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信息化局部战争的背景下,非常规作战早已成为了现代战争的一种重要组成,而三战的运用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部分。那么到底什么是三战。
简言之,“三战”指的就是非武力作战行动,是进行“软杀伤”的政治攻心战。是现代战争中交战双方在信息领域中进行的对抗,是信息化战争本质和特点的体现。“三战”以攻击和抗击为斗争形式,针对敌方军人、政府要员及民众的思想和心理,采取舆论造势、心理攻击、法律斗争等作战行动,与武力战互相配合,消磨和摧毁敌方抵抗意志,鼓舞和提升己方民心和士气,力争以小的代价迅速达成战争目的。 三战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舆论战,舆论战是指战争双方依据传播学原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大众传媒,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受众传递经过选择的信息,宣扬己方对特定事件的立场、观点和看法,阻断、瓦解和反击敌方的舆论攻势,从而影响受众的情感和行为,引导社会舆论、影响民意归属,造成有利于己的舆论态势。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同时它也是达成国家战略目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在战时,信息渠道单一,高度依赖政府和媒体,媒体极易成为意见领袖,左右国内外的舆论。
舆论战开展于武力对抗之前,贯穿于武力对抗之中,继续于武力对抗之后,其激烈的程度不亚于战场上真枪实弹的战斗。 实施“舆论战”,提高民众支持率。
伊拉克战争开始前,美国国内外反对对伊动武的呼声很高。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提高民众对战争的支持率,美国迅速发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等主流新闻媒体,大肆渲染伊拉克同“基地”组织有联系,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武器,对全球安全构成威胁等,使美国内对伊动武支持率由不足50%逐渐上升到70%以上,使支持对伊动武的盟国由5个增加到40多个。而战争中,美方也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允许500多名新闻记者跟随美军作战部队进行报道、加强对新闻舆论控制,结果使美国民众增强了迅速打赢战争的信心。从中可以看出舆论战对于战争以及民心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要想打赢一场战争,舆论战必不可少。
舆论战作为信息化战争时期的一种作战模式,与军事战紧密配合 。在归纳美国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的舆论实践,得出舆论战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战略性。舆论战是一种使全局利于己而不利于敌的战略性实践活动,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内,要获得民心,同仇敌忾;对敌国,要弱化其凝聚力,甚至釜底抽薪,使其临阵倒戈;对国际社会和中立国家,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实施空袭,各种关于阿族人遭“种族清洗”的数字满天飞,诸如,“50万科索沃阿族人失踪”,“在上百次的科索沃屠杀中有万人被害”,这1万名科索沃人“是被塞族人杀害的”等。虽事后经核实,媒体报道与事实差距很大,但先入为主的多渠道舆论宣传,已起到煽动不明真相的人起来反对南联盟、使米政权陷入政治孤立的目的。“出于战略考虑,涉及到西方国家的特殊利益,舆论战成为“使公众无保留地赞成他们作出的决定”的一种策略。
二、保密性。舆论战的出现,使军事机密的保密工作面临重大挑战。20xx年伊拉克战争,人们第一次可以收看战争的电视直播。交战双方也越来越注重发挥媒体的作用,战争越来越具有公开性和透明性。但如果对军事机密管理不到位,很可能会因新闻发言、战地记者、新闻稿件有意无意刺探走军机。因此,舆论战制定严密的战时新闻管制措施,筛选训练有素的新闻发言人等有效措施。
三、全维性。舆论战已趋向全方位、大纵深、多层次。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在传播渠道、范围、速度、形式、数量等上空前提高。作战领域上,从军事扩大到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宗教等领域;时间上,超越战时与平时的界限;空间上,突破前后方战线;载体,从文字、广播、电视到卫星、网络等等。
四、占先性。参战的任何一方是不可能使所有媒体的战地舆论统一利己的。随着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一场战争的爆发势必会引来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政治立场、不同价值观、不同利益诉求的大量媒体蜂拥而至,媒体背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舆论控制的难度空前加大。参战各方均以争夺舆论主导权为要务,避免己方处于舆论战不利地位,涣散斗志,失却民心和舆论的支持,最终影响到整个战局的形势。
五、攻心战。对越来越依赖由电子装置如收音机、电视机、计算机传输信息,而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现代人,被伪造信息欺骗是完全可能的。由于传播技术的发展,可以通过高技术手段散布谣言,移花接木,伪造文字、声音、图像信息等,更具欺骗性。这为舆论战的攻心战提供了方便。以所谓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手段统一民心。目标受众在接触信息后,产生的心理变化导致的行为活动对己方的作战进程有较大的益处。如海湾战争中,盟军利用伊军的矛盾心理进行攻心,把萨达姆作为心理战的首要目标,制造其政权动摇、统治不稳的假消息;对士兵利用伊军共和国卫队装备精良、待遇高,而其他部队士兵装备落后、待遇低的矛盾进行攻心,严重地削弱了伊军的斗志。
心理战,心理战是指战争双方依据心理学原理,以特制信息为武器,运用多种手段,改变敌方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摧毁敌方抵抗意志,弱化敌方作战能力,巩固己方心理防线,力争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而展开的对抗活动。又称心理作战。
实施“心理战”,有助于加快战争进程。无论是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还是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为了尽快从精神上和心理上摧垮对方战斗意志,美军都特别重视实施心理战。而在战略层次上,美军主要采取下列心理攻势:
一、通过政治外交活动,建立临时联盟,全面孤立对手;
二、操纵国际卫星通信组织,停止传送对方的所有信息,实施战略信息封锁;
三、恩威并施,策反关键人物;
四、公开支持与暗中资助相结合,扶持对方反对派力量;
五、有计划地炸毁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设施,造成大批平民失业和生活困难,引发对方民众对现政权的不满和反战情绪。
在战役战术层次上,美军的心理攻势的运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行广播宣传。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EC—130E型心理战飞机每天18:00至23:00都飞临伊拉克上空,以5个波段对伊广播。截至战争结束,美军共实施空中无线电广播306小时,空中电视广播304小时。
二、是空投传单。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军派B—52轰炸机向南联盟12个主要城市总共撒下9500多万份传单。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共出动各型飞机158架次,投撒传单81种、3180万份。
三、是用军事打击摧毁对方媒体设施。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每天对伊电台和电视台进行轰炸。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军直接炸毁南联盟17个电视台和无线电广播中转站,使南联盟通信系统陷于瘫痪。
在心理作战行动的配合与支持下,美军仅用42天就结束了海湾战争,仅用21天就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大大加快了战争进程。从发达国家军事变革情况来看,“三战”力量趋于专业化、集约化、信息化。美军的第四心理战大队配置了卫星测向定位、广播信号自动跟踪、计算机网络、虚拟仿真等先进技术装备,拥有400多名各类专业人员,能用35种语言作战,具有全球机动作战能力。英、法、德、日等国也有相当专业化的“三战”力量队伍。可以预见,“三战”队伍建设将成为各国未来军队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法律战,法律战是指战争双方依据国内法、国际法特别是战争法或武装冲突法,通过各种形式揭露敌方违法行为,夺取法理优势,争取国际政治和道义支持而展开的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法律对抗活动。说到底,实施“法律战”,就是为战争正名。不论战争正义与否,战争双方都会不遗余力地开展“法律战”,找出或制造发动战争的法理依据,证明自己进行的战争合理合法。
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就曾大量引用联合国宪章、安理会决议等法规文件,广泛宣传自己进行战争的正义性,结果有30多个国家的军队参加了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还有10多个国家向美国提供战争捐款,使美国结成广泛的反伊联盟。而且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国违反国际法,绕过联合国对南联盟实施军事打击,但美国仍引用北约共同防御条款等法规,大肆宣传其行动的“合法性”,蒙蔽了西方国家的许多人,使科索沃战争在西方世界成为“合法”的战争。可以说法律战在这两场现代局部战争中得到了最为有效的运用。
三战已经成为了现代战争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开始于战争爆发之前,并一直活跃到战争结束之后。成为了一场战争中最不可测、嘴不可控的因素之一,对战争的胜负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