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历史有名故事【新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历史有名故事 篇一
在诸侯大国争夺霸权的斗争中,大国兼并小国,扩张了土地。可是大国的诸侯不得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封给立了功的大夫。大夫的势力大了起来。他们之间也经常发生斗争。大国国内的矛盾尖锐起来,都想把争夺霸权的战争暂时停止下来。
为了这个缘故,宋国大夫向戍(音sh)在晋、楚两国之间奔走,做调停人。
公元前546年,晋楚两国和其他几个国家,在宋国举行了弭兵会议(弭音mǐ,弭兵就是停止战争)。在这次会议上,晋国的大夫和楚国的大夫代表南北两个集团讲了和,订了盟约。规定除齐、秦两个大国外,各小国都要向晋、楚两国同样朝贡。晋楚两国平分霸权,以后五十多年里,没发生大的战争。
到楚庄王的孙子楚平王即位之后,楚国渐渐衰落了。公元前522年,楚平王要把原来的太子建废掉。这时候,太子建和他的老师伍奢正在城父(在河南襄城西)镇守。楚平王怕伍奢不同意,先把伍奢叫来,诬说太子建正在谋反。
伍奢说什么也不承认,立刻被关进监狱。
楚平王一面派人去杀太子建,一面又逼伍奢写信给他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叫他们回来,以便一起除掉。大儿子伍尚回到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郢音yǐng),就跟父亲伍奢一起,被楚平王杀害。太子建事先得到风声,带着儿子公子胜逃到宋国去了。
伍奢的另一个儿子伍子胥,也从楚国逃出来,他赶到宋国,找到了太子建。不巧宋国发生内乱,伍子胥又带着太子建、公子胜逃到郑国,想请郑国帮他们报仇。可是郑国国君郑定公没有同意。
太子建报仇心切,竟勾结郑国的一些大臣想夺郑定公的权,被郑定公杀了。伍子胥只好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投奔吴国(都城在今江苏苏州)。
楚平王早就下令悬赏捉拿伍子胥,叫人画了伍子胥的像,挂在楚国各地的城门口,嘱咐各地官吏盘查。
伍子胥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后,白天躲藏,晚上赶路,来到吴楚两国交界的昭关(在今安徽含山县北)。关上的官吏盘查得很紧。传说伍子胥一连几夜愁得睡不着觉,连头发也愁白了。幸亏他们遇到了一个好心人东皋公,同情伍子胥,把他接到自己家里。东皋公有个朋友,模样有点像伍子胥。东皋公让他冒充伍子胥过关。守关的逮住了这个假伍子胥,而那个真伍子胥因为头发全白,面貌变了,守关的认不出来,就被他混出关去。
伍子胥出了昭关,害怕后面有追兵,急忙往前跑。前面是一条大江拦住去路。伍子胥正在着急,江上有个打鱼的老头儿划着一只小船过来,把伍子胥渡过江去。
过了大江,伍子胥感激万分,摘下身边的'宝剑,交给老渔人,说:这把宝剑是楚王赐给我祖父的,值一百两金子。
现在送给你,好歹表表我的心意。
老渔人说:楚王为了追捕你,出了五万石粮食的赏金,还答应封告发人大夫爵位。我不贪图这个赏金、爵位,难道会要你这宝剑吗
伍子胥连忙向老渔人赔礼,收了宝剑,辞别老渔人走了。
伍子胥到了吴国,吴国的公子光正想夺取王位。在伍子胥帮助下,公子光杀了吴王僚(音lio),自立为王。这就是吴王阖闾(音h lǘ)。
吴王阖闾即位之后,封伍子胥为大夫,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又用了一位将军孙武,是个善于用兵的大军事家。吴王依靠伍子胥和孙武这两个人,整顿兵马,先兼并了临近几个小国。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拜孙武为大将,伍子胥为副将,亲自率领大军,向楚国进攻,连战连胜,把楚国的军队打得一败涂地,一直打到郢都。
那时,楚平王已经死去,他的儿子楚昭王也逃走了。伍子胥恨透了楚平王,刨了他的坟,还把平王的尸首挖出来狠狠鞭打了一顿。
吴军占领了郢都。楚国人申包胥逃到秦国,向秦国求救。秦哀公没同意出兵。申包胥在秦国宫门外赖着不走,日日夜夜痛哭,竟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终于被感动了,说:楚国虽然暴虐无道,但是有这样好的臣子,怎能眼看他们亡国!
著名历史故事典故 篇二
著名的历史小故事——《妒妇津》
山东临清(一说临西县,在河北邢台仓上村南)有一条河,有个可以撑船运输旅客渡河的渡口。
民间相传,古时候有个嫉妒心强的女子在这里投河自尽,故称“妒妇津”。
《酉阳杂俎》记载:“晋大始中,刘伯玉妻段氏,字光明,性妒忌……”
晋朝大始年间(疑为泰始,公元266年—274年),有个叫刘伯玉(传说中称是临西县令)的人,他的妻子段光明生性好妒。
刘伯玉喜欢看书,有一天阅读三国大才子曹植的名篇《洛神赋》,书中描写一个美丽的女子——洛神宓妃:“肩若削成,腰如约素……云髻峨峨,修眉连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
刘伯玉读到此处,赞不绝口,忍不住对妻子说:“娶妇得如此,吾无憾焉!”
刘伯玉的老婆段光明回答说:“君何以水神善而欲轻我?吾死,何愁不为水神。”
——夫君为何赞美水神宓妃,而轻视我?我这就去死,何愁做不成水神!
当天夜间,段光明就投水自尽了。
七天之后,刘伯玉梦到妻子给他托梦说:“君本愿神,吾今得为神也。”
刘伯玉醒来之后,依然心有余悸,惊魂不定,此后一直到死,不敢渡河。
自从段光明投河之后,有女子渡河,如果长得美丽,就会激怒水神段光明,河水骤然“**暴发”,弄得女子衣裤破损,化的妆也花了。
若女子长得丑陋不堪,河水就会风平浪静,女子渡河若没有风浪,就会被人嘲笑长得磕碜。
因此,一些不自信的女子很忌讳过这条河,渡河的时候,先自毁容颜,以避免被人嘲笑。
当地人传出一首歌谣:“欲求好妇,立在津口。妇立水傍,好丑自彰。”
意思是,想要说个漂亮的媳妇,就让她去水旁站立,是美是丑,立马就会显现出来。
著名历史典故简介 篇三
羹污朝衣
刘宽是东汉时期的名臣,汉灵帝时官至太尉,掌管全国军事。
《后汉书·刘宽传》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刘宽的性情温和善良,从来没有发过脾气,即使在急迫匆忙时,也未曾见他面色严厉,言辞急迫。他的夫人对此也感到奇异,为了试探刘宽的度量,想激他发怒。
一天早上,正当刘宽整理好衣冠装束,准备上朝时,夫人暗中命侍婢捧一碗肉汤走近他,并且假装不小心将汤碗打翻,弄脏了刘宽的朝服。
大家都以为这下刘宽肯定要发火,哪知他依然神色不变,还和气地问丫环说:“热汤烫着你的手了吗?”
刘宽的宽宏大量和好脾气竟然到了如此程度。他为官从政也以宽恕为主,天下人都尊称他为宽厚的长者。
小编解读
弘一法师谈处世之道时,有一条——“造物所忌,曰刻曰巧;圣贤处事,惟宽惟厚。”意思是做人忌讳刻薄讨巧,圣贤大都宽容厚道。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刘宽的行为已经接近圣贤了。
下人犯错时不仅没有喝斥怒骂,还好言相慰,除了说明主人公生性宽厚以外,也与他的修养有关。反观我们身边,有的人在消费场所对服务人员颐指气使,甚至动辄训斥谩骂。他们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姿态,恰巧说明了其修养缺失,品性低劣。
历史有名故事 篇四
孙氏兄弟踞江东
正当曹操和袁绍在北方打得不可开交之时,南方崛起了一股强大的势力,占据了江东(今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这就是由孙策、孙权两兄弟打下的东吴江山。
兄弟俩的父亲孙坚原来是袁术的部下,参加了讨伐董卓的大军。父亲死后,孙策便带着一路人马,投奔了袁术。
袁术虽然非常欣赏孙策这位少年英雄,但他对孙策存有戒心,一直没有加以重用。时间一长,孙策便感觉到了,虽然嘴上不说,但心底却很明白。
恰在这时,扬州刺史刘繇(yǎo)把孙策的舅舅、丹阳(今安徽宣州)太守吴景赶跑了,还在长江边上屯下了重兵。孙策觉得机会来了,主动向袁术请求让他带 兵到江东讨伐刘繇。袁术考虑到这样可以借孙策之手解除刘繇的威胁,甚至可以让孙策、刘繇拼个鱼死网破,自己可以坐收其利。想到这儿,袁术同意了孙策的请 求,并且拨了一千人马给他。
孙策带着这班人马向南挺进,一路上他不断招兵买马,扩充队伍。到达历阳(今安徽和县)时,队伍已经壮大到了五六千人,和舅舅吴景的队伍胜利会师。同时,孙策小时候的好朋友、足智多谋的周瑜也带着人马前来会合。
孙策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江边,却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停靠在江边的船只才几十条,这对庞大的队伍来说,实在是少得可怜,大大影响前进的速度。
孙策双眉紧锁,不停地在江边踱步。忽然,那一丛丛在风中摇曳(yè)的芦苇跃入了他的眼中。他紧锁的眉头展开了,大声命令侍从:“所有士兵即刻奔赴江边,砍伐芦苇,扎筏渡江!”一声令下,数千士兵齐心协力,很快就扎了许多筏子,江面上出现了千筏竞渡的壮观场面。
孙策的队伍一举冲上江东岸,攻占了牛渚(zhǔ,今安徽当涂西北),夺得了大量的粮食和武器,接着又用装死的办法诱使刘繇的。部下笮(zé)融开门出城, 伏兵突然杀出,直杀得笮融人仰马翻,连夜逃窜。孙策乘胜进攻,没多久就打到了曲阿(ē,今江苏丹阳),龟缩城中的刘繇被孙策势如破竹的气势吓得弃城而逃。
进城后,孙策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依然保持着严明的军纪,并且优待俘虏,因此深受百姓拥护,仅仅十几天的功夫,就得到了兵卒两万多人,战马一千多匹。孙策的名字一时间威震江东。
不久,孙策又带兵攻下了会稽(今浙江绍兴)、东冶(今福建福州)等地,在江东站稳了脚跟,并且借口袁术有称帝的企图,与他断绝了关系,打算继续向北挺进。
但是,在这关头,意外的事情出现了。一天,孙策上山打猎,预先埋伏着的几个刺客突施冷箭,孙策中箭跌下马来,身受重伤。
虽然医生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是孙策的伤势依旧一天比一天严重。孙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找来了长史张昭,将弟弟孙权托付给他,嘱咐他好好辅佐孙权,凭 借长江天险守住基业。又把孙权叫到床边,将象征着权力的印信交给他,叮嘱孙权一定要知人善任,挑起稳定江东的重担。说完,年仅二十六岁的孙策告别了人世。
这时,孙权还不满二十岁,失去兄长的悲痛几乎压垮了他,他泪流成河,悲痛万分。张昭竭力劝慰,请他克服悲伤,挑起兄长留下的重任,同时又火速通知周瑜,让他借奔丧之机,回来共同辅佐孙权。
孙权刚刚披上统帅战袍时,尽管统治着江东六郡,但政权并没有完全稳定,而且孙策刚死,许多将士担心孙权年轻没办法保住江东,因此人心涣散,甚至有的人想投靠新主子。在这危难之际,幸亏张昭和周瑜两人齐心协力,说服了大家,这才使政权稳固了下来。
庐江太守李术不仅不肯听从孙权的指挥,而且还收留了一些叛将,这使得孙权十分恼火,命令李术立刻交出叛将。李术却嚣(xiāo)张地说:“如果你确实有德有才,那么大家都会听你的;反之,大家就会离你而去。所以,我是不会把他们交给你的。”
李术明目张胆的反叛,促使孙权下决心除掉李术,为此,他做了周密的谋划。他预料到李术一旦受到攻击,一定会向曹操求援,于是,先下手为强,写了一封信给 曹操,信中说李术这个人生性残暴,不讲信用,并且还提到了李术从前杀掉曹操的扬州刺史的往事,以此来引起曹操对李术的愤恨;如果他发兵讨伐李术,希望曹操 千万不要听信李术的狡辩。这封信一方面堵住了李术的退路,另一方面又堵住了曹操出兵的借口,称得上是一箭双雕。
安排好以后,孙权就发兵攻打李术,不出孙权所料,李术果然向曹操讨救兵,曹操为了自己的利益,没有出手相助。李术打不过孙权,被杀身亡。
孙权平定了内乱,树立起了自己的威望,同时,他大力招揽人才,采纳鲁肃先立足江东、再占领荆州、最后夺取天下的战略步骤的建议,使他在江东的统治得到巩固和发展。
著名历史典故简介 篇五
火烧乌巢和张松献图_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曹操在官渡之战前各方面均处于劣势地位。一天,听说袁绍的谋士许攸(yōu)来投奔自己,他竟顾不得穿衣服,打着赤脚慌忙出来迎接,对许攸十分尊重。许攸被曹操的诚心所感动,于是尽力为他出谋划策。他建议曹军偷袭袁绍屯粮之所乌巢,曹操依计而行,果然大败袁绍于官渡,从而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然而,曹操也吃过不尊重别人的亏。
当时的益州牧刘璋管理着川蜀一带,一次他听说有人要来攻打自己,束手无策。属下张松自告奋勇前去许都,想说服曹操前来救援。张松原准备把西川(现在的成都)地图献给曹操,不料曹操见其相貌猥琐,为人高傲,不予礼遇,还乱棍打出。
张松在归川的路上,受到了刘备的热情款待,他被刘备的礼贤下士所感动,就将西川地图献给了他,为其建立蜀汉政权立下了大功。
在这件事上,曹操因为自己的傲慢无礼遭受了重大损失。
小编解读
所谓“谦受益,满招损”,同样是曹操,谦和待人就能赢得他人倾力相助,从而成就大事;傲慢无礼就会让人背心离德,从而蒙受巨大损失。
历史有名故事 篇六
政治人物,做什么都要有借口,或者说提出个主张什么的,没有借口蛮干的,属于什么都不懂的武夫。借口,有的时候属于权力技术,指东打西,指南打北,虚晃一枪,发现的时候,血窟窿已经在了。有的时候,其实仅仅是为自己的行为开脱,盖上一层纱布,薄薄的遮上点就得,因为旁边的人,就是看见了什么,也不敢说。2bL
历史最有名借口的故事,发生在唐朝的“名相”娄师德身上。此人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好脾气,他在朝中做宰相,兄弟外放地方官,临别送行,劝弟弟千万制怒,别惹事。弟弟也知趣,回答说,人家把吐沫啐在我脸上,我也不生气,拿手抹去就是。娄师德说,不行,你拿手抹去,人家啐的人能高兴吗?正确的做法是等着吐沫自己干。就这样,我们的娄大人发明了一个成语唾面自干。让后辈马屁精们,享用不尽。
娄大人对自家兄弟高标准严要求,但处理政务,却是个可人,特别通情达理。他所处的,是一个女皇帝当政的年月,主子特难伺候。武则天一改李家王朝崇尚道教的传统,死活喜欢上了佛教,不仅大修佛寺,广印释典,最后干脆爱屋及乌,把清俊的小和尚拉进宫来,作自己的面首,大家一起快活。快活可是快活,小和尚色戒开了,杀戒却还坚持着,不仅自家坚持着,而且运动女皇帝在全国禁止屠宰。禁屠令一出,举国哗然,要中国人不杀猪宰羊,怎么吃肉?这大概跟要中国人命差不多。不过,哗然归哗然,皇帝的命令还得执行,只是执行过程中,上上下下,所行与所说,多了些许周折,娄师德下去视察工作,也免不了。
宰相出行,尽管听说娄相脾气好,但地方官也不敢怠慢,好酒好菜必须上。宾主坐好,管絃横吹,第一道菜上来了,是烤全羊。厨子出来说明,这个羊不是我们杀的,是豺给咬死的。于是大家放心开吃。过了一会儿,第二道菜上来了,是红烧鱼。厨子又出来说明:这鱼也是豺咬死的。娄师德说,不是吧,应该是水獭咬死的。大家一片欢呼,还是领导高明,于是,鱼也下肚了。鱼也好,羊也好,当然都是地方官让厨子准备下的,肯定不会赶那么巧,豺专门赶来咬死了羊,自己不吃,留着给娄大人。又像娄大人修正那样,水獭专门咬死了鱼,献上来凑趣。
借口就是借口,官老爷做事,总是需要借口,虽然当事的人心知肚明,却一般没有人会如此不识趣,出来说破。不过,凡是借口,必须能说得通,因此豺咬杀的鱼,必须变成獭咬杀的,因为,最后大家要一起骗皇帝,应付检查,不会水的豺,突然变成了捕鱼能手,逻辑上说不通,所以,必须修正。只是现在的人们再干这种事的时候,早就由秘书和有关人员把借口编圆了,用不着劳动领导的大驾亲自出马。进化论的道理,就是好,时代毕竟在进步,当年的`借口,还只是在跟法令绕弯子上做文章,现在的借口,不仅让法律法令都自己见了鬼,而且往往极其堂皇,极其正大。明明在违法,却好像是严格执法,明明在牟利,却好像是在奉献,明明是在越规,却好像是在禁欲。不明里就的人,如果不被感动得掉眼泪,多半是有些麻木。可惜,现在的借口出台得实在是过于频繁了,一个两个又三个,什么把戏演多了,观众也就有了审美疲劳,加上回去一算帐,往往感觉自己亏了,所以也就不信了。只是,跟当年的借口一样,操作者只要把上级糊弄住了就行,至于做饭烧火和看着吃的人,尽管知道内情,又能怎样呢?就像许许多多的涨价听证会似的,大家都知道听证是假的,假得甚至有点过火,但只要开过了,给上面一个交代,然后该干什么干什么,谁又能挡得住?
著名历史故事典故 篇七
三潭如何印明月
三潭印月作为西湖胜景的精华,本地居民固然无人不晓,外来游客亦有《不游三潭,枉到西湖》之说。但,《三潭》之《潭》在哪里?早在南宋末年就不大搞得清楚了。
面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对三潭的位置只笼统地说《土人相传云在湖中》。明田汝成《西湖游鉴志》也仅有《相传湖中有三潭,深不可测》的记载。因此,有人怀疑《三潭》并非湖中之潭,而只是小瀛注入岛上三口放生池,因为,此岛的前身乃是后晋天福年间(吴越)所建的水心保宁寺,当时人们多来岛上放生。另有一说谓《三谭》即三塔。民说传说西湖有三处水极深,为水妖所居,故建塔以镇之。
《三谭》如何《印月》?说法也不同。清代陈璨《三潭印月》诗云:《碧水光澄浸碧天,玲珑塔底月轮悬》,即《月光映潭,分塔为三,故有三潭印月之目》的传统说法。清末丁立诚《三潭灯代月》诗中说:《下弦无月怅夜游,塔里明灯火四流。依然幻作三潭月,波绿灯红斗颜色。》《印月》成了由人工在塔中燃点灯烛,烛光从石塔的圆孔中透出,有如许多个小月亮倒映湖面的奇妙景观。而清初的陆次云却已在其《湖需杂记》中记载,顺治九年(一六五二)春,他与友人在将台山顶俯瞰西湖夜景,见到月下小瀛洲放生池左侧湖面有三大圆晕出现,同和行的一位僧人说这才是《三潭印月》。陆次云因此而悟出《印月》《其似月而非真月》。
现代又有人从光学角度考察分析,说三潭印月三个石塔的位置系古人依据光线反射原理而设计安排。游人站睚小瀛洲我心相印亭外的湖岸边,将双眼当成三角架上的测远镜,先看居中一塔,视线透过其中孔,但见一片圆圆的水光,再望左右两塔,也是波光绰影。其原因是三塔的位置和岸上人的立足点连为一线形成两个全等三角形;立足点正好是三线之交,每个塔上的圆孔在月下犹如印在水面一般,构成天上、湖中数月交辉的画面。
著名历史典故简介 篇八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春秋时期有位出色的琴师名叫俞伯牙。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据说连吃草的马也会抬头倾听。伯牙创造出许多优美的乐曲。其中他最满意的是《高山流水》。虽然人们都喜欢听这首曲子,但是却不能理解它的含义。
后来,伯牙遇到了一个能听懂高深音乐的人。他就是钟子期。一次,伯牙向钟子期弹起了这首曲子。钟子期闭上眼睛,静心聆听。当弹完一个段落后,钟子期赞叹道:“真妙啊,气势磅礴,就像挺拔雄伟的泰山!”
伯牙没有答话,继续弹下去。琴声一会儿高一会儿低,演奏停止后余音袅袅。钟子期深情地说:“真妙啊,我仿佛看见了烟波浩渺、宽广无边的江河流水啊!”
伯牙激动地说:“你真是我的知音啊!”
分别时两人相约,一年后的今天再到这里来相会。但到了那一天,钟子期却爽约了。几经打听,伯牙才知道,原来钟子期在不久前去世了。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小编解读
因为这则故事,后世人们用“知音”代指理解自己的知心朋友;用“高山流水”来形容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用“伯牙绝弦”来形容由于知音逝世,从而弃绝某种特长或爱好,表示悼念。
著名历史故事典故 篇九
徐福东渡日本
公元前2,秦始皇东巡到了山东沿海的琅琊(今诸城东南),齐人徐福与一些人士上书秦始皇,声称海中有三座神山,请求秦始皇派童男女和他一起去求长生不老药。秦始皇听信了他的话,派数千童男女乘船随他出航。经过几年,花去了许多费用,并没有得到神药。前2,秦始皇再次巡幸琅琊时,徐福恐怕受到责备,便编造谎言,说是蓬莱药由于海中有大鲛鱼,受到阻难,一定要派善于使用连弩的射手去才能排除困难。据徐福东渡后出生的伍被和淮南王刘安的对话中透露,这次秦始皇又派徐福率童男女3000人,装载五谷种子、技艺百工下海。徐福航海到达日本本州和歌山。徐福及其船队在抵达北九州的大岛后,进入濑户内海,远达纪伊半岛。至今在和歌山新宫町东南有蓬莱山,还有徐福墓,墓前石碑上刻“秦徐福之墓”五个汉字。
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
汉朝的大才子司马相如为景帝时武骑常侍,因不得志,称病辞职,回到家乡四川临邛。有一次,他赴临邛大富豪卓王孙家宴饮。卓王孙有位离婚女儿,名文后,又名文君。因久仰相如文采,遂从屏风外窥视相如,相如佯作不知,而当受邀抚琴时,便趁机弹了一曲《凤求凰》,以传爱慕之情,因相如亦早闻文君芳名。相如、文君倾心相恋,当夜即携手私奔。相如一贫如洗,文君亦因卓王孙怒其败坏门风而不分给她一文钱。两人只好变卖所有东西后回到临邛开了家小酒铺。每日,文君当垆卖酒,相如打杂。后来,卓王孙心疼女儿,又为他俩的真情所感动,就送了百万银钱和百名仆人给他们。司马相如有财、有名后,又受皇帝宠幸,便宿娼纳妾,竟不理会卓文君。文君因作《白头吟》以诀别。“皑如山上雪,皎如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天下的负心郎皆愧之。
著名历史故事典故
历史著名成语典故 篇十
有一天,他在自已家的演练场上表演射箭。观看的人,个个为他鼓掌叫好。这时有个卖油的老头也来观看,他放下自已肩上的担子,站在篱笆墙外边,斜着眼睛瞅着陈康肃射箭,好长时间不离去。可是当他看见陈康肃射中靶子时,仅仅只是微微地点一下头, 井不觉得有什么很了不起的。
陈康肃想:“每当别人看到我射中靶子时,总是大声称赞,连声叫绝,这个老头却只点点头,真是个糊涂老头。”
陈康肃问老头说:“你在这看了这么久,你也懂得射箭吗?你看我的射技怎么样啊?”
卖油老头扦字胡子,微微一笑,然后慢悠悠地 说:“没什么了不起的,只不过是手熟罢了。”
陈康肃一听,勃然大怒,大喊起来:“你这个呆老头,凭什么敢小看我的射技。”
卖油老头不气不恼地说:“我是凭我倒油的技巧了解到这个道理的。”说完,老头从担子里拿出一只 葫芦放在地上,又从衣袋里掏出一个带孔的铜钱放 在葫芦嘴上画,然后用勺子舀油往葫芦嘴里倒,只见那油顺着钱孔里流下去,葫芦里的油装满了,却一点儿也没有沾到钱孔上。站在旁边看热闹的人连声叫绝。卖油老头站起来微笑着说:“我这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只不过是由于手熟罢了。”
陈康肃看后,笑了。他向卖油老头承认了刚才的无礼,并道了歉。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历史有名故事【新版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