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多篇)2023年10-11月深入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2023年10-11月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
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汇编(7篇)
目录
1. 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践要求..... 2
2.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0
3.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 21
4. 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34
5.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疆实践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45
6.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 着力打造新时代市域党建新高地............................................................ 54
7.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64
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践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以“十三个坚持”从根本原则、科学布局、价值追求、重点任务等方面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与精髓要义,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新时代新征程,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党的精神信仰需求、自身建设需求、时代价值追求和改革发展需求等四个向度把握好纵深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践要求。
一、从党的精神信仰需求看,要突出理想信念的教育引导,坚持以党的政治方向引领发展航向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引领发展航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立足百年变局之加速演进,世界面临不安全不稳定因素持续加剧,各种政治思潮、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区域冲突等交互激荡,客观上给党的建设带来空前复杂的挑战,亟需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引导,从精神需求的层面激发全党牢牢把握党的发展航向和政治方向,切实增强党的建设的精神感召力。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要求,切实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学细悟,不断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基础上,自觉把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结合起来,把个人之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之梦、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紧密结合起来,不断筑牢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精神根基,以此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精神动力,形成强大合力推动实践发展。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把握历史主动,把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转化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不断在坚定道路自信中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矢志不移地把中国的事情做好做实。
二、从党的自身建设需求看,要拓展自我革命的深度广度,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鲜明品格和独特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回顾百余年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伟大成就,其根本原因正在于始终坚持自我革命的宝贵品质,以党的自我革命持续推进社会革命。立足新时代新征程,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为指南,持续深化党的自身建设,切实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要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完善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加强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践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增强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切实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把各领域广大群众组织凝聚好。要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坚决清除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消极因素,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督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对违犯党纪的问题,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坚决防止领导干部成为利益集团和权势团体的代言人、代理人,坚决治理政商勾连破坏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问题,以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不断塑造社会政治生态的朗朗乾坤。
三、从党的时代价值追求看,要深化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坚持以党的人民性阐释党的先进性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勇担使命的鲜活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便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把人民作为党领导执政的阶级基础,把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镌刻在初心和使命的旗帜上。立足新形势新任务,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切实以党的人民性阐释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动力还在人民。坚持人民至上是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鲜亮底色,是成功擘画“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鲜活画卷的关键因素,也是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向纵深发展的动力之源。要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顶层设计及执行层面,始终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站在人民立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要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克敌制胜、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用群众的立场和观点调研问题、思考问题和推动工作,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增进百姓福祉、实现人民幸福,增进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鱼水深情,以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阐释党的宗旨性质。要保持实干担当的精神状态。群众工作千万条,实干是第一条。要切实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崇尚实干、勇于担当的奋斗精神,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把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内化为改革创新的动力之源,外化为干事创业的实践之行,以奋发有为的姿态展现党的执政为民时代性。
四、从党的改革发展需求看,要凸显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坚持以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余年历程,其实质上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创新过程,这就决定了我们党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新的理论创新,持续以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实践的创新发展。要坚持“不忘本来”筑牢党的理论创新的思想根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问题上,数典忘祖无异于丢掉魂脉。要在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不断深化对“两个结合”的规律性认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加以研究,深刻把握和始终坚守党的理论创新的内在逻辑性和规律性,持续把马克思主义原理转化为党的新的理论优势和实践动能。要坚持“吸收外来”丰富党的理论创新的实践内涵。党的理论创新重要特质在于包容性、创新性与时代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要用党的理论创新之“眼”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之“果”,以更开阔的胸襟和更开放的视野博取百家之长补己之短,形成“兼容并包、博采众长”的党的建设理论创新体系,使党的理论创新更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坚持“面向未来”凸显党的理论创新的引领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使党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为世界各国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提供中国方案。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及时研究和解决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使党的理论创新始终与时代同步、与改革同进、与发展同行,始终凸显党的理论创新影响力、引导力和引领力。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中,第一位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首要一条,就是要深刻认识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党的建设的根本目的和抓好党的建设的根本保证,全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思想内涵和实践要求,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不懈落到实处。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党的领导问题,是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实践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总结经验教训中不断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取得许多重要理论和实践成果。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关于党的领导问题的最为彻底的理论认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原创性贡献。
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巴黎公社失败教训,把共产党领导看成社会主义必须具备的实现条件,提出坚持党的领导这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其真理性不仅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反复验证,而且被我们党百余年奋斗历程充分证明。革命战争时期,如果中国共产党不掌握领导权,中国革命就不可能经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革命,中国也就不可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如果中国共产党不成为领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一穷二白的局面就不可能改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如果不坚守好坚持党的领导这条基本原则,西化、分化图谋所催生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成灾险境就不可能得到化解,就不可能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康庄大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如果不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纠治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问题及其各种弊端,就没有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就不可能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全新局面。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就搞不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历史的结论。
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一重大论断,实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升华。党的二十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又把这一基本原理创造性运用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这一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把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摆在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首位,指出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这些重大论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政治灵魂,提供了根本遵循。
学习领会和贯彻运用好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一基本原理,就是要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内在联系以及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之间互为要素、浑然一体的密切关系,深知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红色政权才不会变色、社会主义制度才不会变质,牢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切实以理论上的清醒确保思想上的清醒、以理论上的坚定确保政治上的坚定、以理论上的自觉确保行动上的自觉,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把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全面转化为其他政治力量不可比拟的治理优势、发展优势。
二、全面、系统、整体落实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领导是全面、系统、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地加以落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全方位加强党的领导,也就是坚持党领导一切。
必须坚持党对党内外一切组织的领导。国家治理体系是由众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这个系统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武装力量、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都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犹如行星绕日、运行有序,恰似众星捧月、相映生辉,确保党和国家所有机构和各种组织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有序协同,保证中央到基层各级政令统一、运行顺畅、执行高效、充满活力。必须推动党和国家所有机构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作为第一职责,作为谋划和推动工作的第一前提,作为检验和评价工作的第一标准,坚决克服本位主义、部门保护主义,有效防止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切实做到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协调行动、形成合力。
必须坚持党对党和国家一切事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矢志不渝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而奋斗,付出艰辛努力和巨大牺牲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通向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开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谱写了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在前进的道路上,必须始终牢记坚持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党的使命使然、责任所系,坚持党和国家事业拓展到哪里党的领导就覆盖到哪里,着力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治国理政全过程,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作用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领域。
必须坚持党对党内外一切群众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一性质定位决定着党的政治站位,那就是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充分发挥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引领作用。坚持党对党内外一切组织的领导,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坚持党对党内外一切群众的领导;坚持党对党和国家一切事业的领导,内在地包含着坚持党对党内外一切群众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归根到底是要充分发挥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500多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充分发挥9800多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14亿中国人民组织凝聚在一起,一心一意跟党走,团结一致向前进,形成“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强大合力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磅礴伟力。
三、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党中央是党的大脑和中枢,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决定权在党中央。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紧要的是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中国人口规模巨大、民族众多、区域差异明显、社情民情复杂,要领导和治理好这样一个大国,不仅要发扬民主,更离不开集中。广泛开展民主,才能把准民意、集思广益、科学决策;实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才能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有效落实。正因如此,我们党坚持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通过民主集中制,将群众的意愿由党的基层组织、地方组织、中央组织自下而上层层集中转化为决策,然后由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自上而下层层推动落实,形成了一个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科学民主体系。在这一闭环系统中,位阶最高、起决定性作用的集中环节是党中央,如果不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全党就无法形成团结统一的整体,党就没有力量。
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要确立和维护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核心。党中央实行的是集体领导,在不同意见交织时离不开一锤定音者,在临机决断时离不开拍板人,在实施重大战略时离不开领头人,在风雨来袭时离不开主心骨。确立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坚定拥护和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贯彻落实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必然要求,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新时代10年能够实现伟大变革,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取得的最重大政治成果、最重要历史经验、最客观实践结论,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党和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
我们正处于一个大变革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互动演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要求全党时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时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全党全国人民不能没有主心骨,不能没有“定盘星”,不能没有“指南针”。全党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真正在政治上维护核心、在思想上认同核心、在组织上服从核心、在情感上拥戴核心、在行动上跟随和捍卫核心,坚持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四、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党的全面领导要得到全面落实、有效落实、长久落实,既要靠高度的政治自觉,更要靠完善和严格的制度保障。党的十九大、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相继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载入党章和宪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党的领导制度明确为国家根本领导制度并摆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统领位置,为推进党的领导全方位落实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制度基础。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章和宪法精神,以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为着力点,不断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着眼于党的领导权威高效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要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推动“两个维护”制度化,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理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运行机制,坚持以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统领从机构职能上解决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问题,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完善和落实政治监督制度,确保党中央一锤定音、令行禁止。要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结合新的实际修订党的各项工作条例,理顺和优化各领域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党领导各项事业的具体制度,推动党的领导全面落实到国家治理、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之中。
着眼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要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围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完善群众工作相关制度,引导和推动全党把为人民执政作为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目的、靠人民执政作为实现党的领导的根本方式,把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穿于党治国理政全部工作之中,不断提高联系服务群众、宣传引导群众、组织凝聚群众能力,打牢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要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这个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着力提高各级党委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着眼于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历史和人民之所以选择我们党,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党要长期执政,必须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推动全党恪守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远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必须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建立健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的制度机制,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用严格的制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抓住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性、关键性问题,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对于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团结统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统领作用。
旗帜鲜明讲政治,高度重视政治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和巨大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党的建设的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共产党不讲政治还叫共产党吗?他反复强调,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政治问题要从政治上来解决。我们党早在古田会议上就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延安时期,党提出“首先着重在思想上、政治上进行建设”。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再次提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强调“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党的政治建设这个重大命题,将其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摆在首位,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强调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在党的二十大上,又把“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作为过去10年党的建设的重要经验。这标志着我们党不仅把政治建设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对党的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重在深入学习领会党的政治建设对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重要统领作用,关键要深刻领悟把握“统领”的内涵和要求。
一、统领在铸造政治灵魂、把准政治方向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党的百年发展历程表明,政治方向是政治建设的根本问题,决定着党的建设的取向和质量,体现着信仰的引领、思想的指引、行动的指南。如果在方向问题上出现偏离,就会犯颠覆性错误。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首先必须坚定理想信念这个政治灵魂,以魂定位、以魂定标、以魂定向。在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中,开宗明义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其精髓所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回答“在抗大应当学习什么”时指出,“首先是学一个政治方向”,“这就是要打日本、怎样打日本、为什么日本帝国主义一定能打倒的正确的政治方向”。他明确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确立为抗大首要的教育方针,要求干部“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所要坚守的正确政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目标,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就是要发挥政治指南针作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理论上的清醒保持政治上的坚定,以政治上的坚定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引导全党坚定理想信念,炼就政治慧眼,廓清思想迷雾,澄清模糊认识,排除各种干扰,把准政治方向,把全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来;就是要以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统领和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确保在路线问题上不产生任何偏差,尤其是不犯颠覆性错误。
二、统领在坚持政治领导、贯彻政治原则上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我们的最大制度优势。而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首要在坚持和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大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政治领导力,发挥对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政治领导优势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最重要的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要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就要求建立健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引导全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中央一锤定音、定于一尊的权威。“两个确立”是新时代最重大政治成果、最重要历史经验、最客观实践结论,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党和人民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两个维护”是保证党集中统一、坚强有力的关键所在,既是检验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政治立场、党性修养和能力作风的试金石,也是检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成效的根本政治标尺。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必须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责任,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以强有力的政治领导来统领实行思想领导、组织领导,以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来统领提升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突出的政治优势来统领彰显党的组织优势、制度优势、群众工作优势,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能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三、统领在坚定政治立场、夯实政治根基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最可靠的力量源泉,“人民是我们党的生命之根、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延安时期要求党的干部“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生动局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写入七大党章,成为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党在政治上走向真正成熟、民心上获得空前归属、根基上得到坚实巩固的鲜明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鲜明提出和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必须始终紧紧抓住“民心”这个最大政治,自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之中,教育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党的建设等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治国理政的政治根基。
四、统领在牢记政治使命、强化政治担当上
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时刻离不开政治使命的牵引和驱动,否则就会失去奋斗的方向目标和内生动力。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从成立的那一刻起,就始终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追求,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把政治使命、政治目标、政治追求融入到党的自身建设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党要牢记党的初心使命,不懈奋斗,永远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贯穿党的百年奋斗的鲜明主题和重大政治使命。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砥砺奋斗,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扭转了中国前途命运,特别是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期,积极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掀起了全面抗战的高潮,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但行百里者半九十,前行道路必然风雨兼程,面对一座座高山、一处处关隘、一个个险滩,必须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教育引导全党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超强的政治定力、极大的政治担当,切实担负起、履行好伟大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努力跑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好成绩。
五、统领在突出政治标准、把握政治导向上
政治标准是检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首要标准,政治导向是谋划推动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首要导向,两者内在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都是党的政治建设统领作用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突出政治标准、把握政治导向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比如,强调选人用人要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第一标准,确保干部队伍政治上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政治标准是硬杠杠,这一条不过关,其他都不过关,如果政治不合格,能耐再大也不能用;强调要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对那些政治上不合格、想混入党内捞好处的人,一个都不能要;等等。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必须突出政治标准,确保每项工作都有好的政治导向、政治影响、政治效果。领导班子建设突出思想政治建设,选人用人突出政治把关,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注重选拔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的干部,坚决不用政治上的“两面人”,树立鲜明用人导向;教育培训突出政治训练,加强政治忠诚教育和正确政绩观教育,并严格把好授课教师和内容的政治关,确保在政治导向上不出任何问题;干部管理突出政治监督,强化政治督查和政治巡视,提高干部政治上的自觉性、自律性;人才工作注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基层党建突出政治功能,强化政治引领,发挥党的群众工作优势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基层各类组织自觉贯彻党的主张,确保基层治理正确方向;发展党员严把政治标准,从源头上纯洁党的队伍;党员教育管理突出政治要求,严格规范和管理党员网络言行,教育引导党员在网上正确发声,同错误思想和言行进行坚决斗争。
六、统领在提高政治能力、防范政治风险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政治建设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上,就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提高政治能力,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从政治上分析问题才能看清本质,只有从政治上解决问题才能抓住根本。今年5月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又突出强调,提升政治能力,善于从党和人民的立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善于从繁杂问题中把握事物的规律性、从苗头问题中发现事物的趋势性、从偶然问题中认识事物的必然性,善于驾驭复杂局面、凝聚社会力量、防范政治风险,切实担负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真正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必须在提升政治能力上下足功夫,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增强科学把握形势变化、精准识别现象本质、清醒明辨是非曲直、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特别是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防范政治风险,必须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容易诱发政治问题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的敏感因素、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及时消除各种政治隐患;必须高度重视并及时阻断不同领域风险的转化通道,避免各领域风险产生交叉感染,防止非公共性风险扩大为公共性风险、非政治性风险蔓延为政治风险;必须增强斗争精神,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坚决防止和克服嗅不出敌情、分不清是非、辨不明方向的政治麻痹症。
七、统领在培育政治文化、涵养政治生态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浚其源、涵其林,养正气、固根本,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党内政治文化“日用而不觉”,潜移默化影响着党内政治生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必须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让党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优良传统深入党员、干部思想和心灵,自觉弘扬和践行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坚决抵制、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等消极现象,以良好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干事创业环境。必须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让党员、干部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经常接受政治体检,打扫政治灰尘,净化政治灵魂,增强政治免疫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伟大精神和光荣传统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只有具有伟大精神的政党才能领导人民赢得伟大斗争、开创伟大事业。培育政治文化、涵养政治生态,必须深入研究宣传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用伟大建党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进一步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发挥政治精神的引领和提振作用,为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培厚精神沃土、凝聚精神力量。
八、统领在严明政治纪律、永葆政治本色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执着,坚决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使我们党永不变质、永不变色。还指出,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在所有党的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可以说,政治纪律是党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对其他纪律具有重要的统领和带动作用。我们党自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政治纪律。党的二大党章中设置了纪律一章就包含了政治纪律的要求。党的五大通过的《组织问题议决案》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政治纪律的概念,强调“党内纪律非常重要,但宜重视政治纪律”。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中央委员会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则对政治决策纪律、政治执行纪律、政治宣传纪律、政治保密纪律等都作出具体详细的规定。严明政治纪律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的纪律建设的首要任务和重中之重。新时代用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纪律建设,必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动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全面从严。要持续强化政治纪律教育,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引导和督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强化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纪律意识,争做“四个服从”和廉洁自律、廉洁用权、廉洁齐家的模范。要加强对党章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党内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首要任务和最重要的政治纪律,落实到纪律建设、监督执纪、巡视巡察、责任追究各个环节,维护党章党规党纪的严肃性。要从政治上深刻认识腐败的危害性,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坚决防范各种利益集团“围猎”和绑架领导干部,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深刻总结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其中,强调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深刻揭示了百年大党永葆青春活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奥秘,极大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为我们党探索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开辟管党治党新境界,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发展脉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实现长期执政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不断深化发展了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重要思想。
2015年5月5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自我革命”这一新概念。他明确强调,我们要“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问题,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自我革命的“自我”,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规律的深刻把握,切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和历史主动。
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一方面指出“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坚忍不拔的毅力推进改革”,另一方面又把“自我革命”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紧密联系起来,强调“全党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把“革命”的外延从客体进一步拓展到了主体自身,深刻揭示了自我革命的“四自”内涵,以及党的自我革命和党要推进的改革即社会革命的辩证法。
2017年10月25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我们将继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全党的强大正能量在全社会凝聚起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磅礴力量”,进一步揭示了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密切联系。
2018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把自我革命和跳出历史周期率相联系,明确指出,“只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出问题,社会主义国家就出不了大问题,我们就能够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坚持自我革命”进一步拓展为党百年奋斗的十大历史经验之一,并把“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纳入“十个明确”之中。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对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给出的第二个答案。
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重要成就。报告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报告还强调,10年来,我们“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之际,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用“十三个坚持”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其中第二个“坚持”就是“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这为新征程上进一步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社会革命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二、“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主要内容和鲜明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自我革命的根本意义、根本原因,以及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自我革命和人民监督相互关系等重大问题,具有丰富内涵和鲜明特点。
第一,自我革命的根本意义在于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实现长期执政的根本路径。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怎样才算过硬,就是要敢于进行自我革命,敢于刀刃向内,敢于刮骨疗伤,敢于壮士断腕,防止祸起萧墙。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党要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根本意义所在”,“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只有不断推进自我革命,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才能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二,自我革命的根本原因在于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我们党敢于自我革命的勇气之源、底气所在。”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正因为无私,才能本着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经常检视自身、常思己过,才能摆脱一切利益集团、权势团体、特权阶层的“围猎”腐蚀,并向党内被这些集团、团体、阶层所裹挟的人开刀。
第三,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和伟大社会革命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是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强大动力和前提,伟大社会革命的新任务新挑战又对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提出新目标新要求。伟大社会革命锻造和成就伟大的党,党的伟大自我革命保障和推动伟大社会革命。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任务不同,党的伟大自我革命的方式、要求也不同。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开创了党的自我革命新境界。新征程上,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第四,自我革命与人民监督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人民监督是毛泽东同志给出的第一个答案,自我革命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出的第二个答案。这两个答案具有密切的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党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保证了党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自我革命和人民监督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体现了内因和外因关系的深刻辩证法,二者都源于党的初心使命,是我们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一体两翼,都是为了促进社会革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所以,二者必须整体把握、一体落实,做到内外协同、双轮驱动。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重要论述,具有科学性,是对唯物史观的深入运用和发展;具有民族性,弘扬和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等思想;具有系统性,强调自我革命是一套“组合拳”,坚持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守正和创新的辩证统一;具有开放性,强调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全面深化改革永不停歇。
三、“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重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建党学说,对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作出了科学回答,为深入破解大党独有难题,持续开辟管党治党新境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指引。
第一,拓展了“革命”的内涵和外延,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评价革命对于社会历史的推动作用,明确提出了“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的重要判断,强调“社会主义不通过革命是不可能实现的”,并且认为无产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胜任重建社会的工作”,无产阶级革命不仅要破坏和废除旧的东西,还要“经常自我批判”。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自我革命”一词,但在革命实践中高度重视自我革命的要求,并赋予社会主义革命不同于以往任何社会革命的独特品格。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有人认为我们党现在已经从“革命党”转变成“执政党”,因而主张摒弃革命思维、“告别革命”的错误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不能把革命和执政当作两个截然不同的事情。他强调:“社会革命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为基础,不仅仅是一种破除旧的政治上层建筑的社会运动,更是一种新的社会建设运动。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但同时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在此意义上,革命不仅包括打破旧世界的暴力革命,而且包括建设新世界的社会革命,二者都属于广义的社会革命;不仅包括客体的革命,也包括主体自身的革命,即共产党人的自我革命。这些观点极大地拓展了革命的内涵和外延,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独特品格和最大优势,极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
第二,给出了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重要论述,站在唯物史观和大历史观的高度,强调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以及自我革命和人民监督的高度统一,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为我们党找到了一条解决自身问题、确保长期执政的成功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切实抓住了政治上层建筑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深刻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自觉、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标志着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第三,解决了自我监督的世界性难题,开创了政党治理的新路径,为世界其他政党的建设提供了借鉴。自我监督是世界性难题,是国家治理的“哥德巴赫猜想”。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世界历史表明,一些大党老党逐渐衰败蜕化、丧失政权,主要原因在于执政党的权力腐败、脱离人民、能力不足等问题。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自我监督难以解决权力腐败的问题,只有实行两党制、多党制,才能对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才能解决腐败问题。然而,西方的两党制、多党制不过是确保资产阶级政权更长久地掌握在资产阶级手里的手段而已,并不能真正解决权力腐败问题。西方国家日渐严重的否决政治、金钱政治、合法腐败,以及由此导致的政治衰败、社会动荡、民怨沸腾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打出了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世界上那么多执政党,有几个敢像我们党这样大规模、大力度、坚持不懈反腐败?有些人吹捧西方多党轮流执政、‘三权鼎立’那一套,不相信我们党能够刀刃向内、自剜腐肉。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实践给了他们响亮有力的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构建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破解了自我监督的世界性难题,成功开创了政党治理的新路径,从而为世界其他政党特别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借鉴,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疆实践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带领全党进行波澜壮阔的全面从严治党实践,提出一系列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引我们党成功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以“十三个坚持”系统阐述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科学布局、价值追求、重点任务,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我们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疆工作、十分关心新疆党的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既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在新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为加强党对新疆工作的全面领导、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提供了思想指引、行动指南和强大动力。新疆工作的实践充分证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理论原创性、强大的实践引领力、系统的科学方法论,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之变的创新理论,是稳疆安疆、治疆兴疆的强大制胜法宝。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将牢记领袖嘱托、扛起使命重任,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领会深、把握准、落到位,确保党在新疆的执政根基坚如磐石,奋力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疆篇章。
一、坚持绝对忠诚,加强政治建设,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我们始终坚持政治性是第一属性,讲政治是第一要求,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制定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规定》,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特别是反分裂斗争纪律,严格落实党的请示报告制度,推动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净化,广大党员、干部对“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领悟更加深刻、“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坚决。实践充分证明,党的领导是做好新疆工作的根本保证,是确保新疆工作守正创新、胜利前进的“定海神针”。新征程上,我们要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完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全覆盖开展政治忠诚教育,经常性开展政治体检,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以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坚持凝心铸魂,强化理论武装,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我们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严格落实党委(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制度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常设议题”制度,健全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培训长效机制,加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教育培训,确保新疆工作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实践充分证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科学指引,新疆广大党员、干部就有了思想上的“定盘星”、行动上的“指南针”,新疆工作就能无往而不胜。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精心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结合开展主题教育,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健全经常性学习教育机制,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一步一个脚印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新疆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三、坚持事业为上,优化选育管用,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各民族干部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我们认真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和民族地区干部“四个特别”标准,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开展干部专业化能力培训,着力打造一支政治上强、能力上强、作风上强的高素质各民族干部队伍。实践充分证明,做好新疆工作,关键是要把各级领导班子配优建强、广大干部队伍管好用好。新征程上,我们要聚焦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疆实践,坚持把执政骨干队伍建设作为根本性问题来抓,系统完善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优化用人理念,坚持事业为上、依事择人,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放眼全国招贤纳士,推动疆内各领域干部大循环大交流,真正把建设美好新疆需要的好干部发现出来、使用起来。坚持把反分裂斗争的政治态度和实际表现作为选人用人的首要标准,常态化识别干部政治素质,确保各级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手中。坚持把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常抓不懈,抓好后继有人根本大计。围绕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维护稳定、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分级分类加强专业化能力培训,着力解决干部“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的问题。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加强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细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推进能上能下常态化,更好调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想担当、敢担当、善担当在新疆大地蔚然成风。
四、坚持改革创新,充分激发活力,强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人才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我们坚持把人才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设立100亿元人才发展基金,发挥重点人才计划项目牵引辐射作用,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推动形成人才蓬勃发展新态势。当前,全区上下正在锚定新疆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战略定位,积极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维护国家地缘安全的战略屏障,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比任何时候都更能成就人才。新征程上,我们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进一步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任务人才需求,精心组织实施、不断健全完善重点人才计划体系,更好发挥智力援疆特殊优势,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不断壮大战略人才力量,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让天山南北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创业的热土。
五、坚持强基固本,严密组织体系,让党的旗帜在每一个基层阵地上高高飘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我们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加强和改进基层治理,着力建强党员干部队伍,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明显增强,为迈向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践充分证明,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抓基层、打基础任何时候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认识新疆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坚持在抓基层、打基础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服务群众、维护稳定、反对分裂的坚强战斗堡垒。坚持组织体系、治理体系一体严密,传统领域、新兴领域共同发力,不断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巩固提升农村、城市“两大阵地”,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统筹推进机关、国企、学校、医院等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组织体系建设的整体效能。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强优化驻村工作,健全完善群众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力量,更加有效地团结凝聚人心,最大限度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在保稳定、谋发展、促改革中的积极作用。
六、坚持严的基调,正风肃纪反腐,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持之以恒惩治腐败,正风肃纪反腐取得显著成效,推动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实践充分证明,越是困难的地方,干部作风越重要,必须以正风肃纪反腐得民心、聚人心、强信心。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当前新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驰而不息抓好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贯彻落实,坚持纠“四风”与树新风并举,大兴调查研究,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切实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寓于日常监督管理,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发现苗头及时提醒纠正,触犯纪律的严肃查处。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惩治威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治理,不断增强治理腐败效能,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 着力打造新时代市域党建新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以一系列原创性成果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把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党建篇”,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重庆发展,作出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对重庆党的建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有力指引新重庆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行。重庆市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把党的建设作为新重庆建设的关键变量,召开市委六届三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加强党建统领、加快建设新时代市域党建新高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一、着力完善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政治铸魂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一个地方的发展,政治方向正确坚定最为关键,政治上的主动是最大的主动。重庆市委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健全政治忠诚淬炼机制,大力加强对党忠诚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时时忠诚核心、事事紧跟核心、处处维护核心,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加强对纪律规矩执行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着力夯实政治根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推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实施党的创新理论“走心走深走实”工程,健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专题研讨班等学习制度,构建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学习体系。健全党的创新理论宣传研究阐释制度,抓实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工作载体,深入总结提炼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形成学习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浓厚氛围。
健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闭环落实机制。建立贯彻落实工作台账,逐条逐项细化分解重要任务、重大举措,制定配套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坚持和完善“回头看”制度,强化专班运作、打表推动、评估分析、督查考核,对照任务台账定期盘点销号,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一贯到底,确保党的二十大的各项部署一项一项、一件一件落实到位。
持续修复净化政治生态。完善和落实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机制,研究制定政治生态评价指标体系,迭代升级破立并举长效机制,营造干事创业、唯实争先、团结和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持续深入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全面彻底肃清邓恢林流毒影响,每年定期开展肃清情况“回头看”,坚决清除死角盲区。发展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大力弘扬红岩精神,坚决防止和反对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弘扬正气、抵制邪气。
二、着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全面、系统、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重庆市委全面提高党的领导力组织力,推动管党治党全面系统布局、协同高效推进,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事业发展各方面各领域各环节。
完善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的制度。完善党领导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制度,健全各级党委(党组)工作制度,确保党在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作用,有效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完善党委议事协调机构职能机制,精简规范和优化调整党委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设置,加强对跨区域、跨领域、跨部门工作的统筹。推动党的领导一贯到底,完善党组织发挥实质作用有效机制,推进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改革,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市域治理各方面和全过程、通达基层“神经末梢”。
加强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着眼抓大事、促改革、定政策、抓落实,完善党建统领的理论创新体系、战略执行体系、组织保障体系,强化党建统领重大决策落地、重大工作推进、重大风险防控。加强党对经济工作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和经济形势分析,深入推进“牵一发动全身”重大改革,形成推动发展的良好态势。强化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媒情、网情、社情“三情联动”监测分析和研判处置闭环机制,构建意识形态安全“防护网”。
提高党委作决策和抓落实能力。健全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规范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三重一大”事项清单和流程标准,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完善重大决策前专题调研、科学论证、风险评估和合法合规性审查等机制,努力使决策更加符合重庆实际、符合发展需要。推动多跨协同整体智治,运用数字思维、系统思维引领党政机关体系重构、业务再造、制度重塑、能力变革,推动数字化与党政机关组织运行深度融合。
强化党建统领目标管理、问题管控。聚焦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重庆重点工作,设置党建、经济、平安、改革、创新、生态、文化、民生“八张报表”关键指标,及时总结、提炼、推广最佳实践。牢固树立起“问题发现靠党建、问题发生查党建、问题解决看党建”的重要理念,设置巡视、审计、督查、生态环保督察、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网络舆情、群众信访、平安稳定“八张问题清单”,健全各级党委及时感知、生成、归集、解决问题机制,形成以党建统领问题解决、以问题解决推进党建工作的良性循环。
三、着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要有新担当新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只有建强组织、配强班子、用好干部、盘活人才,把党员、干部和各方面人才有效组织起来,把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凝聚起来,才能把组织力量、组织优势有效转化为发展动力、发展优势。重庆市委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优化干部选育管用工作,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从严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提升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整体效能,加快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树牢导向选贤任能。全面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健全全方位分析岗位、全口径筛查干部、全要素比选择优的“三全”选任机制,树立以实干实绩实效论英雄的鲜明用人导向,把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好用好。完善多维度的领导班子运行评估和群众口碑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一把手”变革能力提升机制,加强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培训,推动党员、干部能力水平与发展对应、与事业适应。完善争先创优、赛马比拼、“一把手”例会机制,推动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两个担当”良性互动,营造干事创业唯实争先良好生态。
大抓基层强基固本。不断严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进一步理顺各领域党组织隶属关系和管理体制,使组织形态与发展形态、社会形态、治理形态更加耦合融合。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巩固拓展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建工作优势,开展非公企业“党建联建·助企强链”专项行动,推动基层党建全市域建强、全领域过硬。实施“党建扎桩·治理结网”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改革,建立乡镇(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强化乡镇(街道)党建统领、经济生态、平安法治、公共服务职能,持续推进党建统领网格治理专项行动,打造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升级版”。
引才聚才赋能发展。坚持人才强市首位战略,围绕数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绿色低碳等科创高地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健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和服务链高效协同体系。以创建国家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为总抓手,突出“顶尖、全职、海外、年轻”导向,大力引进全球顶尖人才及创新创业团队。加快壮大科技创新主力军,加强人才项目、科研项目、产业项目联动,营造良好的传帮带机制和育才环境,推动人才队伍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着力完善人才工作格局,强化党管人才职责,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体系。
四、着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长期战略、永恒课题,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永远吹冲锋号,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只有不断提高管党治党水平,推动全市党员、干部作风优良、清正廉洁,新时代市域党建新高地的成色才能更足、底色才能更亮。重庆市委认真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加强清廉重庆建设,不断推进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市域实践。
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持之以恒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健全“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机制、纠治“四风”联动机制,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结合主题教育开展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和时代新风宣传教育,推动党员、干部涵养浩然正气,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完善常态化纪律教育机制,严格执行党的各项纪律,深化运用“四种形态”,促进党员、干部进一步养成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习惯。
提升一体推进“三不腐”治理效能。完善动态清除、常态惩治工作机制,紧盯工程建设、金融、国企、政法、粮食购销等重点领域,开展行业性、系统性、地域性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坚决遏制增量、削减存量。深化“以案四说”警示教育、推进促改促治,把当下“改”和长久“治”相结合,从机制制度上防范风险、推动整改、促进改革、优化治理。健全完善清廉重庆建设体系,抓好清廉单元试点示范,打造一批清廉建设试点示范标杆,形成一批最佳清廉建设实践案例。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挖掘用好重庆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中的廉洁元素,持续开展廉洁文化建设行动,用廉洁文化滋养身心。
完善和落实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健全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制定和实施机制,动态调整党内法规执行责任清单,常态化开展执规情况监督检查,不断增强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刚性。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把“一把手”作为开展日常监督、专项督查等的重点,健全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权力运行制约机制,增强对“关键少数”的监督效果。巩固深化政治巡视,完善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格局,深化拓展巡视带巡察、提级交叉巡察、同步巡视巡察。推进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建设,健全基层监督网络,推动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用“十三个坚持”系统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是这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最重要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突出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主线,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科学布局、价值追求、重点任务,既创造性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又以一系列原创性成果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指引我们党成功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要深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尤其是其中蕴涵的重大原理性的原创性理论成果,不断增进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理论认同。
一、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根本原则的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对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根本宗旨、行动纲领、策略原则、奋斗目标等基本问题进行全面阐述,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坚持和加强共产党对于无产阶级运动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根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鲜明提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等重大论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保证,从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上进一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根本原则的认识。
一是深化了对社会主义运动规律的理解和把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表明,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和社会主义运动是一对“孪生兄弟”,同根同源、同心同向、互促共进。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是社会主义运动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根本前提、根本支撑,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成长也为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提供更高的施展平台、更多的承载资源和更广的历史空间。1847年6月上旬,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直接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成立于1836年的正义者同盟正式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世界上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理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正式诞生。此后,他们又帮助和指导欧美诸多国家创建无产阶级政党,有力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组织化进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深入分析巴黎公社失败教训时凝结出这样一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无产阶级政党的有力领导是确保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属性的根本保证。如果缺乏这样的政党及其有效领导,国家政权就会变质、变色。自科学社会主义问世以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格外关注无产阶级政党在社会主义运动中的领导作用,并在实践中逐步丰富和发展无产阶级政党理论。从这个角度看,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对无产阶级政党功能认识的拓展,加深了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规律的理解和把握。
二是深化了对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事业之间一体同心、有机耦合、深度共生关系的认识。受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影响,一段时间以来习惯于把党的领导定位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或基本条件,类似于手段、技术、工具或方式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事业是内生共存、不可分割的一体化结构,认为党的领导对于社会主义事业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具有决定性意义。尤其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党的领导制度体系”这个范畴,并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之首给予浓墨重彩阐述,明确强调“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这从制度层面极大升华了对党的领导之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本源性价值、本旨性意蕴、本真性功能、本质性取向的理解。
三是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维度发掘党的领导所独具的标识性价值。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等著作中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所作的擘画和希冀,主要是预测性、方向性、轮廓性、原则性的大致构想。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视阈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作过凝练、提炼和提升,但没有指出在那些基本特征中哪一个是最本质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很多特点和特征,但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此后,他在多个场合又予以强调。一个“最”字,把党的领导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与其他方面本质特征的重要程度予以区分、分辨,起到了点石成金、画龙点睛的标识性效应。
二、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科学布局的认识
布局,是对事物的结构、格局进行全面安排。马克思主义政党要保持活力、生命力、韧性,既需坚守和赓续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根本原则,也要及时因应新的实践、新的社会历史条件、新的时代变迁的需要进行科学布局。进入新时代,这种科学布局,既体现在对已有存量的结构性调整,也体现在对增量的优质性提升,促进了党的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发生格局性变化。
一是强调党的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体系中的首要性、根本性、统领性地位,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非一般的无产阶级组织形态,无论在实践层面还是理论层面都具有先进性,因此必须注重加强自身建设以确保其先进性的发挥。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全面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态度以及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提出了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理论,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重视组织建设、把民主集中制视为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列宁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一大特点。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着重从思想、组织、作风三个方面成功开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鲜明特点。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提出要注重制度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尤其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五位一体”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深化了对党的建设体系的认识。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这是对党的建设体系的优化和完善,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拓展。作出这样的重大判断和重要部署,有很深的长远考虑和战略考量,因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质、严明政治纪律,如果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
二是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党的建设传统领域作出新的谋划和部署,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取得原创性理论成果。比如,我们党在党的六大时就提出了“组织路线”这个概念,但很长时间没有作出概括,直到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并阐述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这种新概括,把组织体系、干部工作、人才工作有机融合,集中体现在“十三个坚持”中的“坚持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坚持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三个“坚持”上,破除了以往仅就组织工作谈组织路线的狭义理解,大大拓宽了对马克思主义组织建党的统摄框架的认知视野。又如,从“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从“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到“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好干部的衡量标准、成长路径、使用原则等方面系统阐述,归结起来就是“忠诚干净担当”这六个字,亦即“十三个坚持”中的“坚持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精髓要义,极大深化了对新时代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把握。
三、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价值追求的认识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根本的价值追求。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性质的试金石。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从“为人民服务”到“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从“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到“坚持以人为本”再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根本使命、根本立场既一以贯之,又具有新的历史特质、时代特点、现实特性,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价值追求把握的深化和拓展。
一是强调“人民”不仅是整体性的存在,也是个体性的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侧重从阶级性的维度对人民进行分析,更多关注作为整体性存在的“人民”。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人民大众即无产阶级”的论断。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劳动者阶级”就是“人民”,在《“莱茵观察家”的共产主义》中指出“真正的人民即无产者、小农和城市贫民”。列宁曾指出:“马克思在使用‘人民’一语时,并没有用它来抹杀各个阶级之间的差别,而是用它来概括那些能够把革命进行到底的一定的成分。”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关怀人民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整体利益,而且对人民的个体化生存境遇、生活样态、生长空间给予更多关注和强调,认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比如,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强调绝不能落下“一个贫困群众”;关于中国梦,强调“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强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关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强调“不惜一切代价”,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等等。
二是既从客观层面强调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也注重在主观层面满足人民的多方面、多样化、多层次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民是社会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在《卡·马克思致路·库格曼书信集俄译本序言》中,列宁曾鞭辟入里总结道,“马克思最重视的是群众的历史主动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重大论断,明晰了人民之于国家政权、国家制度的根基性意义,揭示了人心向背之于党的生死存亡的根本性价值。人心向背不仅仅决定于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改善,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也不可或缺。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而非只是物质生活层面的共同富裕,极大拓展了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科学内涵和时代意涵。又如,在注重人民生存性、生理性需要满足的同时,突出强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三种主观感受的保障、增进和提升,极大拓展了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范围、样态、层次和界域的认识。可以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理论上反映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在实践上是与有效破解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相匹配的“良方”,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与人民之间内在关系的本质性凝练。
四、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巩固政权更不容易。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摆脱不了的宿命,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长期执政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窑洞里给出了“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第一个答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自我革命”的第二个答案。基于新的实践提出新的问题及其解决理路是原创性贡献,对同样的问题提供新的破解思路也是原创性贡献。从这个意义上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原创性贡献,把对如何在长期执政条件下管党治党建设党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新的发展。
一是创造性提出“自我革命”这一新范畴,并对其科学内涵、理论依据、精髓要义、实践要求等作出系统阐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术语的革命”。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革命主要包括以夺取政权为旨向的政治革命和以确立新的生产关系为旨向的社会革命两大类型,政权是革命的根本问题、首要问题,政治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前提,只有社会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革命的最终目的是打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和掣肘,从而解放和发展先进生产力。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自我革命”这一新范畴,认为“自我革命就是补钙壮骨、排毒杀菌、壮士断腕、去腐生肌,不断清除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提高自身免疫力,防止人亡政息”,这极大拓展了“革命”的丰富内涵,是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重大创新性发展。
二是把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谋划得科学并赢得主动,党和国家事业就大有希望。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相继就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从严治党进行专题研究和专项部署,逐步形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顶层设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际上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要解决好的主要矛盾,是基于我国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提出的整体设计。从严治党,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经验。全面从严治党强调基础在“全面”,就是管全党、治全党,面向所有党员、所有党的基层组织,覆盖党的建设各个领域、方面和部门,赋予从严治党新的时代内涵和历史使命,彰显了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性地位。
三是强调激发自我革命的精神自觉。精神自觉,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政党,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自我革命不仅是一种实践活动,也是一种精神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反对把革命和执政当作两个截然不同的事情的观点,强调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但同时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要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永葆自我革命精神,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时刻警惕我们这个百年大党会不会变得老态龙钟、疾病缠身。从精神层面对自我革命予以强化和强调,既深刻发掘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百余年来历经沧桑、饱经风霜而韧性不减、本色不易并不断焕发新的蓬勃生机的奥秘和理据,也是对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以社会革命促进自我革命的自信、坚定和执着。
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原创性贡献还有很多方面。比如,及时总结升华新时代严明纪律和规矩的新鲜经验,首次把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了党的自身建设体系;首次提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腐败基本方针和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深化了对无产阶级政党内部斗争战略策略的认识;强调坚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着力破解自我监督这一世界性难题和国家治理的“哥德巴赫猜想”,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内涵丰富、体系严整,同时又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必将随着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深入推进而持续发展、不断丰富,对其原创性贡献的把握也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而日益拓展。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多篇)2023年10-11月深入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