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范党育事迹材料
范党育事迹材料
范党育,男,汉族,二级警督警衔,1964年9月10日出生,大营镇范堤村人。该同志1982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1982年12月至1992年5月在大营派出所工作,于198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6月至1992年7月任枣强县公安局石村派出所所长;1992年7月至2014年12月任枣强县公安局大营派出所所长,2014年12月人枣强县公安局大营镇派出所教导员。2014年5月11日早8点,范党育同志在奥运安保期间值班,因心脏病突发不幸牺牲,英年44岁。
范党育从警26年,长期工作在农村派出所。在26年中,他始终坚持以维护辖区稳定、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己任,恪尽职守,忘我工作,把满腔热忱全部投入到平凡的公安工作中,用真情暖民心,用忠诚保平安,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警察为人民的誓言,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1995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2014、2014连续两年被河北省公安厅授予“全省争创人民满意活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4年被市政府荣记个人二等功一次。
“他从来只把自己当成群众的一分子”
大营镇派出所对面的镇中学有一个掏大粪的智障校工叫刘俊岭,老婆死了,一个人带着孩子过活。范党育跟他其实非亲非故,但对他总是特别照顾,逢年过节,单位发点米面粮油,都亲手给他送去。今年春节前,听说单位又要派人去采购福利,范党育特意把办事人叫住,自掏腰包拿了二百元钱,说,你给我多买两袋大米,回头我给“岭”一块儿送过去,物价涨得这么厉害,他日子过得不容易。像刘俊岭这样受范党育生前接济照顾的群众,在大营不是一个两个。
在派出所副所长郭辉的讲述中,特别感动我们的细节是,别人当面背后都把有残障的刘俊岭叫“傻岭”,只有范党育一个人一提起他来就是“岭”一个字。“他对人特别平等,从来只把自己当成群众的一分子。”这是大营镇上上下下对范党育的一致评价。然而,虽然出生在大营乡间,范党育却是标准的干部子弟,从一降生就是吃商品粮的非农业户口。“范党育的父亲是从县法院副院长的职位上退休的。当年他父亲在位时,就是自己在县里上班,他母亲是解放初师专毕业的公办教师,一直一个人带着孩子、守着瘫痪在床的老婆婆,留在村里教小学,直到退休后才搬回县城。” 曾与范党育的父亲范书恒共事的枣强县公安局局长姚保坤告诉我们,范党育能扎根基层这么多年,跟范家的家风分不开。在父母的影响下,范党育从1982年考入人民公安队伍以来,直到牺牲,工作岗位一直没有离开过大营。1992年,他成为全县最年轻的派出所所长,1995年,因为组织村民义务联防卓有成效,他成为全县第一个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的公安干警。
他的妻子郑秀景是当地难得的英语高级教师,先后两次因工作需要调进县城,又先后两次为了照顾家庭而毅然决定调回镇上。直到范党育牺牲在工作岗位上,郑秀景还在办理后一次调回大营、改教初中的手续。范党育这个“大了”虽然很少给群众操持红白事,但是群众有这样的事请他,只要工作上抽得开身,他逢请必到。因为他知道,老百姓重情分、讲面子,红白事是“了事儿”的最好时机。特别是对请他“了过事儿”的当事人,他往往还要特意叫上当事对方一起去,借机帮双方彻底了结恩怨。每次去,他总要从自己腰(请你收藏好 范 文,请便下次访问wWW.hAOwoRd.COm)包里掏出钱来装上一个丰丰厚厚的红包。他牺牲后,家人找出了一尺多厚这样的请帖。去的多了,难免遇到跟上级领导下来检查工作“撞车”的时候。只要不是特别重要的活动,他汇报完工作,也会马上跟领导直说,然后直奔群众家而去,决不会为了多跟领导坐坐、“联络联络感情”而耽误群众的事。“在他心里,老百姓这头儿永远比领导那头儿重。”
“他的实在劲儿感动了咱老百姓”
大营镇有个个体户叫侯保全,刚创业的时候,家里唯一的摩托车被人偷了,案子迟迟未破,急得他一次次找到派出所去闹。可当时的所长范党育却从来没有跟他红过脸。“他那是破不了案,理亏呢。”侯保全那个时候自己这么跟自己说。
有一天,范党育给侯保全打电话,让他去所里领车。侯保全到了派出所,觉得车跟自己丢的那辆不太一样,可因为太急需了,就没说什么。骑了大半年之后他才偶然得知,这辆车是范所长费尽周折从亲戚那里借来的。 “他宁可自己受难为,也要把咱老百姓维护好,这实在劲儿真让人感动。” “甭管谁的什么事儿都特当回事儿。”这也是关于范党育比较集中的评价。
说起来容易,26年,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真做起来就难了。同事张学文的孩子皮肤不好,每年夏天被蚊虫叮咬后,就起大水疱,然后落下成片白色的疤痕。范党育听说之后,主动通过朋友辗转找到了北京的儿科专家,帮张学文的孩子看好了病———其实只是缺锌,黑色素沉积不好,吃了一个半月补锌的药就完全除了根。张学文为此对范党育感激不尽。可是范党育却说,咱都是做父母的,孩子身体不好,哪怕毛病再小,做家长的也着急,人同此心;找到咱的群众,90%碰上的难心事,都比咱孩子闹点小病小灾的严重,“咱们就更得上心了不是?” “从他身上我学到了什么叫真正的群众观点。”张学文感叹。
范党育家住在镇中学的家属院里,离单位只有200米远。为方便群众找他“了事儿”,他每天早上8时以前必到单位,再回家时肯定已是天黑。因为他知道,村里的群众到镇上办事,没有清晰的上下班概念,一般情况下见天黑了才不来。不管什么日子———哪怕是春节、中秋节———只要没有出差,他吃过晚饭后肯定要去单位接着工作。直到晚11时半,才回家睡觉。因为他知道,镇上的群众找他“了事儿”,总是各种各样的纠纷,不愿意被外人知道了议论,所以常常摸黑来求他。就这样,每天满负荷工作十几个小时,没有分内分外,26年,9000多天,几乎天天如此。
有的人遇到麻烦,不愿意到派出所调解,范党育也理解。为“了事儿”,他跑村干部家,跑熟人家,甚至借用过朋友公司的会议室。有的时候,是群众找他调解,“事儿来找他”;有的时候,是他主动“找事儿”。大营镇郭庄村有两个同一家族的村民,生意做得都挺大,都想在家族里说话管用,因为一点小事闹起纠纷,多年互不理睬。2014年春节为给老祖宗上坟,两家发生冲突,积怨加深。范党育听说这件事之后,主动叫上该村的老支书姜兰尊,两头做工作,为了找其中一个当事人,自费跑了三趟衡水市。今年春节前,他终于说服了双方,两家人坐到了一起,各自做了自我批评,几年的怨怼烟消云散。
“一样的道理,就凭人家那不辞辛苦的实在劲,咱也得多信服几分不是?”被他“了”过“事儿”的当事人感慨。何况大家都知道,他“范大了”“了事儿”从来都是一碗水端平、图的就是个大事化小。
“责任感使他成了特殊材料制成的人”
在最近几年才跟范党育共事的年轻干警中,很少有人知道他曾获得“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从1982年到2014年,范党育参加公安工作26年,从时间上看,获得这一称号的1995年正是第13个年头,可以算作一个“中点”。对于一个当时只有31岁的基层党员干部而言,这也完全可以成为一个个人“更进一步”的起点。但是范党育却仅仅把它看作自己的一个“中点”。他只是把“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的证书端端正正地摆在办公桌正对面的书柜里。直到他殉职之后,这本证书才被前来查看现场的衡水市公安局政治处领导发现。证书,距离他的遗体只有几米远。那是他生前每次从办公桌前抬起头来时,目光正好平视到的地方。
范党育只有初中文化,一直不会用电脑。但是跟他接触过的人都知道,他是个聪明人,办法多。上世纪90年代,大营镇部分村的皮毛加工业开始兴旺起来,家家户户屋里存着水貂、狐狸等贵重裘皮,偷盗现象时有发生。为此,范党育开动脑筋搞出了“村民治安义务联防”,发动辖区所有村所有18至40岁的男劳力夜间轮流值班巡逻。
“刚开始搞的时候,大家不习惯,难免有偷偷溜号的。他就天天晚上后半夜骑着自行车挨村查岗,又自掏腰包给联防队员买军大衣、请大伙吃夜宵。最绝的是,他总是事先在巡逻的必经之路上安记号,叫大伙打着手电去找,这么一来,巡逻变成了寻宝,大家有了兴趣,不那么犯困了,后来更见着了效果,自然就坚持下来了。”大营镇时槐村村民袁广峰说,直到现在,大营镇很多村仍在坚持范党育的这套办法。但是范党育的聪明劲从来没有往自己身上用过。对待个人问题,他常常“傻得不透气”。“他在基层干了这么多年,只要向领导提个要求,调回县城完全不成问题。”枣强公安局的很多领导这样告诉记者,但是范党育从来没有在这方面说过一句话。甚至几年前,有关领导在考察干部时与他谈话,告诉他准备调他回县局,征求他个人意见时,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他说当时镇上治安状况比较复杂,需要一个熟悉情况的指导员跟所长搭班子。其实他并不是不明白,以他的能力、为人和资历,调回局里以后,很有可能进局领导班子,但是他想的只有工作大局,没有为自己考虑一丁点儿。”
近年来,大营镇由于经济的突飞猛进,各种矛盾纠纷层出不穷,极易激化。来找范党育“了事儿”的人越来越多,要了的“事儿”有很
多其实并不是公安工作范围之内的职责。 “他不是不觉得辛苦。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他经常疼得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脸也不像原来那么白净了,发黄,眼圈总是黑着,白头发噌噌地出来了……”妻子郑秀景疼在心里。可是每个不眠之夜之后,出现在人们面前的“范大了”,还是照样的精神抖擞,容光焕发,见人乐呵呵,说话大嗓门,给人“了”起“事儿”来,仿佛有使不完的精力。 “有人说他是好事儿,说他因为办不了大案要案,所以想从调解民间纠纷里找成就感……”与范党育相识多年的工作搭档、大营镇派出所所长刘元杰对这种看法不以为然。“他是放不下大营十万群众,他的责任感太强了,是责任感使他成了一个特殊材料制成的人。”
去年9月底,范党育的父亲突发脑血栓被送往衡水市手术。术后第三天,老人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范党育就给自己在衡水的同学打电话,托他们帮忙照顾老人,自己却赶回了工作岗位。“他老子住院,他扔下不管,找我们,当时我们心里真是有点怨言。”老同学有点想不通,看在相交多年的分儿上,照办了。当时,镇内发生了一起非正常死亡的治安案件,死者家属扬言要抬尸到镇上即将举行的一个国际皮毛交易会上闹事,是范党育反复给死者家属做工作,最终使这一治安隐患得到妥善解决———政府不输一点理,不赔一分钱,死者家属对此案再没起过异议。紧接着,范党育又帮助镇上疏导了一起群体性事件。
父亲住院一个多月,范党育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是在帮别人“了事儿”中度过的。直到范党育去世,他的家人和朋友同学也不知道,他当初为什么赶回镇里。
“两袖清风是他留给我们最大的财富”
在同事和亲友中间,范党育打麻将是一个笑话。偶尔逢年过节,碰上在派出所里、街面上实在找不着可以“了”的“事儿”的时候,范党育到同事和亲友家串串门,往牌桌上一坐,连码牌都不会,不出一圈,肯定因为出错被哄下来。
如今这个时代,不会打麻将的成年人,怕真不多。何况是在生意兴隆通四海的天下裘都大营,何况他范党育还是个“场面人”。 “他不学打麻将,一来是真没时间,二来也是为了避嫌。”家人、同事和朋友们的说法惊人地一致。范党育一直不肯离开大营镇,会不会是因为他舍不得这块富得流油的宝地?他跟当地的富商都很熟悉,会不会私下里合伙做生意,抽干股?清贫的表象背后,他会不会在外地有大额存款、大宗房产?
范党育去世之后,当地为他报功,下来调查的省、市两级有关部门都是带着同样疑问来的,又都是带着同样的感动和敬意走的。早在2014年,大营镇就曾因出口退税问题,被公安部的专项行动查了个底儿朝天。“范党育同志没有任何问题,没有任何传言,没有受到过任何举报。”枣强县公安局政委倪庆府表示。我们在枣强县公安局看到了范党育的工资单,“职务工资410元,级别工资668元……”所有项目加在一起是1851元。他的妻子郑秀景在镇中学担任高级教师,月工资两千元出头,还是最近刚刚调上去的。家里的住房是妻子学校分配的宿舍,平房。生前接触过范党育、但对他了解不深的人,很多都认为他是从部队转业的。“雪白的床单,绿被子叠成豆腐块儿,正中间端端正正地摆着警帽。”
“党育从小就是个爱干净漂亮的利索人,这些年镇上富了,他反倒只剩下干净利索了。一年到头儿,总是那几件警服,一双旧皮鞋,前头磨得发白,后头跟儿都磨秃了,整天看他在街上修鞋。”范党育的昔日老师、后来的邻居张长武心疼地说。范党育的妹妹范宁是中专毕业生,后来又进修了大学本科,可是父亲在职的时候没有给安排工作,一直在县里当临时工,下岗后,又为工作的事找过哥哥。给别人“了”了无数“事儿”的范党育为难地对妹妹说:“我每个月给你发工资吧,托人走后门给自家亲戚安排工作这事,我干不出来……”那几年,为了安慰照顾妹妹,范党育的妻子每添一件衣服,两口子就要给范宁买一件一模一样的。
要强的范宁最后自己开了一个小小的个体文印店,所有营业手续、门脸儿的土地拍卖竞标都是自己办下来的,没有沾父亲、兄长一点儿光。多年来,所有的大客户,也都是范宁硬着头皮自己敲门跑下来的,从来没有打过父兄的旗号。以至于在范党育生前,枣强县、大营镇里很多人都不知道范党育还有这样一个“自谋生计”的妹妹。
“现在我的局面打开了,日子也好起来了,回过头想想,多亏了哥哥,我才能锻炼得这么坚强独立。他留给我们最大的财富就是两袖清风……”提起这件事,一直在劝慰母亲的范宁终于哭了
第二篇:一范党育语录
一、
“警察是救人的,救一个人就等于救一个家。每一个家好了,国就好了。国家国家,国跟家分得开吗?”
除了表现范党育的动人事迹,《营盘镇警事》还表现了年轻警察的成长。在范党育的悉心教育下,何雨桐渐渐成长为一名出色警察,也对其岗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面对师兄高宇成“警察必须铁面无私”的不同论调,何雨桐用自己的立场予以反驳。
二、
“傻子比你傻,比你穷,可他用双手养活自己,养活他妈。你浑身上下有几个子是自己挣的?你有什么资格看不起他?你连同情他怜悯他的资格都没有!”
从这句被网友大赞“贴近生活”的台词,既可以看出范党育对人对事的公正态度,也为广大为生活苦苦打拼的人们传递了一份正能量。
三、
“脱了警察这身衣服你是老百姓,穿上警察这身衣服你还是老百姓”
这是剧中范党育从父亲口中“传承”过来,又用于对干警新人何雨桐进行职业启蒙的台词,为范党育“一心为民”的职业精神做诠释。
四、
“警察这个职业就是一脚门里,一脚门外,这门就是监狱的门,咱离监狱门很近,你稍不留神,咱就得滑进去”
剧中,范党育对险些犯错的爱徒高宇成谆谆教诲,时刻警惕外界诱惑,用此语道出了公安干警很多鲜为人知的辛苦以及他们随时面临考验,可谓一语中的。
五、
“比焦裕禄还孔繁森”
虽说这是剧中民警江水对范党育的调侃,却被网友纷纷冠以《营盘镇警事》最为幽默风趣的台词之一。
六、
“没事最好,有事咱了”
看似轻松的八个字,可谓是范党育的“口头禅”,也是范所终其一身,为民服务的写照。
七、
“警察警察,警在先,察在后,警于案发之前,努力化解矛盾纠纷,察,于案发之后,严厉打击违法犯罪”
剧中,在与范党育长期合作的过程中,铁面无私的刑警队长赵光明终于明白“警察”最本质的涵义,与全天下公安干警共勉。
八、
“人生一世,草长一秋,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咱一辈子给儿女子孙留啥?留情留义不留仇!”
在处理一桩村民建房占地纠纷时,范党育苦口婆心,以“留情留义不留仇”一语彻底打破矛盾双方互不相让的僵局,充分显示了范党育的智慧及其对百姓的了解。
九、
“我还是那句话,多算算社会帐”
与喜欢就事论事、铁面无私的刑警赵光明相比,范党育更注重以情动人,以平等的态度为案犯着想。在范所看来,办案不仅仅是把人抓了、判了,更重要的是让他真正融于社会,根据实际情况偶尔“和稀泥”也不失为一种解决办法,“多算算社会帐”因此成了范党育对属下最经常的告诫。
十、
“有钱没错,但为富不仁我还揍你”
该文章出自妙点子,原文链接: 转载请务必保留此链接,谢谢!
第三篇:在范党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
在范党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
陈贵
(2014年12月5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范党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追思范党育同志,学习范党育同志,宣传范党育同志。刚才,胜忠同志宣读了《中共衡水市委关于向范党育同志学习,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决定》。报告团的四位同志为我们作了一场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好报告。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具体生动地介绍了范党育同志的先进事迹,把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共产党员和基层公安干警的光辉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受到了一次党的宗旨意识和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再教育。在此,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对范党育同志表示深切的缅怀,对范党育同志的亲属表示亲切的慰问,对报告团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范党育同志是在我市全面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时期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他从警26年来,始终以维护群众利益为己任,扎根基层,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地履行神圣职责,不遗余力地维护辖区稳定;他心系群众,关注民生,把老百姓的事情看得很重,把解决好老百姓的问题看得很高;他立足岗位,讲求方法,不厌其烦地说事“了”事,满腔热情地为群众排忧解难;他艰苦朴素,严于律已,在复杂环境中始终做到了一尘不染,在人民群众中塑造了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范党育经常讲到的一句话,就是“民事为大,解决为了”,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所以在枣强县大营镇一带,群众都尊称他“范大了”。有“烦事”,找“老范”,找“大了”,直接了。范党育同志这种多年以人为本、民事第一的爱民理念,形成了“民事为大、解决为了”的“范大了”精神,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范党育同志的事迹是平凡的,但平凡中蕴含着伟大,细微中折射出真情;他的精神是朴实的,但朴实中蕴含着哲理,普通中孕育着崇高,充分体现了一个新时期基层干警执政为民的思想境界、求真务实的政治品格以及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他不仅是政法系统的荣耀,更是全市人民的骄傲;不仅是公安干警的典范,更是全市党员干部的楷模。
最近,范党育同志被公安部追授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
被省公安厅追记一等功,国务委员、公安部长孟建柱对范党育的事迹给予高度评价并专门做出批示,省委政法委也做出了在全省政法系统开展向范党育同志学习的决定。作为衡水自己的典型,我们必须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在全市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范党育同志的活动,唱响范党育事迹,弘扬范党育品格,把“民事为大、解决为了”的“范大了”精神在全市叫响,使之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生动实践,成为加快衡水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是要像范党育同志那样,想民爱民、为民办事。范党育同志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千方百计解群众之难,保一方平安。他的这种公仆本色,在人民群众中树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当前,衡水经济发展正在爬坡,利益格局正在调整,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解决民生问题至关重要。我们学习范党育同志,首先要引导全市党员干部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强化群众观念,像范党育那样,对党忠诚、信念如山、民事为大、民事为天,在群众“最急”上用真情,在群众“最怨”上用真心,在群众“最盼”上用真劲,把群众的事看得高一些,当成自己家的事来办;把群众的事看得急一些,凡有急事不过夜;把群众的事看得重一些,办不好寝食难安。只要我们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实实在在地为群众服务,我们就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也就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
二是要像范党育同志那样,改进作风、真心帮事。多年来,范党育同志为当地群众化解了许多影响和谐稳定的“小事”,调处了大量与警察职责无关的“琐事”。 在处理矛盾和纠纷时,既公平正直,又耐心细致;既大胆果断,又注意方法。这其中不仅体现了他以人为本、民事第一的理念,更重要的是他善于从小事上、细节上做群众工作。这是他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的基础。群众工作是一门学问。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不仅要深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更要有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当前,困难很多,矛盾繁多,我们学习范党育同志,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改进作风,时时处处从老百姓的愿望和需求出发,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艺术,把“执法就是服务”的理念
更好地体现在社会事务中,既要真心实意地尊重群众、理解群众、关心群众,又要满腔热情地帮助群众、服务群众、富裕群众,不摆花架子,不开空头支票,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三是要像范党育同志那样,甘于清苦、乐于奉献。范党育同志坚持严格要求自己,26年的工作生涯中,只有付出,没有索取;只讲奉献,不谈回报。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甘于清苦、乐于奉献的人生品格。党员干部的举动,就是无声的命令,其身正,不令而行。现在衡水经济社会正在发展,任务很重,困难很多,需要一大批像范党育这样的好同志去努力做好群众工作。我们学习范党育同志,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他为榜样,在与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既要有本事,还要守本分;既要重大节,也要慎小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牢记“两个务必”,自觉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自觉抵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重视学习和宣传先进典型,历来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是新形势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方法,也是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重要途径。范党育同志是衡水生、衡水长的典型,他工作在基层一线,周围的群众对他熟悉、了解,这样的典型既可望又可及,既可敬又可学,最有说服力和影响力,最能感染人和打动人。学习宣传范党育这样的先进典型,对于衡水的发展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各级各部门要把学习宣传范党育同志的事迹,作为当前的一项政治工作任务,精心组织,加强领导,把学习宣传活动与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与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有机结合起来,把学习活动不断地引向深入。一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带头宣传,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为全体党员干部树立榜样、做出表率。二是要组织好党员干部的学习,要通过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营造学习氛围,细化学习举措。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要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使范党育同志的先进事迹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范党育同志“民事为大、解决为了”的精神在各行各业扎根、开花、
结果。三是要联系衡水实际开展好学习。各级各部门以及广大党员干部要本着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的原则,立足本职,找准差距,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让“范大了”精神真正融入到干部群众的灵魂深处,体现在做好群众工作、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方方面面。
同志们,衡水养育了范党育,衡水需要“范大了”精神。范党育同志既是丈量我们与群众感情的一把尺子,也是对照我们在群众中形象的一面镜子,更是衡量我们为人民服务水平的一个标杆。我们要以范党育同志为榜样,学习为民精神,创造新的事业,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的实践中,创造出一个新的衡水!
谢谢大家!
第四篇:范党育《营盘镇警事》观后感
范党育《营盘镇警事》观后感
大概是本职工作使然,我对公安题材的电视剧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但反映基层派出所工作的电视剧《营盘镇警事》却是个例外。近期,央视正在热播《营盘镇警事》一剧,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我难得有空闲仔细欣赏。后来听人饶有兴趣的品头论足,也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便从网上找到这部电视剧,用三个晚上将该剧从头至尾细细品味。看罢,我不禁感慨万千,心里涌起莫名的感动和辛酸。作为一名在派出所工作二十多年的民警,我对该剧倍感亲切,剧中的主人公凭着一颗爱民之心,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几十年成就了不平凡的事迹,让笔者感到汗颜。
电视剧《营盘镇警事》讲述的是派出所的故事,主人公是一名有着二十多年警龄的所长,名叫范党育。“不当警察是老百姓,当警察也是老百姓。”二十多年的从警生涯,一直是该信念在支撑着他,特别在执法办案中更为突出。不论是对待当事人还是违法嫌疑人,范所长都有一颗温暖的心,都在用良知和暖意呵护每一个人。于是,他的执法理念与派出所民警高玉成发生了冲突,二者出现了工作理念上的偏差和背离。剧中大柱因为村里人欺负他的母亲,产生报复念头,将村子里用来灌溉的水头砸坏,还差点挑起两个村之间的械斗。在如何处理大柱的问题上,他并不是简单地处罚了事。而是通过不断地教育、感化、引导大柱,化解村民对大柱的仇视,帮助大柱从内心深处悔过,改过自新,彻底改掉身上的坏毛病重新做人。最终,大柱重新拾回了自我,组建了一个美满的家庭。还有一个剧情,在帮助犯罪嫌疑人毛某的儿子的过程中,也体现了范所长温情的一面。他为了让罪犯安心改造,自愿担负起教育起毛某儿子的责任。最终通过温情感化了这个顽劣、调皮的孩子,重新让他走进学校。还有就是在处理群众打麻将的问题上,也是体现着教育为主,加以引导。范党育的执法理念也引起了我对执法工作的重新认识和思考,作为基层执法民警,如何实现法律作用和效果的最大化,不是运用冷冰冰的法律条文,而是通过法律去教育挽救一个人,才是真正地体现出法律的作用。
剧中反映范所长亲民的故事很多,骑自行车上下班就是其中的一个。其实,范党育骑自行车上下班,走村窜户开展群众工作,有着很深的寓意。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派出所条件很艰苦,确实超出了常人的想象。派出所尽管配备了两辆车,但都是用于办案,接出警。并且经费有限,条件不允许他们做什么事情都得开车。骑自行车下乡,老百姓看到的是所长和警察不摆架子、不讲排场,瞬间拉近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治安工作的顺利开展。
范党育喜欢做一些与派出所业务 “无关”的事。在化解梁氏叔侄几十年矛盾的事情上,所用的剧情就很长,描述的也很细。这也正是反映了当前派出所工作中,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性。对于矛盾纠纷,如果处置不当,化解不及时,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也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当然,还有他过硬的群众工作方法和能力,总结出“范党育工作法”,也很值得称道。
剧中的少数情节值得商榷。比如,在处理梁守德打麻将赌博,根据案情和现场抓获的赌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违法行为人至少要处于拘留的处罚,剧中仅罚款了事,从法律角度来说,是不严肃的。另外对大柱砸坏水头一事定性,不应是盗窃,用故意毁坏财物更准确。另外传统电视剧中为刻画一个英雄人物而贬低另一个人物,表现在剧中另一人物赵光明就有这种影子。当然瑕不掩瑜,《营盘镇警事》无疑是成功的。
诚然,电视剧的结局总是超乎了人们的想象,范党育终究离开了他热爱的岗位和工作,离开了他执着的警服,更离开了他深深爱着的每一名群众。但是,儿子终于长大了,当他穿上飒爽英姿的警服,那份对人民的温情和体贴将愈来愈浓。
第五篇:河北省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张越在范党育同志命名表彰暨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
河北省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张越在范党育同志命名表彰
暨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
(2014年11月26日)
张越
尊敬的党育同志的亲属、同志们: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在深入推进的时候,我们在这里举行范党育同志命名表彰暨先进事迹报告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刚才,来自枣强的农村基层干部代表、范党育同志生前战友和亲属为我们做了一场令人感奋、发人深省的报告。从他们的深情讲述中,我们真实地触摸到了一个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优秀人民警察形象,深刻地感受到了一个优秀的人民警察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需的职业情怀;深切地体会到了一个心里时刻装着百姓的人民警察在百姓心目中的崇高位置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政法干警的殷切期待。范党育同志不愧为全省政法干警的杰出代表,不愧为“全省政法系统执法为民模范”的光荣称号,不愧为党的忠诚卫士和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范党育同志是我省政法系统在新时期涌现出来的重大先进典型,是在党的教育和人民的哺育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成长起来的。他从警26年以来,他扎根基层,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地履行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努力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他心系群众,
关注民生,不遗余力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满腔热情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他立足岗位,以人为本,不厌其烦地做好化解矛盾和定纷止争的工作,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他艰苦朴素,严于律己,在复杂的环境中始终做到了一尘不染,用实际行动塑造了人民警察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范党育是平凡的,但他在平凡之中向广大人民群众传递着党和政府的温暖,维系着党群之间、干群之间、警民之间的鱼水深情;范党育的工作是琐碎的,但他以琐碎的工作消除了大量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在点滴细微之处激发着社会活力,夯实着党的执政根基。在范党育身上,鲜明体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本色,体现了政法干警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在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社会背景下,范党育的事迹和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党育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大的示范意义。全省各级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要立即行动起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委政法委《关于在全省政法系统向范党育同志学习的决定》的精神,结合实际,扎实有效地开展争当“党育式”政法干警的活动。
一是要学习范党育同志强烈的群众观念,着力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同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党性问题。范党育同志之所以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信服和拥戴,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对人民群众具有一份真感情,这份感情背后是共产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宗旨观念。保持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政治本色,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和工作方法,也是全部政法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政法工作是最直接的群众工作,解决好与群众之间的感情问题,是做好政法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事实表明,基层一些地方出现的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其他影响稳定的问题,很多都是因为在感情上严重脱离群众造成的。作为政法干警,首先要从心底里对人民群众满怀深情,心存敬畏,从思想上、立场上切实摆正公仆与主人的位置,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心贴心,心交心,做到感情上贴近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各级政法机关要采取多种方式,坚持不懈地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群众观和人文素质教育,让广大政法干警切实认识到,人民群众不仅是我们的工作对象,更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和一切工作的坚强靠山。政法各部门在想问题、做决策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这一根本标准,群众不理解、有意见的时候,要多从自身找原因,看看我们的政策是不是合理,举措是不是到位,方法是不是得当。广大政法干警要带着真情到群众中去,诚心诚意与群众沟通交流,与群众建立良性的互动联系,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消除误解隔阂。要真心实意地尊重群众、理解群众、关心群众,多体谅百姓的处境,多想想群众的难处,多帮助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办实事。对群众的意见、要求和呼声,一定要作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即使群众的诉求不合理,也必须付诸一片真情,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政法机关要深入开展“五民”主题实践活动,发动广大政法干警争当“党育式”爱民警官、“党育式”爱民检察官、“党育式”爱民法官,通过这一载体,倾听民声,体察民情,知晓
民意,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并把政法干警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再拉近一大步。
二是要学习范党育同志和谐的执法理念,着力规范和改进政法机关的执法活动。范党育以为人民群众“了事”为己任,坚持冤家宜解不宜结,不厌其烦地定纷止争,息事宁人,这种朴素的追求正是我们倡导的以人为本、和谐司法理念的具体体现。政法工作很大程度上是解决矛盾纠纷、协调利益关系的工作,化解矛盾是政法工作的一条主线。各级政法机关要坚持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着力把调解优先的原则更好地体现在依法调节经济社会关系中,强化调解意识,整合调解力量,扩展调解范围,创新调解方法,增强调解效益。面对人民内部矛盾高发的新形势,要坚持尽可能地使大量的矛盾纠纷在进入司法渠道之前通过政治优势得到化解;即使已经进入司法渠道,也要尽可能地通过调解来定纷止争;对于大量的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也要尽可能地通过调解实现息诉罢访。要健全党委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健全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的工作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拓宽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要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着力把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更好地体现在社会管理中,实现执法者与被执法者的和谐。要顺应社会发展进步的大趋势,按照以人为本、让人民群众感到更安全、更方便、更文明、更和谐的要求,全面梳理社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符合、不适应的问题,下决心更新社会管理理念,实现由限制性管理、防范性管理向平等性、服务性管理的转变。
三是要学习范党育同志扎实的工作作风,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期待和需求。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是范党育工作中的最大法宝和优良作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各级政法机关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核心。要始终坚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着力把维护人民权益这一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体现在各项政法工作中,从根本上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着力把社会公平正义的首要价值追求更好地体现在执法办案中,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正义。要正确处理打击与防范、管理与服务、判决与执行、“大案”与“小案”、破案与追逃追赃的关系,及时解决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治安问题,真正做到老百姓最痛恨什么,我们就整治什么;老百姓反映什么问题最突出,我们就集中解决什么问题。要从人民群众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深刻了解群众疾苦,体察群众情绪,把握社情民意,紧紧围绕就业创业、务工就学等最基本的民生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政管理工作,积极研究推出新的便民、利民、惠民措施,千方百计地为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减轻生活压力。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新期待,创新执法理念、改进执法方式、完善执法制度,着力解决影响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干警的执法素质和执法水平。要把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理念贯彻到执法的全过程,善于用和谐的思维来化解矛盾,用和谐的态度来对待群众,使群众通过案件的办理、事情的处理,既感受到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又感受到政法机关的关爱与温暖。各级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大处着眼,小
处入手,从点滴处做起,从细微处做起,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做起,紧紧围绕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多办实事,多解难事,多做好事。要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检验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教育引导广大干警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小事做起,积极主动地为群众服务,真正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努力构建新时期良性互动的和谐警民关系、干群关系。
四是要学习范党育同志深入细致的工作方法,着力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艺术。执法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在政法机关的重要体现,是政法机关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提高执法能力,最核心的是提高群众工作的能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做深做细做实群众工作,关键是注意研究和把握群众工作方法。要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要以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为重点,确保广大干警胜任职责任务的要求,通过职业教育培训、新老干警传帮带等方式,努力提高广大干警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努力做到“三懂四会”,即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会化解矛盾、会调处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要深入实施城乡社区警务战略,推动警务前移、警力下沉,让更多的民警走进社区、农村,融入群众,扎根基层。要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各项政法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把对政法工作的评判权真正交给群众。要加强和改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把解决群众信访问题作为改进群众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健全完善政法机关领导接访制度,妥善处理重信重访案件,确保定分止争、案结事了。要进一步改进执法方式,规范政法干警在执法中的语言和动作,
区分不同执法环境,统一执法语言,统一动作规范,切实做到言行文明、举止得当。要准确把握当前社会心理的变化和执法对象的感受,讲究方式方法,尽可能融法、理、情于一体,最大限度地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同志们: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社会发展正越来越显现出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对敌斗争复杂、刑事案件高发等阶段性特征,政法机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空前繁重。今年下半年特别是9月份以来,随着国际金融经济形势急剧恶化,世界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正在面临严重影响,势必会对我国的经济形势和社会稳定带来冲击。各级政法机关要充分认识当前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及其对社会稳定形势的影响,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自觉地把政法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中来审视和谋划,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和针对性,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全省广大政法干警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以范党育同志为榜样,进一步牢固树立正确的大局观、稳定观和群众观,把范党育同志当作一把尺子,测量一下我们在感情上同人民群众的距离;把范党育同志当作一面镜子,对照一下我们的形象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位置;把范党育同志当作一个标杆,引领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向着富民强省和平安河北、和谐河北、法治河北的目标,披荆斩棘,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