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蔡瑞昌烈士事迹材料
丰都县三建中心校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情况概况
——记蔡瑞昌烈士牺牲前后事迹介绍
蔡瑞昌山东省人,于1947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解放后随军南下,过长江,解放干东,挺进湖南湖北。于1949年8月被分派到大西南,10月份解放四川,1950年1月受丰都县当地驻军的委托来到栗子区保卫刚诞生的区乡两级地方政权。
我乡地处丰都县南岸山区,于1949年9月份成立三建乡公所,1949年初党的地下工作者陈小余同志,以帮长工为名到敖四海家,白天当长工干活,晚上走村串户,发动群众,秘密建立党的组织,组织发动群众起来革命,准备迎接全国解放,并秘密在坛山岩一带活动。(那里密林重森,悬崖峭壁,遇险情可守可往栗子乡公所撤。)
1949年9月宣布三建乡公所(及乡人民政府成立),乡公所所在地(八角庙)。刚成立的乡公所势单力薄,山区人民受恶势力的影响,觉悟不高,不敢起来斗争,新政府当时的任务是要组织群众起来与封建势力作斗争,宣传、实行“减租退押”和“加大户”政策,把地主恶霸手中强占的钱粮夺回来,让人人有饭吃,有地种,过上好日子。这样一来就触犯了地主、恶霸官僚们的利益,他们妄图保住他们即将失去的天堂,妄图与人民为敌,妄图推翻新生的红色政权。他们对还没觉悟的山区乡巴佬一是威胁:二是利用宗教迷信说法蛊惑人心;三是利用家族观念蒙骗当地群
众,敌视人民政府,仇视工作干部和人民解放军。在当地有名的大恶霸地主头目唐云武、罗云卿、云汗之、张绍香、王定帮、孙斗南等勾结下,秘密策划反革命武装暴动,组建什么“神兵”号称“刀二匠”、说什么刀砍不进,枪打不死,纠集几千名土匪,蒙蔽部分群众,妄图推翻新生的红色政权——乡人民政府。当时邪恶势力占了上风,真是黑云压城城欲摧,我党见形势危急不得不临时撤出三建乡公所——八角庙。
蔡瑞昌同志一行六人于1949年的腊月23日下午奉命从栗子区公所督促落实开展减租退押,加大户工作。由于当时形势突变天色将晚,地下工作者陈小余同志带队来到三建乡公所(八角庙)没取得联系,只好带着六位同志到附近农户借宿打听乡公所领导的行踪。以便取得联系。可一连找了几户都不愿收留他们。最后是到上院子廖惠莆家住宿。到第二天(1949年的腊月24日)天还未亮,就听到震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河两岸灯火通明。无数的土匪举着火把向解放军借宿的地方(廖家坝上院子)扑来,是一位好心的农民廖惠莆的堂弟廖横山跑来告知廖惠莆,廖惠莆马上去喊陈小余转移,廖惠莆老人在慌忙之中带上解放军往后山爬上打石沟,往大岩口转移,天刚蒙蒙亮廖惠莆老人回家进屋一看,还有一位解放军战士(蔡瑞昌)在睡觉。他立忙叫醒他(原来大家转移时他上厕所解手去了不知道。)蔡瑞昌提枪就往后山跑,他刚出后门不久,许多土匪气势汹汹地闯入廖惠莆家搜查追问,廖惠莆见解放军全走了就与土匪据理力争说:“不知道”并
让土匪搜家。
蔡瑞昌同志出门往后山逃,由于地理不熟,听到山下院子杀喊震天,他不知往什么地方走,于是在后山的一个小土坑里躲避起来,待土匪走后再去打探。他刚跳进土坑就被对岸山上一个土匪发现,那土匪大喊:“快去捉解放军,他在后山坑中。”顿时,几千名土匪举着刀、端着枪,咆哮着从四面八方包抄上来,面对凶恶的土匪,蔡瑞昌面无惧色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阵地战,他镇定地推弹上膛,向敌人开了火,砰的一声枪响,一名来自三抚的土匪应声载倒在地,抱住打断的大腿,杀猪般地嚎叫。这下,所有跑在前边的土匪趴在地上,对准土坑一起开火,当蔡瑞昌再次准备推弹上膛,不料子弹壳卡在枪膛退不出来,几百名土匪见状蜂拥而上,蔡瑞昌面临荷枪实弹凶狠的匪徒毫无畏惧,只见他双手举起枪扎向敌人,但终因寡不敌众,被敌人乱刀砍死,倒在血泊之中。他为三建、为丰都、为整个大西南、为全中国流尽了他最后一滴血,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死时年仅二十岁。到太阳刚升起来的时,驻扎在栗子区公所的解放军派兵前来镇压暴乱的匪徒,当解放军赶到大柏树时机枪一响土匪们四散逃窜,但解放军没有马上下来,怕中敌人的诡计。最后撤回栗子。
蔡瑞昌烈士死后,还被当地一个大地主听说患痨伤病吃人的睾丸能好,于是他剐掉了蔡瑞昌的睾丸吃了,最后被我人民政府镇压,并将蔡瑞昌烈士的遗体安葬到这家地主的堂屋。表示对地主的仇视和惩罚。
于一九六二年,三建乡党委和乡人民政府为教育下一代,才将烈士遗体搬迁到学校操场正面重新安葬,安葬这天三建千多名党员干部几百名学生都怀着崇敬和悲痛的心情,缅怀英烈,每年的清明节这里就是我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让蔡瑞昌烈士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永放光芒。
第二篇:烈士事迹
杨靖宇
杨靖宇是我党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将领。他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7月,任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等职。他率部长期转战于长白山麓、松花江、鸭绿江畔,活动足迹遍及30个县,是我国的英雄。
杨靖宇牺牲前五天。“讨伐队”将已无力奔跑的杨靖宇包围在一片小树林中。他们逐步逼近到50米处,喊话劝降,对方“连答应的神色也没有,依然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日军见生擒困难就猛烈开火,有一弹击中胸部,对方才“被打倒而绝命”。日军根据追踪估算,认为他缺粮已有半个月,完全断粮也至少在5天以上,能够在零下20摄氏度且没有房屋的山林中坚持下来简直不可思议,于是将遗体送到县医院解剖。当肠胃被切开后,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日本军官狠狠地说:“算他是支那的一条好汉!”日本关东军在烈士殉难处破例举行了一个祭奠仪式和对躯体的葬礼,以杨靖宇的顽强为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人民政府将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1958年在吉林省通化市建成“靖宇陵园”。
杨开慧烈士
杨开慧烈士是毛主席的爱人。她1921年入党,在长沙郊区开展农民运动。1930年被捕入狱,在狱中受尽了严刑拷打,但敌人丝毫无法动摇她对革命的信心。1930年11月,年仅29岁的杨开慧英勇就义。
毛岸英烈士
毛岸英烈士是毛主席的大儿子,8岁就和母亲一块儿坐牢,后被救出。1936年当组织找到他,送他去苏联学习。1943年在苏联入党,1946年回到祖国农村锻炼,1950年8月25日毛岸英同志在抗美援朝的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8岁。
诺尔曼 白求恩烈士
白求恩烈士是加拿大共产党人,是世界著名的胸外科专家。1938年他受派遣来到中国,转送到晋察冀边区,担任军区卫生部部长。在艰苦的岁月中,他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与战士同甘苦共患难,为我国民族的解放事业创造光辉的贡献。1939年11月12日因医治伤员中毒,治疗无效,在河北省唐县黄石逝世。
刘胡兰烈士
刘胡兰烈士于1932年出生于山西汶水县,云周西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刘胡兰从小就受到革命教育。她最先学会的几个字是“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她积极参加抗战工作,还组织了妇女参战队,为党,为人民做了大量工作。1946年7月盘踞在汶水的阎匪军狗急跳墙,风狂反扑,袭击了云周西乡村。刘胡兰同
志不幸被捕,在敌人面前,她英勇顽强,坚贞不屈。她跨过了战友的遗体,踏着烈士的血迹从容来到轧刀前,振臂高呼,“乡亲们,敌人的末日不远了,新中国就要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万岁。”刘胡兰同志牺牲时,年仅15岁。刘胡兰同志牺牲后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毛主席为刘胡兰烈士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高度赞扬了刘胡兰同志伟大而光荣的一生,她没有死,她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董存瑞烈士
董存瑞烈士1929年10月出生于河北怀来县南山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就在党的培养下参加了党领导的各种抗日活动。1945年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他工作积极、做战勇敢,先后立过四次大功,得过三枚奖章。1946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城的战斗中董存瑞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开导火线,与敌人同归于尽,为胜利开辟了道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董存瑞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我们要学习英雄精神,沿着英雄的道路奋勇前进。
黄继光烈士
黄继光烈士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1951年20岁的黄继光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射口,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道路,黄继光同志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邱少云烈士
1951年3月,邱少云响应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当他来到朝鲜,看到美帝国主义和李承晚匪帮对朝鲜人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目睹朝鲜儿童遭受自己童年时代一样的苦难,倍加激起邱少云对帝国主义反动派的仇恨。要为打败美国侵略者贡献自己的一切。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是消灭盘踞在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美李匪军,把战线向南推进。然而,我军阵地到三九一高地之间,有着三千米宽的开阔地,这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要在这样长距离的炮火下冲击,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为了缩短冲击距离,出奇制胜、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我军决定在发起总攻击前一天的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
在金化以西三九一高地的反击战中,出现了一位为着胜利、保全整体而牺牲自己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十月十一日,邱少云和他的战友奉命到离敌人阵地很近的地方去潜伏,等到第二天傍晚发起战斗,以便突然地去消灭敌人。
他们潜伏的地方是在敌人盘踞着的三九一高地的山坡上,又没有荫蔽身体的地形和树木。昨天,从这里飞起一只野鸡,还惹得敌人打了半天枪炮呢!现在要他们在这样一个地方荫蔽二十多个钟头,不让敌人发现,这是极不容易的事情。
在战士们出发以前,部队首长特地对他们讲:"你们这次去潜伏,要靠巧妙的伪 装,要靠沉着,更重要的是要遵守潜伏纪律。那怕有人被敌人子弹打中了,也不能暴露目标。"战士们同声回答说:"请首长放心,为了祖国,为了胜利,为了中朝 人民,在任何情况下也要潜伏好,完成战斗任务。"
天黑以后,战士们秘密地摸到了潜伏地。他们三个一组,四个一组的分散开来,潜藏在茅草中。每个人从头到脚都插上了野草,伪装得像山坡上的草一 样,凉风吹过,人身上的草和地上的草一同摆动,显不出一点儿痕迹。他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从地堡枪眼里伸出来的敌人机枪筒和了望孔缩头缩脑向外张望的面孔, 有时,敌人讲话的声音也能清楚地听到。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到第二天十一点钟的时候,敌人盲目发射的一颗燃烧弹突然落在邱少云身边,并且烧着了他身(请勿抄袭好范文 网:wWw.HAowOrD.cOm)上的野草。这时,他要站起来是完全可以扑灭身上的火苗的。但是,邱少云深切的懂得,要是这样做,就会被山顶上的敌人发觉,潜伏在这里的几十位战友就有被消灭的危险,原定的战斗计划也就不 能完成。我军阵地上的指挥员看到潜伏地冒起了烟火,连忙命令炮兵向敌人轰击,扰乱敌人的注意力。这时候,邱少云还是没有爬起来扑灭自己身上的火焰。火焰已 经延烧到了他的头上。在这个生死关头,邱少云紧握着压满子弹的冲锋枪,看看前面不远的敌人,很想冲上去和敌人拚了,但是他没有这样做。烈火继续在燃烧着,烧烂了邱少云的皮肤。邱少云忍受着难以想像的肉体痛苦,咬着牙,把两手深深地插入泥土。然后猛地抬起头来,用微弱的声音向离他最近的战友李士虎说:"胜利 是我们的,但是我不能完成爆破任务了,这个任务交给你去完成吧!"说完,他又痛苦地把被烈火烧着的身体更紧地贴到地上,一直到牺牲时,也没动一下。
烈火烧了二十多分钟,直到邱少云牺牲后,烈火才熄灭了。
我们的英雄--邱少云就是这样地以超人的意志力,为祖国、为整体、为胜利而忍受了肉体的苦痛,以至到最后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
第三篇: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
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八女投江”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兰、杨贵珍、郭桂琴、黄贵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抗联队伍经过几日的奔袭,战士们又饿又累,师长决定在岸边休息一夜明天早晨过河。10月的北方天气已经非常寒冷,部队在河畔露营后,燃起了几堆篝火取暖。日伪特务葛海禄发现了江边有篝火闪动,向日本守备队报告有抗联战士在江边休息。后半夜,日军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军与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拂晓时,抗联战士们发现了日军,急忙向外冲。冷云比较冷静,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敌人没有发现她们,向大部队逼近。此时情况十分危急,在此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敌人一下子慌了神,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大部队乘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冲出
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日军在得知她们只有八名女兵时,变的更加猖狂边打边叫:“乖乖投降吧!皇军不会亏待妇女!”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军的包围后,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被包围的八名女战士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中……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 8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她们中最大的25岁,最小只有13岁。
“八女投江”体现了中华儿女为民族解放事业敢于与日军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东北抗联第2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得知“八女投江”后,当即题写了“乌斯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以“八女投江”为题材拍摄了一部电影《中华儿女》,女英雄们的高尚气节强烈地感染了千千万万个中国人民。1986年9月7日,为纪念八名女烈士,建立了一座巨型“八女投江纪念碑”。全国政协副主席康克清为其亲笔题词:“八女英灵,永垂不朽”。
第四篇:李青春烈士事迹
李青春烈士事迹
李青春是秭归县屈原镇龙马溪村,原新滩镇岗家坪村人, 1975年初中毕业回乡后,历任岗家坪村村民兵连长、治保主任,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8年村级领导班子面临瘫痪,村风民风每况愈下,他放弃出门搞个体经营赚钱的机会,接受组织上的安排,挑起了村主任的重担。他说:“不能白搞一届干部,要为群众办几件实事。”
1990年以前,岗家坪村到新滩集镇只有一条3公里的崎岖人行小道,每年村里10多万斤柑桔、大量农副产品及大批生产资料、生活资料都要靠人用背篓背出背进,“豆腐盘成肉价钱”。 “要想富,先修路”,他立下“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路修起来”的志愿。他号召全村集资修建岗家坪至龙马溪的3公里的公路。他通过自已的努力,多次联系县交通局、银行、开发办公室等单位筹集资金2万元,购回炸药雷管。12月19日,岗家坪村至镇政府的3公里龙岗公路工程正式开工。当时全村只有270个劳动力却来了300多人,一些年近古稀的老人也上工地刨石头、挖路基。他成了工地上最忙最累的人,又要组织施工、发放炸药,还要检查安全,常常顾不上吃饭,脸庞日渐消瘦。他吃在工地,一心扑在筹资积劳公路修建上,直到大年三十,他算是停顿下来了,回家吃了一餐妻子做好的团年饭。
1991年3月23日,在打通最危险的鹰子嘴路段时,李青春心系施工群众安危,几次察看路段。当日也是工地最险
恶地段鹰子嘴放炮的日子。鹰子嘴上是高约200米的峻岭,下是悬崖峭壁的约700米的深沟。中午12时许,当鹰子嘴的炮声响过之后,他抓住树蔸攀爬到放炮处察看。路基作业面悬着的大石方正在沙沙作响,掉下几粒石子,他抬头细望,“可能要大塌方”。他果断喊施工的群众离开,及时疏散38名群众。等石头落下后,他再次去察看,发现段面上立着炸下来的一块几十吨重的巨石,他思前想后如果不迅速炸掉,就会影响下午施工,威胁群众安全。他与同村村民王昌举、爆破员杜国才爬到巨石旁,操起钢钎拓挖炮眼。12时15分,放炮后的乱石又落下几块,他大声喊叫:“不好了!大家快跑!”他用左手把王昌举推开了险区。眨眼间乱石飞溅而下,一块乱石击中杜国才的头部、腹部,处在危急中的他回头去抓将要滚向700多米深沟的杜国才时,乱石卷着杜国才滚向悬崖。瞬间,他也不幸被飞下乱石击中了头部。
事故发生后,村民王昌举大声呼喊,不好了!李主任和杜国才出事了!快来——人——呀!一个颤抖的叫声,四处的老百姓闻声而来,只见到李青春委缩的身驱躺在悬崖峭壁上,身子被几块石头压着,头部被巨石割裂了半边大脑,脑髓四溢。年仅29岁的李青春已经离开了父老乡亲。顿时,整个工地现场哭声四起。王昌举、成昌等人,脱下身上的衣裳,撕碎成几大块进行包裹,然后用施工中的二根木杠子做成单架,将他的尸体送到了他家的天井院子。紧接着成昌、王昌茂、王昌举等十多人又去700多米的山峪里小溪里,将杜国才尸体同时抬到天井院子为两位设立了灵堂。
全村男女老少的老百姓都来参加他们的追悼会,年纪最大的有80多岁的吴大妈,辈份最长的有76岁的王婆婆。有的哭孙子、有的哭儿子、有的哭姊妹,还有3个小男孩不停地哭爸爸。他的老母亲这天夜里不知昏过去多少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场面摧人泪下。3月24日凌晨,乡亲们同时把他们俩位的尸骨安放在村委会门前的山岭上,村民们献上许许多多的花圈,将墓碑装饰得更加庄严。
李青春牺牲后,中共宜昌地委、宜昌地区行政公署、宜昌军分区授予了他“雷锋式青年”、“优秀农村干部”、“模范民兵连长”等光荣称号。1991年4月22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李青春“革命烈士”的光荣称号。青春豪迈青春路青春永存,英雄开拓英雄业英雄不死。看着龙岗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行人,李青春终于可以含笑九泉了。而他舍己为人的故事还在屈原镇广为传颂。
第五篇:聆听烈士事迹
聆听烈士事迹,洗涤心灵
11月8日下午,关工委刘宝宝老师到我校,作了光泽籍革命烈士事迹报告会。在报告会上,刘老师向师生们介绍了蔡金街和黄仁添两位烈士出生地、加入共产党、和抗日战争的一些英勇事迹,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
此次的报告会,让同学们深深的体会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多么的来之不易,是革命烈士用鲜去血和生命换来的。虽然在今天,我们可能不需要“抛颅头,洒热血”,但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好本领,时刻准备着,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