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计算机工程概述(新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计算机工程 篇一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造价;预算信息
中图分类号:TU20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7-0278-01
随着信息现代化的建设,计算机应用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并渗透到了工程预算管理方面。虽然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
一、加强计算机预算信息造价管理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原有的工程预算人员从事的预算编制工作范围已经不能满足工程项目管理对于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要求,预算人员必须参与到工程项目管理的招投标工作、合同管理工作、工程索赔和成本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当中去。所以必须加强计算机预算造价管理的工作。
1.预算信息造价管理的内容建筑工程预算造价管理是指以建筑工程为对象,针对其预算价格所进行的规划和控制活动。建筑工程计算机预算造价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全方位的、全面的管理过程,主要包括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准备、组织施工和竣工验收等阶段,经历了从施工图预算到招投标价格,从合同价格到实际价格的运动,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建筑工程的计算机预算造价管理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业主、咨询单位和承包商在建筑工程产品的交易和生产的过程。
2.预算信息造价管理的原则建筑工程计算机预算造价主要是对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和施工全过程的管理,这就要求在组织内部建立起完善、有效的预算造价管理体系,注重对招投标和工程施工等过程中与工程预算造价管理相关的各项工作进行规划、协调和控制。预算造价规划的目的是为预算造价控制提供目标和措施,因此必须注重建立有效的预算造价规划和控制体系,并遵循造价控制的组织机制运行的要求、系统控制的要求和动态控制的要求。
二、加强预算信息的审核
计算机工程预算文件是建筑企业签订承包合同、进行成本管理和办理工程结算的基本依据。计算机T程预算编制的准确、合理与否影响到工程实施的方方面面,所以必须对其加强审核,以保证预算编制的可靠性。预算审核有利于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加强投资管理和成本管理,有利于国家加强对财政投资的控制。
计算机预算审核一般根据审核部门的不同划分为内容审核和外部审核两类。这里主要指外部审核,它一般可以按照工程规模、专业复杂程度、结算方式和审查力 等情况的不同划分为单审、会审和送审三种方式。单审,指的是施工图预算编制完成之后,分别由施工企业自审、建设单位复审、建设银行或者政府部门最后审定。它适合于审核部门具有足够的审核力量、工程规模相对不大、采用常规施工技术等的工程。其审核比较专一,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会审,指的是由若干部门共同参与对施工图预算的审核,如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建设银行等部门。
三、建立预算管理信息系统
计算机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与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相对应,主要是指从事工程预算确定与控制的信息系统,它是目前我国使用面最广、软件品种最多的一类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定额管理子系统主要功能是对预算定额、间接费用定额和材料信息进行价格管理, 即建立相对应的数据库以方便预算编制人员更加高效和准确的使用各类定额资料;预算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工程量计价、合同管理、成本管理、资源管理和结算管理等几个方面;预算资料的积累子系统主要包括各类投标价格、合同价格、结算价格和其他有关资料的积累。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计算机工程量计算是预算管理系统的核心,工程量自动计算电算化主要有公式计算法、图形法、扫描法、CAD法这四种方法。
公式计算法是指,根据工程量计算规则摘取图纸中相应的数据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自动运算生成预算书,它的主要特点是直观、简单、类似手工操作,但工作量较大。图形法是指,把施工图按一定的绘图规则将平面在计算机上画一遍,然后由计算机生成工程量计算书。扫描法是指,直接由计算机读图计算工程量,但存在图纸不规范的情况, 目前使用较为困难。CAD法是指,通过CAD出图时直接得出工程量, 即由计算机辅助设计与预算结合的计量方法。但目前还需要预算编制人员在这种软件平台上按照CAD的绘图方法重新绘制一遍图形,还不能够直接使用CAD绘制的工程图纸直接输入,进行自动计算。但是,这是未来预算软件工程量计算方法发展方向。
四。计算机为工程预算带来的影响
1.可量化工程量的自动计算
根据目前的工程预算实际情况,对于最早的将工程量的信息表数据输入数据库中进行计算的形式,已经实现了由计算机软件自动对工程预算量自动求和、统计和计算的功能,减少了人工计算的量,提高了效率,减少了工作量等问题。
2.价格共享的网络机制
作为目前最为便捷的通信方式,网络可以及时准确的为建筑工程的预算提供材料、劳务等价格信息,通过建立价格信息资源管理网络系统,通过对工程预算方面的信息进行资源共享,让有权限的预算人员通过验证即可对信息资源进行利用,有效的提高预算工作的效率和准确度。
3.图形工程量的集成化
传统的工程预算最为复杂的就是工程图纸的自动化处理和识别,而第三代算量软件则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难题,通过对图形文件进行标准化工程量描述,不仅可以实现建筑施工过程的虚拟,并且对于工程图结构部位及尺寸等方面数据可以做到明晰辨认,自动在网络价格系统中索取相应的工程量单元,自动对价格进行预算。因此,既可以提高工程预算的自动化水平,又能保证设计数据的一致性,工程预算实现自动化分析和比较,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工程项目做出有效调整。
总之,随着企业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计算机在工程预算管理上的应用将会得到更多的重视。在市场飞速发展背景下,计算机在工程预算管理上将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应该重视对预算的管理,把科学的预算作为工程建设的资金蓝图。
参考文献
[1]尹贻林。 项目的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计算机工程 篇二
某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施工支洞析钙及其潜在影响评价
台子淌滑坡工程地质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转向压裂技术在油田后期开发中的研究与应用
清水湾基坑支护设计
山西省地下水信息管理与应用服务系统设计及应用
某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研究
基于SurferAutomation的复杂断块油藏等值线绘制方法
基于VB和SurferAutomation技术实现地下等水位线图的自动绘制
影响边坡稳定性参数的关联分析
最小二乘法在滑坡稳定系数计算中的应用
岩土工程有限元软件应用与发展(二)专业岩土工程有限元软件与我国岩土工程有限元软件发展
氡气测量在隧道工程中的运用
铜陵发电厂六期工程基坑监测及结果分析
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基于VBA的坐标提取程序的开发
客运专线轨道铺设沉降变形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常州市工程地质数据库智能系统建设的关键问题
方桩基础施工技术
三峡库区灾害地质立体图软件系统研发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探测隐伏断层的正演模拟
桩承加筋路堤中褥垫层作用分析
振冲碎石桩在水电站堆石坝基淤泥壤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利用Excel和CAD的有机配合制作灌浆成果图表
基于ABAQUS的桩基础优化分析
利用ActiveXAutomation在AutoCAD中自动切取地质剖面
等高线抽稀算法研究
三维地质建模关键技术及其在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基于递归算法的三维地形面积计算方法研究
基于ROAM算法的数字地面模型研究与实现
基于ArcScene的三维地形可视化及其应用
分形在自然景观仿真研究中的进展与展望
自适应模板的图像锐化算法
移动计算中断连操作性能的改善方法
RSA公钥密码系统算法的研究
基于BREW手机游戏的内存管理研究
AutoLISP&DCL语言在AutoCAD中上钻孔的应用实例
电脑常见问题答疑(常识篇)
混凝土配合比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工程勘察信息化学术研讨会——“全国第五次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暨第三届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技术协作网网员大会”通知(二号)(摘录)
遥感图像三维可视化在机场选址中的应用
基于聚类的VSM模糊标引模式下文本检索问题研究
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功能与实现
典型“稳定婚姻问题”的简明矩阵算法实现
基于有限元的塑性岩层套管损坏分析
利用Excel的VBA编程进行Dips数据转换
B/S模式下用实现选课系统
锂离子电池会成为我们身边的炸弹吗
在Excel中应用迭代法求解线性方程组——雅可比(Jacobi)和塞德尔(Seidel)迭代法
打造安全高效的操作系统
全站仪在水文站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
工程勘察信息化学术研讨会——“全国第五次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暨第三届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技术协作网网员大会”通知(一号)
关于推荐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技术协作网第三届协作委员会委员的通知
计算机工程 篇三
关键词:新工科;计算机基础;创新
引言
基于智能和信息技术的新工科建设引起了高校和教师的关注和讨论。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基础工程课程,不仅是培养软件工程专业学生信息和智力的重要手段和渠道,也是软件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工程专业大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面临着课程简化、压缩甚至直接应用的问题。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脱节制约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发展。
1新工科概况
1.1新工科的意义
新工科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关系。在新常态背景下,积极推进我国现代经济建设发展,需着力发展实体经济。所谓实体经济,就是在积极优化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其中,新工科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新工科中的“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处理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朝着移动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在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计算的发展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体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由原来的纵向升级向横向渗透转变,如金融、制造等领域;此外,计算机技术的研究方向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原来的产品技术转向服务技术。上述新的开发模式是“新”在新工科背景下的体现。因此,计算机信息技术正逐步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有必要对高校计算机工程教育的内涵进行解读。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促进企业的全面升级和发展,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1.2新工科发展历程
新的工程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教育研究者的高度重视。这一新课题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例如,在综合性大学的新工科开发中,相关学者为新工科的开发开辟了新的路径。如利用区域优势开发新工科、多学科发展模式。这种教育发展模式最早在中山大学实施;此外,在地方高校的发展过程中,相关学者依托产业集群整合教育发展模式,院校教育要完善院校的教育功能,形成具有特色的工程教育新体系。其中,高校新设工程教育专业集工程教育、学科、科教、创业等为一体。它将新的要素融入到新工科体系的发展中,丰富了人才培养体系。专业课程是新工科发展的基础。为促进新工科的创新和发展,需要对课程和课程建设进行改革。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高校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环境下,物联网工程和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奠定技术基础。立足当前时展趋势,积极推进新工科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基础专业改革,为物联网工程和人工智能产业建立完善的平台支撑。近年来,新工科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战略改革方面,专业和课程设置还不够完善。这也是阻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
2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2.1课程内容比较陈旧
目前,一些计算机基础课教师对新工科的概念、新工科人才的特点以及计算机基础课的改革认识不深。因此,一些教师对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内容也发生了变化,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仍以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操作技能为基础。除软件版本的更新,教学内容几乎没有变化。
2.2教学法是传统
目前,软件工程专业的许多计算机基础课程分为理论和实验两部分。教师采用的主要教学形式是理论课以教师为主体,实验课以学生为主体。这种教师讲课、学生重复教师操作的教学形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高校学生的地域性、类型性差异导致新生计算机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会导致一些学生抱怨计算机基础课太简单,学不到东西,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强调共性而忽视个性的一刀切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当代学生的需要。
2.3统一课程目标
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如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信息素养导论、计算机文化基础、信息技术基础等。其理论知识一般涉及计算机硬件、软件等。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集中在上述相关领域,缺乏针对不同专业的必要深入开发。由于没有为不同专业的学生规划不同的知识点,学生在后续课程中缺乏必要的专业衔接而感到困难。
2.4评价方法过于片面
目前,软件工程专业的许多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往往采用期末统一的论文理论考试或计算机实践考试,称为期末考试。考试内容难免泛化,但也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实际表现,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和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很易造成学生平时离课,考前临时突击,导致学习氛围不浓厚,学习效果不明显。
3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措施
3.1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内容的创新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重新规划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基本理论,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引入物联网传感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计算机网络不仅包括结构和网络分类,还涉及WiFi和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第二模块的内容可视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教师需根据高校本身的特点甚至专业特点来讲解这本书的内容。为了学习,还需用计算机基础课程对学生进行专业启蒙,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课程相关知识。
3.2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软件工程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可用教学进行合理翻转课堂。同时,也要把学生融入到教学中去分成小组。首先,分组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但在分组的过程中,需填写每个小组所有成员信息,不应包括太多的学生,否则会出现浑水摸鱼情况。如果小组里的学生太少,教学任务也会显得太多,想要教学实践得到一定程度的拓展,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然后采取合理的方法控制练习,准确评价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翻转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翻转课堂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它还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督促他们今后努力学习,在学习中积极探索。
3.3制订合理的培训目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多数人在手机上安装Office办公软件进行移动办公。对普通的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教师可帮助他们通过综合学习任务,学生可通过软件提前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讲解重点和难点后,进行教学。只有加强训练才能掌握知识。目前,我国高校数量众多的软件工程专业改变计算机基础课程或软件工程专业的电脑思维。这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高校应注重思维的训练,而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教师在讲解知识时,能将创造性思维与知识融为一体,它的使用实际上构成了思维。它对学习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也可在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中实现复合创新,在创新目的中起重要作用。对比软件工程专业的计算机思维课程和计算机基础课程可理解计算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困难,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学习,根据院校、专业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合理的学习内容。但为了优化和改革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需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计算机工程 篇四
2.面向服务质量的低负载Web服务选择方法 王海,朱正东,李增智,WANG Hai,ZHU Zheng-dong,LI Zeng-zhi
3.基于互相关时间延迟估计的心音源定位方法 王新沛,李远洋,刘常春,杨静,李斌,WANG Xin-pei,LI Yuan-yang,LIU Chang-chun,YANG Jing,LI Bin
4.不完备决策表中基于相似关系的属性约简 杨霁琳,秦克云,裴峥,YANG Ji-lin,QIN Ke-yun,PEI Zheng
5.基于曲面基本型的网格平滑与特征增强方法 李治隆,苏志勋,王辉,毕海川,LI Zhi-long,SU Zhi-xun,WANG Hui,BI Hai-chuan
6.基于SPVP协议的BGP路由收敛算法 包广斌,马栋林,张秋余,袁占亭,BAO Guang-bin,MA Dong-lin,ZHANG Qiu-yu,YUAN Zhan-ting
7.基于VPM和随机激励机制的处理器核仿真建模 许彤,张仕健,吕涛,XU Tong,ZHANG Shi-jian,LV Tao
8.基于高动态运动模型的多普勒频移仿真 仲伟志,郭庆,ZHONG Wei-zhi,GUO Qing
9.基于相容矩阵的改进属性约简算法 韩智东,王志良,高静,徐章艳,HAN Zhi-dong,WANG Zhi-liang,GAO Jing,XU Zhang-yan
10.一种改进的快速全局运动估计算法 刘磊,王志良,刘冀伟,石志国,LIU Lei,WANG Zhi-liang,LIU Ji-wei,SHI Zhi-guo
11.时变时滞NCS控制器的改进设计 刘自鑫,吕恕,钟守铭,叶茂,LIU Zi-xin,LV Shu,ZHONG Shou-ming,YE Mao
12.基于GPS残迹的分布式导航算法 张佳琳,ZHANG Jia-lin
13.面向Artifact的业务过程模型 王颖,刘国华,赵丹枫,赵威,WANG Ying,LIU Guo-hua,ZHAO Dan-feng,ZHAO Wei
14.基于图转换的模型重构冲突检测方法 陈军冰,王志坚,CHEN Jun-bing,WANG Zhi-jian
15.文本机会发现研究综述 孙晓华,刘大昕,张健沛,徐悦竹,SUN Xiao-hua,LIU Da-xin,ZHANG Jian-pei,XU Yue-zhu
16.基于改进区分矩阵的决策表增量式属性约简 刘高峰,牟廉明,张涛,LIU Gao-feng,MOU Lian-ming,ZHANG Tao
17.基于参数关联矩阵的服务组合研究 陈楠,李建华,刘贤,CHEN Nan,LI Jian-hua,LIU Xian
18.适用于非平衡数据的多关系多分类模型 杨鹤标,王健,YANG He-biao,WANG Jian
19.多维数据的完整性验证方法 滕明岩,TENG Ming-yan
20.质量驱动的Web服务Top-K查询 金侠,杨卫东,JIN Xia,YANG Wei-dong
21.一种结构化数据缓存方法 周进刚,邢铁军,纪勇,赵大哲,ZHOU Jin-gang,XING Tie-jun,JI Yong,ZHAO Da-zhe
22.左倾堆枚举计数递推公式及实现 李言刚,孙强,LI Yan-gang,SUN Qiang
23.移动对象反向最近邻查询技术研究 王晓辉,曹泽文,谭川豫,WANG Xiao-hui,CAO Ze-wen,TAN Chuan-yu
24.基于多相关本体的模糊信息检索模型 俞扬信,YU Yang-xin
25.集中式系统的分布式通用查询框架设计 白剑斐,叶绿宽,杨文钧,丁宁,BAI Jian-fei,YE Lv-kuan,YANG Wen-jun,DING Ning
26.基于WRK的多文件句柄进程的冷冻与解冻 李旭东,张春霞,林曙光,林星,LI Xu-dong,ZHANG Chun-xia,LIN Shu-guang,LIN Xing
27.一种轻量级工作流引擎的研究与设计 蔡孝武,韩永国,蓝科,CAI Xiao-wu,HAN Yong-guo,LAN Ke
28.基于元数据的通用数据维护框架设计 李晓航,胡晓鹏,LI Xiao-hang,HU Xiao-peng
29.基于模糊逻辑技术的中间件负载平衡机制 姚全珠,孔伟,YAO Quan-zhu,KONG Wei
30.基于覆盖树的可扩展邻近搜索方法 王石,王意洁,WANG Shi,WANG Yi-jie
31.矢量栅格一体化数据结构设计与应用 王昌,滕艳辉,WANG Chang,TENG Yan-hui
32.贪心线性推移负载平衡算法 吴荣腾,WU Rong-teng
33.基于路径稳定性的MAODV改进路由协议 严秋实,万晓榆,樊自甫,YAN Qiu-shi,WAN Xiao-yu,FAN Zi-fu
34.基于速率和队长的大时滞网络AQM算法 郑博,孟相如,李欢,蒋静芝,ZHENG Bo,MENG Xiang-ru,LI Huan,JIANG Jing-zhi
35.IEEE802.16网状网络中基于队列的带宽分配 康泰,刘宴兵,KANG Tai,LIU Yan-bing
36.HPMR系统KV路由算法设计 郑启龙,王向前,王昊,ZHENG Qi-long,WANG Xiang-qian,WANG Hao
37.基于流量隔离的公平聚集器 邵华钢,程海英,王辉,李志,SHAO Hua-gang,CHENG Hai-ying,WANG Hui,LI Zhi
38.基于源端控制规律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 刘世豪,李星毅,施化吉,LIU Shi-hao,LI Xing-yi,SHI Hua-ji
39.无线传感器网络正六边形节点覆盖模型研究 赵仕俊,张朝晖,ZHAO Shi-jun,ZHANG Zhao-hui
40.WSNs覆盖的拟物力导向粒子群优化策略 林祝亮,冯远静,俞立,LIN Zhu-liang,FENG Yuan-jing,YU Li
41.基于虫洞路由的无HoL阻塞环形架构 颜晓峰,潘赟,丁勇,周升,严晓浪,YAN Xiao-feng,PAN Yun,DING Yong,ZHOU Sheng,YAN Xiao-lang
42.基于模糊逻辑的分层组播拥塞控制机制 李欢,孟相如,郑博,蒋静芝,LI Huan,MENG Xiang-ru,ZHENG Bo,JIANG Jing-zhi
43.基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网络攻防态势感知 王纯子,黄光球,WANG Chun-zi,HUANG Guang-qiu
44.面向BT的特定信息传播监测系统的实现 胡润东,蔡皖东,丁军平,HU Run-dong,CAI Wan-dong,DING Jun-ping
45.基于OpenSSL的航行情报信息安全研究 吴志军,黄俊,石贞,WU Zhi-jun,HUANG Jun,SHI Zhen
46.基于树型结构的WSN密钥管理方案 于海霞,余梅生,吴晓娟,关健,YU Hai-xia,YU Mei-sheng,WU Xiao-juan,GUAN Jian
47.一种抗压缩的矢量地图水印算法 张佐理,ZHANG Zuo-li
48.基于不可信第三方的电子拍卖方案 曹刚,CAO Gang
49.基于可信推荐节点集合的P2P信誉模型 孙秋景,曾凡平,曹勇,SUN Qiu-jing,ZENG Fan-ping,CAO Yong
50.格式兼容的视频加密算法设计与实现 朱庆生,刘金凤,葛亮,赖师悦,罗大江,ZHU Qing-sheng,LIU Jin-feng,GE Liang,LAI Shi-yue,LUO Da-jiang
51.不含双线性对运算的无证书签密方案 葛爱军,陈少真,GE Ai-jun,CHEN Shao-zhen
52.无证书密钥协商协议对跨域Kerberos的改进 陈家琪,冯俊,郝妍,CHEN Jia-qi,FENG Jun,HAO Yan
53.基于密钥协商的门限多秘密共享方案 杨捷,李继国,YANG Jie,LI Ji-guo
54.抗合谋攻击的门限签名方案分析与改进 徐光宝,姜东焕,XU Guang-bao,JIANG Dong-huan
55.基于身份的门限盲签名方案 庄晨婕,ZHUANG Chen-jie
56.针对流密码MAG算法的已知明文攻击 常亚勤,金晨辉,CHANG Ya-qin,JIN Chen-hui
57.基于知识域的多目标优化免疫算法 李凌晶,陈云芳,LI Ling-jing,CHEN Yun-fang
58.基于中位点的分层匹配算法 沈玲,王年,唐俊,汪炼,王唯翔,汪斌,SHEN Ling,WANG Nian,TANG Jun,WANG Lian,WANG Wei-xiang,WANG Bin
59.基于朴素贝叶斯的半监督学习遥感影像分类 杨伟,方涛,许刚,YANG Wei,FANG Tao,XU Gang
60.基于遗传算法的高分辨率遥感分类器融合 马永聪,方涛,MA Yong-cong,FANG Tao
61.基于可进化性的自适应遗传算法 林明玉,黎明,周琳霞,LIN Ming-yu,LI Ming,ZHOU Lin-xia
62.基于单幅正面照片的三维人脸重建方法 邓秋平,赵宇明,DENG Qiu-ping,ZHAO Yu-ming
63.基于DSmT与粒子滤波的多传感器融合 夏建明,杨俊安,张琼,XIA Jian-ming,YANG Jun-an,ZHANG Qiong
64.基于机器学习的自然特征匹配方法 黄诗华,陈一民,陆意骏,陈明,姚争为,HUANG Shi-hua,CHEN Yi-min,LU Yi-jun,CHEN Ming,YAO Zheng-wei
65.基于声纳融合的障碍环境编队控制实现 王聪颖,何衍,WANG Cong-ying,HE Yan
66.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拟态物理学优化算法 王艳,曾建潮,WANG Yan,ZENG Jian-chao
67.基于预测模型的最佳进攻球员和进攻点选择 董文杰,史豪斌,李伟华,DONG Wen-jie,SHI Hao-bin,LI Wei-hua
68.汉字识别方法综述 孙华,张航,SUN Hua,ZHANG Hang
69.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 陶国正,徐志成,TAO Guo-zheng,XU Zhi-cheng
70.融合深度信息的视觉注意计算模型 曾志宏,李建洋,郑汉垣,ZENG Zhi-hong,LI Jian-yang,ZHENG Han-yuan
71.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约束多目标优化 阳春华,莫志勋,李勇刚,YANG Chun-hua,MO Zhi-xun,LI Yong-gang
72.基于心理学模型的协同过滤推荐方法 沈磊,周一民,李舟军,SHEN Lei,ZHOU Yi-min,LI Zhou-jun
73.基于基因本体的语义相似度研究 魏韡 ,向阳,陈千,WEI Wei,XIANG Yang,CHEN Qian
环境下PCI设备实时驱动的开发 黄键,庞亚华,薛顺虎,HUANG Jian,PANG Ya-hua,XUE Shun-hu
75.ARINC659总线接口跨时钟的研究与设计 何向栋,樊晓桠,安建峰,HE Xiang-dong,FAN Xiao-ya,AN Jian-feng
76.基于RIA气象站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焦圣明,包云轩,郭静,袁成松,钱玮,JIAO Sheng-ming,BAO Yun-xuan,GUO Jing,YUAN Cheng-song,QIAN Wei
77.基于Matlab/Fluent的协同仿真技术 张晓东,张培林,傅建平,王成,ZHANG Xiao-dong,ZHANG Pei-lin,FU Jian-ping,WANG Cheng
78.温室微灌恒压组态轮灌自动控制系统 何创新,李彦明,刘成良,袁益明,HE Chuang-xin,LI Yan-ming,LIU Cheng-liang,YUAN Yi-ming
79.基于最速下降法的可制造性模型 胡志卷,杨巍,史峥,HU Zhi-juan,YANG Yi-wei,SHI Zheng
80./订阅通信模式的实时性能分析与评估 刘旭军,马跃,于东,LIU Xu-jun,MA Yue,YU Dong
81.多通道防空导弹火力单元作战仿真 阳林,刘付显,王磊,YANG Lin,LIU Fu-xian,WANG Lei
82.基于LZW的RFID标签数据压缩算法 霍华,李秀芝,马林,HUO Hua,LI Xiu-zhi,MA Lin
83.CAPS-OC终端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宁春林,施浒立,崔君霞,胡超,李圣明,NING Chun-lin,SHI Hu-li,CUI Jun-xia,HU Chao,LI Sheng-ming
84.不定长RFID标签反碰撞识别算法 李慧,张治国,LI Hui,ZHANG Zhi-guo
85.Xen系统中CPU间歇性故障的自适应策略 沈霆,李明禄,翁楚良,SHEN Ting,LI Ming-lu,WENG Chu-liang
86.IT服务管理中分布协作支持的研究与实现 严威,沈备军,YAN Wei,SHEN Bei-jun
87.交互式并行化系统ZIPS 孙煦雪,李莹,袁新宇,徐印成,SUN Xu-xue,LI Ying,YUAN Xin-yu,XU Yin-cheng
88.基于文件污染的BT文件传播控制技术 赵秋实,蔡皖东,孔劼,ZHAO Qiu-shi,CAI Wan-dong,KONG Jie
89.基于运动估计的ZigBee无线网络定位方法 唐炜,郑小林,干红华,陈德人,TANG Wei,ZHENG Xiao-lin,GAN Hong-hua,CHEN De-ren
90.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坐标转换算法 黄小辉,张兴超,刘献忠,HUANG Xiao-hui,ZHANG Xing-chao,LIU Xian-zhong
91.多因素集成的分布式应用故障诊断方法 尹殷,李巍,李云春,YIN Yin,LI Wei,LI Yun-chun
92.生物序列搜索算法hmmsearch的加速技术 李荣春,窦勇,夏飞,LI Rong-chun,DOU Yong,XIA Fei
93.一种改进的卫星空时DOA矩阵算法 许培培,龚文斌,余金培,刘会杰,XU Pei-pei,GONG Wen-bin,YU Jin-pei,LIU Hui-jie
94.陆地植物系统发育研究的工作平台构建 孟珍,陈之端,黎建辉,刘红梅,何星,林小光,张寿洲,李勇,胡良霖,周园春,MENG Zhen,CHEN Zhi-duan,LI Jian-hui,LIU Hong-mei,HE Xing,LIN Xiao-guang,ZHANG Shou-zhou,LI Yong,HU Liang-lin,ZHOU Yuan-chun
95.改进的Dijkstra算法在风暴潮系统中的应用 黄冬梅,方钱,HUANG Dong-mei,FANG Qian
96.基于SOA的面向业务敏捷性流程集成模型 王洪伟,刘勰,丁佼佼,廖雅国,WANG Hong-wei,LIU Xie,DING Jiao-jiao,Liu N. K. James
97.分布式海量遥感影像编目检索机制 谢冰川,陈荦,赵亮,李莎莎,XIE Bing-chuan,CHEN Luo,ZHAO Liang,LI Sha-sha
98.LDPC在QPSK调制下的最小和整数译码 陈正康,马林华,苏强,彭鑫,CHEN Zheng-kang,MA Lin-hua,SU Qiang,PENG Xin
99.文化遗址的三维真实感建模与虚拟展示技术 刘军,耿国华,LIU Jun,GENG Guo-hua
100.RFID读写器功率的自适应调节策略 姜涛,肖迎元,袁晓洁,JIANG Tao,XIAO Ying-yuan,YUAN Xiao-jie
1.基于Lebesgue采样的动态反馈实时调度模型 秦承刚,于东,吴文江,丁万夫,胡毅,QIN Cheng-gang,YU Dong,WU Wen-jiang,DING Wan-fu,HU Yi
2.信号交叉口本地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时柏营,杨晓光,朱彤,SHI Bai-ying,YANG Xiao-guang,ZHU Tong
3.基于演化策略算法的作业车间调度优化 刘志雄,杨光祥,LIU Zhi-xiong,YANG Guang-xiang
4.基于IPv6实名地址的可信通信机制 陈涛,罗万明,阎保平,CHEN Tao,LUO Wan-ming,YAN Bao-ping
5.基于混合法的监控系统可靠性分析 于敏,何正友,钱清泉,YU Min,HE Zheng-you,QIAN Qing-quan
6.基于网络邻域拓扑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姚灿中,杨建梅,YAO Can-zhong,YANG Jian-mei
7.基于归一化SIFT算法的不同光学影像配准 王瑞瑞,马建文,陈雪,WANG Rui-rui,MA Jian-wen,CHEN Xue
8.动态环境下的种群扩散粒子群优化算法 赵传信,王汝传,季一木,ZHAO Chuan-xin,WANG Ru-chuan,JI Yi-mu
9.基于Petri网的语义Web服务流程一致性验证 胡佳,冯志勇,徐超,王辉,HU Jia,FENG Zhi-yong,XU Chao,WANG Hui
10.光纤传感系统中光斑中心亚像素定位算法 陶珺,张霞,TAO Jun,ZHANG Xia
11.基于基集与概念格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 陈湘,吴跃,CHEN Xiang,WU Yue
12.基于TPC-C的XML数据库测试方案 司冠南,许静,SI Guan-nan,XU Jing
13.基于粗糙集与泛系等价算子的特征选择 朱颢东,钟勇,ZHU Hao-dong,ZHONG Yong
14.基于Wikipedia的语义相关度计算 刘军,姚天昉,LIU Jun,YAO Tian-fang
15.基于Agent的软件测试数据生成框架 于斯文,艾骏,张译芙,YU Si-wen,AI Jun,ZHANG Yi-fu
16.基于混合精度算法的改进HPL软件包 王磊,张云泉,刘芳芳,张先轶,WANG Lei,ZHANG Yun-quan,LIU Fang-fang,ZHANG Xian-yi
17.复杂事件处理中时间窗口的改进 刘卓扬,LIU Zhuo-yang
18.软件SIMD的研究及应用 卜士喜,竺红卫,BU Shi-xi,ZHU Hong-wei
19.基于中心点及密度的分布式聚类算法 冯少荣,张东站,FENG Shao-rong,ZHANG Dong-zhan
20.一种可信应用环境的构建方法 申永波,蔡勉,胡俊,田健生,SHEN Yong-bo,CAI Mian,HU Jun,TIAN Jian-sheng
21.XML文档的Dewey编码生成算法 吴海涛,唐振民,WU Hai-tao,TANG Zhen-min
22.自动测试中的状态生成算法 喻超,毋国庆,YU Chao,WU Guo-qing
23.对等网络中检索结果合并策略研究 谭义红,陈治平,欧阳竟成,林亚平,TAN Yi-hong,CHEN Zhi-ping,OUYANG Jing-cheng,LIN Ya-ping
24.基于全局支配图算法的覆盖测试方法 于炳霞,谷青范,YU Bing-xia,GU Qing-fan
25.基于多属性查询的P2P网格资源发现机制 李金城,武秀川,许欢欢,LI Jin-cheng,WU Xiu-chuan,XU Huan-huan
26.一种高效的动态XML文档树编码机制 胡江明,李建华,杜章华,魏锋,HU Jiang-ming,LI Jian-hua,DU Zhang-hua,WEI Feng
27.分布式系统中计算作业流的均衡调度算法 汤小春,李洪华,TANG Xiao-chun,LI Hong-hua
28.基于LDA模型的主题词抽取方法 石晶,李万龙,SHI Jing,LI Wan-long
29.事务密集型环境下的工作流自适应调度算法 李文浩,王海洋,LI Wen-hao,WANG Hai-yang
30.一种交替搜索空间拓扑关联的挖掘算法 方刚,应宏,熊江,吴元斌,FANG Gang,YING Hong,XIONG Jiang,WU Yuan-bin
31.多核计算机上并行生成类测试用例 吴惜华,钟诚,莫英红,唐金辉,WU Xi-hua,ZHONG Cheng,MO Ying-hong,TANG Jin-hui
32.基于同义词链的中文关键词提取算法 张颖颖,谢强,丁秋林,ZHANG Ying-ying,XIE Qiang,DING Qiu-lin
33.基于多视图树的多关系分类 郑利雄,陈琼,沈勇明,ZHENG Li-xiong,CHEN Qiong,SHEN Yong-ming
34.基于多域的计算几何流分类改进算法 刘杉,侯整风,LIU Shan,HOU Zheng-feng
35.基于粒极值的最简规则提取算法 何群,HE Qun
36.面向ASAP自定义指令生成算法研究 王军,周学海,WANG Jun,ZHOU Xue-hai
37.通用虚拟维修开发平台中数据库的应用 贾π,陈新来,徐晓刚,吴晶,JIA Pai,CHEN Xin-lai,XU Xiao-gang,WU Jing
38.基于时序向量聚类的周期关联规则发现算法 罗兰,曾斌,LUO Lan,ZENG Bin
39.GAF传感器网络中MAC地址空间复用算法 谢伟红,章健军,郑明才,卢新国,XIE Wei-hong,ZHANG Jian-jun,ZHENG Ming-cai,LU Xin-guo
40.基于终端移动状态的LGD触发算法 张汝云,王玉红,黄开枝,季新生,ZHANG Ru-yun,WANG Yu-hong,HUANG Kai-zhi,JI Xin-sheng
41.基于AMC的无线QoS延时性能研究 王宇,王永生,王立波,WANG Yu,WANG Yong-sheng,WANG Li-bo
42.WSN中基于可调感知半径的节点睡眠算法 范雄男,陈庆奎,FAN Xiong-nan,CHEN Qing-kui
43.加权网络的交通动力学研究 周秋花,邹艳丽,ZHOU Qiu-hua,ZOU Yan-li
44.干扰受限系统的认知用户功率控制算法 水永升,酆广增,SHUI Yong-sheng,FENG Guang-zeng
45.融合MAC和路由的跨层设计节能协议 陈伟,程良伦,卢旭,CHEN Wei,CHENG Liang-lun,LU Xu
46.基于PEGASIS的改进型WSN路由协议 陈慧娜,唐明浩,CHEN Hui-na,TANG Ming-hao
47.适用于多跳无线网络的机会路由机制 梁绍芳,武穆清,甄岩,LIANG Shao-fang,WU Mu-qing,ZHEN Yan
48.基于三层交换与VLAN的拓扑发现算法 李杰,王桃,杨文保,陈宏亮,LI Jie,WANG Tao,YANG Wen-bao,CHEN Hong-liang
49.基于Windows平台的数据包实时传输模拟 王子超,丛静,黄永锋,潘乔,WANG Zi-chao,CONG Jing,HUANG Yong-feng,PAN Qiao
50.改进的无线网络TCP协议跨层设计方法 庞前娟,李精华,嵆建波,刘晓刚,PANG Qian-juan,LI Jing-hua,JI Jian-bo,LIU Xiao-gang
51.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路由算法的改进 周琴,戴佳筑,蒋红,ZHOU Qin,DAI Jia-zhu,JIANG Hong
52.基于GLR的动态位置管理方法 陈亚娟,孟宪明,金远平,CHEN Ya-juan,MENG Xian-ming,JIN Yuan-ping
53.基于双线性对的多银行电子现金方案 孟显勇,MENG Xian-yong
54.针对CLEFIA的多字节差分故障分析 高靖哲,赵新杰,矫文成,田军舰,GAO Jing-zhe,ZHAO Xin-jie,JIAO Wen-cheng,TIAN Jun-jian
55.基于自认证公钥的多重签名方案 胡江红,朱晓宁,张建中,HU Jiang-hong,ZHU Xiao-ning,ZHANG Jian-zhong
56.改进的跨域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 刘卫红,王立斌,马昌社,LIU Wei-hong,WANG Li-bin,MA Chang-she
57.基于Snort的分布式协作入侵检测系统 薛严冬,韩秀玲,戴尚飞,XUE Yan-dong,HAN Xiu-ling,DAI Shang-fei
58.基于QPSO的单任务Agent联盟形成 许波,余建平,XU Bo,YU Jian-ping
59.基于角度泛化的SC模型匹配的行人检测 ,钱堃,HU Chun-hua,QIAN Kun
60.基于相似性分析的SVM快速分类算法 朱方,顾军华,杨欣伟,杨瑞霞,ZHU Fang,GU Jun-hua,YANG Xin-wei,YANG Rui-xia
61.基于群体距离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 麦雄发,李玲,MAI Xiong-fa,LI Ling
62.检测器实时生成算法及其应用 彭敏,唐俊,PENG Min,TANG Jun
63.基于非对称学习因子调节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毛开富,包广清,徐驰,MAO Kai-fu,BAO Guang-qing,XU Chi
64.基于参数动态变化和变异的蚁群算法 牟廉明,MOU Lian-ming
65.基于SMO的层次型1-FSVM算法 左萍平,孙赟,顾弘,齐冬莲,ZUO Ping-ping,SUN Yun,GU Hong,QI Dong-lian
66.基于DCT系数的JPEG图像检索算法 赵珊,赵倩,ZHAO Shan,ZHAO Qian
67.基于仿生双目的无人旋翼机自主着陆方法 张丽薇,谢少荣,罗均,王涛,ZHANG Li-wei,XIE Shao-rong,LUO Jun,WANG Tao
68.KSVDD及其在拒识判别中的应用 徐引玲,XU Yin-ling
69.基于形状信息的三角形交通标志检测方法 何江萍,马彦,HE Jiang-ping,MA Yan
70.基于MPI的并行最大最小蚂蚁系统 刘彩云,,熊杰,LIU Cai-yun,CHEN Zhong,XIONG Jie
71.基于GA的专业元搜索引擎结果排序算法 孔德镛,张建军,KONG De-yong,ZHANG Jian-jun
72.基于Snake模型的铁路铸件气孔检测 王珏,黄霞,邹永宁,WANG Jue,HUANG Xia,ZOU Yong-ning
73.多通道图像轮廓线提取的变分算法 金王平,飞,韦穗,梁栋,JIN Wang-ping,LI Peng-fei,WEI Sui,LIANG Dong
74.包含运动物体的图像拼接关键技术 李兆歆,张大坤,LI Zhao-xin,ZHANG Da-kun
75.一种改进的受限制自适应图像复原算法 来彦栋,陈奋,刘晓云,LAI Yan-dong,CHEN Fen,LIU Xiao-yun
76.一种基于区域的双三次图像插值算法 王会鹏,周利莉,张杰,WANG Hui-peng,ZHOU Li-li,ZHANG Jie
77.基于学习的烙画图像特征重构 王东,周世生,WANG Dong,ZHOU Shi-sheng
78.基于D-S证据理论的图像修复算法 徐永胜,王书文,李向群,XU Yong-sheng,WANG Shu-wen,LI Xiang-qun
79.基于形态学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 夏开建,姚宇峰,钟珊,常晋义,XIA Kai-jian,YAO Yu-feng,ZHONG Shan,CHANG Jin-yi
80.单图三维重构方法 吴敖,方向忠,董皓远,WU Ao,FANG Xiang-zhong,DONG Hao-yuan
81.基于自适应标记提取的分水岭彩图分割算法 谭洪波,侯志强,刘荣,郭威武,TAN Hong-bo,HOU Zhi-qiang,LIU Rong,GUO Wei-wu
82.从h.264压缩码流提取运动对象的一种方法 张智福,康志伟,ZHANG Zhi-fu,KANG Zhi-wei
83.基于小菱形-线形搜索模板的快速运动估计 任胜兵,陈元,江伟,黄自武,REN Sheng-bing,CHEN Yuan,JIANG Wei,HUANG Zi-wu
84.基于等距映射的视频水印算法 聂秀山,刘琚,秦丰林,NIE Xiu-shan,LIU Ju,QIN Feng-lin
85.基于三维小波变换的视频散列算法 文静,韩叶飞,WEN Jing,HAN Ye-fei
86.基于SURF视频分割的视频水印算法 毛运柳,黄东军,MAO Yun-liu,HUANG Dong-jun
87.基于网格的设备远程故障诊断 徐娟,韩江洪,张建军,张利,XU Juan,HAN Jiang-hong,ZHANG Jian-jun,ZHANG Li
88.基于网络的森林灭火仿真系统研究 冯晓刚,李锐,陈崇成,FENG Xiao-gang,LI Rui,CHEN Chong-cheng
89.基于电路活跃度的SPM低功耗管理策略 胡志刚,袁名举,蒋湘涛,HU Zhi-gang,YUAN Ming-ju,JIANG Xiang-tao
90.针对固态驱动器的NFTL算法性能优化 梅松竹,李宗伯,MEI Song-zhu,LI Zong-bo
91.菜单点击绩效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徐荣龙,刘正捷,XU Rong-long,LIU Zheng-jie
92.基于Lucence的个性化搜索引擎研究 李晓丽,杜振龙,LI Xiao-li,DU Zhen-long
93.面向虚拟环境的三维地形生成方法 韩飞,HAN Fei
94.基于GA的矿山企业动态生产经营参数优化 黄启富,陈建宏,HUANG Qi-fu,CHEN Jian-hong
95.基于新局域世界的BBV网络模型演化研究 周健,潘家鑫,程克勤,ZHOU Jian,PAN Jia-xin,CHENG Ke-qin
96.高性能正则表达式匹配算法评估 金军航,张大方,黄昆,JIN Jun-hang,ZHANG Da-fang,HUANG Kun
97.基于客户端的透明服务接管技术研究 何晓忠,黄永忠,杨岳,南煜,HE Xiao-zhong,HUANG Yong-zhong,YANG Yue,NAN Yu
98.基于NTFS的计算机反取证研究与实现 李步升,LI Bu-sheng
99.可重构路由交换平台中的构件分类检索方法 曲剑,汪斌强,曲晶,刘强,QU Jian,WANG Bin-qiang,QU Jing,LIU Qiang
100.基于SOA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 郭文越,陈虹,刘万军,GUO Wen-yue,CHEN Hong,LIU Wan-jun
101.iSLIP算法的指针更新方式 赖晓飞,蔡敏,LAI Xiao-fei,CAI Min
102.基于容错机制的精细药物分子对接网格 卢桂艳,郭权,LU Gui-yan,GUO Quan
103.基于UML的三维建模系统多方案动画设计 严志嘉,YAN Zhi-jia
104.基于FPGA的RapidIO-FC转接桥设计 史卫民,施春辉,柴小丽,章乐,SHI Wei-min,SHI Chun-hui,CHAI Xiao-li,ZHANG Le
1.分布式卫星在轨仿真系统研究 张连伟,刘肖琳,沈洋,贺汉根,ZHANG Lian-wei,LIU Xiao-lin,SHEN Yang,HE Han-gen
2.基于PSO的可变分数延迟滤波器设计 孙冬艳,赵加祥,赵晓明,SUN Dong-yan,ZHAO Jia-xiang,ZHAO Xiao-ming
3.基于兴趣点多特征融合的物体识别方法 李伟生,赵灵芝,LI Wei-sheng,ZHAO Ling-zhi
4.GPU核函数细化研究 焦良葆,陈瑞,JIAO Liang-bao,CHEN Rui
5.改进的GSM话音业务信道调制解调算法 杨于村,冯穗力,崔苗,叶梧,YANG Yu-cun,FENG Sui-li,CUI Miao,YE Wu
6.一种偏向延迟敏感业务的PFS改进算法 张汝云,郭淑明,罗兴国,季新生,ZHANG Ru-yun,GUO Shu-ming,LUO Xing-guo,JI Xin-sheng
7.混合属性数据流的两阶段入侵检测算法 苏晓珂,兰洋,秦玉明,万仁霞,程耀东,SU Xiao-ke,LAN Yang,QIN Yu-ming,WAN Ren-xia,CHENG Yao-dong
8.一种改进的双群进化规划算法 赵锐,陈云华,邓九英,ZHAO Rui,CHEN Yun-hua,DENG Jiu-ying
9.基于有限状态机矩阵模型的人工情绪模型 史雪飞,王志良,张琼,SHI Xue-fei,WANG Zhi-liang,ZHANG Qiong
10.基于隐私保护的朴素贝叶斯分类协议 隗晨雪,朱建明,WEI Chen-xue,ZHU Jian-ming
11.基于SOA的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框架 王卫星,王晨光,WANG Wei-xing,WANG Chen-guang
12.基于价值密度的替代与事务优先级分派策略 夏家莉,王文乐,XIA Jia-li,WANG Wen-le
13.改进的基于密度方法的态势聚类显示算法 赵恩来,郝文宁,赵水宁,韩宪勇,ZHAO En-lai,HAO Wen-ning,ZHAO Shui-ning,HAN Xian-yong
14.基于模糊理论的任务分配与调度算法 龚跃,张真真,张岗岗,马小海,鲍杰,GONG Yue,ZHANG Zhen-zhen,ZHANG Gang-gang,MA Xiao-hai,BAO Jie
15.基于树状条件随机场模型的语义角色标注 李明,王亚斌,张其文,王旭阳,LI Ming,WANG Ya-bin,ZHANG Qi-wen,WANG Xu-yang
16.面向旅游领域的语义查询扩展方法 施雅贤,李璞,肖宝,韦婷婷,蒋运承,SHI Ya-xian,LI Pu,XIAO Bao,WEI Ting-ting,JIANG Yun-cheng
17.嵌入式软件测试工具中间结构的设计与实现 李晓龙,陆建华,沈雷,罗西,严少清,LI Xiao-long,LU Jian-hua,SHEN Lei,LUO Xi,YAN Shao-qing
18.数据流上的频繁闭项集挖掘算法 陶克,王意洁,TAO Ke,WANG Yi-jie
19.基于扩展模糊时间Petri网的故障诊断 王燕平,马良荔,刘永葆,WANG Yan-ping,MA Liang-li,LIU Yong-bao
20.基于编程语言结构的通用配置代码生成方法 马强,刘佩林,MA Qiang,LIU Pei-lin
21.基于事件驱动的面向服务计算模型 何浪,史维峰,董建刚,HE Lang,SHI Wei-feng,DONG Jian-gang
22.基于代码下移的分布式软件框架 吴晨晖,王映辉,WU Chen-hui,WANG Ying-hui
23.基于失败代价风险值的Web服务事务调度算法 李壮,曹宝香,夏小娜,LI Zhuang,CAO Bao-xiang,XIA Xiao-na
24.基于虚拟日志压缩的数据同步方案 张春玲,吕震宇,刘遵峰,ZHANG Chun-ling,LV Zhen-yu,LIU Zun-feng
25.部分共享型综合业务网流量拥塞控制策略 蒋红艳,林亚平,胡玉鹏,JIANG Hong-yan,LIN Ya-ping,HU Yu-peng
26.基于蚁群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 王桂凤,王勇,陶晓玲,WANG Gui-feng,WANG Yong,TAO Xiao-ling
27.基于乘积季节模型的GPRS小区流量预测 周鑫,张锦,李果,郑伯峰,ZHOU Xin,ZHANG Jin,LI Guo,ZHENG Bo-feng
28.基于综合度量的Ad Hoc网络跨层路由协议 朱颖锋,雷磊,许宗泽,ZHU Ying-feng,LEI Lei,XU Zong-ze
29.基于聚类的拥塞控制机制研究及其改进 吴东,陈元琰,王文娟,WU Dong,CHEN Yuan-yan,WANG Wen-juan
30.机会网络节点协作缓存策略设计与实现 陈果,叶晖,赵明,CHEN Guo,YE Hui,ZHAO Ming
31.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分布式数据压缩方法 王英杰,鞠时光,阴晓加,WANG Ying-jie,JU Shi-guang,YIN Xiao-jia
32.低速Ad Hoc网络多信道接入协议设计 赵寰,全厚德,ZHAO Huan,QUAN Hou-de
33.无线自组网TCP吞吐量上界研究 陈果,李庆华,CHEN Guo,LI Qing-hua
34.基于节点合作的Ad hoc网多信道MAC协议 方理才,雷磊,许宗泽,FANG Li-cai,LEI Lei,XU Zong-ze
35.基于幂律分布的P2P信誉评估机制 李树文,LI Shu-wen
36.基于多优先级缓存队列的远程数据传输技术 李周志,王晓东,王真之,冯志敏,周宇,LI Zhou-zhi,WANG Xiao-dong,WANG Zhen-zhi,FENG Zhi-min,ZHOU Yu
37.基于最差2跳查找的P2P VoIP性能分析 王滨,沈庆国,王文化,钟勤,WANG Bin,SHEN Qing-guo,WANG Wen-hua,ZHONG Qin
38.基于扩展环的Ad Hoc网络路由发现算法 李世宝,洪利,LI Shi-bao,HONG Li
39.基于区分服务的自适应跨层调度算法 申建芳,程良伦,SHEN Jian-fang,CHENG Liang-lun
计算机工程范文 篇五
1.1实现技术、经济的一体化及资源共享
一直以来,工程建设项目在管理上都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而传统的管理方式在现如今的工程项目管理中已经不适用。并且,负责建设项目管理的工作人员管理方式落后,既不懂管理也不懂技术,导致管理出现混乱的局面。采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进行管理,将各个部门相互联系,在日常工作中交换信息,各部门的人员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技术交流,实现了技术与经济一体化。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使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可实现资源共享,项目管理需要对信息进行跟踪、收集以及处理等,过程相当复杂,并且信息量大,只是靠人为来处理信息很容易造成信息丢失。而采用计算机处理信息则不同,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信息资料,通过互联网进行整理、归类,以工程数据库为中心,进行科学管理。在建设工程管理中,会有很多资料,例如建议书、施工设计图、工程验收等各阶段所产生的材料,计算机系统根据工程信息的格式、类型等进行一体化管理,并根据各部门的需要将资料实现共享,使建设工程各个部门联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更便于管理。
1.2控制物资,实现现代化管理
在建设项目管理中使用计算机可了解到物资管理的情况,并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对物质进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工程施工中,常常需要采购工程材料,此时可通过计算机编辑限制条件,可在第一时间里了解到采购量是否满足或是大于请购量,请购量是否与设计量一致等,再采取相关措施,从而降低项目建设成本。使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还可有效提高资金的管理水平,工程项目的结算、验工计价等,均在企业内部进行,在计算机的辅助下,资金运作实现了统一管理,合理使用,满足工程需要的同时,更降低了资金的运作成本。就我国目前建设项目管理水平来看,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加入WTO之后,与世界各国的合作机会不断增多,计算机技术是拉小我国项目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项目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2.1采用计算机进行项目预算
建筑企业的生存离不开项目预算,工程项目预算是企业获得利益的关键环节,但是,建设项目预算往往比较复杂繁琐,预算人员难免在预算中出错。预算工作常常需要消耗预算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所取得的效率并不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管理部门可采用计算机来提高工作效率。采用计算机进行工程项目的概预算编制、审核等工作,计算机相关软件可达到审核、预算编制的要求,直接打印概预算资料,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而且错误率低,大大减轻了预算人员的工作量。这样一来,预算人员便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经济分析上,采用计算机相关的软件,根据公式输入数据计算出预算结果,通过计算机计算出来的结果准确率为百分之百,不仅如此,通过计算机整理出来的预算文件十分完整,并保存简单,具有安全性,需要进行更改时,打开相应文件便可更改。预算工作量大,预算人员若是单纯进行手工预算工作,则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采用计算机则不同,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预算工作,并且计算结果得到保证,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2.2评标工作
建设工程项目在施工前期需要进行投标工作,标前评审、造价询问等一系列工作都十分重要,运用计算机辅助评标工作,可将实际中的评标工作转化为电子方式评标。在招标与投标这两个项目过程中,招标的一方首先要负责的工作就是制作电子版的招标文件,电子版招标文件与传统的纸质版文件相比,更方便携带。然后招标方根据电子版的招标文件准备相关的设备,开展招标工作。至于投标方当收到电子版的招标文件之后,需要进行招标文件的填写工作,填写数据以及价格等,完成填写之后生成本件进行保存,电子存储设备上会有清楚的记录,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招标文件。电子版的招标文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实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标制度。另外,在计算机分析技术下,历史数据和招标工作存在的规律,可不断提高评审水平,使评审决策更加具有科学性。招标工作是建设项目中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将计算机科学技术运用到此项工作中,使传统的招标文件转变为电子版文件,有效提高了招标的工作效率,使招标工作更加公平化和规范化。
2.3在审计与监理中的运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下,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水平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在各个领域上都得到广泛运用。在工程审计工作中也使用到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审计工程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投资的检查核对,另一个方面是工程量的检查及核对,工程程序复杂,并且工作量大。在此工作中使用计算机技术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在审计中,计算机主要是充当监督和审查的角色,对已经竣工的工程项目进行审查和监督,并结合国家制度,对已经结束的工程、工期等一一进行审核。另外,在监理工作中亦可使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近年来,我国监理工作逐渐规范,此时,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运用到其中,可有效促进监理工作的健康发展。使用计算机技术,主要是在监理过程当中,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处理各种信息,达到控制监理整个过程的目的。传统的工程监理主要是通过手工的方式来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效率低,极不适应现如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行业需。采用计算机来完成监理工作,取代手工方式,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审计与监理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人力来完成,而这两项工作较为复杂,人工完成的过程中常常出现问题,采用计算机来完成,可使监督和审查规范化,更具有科学性,有利于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
3结语
计算机工程 篇六
1 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概述
计算机软件工程是个大范围的概念,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首先在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中要涉及到软件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在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对这些人进行管理。这些人员的能力水平,擅长的领域都不同,因此管理者应当针对不同的工作将这些人进行分组管理,让不同的人分管不同的工作,既能够方便管理者进行统筹管理工作,又能够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其次,计算机软件管理还要关注软件开发的质量。要保证计算机软件的质量,就要对整个开发和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包括数据、设备等。除此之外,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还包括对风险的管理。计算机软件工程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既有软件开发失败的风险,又包含信息泄露的风险。管理者应当提升风险意识,加强对计算机软件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
2 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中管理的范围广,项目管理水平仍不成熟,管理者尚未意识到自动化管理对软件工程管理的意义。目前,在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以下问题。
2.1 软件管理数据存在问题
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运行,离不开对数据的有效管理和运用。因此,管理者应当加强对软件数据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对数据采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集和存贮,数据存储过程中要加强风险意识,避免数据丢失、被盗或被病毒侵入。在不采用自动化的前提下,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数据需要进行人工操作和管理,人工操作和管理不可避免地會存在精确度不高,易出错,难以校验等缺点。
2.2 对环境设备的管理不足
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环境设备包含几个方面。首先,计算机软件工程开发需要大量计算机设备,这些设备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计算机硬件的防尘、防潮不到位,计算机工作环境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要保持干净除尘等,但实际工作中由于管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工作人员意识度不高,导致计算机运行环境受到灰尘、烟雾、磁场等的影响。其次,在环境设备管理方面,计算机软件工程开发需要功能强大的计算机,能够保证计算机软件正常开发,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出现计算机兼容性差,运行速度慢,严重影响软件工程的开发效率。
2.3 软件测试管理不足
计算机软件工程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软件测试是整个工程项目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因此,软件测试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有很多工作人员不重视软件的测试工作,或者没有及时进行测试,忽略了软件中存在的漏洞,给软件的使用和安全性造成了重大影响。
2.4 安全管理不足
计算机软件工程开发中,软件的安全性问题影响着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管理者应当加强安全意识,并加强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设置安全性管理策略。但是仍有一些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不够,没有严格执行企业的安全管理要求,导致信息泄露或者被病毒侵入,给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
2.5 需求与实际不符
开发计算机软件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但是实际工作当中,软件开发人员更注重业务数据、测试及开发活动,缺乏对项目的整体规划和管理,需求分析不足,与客户的沟通协商缺乏,导致开发的软件与客户的需求不符。
3 计算机软件工程的自动化管理措施
为解决以上的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升管理水平,可以将自动化理念实施到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当中。
3.1 对软件数据的自动化管理
用自动化方式对软件工程项目进行管理,需要工作人员对自动化设备进行定期检测,以防设备出错,并对软件数据进行管理,加强对软件数据的校验,加强对软件的调试工作,判定运行是否会出错,若有错误出现要及时进行修改处理。其次,在数据的自动化管理方面也要重视数据的备份,防止数据丢失、被盗、病毒侵入等。一般情况下可以利用计算机、硬盘等设备进行存储,也可以采用云储存进行备份,云储存与传统的储存方式相比较有很多好处,如储存量大、不易丢失、易恢复等特点,可以有效保存数据,提高备份的安全性。
3.2 对环境设备的自动化管理
计算机工程 篇七
一、思想政治表现
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能用“三个代表”的要求来指导自己的行动。积极要求进步,团结友善,明礼诚信,曾于××××年××计算机应用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并于××××年度被××*评为“××*”。现将任职*年来的情况汇报
二、完成本职工作的质和量
本人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丰富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计算机在企业管理方面的经验,具有较强的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将本专业与相关专业相互配合,协调解决有关技术难题,能指导工程师工作和学习。任职期间,较好的完成了公司下达的责任目标。
1、在*年至*年间,利用三年的时间,进行了××计算机网络综合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实施工程,使××企业办公自动化以及生产调度自动化走向现代化的前沿。
2、××至××年,先后为公司以及下属部门独立编制了××等具有本企业特色的软件。
3、*年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完成了总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取得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使××服务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4、参与完成了××项目。该项目投入使用后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年节约资金××万元。
5、主持完成了总公司××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
6、任职期间,不仅建设了本公司的企业内部与互联网的网站,打开企业的知名度,同时还利用最新的asp等前沿技术协助××*建立了“××网站”,使××迅速走向国际化的轨道,受到××的表彰。
7、受××的委托,为部分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累计授课达××*余课时,在授课过程中,自己能将理论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提高了本公司技术人员素质和职工素质,为计算机的普及做了一定的贡献。
8、参加撰写××中的计算机与信息工作计划。
计算机工程 篇八
【关键词】计算机CAD技术;工程设计;优势;应用
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CAD技术在国家航空和军事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逐渐扩散到其他领域。如今,计算机CAD技术已经成为工程领域非常普遍的工程设计软件,其具有设计画面清晰、设计资料易于保存、高精确度、绘图效果强大等特点,可以更好的提高工程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1计算机CAD技术的特点
1.1节省人力,设计画面清晰
在计算机CAD技术未出现前,工程设计基本上都是通过人力来完成的,并且设计工作人员通常要借助一系列的绘图工具和测量工具来进行设计图纸的绘制。该过程中由于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失误,还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这样一来会导致设计图出现修改的痕迹,不仅会影响设计画面的清晰度,而且还有可能对施工人员产生误导。当然如果出现了较大错误,则需要对其进行重新绘制,因此对工程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涌现出了一系列的绘图软件,其可以把工程设计人员从繁琐的绘图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达到了节省人力的效果,而且设计画面也非常的清晰。
1.2设计资料易于保存
计算机系统所具有的数据保存功能是其他传统保存形式无法比拟的,并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资料保存方式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例如,可以选择光盘或可移动数据设备等,而且很少有因素会对其保存质量产生影响。而传统的图纸保存,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且保存环境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设计图纸的整体质量。例如在图纸保存过程中,需要按照要求完成防潮、防虫等工作,而且保存流程非常繁琐。而借助计算机CAD技术可以实现对工程设计数据的安全、便捷保存,其不需要对数据保存环境进行处理和维护,而且不需要单独预留保存空间。
1.3精确度非常高
传统的工程设计通常以mm作为计数单位。而一些工程浩大的项目,对其设计精确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进行工程设计过程中,如果图纸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将会被带到施工现场,其所带来的影响将会是非常巨大的。而把计算机CAD技术应用到工程设计之中,完全可以避免手工绘图过程中所出现的误差,而且计算机CAD技术绘图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在工程设计绘制过程中,CAD技术自带的数据系统,会对建筑物的声场、日影等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并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从而有效提高工程设计的精确度。
1.4绘图效果强大
实际上,通过对传统工程设计图纸进行分析只能从中了解和掌握工程的各种重要数据,但是对于一些其他的因素就无法从图纸上得到准确的获取。与传统工程设计图纸相比,计算机CAD技术可以进一步优化绘图效果,尤其是CAD技术所具有的透视效果,而且该技术还能够加入光影变化元素,以更好的反映建筑材料的质感,同时还可以从各个角度对工程设计图进行查阅。
2计算机CAD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2.1三维立体效果设计
计算机CAD技术具有多方面的优势,能把工程设计人员的设计雏形和设计思路以三维图的形式反映出来,为后续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借助计算机CAD技术可以使工程设计图的外形效果和基本框架结构更加直观的呈现在人们面前,然后辅以对建筑材料的设定,对光影效果的渲染,可以更好的展现工程设计的实际效果。因此,不管设计的精确度,还是设计图的视觉效果,都明显好于传统设计图。此外,计算机CAD技术还具有工程预算功能,可以对工程造价进行初步估算,从而为工程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做到心中有数。
2.2视图效果可以进行相互转换
在进行工程设计时,为了有效降低绘图过程中工程设计人员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缓解其劳动强度。借助计算机CAD技术还可以把已经成型的三维效果图借助相应的程序转化为二维的平面图,作为现场工程施工的设计图纸。例如,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可以将已经成型的水闸三维效果图通过Soldarw、Solview等命令按钮转化成二维平面设计图纸,而且还能够进行三维图中的主观图、俯视图、左视图旋转等变化,使其成为工程设计过程中所需要的平面设计图形。而且还可以通过需要的一些标注样式或图层来完成所需要的设计要求。
2.3CAD技术再次开发利用
(1)开发多种高级语言功能。可以借助AutoLISP、VBA等计算机编程语言来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并且这些高级语言都可以顺利的装置到AutoCAD中。在进行工程设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设计结构往往存在一些相似的地方,但是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后可以发现内部比外部更加的复杂。因此,将会增加对工程设计图纸的绘制难度,此时就需要对其进行相关程序的编写,使设计图纸可以借助相关的尺寸进行有效转化,从而实现与实物之间的有效对比,以获取参数化的绘图。(2)提供更为便利的专用文件。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引入计算机CAD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其设计效果。通过对计算机CAD技术进行网络在线式的再次开发,能够帮助工程设计人员完成对线性文件的准确定义,而acad.lin是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线性文件。同时,CAD技术再次开发利用还能够提供更为便利的专用文件,并且具有一定的添加功能,以更好的发挥线型的特点,更好的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2.4计算机CAD技术对工程图中层次组织的分析
在进行工程设计过程中,借助计算机CAD技术可以更加清晰的显示其层次结构,并且工程设计图能够对不同视图下设计对象的结构进行有效的反映,同时每个设计对象所具备的图形可以把多个低层次的基本构件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以达到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传统的工程设计图一般不包括层次模型原理,从而不能对底层部件和高层部件之间的关系给予准确的反映,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的凸显出计算机CAD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优势。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图要想更完善的传递其工程内容,不仅要包含工程设计对象的外部形态,而且还需要反映出与外形相关的图形标记、尺寸及文字说明等信息。同时,不同层次之间可能出现交叉现象,如对于多层次的图形结构,当程序要在某一部件中的本体范围内进行操作,但在CAD图中一些数据信息是与另一部件相连的,运用计算机CAD技术不会对另一部件程序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是计算机CAD技术的“虚拟工作空间”。因此,当计算机CAD技术运行过程中出现交叉部分时,能够马上复制一个相同的空间坐标范围,从而使相关操作在该空间中完成,运行完成之后返回本体坐标,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对交叉部分造成的影响,而且还可以有效的提高运行的效率和质量。
3结束语
计算机CAD技术是一次革命性的创新,要想更好的发挥其作用,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对计算机CAD技术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实现对计算机CAD技术的有效推广和应用。同时,在对计算机CAD技术进行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挖掘与创新,以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作者:张晔 单位:广西桂林商贸旅游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郭腊凤,朱镇萌。计算机CAD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信息通信,2015,7(4):94~95.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计算机工程概述(新版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