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有哪些?其实,要想学好地理,除了在课堂上认真背诵外,最重要的是要遵循好的学习方法。共同阅读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请您阅读!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1.以风车而的国家是荷兰。
2.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是身穿白色长袍,头戴头巾,这种打扮的原因是反射阳光、抵挡风沙。
3.地平面上有东(E)、西(W)、南(S)、北(N)四个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又分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共八个方向。
4.在没有方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
5.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6.比例尺分为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文字比例尺。
7.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略。8.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注记和图例。
9.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①查阅地理辞书;
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仅占29%。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3、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4、面积的大洲是亚洲;
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5、面积的大洋是太平洋;
面积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6、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是面积的岛屿。
7、赤道横穿过非洲和南美洲大陆。
8、巴拿马运河划分南美洲和北美洲;
苏伊士运河划分亚洲和非洲;白令海峡划分亚洲和北美洲;丹麦海峡划分欧洲和北美洲;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家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第二节海路的变迁
1、海路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和人类的活动(如:填海造陆)。
2、大陆漂移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3、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4、板块间的基本运动方式:张裂拉伸和碰撞挤压。
5、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6、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带和阿尔卑斯山-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带。
7、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
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8、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
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9、喜马拉雅山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1、天气的特点:时间短、经常变化。
2、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3、天空布满云时,为“阴天”;
当天空无云或云很少时,为“晴天”。4、风向是风的来向;
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5、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6、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
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7、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
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年较差:一年内的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2、能绘制气温曲线图。
3、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4、气温的分布:(1)不同纬度地区: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2)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3)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0C。
5、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6、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
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3、能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4、降水的分布:A、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B、温带地区,大陆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5、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1、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其特点:时间长、变化不大。2、几种气候类型的特点:A、热带草原气候:湿季草木茂盛,干季高原枯黄;
B、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C、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E、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4、热带种植水稻一年能收获三次;
_带一年可以收获两次;温带一年只能收获一次。【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小于0,表示人口减少;等于0,表示人口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2、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人口密度=总人口数÷总面积。3、人口稠密地区:亚洲的东南部、欧洲西部以及北美洲东南部等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4、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和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5、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6、人口过少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7、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8、汉语是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9、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10、_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其代表性建筑物是教堂。
11、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其教徒称为穆斯林,代表性建筑物是清真寺。
12、佛教创始于印度,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其代表性建筑物是佛堂。
13、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
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14、东南亚的高架屋;
西亚地区的房屋墙厚、窗小;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黄土高原的窑洞;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竹楼。【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1、从陆地面积看,俄罗斯1707万KM2、加拿大997万KM2、中国960万KM2、美国937万KM2、巴西854万KM2、澳大利亚769万KM2。
2、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3、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4、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5、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
6、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7、联合国是世界的国际组织,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初一上册地理16个地理口诀
1.经纬线特点
南北为经线,相对成等圈。
长度都相等,形状是半圆。
东西为纬线,独成平行圈。
长度不相等,形状是圆圈。
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地球形状大小
地球是个大球体,面积5.1亿平方千。
半径六千三百七十一,赤道周长约四万。
地轴:地球的自转轴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的纬线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经纬度判定
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
向西增大是西经,向东增大是东经。
判断好后添字母,东E西W北N南S
3.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
北纬是北球,南纬是南球。
4.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地球自转,昼夜更替,时间差异
绕日公转,四季出现,五带划分。
自西向东,方向不变,北逆南顺。
自转一日,公转一年。自转中心,
地球地轴。公转中心,就是太阳。
地球公转示意图
地球公转示意图,时间一定要牢记。
两至日期二十二,两分日期减加一。
冬至阳光射南回,昼短夜长北极夜。
夏至太阳射北回,昼长夜短北极昼
春分秋分射赤道,全球昼夜一样长。
初一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①地球运动 绕什么转 方向 周期 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约24小时 昼夜交替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