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先进事迹材料 >

先进人物与事迹材料多篇

发布时间:2023-06-17 10:06:10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导读:先进人物与事迹材料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先进人物与事迹材料多篇

先进人物与事迹材料篇1

从2010年入选航天员到现在的成功圆梦“飞天”,神舟十二号航天员杨洪波历时11年多,这足以看出“飞天”考核之严格。

那么,在中国怎么样才能成为一名航天员?实现“飞天”,航天员需要完成哪些锻炼?

“航天”先“航空”

成为空军飞行员,是成为真正的航天员的第一步。

专职的航天员一般都是从空军飞行员中进行选拔,因为空军飞行员平时的工作状态最为接近航天器的状态,当战斗机飞行员在驾驶战机做某些动作的时候,其身体承受的载荷与航天器中的载荷相接近。

而且,空军飞行员本身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就比较好,十分适合航天工作的要求。

成为预备航天员

正式“飞天”前,先要成为预备航天员。

我国预备航天员的基本条件是:具有坚定的意志、献身精神和良好的相容性,身高160-172厘米;体重55-70公斤,年龄25-35岁;

歼击机、强击机飞行员;累计飞行600小时以上,大专以上水平,飞行成绩优良,无等级事故,无烟酒瘾,最近3年体检均为甲类。

严格的综合训练

通过第一阶段选拔的预备航天员,只有通过第二阶段的选拔才能成为执行飞行任务的真正航天员。

整个选拔过程宛如过五关斩六将,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筛选、淘汰,最终能够成为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只能是最优秀的十几个人。

航天员训练课程包括了理论知识、体质锻炼、心理训练、航天环境适应训练、野外生存训练、人船地合练、人船箭地合练等内容。

体质训练方面,航天员接受的体质训练都是按照运动员标准来进行,包括了田径、球类、体操、肌力、游泳等内容,训练量非常大,而且尤其强调航天员的耐力。

此外,为适应太空环境,他们需要经过常人无法想象的各种极限训练,

如:三维滚环训练、超重训练、幽闭空间训练等等,每一种训练都是挑战航天员的生理极限的。

心理训练也是航天员的必修课。在密闭无人的太空舱中,人容易出现焦虑等心理问题,所以需要通过心理训练来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

航天员的心理训练包括了心理学基础和心理健康教育、放松训练等内容。

航天员到太空需要进行各种任务,面临形形色色的挑战,这不仅是对他们体能的挑战,还对他们的文化理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文化理论方面,航天员将接受高等数学、力学基础、电工学、电子学、自动控制、英语、计算机、地理、气象、空气动力学、火箭、飞船设计原理、航天医学等近60门文化基础和航天理论课程的学习。

据了解,每门课程的书本都是16开,几百页厚的。

同时,航天员必须熟记9大本、上百万字的飞行手册,上千条指令、数百项操作,达到闭上眼睛都能精准无误地全流程操作的程度。

文化理论覆盖面广,复杂的课程和繁重的学习任务,无疑高度考验着航天员的观察力、空间力、记忆力、创造力、计算力、推理力和专注力。

可以说,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不仅需要强大的身体素质,还要一个强大的大脑。

先进人物与事迹材料篇2

何为梦想?敢梦敢想是目标实现的奠基石。因为有梦想,所以有激情;因为有激情,所以有动力;因为有动力,所以有坚持;因为有坚持,所以有成功。

汤洪波用11年的奋斗实现了“飞天梦”,他把自己为数不多的11年投入在他热爱的事业中,这既是挑战也是坚守。

他用11年的时间去赌,赌一个可能没有结果的未来;他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默默坚守了好多年。

也许在他看来,这既是无法推脱的责任,也是义不容辞的使命。

杨洪波也是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收入全靠家里的那10多亩地。孝心爆棚的他不忍心看自己的父母在田地里干活,所以他从小就下田地干活。不仅如此,他还帮家里人做家务活。初中正是青少年、攀比、享乐、叛逆的时期,而他并没有,他早晨起早为了烧火做饭。父亲也经常告诉他做事要勤快。

“不插完这丘田不准回家吃饭,不割满一担鱼草不准休息”,这不只是父亲的言行教导,也是自己得以深刻领悟的源泉。吃过生活的苦,所以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不管多累都不叫苦。这份“称不上”苦的事业源自于他的追求,源自于他的教养,源自于他的韧性。

汤洪波高三毕业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招飞考试”这条路。1995年成功入选飞行员的他,有着孩子般的天真与稚嫩,或许这就是青春的模样。年仅19岁的他开始了飞天之路,在这条“重重艰难困苦”的路上他对自己的选择从未动摇过。在八年艰苦训练之后,终于不负众望,圆自己所梦,成为飞行大队的领班人。成为飞行员是汤洪波的“小梦”,当“小梦”扎根的那一刻,他开始了自己的“大梦”之旅,从飞行员到航天员的转化需要一个更加艰辛的过程。

一切从零开始,严苛的训练、艰辛的条件、无数个累到瘫倒的日日夜夜,这是汤洪波的选择。数不尽的艰难困苦在他身上上演,他没有一丝抱怨,他只知道坚持下去会离他的梦想越来越近。

终于,在2010年他入围我国第二批预备航天员,这就是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不怕吃苦,能吃苦,能坚持吃苦”是对他最好的诠释,

从2010到2021,11年的时间他经历了常人难体会的辛苦。野外训练,剥脱睡眠训练等等,更艰难的是在不确定未来之路会如何的同时,他还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是努力,而是必须。就怕因为一个行为得不到位就断送了自己的航天之路,他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心。

在等待这条坐立不安的路上,他一直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未知的一切。对他而言,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是他的热爱,因为是他的选择;因为这是社会的命脉;因为这是国家的希望。他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在他飞行过程中用过的头盔自始至终都陈列在他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

“要向上生长,先要向下扎根”,这是汤洪波的信念,

鼓励着新一代青年也要在自己的选择中坚持不懈,在自己生命里熠熠生辉。坚持不只是一个话题,更是一种行动,杨洪波的成功,源自于他的坚持和努力,这就是他最重要的因素。

先进人物与事迹材料篇3

苏炳添,他是真正意义上第一位打破10秒关口的亚洲本土选手。他在北京田径世锦赛男子4×100米决赛中,代表中国队以38秒01勇夺亚军,创造了亚洲田径的历史。虽然苏炳添童鞋向来靠实力吃饭,但请注意观察,他眼神中的坚定非常吸引人哦。

他身着一身红色运动服,足蹬一双白色运动鞋。鸣枪响过,他在第一道出发,起跑稳健,如一道红色闪电,划过海沃德田径场。9秒99,冲过终点,他紧盯着大屏幕,攥紧双拳仰天长吼。他就是“中国飞人”苏炳添。

北京时间2015年5月31日凌晨,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100米决赛中,他以9秒99的成绩夺得季军,超过日本名将伊东浩司和中国名将张培萌共同保持的10秒整的亚洲本土运动员最好成绩,创黄种人百米新历史。

苏炳添出生在广东省中山市古镇的一个普通家庭,几年后,弟弟也降生在这个家里。一家四口,日子安稳,其乐融融。

上初中时,苏炳添的老师喜欢留下成绩差一些的同学留堂补课,成绩不理想的苏炳添,几乎天天被老师留下来“开小灶”,这让他非常苦恼。为了避开补课,他主动申请加入学校的田径队。苏炳添在体育课上向来都是活跃分子,弹跳力和瞬间爆发力很强,教练杨永强看到他的这些优势,同意把他带入田径队。

此时的苏炳添痴迷上了速度,他喜欢骑摩托车,那种风驰电掣的快意让他感觉非常舒服。但因条件限制,他没有受过系统专业的训练,只是在泥巴地里,跑啊跑啊,像一个追风的少年。2004年11月份,15岁的`苏炳添第一次参加了正规的比赛——中山市中学生田径比赛。他出人意料地在100米比赛上夺得第一名,成绩用秒表计时是11秒72。因此,他被中山市体校田径教练宁德宝看中。

进入省队后,苏炳添曾萌发了不当运动员的念头。2007年,他在田径队的成绩属于中等,但有一段时间成绩老是上不去,甚至出现了下滑,他很痛苦,一度想放弃。

有一天,他坐在赛道旁,看着在赛道上飞跑的身影,心里五味杂陈。他多么喜爱奔跑啊,可是现在,他为此犹豫不决。

两个刚刚训练完的队友说笑着坐到他身边,没有注意到他隐藏的痛苦,一个说:“今天我比你快了0.01秒。”“不就是0.01秒吗?有什么了不起。”另一个回答。

“速度,属于执着于每个0.01秒的人。我只要每次都比你快0.01秒,我就每次都是赢家……”

队友的话对苏炳添触动很大,是啊,只要坚持,哪怕每次只提高0.01秒,那么,对自己来说就是胜利的。很快,他调整了心态,在大家的鼓励和帮助下,成绩一点点好起来,并进入了国家队。

2011年的全国田径锦标赛上,他以10秒16夺冠,打破了13年前周伟创造的10秒17的全国纪录,堪称当时中国第一“飞人”。在随后的两年里,苏炳添一直称霸中国男子百米跑道。

俗话说:没有常胜将军。2013年,张培萌连续跑出了两次10秒04和1次10秒整的成绩,打破了苏炳添创造的全国纪录。并且在辽宁全运会上以10秒08的成绩战胜了苏炳添,夺取了全运会冠军。此外,因为张培萌跑出了男子10秒的亚洲黄种人最佳成绩,平了伊东浩司的纪录,而且是在国外进行的世界锦标赛上获得的,所以也更为引人瞩目。这让苏炳添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

夜晚,望着无垠的夜空,他想起了一句话:一切可能之事皆不可得,你只有执着地坚持世上看似不可能的事——莫贪念,莫浮躁,莫松懈。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机会总是会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速度,属于执着于每个0.01秒的人。

怀揣着这种不服输的信念,苏炳添捅破了这层让几代人梦寐以求的“窗户纸”。

苏炳添的突破具有跨时代的意义。“破十对中国是个里程碑,作为中国第一人,能把自己的名字写进历史,我感到非常骄傲。但在未来的路上我还要继续努力,不要因这个成绩而自满。”苏炳添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说。作为中国“飞人”,他的未来依然可期。

奔跑吧!苏炳添!

先进人物与事迹材料篇4

岳殿全老师,男。36岁,1999年毕业于河北体院(专科),2003年7月毕业于河北师大体育专业(本科)。岳老师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成绩显赫。曾在全区体育教师大比武中荣获区级优质课二等奖,多年连续荣获区优秀教练员称号,为我区车中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体育人才,得到了学校领导及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岳老师干一行爱一行,服从领导、听从指挥,2004年9月按照镇政府和学校的工作安排,把学校食堂和小卖部的重任交到了他的手上,他深感责任重大,动脑筋、想办法努力完成好领导交给自己的工作。真可谓呕心沥血、执着追求,不干出个样子来决不罢休。

后勤管理不同与教学,这对于它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他不得不诚信探究这个新学科。为了完成好领导交给的任务在食堂、小卖部的管理力上他绞尽脑汁,他要交类领导一份满意的答卷。

学校对食品的原材料采购亲自出马,确保了原材料进货渠道合法、卫生安全、价格便宜,无三无产品,从而保证了食堂所加工的食品卫生安全,其次学校对食堂饭菜质量、价格、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等进行民主评议,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遵守学校规章制度,食堂经营不断改进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食堂认真核算成本,合理制定饭菜价格,实现零利润、负利润,从而把实惠让给学生。保证了学生吃饱、吃好少花钱,保证里教学一线的工作正常进行,领导、教师、学生没有后顾之忧。他的工作四年如一日,用他的汗水和心血,给教学一线创造了一个和谐、稳定、优雅的大环境。得到了全体师生和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每年中考他克服重重困难,把香喷喷、热气腾腾的饭菜送到考场;学校的基建工作抽时间、挤时间参与其中;各项维修、绿化冲在前面;后勤管理精益求精。四年来,连年被评为校级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得到了我校师生的高度赞誉,是我校名副其实的精神文明的典范。

今年年初岳殿全老师和妻子韩俊英一起到家兴超市购物,当走出超市准备开车回家时,在停车场意外发现一个钱包,岳殿全老师心想这一定是谁丢的,赶紧上前拾起来,站在原地等待失主,等了许久也不见失主前来寻找。

岳殿全老师和妻子打开钱包,发现里边有1700元现金、一张购买东风本田汽车的2万元押金条、两张银行卡、两张身份证和八张明信片,总价值五十多万元。通过比对身份证信息,岳殿全老师了解到钱包的主人是小八里庄村人张新东,但是没有联系电话。岳殿全老师立即拨打114查询失主张新东的联系电话,但被告知没有登记,随后又逐个拨打明信片上的电话号码,在打了十几个电话时,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联系上张新东的一位朋友,并和张新东取得了联系。

此时,张新东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该怎么办,认为钱包丢了肯定是找不回来了,这次损失可大了,不光是2万元的押金条子,银行卡里还有50万元钱呢!正当他一筹莫展时,听说捡到钱包的人正在和自己联系,喜出望外,马上与自己的朋友和家人赶到沙流河镇岳殿全老师家中。当张新东从岳殿全老师手中接过失而复得的钱包时百感交集,连声道谢:“岳老师谢谢您!您了不起啊!您是人民教师中的佼佼者,您高尚的品德、优秀的人格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希望像您这样的好人越来越多。”岳殿全老师笑着说:“不用谢,这都是应该做的,我知道自己丢了钱是什么感受,将心比心嘛!”

为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失主张新东专程赴沙流河镇中学,再次千恩万谢,并将一面写有"拾金不昧,品德高尚"的锦旗亲自送到了岳殿权老师手中,这面象征着我校文明、展示着我校教师神圣“师魂”的旗帜,今天还高高的飘扬在我校的展室。

岳老师夫妇的行为是我们镇中的骄傲!他是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盏明灯,一个路标,一块基石,一座里程碑!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希望我们能从这两位教师手中接过精神文明的这粒种子继续相互传递,让传统美德在这里继续发扬光大,开出更美丽的花朵!

愿精神文明之花在沙流河镇中这块沃土上,在我区、我市,在祖国的大地上遍地开放!

这正是:拾金不昧岳殿全,爱岗敬业做贡献,

平凡岗位不平凡,留得美名四方传。

先进人物与事迹材料篇5

刘海涛,男,1973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从1995年开始担任辅导员,从事学生工作至今已经20个年头了。20年间,该同志始终坚持“德育首位”的原则,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积极向学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经常利用班会、座谈会、网络、板报等多种途径和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的愿望。工作中,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兢兢业业,勤奋务实,认真履行着一名学生工作者的职责,所带的集体曾荣获黑龙江省学生工作先进集体、黑龙江省五四红旗团委、黑龙江省先进班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思想上注重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个人修养

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者,是生活和学习的指导者。为了胜任这份工作,他从多方面不断强化自身素质。一是注重提高理论修养。潜心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参加三严三实的学习研讨,使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二是努力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向学生展现积极乐观、追求进步的精神面貌,发挥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做到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二、工作上恪尽职守,开拓创新勇于实践。

1、努力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刘海涛在组织好学生参加党团校的学习外,充分利用好班会、团会,党员、团员年度评议,深入班级、寝室等机会与同学交流谈心,把思想教育做细、做实。另外,为更好的发挥党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他把学生的党团组织阵地建立在寝室,这样即发挥了组织的作用,又使一些无形的东西变得有形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以外语过级、考研率为突破口,加强学风建设。本年度,在他的带领下,学院组织了考研、外语四六级过级、计算机过级经验交流会,推行《理学院外语、计算机过级、考研奖励制度》、在单项奖学金评定过程中设立学习进步奖方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各种过级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3、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从教能力的培养。在继续深化“理学院教师十项技能大赛”、早课的同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选拔优秀的骨干教师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今年,理学院共有21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获批。

4、开展文明寝室创建工作。在低年级学生中重点加强养成教育,让他们一入学就养成良好的寝室卫生习惯。同时,进一步加大辅导员对高年级学生宿舍的检查、走访力度,实行党员寝室挂牌制度、寝室环境卫生奖惩制度等,收到良好效果,学院寝室的合格率达到90%以上。

5、顺利完成毕业生离校和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在毕业生离校前召开了3次就业工作会议,宣传国家就业政策,引导学生理性择业;积极收集需求信息,强化服务意识,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过去的一年我院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85%以上。

在14级入学教育期间,通过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在新生中开展了新生家长会、团队建设团体辅导、校规校纪和法纪安全教育、校情校史教育、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学业导航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明确学习目的,强化其爱国、爱校、成才、敬业意识,实现新生由中学到大学的顺利转型,为今后四年的大学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6、做好特困生勤工助学和银行贷款工作,使特困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原因而影响到学习。加大学费催缴力度,使学费清缴率今年达到了95%以上。

7、开拓创新、勇于探索,努力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工作中,该同志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并积极开展学生工作科学研究,近年来先后主持参与各级各类课题近十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撰写专著3部。

三、不忘组织的信任重托,大力提倡廉洁之风,严于律己,营造积极向上健康的工作氛围

作为学生工作干部,在日常工作中他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大局利益为重。在学生的组织发展和干部任用问题上,要求全体工作人员要廉洁自律,严把入口关,坚决杜绝吃请、送礼等现象;严格按照大学组织发展程序发展党员,并认真执行拟发展党员公示制;在学生干部任用过程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无勒卡学生现象。

辅导员的工作平凡而又高尚。一路走来,刘海涛在育人的工作中传递着快乐,在奉献的道路中收获着幸福。

先进人物与事迹材料篇6

2020年2月1日下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走进一名自称退役军人的年轻人,向医护人员捐赠医用口罩1500个。医院工作人员反复询问捐赠人姓名未果后,出具了这样一份感谢信:“亲爱的退役军人:在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战斗中,您向我院捐赠医用口罩1500个。我院将严格管理捐赠物资,确保每一份爱心捐赠物资都用于疫情防控工作。我们为您在特殊时期对我院疫情防控工作的大力支持致以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一个偶然的机会,兰州战役纪念馆的同事们不经意发现了这份感谢信,知道了在自己的身边有这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在抗击新冠疫情关键时刻默默捐赠医用口罩的同事,他就是齐乐。

齐乐同志2014年部队退役后应聘到兰州战役纪念馆担任讲解员。工作以来,他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退伍军人,始终保持退伍军人困难面前不退缩、冲在前的精神,在抗击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心中有责,主动作为。

“一念起,天涯咫尺”。2020年1月24日,齐乐同志已经准备与家人利用春节假期,前往印尼巴厘岛旅游度假。当天晚上,当他在临出发时得知新冠疫情恶化的消息,心就悬了起来,转机时看到机场军队医护人员整装出发的场面,他意识到这次疫情的严重性。1月25日是农历大年初一,全国人民都处在新冠疫情带来的慌乱中,疫情蔓延、武汉封城、启动疫情防控一级响应、医护人员驰援、医护用具缺乏等让人揪心的信息不断传来,人们的心越来越紧张。

此时,身在国外的齐乐从网上看到了医护人员防护用具不足,影响抗击疫情工作的消息后,他的脑海里浮现出医护人员紧张忙碌抢救感染患者的身影,浮现出亲人、朋友、同事购买不到医用口罩焦急的神情,想到所在单位没有应急用的防护口罩影响工作的现实,心想能为抗击疫情做点什么。

身在异国他乡的齐乐已经无心享受与家人一起度假的欢乐,时刻想着为家乡的抗击疫情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想着千方百计能多筹集一些口罩。接下来的几天,他几经周折,在当地多家药店购得医用防护口罩5000个。为将这些口罩随机运回国内,他放弃最初确定的购物计划,尽量减轻携带的行李。

1月31日晚上,齐乐和其他同胞踏上回国的旅程,当得知随行的旅行社有需要运回国内的医疗物资时,他冲在最前面积极协助旅行社在机场搬运同机回国的医疗物资,以志愿者身份在中川机场帮忙搬运大量的防疫物资。

回国后,想到抗击疫情一线医护物资紧缺,齐乐顾不上休息,立即驱车赶往省市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将价值1000余元1500个医用口罩,以一名退役军人的名义捐赠给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齐乐始终牵挂着单位的防疫工作,在上班的第一天,他将500个医用口罩及时运到单位,第一时间查看单位还缺少那些疫情防控器材设施,当看到单位消毒防护器材缺乏,他默默的开上自己的私家车四处打听寻找,垫资购买440斤消毒液和喷雾器等洗消器械,为单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充足保障。他主动担负起每天为单位办公场所进行“全覆盖”消毒的任务,从2月3日起,每天提前上班对单位办公场所彻底进行消毒,努力为同事提供安全卫生的办公环境。

“涓涓如流,汇聚成海”。抗击新冠疫情需要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抗击,需要每一个平凡的人在危难面前不畏艰险、积极行动、默默付出。“我在部队参加过生化洗消和防护训练,这种时候我就应当发挥作用”,齐乐这样想更是这样做,在他的车里,消毒液、洗消服、喷雾器成了必备车载装备,不管是在单位还是社区,他都能够随时进行消毒防疫工作。

齐乐看到社区抗击疫情一线消毒液紧缺,他就多方联系购买消毒液,为城关区火车站街道红山二村社区捐赠100斤消毒液;当看到社区一线防疫工作人员紧张辛苦,就主动联系社区,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社区疫情防范工作,自2月3日以来,齐乐同志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危险、连续作战,每天下班后协助社区开展喷洒消毒液、人员车辆登记劝返等疫情防范工作,在疫情防控战场上始终义无反顾,默默奉献,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

“不忘初心、奉献有我。”齐乐同志在抗击新冠疫情战场上的突出表现,是他长期以来始终保持和发扬的军人本色、弘扬志愿者精神在特殊困难面前的又一次闪光。服役期间,他苦练专业技能,是部队训练尖子和骨干,2019年已经退役5年的他接到部队征召复训命令后,克服家庭困难,按时归队受训,因训练成绩突出受到部队好评,完美诠释退役军人“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

作为一名纪念馆的红色讲解员,他对本职工作充满热情,对讲解工作精益求精,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大量战史书,充实知识储备;他悉心揣摩讲解技巧,努力为观众提供更好讲解服务和参观体验,多次受到参观群众留言表扬。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后,为向社会提供服务,兰州战役纪念馆开展线上观“战”,线下抗“疫”,齐乐同志积极协助整理汇总兰州战役线上展馆资料,发挥计算机技术特长,兰州战役纪念馆网上数字化展厅进入全国全国网上展厅。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的同时,他爱护守护纪念馆这个“大家庭”,苦活累活抢着干、干在先;看到纪念馆屋顶的红旗被风吹歪了,他会第一时间爬上屋顶扶正更换;纪念馆内电器出现故障,他拿起工具二话不说认真修理;每逢外出巡展,装卸展板、展架他总是干在先每一次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他第一个报名参加,充分体现了爱岗敬业的高尚情操,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被评委兰州战役纪念馆“志愿者之星”。

正是因为他长期以来始终保持的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作风,养成的困难面前不低头、迎难而上习惯,使得齐乐同志在抗击新冠疫情的重要关头,展现出胸怀大局、甘愿付出,心系人民、默默奉献的精神。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齐乐仍然在努力前行,以一个平凡人力所能及的努力,为战胜疫情做着应有的贡献。

先进人物与事迹材料篇7

自×月×日至×月×日,**县干旱日数达×多天。灾情就是命令,在大旱面前,**县气象局全体干部职工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发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全力以赴做好抗旱救灾气象服务,为缓解旱情作出积极努力,彰显了贵州气象

人的本质和特色。**县气象局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冲锋在前,普通职工坚守岗位、加班加点,奋战在抗旱救灾气象服务第一线,在此过程中涌现了许多可圈可点的人物事迹。

长时间无法照顾家庭,只为做好抗旱救灾

“爸爸,我好想你,你快回来吧!”“爸爸,你答应我的事怎么总说了不算啊?”每当听到刚满×岁的儿子哭着打来的电话,心都是酸的。是啊,谁不想天天守着自己的妻儿,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即使再忙,也和他一起吃早餐”。可是他很少有时间回家,和孩子在一起的机会更少得可怜。在**县气象局主持工作的他清楚这个时候党员领导干部的责任,肩上的担子敦促他只能选择舍小家顾大家。他积极谋划,统筹布局,将各项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每周坚持召开工作例会,对抗旱救灾工作部署了再部署,强调了再强调,生怕有什么细节疏漏。为了确保抗旱救灾气象服务及时准确到位,今年×月份以来,他主动带领业务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灾情调查×次,到炮站督促检查×次。

可他回家的次数加起来也不到×次,难怪孩子会报怨他。“儿子,你是男人,别哭鼻子,爸爸在山上指挥打炮呢,等忙完这阵子,爸爸再回家好好陪你!都九点多了,明天还要上学呢,快睡吧!睡前记得看看爸爸给你买的作文书……”有时深夜在野外守候作业的他,会接到儿子打来的电话,每次哄到孩子挂断,电话那头传来嘟嘟的忙音,寂寞夜色中都会平添一声轻叹。

“要求别人不能做的,我自己首先不能做,要求别人做到的,我自己必须带头先做好。”这是他在局里经常说的一句话。他正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忠孝难两全,我只能把家里事放下

,**县气象局副局长,这是个很温和很体贴的男人,全局出了名的孝顺。谁家老人有个头疼脑热,他都会送上一份问候。一个月前,他年迈的母亲因患尿结石需要动手术,可是分管业务的他根本不可能请假守护在母亲的病榻前。因为在汛期是不能离开防区的,他必须默默坚守在业务平台。母亲住院的事他甚至没跟同事们说,后来单位领导知道后,才“命令”他抽时间去医院看望老母亲。“忠孝难两全,我只能把家里的事先放一放,特殊时期嘛,老人会理解我的。”

×月×日夜里×点,一声雷响过后,办公楼变得漆黑一片,在这人工增雨的关键时刻,平台怎能断电,他立即冒雨跑向配电房,迅速切换电路,重启发电机,确保了业务的正常运转。经验丰富的他第二天一大早就组织人员彻底检查发电系统,“启动时烟太大,可能还有其他问题,一定要确保发电机正常,”他如是说。

从今年年初开始,人手紧张的**市局借他去处理办公楼装修项目,于是他开始了“两点一线”的生活,再也没有了八小时内外之分。常常是白天在市局工地累了一天,晚上回来还要回平台挑灯夜战。来得很早,走得很晚,总是满头大汗,这是同事们对他的印象。旱情发生以来,他亲手制作干旱专题气象服务×期,决策服务×期,干旱评估×期,参与下乡调查灾情×次。“只要他在,我们心里都踏实很多”,这是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对他的评价。

这点痛算不了什么,只要降下了雨就高兴

,**县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从参加工作起就一直工作生活在他,对这里的环境特别熟悉,每次作业都少不得他,在哪个地点作业,朝哪个方向发射,他心里像装着一张地形图。“这工作交给我你就放心吧。”面对托付他总是自信满满。

×月×日凌晨×时左右,一直坚守在新农村野外作业点的他显得有些失望,有些落寞,等候了大半夜,没有盼来作业条件,却惹来了老胃病。“老吴你怎么了?” “心里绞得慌”,“到车里休息会儿吧。”同志们都不忍心,快五十岁的人了,还跟着顶风冒雨。“没事,看天气情况好像要有过程,赶快把火箭弹装好,我来申请作业时间。”当作业后雨势逐渐加大,他好像完全忘了自己的胃绞痛,浑身湿漉漉的他兴奋得像个孩子,“太好了,终于下雨了。”同事跟他打趣:“你胃不痛了。”“这点痛算不了什么,只要下了雨就值!”从前往作业阵地到深夜×点回到局里,六个多小时,他一直坚持着,回到局里他又和同事们一起奔回业务平台,调看全县雨情,查看雷达回波,检查各炮站作业情况,平台上的他背影显得很疲惫……

增雨要紧,妻子会理解的

工作细心、办事认真、待人热心,同事们都说他真像个“班主任”,他就是,**县气象局办公室主任。他是单位里的作业装备维修骨干,每次火箭作业前他都要认真地检查,作业后还要进行系统地维护,县局的火箭发射架用了多年,还是那么油光铮亮,从没出过故障。

×月×日傍晚,接到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通知,不得不撂下正在医院看病的妻子,“我走了,你好好躺着,有急事给我打电话”。还没说完就出了门,甚至没容得妻子说句话,妻子无奈得默许了,这么多年她早已习惯。“嫂子谁照看呀?”同事小刘关心地问,“增雨要紧,她没事。”也许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这些年对妻子有多少亏欠。“天太干了,等了这么久才有作业机会,一定要争取降点雨,就是云层太簿了,可能效果不会很大,有劲儿使不上,感觉对不起大家的期盼。”冷嗖嗖的夜里,他和同事们的声音显得低沉,大家都巴望着雷达回波快点移过来,好开展增雨作业……

×月×日中午,正在院子里检查装备的同事小曹打来求助电话,“班哥,有两个弹道不通,怎么办?”“你等一下,我马上过去。”来到装备旁边,他找来半张纱布,在触发点上细细来回打摩,那么小心翼翼就像抚摸自己的孩子。“试试吧,应该行了。”“咦?!有信号了,还是班哥厉害”,小曹语气中充满了佩服。

这是我应该做的

别看她样子柔弱,可她的业务能力在全市气象部门可是有口皆碑的,她就是**县气象局测报站的站长——。准备汛期服务、组织业务学习、检测仪器装备、观测农业气象、上报应急信息、发布预警信号和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每一项工作她都非常严谨细致。旱情发生以来,她自己也不记得有多少次在值班室和衣而睡了。她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向县四大班子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多人(次),提供雨情、旱情气象信息×多人(次)。她负责为县党代会、县“两会”、天台山大道通车仪式、沪昆高速过境段景观整治启动仪式、贵州**首届樱花节等许多重大社会活动提供了准确有效的气象保障服务,县气象局因此受到地方政府多次好评。“你好,请把雨量传来”、“你好,请把近几天的天气趋势分析一下传过来”、“你好,我局自动站有故障,需要马上处理”“你好,是**局的肖若吗,我局自动站出问题,想请你帮助解决”……不论是领导、同事还是其他兄弟单位,只要有需求,她总是有求必应,从不推委。她很执着,绝对认真地做着自己每一天的工作。她很淡然,总是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这可能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经历,中国气象局直属机关党委党建工作处工作人员,×月×日刚刚来到气象局锻炼。按说,她可以不参加野外人工增雨作业,也可以不参加田间地头的抗旱救灾服务,但是短短的×天时间,她却亲历了×次在野外的人工增雨,参与到农村开展灾情调查×次,每次她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月×日,从傍晚×点守蹲守至深夜×时,由于条件不成熟没有开展作业,她不无感慨:“虽然没作业有些遗憾,但知道了你们在野外作业的真实情况,不容易。”“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真的感受不到其中的滋味。” ×月×日从晚上×时至×日凌晨×时,她全程参与了增雨的整个过程,目睹了同事们从焦急守候到作业成功后的喜悦,亲历了连夜开展服务至凌晨×点,她跟其他同事一样,也是浑身湿透,饥肠辘辘。她动情的说:“这可能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一次经历,真切感受到了基层气象工作的真实状况,很震撼,苦但却很有成就感。”

为抗旱救灾献“一滴水”

旱灾发生以来,**县气象局干部职工在积极主动做好气象服务的同时,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在单位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挤出×元支持全县抗旱救灾,还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自发捐款×元,为抗旱救灾献出了一份爱心。他们的力量或许微薄,但是点滴之水可以汇聚成爱的汪洋,片片情意必将凝聚成无穷的力量。他们坚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必将夺取抗旱救灾的最后胜利!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先进人物与事迹材料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先进人物与事迹材料多篇范文,共有12955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先进人物与事迹材料多篇下载
先进人物与事迹材料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