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思想宣传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思想宣传范文】一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入把握其政治逻辑,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而不断深化对高质量发展重要意义、科学内涵、实现路径的认识,确保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形态更加高级、分工日趋复杂、领域不断拓展、国内外联系更加紧密。只有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充分发挥我国政治和经济两方面优势,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统一起来,确保我国经济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才能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确保高质量发展沿着正确轨道前行;才能把顶层设计与试点探路结合起来、把长远制度建设与解决目前突出问题联系起来、把破除体制机制顽疾与解决新出现的矛盾问题统一起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有效防止本位主义、分散主义,避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观大势、谋大局,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要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把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各个方面。
以人民为中心是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依据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着眼点是通过提高有效供给能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与价值追求,是中国共产党人从政治上看问题的出发点,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治前提与价值追求。一方面,高质量发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高质量发展必须着眼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起人民群众的磅礴伟力,从而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目标。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选择,是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客观要求。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方向,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和支撑。只有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富强,才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物质基础、创造前提条件。因此,必须切实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思想宣传范文】二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对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进行科学研判,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作出重要部署。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是一块净土。推进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当前应重点抓好“五个新突破”。
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上取得新突破。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抓住了政治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纲”和“魂”。高校党组织作为党的一级基层组织,其政治建设事关高校的发展方向,事关能否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必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执行党的政治路线。要结合高校实际,抓好《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的贯彻落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始终。加强高校师生的理论学习,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认真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从严治教、依法治教。
在纠“四风”、树新风上取得新突破。校风问题关乎高校事业的兴衰成败。要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畅通举报途径,紧盯重要节点,开展舆情监控与专项监督检查,密切关注隐形变异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从讲政治的高度着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进一步建立健全师德建设制度体系,加强师德宣传教育,讲好高校育人故事,弘扬崇高师德师风典型。严把师德关,在评比、评审、表彰等活动中,坚持师德问题一票否决。狠抓制度落实,对师德失范行为依规依纪严肃查处,坚持师德问题零容忍。改进学风教风,加强对学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严格考试纪律,严把出口关;严格落实教师教学规范,严明教学工作纪律,以“教学标兵”“优秀教学奖”评选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鼓励教师潜心教书育人,让良好的教风、学风与工作作风交相呼应,相互促进。
在加强日常监督、严格执纪上取得新突破。强化党内监督,重在日常,贵在有恒。要做实做细监督,聚焦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综合运用听取汇报、约谈、谈话函询等形式,强化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日常监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着眼标本兼治,及时总结日常监督、巡视巡察、查信办案过程中发现的体制机制问题和制度漏洞,提出整改建议,举一反三,推动改革和制度建设。持续开展高校党风廉政教育,组织开展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持续加强纪律教育、警示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规制度,让广大党员干部明规矩、存戒惧。严格规范执纪问责,纪检监察机关要严格执行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厘清职责边界,找准职责定位,依规依纪依法处置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构建纪律处分执行联动机制,确保纪律处分执行到位,维护纪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精准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监督执纪全过程,做到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
在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党内监督上取得新突破。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落实主体责任是关键。高校各级党组织必须强化政治担当,履行主体责任,把每个领域和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层层传导压力,把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到人。巡视巡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剑,必须坚持发现问题和整改落实相结合,既要不折不扣落实上级党委巡视整改任务,又要深入推进高校党委的内部巡察工作,指导被巡察党组织切实抓好整改落实,认真总结工作经验,进一步改进方法、完善制度、细化流程、充实队伍,加强部门协同,确保巡察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构建高校党委全面监督、纪委专责监督、职能部门职能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相互协同、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在担当作为上取得新突破。今年是教育系统深入实施“奋进之笔”、攻坚克难、狠抓落实的重要一年。攻坚克难,人人都要敢担当、善作为。要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履职尽责,争做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的排头兵。要狠抓工作落实,强化问题导向和目标引领,加强督查督办,把重点工作落实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认真贯彻落实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健全完善干部选育用管工作体系,强化政治把关,鼓励担当作为,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高校干部队伍。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对待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让干事创业在高校蔚然成风。
【思想宣传范文】三
到2020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历史上将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这是一项惠及亿万人民、举世无双、史无前例的伟业,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绕不过去的坎。要打赢打好这场战役,就必须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理论。我国正在进行的脱贫攻坚战,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领导和发动的一场新的伟大斗争;指导这场斗争有力推进的重要行动指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当前,脱贫攻坚到了最紧要关头,4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强调:“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夺取这场斗争的全面胜利,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正确指引,需要我们视野更高一步,认识更深一层,从实践、理论、政治三重意义上深化对重要论述的理解,牢牢把握其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学深悟透做实。
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内涵丰富、实践意义重大,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理论最根本的生命在于实践,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从梁家河到正定和宁德,从基层到省市再到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扶贫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经过了近半个世纪,花的精力最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他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亲自部署、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对各级各地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发挥了重大的指导作用。
系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扶贫论述,需要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七个坚持”基本要求。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强调脱贫攻坚必须坚持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发挥县级党委作为全县脱贫攻坚总指挥部的关键作用,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二是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强调各级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第一书记)、脱贫成效等“六个精准”,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弹炸跳蚤,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并就“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三是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强调要发挥政府投入主体和主导作用,增加金融资金对脱贫攻坚的投放,发挥资本市场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广泛参与脱贫攻坚,形成脱贫攻坚资金多渠道、多样化投入。并对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对口扶贫的东部地区增加扶贫资金投入和加强资金监管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四是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强调要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作用,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更加广泛、更加有效地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并对区域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定点扶贫的政治责任提出明确要求。五是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强调必须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实施经常性的督查巡查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确保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使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六是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强调脱贫攻坚必须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正确处理外部帮扶和贫困群众自身努力的关系,培育贫困群众自力更生意识,提高他们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技能,组织、引导、支持他们实现勤劳致富。七是坚持弱鸟先飞,做实地方经济。强调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以审视的眼光看待不适应我们获得更快发展的一切并对其进行改革,同时要防止急功近利的“显绩”。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脱贫攻坚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脱贫攻坚实践提供了根本遵循。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七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多数见诸于《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一书,也有部分论述源自于《摆脱贫困》。通过对照学习,让人深刻地感受到,《摆脱贫困》一书中蕴含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一脉相承,有着一以贯之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是与实践密切联系着的真知灼见。
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思想深邃、理论意义重大,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发展和世界减贫道路的巨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为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理论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的成功实践,也更加充分地证明了这些重要论述的科学性、真理性,更加凸显了其理论价值。
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0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农村到县、市、省、中央始终牵挂着贫困群众,在不同阶段开展扶贫工作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破除致贫根源精准谋划、为满足脱贫需求精准帮扶。强调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以系统思维聚合力,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出发,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推动形成扶贫开发大格局。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贯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体现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解决了我国脱贫攻坚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极大地创新发展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这些都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拓展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已经成为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遵循。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重点在于解决存在剥削的资本主义制度下,城市工人阶级面临的贫困问题,其中关于无产阶级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以及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对我们开展脱贫工作、实现稳定致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一脉相承,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中国问题,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农村贫困问题以及治理贫困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消除贫困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这些重要论述所阐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探索和贡献了全球减贫和落后地区发展的“中国方案”。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始终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改革开放以来的接续奋斗,让7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全面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连续6年平均每年减贫1300多万人,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贫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的显著成就已经成为我国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中国的脱贫攻坚和经济发展,不仅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形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也为这些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考,帮助各国打破发展瓶颈,缩小发展差距,共享发展成果,打造甘苦与共、命运相连的发展共同体。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重要论述还用相当篇幅对于建设一个人人免于匮乏、获得发展、享有尊严的世界,作了深刻阐述,并就积极开展南南合作,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关系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主张,采取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大国领袖,对于全球减贫事业的责任担当,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立意高远、政治意义重大,是对党保持初心和巩固执政基础的又一战略擘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高度和远见看待脱贫攻坚,从中国国情和长远发展大局出发谋划脱贫攻坚。
贯穿了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和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发展为了人民,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为天下劳苦人民谋幸福的目标,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希望全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现在我国还存在大量低收入群众,真正要帮助的还是低收入群众,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关心和帮助贫困人口和有困难的群众。这些论述,都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和观点。
彰显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的指引下,脱贫攻坚工作强力推进。在政策出台上,从2015年11月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到制定10个配套文件,再到32个牵头部门和77个参与部门出台的118个政策文件或实施方案,以及各地出台的一系列实施方案,构成了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的“1+N”精准脱贫系列文件。在资金投入上,2013年以来,中央、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平均每年增长20%以上,且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全面推开,有效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在强化落实上,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实行“五级书记抓扶贫”,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加大各方帮扶力度,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加大督察考核和扶贫领域问题专项治理力度,有效推动脱贫攻坚责任落实。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精准减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已实现数亿人脱贫,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有力巩固了党在广大农村地区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2012年至2018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8239万人,年均减贫1373万人,贫困发生率累计降低8.5个百分点。2018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71元,实际增长8.3%,实际增速高于全国农村增速1.7个百分点。从百色起义策源地和党在全国民族地区建立第一个红色政权右江苏维埃政府的国家级贫困县田东县的情况看,不仅2016年以来全县贫困人口收入实现了翻番增长,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民生保障极大改善,而且更宝贵的是有三个“金不换”的可喜变化。一是贫困群众精气神变足了。由于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多措并举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切实把贫困群众自力更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自主脱贫的决心和信心激发了出来,实现了“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二是党群干群关系变密切了。广大帮扶干部积极进村入户扶贫,风里来雨里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热情,绘就扶贫工作的动人画面,用初心换民心、赢民心,在广大群众心目中树立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在农民特别是贫困群众心中,党的地位更加稳固,党员身份认同也得到加强。三是农村社会风气变好了。脱贫攻坚中,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极大地加强,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困难群众收入大幅增加,生活大大丰富,期待和诉求能够得到及时回应,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高。“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正是因为这些变化,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思想宣传范文】四
内容提要
做好复杂严峻形势下的经济工作,需要从长期大势认识当前形势。从事业全局和长期大势看,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总量性和需求侧的矛盾和问题终归处于次要位置;通过强化逆周期调节来稳定总需求,并未改变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在合理区间的战略意图,依然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我们要抓住工作重点,保持战略定力,强化政策协同,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走出一条与高质量发展阶段相契合的经济工作之路。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从长期大势认识当前形势,认清我国长期向好发展前景。深入把握这一做好复杂严峻形势下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对于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上来,认清经济形势,抓住工作重点,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认识和把握复杂的经济形势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多年少有的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新老矛盾交织、两难多难问题增多,做好经济工作的难度远超以往。做好复杂严峻形势下的经济工作,前提当然是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
就形势研判而言,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短期与长期、外部与内部、周期性与结构性问题相互交织,是我们对当前经济形势作出的集中概括。当诸多矛盾和问题混杂在一起并交互作用的时候,便有了对其加以辨识的必要。这些矛盾和问题有无主次之分?如果有,究竟哪一方面是主要的,哪一方面是次要的?
就经济政策布局而论,面对来自两个方面而非一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一手强化逆周期调节,一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疑是正确的抉择。逆周期调节属于需求管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是对需求管理的改变。这两种取向的宏观经济政策有无主次之分?如果有,究竟哪一种是主要线索,哪一种是次要线索?
倘若对上述问题认识不清、对中央精神理解不透,在实际经济工作中便极易出现如下两个方面的结果:
其一,抓不住当前经济工作面对的主要矛盾,或者找不准主要矛盾,甚至误将次要矛盾当作主要矛盾,从而难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其二,抓不住宏观经济政策主线,或者找不准宏观经济政策主线,甚至误将非主线当作主线,从而难以全面深刻领会中央精神、精准有效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
对做好经济工作面对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以及宏观经济政策主要线索的把握,既直接关系到经济工作的重点,也直接关系到经济工作的成效,可谓是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的关键。
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更多是结构性的
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我们选择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往往不是单一的。在由多种或多个方面政策所构成的相互协调、互为依托的政策体系中,必有一种或一个方面的政策是主要线索,它的实施和运行决定或影响着其他政策的实施和运行。
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线索和次要线索也罢,均要从事业全局和长期大势中去把握和区分。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又是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且方方面面主动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标、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开端的进程中发生的。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事业全局和长期大势看,外部环境的变化犹如“半路上杀出的程咬金”,不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插曲,充其量是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这意味着,外部环境深刻变化所带来的新的经济下行压力固然不容小觑,但相对于结构性和供给侧的矛盾和问题,总量性和需求侧的矛盾和问题终归属于次要矛盾。前者是主流,后者系支流。换言之,前者才是我们本来想做、真正要聚焦的主攻方向,后者则属于不得不做、为攻克主要阵地而需要扫清的外围障碍。正如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所指出的,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这其中既有周期性因素,但更多是结构性、体制性的。从根本上说,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仍然是结构性的而非总量性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仍然在供给侧而非需求侧。
追溯一下我国2018年以来的宏观经济政策运行轨迹也会看到,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背景下,强化逆周期调节提法的出现,直接诱因也在于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在此之前,已经有诸如适度扩大社会总需求、持续扩大内需之类的表述,都是为了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条件。由适度扩大社会总需求、持续扩大内需转为强化逆周期调节,固然反映了外部环境深刻变化所带来的政策调整压力,但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事业全局和长期大势看,以加强需求刺激来稳定总需求,并未改变将宏观经济运行稳定在合理区间的战略意图,服务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仍是其基本出发点和归宿。这意味着,相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逆周期调节仍系配套举措或政策。前者作为宏观经济政策主要线索的定位和性质没有变,后者作为宏观经济政策次要线索的定位和性质也没有变。从根本上说,当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线,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从纷繁复杂的矛盾和问题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多种宏观经济政策的组合中抓住主要线索,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实现政策协同,既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基本功和看家本领,也是我们在长期的经济工作实践中不断深化的规律性认识。
党中央之所以一再强调保持战略定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固然会对经济产生一些影响,但不会改变我国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因此,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做好全年经济工作,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中求进、突出主线、守住底线、把握好度;提出细化“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落实举措,注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办法稳需求,坚持结构性去杠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要求宏观政策要立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质的提升,更加注重激发市场活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
面对来自短期与长期、外部与内部、周期性与结构性等不同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当然不能顾此失彼,但也不能主次不分。坚持以解决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为主攻方向,统筹好总量与结构、当前与长远、国内与国际的关系,加强政策协同,是当前经济工作的焦点和难点。
面对强化逆周期调节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种政策取向,既要保持目标兼容,也要有所侧重。为了保持经济发展良好势头,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必须针对短期冲击出台一系列旨在稳定社会总需求的举措,但这种政策调整不宜过大。说到底,逆周期调节终归要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来推进。决不能一遇经济下行压力就改弦易辙,以速度目标替代质量追求,从供给侧跳回需求侧,丢下结构问题而专注总量问题。因此,如何将稳定总需求举措纳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同结构调整巧妙对接,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
无论是针对需求侧的总量调控,还是着眼于供给侧的结构调整,都需立足于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高质量发展并非标签,亦非口号,而是有着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内容。不能再以高速增长阶段的眼光看待今天的经济形势,更不能用高速增长阶段的习惯做法从事今天的经济工作。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都是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做好复杂严峻形势下的经济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保持战略定力,变压力为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走出一条与高质量发展阶段相契合的经济工作之路。
【思想宣传范文】五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高等学校最鲜亮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已基本确立,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强调“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在新时代,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要求出发,全面建设一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夯实学科发展基础,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理论和实践的双向互动中不断前进。
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要达到这一要求和目标,需要全面建设一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理论和实践的双向互动中不断发展。
筑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理论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科学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等问题,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把马克思主义学精悟透用好,就必须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性历史性及其相关规律、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可以说,不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这些基本原理,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不可能真正筑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理论根基。
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不断发展。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成就,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育培养必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始终。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是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提出的战略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重要使命。在深化改革、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需要比以往更加迫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渴求比以往更为强烈。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科环节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培养和高水平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塑造的一个重要因素。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构建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势在必行。
增设本科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长期以来,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中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在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本科专业中,只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的专业,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逻辑,单纯依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已难满足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需要。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明确提出,要“逐步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本科专业,完善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人才培养体系”。为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重大教育部署,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和实践的根基,2018年,教育部批准中国人民大学等8所高校首批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教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完善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人才。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应从为国家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人才的高度出发,将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作为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的重要任务。这里的重中之重就是要整体设计贯通本硕博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和连续性的培养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阶段应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知识面,打牢知识基础。一方面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等跨专业课程纳入学科基础课程体系,另一方面需要在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中增加原典、原理、通史性课程的比重,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帮助学生筑牢专业基础、培养专业研究能力,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和博士阶段培养形成良好衔接。
支撑和服务教学,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支撑好、服务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在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回答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强有力的学理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讲清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解释力,真正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深厚学理支撑。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最重要的依然是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大学生有理论思考的需要,有理论分析的兴趣,也初步具备了理论探究的能力。当面临各种似是而非的思潮或者个别观点的冲击和影响时,学生渴望老师能够解疑释惑。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找到自己所承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和建设任务的结合点,用教学促科研,用科研支撑教学,逐步培育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明确的学科意识,具备较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不断加强和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才能真正得到提高,才能真正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强、人格要正。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思想宣传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