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浅析《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的主题思想新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死亡诗社简介 篇一
[关键词]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教育
威尔顿预备学院以其沉稳凝重的教学风格和较高的升学率闻名,家长以孩子能入读该校为荣,但学生却称之为地狱,因为学校的教育的模式固定单调,束缚思想,校园死气沉沉。新学期文学老师基廷(Keating)的到来如同一阵春风,一反传统名校的严肃刻板,他鼓励学生们勇于尝试和突破,有自己的想法,追求自由和梦想。渐渐地,这一切深深地感染和影响着学生,一些人偷偷地重组了死亡诗社,开始勇敢地面对每一天,把握自己的人生,不幸的是悲剧也在这时发生了……
这是影片《死亡诗社》的剧情,影片体现的是教育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冲突,悲剧的发生则是这一冲突的结果。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原是文学文艺上的两大主要创作方法。 前者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因其社会背景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它倡导 “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推动了个性解放和情感抒发的要求,对个人独立和自由的强调(浪漫主义,百度百科);后者则是一种务实的社会心理,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注重事实或现实,反对一切不切实际或空想的性格,具有更多的社会性和分析性,强调创作要有明确的社会目的和思想教育作用。(现实主义,百度百科)。
这两种艺术类型进而也成为人类思想流派的重要特征,在音乐、建筑乃至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都有重要表现,同样,在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中,这两种思潮的特征也是分明的,这就形成了教育观的分野。
教育的浪漫主义主张,个体的幸福和自由至高无上,所以他们反对那种认为教育是为人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做准备的观点,反对把教育看成是促进外在与个人发展的社会政治目标,主张个人的教育须适应个人的真实自我,强调人的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美]乔治?尼勒[杨捷摘译],1989:46-50)其另一形式自由教育思想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享有绝对的自由,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谁管理都由学生自己决定,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每一个人都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形成一套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生活方式,维护个人的自由,帮助个人进行自我选择,并对其选择负责。(杨克瑞/李朝海,2008:1-3)
教育的现实主义实际上是功利主义主张,它主张教育活动只是个人被动应付环境的活动,衡量教育的标准是实现价值和创造价值,教育是为职业做准备,社会的需要就是教育的需要,也就是人的需要。为此,教育发展要以社会发展作为最高目标。(柯佑祥,2008:13-18)现实主义在教学实施中往往体现了教育秩序的严格纪律观和教学过程的严格过程观,也表现在其对教育目的的唯理性主义、对教学内容的客观实在性追求以及教学方法的统一性要求等,强调以伦理为教育普遍不变的目的,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静听、被动的地位。
影片中的现实主义代表是威尔顿预备学校和家长们。 威尔顿是一所被认为有着优秀的传统和荣耀的学校,它用严格的律条训导学生,让他们成为各高校最优秀的人才,但这实际也是一所压抑得令人窒息的高中,严厉刻板的老师,严格的纪律和规定,乏味无聊的课程,学生像牵线木偶般,只有服从,个性与思想受到无情的抑制与束缚;作为一校之长诺兰(Nolan),他的学校准则是传统和纪律,这些准则使他变得专制,用权威约定学生的方方面面,限制任何自由思想。影片开学典礼上学生们背诵校训“传统、荣誉、纪律、优秀”,但却私底下用“头韵”修辞手法改为 “嘲弄、恐怖、颓废、排泄”,以泄心中的不满。
另一群现实主义者是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他们花费巨款千方百计把孩子送进威尔顿,期望孩子通过这所学校进入美国各名牌大学读医药、法律、商业和工程等能给他们带来丰厚薪水或出人头地的专业,从此过上富裕显赫的幸福生活。最典型的代表是尼尔(Neil)的父亲,他不顾儿子的兴趣爱好和感受,根据自己的意愿为儿子安排一切。
从影片中可以看出,一直以来,学校教育自以为是其精髓的便是其传统,然而这传统是来自成人社会的现实主义的传统,成人社会,出于他们的本能,把他们的实利主义的性格灌输于学校教育的诸种体制之中,并且,作为师长和父辈,他们自以为其所做的一切均是出于保护孩子的目的。 他们认为,唯有一个在贯彻了实利主义教育的体制之下成长出来的孩子,才能够免受伤害。于是,孩子们不但学习数学,学习经济,学习法律,也学习各种规则,同时,也学会屈服。在现实主义的教育培养之下,孩子沾染上成人世界的各种气质,变得现实、善于钻营和急功近利,成为合乎社会的会计、医生、律师、政客……但是,与此同时,他们逐渐丧失了生命本质中的创造力、反叛力和活力。他们放弃了理想,也丧失了真正快乐。
浪漫主义者基廷的到来给学校和学生带来了一股春风,他带学生们在校史楼内聆听死亡的声音,反思生命的意义,他要学生汲取生命精华,抓住生命每一天;他让学生把教科书中教条的知识部分撕掉,要学生打破教条的、僵化的权威,提倡用自由的思维去欣赏诗歌的内在美;他让男生们在绿茵场上宣读自己的理想,教育他们敢于追求梦想;他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新的视角俯瞰世界…… 影片中的孩子们被这种思想所感染,老师的哲学思维让学生内心产生强烈共鸣,他们渐渐学会自己思考与求索,勇敢追问人生的路途,甚至违反门禁,重新成立死亡诗社,在山洞里击节而歌,高声读诗;讲恐怖故事,欣赏裸女画…… 生命在这里得到了尽情的释放。
威尔顿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其他变化,孩子们寻找自己行走的步调,把握对生活的选择:托德扔掉了父母送给他的文具,他终于有了表达自己看法的勇气;纳克斯虽遭到一顿毒打,但他还是坚持追求爱情;查理更是出手不凡,他在校刊上以死亡诗社的名义发表了文章主张招收女生,引起轩然大波。这显然是对古风和传统的挑战,于是学校和家长为代表的权威力量,或循循善诱,或粗鲁强硬,千方百计地干预,他们视一切传统体制外的激情为鲁莽,畏惧并且扼杀这种激情,他们宁愿要一个循规蹈矩的校园,一个像成人社会缩影的校园。
想象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心灵苏醒的浪漫主义,青春懵懂的孩子们,虽闪耀着好奇光芒,憧憬爱情和未来,但想冲出现实主义牢笼,需要何等的风险和力量!秋天的威尔顿学院上空黑压压鸟群惊飞,暴风雨却正悄悄酝酿。校长诺伦恼怒地宣布,校方将调查死亡诗社,作者如不向校方自首就将被开除。当查理利用电话恶作剧对校长的权威进行愚弄时,查理也为此受到了一顿结实的体罚。
冲突高潮是尼尔的自杀。尼尔是个彻底的浪漫主义者,然而父亲对他的管制十分严厉,他对其寄予厚望,计划他将来进医学院深造,为此严格限制尼尔的课外活动和爱好,尼尔虽不情愿,但习惯于服从。基廷的到来感染了这个压抑太久的年轻人,他醒悟:生命就应该如野马般在原野上肆意驰骋。 当他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名叫“死亡诗社”的组织时,便着手重建。更令他欣喜的是,他终于 “第一次知道了我内心要做的事!”他发现自己酷爱表演,准备将来能上戏剧学校。他在名剧《仲夏夜之梦》获得一个角色,并不顾父亲竭力反对,偷偷地投入排练和表演,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但不期而至的父亲却不由分说地将他强拉回到家,并向尼尔宣布了自己的决定:明天将他送入军校。尼尔缺乏与父亲据理力争的勇气,绝望中他用父亲的手枪对准自己,为自由和理想以死抗争,成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冲突的牺牲品。
浪漫主义的悲剧并未以此结束,校方迫于家长和社会舆论的压力,调查尼尔自杀原因,调查死亡诗社和基廷在课堂上的言行,死亡诗社的成员们或被盘问,或被开除。校长诱迫学生签名指控基廷教唆学生成立“死亡诗社”,诱惑和放纵尼尔的行为并直接导致了他的死亡。基廷由此被开除,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
实际上,浪漫主义的悲壮色彩自始至终贯穿在整个影片中,最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是基廷最喜欢引用的诗句“船长,我的船长!”也许冥冥中他早已预感到他的“另类”教育理念将面对的命运。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是美国诗人惠特曼(Walt Whitman)为悼念林肯(Lincoln)而写下的著名诗篇。林肯在任期内,他为维护国家统一、摧毁蓄奴制而领导了南北战争,取得胜利。就在美国人民欢庆胜利的时刻,反动势力雇佣的刺客杀害了他。惠特曼为此极度悲痛,写下了这首诗纪念这位伟大的英雄。诗歌的基调是悲壮的。诗人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把美国比作一艘航船,把林肯比作船长,把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废奴斗争比作一段艰险的航程。
“哦,船长,我的船长!我们险恶的航程已经告终,我们的船安渡过惊涛骇浪,我们寻求的奖赏已赢得手中。港口已经不远,钟声我已听见,万千人众在欢呼呐喊,目迎着我们的船从容返航,我们的船威严而且勇敢。可是,心啊!心啊!心啊!哦,殷红的血滴流泻,在甲板上,那里躺着我的船长,他已倒下,已死去,已冷却。”
这是基廷老师最爱的诗句,这是基廷老师用来启发学生思想的诗句。从他吟唱的诗文中,我们仿佛看到一只大船,基廷是船长,带领水手们战胜惊涛骇浪奔向目的港口。基廷的港口是以诗歌、音乐、运动、深厚的学识和热诚的心灵在无拘无束的分享中去开启一颗颗懵懂的心灵。年轻的心在他呼唤中得到指引和鼓舞,在意气风发的青春岁月里,深深地感受到生命本真的喜悦和自由的照耀。他不仅仅是学生们的导师,更是激励他们成长的精神之父,是名副其实的“船长”,但“航船”到达“港口”,船长却“倒下了”。
影片的结束似乎给人们带来希望。基廷老师默默步出教室之际,平时唯唯诺诺的托德(Todd)突然站上桌子,以基廷老师典型的“换个角度看世界”的方式向老师致敬。同学们陆陆续续登上桌子,目送基廷老师。一边是气急败坏的校长,另一边是隐忍微笑的基廷老师。
距离死亡最近的应该是生命,死亡诗社,这样一个充满黑色基调的名字,抒写着生命的最诗意与最沉重,我们在电影中看到抗争、痛苦、失败、希望,感同身受。《死亡诗社》对传统的功利的教育敲响了抗争的钟声,钟声袅袅,引人深思。
[参考文献]
[1] 浪漫主义[DB/OL].http://baike.省略/view/7785.htm.
[2] 现实主义[DB/OL].http://baike.省略/view/646950.htm#4.
[3] [美]乔治?尼勒,杨捷。浪漫主义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89(03).
[4] 杨克瑞,李朝海。教育思想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J].滁州学院学报,2008,10(02).
[5] 柯佑祥。理性主义、功利主义对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8 (03).
死亡诗社简介范文 篇二
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建功立业一直是古代士人评判生命价值是否实现的重要标准。意识到人生的短暂,诗人们更是极力想留下自己存在过的痕迹,以此来超越生死,实现生命价值。可残酷的现实却阻塞了他们的理想,导致人生价值无力证明。清代陈祚明曾论:“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者有几?……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因而他们在苦闷中毫无掩饰地表明对于功名的极度热衷,发出了不同于汉儒隐锋藏迹的异响。“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轗轲长苦辛。”人生短暂,自己为何要守贫贱?不如捷足先登,占据要位。看似露骨的言论,正是诗人们对生死清醒认识后,迫切希望实现人生价值的真实表白。
及时行乐
一些士人热衷于追名逐利,另一些人选择了及时行乐来对待如梦人生,超越死亡的威胁。如“昼短夜苦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滋”(《生年不满百》)。正如王瑶先生所说:“因为他们失去了对长寿的希冀,所以对现刻的生命就更觉得热恋和宝贵。放弃了祈求生命的长度,便不能不要求增加生命的密度。”但《古诗》中反映的及时行乐与颓废没落的情绪是不同的。它是对生命眷恋又无法挽留、想立功扬名而又不能的情况下的痛苦抉择。及时行乐表面上看来似乎是耽于逸乐,其实恰恰相反,潜藏其下的乃是对人生极力的追求,是追求不成情况下掩饰内心苦闷的无奈之举。
重情寻爱
在人生苦短,与功名不就的忧愁中,一些士人寻求现世爱情的圆满,来慰藉孤寂的心灵,为悲凉的人生增添些许亮色。对美好爱情的追寻是《古诗》中思妇诗共同的主题。而思妇诗的作者多为男性,诗中思妇的相思之情,如“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明月何皎皎》),“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凛凛岁云暮》),这些实际是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们爱情不得圆满的苦闷流露。思妇对游子情贞志坚:有人把丈夫的书信一直藏在袖中,表明自己“一心抱区区”(《孟冬寒气至》),有人看到将丈夫寄带来的丝织品做成合欢被,在缝制中融入对丈夫的绵绵相思。“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客从远方来》),思妇的情真意切实际反映的是游子对情感的热切渴望,因为他们仕途无望,客寓他乡,只能希翼从爱人那得到一点心灵上的慰藉,借甜蜜的爱情温暖他们凄凉的心灵,从而找寻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起源于西方上世纪80年代,近年来在我国逐渐兴起的生命教育,其理论认为人的生命观不能自发地形成,即使可以自发形成,也是不系统和不完善的,因而需要后天的教育。而我国的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对于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一度缺乏认识,而随着科学发展及其带来的物质繁荣也使人们对生命内涵的理解出现了物质化、平面化、简单化的倾向。这就容易使年轻人对生命缺乏深刻认识,极易产生精神追求的淡漠以及生命虚无感,从而引发不良的后果。大学阶段是青年人生命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而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促进其形成正确生命观的最重要途径之一。“生命”是文学中永恒不变的母题,鉴阅经典正是以审美方式认识人类对终极价值的探求、对人生意义的领悟。因而,浸润着生命意识的语文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最好方式之一。
如何利用大学语文教育进行生命教育与教师有着密切的关联。教师必须具有生命教育的意识,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是单纯地就作品而论作品,而是利用语文是情感性的学科特性,润物无声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以《古诗》为例,由上面分析可见《古诗》中包含着丰富多样的生命观。按一般教学要求,这部分将对《古诗》的思想内容作一般性介绍;但若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则会使其成为生命观教育的极好素材。
如针对诗人们“惜生恶死”的生命态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对此观点的看法,并由此让学生阐述自己对生命的理解。教师还可将诗人们身处乱世的境遇、平凡卑微的出身、求仕遭遇的艰难等相关背景资料介绍给学生,借以肯定诗人们在逆境中热爱生命的积极态度,激发学生珍爱生命的正面思考。借诗作中对死亡的看法,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论各自对死亡的认识。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一直避讳与死亡相关的话题。然而死亡是生命发展的必然归宿,西方生命教育最初正是从死亡教育开始的。只有正视死亡,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到生命因其不可逆性而尤显珍贵。公开地谈论死亡话题,正是正面引导学生正视死亡、珍爱生命的有效途径。
生命既然宝贵,该如何度过有限的生命也是青年学生倍感迷惘的问题。《古诗》的诗人们在汉末乱世中作出了各自的选择,因其时代原因这些生命观多少存在着消极的成分,并且这些生命观与现今社会一些年轻人的人生追求有着惊人的相似,即:过分功利的生命观、放纵无羁的生命观、沉溺情爱的生命观,这难免让青年学生感到困惑和迷失。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诗人们看似消沉的生命观背后,是对功业不就的苦闷,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消沉的反面实际是对理想信念和生命意义的不懈追寻。在此基础上,再将《古诗》中生命观与现今这几种有代表性的生命观作比较分析,让学生讨论发现——对待理想和生命截然不同的态度正是两者之间本质的区别,借此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清除对于生命或已存在的错误认识,解答他们人生路途中的生命困惑,为他们建立正确的生命观提供积极的导向和助力。
死亡诗社简介范文 篇三
第一次接触孟京辉是大学时《现当代文学课》老师推荐的《恋爱的犀牛》,我的老师认为孟京辉是这个时代中不可多得的戏剧天才,在这样一个剧场并不景气的时代中,孟京辉可谓是一个传奇,他把话剧调和成了一锅时尚喜剧的杂碎,既迎合了观众的口味,也影响了观众的口味。我不是文艺青年,从没看过剧场,只进过电影院,但孟京辉的作品有一种致命吸引力,吸引着成千上万如我这般的普罗大众。
孟京辉的作品所具备的一大特点就是即兴性。无论是演员的表演或是编剧都没有事先设定好,他让演员凭借自己的感觉演,在无数遍中选择最好的一种。同样,他也没有事先写好或是改编好的剧本,都是在排练中即兴地写即兴地改。也正是这样随性的、开放的方式让演员自己过瘾,观众更过瘾。无乱是旧版《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还是现在的新版,都可以看出演员们精湛的即兴演技在剧场表演中发挥的淋漓精致。
孟京辉说:“我们的话剧应该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状态。”这就是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关怀性,不难看出他所关注的都是一些某种意义上的失败者,然而这类群体在他的塑造中都具有诗性,以一种诗人的形象出现。《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中“疯子”也像一个诗人,“情况太复杂了,现实太残酷了,理想都破灭了,我也不想活了!”这段话一直在这个剧目中循环着有种紧迫感。每个人都带着欢乐听,带着苦涩回忆有多少人的梦想被现实磨没了,能继续有梦想支持的人又是有多幸福。 “我顶看不上那些先锋派,放十来个电视机十来个破箱子在舞台上,弄得跟垃圾场似的。还在舞台上挖水池子、放摩托车……”这段话则是孟京辉对自己的自嘲。
值得称赞的当然还有剧中的台词秉承了孟京辉一贯游戏性的特点。比如以一段童谣引出剧目,剧中又加入了一段北京童谣”我来到的天津卫,嘛也没学会……“使得整部剧充满了游戏性,有玩味。在正式开场前有一段介绍,其中最使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我们要讲一个喜剧,但并不可笑。“听起来很幽默,但是也告诉观众,这是一部极具讽刺意味的剧目。
蒙太奇式的画面应该也是孟京辉的一大特色,画面拼接感很强,象征性的场景非常多。很多画面你会觉得这与戏剧内容并没有太大关联。剧中借用《茶馆》对话片断、插入了电影播放、导演解说歌唱等等。这些可笑的、新鲜的、感性的、尖锐的语言融入在整个戏的风格基调和表达方式之中,从而也形成了非常强烈的戏剧效果。观众可感知的东西也基本上融入了观众可认知和可思索的戏剧回味之中。整个戏的结构和节奏都非常完整、非常舒服。
2013年的《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相信一定能让观众再次深深喜欢上这位导演的才气。
广州
孟京辉经典戏剧作品《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
时间: 2013.04.18-2013.04.21
场馆: 广州市第二少年宫
票价:180-380元
简介:【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讲述了一个意大利警局的故事,警察局长及警员将一个在押的无政府主义分子刑讯致死。局长找来一个疯子来编排无政府主义分子的死亡过程,以期掩盖其死亡真相。最后这批想玩疯子的警察结果都被疯子玩进去了。被观众评为"最受期待的孟京辉戏剧作品"。嬉笑怒骂愤世嫉俗,诺贝尔文学奖意大利戏剧大师达里奥·福原著。该剧在1998年首演时创造了当代实验戏剧的大剧场演出奇迹,连演30场,场场爆满,获得了学术界、艺术界、观众的热烈好评。该剧在2000年赴意大利参加都灵艺术节,该剧原作者意大利戏剧大师达里奥o福携夫人观赏此剧,并给予中国版【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极高的评价。
上海
何韵诗出道十周年 × 非常林奕华成立20周年 打造音乐舞台剧《贾宝玉》
时间: 2013.04.10-2013.04.14
场馆: 上海文化广场
票价:300—500元
简介:从古典文学《红楼梦》里,体现出人物精神,再创当代音乐歌舞版《贾宝玉》。故事从《红楼梦》最后一个章回,结束后,展开。神瑛侍者再度化生贾宝玉,又落回大观园中,从头开始、生长感情。
记忆因此回复:黛玉的到来也是爱情的到来;宝钗温婉却对真情无动于衷;与戏子琪官的友谊,换来父亲不理解的鞭笞;风流灵巧的丫鬟晴雯,病中补裘,最后却被赶走病死;湘云在他生日中带来的抽签游戏,让他看见不幸的未来;王熙凤使计让他误娶宝钗,哭死了黛玉,气坏了紫鹃,贾家一世的繁荣也落得颓败四散。
对于悲剧依旧无能为力,宝玉却也明白了自己为何需要再来。白茫茫的天地之中,他终于领悟,烧完青春之后,他真正想留下的是……
广州
开心麻花2013爆笑双戏贺岁之《夏洛特烦恼》(第七轮)
时间: 2013.04.02-2013.04.21
场馆: 海淀剧院
票价:380—1080元
简介:国际芭蕾舞巨星林佳媚的世纪婚礼正在豪华酒店隆重举行,为昔日初恋祝酒的男主人公看着周围事业成功的老同学,心中泛起酸味,借着七分醉意大闹婚礼现场,甚至惊动了110,而他发泄过后却在马桶上睡着了……
梦里他重回高中,报复了羞辱过他的老师、追求到他心爱的女孩、让失望的母亲重展笑颜、甚至成为知名作家、音乐人、网络红人,一连串事件在不可思议中火速发生,他拼命告诉自己这是个梦,
上海
台湾果陀剧场25周年戏剧季《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
时间: 2013.04.05-2013.04.06
场馆: 人民大舞台
票价:280-680元
简介:本剧根据美国著名作家米奇·艾尔邦的畅销书《相约星期二》改编,大陆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曾经为该书在大陆发行时撰写长篇序言,对书作了高度的评价。
死亡诗社简介 篇四
[关键词]《死亡诗社》;后现代主义;主要人物
一、《死亡诗社》内容简介
当我让我的学生选择一部电影观看时,他们异口同声地在几部电影中选择了《死亡诗社》。我知道这是人类对于死亡、坟墓、魔鬼、谋杀等词汇天生的好奇与偏执所致,正如我第一次看到这个片名时的感受一样,好奇地想了解片名后面的内容。然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和我们的预期完全相左的故事。故事讲述的是50年代末的美国,古老、传统而富有盛誉的威尔顿学院来了一位特立独行的新老师John Keating(Robin Williams饰)。Keating的到来给死气沉沉的崇尚古风和死板教育方法的学院带来了生气,他引领着Neil Perry(Robert Sean Leonard饰)、Todd Anderson(Ethan Hawke饰)、Charlie Dalton(GaleHansen饰)等年轻人摆脱了传统思维方法的束缚,唤醒他们心中的激情和欲望。在Keating老师的鼓励下,几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组织了名为“死亡诗社”的秘密团体。深夜他们悄悄聚集在山洞里或朗诵伟大的诗歌作品,或吹奏乐器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喜欢戏剧的Neil因为要参加“仲夏夜之梦”的演出和一贯要求严格的父亲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在演出获得极大成功的晚上父亲把Neil带回了家中,也就是在那个晚上,Neil选择了用悲剧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校方把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异端分子Keating的身亡,并令其离开校园。
这部影片是Peter Weir的上乘之作,曾得到四项学院奖的提名,并且赢得了最佳电影原创剧本奖。另外,Robin Williares的出色演技,也为本片增色不少。
二、关于后现代主义
作为一种哲学流派及思维方式的后现代主义是发生于欧美20世纪60年代,并于70与80年代梳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其核心是消解、破坏和批判现代主义,是“去中心”和“多元化”,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宽容性、无限性等特征。其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犬儒主义和感性上的快乐主义。它的主要形式是态度与价值的多元化,人们可以任意地加以选择。
后现代主义波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理论观点也不尽相同,但总的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倾向: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解构现代主体性;反对“同一性”、“整体性”,崇尚差异性。法国后现代思想家利奥塔认为,后现代科学关注的是异质性、多元性、差异性、他者性、语言游戏的多样性、局部规则的语用论建构和参与者同意的规范性。后现代科学正在改变知识的意义,同时也在表明这一改变是如何发生的,后现代科学创造的是未知而不是已知。
三、主要人物思想中体现出的后现代主义观点解读
1 Keating教育思想中体现出的后现代主义观点。
作为社会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教育机构,它的职能是教书育人,而不是模子造人。1959年,威尔顿预备学院以它凝重的风格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尊敬。在那里,教育的模式是固定的,不仅单调而且束缚了思想。然而这一切在一个新教师的手中发生了改变。John Keating反传统的教育方法给学院带来了一丝生气:在他的课堂里,他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他向学生介绍了许多有思想的诗歌;他鼓励年轻人张扬个性、告诉他们,scize the day,make your livesextraordinary(抓紧时间,让你的生活与众不同);他告诉他们顺从是危险的,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吸取生命的精华,“否则当你在弥留之际,会发现自己从未活过”;他所提倡的自由发散式的思维哲学在学生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渐渐地、一些人接受了他,开始勇敢地面对每一天,把握他们自己的人生。
他在第一堂课上,就撕去了庄严的教科书上对诗歌的规定,告诉孩子们青春的激情原可以和动人的诗句如蜜糖般从唇边滑落。他让孩子们称他为Captain(船长)。
Keating的教学方法展示了教育的另外一个目的:教育是为了教会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诗歌无法以理性坐标的方式去度量,人类充满着激情!医学、法律、经济、工程,这些只是生存的手段,诗歌、美、浪漫和爱才是生活的精髓。他告诉他们不要墨守成规,要学会站到桌子上,从另一个角度看不同的世界,告诉他们不要一味服从,因为,那对采摘真正的生命的花蕾是有害的。
他的教学方法中,体现了很多的后现代主义思想。
2 Todd思想中体现出的后现代主义观点。
Todd刚出场时,他的眼神羞怯不安,在第一堂课上,他写下了Seizlng the day,课后又把它撕去了,表明他内心对传统训诫与新鲜的Keating老师灌溉的思想之间的冲突。他常常保持沉默,面色苍白,在现实世界中胆怯地行走,唯唯诺诺,唯命是从。在死亡诗社的几次聚会上,他害怕当众朗诵诗歌,都只作为记录者存在。然而他是运的,因为拥有了Neil这样的良友和Keating老师。托德在Keating老师的影响下,从胆小怕事到最后带头站上课桌,敢于与传统对抗,他的转变是潜啬化的。Keating老师的走,他无能为力,甚至无奈地充当着指责人,在Keating离开教室的瞬间,他站在了课桌上,呼喊着:“船长,我的船长!”
他是现实的、懦弱的,然而,他会小心呵护心灵和头脑中如星闪耀的火花,那最后喊出的一声oh Cabram,Mycaptain,正是Todd勇于承担责任、思想由保守向开放转变的体现。
3 Neil思想中体现出的后现代主义观点。
Neil Perry学业优异,他俊美、聪明、顺从、宽容,他是每一个老师都会喜欢的标准好学生、父母的好儿子。在严厉的父亲的命令下,他退出了校报编辑;他有一天会成为一名好的外科医生,生活无忧,成为一名受人尊敬、衣食丰禄的中产阶级。这些早早设定好的路径正摆在他面前,一切都十全十美,他将是社会的栋梁,生活得平静而绝望,在某个午夜梦回之时,偶尔回望月色,想到青春时有过的梦想……然而,他遇见了Keating老师。从第一堂课,撕碎了第一本教科书开始,就注定了他将与那样的路分道扬镳。他太过于早慧,第一个明白了Keating提出的‘卡配匹亚’。他重组了Keating年轻时组织过的死亡诗社,带领同伴,在夜里奔向那个印第安山洞,夜的迷雾间,苏格兰风笛响起,那些年轻的身影奔行的步伐如舞蹈,正奔向自由和幻想的世界。那种激情飞越的时分,Neil真正体味到了幸福,他通过诗歌寻找到了人生的答案。他思想开放,天生宽容,性格多元,他的思想体现出了很多后现代主义观点。
然而在精神父亲Keating与现实父亲的较量中,精神在现实的蹂k下,不堪一击。Neil的生活一直是一场演出,演出一个好学生、乖儿子的角色,他演技高超,赢得一片赞许。所以,当有一天他要放弃父亲为他划定的轨道,选择另一个不可知的、可能充满荆棘与艰难的道路迹父亲震怒了。在强权的父亲面前,他的灵与肉处于分裂的状态之中:是顺从传统父亲的强势?还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年轻的他无力承担这种重负,他选择了死亡。把《仲夏夜之梦》的精灵花冠放在窗台旁,他用那把父亲长年希望他使用的外科手术刀打开通向坟墓的道路。
影片名为死亡诗社,也许正是借用了向死而生的含义,只有让不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思想、那部分灵魂死去,才能真正把握住属于心灵的那部分生命。开始真实的生,清醒的生、有意义的生!而割舍和死亡都是伴随着痛苦的,所以有了月光下走向生命终结的Neil,有了被迫离开学校的Keating,但,痛苦的背后是新生的孕育,所以,影片让我们看到了Todd,看到满教室的Todd们,这就是延续和未来。
死亡诗社简介 篇五
看完电影《死亡诗社》,最受感动的,还是尼尔死后那些男生在雪地中跌跌撞撞的样子:纯白的雪覆盖了茫茫大地,仿佛一切都沉寂了;雪白雪白的雪是上天对尼尔最崇高的祭奠。我和那些男生一样,被深深感动的,是尼尔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当顽固专制的父亲冷酷地封杀了他对表演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时,尼尔在一声沉闷凄厉的枪声中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以一种绝望的姿态宣告自由和梦想在残酷现实面前的破碎。尼尔就这样取走了自己的生命,但是我以为他却比很多活着的人更尊重生命,更热爱生命,也更接近生命的真谛。正是因为这种对生命的无比敬畏,他戴着自己演戏时的荆棘王冠,赤裸着上身推开卧室的窗户,张开双臂感受着自然之风的最后一次吹拂……当白雪混合着月光飘洒在他年轻的肌肤上时,他一定想到了耳边曾经响过的低沉声音――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获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他一定想起了自己得到饰演主角机会时的自豪,想起了在舞台上放开自我尽情展露表演天赋时的快乐,想起了立于台上被鲜花掌声所鼓励的满足……
面对皑皑白雪,尼尔扬起了嘴角,舒展了笑颜,听见了整个世界的自然万物都在无声地呐喊。
这一刻,唤起的是我对生命的思考:生命是什么,我们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记得2007年的一个夏日,刚结束中考的我,坐在老家的院子里,头顶上是棵树冠很大的泡桐树,手里捧着一本《巴尔蒙特诗选》。当我读到《为了看看太阳,我来到这世界》时,一个邻居走过来。问我在看什么书。我给他看了看封皮。“看这样的书有什么用呢?”他问我。我当然不能回答他,难道我要对他说,读它可以让我感受到生命的价值?我想,他一定会问我,小小年纪。你懂得什么是生死?
找基廷的《死亡诗社》找了好久。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以为它是一部恐怖片,可看到这部电影简介的时候,我就为它着迷了。今天,在语文课上,我和我的同学一起在泪水中看完它,对生与死有了更多的感触。
“啊,自我,生命,因为你的存在,因为生命和个体的存在,因为伟大的戏剧在继续,因为你可以奉献一首诗……”
伟大的戏剧还在继续,而我们也可以奉献一首诗!因此,我在文首已付上了我的一首诗――《为生命献上一首诗》。
活着,并且活得有意义,有梦想,有追求,这就是对生命最大的体悟和热爱。“我们读诗写诗,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员,而人类充满了热情。医药、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高贵的理想,并且是维生的必需条件。但是,诗、美、浪漫、爱,这些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追求诗歌,本身就是追求浪漫,追求自由,追求真善美,追求生命价值的过程。这样的生命本身就是一首诗!
《死亡诗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篇六
[摘 要] 美国电影《死亡诗社》是一部关于自由、生命、教育和传统的教育影片,主要讲述在威尔顿预备学校,一群中学生在基廷老师反传统的教育影响下,打破传统守旧思想和教育制度的束缚,学会生活、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学会尝试、活出自我的故事。本文通过对基廷老师几个教学场景分析,表现了基廷老师的独特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让我们深刻明白何为好的教育、何为好的教师。
[关键词] 《死亡诗社》;基廷;教育
《死亡诗社》又名《春风化雨》,这是一部关于青春成长的影片,被无数人称为教育经典。这部教育反思巨片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充满了张力的诗意和激情的同时,揭示了教育的真谛,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教育改革的步履维艰,但在充满激情的基廷老师身上却让我们看到教育的希望,明白了教育的另一条道路,“春风化雨”。
影片反映的是1959年美国贵族化的威尔顿预备学院的教育情况,它以75%高升学率、悠久历史、良好的声誉以及凝重的风格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尊敬。学院固定且单调,恪守传统、荣誉、纪律、卓越。这四大信条犹如四座大山压在学生心中,囚禁了他们的天性,私底下孩子们把它改成:虚伪、恐怖、颓废与污秽。同时,他们还把学院称之为“地狱”来表达他们内心的强烈不满。影片开场时庄严肃穆的开学典礼充分体现了这一“地狱”对学生强大的威慑力与禁锢力,它将每一名学生棱角磨化,变得循规蹈矩,加工成统一包装的合格产品。而新来的幽默睿智的基廷老师则成为这古板沉闷的威尔顿学院里的一束不合时宜的阳光。
基廷老师摒弃了刻板与教条,用独特的反传统的教育方式带领学生走向一条充满挑战和梦想的求知路。他教学生Carpe Dime,及时行乐,让生活与众不同;让学生撕掉教科书的导言,教育学生打破教条僵化的权威;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启发学生在操场上走出自己独特的步法;让他们在绿茵场上宣读自己的理想……可以说,影片中基廷老师是学生美好理想和残酷现实之间的纽带,他以诗歌、运动、音乐、热诚以及渊博的学识,开启了一颗颗懵懂的心灵。
影片中学生众多,个性鲜明。成绩优异、充满活力和激情、绝对理想主义的尼克;胆大妄为、古灵精怪的查理;内向自卑的托德;坠入爱河无力自拔的诺克斯;服从权威、明哲保身的卡梅隆……在新颖思想与传统教条发生冲突,在梦想与现实发生碰撞,这些学生慢慢发生了变化,他们重新组建了死亡诗社,查理完全放开了自我;尼克第一次违背父亲的意愿,去实现自己的演员梦;诺克斯勇敢地去追求他的爱情;连胆小的托德也找回了勇气。这群被禁锢压抑的学生在基廷的人格魅力感染下,明白了青春就应该肆意挥洒,生命就应该激情燃烧,梦想就应该自由放飞。
影片以尼克的自杀和基廷老师的被辞为结局,这无疑反映了在学校和家长这强大的传统旧势力面前勇于改革的教育者的势单力薄。虽然是一个沉郁的结局,但当基廷离开时,最为懦弱的托德勇敢地站到课桌上,大声说:“船长,我的船长!”……我们知道,基廷老师的教育是成功的,他教会了学生独立、自由、探索和热爱。
整部电影耐人寻味,它告诉我们何为好的教育、何为好的教师。影片中基廷老师的新颖独特的追求自由理想、张扬个性的教育观念发人深思,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教育给人启迪。
一、学会生活
一位优秀的老师应该成为青春的领航人,引导孩子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己并思考人生。当有着温暖笑容的基廷老师第一次出现在我们眼前时,一种独特的睿智、风趣而又诗意地气质让我们如沐春风。在和学生第一次见面自我介绍时基廷就诗意地嘱咐他们,要用惠特曼的诗句来称呼他:“Oh, captain,my captain!”
第一堂课,基廷吹着口哨,手插裤袋,悠闲地穿过教室走到后门,让学生目瞪口呆。接着,他带领疑惑不解的学生远离井然有序的教室来到校史陈列室。这与前面乏味迂腐的几何老师和拉丁文老师上课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面上离经叛道,却直指生命。他让学生们停下烦躁的脚步,去细看走廊上挂着的那一张张因年代久远而发黄的已故校友照片,聆听死亡的声音,反思生的意义。他说这屋里的每个人总有一天都要停止呼吸,僵冷,死亡,所以要把握今天,让生命超越凡俗。seize the day,他让学生们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和短暂,告诫学生要及时行乐,品尝生活的精髓,让人生与众不同。“花堪折时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基廷老师的惊世骇俗的言论在这些长期被压抑的孩子心中无异于引发了一场地震。
船长告诉我们:要做生命的主人,而不是生命的奴隶。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说:假如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那我们至少应该改变我们的生活,自由自在地活着。基廷老师就是学生们成长的人生导师,年轻懵懂的心在他的感召下得到指引和鼓舞,在意气风发的青春岁月里,深深地感受到生命的真谛和自由的喜悦。
二、学会思考
第二节课,学习英文诗歌鉴赏导论部分,基廷给出了“一派胡言”的结论,他说:“撕吧!这是一场战争,它关系到你们的心智和灵魂,你们要学习独立思考。”他告诉学生,如果拜伦和莎士比亚被僵化的理论所遮蔽,那么就把这些理论从教科书里毫不犹豫地撕掉,他还说书本并非就是金科玉律,尽信书不如无书。
接着,基廷热诚地告诉学生,读诗并不是为了技巧,而是因为对人类充满了热情,他说:“医生、律师、商人、工程师,这些都是高贵的理想,但是诗意、美、浪漫、爱才是我们活着的原因。”他指出诗歌需要用生命去体验,而不是刻板的横纵坐标的理论分析。感受诗就是在感受生命,诗歌的魅力在于它对生命的体验与诠释,所以他告诉学生每个人都要为生命贡献一首诗歌。
基廷在所有学生愕然的表情中公然站到讲桌上,告诉学生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而且他还鼓励他的学生一个个站上去感受,孩子们惊奇地发现这种感觉如此奇妙,换一个新的角度和高度去观察原本熟悉的环境呈现在眼前的居然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他告诫他的学生,“一旦觉得自己懂得,就必须换一种角度来看。这可能显得有些荒唐,或者愚蠢,但必须试一下。同样读书的时候,不要只想作者怎么看,想想你自己怎么看。”要学会独立思考,有自己见解。他说:“你们必须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因为你越迟开始寻找,找到的可能性就越小。”
三、学会创新
第三节课,基廷把学生带到庭院,让三个同学排成一列走路,刚开始三个人的步子个性淋漓,走着走着,再加之基廷在旁边喊着口号:“左, 左,左右左……”三个人很快步调一致,其他旁观的学生也跟着步调整齐地鼓掌。这别出心裁的“散步”活动,让学生既生动亦深刻地体验了盲从、随大流好像是人的“天性”,同时也让学生们深刻明白:走自己的路,坚持自己节奏不从众,拥有独立品质的可贵。基廷告诉学生,“不在意大众的态度,做你想做的,走你想走的路”。每个人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坚持自己的观点,在人生的道路上寻找属于自己的路,走出自己独特的“走姿”。当校长很不赞同地问基廷,为什么要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走来走去,而不是在教室里上课。基廷老师很一语中的回答:“教育的根本是学会自我思考。”确实,我们教师往往用自己的思考代替学生的思考,忽略了学生的需要,抹杀了学生独特的个性,威尔顿预备学院如此,我们中国现行教育亦如此。
伟大的教育应该教会学生独立,学会创新,而不是亦步亦趋,人云亦云。基廷老师用操场上的行走引发我们对人生的思考,让我们明白保持自己独立性的困难与重要,而生命恰恰因为这种独特才彰显出其价值。基廷说:“你们用不着表演,完全为你自己。”所以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步伐走出最真实的自己,走出与众不同的自己,活出属于自己的那份自由。
四、学会尝试
托德,一个羞涩内向但内心却很丰富的男孩,在他优秀的哥哥的光环下显得自卑怯懦。基廷老师那一番关于生命的言论在托德内心起了涟漪,他拿起笔在纸上一笔一画地重重写下“seize the day”,虽然后来把它揉皱扔到了桶里,但充分地表明了他内心的挣扎。
基廷发现了这个不善于表达、封闭但却丰富的小伙子,看出了托德内心的恐惧,知道只有释放他自己才能激发出他潜在的激情。在课堂上,他叫托德朗诵自己的诗作时,托德没有勇气推脱自己没有完成。基廷对怯懦并不宽容,“托德·安德森认为他内心的一切都是无价值和难堪的”。基廷激动起来,在黑板上写下惠特曼的诗句,让托德上台对墙上惠特曼的挂像进行描述,再让他闭上双眼尽情想象,最终在基廷老师的谆谆教导之下,托德喊出了自己内心野性的狂叫“他看起来像个牙齿流汗的疯子”,自信的惊喜第一次出现在托德的脸上,一种坚定从心底油然而生。他的热情与想象力被基廷一点一点激发出来,吟出了发自灵魂的诗篇,新奇而又深刻,震惊了全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托德,光彩且充满活力。
五、活出自我
基廷和学生在《欢乐女神》的歌声中激情奔放地踢球,他让学生踢球之前每人念一句激励自己的诗歌,他挖掘学生们的潜能,点燃他们在理性的现实之下隐藏着的激情梦想。他让学生明白人生的路应该由梦想来引导,由个人自己来创造,而不是让他人来规划。活出自己,释放自己,其实就是这部电影的主题。
在追求自我的过程中,基廷老师教学生要理智且智慧,尽量控制在理性可行的范围内,但仍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尼克的死和查理的退学。“惟有在梦中才有真正的自由。”基廷如是说。但我们明白唯有积极争取才能无限接近自由,尼克的死告诉我们,没有了梦想的生活比死亡更可怕。
“传统,教育,帮他们进入大学做准备,其他方面顺其自然”,这是校长对基廷的警告。拉丁文教师说:“把十六七岁的孩子培养成为独立思想者,天方夜谭!”“基廷,离我儿子远点!”尼克父亲愤怒地吼道。这些是强大的守旧势力对基廷教育改革进行威胁和阻挠。在影片的最后,孩子们集体站到了桌子上,向他们的青春领航者——基廷老师——送行致敬!这是一个无声的画面,给我们的心灵前所未有的震撼冲击。这是一次意味深长的对视,无数目光饱含着复杂的感激和不舍的深情。面对这个世界,孩子们第一次做出了发自内心的选择,一个愿意承担后果的选择。当一双双沉着有力的双脚纷纷踏上桌椅,我们终于看到了,传统的教育方法终于在校长无力的号叫中败下阵来。
《死亡诗社》是一部关于青春和教育的经典影片,语言智慧,富有哲理。特别是基廷老师的精彩台词和他的诗意片段,给人无限的艺术熏陶和人生启迪,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渗透进学生干涸的心田,点燃了他们生活的热情,让他们重获新的生命。虽然最后基廷老师离开了,但孩子们却已经懂得“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这首诗的真谛!
[参考文献]
[1] 周亚飞。浅析《死亡诗社》中基廷老师的教育思想[J].文教资料:高教版,2009(09).
[2] 孙勇。电影《死亡诗社》的教育启示[J].中国德育,2010(08).
[作者简介] 陈燕(1982— ),女,四川广安人,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二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
死亡诗社简介 篇七
>>电影《死亡诗社》的教育启示 电影《死亡诗社》中的反抗精神 电影・死亡诗社 《死亡诗社》中体现的美国浪漫主义 从话轮转换角度解析电影《死亡诗社》中尼尔的悲惨结局 《死亡诗社》:涅磐重生的青春祭奠 从《死亡诗社》的悲剧反观教育的深层本质 《死亡诗社》:教育浪漫主义的悲壮 《死亡诗社》异化主题下的情感因素解析 浅析《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的主题思想 影片《死亡诗社》中的大学理想 从《死亡诗社》看教育的目的:为了未来,还是为了当下? 《死亡诗社》:自由和希望的信仰及诗歌的真谛 解读《死亡诗社》主要人物思想中体现的后现代主义观点 美国冠心病死亡率下降的启示 从《死亡诗社》谈人生和教育 美国电影《忠犬八公》热播的启示 论美国奇幻电影的启示意义 美国动漫发展对中国动漫电影的启示 美国电影中美国梦的变迁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 叶海智。信息技术与情感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64.
[4] 王澍,段啵升,姚玉香。论成长电影中的人性假设及其对学校教育变革的启示――以《死亡诗社》《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1(05).
[5] 陈燕。《死亡诗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J].电影文学,2013(16).
死亡诗社简介范文 篇八
关键词:简单而深邃 幽默而内敛 不确定性 文体风格
“‘文体’一词涵义颇多,既可指某一时代的文风,又可指某一作家使用语言的习惯;既可指某种体裁的语言特点,又可指某一作品的语言特色。”[1]弗罗斯特诗歌文体研究主要侧重诗人语言特点的分析,通过对诗人诗歌语言特点的研究,诗人简单而深邃、幽默而内敛的不确定性文体风格将逐步呈现于读者眼前。
一。简单而深邃
弗罗斯特坚持诗歌创作要“以情趣开始,以智慧结束”,因此,诗人朴实无华、通俗易懂的作品里往往蕴含着其对人生、对自然的深邃哲思,如诗歌《天意》:
我发现一只斑纹蜘蛛,肥胖而白嫩,
在白色的万灵草上,捕到一只飞蛾
像抓住一件僵硬的白缎子衣物――
把死亡和枯萎的特征糅合在一起,
糅合在一起,正好用来迎接清晨,
一如女巫的清汤把百味调和――
雪花般的蜘蛛,泡沫般的花朵,
拖着死亡之翼一如纸糊的风筝。
那花朵是白色又有什么相干,
还有那路边碧蓝而纯洁的万灵草?
是什么让蜘蛛爬上高端,
在那里把飞蛾捉弄在夜间?
有什么使人惊骇可比这阴暗的天意?――
倘若天意连这样一桩小事也能控制。[2]
此诗虽然风格简朴,却意蕴深远。诗歌看似一首意大利体的十四行诗,却一反传统意大利体十四行诗的结构特征:传统意大利体十四行诗会被分成两个诗节,第一诗节由八行诗句组成,旨在提出问题,第二诗节由六行诗句组成,意在回答第一诗节中的问题。《天意》中,诗人却在第一诗节先描写一个情景,而在第二诗节提出问题。对传统意大利体十四行诗写作结构的背离并非诗人的随意之举,而是他别出心裁之处。传统意大利体十四行诗的“提问―回答”式写作结构常给读者带来圆满之感,因为诗中所提问题的困惑都会在第二诗节给予解答,而弗罗斯特一反常规的“情景―提问”式写作结构不得不让读者对那未解的问题充满困惑、浮想联翩。这样的写作结构赋予了读者更多的解读可能,让他们能在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里探寻诗歌所蕴含的深邃内涵。
第一诗节里,诗人以直接平实的语言描述了一只肥白的斑纹蜘蛛在一朵白色的万灵草上捕食一只飞蛾的情景。对此,读者似乎觉得简单易懂,毕竟这是自然界里时常发生的事情。然而第二诗节中,诗人突然话锋直转,不再描写蜘蛛捕蛾之事,而是一连使用了三个以“什么”进行提问的疑问句:“那花朵是白色又有什么相干,/还有那路边碧蓝而纯洁的万灵草?”“是什么让蜘蛛爬上高端,/在那里把飞蛾捉弄在夜间?”“有什么使人惊骇可比这阴暗的天意?――/倘若天意连这样一桩小事也能控制。”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却让读者百思不得其解,他们不仅找不到为什么本该是蓝色的万灵草却莫名其妙地变成白色的原因,也说不清楚是什么让蜘蛛能隐藏在万灵草之上并最终杀死白飞蛾的原由,难道这就是诗人所谓的天意?而天意到底为何?对读者来说,仍旧对其知之甚少。可以说,此诗是弗罗斯特简单而深邃的典型文体风格的体现:在看似简单的诗歌外表下隐含着诗人对人生、对自然的深邃思考。
投林
我到了树林的边缘,
鸫鸟的鸣唱――哦听!
现在,外面若是黄昏,
里面,便是幽冥。
一只鸟已飞临林中幽冥,
双翼依然轻盈灵巧,
为寻找栖息之处好过夜,
虽然它依然在鸣叫。
太阳的最后一缕光线
在西天正在死亡,
余一息尚存者,留待一曲
活在鸫鸟的胸膛。
远方柱林隐隐的黑暗里
鸫鸟的圣乐在继续――
那无异于一声召唤
投入黑暗和悲戚。
哦不,我是出来看星的,
我却不愿投林去。
纵然邀我也不去,
何况是邀请无稽。[2]
再如诗歌《投林》,此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我”不愿进入幽黑树林之事,而事实上,诗歌并非表面所读那般简单。此诗是诗集《见证树》(1942年)的收录作品,而从1934年到1940年间,诗人正遭遇了一系列家庭苦难。1934年诗人最心爱的女儿玛乔丽死于产褥热;1938年其妻埃莉诺因心力衰竭而去世;1940年其子卡罗尔开枪自杀身亡。亲人们的相继离世使诗人跌入了人生低谷,却也让他洞悉了生命的真谛,如《投林》所吟诵:“哦不,我是出来看星的,/我却不愿投林去。/纵然邀我也不去,/何况是邀请无稽。”因此,此诗并非简单的田园诗作,它是诗人经历生死离别痛苦后的有感而发。
弗罗斯特有关“树林”的诗作可谓比比皆是。“树林”多以幽黑、深邃的形象展现于读者眼前,常意指“自然”,很少涉及其他。但《投林》中那片幽冥树林却一反常态,它不再是自然的化身,而是死亡的象征。诗以一只鸫鸟在林边吟唱开篇。“我到了树林的边缘,/鸫鸟的鸣唱――哦听!/现在,外面若是黄昏,/里面,便是幽冥。”以林为界,林外是黄昏人世,林内则是幽冥死亡。诗中“鸫鸟”无疑是死亡的信使,它鸣唱着,以歌声引诱生灵进入死亡之林。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正如闯入死亡之林的鸟儿,顷刻消亡,不复存在,留下的仅是悲凉。亲睹鸟儿死亡的“我”自然不愿就此结束美好的生命,对死亡的召唤,“我”断然拒绝。
死亡让人心生畏惧、让人沮丧失意。然而《投林》中,“我”虽亲睹死亡,深知死亡会让鲜活生命瞬间消逝的恐怖,“我”却毫不惧怕于它。“哦不,我是出来看星的,/我却不愿投林去。/纵然邀我也不去,/何况是邀请无稽。”“我”热爱生命的美好,自然不会轻易赴死亡之邀。可见,《投林》是诗人经历亲人离世痛苦后的心声之作――生命如此美好,更需倍加珍惜。它是诗人简单而深邃文体风格的代表之作。
二。幽默而内敛
简单而深邃是弗罗斯特诗歌毋庸置疑的典型文体风格,但幽默而内敛也是弗罗斯特诗歌文体风格不可否认的典型特点。“幽默是弗罗斯特诗歌情感与智性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元素。弗罗斯特的幽默元素不仅存在于他诗歌的句里行间,也存在于他的‘意义声音’之中,而且常常是惟妙惟肖地融入他的整个诗歌创作艺术。虽然难以琢磨,也不容易言表,但是读者总是能够在阅读弗罗斯特诗歌时深切地体悟到他那几乎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诙谐和幽默。”[3]
早防,早防
那个形容枯槁的丑老太婆,
那提着桶来擦楼梯的嬷嬷,
就是当年的美女阿比莎格,
就是曾走红好莱坞的影星。
有多少巨星名流背时倒运,
叫你没法不怀疑气数会尽。
早辞人世可逃脱晚年悲境,
但若是命中注定寿终正寝,
就得想办法死得不失身份。
设法垄断所有的股票交易!
如果必要也不妨组阁登基,
这样就没人叫你丑老婆子。
有些人凭其学识维护尊严,
有些人仅凭诚实保持体面,
他人之法亦可为你的手段。
沉湎于对昔日辉煌的回忆
既防不了晚年被漠然视之
也防不了临终时独卧枕席。
最好买些友谊守候在身旁,
这样便可以死得体面风光,
有总比没好。早防,早防![4]
《早防,早防》是一首带有幽默而内敛文体风格的诗歌,诗人将“如何从容谢世”这一严肃主题置于一个轻松而诙谐的语境之中,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外轻内重的诗歌审美享受。
诗歌伊始,诗人就调侃道:“那个形容枯槁的丑老太婆,/那提着桶来擦楼梯的嬷嬷,/就是当年的美女阿比莎格”。从过去风华绝代的好莱坞美女到如今形容枯槁的丑老太婆,这样的反差的确巨大。那么,世人如何才能不再步阿比莎格的后尘?诗人以诙谐的语气给出了他的建议:“早辞人世可逃脱晚年悲境”。当然,考虑到有人注定要寿终正寝,诗人又以调侃式的语气给出了他的温馨提示:“就得想办法死得不失身份”,如:“设法垄断所有的股票交易!”“如果必要也不妨组阁登基”,当然也可“凭其学识维护尊严”“仅凭诚实保持体面”。最后,诗人不忘呼吁:“最好买些友谊守候在身旁/这样便可以死得体面风光,/有总比没好。早防,早防!”在诗人轻松的调侃下,“如何从容谢世”这一严肃话题已俨然成为他笔下的闲谈话题。
通过此诗,弗罗斯特幽默而内敛的典型文体风格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正如弗罗斯特自己所说:“风格乃人格。但毋宁说风格是作家诗人自己采用的方式……如果它表面上是严肃的,那它肯定有内在的幽默。如果它表面上是幽默的,那它肯定有内在的严肃。严肃性和幽默感谁缺了谁都不行。”[4]
不完全在场
我转身对上帝讲
人世间如何绝望;
可我发现糟糕透了,
原来上帝不在场。
上帝转身对我讲
(请诸位莫要发笑);
上帝发现我不在场――
至少不完全在场。[2]
《不完全在场》是另一首具有幽默而内敛文体风格的诗歌。第一诗节,“我”向上帝倾诉人世疾苦,希望得到上帝的帮助,却发现“原来上帝不在场。”第二诗节,当上帝对“我”布道之时,却发现“我”也不在场,“至少不完全在场。”缺席的上帝和心不在焉的“我”完美地勾勒了人与上帝难以沟通的可笑局面,也正是在此幽默的文体风格下,人类所谓的虔诚信仰被嘲讽,人们不得不认真反思之本质。
由此可见,弗罗斯特诗歌的文体风格极具不确定性,既有简单的深邃性,也有幽默的内敛性,而诗人正是通过这种不确定的文体风格向读者展现了其诗歌的独特魅力,让读者在那些看似通俗易懂、诙谐可笑的作品里深层次解读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邃关系,从而发掘人生之真谛。
参考文献
[1]秦秀白。文体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1.
[2](美)罗伯特・弗罗斯特。弗罗斯特诗歌精译[M].王宏印,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285,323,303.
[3]黄宗英。弗罗斯特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249.
浅析《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的主题思想 篇九
摘 要:剧情片通常是指由现实生活中常常真实存在但往往不被大多数人所注意的事件而改编的故事性电影。其节奏往往比较的慢,但是情节相对紧凑,往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一定人群的生活状态的写照,容易使观看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死亡诗社》就是其中的经典之作,它反映了在那个时代英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且阐述了一些人生哲学。本文仅从该影片的主题思想入手,结合个人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感悟。
关键词:死亡诗社 主题思想 自由 梦想
(一)《死亡诗社》剧情简介
《死亡诗社》讲述了以沉稳凝重的教学风格和较高的升学率闻名的威尔顿预备学院里新来了一个文学老师John Keating,他的到来如同一阵春风,一反传统名校老师的严肃刻板。他带着学生们在校史楼内聆听死亡的声音,反思生的意义;让男生们在绿茵场上宣读自己的理想;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新的视角俯瞰世界。老师自由发散式的哲学思维让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们渐渐学会自己思考与求索,勇敢的追问人生的路途,甚至违反门禁,成立死亡诗社,在山洞里击节而歌!他的教育宛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留在每个人心里。
(二)《死亡诗社》主题分析
①自由发散式的思维哲学
威尔顿学院有四大信念,分别是传统、荣誉、纪律和优秀,在这样的信念下,学生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考上常春藤类的高等学府。在这种传统、庸俗、约束的教育方式下,学校里的气氛死气沉沉,学生们的生活枯燥乏味。Keating 的到来像一阵春风,吹皱了学校的一潭死水。在他的课上,他让学生们不要拘泥于书本,要学会自己独立思考,提倡自由发散的思维哲学,经常用不同的角度看事情。
中国的教育一直都是“填鸭式”的,学生们早已习惯了被动的接受,产生了思维定势,人云亦云。还记得在电影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书本上说可以用坐标轴来判断一个诗人的伟大程度,于是Keating 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坐标轴,下面的学生托德也拿出笔记本,用直尺一丝不苟的照着画。看到这里,我仿佛一下子看到了自己。我简直像极了托德,一样的胆怯,一样的自卑,一样的畏缩,一样的循规蹈矩。我好像被击中了一般,心里有点堵堵的,我就是这样的,不管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是有用还是无用的,都会不加思索的抄下来,我早已习惯了不动脑子。
②及时行乐(seize the day)
我们都会死亡,人的一生是极其短暂的,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总该做点有意义的事。电影中的Keating老师在第一次上课时就让他的学生们到校史楼内聆听死亡的声音,反思生的意义,告诉他们要及时行乐。我觉得及时行乐翻译为“seize the day”比较好,抓紧时间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随心所欲,自由自在。
“人是一棵脆弱的芦苇”,在永恒的自然面前,人显得那么渺小,生命本已短暂,却又充满了那么多的变数,我们有什么理由去虚掷自己的人生呢?Keating老师的出现就像一缕微光,照亮了学生们灰暗的生活。那些学生原本循着既定的轨迹,遵从父母的意愿,学习着一些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东西,生活毫无激情可言。可是,老师的到来改变了他们,他们开始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开始对生活充满激情,开始寻觅心灵的自由,开始想要寻求改变,开始学会欣赏诗歌艺术的魅力。
③努力寻找自己内心的声音,坚持自我
有一个词叫做“dream”,曾经的我们都是有梦想的,对生活满怀憧憬。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渐渐忘却了最初的梦想,忘记了自己内心最深切的渴求。在电影中,Keating老师鼓励学生们追寻自己想要的东西,挖掘自己的潜力,他是了解、关心学生们的,他知道学生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一直很希望能遇上这样的老师,只可惜天不遂人愿,这样的老师实在是太少了,这样的老师也是异类。在这个世界上,有勇气当异类的人真是不多。
我想我们还是应该努力寻找自己内心的声音,坚持自我。虽然很难,但只要你愿意尝试,总会有希望的。其实,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名利二字,而在于你是否活出了自己,是否活的开心。人生苦短,还是做点让自己开心的事吧。
④父母与子女间的隔阂
这部电影也反映了父母与子女间缺乏沟通,缺乏理解的这样一种社会问题。父母们总是很少关心孩子们心里的想法,只是满足了孩子物质上的需求,他们常常按照自己的意图来为子女们谋划人生。在影片中,尼尔的父母从来没有想过去理解自己的儿子,即使最后他们的儿子选择了死亡这样的方式来反抗他们,他们也不曾进行反思,也不知道自己才是导致儿子死亡的最直接因素。而子女们也没有很好的与父母沟通,就像尼尔,他可以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Keating,却没办法与自己的父亲交流,或许对于父亲,尼尔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感,而不是处于一种爱,就像是Keating说的“你只是在演戏,你在扮演孝顺儿子的角色”。
(三)总体感悟
《死亡诗社》这部电影的主题肯定不止以上这些,上面只是我的几点个人感触。不过,这部电影最打动我的莫过于它的真实,真实的让人感觉压抑,感觉自己的生活被狠狠的讽刺了一番。当然,这么多年来所选择的生活方式不会因为看一部电影就改变,我也并没有与现实叫嚣的勇气,但我最大的收获是坚定了我坚持自我的决心。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要因为别人异样的眼光而放弃自己的信念,即使别人认为那很傻。人生在世,放弃了那么多,总该坚持点什么,比如做人的基本原则。就算别人都选择了欺骗,我也应该诚实到底。最后以在电影中反复出现的梭罗的一首诗作结:
I went to the woods because I wanted to live deliberately.
I wanted to live deep and suck out all the marrow of life!
To put to rout all that was not life.
And not, when I came to die, 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瓦尔登湖》,梭罗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浅析《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的主题思想新版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