制定花样菜单,每天五点多就起床,熬粥、烙饼、炒菜或是来个豆腐脑、炸些油条,夹上满满肉馅的肉夹馍,保你幸福一早、快乐一天;早餐过后,老王得去大采购了。他操着带有河南方言的英语,带着帮厨购置食堂物资。好几次,我看着老王搬运食材的背影,都忍不住想上去帮帮他,他却咧着嘴微笑道:没事,你就好好上班吧。
老王常说“早上吃好,中午吃饱。”中午这顿,就是他大显身手的时刻,挥刀切剁,撒油放料。“盐”“醋”“味精”“料酒”,巴方帮厨一一按照老王的指挥,精准无误地打着下手。这是多年磨合的成果,河南话、英语、乌尔都语轮番上阵,老王用他自己的方式把巴方帮厨带出了师。在两人的完美配合下,过油肉拌面、油炸丸子、红烧带鱼、麻婆豆腐、大盘鸡、脆皮炸鸡腿、椒麻鸡、水煮牛肉、牛肉面等等,可谓是一颗慧心调美味,两只巧手做佳肴,三山鸟兽和锅煮,四海鱼虾入蒸笼,五谷六畜皆原料,七荤八素全宴品。看着大家狼吞虎咽的样子,老王脸上挂着满意的微笑。
吃完午饭,大家都去午休了,老王收拾好厨房后坐下,点了一根烟,看着抗日神剧,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年前自己当兵的时候。老王的手艺是在部队里培养的,当过兵的人对部队都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老王特别喜欢看战争题材的电视剧。深深的吸了一口烟,老王猛然起身,决定了晚上给大家做胡辣汤,清洗食材、调制配料在他那一片天地又开始忙碌起来了。
老王做了快30年的菜,从没厌烦,用一生做好一桌菜、把一桌菜做到极致,把每道菜品尽善尽美是他的追求。有时为了给大家伙补补身体,他愿意花上好几个小时熬制高汤,搭配食材、镌刻雕花;有时他还专门看看美食频道,手持铲勺空中舞,学习新品不说苦;遇上当地的节庆日,老王还能整点巴餐给我们尝鲜。说起老王的秘制牛肉干,那可是公司乃至几个合作单位都无比推崇的一道菜,辣中带甜、甜中带香、香溢满口,吃后久久回味。
要我说,世间行业千万种,就属厨师最英勇,酸甜苦辣都敢尝,刀山火海全不怕,老王帮我们清蒸“烦恼”,油炸“忧伤”,用锅铲瓢勺演奏着幸福的音调,用色香味美装扮了海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