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23最美少年事迹材料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2023最美少年事迹材料篇1
姓名:吴金棋
性别:男
年龄:9岁
地区:黑龙江
吴金棋刚满一岁时,父母离异各自出走,从此不再和家里联系。靠着爷爷奶奶拉扯长大,小金棋从懂事时起,就开始替他们分担家务。
小金棋的家到学校有七八里路。按照规定应该住校。但因为金棋的奶奶是聋哑人,爷爷的腿有残疾又患有胃病,他担心一旦遇到什么事,家里没有一个能跑腿传话的人,所以三年来,小金棋每天都坚持回家。这几年,爷爷养了一些鸡和鹅,通过卖鸡蛋、鹅蛋贴补家用。整个暑假,小金棋每天最重要的事儿就是帮着喂鹅、养鸡。除此之外,每天趁着天刚刚亮,9岁的吴金棋还会到离家不远的树林里采蘑菇。小金棋不仅担起了家务事,更成为家里的主要经济支柱,同时他还不忘抓紧时间学习。这几年,他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全班前三名。
两位老人并不知道,在9岁孙子的内心,深藏着一个不敢跟他们说的秘密:“就是想爸爸妈妈回来,我再也不想看照片了。等他们回来我要跟他们拍一张新的照片,我要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样。”因为怕爷爷奶奶伤心,小金棋很少在他们面前提起爸爸妈妈,但每当夜深人静,或看到同学们和家长在一起时,他就会忍不住地掉眼泪。金棋说,自己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将来即使爸爸妈妈不回来,他也一定会让相依为命的爷爷奶奶安享晚年。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3
李**,男,13岁,家住武安市南通乐村,目前就读于武安市第九中学1312班。生活赋予了这位13岁少年坚毅的品质,朴实的性格以及面对挫折的勇气。和所有的13岁少年一样,李**阳光、自信。在武安市第九中学评选最美孝心少年的活动中,如果不是同学的举荐,我们也许就很难读懂这位朴实少年背后生活的艰辛和对家庭的担当。
两年多以前在李**的家中,父亲的勤劳,母亲的质朴,兄妹间的互爱,给这个不是很富裕的家庭总是带来欢声笑语,和谐温馨。然而当父母拿出所有积蓄修葺新屋的时候,父亲病倒了。修房加上父亲的治疗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窘境。父亲病倒了,家里失去了顶梁柱,为了生计母亲必须外出打工,当时11岁的李**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里的生活重担。
由于生病,父亲四肢无力,走路太久都会摔倒,因此除了要照顾弟妹衣食起居,李**还必须承担起家里的所有家务活如扫地、擦桌凳、洗碗、做饭,洗衣服、干农活等。为了不耽误学习,李**总是白天干活,晚上学习同时还要辅导弟弟妹妹的作业,相比其他孩子来说他失去了太多玩的时间。
今年上初中以后,李**就必须住校了,对他来说能见到妈妈就成为了奢侈。因为妈妈只有在每月开支以后才会带着微薄的薪水送到家中,然后匆匆离开,用他的话来说,妈妈离他实在太远了。住校后的另一个不便就是家里的家务活就必须积攒了。周末放假后也许别的孩子都在享受妈妈带来的美食,在家里上上网或许找同学痛痛快快地玩一场。而李永宽只能利用假期清洗一周甚至两周家里积攒下来衣物,中午时洗菜、做饭,为家里烹制一顿他们认为不错的午饭,然后先盛满一碗饭,双手送到父亲面前。每每提到此事,父亲的眼里总有泪水打转。提到肉食,那就只有姑姑来看望父亲时才能实现。
父亲丧失了劳动能力,母亲又常年在外,家里的农活只能落在小云宽的身上。对他来说锄地、拔苗、播种、割棒子样样是好手。为了不给别人造成负担,他一个人曾割完地里所有的棒子。如果有机会你能拉起小云宽的手,触摸手掌上的老茧时,你就会懂得生活过早得给予了这个13岁少年坚毅的品性。
是啊,13岁正是一个天真灿漫,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龄,然而自从父亲病倒后,小云宽却先后利用两个暑假上山捉蝎子。别的孩子可能为了好玩,或者作为一种生活体验,而云宽却是为家里增加收入。他的目的很简单,“父亲每次买药要花好几百块钱,这样父亲就可以多买几次药”。捉蝎子难免被蝎子蛰。一个暑假下来,小云宽被蛰20多次,甚至一天被蝎子蛰到过4次。就是这样也并没有阻挡云宽为父亲买药的决心,最终两个暑假小云宽挣到了700多块钱。当拿着所有的钱交给父亲时,知道这件事的所有人被感动了,于是村里人把小云宽当做教育孩子的典范。
幸福也许是心里的感动,幸福也许是内心最简单的一种需求。当问及捉蝎子这件事时,小云宽总是一脸幸福地说:当赚到180块钱时,父亲给我们买了个西瓜;当赚到270块钱时,父亲给我们买了1斤排骨。对别的孩子来说这是多小的事情,小到也许都没有记忆,但对云宽来说却是一种满足,一种幸福。“爸爸的病一天没有好,我就会一直捉下去!”小云宽一脸严肃的告诉我们。
知道生活的不易,懂得挣钱的艰难,小云宽额外珍惜每分钱的支出。每周父亲都会给他二十块钱的生活费,但小云宽却只拿5块钱。因为他觉得更多的钱应该留给父亲治病,留给弟弟上学。5块钱,对于班上的任何一个孩子来说,也许维持一天的生活开销都不够,更别说一个星期。但是小云宽去总是能挤出两块钱给4岁的小妹妹买两根火腿或者买包糖。有一次班上一位同学生病了,小云宽却毫不犹豫地把身上仅有的2块6毛钱给了生病的同学,帮他拿药。那一次,妹妹没有再吃到糖。
学校放假的时候,也是云宽最想念妈妈的时候。看着别的同学或者座车或者爸妈接送,他多想妈妈此时就出现在自己的身边,哪怕就是用手轻抚一下自己的头。但是他又知道妈妈是在为这个家奔波,是为自己将来能够有出息。最终云宽自己选择步行,用他的话说这样就省出了路费,同时也节约了“开支”。
虽然很忙碌,虽然很清贫,小云宽却从没有丢下学习。在课任老师的眼中云宽是个听话、懂事、成绩优异的好学生;在同学眼中云宽是个热心、讲信用、勤快的人;班主任眼中云宽更是一个自尊、自立的人。国家每年都会有贫困生补助,云宽却没有去申请,“我不想得到别人可怜,再说也没什么好可怜的,有爸爸,有妈妈我其实很幸福!”。
怀揣着一份坚毅,一种感恩,用责任和坚强担起一个家庭的重担,一个13岁的少年同样用行动抒写着青春最华美的篇章!
2023最美少年事迹材料篇2
我叫张xx,今年14岁。是伦镇中学初一(2)班的一名学生,也是初一(2)班的副班长。“为集体尽职,为伙伴服务”是我的工作宗旨。我出生在农民家庭,接受长辈善良淳厚,乐于奉献的熏陶,得到了心灵的洗礼,养成了良好的品质。我没有特别的人生际遇,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我天性至真至纯,追求尽善尽美,以自己的一言一行,真实,集中的展现新时代初中生应该具有的美德,似一朵清新的荷花悄然绽放,受到老师,同学以及认识我的人的喜爱。
我能够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懂得遵纪守法,热爱集体,助人为乐。在学习上勤学善思,那只不过是一部分而已。作为一班之长,深知肩上的责任重,一方面,对老师交给的任务总是积极认真地完成,如每天的收发登记作业,检查学生作业。检查纪律卫生等情况忙得不可开交。但是我任劳任怨,经常是“早出晚归”。
老师的.好帮手
在班级里,我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有着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在班级事务上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不仅积极完成老师交给的工作,而且能主动帮助老师管理班级,在工作中讲求方法,积极履行班长的职责,不但带动了全体同学,而且得到老师的信任和同学的喜爱。在学校,我对待学习一丝不苟、脚踏实地。每一次的作业都按老师的要求认认真真地完成;课堂上总能听到我独特的见解。学习上是大家公认的“领头雁”。
“时间是挤出来的,我要多学习多锻炼自己,为学校争得荣誉。”我总是这样说。校内外的学习、活动常常忙得我不亦乐乎,但我总是充满自信地面对。我多次代表学校参加朗诵比赛。每次都认真准备,付出了许多辛劳和汗水。多少个中午,别人休息或看动画片时,我早早来到学校在教室里反复练习;多少个傍晚,同学回家了,我留下来仔细揣摩,一个动作、眼神都力争做到最好。记得那次代表班级参加学校演讲比赛,由于比赛时间紧迫,我利用晚上休息时间练读千多字的讲稿,第二天早晨五点就爬起来背诵。因为感冒扁桃体红肿发炎,嗓子很痛,但我却坚持苦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我的顽强刻苦、不懈努力,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在比赛中大气沉稳,声情并茂,脱颖而出,一举夺得比赛一等奖。
同学的好榜样
在学习生活中,我有爱心,爱助人,时常关心和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我不仅和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在一起交流学习心得和学习经验,争取在学习方面上有更大的进步,还经常关心班里的学困生,他们遇到不会的难题,我总会拿出耐心和热心,不厌其烦,耐心辅导和讲解,直到弄懂为止,因此,同学们遇到不明白的问题,都愿和我一起探讨、向我请教。这样为同学们解决了很多学习上的困难,深得老师和同学的赞赏。同学心中,我是被大家公认的热心人。不管谁有困难,我都会伸出热情之手,宋瑞雪同学学习上有困难,我主动要求和她做同桌,在学习上与她结对,帮助鼓励她。同桌的水彩笔没带,我会主动递过去一支;同桌座位下脏了,我会帮着一起清理干净;同桌的题不会做了,我启发同桌一起分析;同桌受到表扬了,我为之由衷地高兴。每次周五,班里有寄宿的同学值日,我总会主动留下来帮助做值日,扫地、拖地、倒垃圾。
爱心的小使者
在社会中,我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积极带头参加各项献爱心活动,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当听到玉树地震时,我马上拿出零用钱在学校里积极参加捐款活动,并在心里默默的祝福他们能够早日重建家园……虽然我的家庭并不富裕,虽然我没有太多的金钱,但我有一份纯真的心。在我的带动下,班级里涌现出一大批爱心捐助的学生。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在别人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发自内心地去帮助他们,不但别人的难题解决了,自己也会觉得很快乐。当别人在学习上遇到了“拦路虎”,你伸出友谊之手帮助他,你会比被帮助者更喜悦。这正是至理名言“助人为快乐之本”的具体表现。如果大家都能以助人为目的,你有困难的时候,我帮助你;我有困难的时候,你帮助我,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美好,就会更加和谐与温暖。
家里的好孩子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是个宝,我也不例外。但我从不与别人攀比物质,也从不提出非分的要求,增加父母的负担,不比物质比精神,我选择用人格魅力来得到他人的赞赏。我是一个遵守公德、乐于助人、善良的女孩。在骑车行进的路上不仅自己自觉地遵守交通信号还要求爸妈和自己一样执行,这已经是我的习惯了。无论走在哪里,我都不会随意乱扔垃圾,更是看到垃圾便要捡起,这也是我的习惯。每一次在路上遇到乞讨的人,我总会或多或少的给他们一些零钱,曾经也有人告诉过我那些人可能是骗子,但我总觉得那些人中总会有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我要帮助他们。
我逐渐长大,在父母的影响下,我也努力成长为一个尊敬长辈,孝敬长辈的孩子。平时,每天吃完晚饭,我就主动洗碗,帮妈妈整理厨房。每到周末,做完功课,我都会打扫房间,或洗衣服、做饭。妈妈不让我做这些家务,怕影响我学习。我总是笑笑说:“学习也要劳逸结合,做家务等于是休息嘛!”父母有时因工作或生活琐事,心情烦闷,每到这时,我就用平时看到的一些幽默滑稽的笑话来逗父母开心。
有一次,妈妈生病在床,爸爸又上班,照顾他的任务自然就落在我身上。我用毛巾敷在他的额头上给她降温,又倒好温开水,提醒妈妈按时服药,早饭和晚饭也都是我一人承包。妈妈歉意地说:“睿睿,辛苦你了。”我自豪地说:“妈妈,‘香九龄,能温席’,我都十三岁了,照顾你们是我应该做的。”
在父母眼中,我是个勤劳乖巧的孩子,我从来无须让他们为我操心,我更是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我看到爷爷、奶奶带着老花镜剪指甲很费劲,就用自己的零用钱给他们买了一个大号的带放大镜的指甲刀。姥姥身体不好,行动需要坐轮椅,我只要有时间就会推着姥姥去散散步,让她享受一下阳光的温暖。
我深知我这点成绩和进步算不了什么,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必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更加努力做好老师的帮手和同学的榜样,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更高的热情去帮助他人,用一颗感恩的心,使自己锻造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
2023最美少年事迹材料篇3
邬婷同学是金阳外国语实验中学七年级(6)班学生。在家里,她是个尊敬长辈,孝敬父独立自强的好孩子;在学校,她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小学生,勤奋学习,心系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是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在社会,她是位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公德,热心公益活动的好少年。
一、积极上进,成绩优秀
邬婷同学不论做任何事都表现出一种努力认真、持之以恒的态度。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学习刻苦努力,作业从不拖拉,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年年被评为“全优生”。课堂外,她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大量阅读一些有益的书报,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知识。不仅如此,邬婷同学兴趣爱好广泛,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了一些补习班,丰富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二、尊敬长辈,孝顺父母
邬婷是一名懂得感恩的孩子。才上一年级时的小邬婷就知道妈妈工作辛苦,用自己的零花钱为妈妈买了一套护肤品;节假日,她会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活,为父母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父母每每看到这些,心里都深深的被感动。劳动让她体会了父母的辛劳,劳动也让她增长了才干。因为她,家庭里充满了欢笑、和谐,她就是父母的“小棉袄”。
三、富有爱心,热心公益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给别人帮助,自己也会收获快乐。在学校组织的爱心活动中,邬婷总是第一个站出来的,遇到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她都会主动献出爱心,这也深深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她的带动下,同学们都能把自己的零用钱捐赠给最需要的人,主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去年12月, “贵阳一中王业钤同学身患红斑狼疮、生命垂危,向社会各界募捐”,全班同学在班长邬婷和组织委员梁梓琳同学的带领下,(事迹材料 )在学校及周边展开了一轮拯救生命的募捐活动。
同学们以班委同学带头分为几组,有的负责联系王业钤的父母,访问一中的学生和老师,核实信息;邬婷带领同学们在学校各班发起募捐倡议,并利用放学时间,顶着寒风、细雨到学校周边商店、小卖部进行募捐。每到一处,她们都礼貌的发出募捐的倡议,细心的记录着每一笔募捐到的钱。
经过一周的募捐活动,募到了一千多元钱,送到了贵阳一中12月21日的募捐活动现场。邬婷同学还组织同学们给王业钤写了一封信,用稚嫩的笔迹写下了一串串最纯洁的祝福。
在这次募捐活动中,她们充当着“爱之链”上最重要的一环,她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无私的爱。成为了老师和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四、关心集体,尽职尽责
在老师眼里,她处处都身先士卒,是老师的好帮手,是同学们的好榜样。无论是哪一位老师,都对她信任有加,无论多么重要的事都可以放心地交给她去做。邬婷在班上同学们的心目中也很有威信,同学们有什么矛盾都会去找她来调解。班里开展什么班队活动时,她也非常积极,为活动出谋划策,并为班级送来所需的装饰品,从不吝啬。
同时邬婷还是学校播音室的小主播、《黔中早报》的小记者,每到她值岗的时候,都能看到她准时到达,认真履行她的职责。
学习、生活、成长的路是艰辛而漫长的,但她懂得进取和奋发,她正用爱心、恒心、信心、诚心托起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我们相信,邬婷同学秉感恩之心,以爱心待人,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演绎更多的精彩。
2023最美少年事迹材料篇4
她叫冯艳晶,一个正值花季的十二岁女孩,本应衣食无忧,憧憬美好的未来,时不时拥在父母怀里撒娇,过着快乐幸福的童年。然而这一切对她而言,只能是一种奢望。
20__________年5月21日,冯艳晶出生于双辽市茂林镇靠山屯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母亲林彩莲先天智障,生活不能自理,连简单的数字和钱都不认识,生活起居都靠体弱多病的丈夫料理。虽然家中清贫,可冯爸爸又当爸又当妈,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娘俩。由于母亲不知道给孩子吃奶,冯爸爸用奶粉喂小艳晶,这对于贫困家庭来说无疑是又增加了一层困难。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心里充满了希望。
“寒门出孝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正是应了这些老话,小艳晶懂事特别早,六岁时就帮助爸爸分担家务,担起了照顾妈妈的责任。当别的孩子正在香甜地睡早觉时,小艳晶已经起来生炉子、做早饭了;当别的孩子在父母的怀里撒娇时,小艳晶已经学会了给妈妈洗头发、洗脚、喂妈妈吃饭;当别的孩子向大人要花衣服、布娃娃、运动鞋时,小艳晶正在自己钉纽扣、缝补书包。每当村里好心人给她点好吃的,小艳晶总是舍不得吃,用那双稚嫩的小手捧到妈妈的嘴边看着她吃完。
爸爸起早贪黑,整日劳作。看到爸爸日渐消瘦的脸庞,小艳晶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总是想为爸爸分担些家务活。七岁时,还没有灶台高的她,踩着小板凳为父母做饭。爸爸从田里回来吃着夹生的饭菜,看着她被熏黑的小脸,烫伤的手指,心里不知什么滋味,含着眼泪,不断的说:“我女儿真能干,好吃!好吃!”
转眼到了入学的年龄,看着别的小朋友快快乐乐去上学,小艳晶羡慕极了,她多么想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去读书,写字。但又一想,自己去上学了,谁为爸爸分担家务,谁来照顾妈妈。
村领导和学校发现这一情况后,及时与冯爸爸沟通并为小艳晶办理了入学手续。当她背着小书包跨入校门的那一刻起,在她幼小的心灵里便埋下一颗种子,那就是: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让爸爸妈妈过上好日子。
2023最美少年事迹材料篇5
八年前,她也是家里幸福的天使,虽然并不富裕,但一家人其乐融融,和谐温馨,然而有一天,父亲病倒了,本就身有残疾的母亲急得神思恍惚,这个家在一夜之后,支离破碎!父亲是小时候中过毒的人,成了侏儒症患者,只有不到1米3的身高,加上这一场病,就一直卧床不起,母亲也因为这事,精神上出现不正常的样子,时而清醒,时而糊糊涂涂,这时胡敏年仅八岁,还只是个小学三年级学生,她开始慢慢地学做家务,每天回到家,在妈妈的指导下煮饭择菜,然后搭个小凳子在灶台上炒菜,一回生二回熟,现在,胡敏是做家务的一把好手,什么活都得心应手。家里条件差,电饭煲就是家里唯一的电器,无论春夏秋冬,胡敏都只能把换洗下来的衣服拿到小溪边去洗,寒冬腊月,山里气温更低,滴水成冰,手浸湿在水里,一阵阵刺骨的寒意侵入她的身体,因为长期劳作,她有了一双和同学不一样的手,手上的茧见证了这小女孩受过的生活磨难!是啊,15岁,正是一个天真烂漫,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龄,是一个坐在爸爸的大腿上撒娇的年龄,胡敏何时有机会允许自己这样?她每天放学后,还要和小伙伴一起上山去砍柴,家里本来有一个液化气灶,但是胡敏不敢常用,只是在父母急着要吃饭的时候偶尔用一次,大部分时间是要烧柴的,因为胡敏知道:一罐液化气100多块钱,她可以省出这些,为爸妈买点衣衫啊,大山里的柴别人家都不砍了,应有尽有,这对于胡敏来说是多么好的事啊!
曾经有人问她:“最想让妈妈为你做的事是什么?”她的回答让所有人大惊:“我想吃妈妈给我做的一顿饭。”多么朴实的要求!多么可怜的要求!吃妈妈做的一顿饭,这是多么简单的要求,在胡敏的眼里却成了天大的奢望!偶尔有一次,母亲颤颤巍巍地给胡敏做了一顿饭,她终于吃到母亲做的饭菜了,胡敏高兴极了,她记住了这味道,这是妈妈的味道,是爱的味道啊!她曾梦想:每天回到家,等待她的是香喷喷的饭菜,但这个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了,因为她的母亲,是一个天生小儿麻痹症患者,双腿扭曲变形,走路必须拄拐杖,有时候,连坐在椅子上起个身还要在旁人的搀扶下才可以站起来,母亲生活勉强能自理,但是没有劳动能力,时不时还会在走路的时候摔跤,从小到大,胡敏不知道母亲怀抱里的温度,她不曾在母亲的怀里撒娇!她想:父母都是苦命的人,那就多让父母感受她的爱吧!放学回到家,她丢下书包就开始煮饭扫地,整理内务,所以,房子虽小,家具虽简单,却是干净整洁的,她觉得:干净是能给人好感的,生活在干净的屋子里,能让这个家看起来好一点,幸福一些。
生活里胡敏最怕的就是父母生病了,爸爸妈妈生病的时候,胡敏就更忙了,跑药店,喂药,打理一天三餐,尤其是帮行动不便的妈妈洗澡上厕所之类,一天下来,胡敏累得动也动不了了!
学习对于这女孩来说,也是不小的压力,父母都是一字不识的人,学习全靠自己,但她不但把爸妈照顾得很好,而且把学习做得不错,她每天早晨五点起床,帮爸爸洗脸刷牙,穿好衣服,然后做好早餐叫妈妈起床,自己有时候顾不上吃上一口就得背上书包飞快地赶到学校,放学铃声一响又飞快地奔跑回家,除了学习,做家务。照顾爸妈的饮食起居,成了她每天必做的事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的少年就是在这样的劳碌和忙碌中度过的。上了中学,因为家离学校远,胡敏开始了寄宿生活,每周周日下午离家,周五回家,每到周末,同学们可以放松放松,胡敏不可以,五天以来,父母换下来的脏衣服要洗,内务要整理,要给父母改善一下伙食,忙完这一切,胡敏也不忘跟邻居家的小女孩玩玩,自己不在家的日子里,邻居伯伯给了父母很多的关照,胡敏是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她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对邻居的感谢!
临近生物地理会考了,她的学习任务变得繁重起来,但她依然坚持每次临上学前给爸爸洗脚,剪指甲,做身体按摩,每次回家给父母讲自己一周的收获,分享学校发生的有趣的事情,看到父母的笑容,胡敏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周围的大叔大婶们有时候会过来看望胡敏一家,给他们送来一些水果蔬菜,问她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但是她都婉言谢绝了,这么多年来,大家对他们的帮助已经够多了,不能老是麻烦人家,现在她已经长大了,就要自己努力撑起这个家。她在心里激励自己:“我要坚强,绝不能向生活低头。我要成为父母的依靠,让他们老来安心。”
走过了艰辛的成长之路,胡敏的少年时光是一种别样的幸福和快乐,是一种担当和责任,是一种对父母不离不弃的孝顺!这种坚毅和勇敢,在当代青少年身上,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是值得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楷模!未来的路还很长,父母年岁的增长,意味着胡敏将承担更重的责任。但是我们欣喜地看到:胡敏已经长大了。她已经成长为毫不畏惧困难的勇敢的女孩,她在日记里写道:“上帝在给你关闭一扇门时,必将给你开启另一扇窗。我坚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自己不放弃,微笑着面对生活,残缺的家庭也会充满爱的温暖,也能收获美好的明天!”
班主任的话:由于山区撤并学校,20xx年下学期,胡敏由三联中学转入我校就读八年级,当这个皮肤黝黑,眼神怯怯的女孩子来到我面前,我问她:“学习费用带来了吗?”她说家里还没准备钱呢!旁边同来送孩子读书的邻居叔叔忙向我介绍了女孩家中的情况,胡敏插班进来以后,遵守纪律学习认真,作业工整漂亮,深受老师喜爱。11月的某一个周五,我送胡敏回家,想到孩子家里看看,车子沿着七弯八拐的山路一路颠簸,坐得我只想呕吐。好不容易到了胡敏的家:高高的土坡上三间平房,是政府和地方上的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帮忙修好的;两张床铺是好心人送来的;电视,冰箱,洗衣机这些平常人家的家用电器一样都没有;寄宿了一周的胡敏回到家,却没有一丁点儿女儿要回来的准备工作;只有堂屋的竹篙上,挂有一些脏衣服。胡敏说:爸爸是不做家务的,你喊他动一下他就动一下。厨房里冷锅冷灶的,母亲邀我们在厨房坐下,这里生有一个火堆,火堆上用吊着的水壶烧着开水,胡敏妈妈向我们诉苦说:“自己在娘肚子里没打个好筋斗,一出生就成这个样子了,幸亏有了孝顺的女儿,女儿作孽啊!”父亲呢,从我们进门就没有开口说一句话,这个69岁的男人,苦难的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无助和木讷!幸亏有好心的邻居何伯伯,给我们介绍了她家的情况,算是得到了一点沟通。临走时我问胡敏:“今天晚上吃什么菜呢?”胡敏指了指壁橱里说:“这儿有鸡蛋。”然后又指了指地上的南瓜。我又问“多长时间吃一次肉呢?”胡敏有些害羞,说道:“来客人了就买肉吃。”
是啊,父母完全没有劳动能力,长年累月地生病,也难怪这个家一贫如洗,真是为难小姑娘了!在同龄孩子像小公主一样被宠爱着的时候,胡敏却过早地品尝了生活的艰辛!
孩子,别言苦!努力锤炼自己,自有苦尽甘来时!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2023最美少年事迹材料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