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刘晏为何能七岁为官
三字经中说“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唐玄宗时,有一个名叫刘晏的小孩,七岁时就被推举为神童,并且做了负责刊正文字的官,后最高官至宰相。
七岁在现代应该正在上小学一年级,刘晏是如何小小年纪当官的?史书中记载,开元十三年(725年)十一月,唐玄宗李隆基在泰山封禅,刘晏献颂文到玄宗驻处,玄宗对刘晏这么小就擅长文章到惊奇,命令宰相张说考察刘晏,张说考察完刘晏说:“刘晏是国瑞。”玄宗当即将刘晏封为太子正字。之后带在身边。据史书记载当时刘晏八岁。
刘晏作为一个孩童,如何让皇帝看到他的文章的,是否有其家庭因素?《唐书》都没有提及刘晏的祖、父之名,但《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将刘晏排列在刘郁的曾孙一辈,这可能是以宋代尚存的唐朝族谱资料为依据的。
刘郁字蔚卿,曾任弘文馆学士 | |||
儿子 | 刘怀器,字汩藏 | 儿子 | 刘恭,字伯寅,曾任新井县令; |
孙子 | 刘知仁曾任新郑县令 | 孙子 | 刘知晦为武功县丞 |
曾孙 | 刘卜儿为五经及第 | 曾孙 | 刘昱曾任大理司直 |
刘晏与刘昱、刘暹同辈。根据该表的排列来看,刘晏祖、父一支在刘郁大家族中原本属于不起眼的旁系亲属。
刘晏的直系亲属是否有身居高位的呢?能查到的只有其兄长刘暹,生卒年不详,担任汾州刺史,本性嫉恶如仇。因不清楚年岁无法确定对刘晏事业上的帮助。
后在名人故事中查到,刘晏出生在一般官员家中。他的父亲刘知海,出任过武功县丞。公元722年春,刘晏考中“神童科”,时年7岁。公元723年,也就是刘晏八岁那年,唐玄宗到泰山封禅,当玄宗行至曹州作短暂停留时,刘晏特地写了一篇《东封书》,由他的父亲刘知海领着来到皇帝行营,亲手献给了唐玄宗,但在史书中没有记载。
那刘晏有多优秀呢?历史对他的评价是唐代经济改革家、理财家。一生经历了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四朝,长期担任财务要职。进士及第,出任夏温二县县令,迁度支郎中、侍御史。至德年间,参谋平定李璘反叛,用心治理宁州、陇州、华州、豫州、雍州。迁户部侍郎,管理度支、铸钱和盐铁等事务。施榷盐法、漕运改革和常平法等一系列的财政改革措施,增加中央收入,为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授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册封彭城伯。
也就是说刘晏是幼时因聪敏受到皇帝赏识,带在身边培养,之后刘晏进士及第开始真正仕途之路。刘晏的一生经历过辉煌,经历过陷害。不过他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也很多,他的存在,实际上是延续了唐朝的统治寿命,使唐朝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有能力与节度使抗争。当然,结局还是悲哀的。无论是个人还是他所眷恋的国家,都没能逃过悲剧的结局。但刘晏的改革向我们展现了一代良相在国家颓败之时的力王狂澜式的改革,风云迭起,可歌可泣!
参考资料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九·列传第七十四》:刘晏,字士安,曹州南华人。玄宗封泰山,晏始八岁,献颂行在,帝奇其幼,命宰相张说试之,说曰:"国瑞也。"即授太子正字。公卿邀请旁午,号神童,名震一时。
《旧唐书·卷一百二十三·列传七十三》:刘晏,字士安,曹州南华人。年七岁,举神童,授秘书省正字。累授夏县令,有能名。历殿中侍御史,迁度支郎中、杭陇华三州刺史,寻迁河南尹。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九·列传七十四》:玄宗封泰山,晏始八岁,献颂行在,帝奇其幼,命宰相张说试之,说曰:"国瑞也。"即授太子正字。公卿邀请旁午,号神童,名震一时。
《唐明皇杂录·神童刘晏》: 玄宗御勤政楼,大张乐,罗列百伎。时教坊有王大娘者,善戴百尺竿,竿上施木山,状瀛洲方丈,令小儿持绛节出入于其间,歌舞不辍。时刘晏以神童为秘书正字,年方十岁,形状狞劣,而聪悟过人。玄宗召于楼上帘下,贵妃置于膝上,为施粉黛,与之巾栉。玄宗问晏曰:"卿为正字,正得几字?"晏曰:"天下字皆正,唯'朋'字未正得。"贵妃复令咏王大娘戴竿,晏应声曰:"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玄宗与贵妃及诸嫔御,欢笑移时,声闻于外,因命牙笏及黄文袍以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