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农村的文化生活【精品多篇】

发布时间:2023-11-29 19:20:26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概述】农村的文化生活【精品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农村的文化生活【精品多篇】

农村文化生活范文 篇一

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实现较快发展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主动适应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和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的要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显著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空前繁荣并呈现出可喜的发展势头。

1.1文化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 “十一五”时期,各地区各部门对文化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文化事业经费大幅度增加,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央财政设立了专项扶持资金,加大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等惠民工程持续推进,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得到了明显改善。

1.2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实施 “十一五”时期,通过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服务农民群众的文化资源更加丰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完成覆盖全部已通电行政村;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十一五”时期建成各级服务点83万个,覆盖90%的行政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十一五”时期实现了数字化,年放映达800万场,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农家书屋工程“十一五”时期从无到有,建成近40万家,覆盖50%的行政村。在农村基层看书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明显改善。

1.3文化服务方式方法日显多样 通过创新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实现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共享、综合利用和社会化、多元化。2010年,我国电影故事片产量达到526部,影视动画产量、电视剧产量大幅增长,大大丰富了农村文化服务的影视资源。手机电视、网络电视、IP电视正在成为农民群众收看影视的新途径。“十一五”时期,通过实施送书下乡工程,改进报刊订阅发行工作,缩短发行时间,使农民群众及时看到报刊,为农民群众读书看报提供了方便;农民群众自办文化活动逐渐兴起,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

同时也要看到,虽然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了较快发展,但总体发展仍然滞后,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服务体制不健全,提供农民群众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总量偏少,还不能较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仍属于我国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

2. 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意义重大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时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繁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对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1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都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密切相关。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健康丰富的文化具有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功能。只有加快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文化需求,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2.2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农村公共文化相配套的农村经济将是脆弱的。文化软实力是经济发展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既可以帮助农民群众掌握新知识、新经验、新技术,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观念,在人才培养、信息传递、科技普及、市场开拓等方面发挥作用,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也能为广大农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修养、知识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素养,为深化农村改革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2.3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经验表明,优秀文化服务在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农村中能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广泛开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把美好的精神食粮提供给亿万农民群众,让农民群众在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中陶冶情操、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力量。

3. 全面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十二五”时期,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将迎来一个大好时期,各地部门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到重要位置,将其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程中,不断开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局面。

农村文化生活范文 篇二

【关键词】改革开放;农村文化生活开展

引言

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中,农村文化建设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要让人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就要坚持创新原则,并且不断的添加新的元素。积极组织各种活动,例如读书节、文化节和艺术节等等,面向农民,服务农民,通过多种多样的文艺活动来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引起了他们的共鸣,才能让他们对文化活动关心和参与,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享受文化生活带来的乐趣。农民也能够通过活动,对自己家乡的文化底蕴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加深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1、农村文化生活问题和现状

近年来,由于建设的需求,政府征收了大量的居民活动用地,没有了可以进行文化生活的场地,而且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电脑、手机等以及逐渐取代了农村的秧歌队、电影队等,这些行业的从业者也因为收入不佳,转向了其他工作。没有专门的人员对农村文化生活的开展进行管理,资金的缺乏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越来越多有才艺的人,开始寻求新的市场,即使有一些留守的艺人,也会因为年龄问题放弃工作。所以,农村的文化生活已经越来越少,而且缺乏趣味,难以维持。

农民的思想、道德、习俗等等方面,都是包含在农村文化之中的,传统的农村文化主要有以下特点:

在物质生活方面,能够看到的、有形的物质,例如土地、房屋等等,基本能够满足农民对于物质文化的需求。土地是农民最为重要的物质,在土地中收货的食物,是农民要求的基本物质文化。农村的文化造成了农民行为与城市居民很大的不同,农村社会是以地缘和血缘进行相互联系的,邻里之间比较熟悉,小范围的居民之间一般都有血缘关系,所以,维持农村社会制度的主要因素,是一辈一辈流传下来的传统。

对于农民,有着勤劳朴实的优点,善良并且豁达。农村不够发达的交通条件也制约了农民对外面的世界的了解,农民主要依靠土地劳作来盈利,没有足够的回旋空间,对于新事物的态度上,他们非常谨慎,防止新事物给自己的财务带来影响和破坏,对于新式的农村文化建设方式,不敢轻易的接受。自己的观察和主观评价是对待事物的主要态度,经验才能够代表一切。

2、如何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建议

随着政府和国家对农村文化的重视程度增加,农村活动场地逐渐增多,“文化广场”已经在很多乡镇出现,人们可以在闲暇时间来到这里放松。由于这里是人群的聚集地,所以可以组织一些演出、才艺展示等等,丰富人们茶余饭后的生活,多组织农民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塑造他们新时代农民的形象;在组织活动这个方面,政府和有关部门也要注意资金的投入,有了资金,才能够购买进行文化活动所需的器材,例如音响和灯光等,也要组织人员进行定期检查、保养和更换,因为这些器材超过使用年限的话,就不能为农村文化活动的展开提供服务;如果农民自发组织活动的话,对于器材的要求不高,可以将旧设备进行修理,二次使用,不仅能够节省资金,也能够让农民拥有自己的文化生活设备。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政府还可以组织“作品下乡”的活动,这也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好方法,农民群众可以欣赏高质量的作品,陶冶自己的情操,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对于很多的农村居民来说,他们的消费能力是比较低的,所以,“作品下乡”是能够使农民负担最小的文化生活方式。这其中,下乡作品是非常关键的。要使用群众在平时生活中自己创作的或者发现的作品,能够反映农村的真实生活。通过这些作品的下乡,为群众指明了发展方向,也能引领农村大众进行良好的农村文化生活,把先进文化作为目标并逐渐努力。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工作中,文化活动种类比较少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虽然在政府和社会的推动下,农民进行文化生活频繁了,但是质量仍然不是很高。随意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要提倡“创新”和“新颖”,才能让农民耳目一新,培养农民对农村文化生活的兴趣。

政府和相关文化部门,应该培养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进行下乡活动,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给他们带来先进思想和文化。人才队伍中应该有专业的表演人员,有很高的艺术素养和水平。在下乡时为农民表演,同时也能够对农民自己组织的表演进行指导,提高他们的表演水平,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在农村,有很多具有潜力的歌唱者、表演家,文化工作者要尽力挖掘,充分调动全员参与农村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有一些文化工作者具有很强的创作性,可以让他们深入到农村群众身边,和农民进行交流与沟通,共同合作,创作文化活动作品,并且传授给农民表演知识,提高他们的兴趣。对于农民来说,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更能贴近他们的生活,体现他们的生活特点和现状,所以,要让农民积极参与到农村文化活动中来。文化工作者也要尽力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让他们学会基本的导演和表演知识。组织小型的晚会,鼓励农民群众同时做演员和导演,让他们充分体验到丰富的农村生活带给他们的多角度的乐趣。对于农民群众,也要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水平,学习先进知识,培养先进思想,对农村的文化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村文化资源,投入人力和资金,做好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同时也要防止不良文化的侵入,对农村文化建设做好监督工作,完善体制,让农村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中贡献一份力量。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从前的农村和现在的农村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温饱问题解决后,农民群众对文化建设也非常重视,吃饱穿暖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精神文化的迫切需求就要求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改进,发展好农村文化生活,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水平才能提升,才能紧随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脚步,成为现代化、文明的农民。

参考文献

[1]田翠翠。新时期提高农民文化生活质量研究[J].大江周刊:论坛。2013,(08):113.

农村文化生活范文 篇三

群众舞蹈是舞蹈的一个体系,它是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普通老百姓生活、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所谓群众舞蹈就是以群众为主体进行的、并以自我娱乐为主要目的的舞蹈活动。群众舞蹈的最大特点是“自娱性”,它的直接目的是自娱自乐而不是娱人。它没有职业舞蹈所具有的那种职业劳动感,可以自由地发挥,尽情地宣泄。群众舞蹈大致可分为民间舞蹈、社交舞蹈、校园舞蹈、儿童舞蹈等主要门类。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舞蹈在内容、形式上日益丰富,多方面地反映和表现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情感,满足大家的审美需求。因此,群众性的舞蹈活动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在城乡得到广泛开展和普及。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丰富城乡业余文化生活,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农民的文化生活由单一转向多元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们在解决温饱之后,注意力逐步转移到精神文化需求方面,文化艺术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要求在观念上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种类繁多和形式多样的群众舞蹈在农村的普及和开展,为农民的文化生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由单一走向多元、从封闭步入开放、由外界转入自身。由于群众舞蹈的“自娱性”特点,舞蹈过程中可尽情释放内心的情感,从自身的投入中展示生命的韵律,从中获得自我审美的愉悦和生活情趣。可消除疲劳,陶冶情操,焕发精神,并从中得到愉悦、知识、友谊和人间的真情。

二、有利于农民身心健康和审美情趣的提高

自娱性的群众舞蹈发展到今天呈现多样化、大众化的趋势。除了我们常见的民间舞、民族舞、交谊舞、现代舞等,近几年来又出现了时尚的街舞,以及带有健体强身性质从体育项目改编过来的扇子舞、腰鼓舞、健身操、木兰舞、球操舞等等。这些舞蹈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所接受,是既能自我娱乐,又可锻炼身体的有益活动。生命在于运动,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农民朋友们在悠扬悦耳的舞曲声中通过肢体的运动,筋骨得到了舒展,情感得到了释放,获得了精神和肉体的美感和,达到了“身心合一”。使他们的生命充满了活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与热爱。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何去审美?舞蹈作为美育教育的一种形式,可对美感进行启示和教育。人们在参与过程中可得到感官的愉悦、意象的感悟,并超越功利意识,而达到陶冶情操、增强审美情趣、培养创新意识、提升精神境界、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群众舞蹈融合社会文化性、娱乐性与多样的审美心理特质于一身,使得人们在彼此交流互动中体验美感与愉悦,精神得以不断升华和提高。群众舞蹈在农村的普及无疑给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朋友带来了美的呼唤。他们在悠扬的舞曲声中轻盈漫步,舒展优美的舞姿,在舞蹈的表现中他们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展示自我、突出自我。不断提高和增强自身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意识,使自己光彩照人,增强吸引力,同时也得到社会的认可。

三、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增进友谊

当前,舞蹈已从相对专业而又狭小的舞台走向社区、学校、农村等社会各个角落,成为社会生活中最活跃、最普遍、最受群众欢迎和广泛参与的一种文化现象。群众舞蹈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以集体舞最为大家喜闻乐见,它反映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为社会所广泛接受。它对于调整和沟通人际关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排练和表演过程中,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彼此增进了解。另外,集体舞是一种有组织、有纪律的群体活动,能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协调性和整体感,提高集体主义意识,增强组织纪律观念,体现群体相互关照、相互依存的团结力量,最终使其形成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群众舞蹈在农村的普及和发展,除了能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外,它还以自身特有的艺术教育功能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积极的宣传和教育。通过丰富的教育内容和多样的教育形式充分调动起农民群众工作和生活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弘扬正气、抵制陋习、打击犯罪,以降低社会发案率,提高农民居住、生活的安全感,使农民们在农村能安居乐业。

群众舞蹈的价值,旨在推动先进文化建设和社会文明进步,它凭借自身具有的宣传、教育功能,积极±世教育人、鼓舞人、团结人、服务于人。当群众舞蹈在农村形成一种广为传播、全民参与的文化现象时,它必然能承担起构建和谐农村的新使命。

农村的文化生活范文 篇四

关键词:东北部;新农村;文化建设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新农村文化建设是造福于全国人民的一项事业。然而,在我国东北部地区,由于新农村建设起步晚,农村村民思想相对守旧,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东北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东北部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向全国发展,东北地区也开始投身到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新农村文化建设在我国其他地区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活动,如“三下乡”活动,都深入农村人民心中。然而,在我国东北地区,由于该地区进行乡村城市化转型起步晚,各方面有所滞后,所以我国东北部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

1.先天性基础薄弱。

我国东北地区的农村,历经了好几代人,都是踏踏实实的农村人,每天忙碌于农活,面朝黄土背朝天。受到旧思想的深远影响,农村人认为自己一辈子只为种地收获庄稼,以此来养家糊口。随着时间的沉积,一代代流传下来的思想,导致我国东北部农村的文化基础薄弱,历史原因造成农村文化教育的服务不到位,造成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先天性不足,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并没有很大起色。

2.后天重视度低。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近几年来刚刚兴起的一个热门话题,新农村文化建设还处于新生阶段,但对于一个祖祖辈辈都是农村人的地方,要从思想上改变人们,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新农村文化建设在东北农村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首先,是农村村官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没有予以高度重视,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农村的领导没有带头大力倡导文化建设,牵头领导作用没有发挥到农村文化建设上,对于国家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方针没有落实到位,导致我国东北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没有做到位。另一方面,是农村村民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度不高,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村村民,如果村民们对文化建设呼声不高,认识不深,就算领导再支持宣传也是枉然。东北农村人民祖祖辈辈都过着勤勤恳恳的农耕生活,生活圈子里几乎不会涉及到文化这种精神层面的东西,想要在短时间内改变人们多年来形成的思想,并非易事。

3.硬件设备不足。

所谓硬件设备,是指新农村文化建设所需的硬件,主要指文化活动场所。在我国东北部地区,很多农村都没有公共的文化活动广场,人们想要买书,也非常困难,各方面硬件设备不足,导致东北农村的文化建设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硬件设备的支持,新农村文化建设没有物质保障,很难持续下去。

二、东北部新农村文化建设相对应的策略

针对我国东北部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找到有效可行的对策,以保证我国东北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将文化建设真正落实到农村,提升农村人民的精神生活层次。

1.在东北部地区深入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宣传工作。

在东北部农村大力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宣传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让村民们从感性上认识新农村文化建设,并且认识到新农村文化建设对于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意义。例如,多组织村民观看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电影,让村民们自己从电影中去体会新农村建设的辉煌成就,及新农村文化建设带给人民的福利,让村民自我意识,比直接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2.加强东北部农村领导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度。

农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领导水平,在我国东北部地区,要加强农村领导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意识,先从领导层开始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然后由领导带动群众,少数人带动多数人,大家共同参与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浪潮中来。农村的领导要提高自我思想觉悟,不断学习新思想,新文化,加强领导的文化素养,增强领导的文化建设意识。带好了头,东北部新农村文化建设将会顺利进行。

3.鼓励村民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活动。

新农村建设需要依靠全体村民,最后也要造福于村民。在我国东北部农村,要多开展文化活动,以东北二人转为中心,根据东北人民的风俗喜好,开展一系列新农村文化建设活动,鼓励全民参与,让大家切身感受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春风,并愿意积极投身到新农村文化建设,改善自我的生活水平。在东北农村组织活动要有地方特色,不盲目追新求异,让村民们自愿参加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活动中来,不断深入认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4.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活动场所和活动设备。

东北部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仅是东北部农村的事情,而是全国人民共同来完成的一件事,需要国家和社会大众的支持。国家应该投入一定资金在东北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帮助东北部农村兴建文化广场,修建文化场所。同时需要依靠社会大众的力量,为东北部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鼓励城市志愿者积极投身到东北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农村人民的文化生活提供自己最大的帮助,例如城市官员下乡辅助,城市大学生到农村支教等等行动,给予农村人民最好的帮助,帮助农村人走出落后的思想,引导农村人走上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道路,提高农村人民的精神生活质量。

总结:

加强我国东北部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助于丰富农村人民的精神生活,帮助人民摆脱陈旧的思想,开拓人民的视野,有助于农村人民与时代步调一致,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角度来看,有助于缩小城乡差异,提高全民素质,有利于全国人民共同走向小康社会。(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郭国祥,丁建芳。今年来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学术论坛。2009(07).

[2]朱保安。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J].河南社会科学。2005(01).

农村的文化生活范文 篇五

关键词:生活化理念;农村小学语文;教学

中国分类号:G623.2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因此,要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接壤,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课堂学习应该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能从中获得生活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并在这里体会生活的苦与乐,感受生活的悲与喜[1]。“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教学时,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语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能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验情感,激发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演示、表演等活动都是再现生活的常用方式。

1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内涵

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为此,我对小学语文的生活化教学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语文课程标准》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强调语文课程的生活化,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的生活世界[2]。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目前,教研活动虽然在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已占一定的位置,但因具体实施中只强调以备课、上课为中心,忽视了每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教研活动的范围限得太小,往往停留在就理论课上,缺乏从理论的高度上来审视教学,缺乏对教学过程的反省和探究,教研活动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要在教研组内创设一个既能引起每位教师热情,又能使他们通过教研探究全面提高教学素质的问题情趣,分析教学经验之间或理论与实际之间的矛盾等,探索“探究性教研活动模式”来顺应现代教学发展的要求。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程式,以知识代言人形象成了课堂的主宰,忽视学生的生命存在,忽视人的完整发展,过多地关注知识,过少地关注人的情感、态度、学习知识的能力和投入度,其教学模式一般为“告诉一接受”。学生主要在教师的带领下被动地学习,以听教师的讲解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为主。教师常以自己的设计和思想去规范学生,教学活动基本上是按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进程一步步进行,学生不过是一出又一出教案剧的配角。教学的评价也是重结果而不重过程,价值取向单一,考试分数是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3]。

3生活化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把小学语文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问题可以是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自主发现获得,也可以是在语文教师的指导启发下获得;可以是语文学科内部的问题,也可以是和其他学科有关的问题;可以是单一性问题,也可以是综合性问题;可以是单纯的语文问题,也可以是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问题。

3.1从理念上总体把握语文课程的生活化

语文教育脱离生活,是传统语文教育的根本症结所在:它人为地割裂了语文与生活的天然联系,造成了语文教育内容的封闭和狭隘,教学过程的机械和呆板,教学目的的单一和浅俗。“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便是传统语文学习封闭性的生动写照。学生学习负担重、语文学习费时多且效率低,阅读,写作和语言交际等语文实际能力却不能应付一般需要,更缺乏现代人所具备的创新意识,便是这种教育所产生的后果。现代课程理念认为,学生利用自己经验学到的和教育者试图带给他们的一切,都是课程;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及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课程资源,如图书、音像资料、网络资料、风俗习惯,文史掌故、时事新闻、自然风光、与众不同的人和事等。并且,学生作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一员,他们首先接触的、而且接触最多的是生活世界,而不是科学世界。因此,学校教育不能和生活脱节,如果学校教育远离了生活这个大课堂,就意味着失去了课程的另一半世界[4]。

3.2课程目标应体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新课程所要求的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入的发展为宗旨的语文综合素养,必须将语文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而以往的语文学习却往往与此大相径庭,孤立地学习拼音,孤立地“集中识字”,再把孤立的课文“支解”成段落、层次、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阅读,不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生活体验领会文章的妙要;写作,不重视引导学生开发生活源泉,只在写法上做文章。其结果必然导致学习与生活的脱节。语文课程内容的生活化要求,在语文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上,不仅要使;艺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更应注重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语文的意识;不仅应关注学生现在达到的语文水平,更应关注学生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语文素养。

3.3教学内容应加强开放性,向生活拓展

语文教材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课程资源,但绝不是惟一资源。另一方面,语文教材的内容本身都来源于生活,为语文教学内容向生活的开放拓展奠定了基础。“教室的四壁不应成为水泥的隔离层,应是多孔的海绵,通过各种孔道使教学和生活息息相通”。语文教学理应打破教室的壁垒,变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使学生联系丰富多彩的生活学习语文。

结论

总之,语文学习更是和生活息息相通、天然地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教育理应回归和顺应它与生活的联系,向广阔的生活开放,并且教师还要有意识地以语文课堂为轴心,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向生活的相关领域拓展,让语文学习的触角延伸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做到课内学习与课外生活紧密结合,使语文教学形成一个辐射型的整体网络结构。

参考文献:

[1]王丽霞。新课标下小学语\www.haoword.com\文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3,33:126.

[2]屈小萍。对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学周刊,2014,07:121.

农村的文化生活范文 篇六

【关键词】:生活化 教学方法 观察

农村孩子的语文基础差,但农村是一片广阔的世界,有城市没有的无穷无尽新鲜事。如何让学生回归到为生活而作文的状态上来,让学生的作文真正和生活联系起来,是老师应该负的责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采用“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法。

一、作文内容生活化,写独特新鲜的农事

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会写出什么样的文字。作文内容生活化一方面指作文内容来自于生活,要反映生活,要围绕生活广开作文之“源”。我引导学生观察充满泥土气息的农村事物,搜集写作素材,然后选择学生自己最感兴趣的所见、所闻、所感。如:阳春三月,叫学生跟随父母到田间劳作;秋收季节,让学生到稻田拾稻穗,烂泥里挖泥鳅;双休日,养家禽,种蔬菜;......为此,我经常在周五布置学生同家长到田间劳作,如种蔬菜,种杨梅、养花等,并要求学生写劳动后的体会,种蔬菜、种杨梅还要求对蔬菜、杨梅的成长作记录,在班级里交流经验,然后再进行写作,每人都有自己独到的感受,说起来滔滔不绝,写起来生动形象。

二、作文活动生活化,到广阔的野外去

农村文化生活范文 篇七

关键词:关注身边实际;发现思考;实践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21-01

一、调查目的

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这对培养时期农民,提高农村的文化生活以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农民的文化生活状况如何呢?为此,利用假期,带上学生对本地附近的几个村寨进行了走访调查,以此了解当地农村的文化现状。

二、农村文化生活中的喜和忧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业生产发展了,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广大农村整体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农村的文化生活也开始丰富和发展起来,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1、广大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提高了,成年人中90%以上接受过小学教育,青壮年中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农民的文化程度相应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

2、农村文化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和变化,几乎家家有电视看,除了老人外,人人有手机用,既可以通过电视、广播了解国家、社会的变化发展,也可以通过现代的信息工具加强人们的交流联系,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文化形式多样化,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各级各部门的文化下乡,文艺演出,法律、科普宣传,农民自身自娱自乐的民间演唱、舞蹈,以及各种民族节日的跑马,斗牛,村运会等等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呈现一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

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农村的文化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不容乐观,比如:

(1)农村中大多数农民由于文化素质不高,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面对纷繁复杂的诸多文化,显得盲目、犹豫,不会正确选择文化中哪些是健康、积极、高尚的,哪些是低级、庸俗的,看电视、电影,容易受不良风气的影响、缺乏判断能力,文化品位低下。

(2)生活中,只注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忽视精神文化生活。如今农村婚丧嫁取,还存在重物质轻文化的现象,房、车、家电样样齐全,可书箱、培训,提高技能却无人重视。家庭中文化资料几乎为零。

(3)一些低级庸俗的文化活动日益泛滥,打麻将,等成风,大人小孩齐上阵;还有的地方封建迷信活动呈上升之势,表面上看蓬勃发展,实则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4)传统文化岌岌可e。自己的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知道甚少,传统文化的传承任重道远。

三、问题的思考、建议

针对以上调查实践,我国广大农村的文化生活既有欣喜的变化,也存在种种堪忧。为此,要想改变广大农村的文化生活状况,可从以下方面去努力:

1、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作为新时代的农民,不仅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更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辨别正确文化方向的能力,避免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迷失方向,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文化。

2、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广大农村的文化建设和文化管理。有些村每天有定时广播,能让村民及时了解国家政策,社会新闻时事,增长见识,这就很好。同时,对农村中的、打麻将等应加强管理,严肃查处。对农村中大办洒席、摆阔气等这些不良现象,应加强引导,倡导勤俭节约,树立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和生活观。

农村的文化生活范文 篇八

【关键词】农村文化信息 农民媒介素养

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关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三农”问题,并且描述了新农村的理想图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不难看出,文化信息生活是农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农业的现代化程度和整个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文化基层服务点”的要求。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在农村基本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在巩固现有图书馆、文化馆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支持农民群众开办“农家书屋”。2008年初,新闻出版总署制定了支持“三农”类报刊发展措施,包括资助、优惠、推荐、补贴、奖励等等。应该说,各部门都已意识到做好农村文化信息传播工作的重要性。那么,农村的文化信息生活现状如何?各类媒体对“三农”传播工作开展现状又怎样?

笔者经考察,发现现实中存在的几个巨大的反差:

一、农村人口数量与享有的文化信息资源的反差。

当今中国文化传播事业发达,各类媒介总量在全世界都占前列,但是这些资源大部分都集中在发达的城市,广袤的农村成了信息文化的“贫血”地带。据调查统计:全国现有期刊9000余种,而农业期刊仅187种;报纸2000余家,而以农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报纸不过数十家;各类电视台有上千家,可开办对农栏目的只有1%,全国有2256个电视频道,其中只有5个农业频道,仅占 0.4%,全国每年播出节目的总量是一千万个小时,而涉农、对农的农业节目不超过1%;到2007年6月,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仅为5.1%,而同期我国城市普及率达21.6%。

二、农民文化信息生活的贫乏与农民对文化、信息的冷漠之间的反差。

农民享有文化信息资源的匮乏没有造成农民对文化信息的求知若渴,而是让农民对文化信息越加冷漠。“看不到报、买不到书、看不到电影,那么就干脆看电视、打牌、,反正一把锄头一丘田,饿不死。就是那些见了世面的返乡农民工捎回家的也是钱、是吃的、穿的,绝对不带书。……看电视很少看新闻,新闻里的那些事都是领导的事和我们无关。”一农村村民的话道出了当今“富”起来了的农民的无奈。

三、政策宣传和基层工作落实的反差。

“三农”问题是每年两会的热点议题,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又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关注农村、报道农村、表现农村是一方面,把文化、信息送下乡是其中的另一方面。对这两方面国家都有积极的政策、措施甚至硬性规定,但深入落实,真正把农村文化信息工作开展起来的很少。

首先,对“三农”的报道,应时应景的多。有关“三农”的新闻因为难以产生丰厚的广告经济效益,长时间以来一直处于大众媒体传播的边缘地带,大都只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比如“两会”期间、领导讲话(倡导重视、关注三农)之后,许多媒体才会去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报道,在日常报道的计划安排里,“三农”问题经常受到忽视。

其次,对“三农”的报道,在内容上不深入、不完整。一直以来,党报“三农”报道或者聚焦于农业增产增收、农村建设、农村科技资讯、农业政策调整等主题,或者推出样板村的典型报道,而忽略报道农民(工)个体、农村生动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

第三,对“三农”的报道,形式上单一、呆板。浅层次、一般化的农业动态报道多,而重点报道、深度报道少;单一形式、单一体裁、平面式的报道多,多侧面、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式的报道少;单向政策灌输式报道多,通过解剖典型加以引导和示范的报道少;对一些重点题目,分散写、零星发的多,作为整体系统连续发的少;发自由来稿较多,主动策划的报道少。

第四,文化、信息送下乡渠道有限。笔者调查了湖南省耒阳市某镇。这个还算繁荣的镇没有报刊亭,没有图书馆,没有书店,更没有电影院,以前会在各个村偶尔放的露天电影在电视兴起之后彻底消失。镇集市上一家网吧不是给成年人去的,而是一些调皮捣蛋的初中生旷课光顾的场所。上边来的文艺汇演在这更是天方夜谭。“文化下乡”只是这里百姓偶尔在新闻联播里听到的词儿,没有现实意义。

造成农村文化信息生活极端贫乏现状的原因是多重的:大众传播事业的产业化、商业化导致农民(工)群体话语权的边缘化;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致使农民处于失语状态;较低的文化水平及学习能力导致农民(工)缺乏主动争取话语权的观念和积极性;农村条件的艰苦使得传播事业很难深入基层等等。农村的这种较为隐蔽的文化信息“贫困”正在制约着农村进一步的发展,农村文化信息生活亟待“扶贫”。

如何做好农村文化信息活动的“扶贫”?这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系统工程,它关系到农民生活的质量,关系到农村留住和吸纳人才的能力,也关系到农村甚至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只有标本兼治,统筹管理才可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第一、颁布硬性规定,在量上做好保障。

农村文化传媒设施的建设是个投入高、周期长、回报低的工程。所以政府部门要从宏观角度认识到农村文化信息传播对发展“三农”的重要性,制定硬性规定,狠抓落实,并对开拓农村市场的媒体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如规定每个乡镇必须要有报刊亭、书店,村村有书屋,对于贫困的乡村,由政府出资建设。这样渠道畅通了,才可能进行文化信息传播。

第二、改善文化信息表现形式,在质上做好文章。

以往的对“三农”节目与报道,形式单一、呆板,传播效果欠佳。要想对农节目(报道)真正深入人心,必需变换表现方式。要多采用生活视角、平民视角,站在农民的角度去想问题,用农民的话去说农民的事。比如综合类报纸可以开辟农村版,再开辟固定栏目,让报道内容既有固定性又能异彩纷呈。这方面《安徽日报农村版》做得不错。电视方面,对农节目要多用质朴、生动、形象的语言,运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表达,CCTV-7的《每日农经》《致富经》很受老百姓欢迎;近几年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刘老根》《乡村爱情》《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让农民朋友感觉很亲切。

第三、开发农村文化资源,让农民得到真正实惠。

农民需要懂得中央的农业政策,也需要知道各类农产品的市场需求,还需要掌握各类农业技术。这就要求负责“三农”报道的记者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牢把握报道的正确方向,发扬“三贴近”精神,抓好农民的增收问题、农产品安全问题、土地问题、政府服务问题、农村金融供需矛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重大问题的报道,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农村还有大量的民俗文化资源,记者们应该做有心人,把这些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出来,生动地表现出来,定会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

第四、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优化农村文化信息环境。

从某个意义上讲,现代化就是城市化,加快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是提高农村文化信息生活水平的根本之道。只有农村的经济、教育、交通、通信等发达了,农民才有更多的可能去享受文化信息生活,农民一旦处身跟城市一样开放、活跃的环境,其心态与思想及需求就会跟着发生改变。另外,在农村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民工的作用不可小视。农民工流动于城市与农村之间,充当了在村农民了解外界环境的活渠道。农民工把城市的理念、生活方式带回了农村,还有一部分农民工带着资金、技术及管理方法回农村创业,给农村经济生活带来活力。

第五、提高农民的媒介素养。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育缺乏媒介素养方面的内容,国民的媒介素养普遍偏低,农民群众更是如此。在提高农民群体的媒介素养方面有两类人可能成为媒体的很好的助手。一是农村的意见领袖,二是农村大学生。记者要和农村的意见领袖们交朋友,与他们积极沟通,了解农民的思想动态及需求,提高报道的质量;另外媒体的一些报道通过意见领袖也更容易得到很好的传播效果。农村大学生一般都文化素质高、思维活跃,有报效家乡的热情。媒体可以发动农村大学生多做乡村调查,了解农村情况,并且在农村做一些有益的社会性工作,如办墙报,及时宣传国家的农业政策,反映农村的动态生活;如做讲座,让农民了解当今时代文化信息的重要作用,让农民了解如何利用媒介获得有用的文化信息,如何向媒体反馈自己的心声等等。

总之,农村的文化信息生活现状,决定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从农村文化信息的“扶贫”与“低保”做起。只有建立农村基础的文化设施,畅通农村文化信息传播渠道,加大“三农”报道的力度,改善“三农”报道的形式,才能推动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只有积极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切实提高农民(工)的文化及媒介素养,才能真正提高农村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徐京跃、宋振远,《2005中央一号文件:国家财政再向农村倾斜》

2、周玮、吴晶,《我国确定“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六大重点》

3、赵志立,《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历史使命》

农村的文化生活范文 篇九

1、当前存在的问题

a、在我这次调查石塘下村中,有近42%的村民在打扑克、搓麻将的时候赌过钱,虽然数额不大,一般都是一元、两元,并且按这些村民所说,“如果不来点小意思,就找不到人跟你玩”,这种风气应尽快阻止。

b、石塘下村中有近20%的家庭信仰基督教,在该村传播中,为了吸纳更多的教徒,常向村民传扬一些迷信思想,如:“信基督者得病可以不用打针吃药,有主保佑病就能好”。

c、部分村民将之前在农村生活中的一些习惯带入到新小区中,给其他居民带来不便。

2、几点建议

1加强建设。为村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如:图书馆、健身器材、电影院等。

2重视教育。上级部门应针对村民需求,为他们提供学习机会,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3加强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应提高乡村教师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使农村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地学到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这必将对未来农村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农村的文化生活【精品多篇】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农村的文化生活【精品多篇】范文,共有16412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农村的文化生活【精品多篇】下载
农村的文化生活【精品多篇】.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