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脱贫的事迹材料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脱贫的事迹材料篇1
____,____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教师,现任大方县兴隆乡菱角村第一书记。
自____驻村两年以来,他严格按照“一宣六帮”工作职责,无私忘我,一心扑倒在驻村工作上,为菱角村群众做了大量实事好事,赢得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____利用自己是苗族的同胞身份优势,快速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利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平台,采取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当地群众进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及脱贫攻坚相关政策讲习,尤其是用苗族语言为当地苗族同胞进行十九大精神宣读和用苗族语言改编歌曲《感恩共产党》更是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引来《毕节日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自驻村以来,共开展讲习50余次,1500余人从中受益。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党组织是战斗堡垒,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基层党组织建设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党的工作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也体现党员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强弱。
作为第一书记,____同志清醒地认识到,要打赢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要筑牢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严格按照党章党纪,利用第一书记的身份,和村两委班子打成一片,帮助健全村两委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引导村级领导班子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规矩意识和奉献意识,进一步凝聚班子力量。要按时开展好“三会一课”,“两学一做”形成常态化制度,不断提高基层党员的党性修养和理论水平。针对个别农村党员在作风漂浮、纪律涣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多种形式纠正,抓住“关键少数”,确保了基层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目前,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12次,上党课8次。立足脱贫攻坚,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围绕“113”攻坚战,坚持大党建为统领,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助推菱角村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快速发展。四是阵地建设。协调学校拨款4万元给菱角村建设标准党员活动室1间,落实1万元办公经费,解决2.03万元村办公用品,筑牢战斗堡垒。
为进一步加快脱贫进程,以产业结构为抓手,紧盯产业扶贫“牛鼻子”,充分宣传产业结构调整相关政策,从根源上转变思想,变“输血”为“造血”。发展乡村旅游。菱角村发展乡村旅游自然条件优越、民族文化浓厚,他带领群众走出一条“农旅”相生的发展之路。在他的指导下,结合当地的民族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成乡村农家乐2家,乡村旅馆3家,各类餐馆、商店有20家。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申报2017年市级财政扶贫资金项目5个,引导村民种植辣椒200多亩、莲花白90多亩,解决贫困户、土地流转户用工178户580多人次,发放工资38000多元;协调修建有一个自来水加工厂,总投资为50万元,年生产总值约为124万左右,能解决16人的就业问题,其中贫困户占38%;协调建立2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有牛共计46头,捆绑贫困户14户,年人均收入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1200元—1800元左右;目前村集体经济已实现收入15.36万元。三是抓好党建扶贫。协调学校各部门在菱角村开展党建扶贫工作9次,看望贫困党员19名、留守儿童36名;协调村集体经济成立阿龚蔬果公司,能解决60人的就业,覆盖贫困户92户,用四股份经营的模式,提高了农民群众人均收入;与____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促成校农结合,拓宽销售渠道,培育农民收入新增长点。目前,深入走访农户438户、贫困户338户、留守儿童76名,参与调查外出务工人员信息813人次,调解纠纷23余次;宣讲党的方针政策24次。
针对菱角村基层组织建设短板,____积极协调学校划拨6万元资金为菱角村上寨组修建通组路毛路1.4公里,参与完成“组组通”公路共5.89公里建设。协调58户贫困户参加投工投劳参与通村公路两边环境整治与附属设施修建,实现增收26800元,平均每户收入462元。与此同时,完成“三改”326户,危房改造86户,连户路硬化4360米,院坝硬化5280平方米。参与组织易地扶贫搬迁13户55人,协调资金共计4329万元,受益群众876户3113人,其中贫困户338户1340人。
____结合自身单位优势大力开展教育扶贫。两年来,协调学校人才团队为菱角村、青杠村六寨苗族设计寨门和导向标识系统及相关村寨景观,为乡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节约设计资金25.4万元;协调学校团委捐助菱角民族小学、营寨小学留守儿童冬衣、书包、文具170套17000元,体育用品6000元,共计2.3万元。
通过____带领工作队苦干实干、撸起袖子加油干,使菱角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实现“党建厚、自治强、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脱贫的事迹材料篇2
“我从党员的投票中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更从村民的眼神中感到了期盼和压力,在脱贫攻坚的最后冲刺时刻,我一定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不让一户贫困户掉队,彻底摘掉贫困村帽子。”2018年4月,__再次当选为城山村支部书记时,满怀信心地说道。
__,2006年成为__县__镇城山村的“当家人”,2015年被该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6年被县委授予“党员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他不仅是一位好党员,更是一位带头致富的好支书!
主动担责贫困村发展难题
改善基础设施。近年来,因为党的好政策和政府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城山村基础设施得到很大的改善,但人均农田少、资源匮乏等因素仍然制约着村子的发展。面对这些难题,__紧紧抓住政策机遇,多方奔走,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为本村争取项目,对下协调群众,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经过他的多方努力,2017年,村里97亩坝地进行了覆土、修排水渠,恢复780亩水毁农田和300亩撂荒果园,维修了村部党员活动阵地。目前,全村耕地面积达到了2421亩,人均2.4亩。
筹措扶贫资金。成立互助资金协会,__任理事长,每户入股500元作为会费,可以贷款3000至5000元用于发展产业,优先贫困户贷款发展产业。开始的时候,大家对协会不认可,不愿意入股,__带头入了股,并说服自己的亲戚全部入了股。发放了第一笔贷款后,村民才相信了这个组织。现在全村互助资金已达21.8万元,会员发展到了436户,全村累计发放贷款10万元,为6户贫困户发放扶贫资金15万,使贫困户发展产业有了资金保障。
返乡青年创业。__爱才也惜才,吸引众多在外能人回乡创业,且把他们都发展成党员,作为村上的后备发展力量。在他的感召下,这几年在外干得风生水起的杨占金回到村里,流转了15亩闲置土地,加上自家5亩土地,新建了20亩苹果园。畜牧防疫专业的__大学毕业后,回村养了50头猪20头肉牛,闲暇时给周边多个县区的牲畜看病,仅这一项净收入就多达十余万元。__说:“家乡和政府部门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创业环境好。而且回来创业实现自己致富梦的同时,还能为家乡作点贡献。”
主动服务贫困户增收难题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城山村有精准扶贫户9户27人,张召花、刘世勇、王海丽等3户最困难的贫困户也是他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他组织村“三委”班子多次走访调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为每户制定了脱贫办法和帮扶计划,帮助贫困户建成了长效发展产业,确保逐步增收,实现脱贫致富。
改善人居环境。面对扶贫工作,__先从人居环境入手,争取人居环境改造项目,为9户贫困户进行了室内、围墙、双瓮式漏斗厕所粉刷、房屋置顶、配备了窗帘、沙发等。为张召花、刘世勇两户还配备了米面柜、衣服柜、洗衣机等。张召花、刘世勇两户属于兜底户,家人都带有弱智,这儿的人管叫愣汉,家里原来脏乱不堪,经过人居环境整治后,家里有了大的改观,市县主要领导也多次来访调研。贫困户胡有桂没有安全住房,__多方筹措资金争取危房改造项目,亲自监督建造房屋,现在已经住进了新房。胡有桂总对人说:“没有李支书,我哪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发展苹果产业。按照县上政策,__选定了苹果产业作为全村的的主导产业,现在全村已实现户户有果树,每户至少有1人懂果树管理技术。村上成立了果树技术服务队,来回督导培训,按时组织参加县镇果树技术培训会。张召花家有3口人,张召花和三儿刘世岩智残,刘世勇家有5口人,儿媳腿残,两户家所有人几乎都带有弱智倾向。为了发展长效产业,防止返贫,2017年__帮助张召花家和刘世勇家以每亩300元的价格分别流转了5.1亩、9亩土地,种植5年生初挂果果树。考虑到这两家劳力少,__带领村果树技术服务队帮忙套袋、打药、摘袋。何平贵今年80多岁,独居老人,家中4亩果园无人管理,__先是帮助代管,又上门做女儿的工作,现在由女儿和村上共同帮助管理。何平贵常念叨:“共产党好,村支部好,没有他们我也活不到今天,每年给我米面油,房子漏水给免费置顶,还领上免费看病,代管果园,就跟自己的亲儿子一样。”
扶志与扶智。__每周都要到贫困户家中和他们拉家常,开导心智,帮他们树立致富信心。他还提倡贫困户每家必须有1人学会果树管理技术,村果树服务队手把手教,直至学会为止。
拓展增收渠道。在发展苹果产业的同时,为了保障收入,增加增收渠道,__又为张召花家和刘世勇家各申请了一个公益性岗位,在本村公路沿线打扫卫生,每人一段300米距离,每月工资600元。他还雇佣贫困户给村集体干活,在逢年过节时给予提供米面油和时令衣服,保证了他们日常生活所需。
发展特色养殖。富汉崾岘村王海丽家有6口人,由于男人犯法被判了3年有期徒刑,留下5个娃,其中最大的才六岁,还有一对双胞胎,2个已上幼儿园,3个还在家里,光娃娃都让王海丽一人忙不过来了,收入无从谈起。面对这种情况,2017年,__协调信用社给王海丽贷款扶贫资金5万元,帮助她养起了8头牛,并说服王海丽老人帮忙代管8头牛和3亩苹果,县上又给补助5000元产业发展资金,现在已发展到了20头了,每头牛至少能产肉350斤,按市场价每斤35元算,每头牛收入可以过万元,抛过本,每头牛也可挣大几千元,脱贫不成问题。为了帮助张召花和刘世勇两户贫困户脱贫,__加大投入力度,自己出资为两户每户各买3头猪,帮助发展养殖业。
主动出击村集体经济空白难题
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2016年,__代表村集体以每亩200元的价格流转了303亩被荒废的耕地,流转期限为25年。目前,已经栽上了苹果树苗198亩,其余的正在覆土增肥。
2017年7月,城山村还成立了__清润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集体经济的各项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__算了笔账:前3年,通过在果园里套种黄豆,每亩基本能赚300元,把流转费稳稳就包住了。等苹果见利特别是进入丰产期后,每亩至少能卖1万元,刨除给村民30%的分红和其他各项投入开支,村里至少还能落下五六千元。现在村集体还有740亩林地,集体拆迁征地款21万元,全部用于发展苹果产业。
有这样一个当家人、引路人,城山村连续两年被__镇党委、政府评为综合发展先进村、脱贫攻坚先进村,2017年又被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__说:“当村干部不能敷衍,说干什么就干,不干就放下让别人干,不要把位占住,一味的嫌麻烦,你干上十年麻烦十年,最后什么都给老百姓干不下,你还占着位,所以,咱干一天像一天,要干成个样子!”
脱贫的事迹材料篇3
随着扶贫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项目与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然而,据媒体报道,一些地方基层干部特别是村组干部频频将“黑手”伸向扶贫领域,使脱贫对象的“获得感”被严重剥夺。除了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涉腐基层干部惯用的违法手段外,一些“非典型”的“回扣式”腐败,正在成为基层干部蚕食群众利益的新变种,即“给你争取一碗肉,你得让我喝口汤”。
扶贫、脱贫工作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败。我党已经做出了庄严承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一些贪腐分子却将扶贫资金当成“唐僧肉”,用雁过拔毛的方式蚕食贫困百姓的救命钱、发展钱,让脱贫实效大打折扣。数据显示,我国还有7000多万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如期实现全部脱贫的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持续发力。村组干部是让扶贫项目、扶贫资金落地的基础性关口,此关若失扶贫大计将受到严重威胁。
与扶贫开发相关的贪腐涉及政策落实、资金使用、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和环节。村组干部吃拿卡要,“有求于”村组干部的村民往往敢怒不敢言,只得忍气吞声受盘剥。“全过程”“微腐败”的扶贫贪腐让村民有苦难言,恶化了基层政群关系。
扶贫领域的贪腐问题不小,查处起来也有不小的困难。尤其是村组干部,他们不是国家公职人员,甚至不是共产党员,处罚力度很难跟上,导致有些人有恃无恐:“我就是一农民,能把我降到哪里去!
村组干部也确实协助基层政府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实际上成为地方政府在村组的“常驻人员”,这让一些乡镇干部直接同流合污,共同打起了扶贫惠农资金的歪主意。
要斩断伸向扶贫领域的“黑手”,最方便高效的方法就是公开。将扶贫项目、资金的申请、立项、落地等环节完全阳光化,尤其是将落地环节的资金发放、使用情况纳入村级事务公开,让村民一目了然地看清谁家得了多少资金、谁家得了什么项目,用公开的力量破除扶贫领域的贪腐顽疾。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7000多万贫困人口更是重中之重。在大力开展扶贫攻坚的当下,要想方设法、全力以赴,不能让贪腐“黑手”毁了“十三五”定下的重大国家战略。
脱贫的事迹材料篇4
2016年9月入驻__村以来,我几乎每个工作日都在村里,一方面了解村里基本情况;另一方面走家串户,解民意,摸实情,与村民拉家常、交朋友,听群众说真话、实话,甚至是牢骚话、骂娘话。这么长时间对村里的情况已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__村位于__镇南边,距镇上12余公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全,村现有4个村名小组,村组干部5人,党员24人,全村183户、689人,耕地面积562亩,山场面积12000余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3户、446人。
以前我对农村情况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只是停留在表面,似清非清,心理没有硬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况且驻村干部上联党委政府,下联村民百姓,落脚点在村,着力点在民,一定要当好民情民意的调查员。因此,进村后我走家串户,调查研究,访贫问苦,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同时,对村里的班子、党员队伍建设、农业开发、村厂建设、农民的种植、外出务工情况、生活状况和民风民俗等一系列情况,都要摸的一清二楚,由于对村里的情况明,底子清。对以后指导村里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发展规划就心里有数了。
驻村干部到村里,村民们是欢迎的,我要做的不仅仅是走访他们,拉拉家常。而是要成为他们的朋友,取得他们的信任。如何能把党员群众的主动性调动起来?我想应该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关心群众疾苦、二是沟通群众感情、三是为群众排忧解难、四是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在此基础上要做好宣传发动,调动群众的主动性,引导村民主动参与村中各项建设,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优良的群众基础,例如:现在村民对选好配强村干部心有疑惑,与原来干部有隔阂,我和包村干部多次上门找本人谈心交流、提高思想认识,对他进行思想教育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发展农业生产。我们的关心,我们的真诚,感动了他,现在的他也变主动了,主动参与村中的建设,对我的工作也很支持了。
同其他驻村工作同志相比,我驻__村的工作量虽然大一点,工作面宽一点,生活稍困难一点。决不会出现“走读”现象,造成对工作不利和单位不好的影响。认识到这些,我努力做到生活上低要求,工作上高要求,纪律上严要求。认真执行工作学习制度,除按要求做好乡政府安排的工作任务,工作之余还要自学,从群众和基层干部身上,从工作实践当中学习,我学到了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矢志不渝的生活理想,致富奔小康的拼搏劲头,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等。
驻村两年是我成长历程中不可替代的两年,我将珍惜这次驻村锻炼机会,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在工作中增进才干、在锻炼中增加知识、在实践中增加自己的生活阅历,为驻村工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脱贫的事迹材料篇5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全乡生产生活的改善,特别是乡大河边贫困行政村发生的巨变,顺利实现脱贫摘帽,随处可见脱贫攻坚的新变化。这些成绩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位脱贫攻坚工作者的坚持与努力、辛勤和付出,他就是__乡人大主席团主席__。
一、认真思谋,精心组织,确保贫困对象识别精准
主持起草制定《__乡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方案》、《__乡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调整和补录工作方案》,牵头对村组干部开展业务培训,始终在严格标准、严格程序、做实群众工作上下功夫,确保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有序推进。同时,做实贫困户工作,制定下发了《__乡关于做好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帮扶干部入户联系贫困户工作的通知》,建立了联系群众“十个一”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挂包干部与贫困户的联系。继续强化宣传引导,以村委会或者村小组为单位召开系列培训会和宣讲会,让群众了解政策以及工作开展情况,消除贫困群众单纯依靠政府资助的“等靠要”思想,打消其他群众的决定可能不公平的顾虑,让群众心服口服。在2013年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547户1737人的基础上,现锁定建档立卡贫困户516户1657人,实现了贫困对象的精准识别,避免了贫困对象的错评和漏评。
二、狠抓质量,精准实施,进一步夯实基础优化环境
对标对表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分析研判,针对脱贫出列标准,争取并认真实施项目,大力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完成大河边村委会全长24.2公里,投资2033.3万元的新光公路路面硬化;
完成投资198.1万元的光辉至灰旦村小组4.61公路的道路硬化;
组织实施投资100万元的第一批中央资金行政村整存推进项目,完成了光辉下村、迤什寺村进村道路以及村巷道硬化,自立、乌木树、迤什寺村2.8公里沟渠的三面光改造。完成了投资60万元的第一批中央资金自然村整村推进平坡哨进村道路硬化。组织实施投资两个批次的浦发基金自然村整存推进项目,完成了空连村巷道硬化270米、吴果村进村路扩建3200米、麦地冲和猛连村进村路改扩建3700米、团坝三棵树下坝清淤、站马田沟渠三面光改造、庙下村挡墙支砌,以及仲家村文化室、篮球场和白沙地、烂泥田、大河边、迤什寺、光辉下村、仲家村等6个村的人饮项目。同时,加快推进平地、新村易地搬迁以及进城安置工作,协助抓实危房改造项目,确保群众有居住安全稳固的住房。
三、千方百计,精准施策,为群众拓宽稳定的增收渠道
一是万亩桃李产业增收明显。在发展传统的烤烟、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协助推广种植桃李7400亩,带动118户贫困户发展桃李种植293.28亩。探索“党组织推荐、农户参与、金融审批”的三方联运模式,推行党建+金融+扶贫模式,以金融杠杆助推产业做强做大,目前共发放贷款20户300余万元。
二是构建公司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扶持贫困户。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公司+村委会”的合作形式。__村委会以100万元项目资金和__华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7万元;
74户贫困户以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资金与__县蔬菜公司、思农公司开展合作经营,每户贫困户每年增收3500元;
30户贫困户以5000元到户产业扶持资金与__华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经营,每户每年增收700元,同时可得到公司免费的种养殖技术培训,提供仔猪代养回购等,有效助推了脱贫攻坚。
三是落实产业扶持政策扶持发展。加大金融扶贫力度,2017至2018年,信用社、富滇银行共发放到户扶贫贷款245户1189万元。实施了5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养殖规划,共兑付补助资金250.05万元,基本实现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不留死角。同时,组织县乡挂包干部按照人均500元的标准帮扶贫困户实施了家禽养殖、发展蔬菜种植等短平快的项目。
四是进一步激发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特别是新生代劳动力,加大劳务技能培训力度,2017年组织在村委会开展三期蔬菜种植和畜牧养殖、摩托车修理以及钢筋砌砖培训班。同时,依托产业建设发展就近务工。目前,滇鸿、朝兴、金冠、华跃、中石油管道局等多家公司,大量吸纳本地群众务工。据初步统计,已基本实现户均有一人在企业务工,为加快脱贫步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脱贫的事迹材料篇6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当会上宣读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名单,“黄文秀”的名字响起时,镜头转向了一位头发斑白的老人——黄文秀的父亲黄忠杰。替女儿戴着大红花的黄忠杰红了眼眶、悄悄抹泪,这一幕让亿万观众动容。
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而黄文秀却没有等到这一天。这位正值芳华的壮族姑娘,长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百福园公墓。
黄文秀是百色市田阳县人,生前在百色市委宣传部工作,是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2019年6月16日,黄文秀回家看望刚做完肝癌手术不久的父亲。那段时间,百坭村连降暴雨,由于惦记村里的防汛抗洪工作,黄文秀冒雨连夜返回工作岗位。途中,黄文秀遭遇山洪,不幸牺牲,年仅30岁,将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
黄文秀的初心,不仅镌刻在脱贫攻坚征程中,也写入了她自己的成长轨迹。2016年,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黄文秀本来有许多选择,但她毅然决定回到百色。黄文秀的父母身体不好,家境贫寒,她是在国家助学政策帮助下完成学业的。“我是从广西贫困山区出来的,我想回去建设家乡,把希望带给更多父老乡亲。”这是她内心的选择。
百色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贫困地区、水库移民区于一体,山多地少,水资源缺乏,基础设施条件落后,是广西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2018年,黄文秀主动请缨,去脱贫攻坚一线工作,到离百色市200多公里的百坭村任第一书记。
扶贫工作异常辛苦,但从没人听黄文秀叫过苦。她白天走村串户遍访贫困户,帮助他们分析致贫原因,晚上与村“两委”研究对策,制定工作方案。通过走访调研,黄文秀找准了百坭村发展产业的路子,带领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砂糖橘、八角、杉木等产业,增强他们的脱贫“造血”功能。
“过去我们靠天吃饭,种养也是小打小闹。文秀书记来后,引进了农业技术,找准了销路,大家的信心足了。”村民班统茂在黄文秀手把手指导下,种植20多亩砂糖橘,很快就脱了贫。
驻村期间,黄文秀总是在奔波。2019年3月,驻百坭村满一周年时,她的汽车里程表恰好增加25000公里。那一天,她写下感言:“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
作为第一书记,黄文秀始终牢记,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她帮助村民发展电商,砂糖橘等土特产远销全国各地;申请通屯路灯项目,在村里走夜路不再需要手电筒;遍访全村19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清晰地标注每一户的致贫原因……
金黄的砂糖橘挂满枝头,扶贫的硕果惠及家家户户。2018年3月,百坭村贫困发生率为22。88%,经过努力,当年村里的103户贫困户中,有88户顺利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2。71%,村集体经济项目增收翻倍。
黄文秀把一颗火热的心,奉献给了百坭村。她生前的电脑桌面,是一张洪水淹没玉米地的照片;她经常拿出自己的工资,帮助村里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为村里的贫困学生争取各项补助;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还在询问灾情,特别叮嘱要关注几个重点村屯,立即组织群众防灾救灾……
黄文秀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这份庄严承诺,黄文秀始终践行,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芳华虽短,馨香永存。黄文秀的事迹,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担当作为。在百坭村,“90后”村民梁祥办起了农家乐,他表示:“文秀书记为村里做了很多实事,我们回来就是想把家乡建设得更美。”1998年出生的大学生罗彩航每逢寒暑假,就到百坭村村部帮忙,今年,他成为了村委会委员。
美好的景象,出现在百坭村的每个角落。新民居整齐分布,卫生室、小超市、电商扶贫网点以及健身场地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屯屯通了水泥路。丰收后的砂糖橘,通过便捷的物流网,送到全国各地。黄文秀的“接棒者”、现任百坭村第一书记杨杰兴说,村里的贫困人口去年年底就已“清零”,通过公司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村里的砂糖橘、清水鸭、油茶产业更兴旺了!
报告文学《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歌舞剧《扶贫路上》、电影《秀美人生》、音乐剧《青春之歌》……不同类型的文艺作品,以黄文秀的事迹为蓝本,将她的精神留在更深远、永恒的时空中。
从“一腔热血洒高原”的孔繁森,到勤勤恳恳、鞠躬尽瘁的牛玉儒、杨善洲,再到将青春定格在扶贫路上的黄文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薪火相传,一大批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诚的“三个特别”好干部前赴后继,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艰苦奋斗,使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各族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脱贫的事迹材料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