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2021安徽医科大学疫情防控措施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全体在籍学生坚持健康打卡,在开学前至少积累14天健康记录。有关学院和培养单位要精准掌握学生返校前至少14天行程轨迹和健康状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安徽医科大学疫情防控措施_安徽医科大学疫情防控最新安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1安徽医科大学疫情防控措施
近期国内多地突发本土疫情,当前正值暑期,人员分散且流动性大,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切实加强学校疫情防控,保障师生个人安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强化底线思维,落实工作责任。
各部门、各单位要扛牢疫情防控责任,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防止麻痹懈怠,确保各项措施和要求落实到位、责任到人。要加强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宣传,做好值班值守工作,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师生员工的健康状况和外出行动轨迹。提前谋划好秋季学期各项准备工作。
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和“我为师生办实事”的直接举措,带头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实处,织密织牢暑期疫情防控网。
二、加强人员管理,减少人员流动
1.坚持“非必要不出省、不离肥”,严禁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不出国(境),不到人员密集场所,减少人员聚集、减少路途风险。
鉴于疫情存在不确定性,在校(培养单位)学生“非必要不离校”,未经审批不得离校(培养单位)。2.从严控制暑假期间零散返校。
已离校学生原则上不提前返校。确因特殊情况需要返校的学生,凭返校前14天健康记录、个人行程轨迹和健康码绿码提出申请,经审批同意后返校。中高风险地区的暂时不得返校。返校前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不得提前返校。3.提前做好新学期返校准备。
全体在籍学生坚持健康打卡,在开学前至少积累14天健康记录。有关学院和培养单位要精准掌握学生返校前至少14天行程轨迹和健康状况。秋季学期开学具体事宜另行通知。4.研究生和实习学生防疫实行属地管理。
在校在岗研究生严格按照学校和培养单位属地疫情防控政策进行管理。实习学生按照实习单位所在地疫情防控政策执行,教务处、学工部和有关学院要加强与实习单位衔接,指导实习生做好个人防护;督促实习单位落实学校相关要求,做好日常管理,为实习生提供必要防护措施。5.严格教职员工返岗管理。
教职工(含外包企业人员)应提前返回单位所在地,做好居家自我健康管理,凭返岗前14天健康监测、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和健康码绿码返岗,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应及时向所在社区报备,积极配合开展核酸检测和健康管理措施,有关情况及时向学校管理部门报告。完善用工、外包单位人员管理,所有在建项目严格落实劳务用工实名制,不使用临时性用工人员,外包单位人员严格疫情时期健康管理,继续推进疫苗接种。三、加强个人防护和自我健康监测。
教育引导师生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少聚集,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消毒、多通风。符合接种条件的师生尽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收到来自境外或中高风险地区的快递时,应先对物品表面进行消毒处理。每天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不适症状时,尽快前往就近发热门诊就诊,如实告知流行病学史。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四、加强非绿码、中高风险地区旅居人员排查力度。
各单位要结合国内疫情防控最新动态,持续开展健康码非绿码查验和近期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的摸底排查工作,建立一人一台账,安排专人进行“一对一”的沟通联络,密切掌握其行程和健康状况,对异常情况要进行规范处置并及时报告。
五、严格入校管理和人员管理。
严控无关人员、车辆进校,严格落实进校审批、身份核验、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佩戴口罩等措施。师生员工进入教学楼、图书馆、食堂、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应佩戴口罩、测温通行。校外人员未经联系许可不得进入校园。暑期到校工作的教职员工应实行“两点一线”上下班模式。
六、严格校园活动管理。
近期一律暂停校内线下培训、赛事、考试、会议、游学、校友返校等聚集性活动,前期已发布通知确定暑期组织举办的大型活动应延期举办,确需在暑期举办的大型活动应采用线上方式举办。
七、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消毒。
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做好教学、办公、住宿、就餐、电梯、楼道等区域和场所的防疫和消毒工作,加强外卖临时存放点、快递存放点的管理和消毒工作,重视仪器设备入校的管理和消毒。
八、加强突发疫情应急处置。
进一步完善应急工作预案,完善隔离场地设施,做好应对处置。加强口罩、手消毒用品、酒精、体温计、额温枪、测温仪等防疫物资的储备工作,确保师生返校后的需求。
安徽医科大学学校简介
学校创立之初,胸怀仁心医民、精医报国梦想的郭琦元、张锡祺、汤蠡舟、余云岫、李祖蔚、胡定安、陈邦典、万昕等一大批医学教育家在校任教,著书立说、陶育良医、康民济世。95年来,薪火相传的一代代安医人,始终秉承“好学力行,造就良医”的校训精神,弘扬“厚德至善,博学济世”的校风、“崇教、乐教、善教”的教风和“求真、求精、求新”的学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医学高等专门人才,涌现出以主席的保健医生朱仲丽、被称为“中国手”的于仲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秦伯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服务“两弹一星”工程的蒋本沂,临床药理学开创者徐叔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校友。
学校现有梅山路、翡翠路、第四临床医学院、巢湖临床医学院、阜阳临床医学院等5个校(院)区。拥有研究生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巢湖临床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人文医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第五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院、精神卫生与心理科学学院、法学院(筹)等20个直属教学机构以及安徽省转化医学研究院这一我省首个转化医学科学领域实体性研究机构。另有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第四附属医院、省口腔医院(附属口腔医院)、附属巢湖医院、附属阜阳医院、附属宿州医院、附属海螺医院、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附属阜阳人民医院、附属亳州医院、附属滁州医院、附属六安医院等13所直属附属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7所。
学校在职教职医护员工(含直属附院)15163人。校本部教职工1400人,专任教师778人,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94.37%,其中正高职称144人,副高职称426人。荣获首批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拥有国家级、省级人才项目称号300多人,10余人获得全国、全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称号。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总规模为20367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4631人,硕士研究生4906人,博士研究生411人,留学生419人。此外继续教育学生15513人。
学校医学及相关学科门类齐全,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教育培养体系。设有临床医学(“5+3”一体化)等40个本科专业。拥有临床医学、药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拥有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建有药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75个安徽省临床重点专科。临床医学、药理与毒理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生物学等5个学科获安徽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基础医学等5个学科获批安徽省高等学校高峰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和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免疫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社会科学总论等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生假期疫情防控注意事项
一、勤开窗,多通风
每天3次,每次不低于15分钟,保证空气流通清洁。
二、保持卫生
1.保持家具表面清洁
必要时可以用酒精或含氯消毒剂等擦拭消毒,也可直接使用消毒湿巾。
2.勤洗手
外出归来、饭前便后、咳嗽打喷嚏后,都应及时洗手。
洗手时,注意洗手四要素,建议采用七步洗手法。
3.换洗外出衣物
外出归来后,外衣没有明显脏污可放在通风处晾晒,如果有常见污渍,用普通洗衣液常规洗即可,如出现可疑污渍需用消毒液浸泡或煮沸洗。
4.正确处理口鼻分泌物
家人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掩住口鼻,用过的纸巾等垃圾要放入垃圾袋,并及时处理,其他家庭成员避免接触。
三、合理膳食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与膳食纤维。适当食用鱼、肉、蛋、奶、豆类和坚果等食物。戒烟限酒,适量多饮水,每天不少于1500毫升,多喝白开水。
四、健康生活习惯
减少外出,如外出要佩戴口罩。特别是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超市、公交站等,一定要正确佩戴口罩。
五、适量运动
以个人居家锻炼为主,做一些适合室内的身体活动,比如瑜伽、太极拳、八段锦、平板支撑等;如有条件,还可借助体育器材锻炼身体,如举哑铃,拉弹力带等。
六、保持良好心态
1.正确看待疫情信息:通过国家权威信息平台,获取疫情信息,不信谣,不传谣,不恐慌。
2.在家中可以做做家务、听听音乐、看看书、和家人说说心里话、通过电话/网络视频和朋友聊聊天、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等,分散注意力,放松愉悦心情。
七、如果家中有孕产妇或老人,还要注意如下事项:
1.坚持按医嘱规律服药,做好日常健康监测。
2.毛巾、浴巾、餐具、寝具等生活用品单独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3.保持正常的饮食习惯、清淡且营养均衡、避免过度进食,做好体重控制。
4.保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心态,勤锻炼,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