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江苏语文高考试卷2017【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江苏语文高考试卷2017第二部分 篇一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坐而假寐,神清如游钧天,而不自知,夜将半,始就寝。梦魂所历,盖亦非人间世也。(6分)
(2)或曰,此留侯所谓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者,其信然耶?(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注】
杜 甫
依沙宿舸船,石濑月娟娟。风起春灯乱,江呜夜雨悬。
晨钟云外湿,胜地石堂烟。柔橹轻鸥外,含凄觉汝贤。
[注]杜甫坐船停靠夔州岸边,准备告别朋友王十二判官,因雨不得。
(1)“晨钟云外湿”中的“湿”字极富表现力,请简要赏析。(4分)
(2)“含凄觉汝贤”中的“汝贤”,有人认为说的是王十二判官,有人认为说的是鸥鸟,你赞成哪种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小题1分,共6分)
(1)子曰:“ ,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 ,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将进酒》)
(3) 此情可待成追忆, 。 (李商隐《锦瑟》)
(4) ,小年不及大年。(庄子《逍遥游》)
(5)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 ,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五、(12分)
16、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只填序号)(4分)
①无论是和平鸽、雨耕图还是灯笼、火炮、不倒翁
②他都可以信手拈来
③齐白石的作品在题材上突破了历来士大夫画家视野所及的领域
④用高超的笔墨技艺传达出独特的韵味
⑤都会引起他浓厚的兴趣
17、下面是诗歌《水乡行》的前四句,请展开联想和想象,将前两句扩写成一段描述性文字,字数60字左右。(4分)
水乡的路,
水云铺;
进庄出庄,
一把橹。
18、欣赏漫画《打虎英雄》,完成下面题目。(4分)
(1)任选一方(“英雄”或“虎”),写一段简短的内心独白,不超过30字。(2分)
(2)用一句话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不超过20字)(2分)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9~22题。
布达拉宫的海拔
韩德年
①我是在六月末的一天来到布达拉宫脚下的。经过一夜雨水洗濯的拉萨,天清得无以再清,气纯得无法再纯,我浅陋的语言无以言表,只能以“清纯”二字来聊表。布达拉宫宛然在画中,我们排队走进这幅巨大的立体画,迎面是一群藏族妇女在一处宽阔的平台上载歌载舞,歌声嘹亮而欢快,我们听不懂她们的歌词,但那欢快的旋律却立刻感染了我们。沿着“之”形的道路往上攀爬,阶梯平缓而宽阔,纯粹的青石板铺砌,苍老凹凸的石板,像一张刻满皱纹的老人的面庞,似乎每条纹理中都蓄满了故事,让人不敢落脚,那个浅浅的凹印中是否就装着文成公主的芊芊足迹?那块宽大的石台是否就承载着五世__凝神远眺的身影?一切都有可能。
②布达拉宫由红、白两种最接近自然的色调构成,雄浑朴实,巍峨敦厚,因而让人感觉这高达117米的l3层建筑群落,似乎不是人工修建而是从地而生自然天成的。要不是宫殿顶部与阳光交相辉映的金顶,要不是从墙上垂下的一道道黑牦牛毛编织的神秘帘子,你简直就要相信自己的这种感觉了。说实话,对于第一次进入布达拉宫的人来说,那庄严肃穆的历史沉淀,那神秘玄奥的宗教氛围,那目不暇接的瑰丽珍宝,那迷宫般上上下下的曲径通道,缭乱、麻木了你的感觉,你就像一条鱼缸中养大的鱼被扔进了大海一样,一下子懵懂迷茫,难辨东西。只是机械地随参观的人流挪动脚步,你的眼睛、思维根本无暇分类、整理、思辨你的感受。那些鎏金的、纯金的大大小小、无以计数、形神各异的佛像,那八座神秘的被无数金银珠宝镶裹、堆砌的历代灵塔……无一不撞击战栗你的心灵,无一不突破你以前所有人生感受的底线。这是一处历史与现实超时空交汇的大海,这是一处生与死、智与愚无间相容的大海,这是一处荟萃绝世珍宝的大海。置身这深邃无垠的大海,我们这些可怜的鱼缸中长大的小鱼,没有选择的要被刮擦的遍体鳞伤,没有选择的要被灌进一口又一口苦涩的海水,没有选择的要被掏空仅有的一点儿脑髓变得无以思考无法思考,直到梦游般地从布达拉宫的后门走出来。
③当拉萨明艳的太阳从头到脚照透你的全身时,你才恍然清醒,原本的你才还魂到你的身上。原来在你走进布达拉宫时,你的魂魄早已被放置在了这儿,等着你。
④这便是初进布达拉宫的感受,你似乎看到、听到、感受到了许多许多,却又觉甚么也没有看到、感受到,无从言表。就像一串珍珠忽然间叮叮咚咚散落一地,让你无措地不知从哪颗珠子捡起,手中仅拿着一截串珠的绳索发呆。以至后来查一些资料,才断断续续的串连起来一些,但依然有那么多的空白和残缺,留待补充填阙。
⑤布达拉宫的背面依然由红白两种色调构成,依然是曲折的石板路,但背面似乎更为陡峭险峻一些。坐在路边的石板上,任凭高原纯浓的阳光肆意涂抹肌肤,怅然地望着巍巍矗立的布达拉宫,有点像偶闯桃花源的渔人,甫从另类的桃源出来,刻意要记住路径一样。但我们又能记住什么呢?我们进宫时的天已然与出宫时的天不同,进宫的你已然与出宫的你有别。1300年前的宫墙依然还在,1300年前显赫的松赞干布呢、文成公主呢,又在何方?五世__的灵塔依然金碧辉煌地警示着后人,而他开创的盛极一时的甘丹颇章政教合一的政权呢?一切都被时间的手撕得灰飞烟灭。难怪宫中的佛陀一直垂睑微笑着,他老人家是在笑我们人类的愚痴吗?
⑥下到山脚,又有一群藏族老人围在一起唱着跳着,苍老的歌声里溢满了欢快,轻缓的脚步表达着无上的喜悦,眼神眉宇间堆满了幸福与满足,手舞足蹈似乎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原来幸福是这么容易,快乐是如此简单,优雅是如此的率意!而这份欢悦、无忧、率意、简单,也只有生活在布达拉宫脚下的人们才做得到。他们无愧于生活在佛国圣地,无愧于居住在人类精神的屋脊。这一幕“欢送曲”,让我们这些被无底的欲望熏染得全身都透着焦躁、忧恼、嫉妒、愤懑的外乡人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自惭形秽。
⑦看开一切,放下一切,当你真正放下一切时,你反而拥有一切,这也许是布达拉宫赐予我们的无上精神财富!布达拉宫的有形海拔3756.5米,而他内在的无形的精神海拔又谁能蠡测的到呢?
(选自《兰州日报》,有删改)
19、结合文章第②段,简要概括布达拉宫的特点。(4分)
20、理解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1)原来在你走进布达拉官时,你的魂魄早已被放置在了这儿,等着你。(2分)
(2)进宫的你已然与出宫的你有别。(2分)
21、文中第⑥段写藏族老人的舞蹈,有什么作用?(4分)
22、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布达拉宫的海拔”为题有什么好处。(6分)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位父亲带着三个孩子,到山中采摘野果。
到了目的地,面对一树树红彤彤的野果,父亲问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老大回答:“我看到了野果,还有清泉、飞鸟和翠绿的山林。”
老二回答说:“我看见了爸爸、大哥、弟弟和野果。”
老三回答:“我只看到了野果。”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江苏语文高考试卷2017第一部分 篇二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吮吸(shǔn) 发酵qiào) 倔脾气(juè) 踽踽独行(yǔ)
B.靓丽(1iàng) 吟哦(é) 露头角(1ù) 引吭高歌(háng)
C.唆使(suō) 模板(mó) 卡脖子(qiǎ) 揠苗助长(yà)
D.卷轴(juǎn) 眼睑(jiǎn) 气吁吁(xū) 方枘圆凿(ruì)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尽管H7N9禽流感突如奇来,但及时公布的透明信息,迅速采取的应对举措,都使得公众更为理性和平静,能够泰然处之。
B.对于某些选手参赛资格作假的问题,田径协会至今未作出解释,如此讳莫如深的态度,只能让人凭添更多的猜测。
C.一些官员常常罔顾百姓的呼声,习惯颐指气使,在他们眼里,“为人民服务”只是墙上的妆饰品,这种顽劣作风必须纠正。
D.耶鲁大学声震寰宇,其校园姿态却低调得出人意料,我们也要提倡校园千姿百态,风格各异,勿需富丽堂皇。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在北京飞往新疆的专机上,习近平总书记铺开新疆地图,查看新疆地理分布,连一座小山、一条小河也不放过。
B.七匹狼集团盲目扩张以致发展后继无力,订单大量减少,利润大幅下滑,这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C.花丛中,几个黄发垂髫的老人正在打牌,爽朗的笑声惊飞了停在枝头的一对云雀,溅落了一地缤纷的花瓣。
D.我们曾经过分迷信“人多力量大”,认为三人成虎。殊不知,当人多得超过实际需要时,有可能会碍事误事。
4、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下午开大会时,李厂长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B.吵架能解决问题吗?不能。我们需要的是理智的、心平气和的沟通与讨论。
C.中美联合摄制的大型节目《资本浪潮》,4月30日开始在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中播出。
D.“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打艰苦的持久战,绝不可能获得大成就。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25日,全省普降甘霖。经过此轮降雨,全省大部分地区旱情将解除,对改善空气质量也十分有利。
B.国产Linux系统,不像美国微软公司的Windows xp系统那样,能自由运行PS、QQ、炒股软件以及不少游戏软件。
C.领悟祖先留下的生存智慧,提高人居环境建设的中国元素,古村落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参照。
D.我们不必将文学作品所有的内涵都开发为语文课程内容,因为文学作品,即使是一首短诗,也有近乎无穷的内涵。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一个新的学派——玄学。玄学的基本立场是整合儒道两家,总的来看,玄学还是以道家为主导的。道家崇尚自然。老子说:“道法自然。”老子说的“自然”,不等于自然界,他说的是自然而然,即本然,指事物的本性。庄子发扬了老子的思想,他说“天地有大美”,“天地”就是自然。道家重视的自然不是自然界的现象,而是自然界背后的那个自然本性。这个自然本性就是“道”或者说“玄”。
于是,在东晋时代出现了一种自然美理论——“悟玄”。东晋诗人孙绰说:“方寸湛然,固以玄对山水。”“方寸”指心,这句话的意思是:内心清亮,没有任何杂念,面对山水,坚持从山水的现象悟出玄理来。
在“以玄对山水”方面,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堪称代表。其《饮酒其二》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他认为,自然美不仅美在它的现象,而且美在“真意”。“真意”在自然景象之中,不离自然景象,然而又不能说是自然景象;“真意”确实存在,但它只存在自然景象之中,语言不是它的载体。
中国人醉心于寻求自然景象之中的“真意”。南北朝的画家兼佛徒宗炳说“山水以形媚道”,就是说山水是道的形象显现,欣赏山水可以从中悟出道来,他把这叫“澄怀观道”,又叫“澄怀味像”。“像”是山水之形,“道”是山水之魂。道,在中国哲学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它是宇宙的本体,是为人的根本。中国的诸派哲学,不论是儒家还是道家、佛教,虽然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有异,但均推崇道,于是,“悟道”成为欣赏自然美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魏晋南北朝时,欣赏自然美还有一种方式——“畅神”。何谓畅神?就是说,在对自然的欣赏中获得极大的精神愉快。此说的提出者也是宗炳。宗炳是个山水迷,《宋书·宗炳传》中说他“每游山水,往辄忘归”。后来年纪大了,走不动了,他就将山水画挂在卧室里,谓之“卧游”。卧游时他还抚琴,说是琴声一起,画上的众山皆发出回声。与宗炳同一个时代的画家王微说:“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这也是畅神的意思。
值得强调的是,魏晋南北朝的文人很看重自然与人的情感关系。梁朝的皇帝简文帝说他进入园林,“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他认为自然美无处不在,“会心处不在远”,意思是说,只要用心即用情去看物,处处的物都可以亲人,都能获得快乐,而不必舍近求远去寻奇山异水。
到魏晋南北朝为止,中国人欣赏自然美的几种模式均建立起来了。概括起来,主要为:寄志,以孔子为代表;比德,以孔子、屈原为代表;寄情,以屈原为代表;悟道,以陶渊明、宗炳为代表;畅神,以宗炳、王微为代表。
(选自陈望衡《中国古代如何言说自然美》,有删改)
6、下列关于自然美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以道家为主导的玄学影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悟玄”的自然美理论的产生。
B.陶渊明说“此中有真意”,他认为自然美不是美在现象,而是美在“真意”。
C.宗炳认为山水的形象是道的外在表现,道是通过山水的外在形象表现出来的。
D.梁简文帝认为自然美元处不在,只要用心去看物,则处处的物都能给人以快乐。
7、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欣赏自然美的模式,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悟道讲究“澄怀观道”,认为只要欣赏山水就可以从山水之形中悟出山水之魂来。
B.畅神亦称卧游,是指在对自然的欣赏中获得极大的精神愉快,以宗炳和王微为代表。
C.悟道注重领悟自然景象背后的自然本性,畅神注重欣赏自然景象时获得精神愉悦。
D.魏晋时期,建立了寄志、比德、寄情、悟道、畅神等中国人欣赏自然美的所有模式。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孙绰强调要内心“湛然”,没有任何杂念地面对山水,坚持从山水现象中品出玄理。
B.“真意”不仅确实存在,而且只存在于自然景象之中,语言不过是它的载体。
C.中国的诸派哲学虽然对世界、人生的观点各异,但对“道”的看法是一致的。
D.本文旁征博引,通过引用大量前人的诗文,充分论证了欣赏自然美的重要性。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游赤松山记
吕祖谦
淳熙十五年,南至①后一日,与二三友访吕兄仲平之庐。
后二日,呼儿觅藜杖,命友戒行囊。缓步出北郭五里许,山光野色,渐与人相应接,而晴光亦时着人。又二里许,至季氏之庐。所居依山,茂林清池相映带。季民兄弟与其知友陈岩夫,亦赍袱被,欲共宿山中。又行十里,至小石桥。望赤松山,积霭横翠,蔚然深明。复行三里许,入山门。长松偃蹇道旁,若不肯与世士为伍。至桥亭,坐于老木之上。与涧横石,激为清湍,澎湃汹涌。人籁俱息,心目为之醒然。复曳杖入“桃源”,暝色已满岩谷矣。徙倚“枕流”,四际溟蒙,天水一色,泉声松韵,殆若暴风急雨之骤至。徐行察之,又若车马卒奔而未有所止也。云间时有疏星,点缀林杪,与水影相照,清澈无底。坐而假寐,神清如游钧天,而不自知,夜将半,始就寝。梦魂所历,盏亦非人间世也。
晨兴复至其处,灏气游衍,天宇无滓。再至“过清”,驻目久之。即寻支径谒二仙祠,世相传以为黄初平②觅亡羊之地;或曰,此留侯所谓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者,其信然耶?偕行者俱欲登山,酌丹井饮,造之。中道或有依涧而上,观瀑泉,履白石,欲穷其源而不可得,复相与会于丹泉之上。山高而深,下视群谷,莫不献状。归途高者平,险者顺。山回路转,鸟纱欹斜,随意先后。至山下,日犹未中。饭竞,信其所之。再寻“桃源”之游,昔林木交翳,今皆廓然。复循山磴,游于“物外”。乔木倚天,涧流清壮。此问桃源之津所从始也。过小桥,缘山而行。泉石相捕,无风而涛。行且百步,幽意益邃。横涧为桥,榜曰:“三峡”。惊涛怒流,与巨石相吞啮。前莫知其所穷,后莫知其所止。复行数十步过盘石,临浚流,景象天逸。不特与所谓“物外”者并,亦与所谓“三峡”者异。久之,暮烟四合,不可久留,遂寻旧游而归。抵夜复坐于“枕流”,林外灯火,久益微茫。泉流静深,尤与夜气相宜。
是行也,极目于丹井,称心于桃源,而于“枕流”“过清”之间,朝暮几与神交。自己未至辛酉,凡三日而后返。
(选自中华书局《古今游记从钞》,有删节)
注:①南至:冬至。②黄初平,东晋人,著名道教神仙,俗称黄大仙。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亦赍袱被,欲共宿山中 赍:携带
B.又若车马卒奔而未有所止也 卒:通“猝”,突然
C.晨兴复至其处 兴:高兴,兴奋
D.不特与所谓“物外”者异 特;只是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人籁俱息,心目为之醒然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B.殆若暴风急雨之骤至 句读之不知
C.泉石相捕,无风而涛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D.抵夜复坐于“枕流”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描写赤松山景致的一组是
①积霭横翠,蔚然深明 ②云间时有疏星,点缀林杪,与水影相照
③山高而深,下视群谷,莫不献状 ④鸟纱欹斜,随意先后
⑤乔木倚天,涧流清壮 ⑥极目于丹井,称心于桃源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淳熙十五年冬,作者与几个朋友到了吕仲平家,后又到了季氏兄弟依赤松山而建的住处,然后一起去游览赤松山。
B.作者一行先后两次游历“桃源”,第一次是傍晚时分,光线昏暗,树木互相遮蔽;第二次是午饭后,光线明亮,视野开阔。
C.作者一行在赤松山中住了两夜,赤松山的夜晚静谧而清幽,让人感到神气清爽,心情放松,梦中所到之处也超尘脱俗。
D.本文按时间先后顺序记述了作者游览赤松山的经历,景物随作者游踪而变化,时远时近,有高有低,动静结合,写景极具特色。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江苏语文高考试卷2017【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