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路 闪闪发光
2020年无疑是对社会、对民众的一次考验,来势凶猛的新型冠状疫情,泛滥成灾的洪水猛兽,这时白衣天使成了我们坚实的后盾,人民子弟兵是我们的最有力的保障。在这万众一心,军民鱼水的抗疫、防洪时刻,当然少不了共产党员在一线冲锋陷阵、攻坚克难,而这也让我想到了作为一名有着59年党龄、87岁的***老先生在疫情防控期间,坚持在他所居住的干休所创办多期抗疫专栏,协助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发挥一名老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事例。
***,*老出生在民族危亡、山河破碎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1933),虽然*老自小勤奋好学,但由于家境困窘和社会时局动荡,十岁才入读村私塾,五年后又因家境贫寒不得不遗憾辍学。新中国成立后,*老于1954年招工入伍,加入解放军行列成为了一名军马护理员。但*老从来都以一名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的工作同时也不忘学习医疗知识,后被选送军马卫生员训练班学习,毕业后成为一名军马卫生员参加医疗工作。
1960年底,根据省委和军区要求,派遣医疗队赴肇庆灾区协助开展支农工作,医疗队由广州驻军的四个军医院及军马医院五个单位派员组成。到达肇庆后,考虑到*老是粤省人,能更贴近群众开展服务工作的优势,根据当地政府的安排,*老被单独分配到了一个医疗小组中。
“叮铃铃”晚上八点左右,*老所在的莲圹公社医疗组接到了东部偏远山区生产队的电话:生产小队有一头耕牛病重,请求救助。其实山区的老乡也是抱着一种试一试看的心态,因为他们也知道医疗组和生产队之间有着四公里的蜿蜒盘曲的山路,更何况当时天色已晚没有路灯甚至没有手电再加上还下着雨,条件十分困难。但耕牛对生产队来说就是他们的“命根子”,他们也是在心急如焚的情况下抱着试一试看的态度请求*老所在医疗队的帮忙救助。在得知了这个情况后,医疗队的领导和谭老交谈后,*老毅然表明了态度:去,义不容辞的去。于是*老提着马灯、披着麻袋遮雨,就这样消失在茫茫山色中,*老当时一个人摸黑淋雨的在泥泞的山间小道上急速奔走,我们现在想来他也许有害怕,但肯定他内心深处更多的是怀着一种使命责任感,甚至连害怕都是担忧自己去得太晚、耕牛情况太严重没有办法帮助到老乡,让他们失望。就这样*老赶了近两个小时的山路,在生产队的老乡翘首以盼的目光中从山间小道走出,当时生产队员非常感动,他们没有想到我们的人民子弟兵会这么快连夜赶来。*老快速地查看了耕牛的病状,确诊耕牛患的是瘤胃胀气,如果采取专用的医疗器械处理这种疾病并不困难。但当时没有专用的金属管套针,于是*老因繁就简,就地取材用削尖的小竹管代替套管针用手术刀先把牛皮切开一小口,再用小竹管错位地刺穿瘤胃将胃内的气体慢慢排出,后续再作一些消毒消炎制酵的常规处理又和生产队员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理方法,就又急匆匆的赶回去了。
还有一次莲圹公社竹园大队一头耕牛难产,小牛已经夭折,引起母牛子宫外翻。当时该耕牛也送去当地兽医站进行治疗,但是治疗两天多来没有什么效果,当时在该公社蹲点的肇庆地委书记派人来请*老协助治疗。当*老到达时,病牛外翻的子宫已沾满泥、沙及禾草等杂物,牛的宫体发炎膨大如排球,子宫表面黏膜也有部分坏死。但*老认为,从整体看耕牛较为年轻,体质尚好,且没有发烧的现象,所以*老认为治愈的希望较大。再加上*老在来医疗队之前曾和华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教授和**英老师在家乡治疗类似耕牛的时候当过助手,对此情景记忆犹新,底气很足。于是*老马上叫人端来温水,洗净粘连污物并剥除已坏死的粘膜,再用高锰酸钾液全面洗净宫体,又用大号注射针头刺穿宫体并消除胀气,接着涂抹青霉素油膏并納入宫体。为了防止耕牛的宫体再度脱出,*老在牛的外阴上方进行了假性缝合,并留出一小口排尿。最后经过4天的治疗观察,牛的恢复状况良好,拆除假性缝合后耕牛终于康复了。
1961年,在*老赴医疗队支农结束后,医疗队为*老向军区后勤请报三等功,随后*老被转正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本人也由职员提升军职授少尉军衔。
自到部队那日起至1992年,*老结束了长达38年的军队服务生涯,几十年中来,*老始终为自己是一名人民子弟兵而自豪骄傲,即使是退休后他也没有懈怠和忘记自己是一个脱下军装的老兵。
2000年,67岁的*老开始学习书法,他开始热衷于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多次在环宇社区、元岗社区义务写春联,举办书法展。就像在军队孜孜不倦地认真刻苦学习和工作一样,*老的书法学习也依旧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老现为省老干部书画家协会会员、广州驻军老战士书画研究会会员,并担任了黄埔军休三所的书画组长。从一笔一划的练习到后来社会大众的广为认可,*老多次参加全国书画作品大赛,获奖作品达33幅。如:2007年,创作的书画作品在第二届“唐诗、宋词、元曲”全国书画大赛中入编大赛优秀作品集—《当代书画名家珍品博览》书画集,并被永久收藏;2008年,在胜利的曙光—井冈山胜利会师8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中,经由艺术绘画界专家评选荣获金奖;2009年,*老创作的书法作品也分别在广州文化公园展览馆和在广东省老干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书画摄影展”展出作品。2012年的作品《隶书》荣获2012年老年书画艺术展书法一等奖;2013年,创作的四幅书法作品入选赠送驻港、驻澳部队官兵,为加强部队思想文化建设起到鼓舞和推动作用,类似的荣誉和奖项*老还有很多。
在得知社工站今年5月份拟组织书法家对辖区医护人员开展“512国际护士节”献礼活动,*老主动为最美逆行者书写作品并进行装裱。*老对我说:“作品能被承认我固然很开心,但是更在乎的是在耄耋之年能够弘扬为中国传统文化,用书法的形式为社会服务,讴歌盛世中华,发挥余热,能让人从中学习到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才是我最期盼的。”
亮眼的绿色、鲜艳的红色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从朝鲜战争的断壁残垣到对越反击战的猫耳洞;亦或者是唐山废墟中的屹立不倒的五星红旗;又或者是98年长江洪流中那一抹军绿色;又是汶川地震的强行军、甘肃泥石流中刨烂的双手、春节期间的救助医疗队、现在奋斗在抗洪一线的战士......这太多太多的沉重都是由千千万万个人民子弟兵由身先士卒、攻坚克难的共产党员在替我们负重前行。也正是因为有着像*老一样工作期间鞠躬尽瘁、退休后又在社区中发光发热的共产党员,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才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