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1多篇)2023年党建理论

发布时间:2023-11-19 20:49:17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编辑】(1多篇)2023年党建理论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1多篇)2023年党建理论

2023年党建理论汇编(19篇)

持续加强对A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

近日,习主席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主席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阐述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地位作用,对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次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A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要结合正在深入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持续加强对A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新时代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新贡献。

A文化思想,是在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深入分析世情国情党情、有效破解新时代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形成的,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在推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展现了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

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实践是理论产生的沃土,理论是实践经验的理性升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立足新时代文化建设伟大实践,着眼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要求,主持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文化建设“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迈进”这一重大问题,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正是在这一伟大历程中,我们党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积累了宝贵历史经验,对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具有重大引领和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在广阔深刻的社会革命中发展丰富的。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我们要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我们党带领人民创立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了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准确把握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科学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内在规律,在继承优良传统基础上,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形成了A文化思想,构成了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

新时代新征程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强大思想武器。A文化思想内涵丰富,视野宏大,贯通古今,论述深刻,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我们要紧紧围绕新的文化使命,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持续加强对A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我们要紧紧跟随党的理论创新步伐,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为主攻方向,持续加强对A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使理论研究更加深刻系统、理论宣传更加深入人心、理论武装更加扎实有效,不断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开创新局面、取得新进展。

持续加强对A文化思想丰富内涵的学习、研究、阐释。新时代十余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丰硕理论和实践成果的重要时期。要紧密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文化建设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非凡实践,联系这些年来我们走过的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生动历程,联系新时代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有效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不懈奋斗,联系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深刻变化,深入研究A文化思想的时代特色、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不断深化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打牢坚实思想基础。

持续加强对A文化思想原创性贡献的学习、研究、阐释。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具有突出原创性品格的博大理论,A文化思想作为这一思想体系的文化篇,蕴含着对诸多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原创性贡献,回答了诸多前人没有回答过的课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我们要深入研究A文化思想的体系框架、逻辑结构、概念范畴,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方法、手段研究阐释A文化思想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新的文化使命、赓续中华文脉等方面的原创性思想、突破性进展,充分展现这一思想的重大时代价值和理论意义。

持续加强对A文化思想实践品格的学习、研究、阐释。A文化思想是在新时代伟大斗争实践中形成的科学理论,也是新形势下应对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风险挑战的重要法宝。我们要深化对A文化思想中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解把握,深化对新时代文化建设斗争形势的科学研判,特别是加强对影响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各种错误思潮,对西方国家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误导舆论的手段伎俩等情况的研究分析,未雨绸缪、居安思危,不断提出科学有效的应对思路、防范举措,为巩固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提供坚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新的文化使命。担负起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就要持续加强对A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更好地把握理论精髓、遵循内在规律、把准关键节点、创新方法手段,以此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效能,凝聚亿万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持续深化学习领悟。要把A文化思想作为干部培训、理论学习、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这一思想进教材、进课堂,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理解上下功夫,切实做到对新时代文化建设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了然于胸,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要坚持不懈用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持续推进学理创新。A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必须以创新的思维、前瞻的眼光和科学的方法,深入研究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更好揭示这一思想的时代精神、理论魅力和实践力量。要积极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建设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深植文化根脉,推进守正创新,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要坚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持续增强宣传势能。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许多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着眼新的文化使命,结合正在深入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着眼落实“七个着力”的重大要求,持续增强宣传势能,充分发挥各类思想理论工作平台和宣传媒体的主力军作用,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构建接地气、有生气、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大众传播体系,架起科学理论通向人民大众的桥梁,通过组织开展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的理论宣讲,进一步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各项工作创新发展。

从思想解放高度认识“文化篇”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A文化思想。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文化篇的特殊意义。

特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与作用。文化建设包括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还包括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在一般意义上,文化不仅是“五位一体”中的“一位”,还是诸领域得以贯通凝聚的灵魂和纽带。在特别意义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特殊在中国发展已进入亟需凸显文化力量的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们已整体性历史性地走过“富起来”阶段、迎来“强起来”阶段。“强起来”意味着一要全面发展,不能有文化短板;二要可持续,需要文化作为底蕴;三要强而文明,需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特殊在文化标识着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特殊本质。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当代中国”和“二十一世纪”突出了时空坐标,“新的飞跃”确定了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标识了普遍本质,“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直接揭示了独特本质。

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强调必须“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全新定位的基础上,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角度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系统科学阐述。

在一系列重大关系中廓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坐标格局系统清晰地呈现出来。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总体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区分为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和作为思想文化形态的传统文化,但更加注重后者,强调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思想文化形态的传统文化包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其中中华传统美德又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基本内容的厘定,让人们终于“看清”传统文化的内容,有了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抓手。有针对性地系统提出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第二个结合”;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为我们明确了使命和责任,也指明了路径和方法。

以提出“第二个结合”为标志而形成的A文化思想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思想解放作用。“第二个结合”成为A文化思想的根本原则、基本方略和科学方法。以“第二个结合”为根本标志,A文化思想的形成有力巩固了中国的文化主体性,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我们党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为深入学习贯彻A文化思想,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10月12日,由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学习贯彻A文化思想”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与会专家围绕如何加强A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工作,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作了深入交流。

深刻领悟A文化思想

作为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A文化思想的形成和提出,既是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最具标志性、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上海市委党校哲学部教授黄力之认为,文化创新是文化繁荣、文化强国、全民族现代文明构建这三个环节中的第一推动力,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持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承担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A文化思想正是在指导实现这一文化使命的基础上应运而生。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的文化使命。“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提出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红娟提出,A文化思想的形成,标志着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范式发生了结构性变迁。“第二个结合”提出之后,原来的“理论—实践”二维结构变成了“文化—理论—实践”三维结构。因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要依靠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来解决现实问题,而且要以文化的力量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肖安宝进一步表示,A文化思想为处理资本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提供了新路径。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就是以现代文明助推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只有坚持“第二个结合”,才能坚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人民立场。

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以A文化思想为指导,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思路、新话语、新形式。《江苏社会科学》杂志社原主编李静提出,A文化思想是一个宏大的思想文化建设指南,特别是“七个着力”要求中的“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指示精神,为当代中国乡贤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以思想之光照亮奋进之路

思想理论之光,必然照亮文化发展之路。A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贾淑品认为,A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这八个字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智慧,阐明了理论指导实践的重大意义。广大理论工作者要在A文化思想指引下,进一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继续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不懈奋斗。

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文化发展的引领价值。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梁建新提出,“A文化思想”这一概念是新时代以来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实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历史性变革。而在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孙绍勇看来,把握A文化思想的逻辑脉络、精髓要义,对于理解我们的文化自信自强底气从何而来、为何而有,对于凝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篇章,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耿步健认为,A文化思想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其形成和提出有利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从而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实践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自觉扛起新时代文化使命

扎实开展A文化思想的贯彻落实工作,必须强化优势举措,以道德文化为抓手,做到精准切入。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小锡提出,学习贯彻A文化思想要聚焦道德文化,构建社会主流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道德建设,推进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

在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郭凤志看来,学习把握A文化思想,应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长远目标下,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纲”,把研究从“文化视野”提升至“文明视野”,从内在性上解决现有的“文化研究”与“文明研究”相疏离问题,进而从总体上增强A文化思想本质性阐释的深度,以期在整体层面将A文化思想专题研究取得的理论成果进行综合创新。

“深入学习、研究、阐释A文化思想的首要任务是要研究该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表示,研究A文化思想的理论逻辑就是研究其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根源,搞清楚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相对照下“坚持中的发展”与“发展中的坚持”;研究其历史逻辑就是要研究好发生学逻辑,弄清该思想萌芽、发展、成熟等整个历史过程,澄明该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在特定历史场景中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研究A文化思想的实践逻辑就是要研究当下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现代化和文化强国建设过程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在体会这一思想魅力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A文化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A经济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性和创造性的理论成果,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了重要原创性贡献,创造性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注重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以A经济思想为指导,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把人民利益作为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这个根本政治立场决定了党在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的,“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

A经济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民性。这一重要思想坚持把人民利益作为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奋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同时,在发展过程中,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最大限度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其中居于首位的就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是决定发展性质的根本问题。新时代的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通过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等实实在在地加以落实。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深入探索适合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所有制、分配制度以及资源配置方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有利于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按要素分配的政策制度,有利于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促进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和引导资本发展,有利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保障和改善民生。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在实践中,全体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实现了最广大人民的广泛持续参与,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使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需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在经济社会的运行中,效率保证了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同时为促进社会公平提供了条件;公平维护了社会稳定有序,同时为提高经济效率创造了条件。我们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依据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统筹效率与公平,保证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使人民收入不断增长。新时代新征程,一方面,要通过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持续优化劳动、资本、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配置,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有利于做大做好“蛋糕”,又有利于切好分好“蛋糕”,真正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

一般来说,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在一定社会形态、历史时期、发展阶段的集中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然要求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变化,站稳人民立场,着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科学分析和清醒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前提。要成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就必须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确定了社会主要矛盾,就要围绕解决这一主要矛盾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要抓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供给端着手,以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要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牵引推动经济等各领域的发展,提高供给和需求的适配性。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已经不是“落后的社会生产”,而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发展不平衡,主要指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不够平衡,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失衡现象,制约了整体发展水平提升。发展不充分,主要指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一些方面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然要求消除主要制约因素,为人民幸福生活创造条件、夯实基础。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新时代新征程,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要素配置,调整生产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解决有效供给能力不足问题,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推动供求在新的水平上实现均衡。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要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

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现在,我国已经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然要落实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这种全面发展包括人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的全面发展,包括人在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领域的全面发展,包括人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领域的全面发展,等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共同富裕道路作了新的探索,对共同富裕理论作了新的阐释,对共同富裕目标作了新的部署,提出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不能等实现了现代化再来解决共同富裕问题,而是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

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人的全面发展、共同富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发展的条件。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共同富裕不仅使人的物质生活丰富,也使人的精神生活丰富,这本身就包含着人的全面发展。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共同富裕的实现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到“十四五”时期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还要看到,我国地区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不能要求所有地区同时达到同一个富裕水准,人民群众分布在不同行业、从事着不同职业,必须从实际出发推动共同富裕,循序渐进,久久为功。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引领和力量凝聚作用,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深入学习贯彻A文化思想,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命题,也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

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

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理念治党治国治军,用什么样的理想信念教育人民、凝聚人心,用什么样的价值观培养青年、立德树人。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就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重要部署,着力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党的领导弱化问题,推动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就文艺工作、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化传承发展等主持召开会议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就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阐明原则立场,廓清了理论是非,校正了工作导向。我们党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明确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明确宣传思想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全党动手抓宣传思想工作;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在全社会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新时代,在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A文化思想,我们党立破并举、激浊扬清,从根本上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回顾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正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才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意志和力量。能否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与我们能否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紧密相关。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A文化思想,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坚持不懈用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科学思想指引。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首要的就是加强理论武装,坚持用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要全面学习领会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全面系统掌握这一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又把握好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学习贯彻A文化思想,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

坚守理论创新的魂和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重要来源。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

及时科学解答时代新课题。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正是在彰显对现实的解释力和指导力中形成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重大课题,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交答案。我们要牢固树立大历史观,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正确走向,认清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沿革和实践要求,全面系统地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科学理念、有效对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为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

新时代新征程,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复杂局面和社会思想意识的多元多样、媒体格局的深刻变化,我们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意识形态工作,必须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

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全党要充分认识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长期性,增强阵地意识,加强阵地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压实压紧各级党委责任,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意识形态工作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来进行,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夯实共同的思想基础,拉紧共同的精神纽带,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更好汇集起攻坚克难、开拓前行的磅礴伟力。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制度建设具有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确保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体现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需要有力的制度支撑和可靠的制度保障。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明确提出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工作体系,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各层级学习制度,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继续把这一根本制度贯穿到文化建设各方面,体现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上,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正本清源、激浊扬清,持之以恒抓好理想信念教育,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定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必须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让社会风清气正,让我们的民族永远充满活力和希望。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逻辑

在世界文明版图上如何定位中华文明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待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以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即所谓“古今中西之争”。关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存在着“文化自卑论”“文化自负论”等论调。“文化自卑论”主要产生于鸦片战争之后,几千年文明古国在与西方坚船利炮交锋过程中惨遭失败,中华民族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被迫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在这种背景下,部分国人滋生了“文化自卑”情绪,其典型为“全盘西化派”。有些人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片面夸大中华文化的长处,遮蔽其不足,滋生了“文化自负论”,其典型为“文化复古派”。一百多年来,围绕这两种观点的争论从未销声匿迹,甚至在改革开放之后还一度成为热点问题。没有文化的自信自强,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时代以来,为了加快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强国建设提到了突出位置,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的重大论断,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思想指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指现代以来中国人民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和文明、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和文明的基础上所创造的文明成果,表现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多维度的文明成果,是文明交流互鉴与自主创新的时代产物。目前学界关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学涵义、实现路径和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比较研究等方面。但由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概念是新近提出的,因而目前学界的相关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本文尝试探究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逻辑,即从时代大背景下探究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方法路径与重要意义。

1 中国式现代化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总开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2]22中国式现代化旨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意蕴在于,它不仅要破除近代以来国人的文化自卑心理从而重获文化自信,而且要成功推进文化转型,实现中华文明的延续与更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3]。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式现代化是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总开关”。

1.1 中国式现代化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

唯物史观强调物质生活的重要性,认为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4]158。这样,物质文明成为人类社会其他类型文明的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5]2。也因如此,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建立在发达的物质文明基础之上的现代文明。首先,中国式现代化夯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经济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不断改革完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来促进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只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道路,使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这两大奇迹。其次,中国式现代化夯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技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组织科技人员克难攻坚,不断缩短与世界先进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差距。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着力解决科技上的“卡脖子”问题,加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使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战略性变化,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同时,我国不断把自主研发的大量先进技术装备和系统投入实践运用,成为推进产业快速升级的“利器”,成为全世界工业产业链最完整的国家,从而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再次,中国式现代化夯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富足的现代化,旨在不断厚植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改善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物质条件。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前提,也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物质财富迅速增长,更加重视民生领域公共产品的供给,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努力,极大夯实了人民美好生活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

1.2 中国式现代化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着力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既实现全体人民的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也实现全体人民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首先,中国式现代化赓续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丰厚的精神文化底蕴。“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6]中国式现代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其次,中国式现代化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新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举世瞩目伟大成就,重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自信”。新时代以来,随着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各项事业不断实现历史性突破、取得标志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中国人民在精神上变得更加独立自主、自信自强。再次,中国式现代化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理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传统文化不“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对外来文化不“照抄照搬、食洋不化”,做到“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两个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

1.3 中国式现代化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支持

人类文明史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的演进史,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文明的兴衰更替。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理念,主张“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7]8,把良好的生态环境看作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7]4。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让绿色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靓丽底色,坚持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原则,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优质的生态保障。首先,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着力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2]49-50中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克服了“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错误,超越了资本逻辑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畸形发展方式,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稳固支撑。其次,中国式现代化倡导世界各国携手合作,积极开展全球生态治理,着力提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态话语权。生态治理是全球性难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高度重视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中国率先批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生态环境条约,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设立应对气候变化的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承诺“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8]465的“双碳”目标。同时,中国坚决反对将气候问题政治化,反对利用“碳排放权”来遏制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大力支持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提出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主动承担同国情、发展阶段和能力相适应的环境治理义务”[9],持续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国际合作,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力量。

2 “两个结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两个结合”孕育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的富民强国之路。“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6]从这个意义上讲,“两个结合”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

2.1“两个结合”是对中国近现代以来思想文化变革的深刻总结

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文明遭到前所未有的劫难,“古今中西”的关系问题成为中华民族不容回避的历史课题。所谓“古今中西之争”,本质上是一种文明交往与发展范式的转型问题。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批先进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探索新的文化发展范式,以君主立宪、民主共和以及自由主义、实验主义、保守主义等社会思潮为标志,出现了“西化派”与“复古派”、“中学”与“西学”、“体”与“用”等论争,但均未能拯救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在中华民族遭遇重大危机的历史关头,马克思主义同中华文明不期而遇。中国共产党着力构建马克思主义对中华文明的激活机制,汇聚精神的力量、真理的力量、革命的力量、物质实践的力量引领中华文明走出近代徘徊不前的历史困境,全面激活了中华民族的生命活力[10]。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武装人民,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二者在精神特质、价值追求和实践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契合性,从而实现有机结合。这种结合实现了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6]。

“两个结合”的精髓在于固本培元、守正创新。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对待“古今中西”问题上的根本态度。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精神之钙,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魂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11]1516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两个结合”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探索相结合的具体路径,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守住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根脉”和“中国特色”,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而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明确了文化创新发展的思想路径,指明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12]。

2.2 “两个结合”是激活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有效途径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开启的。“两个结合”既坚守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掌握文化主动权,又充分汲取外来文化的精髓。文化的主体性是指文化主体对于文化客体的意识自觉性。这种文化主体的自觉性的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3]19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人民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扩宽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维度,使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两个结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旨在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向互动”,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而实现“互相成就”,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一方面,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深厚的中华文明底蕴;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从而增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的理论自信,扩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深度,扩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因而,“两个结合”旨在“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6],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自主知识体系的现实依据和文化根基。“两个结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置于人类文明史、中华文明史、科学社会主义史的历史坐标系中,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的深刻认识,提升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主动与自觉。“两个结合”造就了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有利于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促进思想和文化的互动,推动我国的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创新,从而加快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3 “两个结合”造就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显著优势

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6]。这一新文明形态既反映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极追求,为人类文明进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明形态,既吸收了马克思主义“批判资本逻辑,凸显人的主体价值”的思想,又继承了中华文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观,致力于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决定了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主张各种文明“和合共生”,不搞文明扩张。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决定了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主张“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搞文化霸权,不输出价值观和政治模式。马克思主义的人类情怀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协和万邦”存在相通之处,这二者的结合体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实践创新的理论成果,突显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重要联系,突出了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文化成果对造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重要价值。“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6]“两个结合”将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起来,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马克思主义因中国化而更加贴近现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马克思主义而焕发出时代生机。“两个结合”促使中国更加理性、科学地看待自身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6]。

3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政治保障

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五大突出特性[6]。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要在“两个结合”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这五大特性。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起者和坚定推动者,在坚持“两个结合”的基础上不断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新的文明形态,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政治保障。

3.1 中国共产党维护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守住“根脉”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但近代以来中华文明遭遇重大危机与挑战,需要有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指导来赓续发展。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增强了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指导作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促进二者的相互成就。“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2]17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14]。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更维护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才得以实现中国化;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文明才得以发扬光大。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复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都“只能以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当代中国为前提。没有中国共产党,所谓的‘文化中国’早已‘花果飘零’,成为‘博物馆中的文明’了”。

3.2 中国共产党发扬中华文明的创新性,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文明的“内核”。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6]。中国共产党在传承中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代发展理念,使中华文明不断进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特点,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传统的中华文明焕发出生机活力。中国共产党一方面“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15]88,大力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鼓励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关乎经济发展,还关乎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华文明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中国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孔子学院,为数千万各国学员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提供服务,在推动对外汉语教育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平台,也使中华文明得到创新性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以“两个结合”为基础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文明走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3.3 中国共产党维护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夯实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民族根基

中华民族在长期融合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体多元”的民族大家庭和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是56个民族交融合作、团结互助的前提与基础,深深熔铸于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形成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这个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6]。中国共产党为了维护中华文明的统一性,确立和实施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基本内容的民族政策,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民族政策体系。其中,建立和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民族地区实施对口支援,最大限度地保障少数民族的根本权益,为解决民族区域的稳定和发展难题提供了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有力地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一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坚决打击和防范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在维护民族团结统一的同时维护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坚实的民族根基。

3.4 中国共产党弘扬中华文明的包容性,确保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开放发展

中华文明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始终表现出极强的包容性。这种独具魅力的文明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6]。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创造的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样展现出文明的包容性。在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张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性,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制度、发展水平各有不同,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创造了各自独特的文明形态,这种多样性使人类文明精彩纷呈。中国共产党始终维护这种平等性与多样性,大力倡导文明的交流互鉴,主张不同文明之间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文明包容性的核心要义在于不同文明求同存异,承认其他文明的优点,做到不同文明“和而不同”、和平共存。为促进文明平等、文明交流与和平发展,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旨在超越地域、民族、种族等差别,以人类共同利益为交汇点,凝聚不同文明的价值共识。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就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包容性的典范,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真正做到“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2]63。

3.5 中国共产党发扬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彰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和平愿景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6]。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和平发展理念,洞察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与国际秩序,得到第三世界国家普遍支持。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发扬中华文明的天下理念和大同理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大程度地凝聚世界各国人民热爱、追求和平的共识。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与世界进行开放性互动的产物,世界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属性[16]。而中国式现代化也在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显现出它的世界性[17]。因而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体现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还体现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将世界的时代主题与国内的时代主题结合起来,把握历史主动,为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贡献理论智慧[18]。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和平发展理念和世界人民对和平发展的强烈愿望出发,提出和平与发展、合作与共赢的世界时代主题和时代潮流。这一方面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和平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也充分彰显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合作与共赢的愿景与坚守。

4 “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既立足中国具体实际,又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19]。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得以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推动中华文明的现代化转型,进而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6]。这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

4.1 “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需要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五千多年来,中华文明不断发展、融合、创新,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虽然近代以来中华文明呈现落后守旧特征,遭受了西方文明的破坏与打击,明显落后于世界文明潮流,但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华文明出现了新的转机。中国共产党成功激活了中华文明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深刻改造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历史命运。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方法论,也为中华文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指引了通向人类美好社会的新道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来源和话语体系虽然不同,但二者在价值立场和核心思想上高度契合,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合中得以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种转化与发展绝不是丢掉老祖宗,绝不是数典忘祖,而是维护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现实路径,在二者的结合中创造出“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需要。通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经济总量2010年以来稳居世界第二。在经济崛起的同时,中国式现代化还需要文化上的复兴与崛起,需要构建起符合新时代现代化建设要求的现代文明,来确保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内核,表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更加迫切地需要精神与文化的现代化,需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来匹配和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继续拓展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文化竞争加剧和文明交流互鉴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形成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因此,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更重要的是巩固和发展这种新形态的文明,使中华文明在21世纪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既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提供强劲动力[20]。

4.2 “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追求

“现代化不只是经济发展,也是政治发展,同时又是文化发展和精神发展。”[21]16“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也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追求。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体现着对当今时代问题的回应。中国式现代化是对当今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创造性回答。中国式现代化以现代先进文化为基础,不断创造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相匹配的人类现代文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的“化学反应”而造就的“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进行的。中国式现代化赋予其现代力量、现代活力、现代元素。同时,“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突出体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内在构成和整体面貌,展现出人类现代化的新图景。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文明的“旧邦新命”,促使中华文明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关键在于中国式现代化。而“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则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文化形态上的集中反映。“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使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得以丰富和充实。“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传递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人文情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践行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治国富民理念,“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展现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辩证思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体现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自然观,“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传达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邦交智慧与世界和平愿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产生“化学反应”所生成的“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孕育出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和生态观等,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价值引领。

4.3 “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显著特征

文明属于上层建筑,受经济基础所决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总合的生产方式的迭代是判断文明形态“新”与“旧”的内在依据[22]。文明是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在文化层面的对象性表现。中华文明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等文明形态,但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得到传承与发展,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6]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就是要进一步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形成“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赋予了中华文明以新的时代特征,展示人类文明的广阔图景。

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孕育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为内核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当代中国人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哲学层面的集中反映,表征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众不同的格局、情怀与气质。这是因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是建立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实行的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而且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思想与理念,借鉴吸收了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展现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新性、包容性、和平性、共生性等特性。换言之,“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突出体现,通过其内在特性和价值追求塑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能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关系,回答着人类文明亘古之问。因而,以“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为内核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长远目标是构建“自由人联合体”,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5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人类情怀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连接历史与现代、贯通中国与世界,是中华文明更新、融合发展的结果。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致力于推动世界各民族和国家平等互利、交流合作,推动人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繁荣进步,推动构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人类情怀。

5.1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孕育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植了中国丰厚的文化土壤和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浸润并且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世界情怀,凝结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天下的标识性话语。“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处于深刻变化之中,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更加密切。”[8]424大量事实证明,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前所未有的外部风险挑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立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与世隔绝的孤岛。置身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人类社会的整体观念和共同命运出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现实问题,建设“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社会。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秉持开放创新、合作共赢的理念,摒弃弱肉强食、赢者通吃的丛林法则,倡导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原则,不搞一国独大、强权独霸的行径,“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24]510。作为超越民族、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界限的人类新发展理念和价值原则,人类命运共同体集中表达了中国和平发展的愿望,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深邃智慧和文化魅力,既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又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对人类命运的深深忧患和对人类福祉的终极关怀,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长治久安、持续繁荣指明了前进方向、擘画了理想蓝图。

5.2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坚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平立场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积极开展对外交往通商,而不是对外侵略扩张;执着于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而不是开疆拓土的殖民主义。”[23]107中国自古就倡导“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和合共生”等价值理念,形成了以“和”为核心的文化精神和价值理念,既有“兼济天下”的世界情怀,也有“和衷共济”的“和合”思维。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战争与冲突只能让国家分崩离析、山河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和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事业,维护和平是每个国家都应该肩负起来的责任。中华民族在磨难中不断成长奋起,深知“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也深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疾苦,所以十分珍惜和平的发展环境,“抱德炀和”“止戈兴仁”的思想早已融入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因此,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跳出了民族国家的藩篱、突破了地缘政治的局限、锻造了胸怀天下的格局、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优良品格,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23]30当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是世界和平发展的最大障碍。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政治、经济和军事优势对别国进行干涉、控制和侵略,造成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坚持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与分歧,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的方式缓解冲突,主张世界各国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和而不同”既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文明冲突的化解之道。文明差异不但不是文明之“我”与文明之“他”纷争决裂之因,而恰恰是多元文明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之源,要以“和而不同”的方式汇聚全球共识,以合作共赢化解分歧,走对话而不对抗的交往新路。

5.3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蕴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邦交智慧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张的“协和万邦”,可以理解为以平等、协商、友好、合作、共赢的方式妥善处理各国之间的关系,促进各个国家和平相处、共同发展。和平安定的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首要前提,没有和平的环境,发展就无从谈起。数百年来的国际关系史一再表明,西方文明充满了过多的火药味与血腥味,无法为人类的未来提供更好的选择。而崇尚息兵罢战、和平共处的中华文明,则提供了可能的解决办法,让人们看到了新的希望。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秉持“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理念,超越了局限于特定民族国家的狭隘界限,打破了国强必霸的西方传统模式和陈旧逻辑,凸显了和平合作、和谐发展、和睦互助的博大情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8]12。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崇“和”尚“谐”文化的延续,也是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热爱和平、追求正义的集中展现。

5.4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培育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互利共赢价值原则

在国际关系中,正确的义利观应该是以人类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在侵略、殖民、掠夺基础之上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把“利益至上”奉为圭臬,严重阻碍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构建。与此不同,五千年悠久文明史孕育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奉行国强不霸的和平原则,坚持正确义利观,讲究信用、维护正义、义利兼顾,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2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始终站在国际道义高度,主张平等合作、互利共赢。随着不同国家、民族之间变得越来越紧密相连、相互依存,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团结合作、互利共赢成为应对全球性风险与挑战、实现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原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呼吁世界各国团结合作,共同应对“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和发展赤字”,共商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25]58-59。这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公平正义的热切期待。

5.5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智慧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对人类解决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着跨越时空的启示。在全球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资源矛盾愈发尖锐的情况下,饮鸩止渴式的发展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方式已经势在必行。“近年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26]面对全球生态危机,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任何隔岸观火都无济于事。为此,中国本着负责任大国的态度,大力倡导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来应对全球生态危机。第一,呼吁世界各国立足全球视野,携手合作共同打造“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珍爱与呵护地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27]374,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第二,呼吁各国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各国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承担与各自能力相应的生态治理责任,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多边、双边合作,规避集体非理性的“囚徒困境”,推动全球生态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第三,呼吁并带头开展节能减排行动。中国承诺实现“双碳”目标,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中国在全球生态治理上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28],充分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

6 结语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个不断超越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过程。但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资本主义文明充满了殖民、侵略、垄断与剥削的血泪史,不会是人类文明的终结处。人类文明一定会向前发展,产生超越和替代资本主义文明的更先进的新形态文明。虽然现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着先发优势,利用知识产权、军事霸权、金融霸权进行全球剥削,逐渐形成了“现代化=西方化”“现代化=资本化”“西方化=文明化”的话语霸权,但后发的现代化国家逐渐打破这种西方话语霸权,发展和创造属于自己的现代化文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通过中国式现代化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在“两个结合”的基础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同时,中国还扛起“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发起“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重大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经由“两个结合”所开启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取得的,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彰显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人类情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书写的新的文明形态,是经由“两个结合”所形成的“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终结了西方文明的理论霸权和文化霸权,破除了“修昔底德陷阱”的固化思维,破解了“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等西方文明的话语陷阱,摆脱了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路径依赖,拓展了后发国家走向现代文明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文明形态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深刻把握“两个答案”的内在统一性

1945年7月,在与黄炎培的“窑洞对”中,毛泽东同志给出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民主,人民监督政府。步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踏上了新的赶考之路,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党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自我革命。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两个答案”之间的内在逻辑与统一性,始终将“两个答案”贯穿于党的执政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两个答案”目标同向,都是对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科学回答。一百多年来,党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保证了党长盛不衰并不断发展壮大。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两个答案”体现出“外在约束性”与“内生主导性”之间既相互区别、各有侧重,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内外因辩证关系,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对这种矛盾运动的深刻把握中产生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时代伟力。

人民民主强调外在力量的约束性。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民主的缺失是过去封建王朝无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重要原因,忽略人民的呼声,忽视人民的诉求,势必会导致民怨四起,人亡政息。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理应接受人民的监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听取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是理所当然和应有之义,也是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的必然要求。人民民主充分彰显了人民群众在党破解历史周期率中的基础性地位,突出了人民监督作为重要外在约束、外部动能的重要性。

自我革命突出内生动力的主导性。自我革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党性意志,只有以坚如磐石的党性意志做支撑,才能更深入理解“为什么要自我革命、什么是自我革命以及如何推进自我革命”,从而夯实自我革命之基。自我革命意味着要不断积极主动剔除自身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地消除一切侵害党健康肌体的“明疮”“暗病”,如此才能始终坚守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才能保持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雄厚底气。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借鉴国际政党管党治党的经验教训和总结自身的执政规律,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开展长期执政历史方位上的自我革命,体现了在总结提炼历史经验上的理论自觉与破解“历史周期率”,指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实践自觉。

“两个答案”理论同源,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两个答案”都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实际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坚持人民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从找到“民主新路”,到坚持“两个务必”、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再到坚持“三个务必”,一路走来,变化的是革命形势、时代特征,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立场的初心、对实践为先的坚持,在“变”与“不变”之间突显了百年大党的理论清醒和实践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它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和不断发展的理论。

人民民主是对人民性这一马克思主义最鲜明品格的坚守与弘扬。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让全人类获得解放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毕生追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旨归。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也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毛泽东同志强调:“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的、能够忠实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我们当了人民的代表,必须代表得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

自我革命是对马克思建党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以刮骨疗毒的坚定彻底向党内顽瘴痼疾开刀,以坚如磐石、驰而不息的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清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经过不懈努力,我们党赢得了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衷心拥护的历史主动,赢得了全党高度团结统一、走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不断深化、不断拓展,更加系统、更为完善,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成为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党在新征程上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两个答案”文化同根,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正是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强大生命力,成为蓬勃发展、展现真理力量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两个答案”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是马克思主义“两个结合”的重要成果。

人民民主赓续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是中华传统政治智慧的精髓之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尚书》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即民本思想的萌芽。战国时期,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汉代贾谊提出“民无不为本”的主张,都是民本思想的发扬。洞悉社会世情,知晓民心民意,这是传统民本思想对古代为政者提出的要求。毛泽东同志在著名的“窑洞对”中指出“让人民监督政府”,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远比传统社会的要求实际、全面和深入,这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明确的是,古代的民本思想与现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有差异,民本思想中的“民”与现在的“人民”内涵也不同。但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超越性继承。传统民本思想对国家和民众关系的诠释以及在古代国家治理当中的实践,对新时代乃至未来仍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自我革命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革故鼎新的优秀基因。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从未中断。究其原因,正如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所指出的,中国人具有自我批判性的文化特质。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向内强调反求诸己,主张慎独精神,以内省的方式向善,如孔子主张“正身”以“不令而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曾子强调“每日三省吾身”,老子推崇“守静”以“致虚”,孟子注重“养心”以“立命”;另一方面向外注重通过内在修养的外部化,以德行的知行合一来达到行为世范,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到“内圣外王”。如孔子主张“修己以敬”来达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此同时,中华文化基因中蕴含的与时俱进精神,一直也是古代执政者推崇的执政理念。如秦商鞅强调“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韩非子主张“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等等。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革故鼎新、求新求变的精神追求,与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的内在规定性相契合,是党自我革命精神产生和发展的文化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向顽疾开刀,以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推进管党治党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以“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态度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逐步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正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伟大实践。

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意蕴

A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党的理论创新要把坚守魂脉和坚守根脉结合起来,如果割断了魂脉和根脉,最终会犯颠覆性错误。归根到底,坚守魂脉和根脉,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这一重要思想是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揭示了我们党成功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A对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了系统论述,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此,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两个结合”的独特理论意义以及“第二个结合”的重大创新价值是亟须推进的理论阐释工作。

一、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理论

“两个结合”是A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所形成的原创性理论。A对“两个结合”重大命题的理论阐释经历了一个从提出、展开再到深化的完整过程,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明确提出这一科学命题,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专章论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并进一步展开论述“两个结合”,包括党的二十大闭幕后在考察延安、安阳等地过程中提出“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定位朝着体系化、学理化方向发展。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A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辟与发展的角度深刻论述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明确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A以“魂脉”和“根脉”来定位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可以看出,“两个结合”这一重大理论命题的提出,是我们党立足百年历史新起点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对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科学总结。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贯通融通的理论结晶,是“第二个结合”在新时代的最大成果,是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

“两个结合”深刻揭示了我们党成功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文化底蕴。A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基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任何科学理论和制度,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同样需要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在不断推进其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加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唯有不断本土化、时代化,才能汲取本民族、本国的历史文化养分,注入源头活水,激发勃勃生机。马克思主义以严密的逻辑展示了其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以深邃的学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两个结合”理论贯通历史纵深,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有效贯通起来、同群众日用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起来,凝聚起党的创新理论的新的理论势能,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民族基因和文明血脉,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宏阔辽远的历史纵深。从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余年结合史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化具有历史的统一性,二者并非现成如此、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赓续前行的。在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生着相互建构、双向生成、互相成就的历史性“结合”过程,造就了一个新的文化生命体,创造了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

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当代中国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也是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古老中国的当代存在。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马克思主义既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也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提供了根本指南与强大思想武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也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文化基础和前提,提供了深厚的历史积淀与精神滋养。二者缺一不可。对于二者关系的处理,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奋斗中探寻到了一条真理道路,那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正确认识和把握二者之间辩证统一、交织共振的关系,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更好地与当代中国实践、与民族复兴时代主题相契合。但必须指出,这种结合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处于同等地位,二者的关系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主导意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支援意识,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实现的有机结合,这是站在社会形态更替的高度来审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必然结果。这种主导与支援的关系,深刻指明要以马克思主义为魂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将有价值的历史资源转化为支援意识,贡献中国智慧。在二者结合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并不等同于文化复古主义,那种企图用“儒化”了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代替马克思主义的做法是机械的、错误的,不但有悖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且会割裂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之间互相成就的关系。可以说,正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价值与作用,展现真理魅力与精神伟力,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强大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支撑。概言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贯通起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统一起来,形成了中华民族智慧的最新表现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最新概括。

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和文化血脉,深深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正是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加契合中国人民特有的思维逻辑和行为模式,对中国现实更有解释力,在理论上更具说服力;马克思主义才能在实践中更加符合中国人民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而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改造中国、创造奇迹,在实践中更具推动力。当然,马克思主义同样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正是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方向不断发展,对内产生强大的亲和力、向心力、凝聚力,对外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吸引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加符合历史大势,符合时代潮流,形成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大格局大气象。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中华文化为源头活水,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底蕴。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等中华人文精神,以及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等,依旧展现出强大的思想魅力、精神境界与文化智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的需求相契合,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需要相契合。我们要依照时代要求,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而运用丰厚的中国历史智慧为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服务。总之,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坚定的历史自信牢牢把握历史主动,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繁荣发展,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传承发展的精神基因和行动逻辑,充分彰显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赓续不辍的风采与魅力。这种浓郁的中国气派,是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突出特征,其深层要旨就在于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二、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规律性认识

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必须坚守好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并且在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中,把坚守魂脉和坚守根脉相结合,既一脉相承,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又与时俱进,敢于说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新”。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规律的理论把握,对以中华文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自信与自觉。

“第二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回顾党的百余年奋斗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伟大的历史性成就、跨越式发展,根本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A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注重以民族的形式阐释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善于从优秀的文化遗产中汲取养分。他指出,站在数千年的民族历史前,面对数不尽的历史珍贵品,我们都是“小学生”,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隔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并提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具体原则。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强调中国搞社会主义,“要有中国的特色。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他从马克思主义出发,创造性转化《礼记·礼运》中的相关描述,提出“小康社会”的目标,并汲取《周易·乾》中“保合太和,乃利贞”的智慧,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江泽民和胡锦涛也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强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注重文化软实力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A在继承以往党的优良传统基础上,从“根与魂”“精神命脉”“文化基因”“重要源泉”“突出优势”等多个维度,丰富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至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动摇,坚持以“四个讲清楚”为工作导向,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所以说,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一再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与中华文化的历史智慧有机契合、内在会通,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传承中华文脉、构筑中国精神。

“第二个结合”是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规律的理论把握。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将中华文化熔铸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中,带领人民创造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境界。A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人类文明的璀璨瑰宝,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沃土。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优秀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基石。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民族文化、民族禀赋和民族精神在不同时代的体现。同时,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从千年理想到信仰信念,从礼乐文明到制度创新,从民本理念到人民至上,从协和万邦到命运与共,都生动体现了这一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论体系与传承体系虽然各有差别,“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在中国大地上,它们都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实践中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丰富发展。由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才有了具体的现实基础和实践根基,才能不断作用于中国具体实际,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独特的思想意涵、价值意蕴与文化底蕴。

“第二个结合”是以中华文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自信与自觉。A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审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内在贯通,凝聚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思想共识和实践伟力,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中华文明以现实强大的力量,提振中华文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自信与自觉。具体来说,以坚实的道路根基厚实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基础。“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当今世界,唯有中华文明5000多年来一脉相承、从未中断,一直延续到今天。马克思主义真理的闪电射入中国大地,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内在生命力。“第二个结合”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民族血脉和文明底蕴,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有了更加深厚有力的文化支撑。以开阔的创新空间拓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视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毛泽东提出:“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这一思想论断极大地促进了全党解放思想,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性,推动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A面对古今中外的比较与联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全党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挖掘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巩固的文化主体性保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独立品格。“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正是这种中国人民独特的精神世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行为,铸就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底色。“第二个结合”在保持精神独立性的同时,进一步巩固了文化主体性,不仅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也进一步彰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中国思维、中国价值、中国精神。

三、在新的起点上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

“第二个结合”理论的提出,解答了今天的中国发展“何以从来”“向何而去”的重大问题。它不仅是一套理论,更是一系列实践,不仅指向当下,更指向未来。在新的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在已经取得重要成果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第二个结合”,巩固主体性,以守正创新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引;把握规律性,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强化引领性,积极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主知识体系。

巩固主体性,在守正创新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引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正是因为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基因和文明底蕴,才能够历经磨难而始终保持独立的精神面貌和特有的行动逻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A创造性地提出“第二个结合”这一重大理论命题,强调“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新征程新起点,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必须牢牢把握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根本指导思想,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尤其是要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创新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原则的重要体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的内在机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态度。具体来说,一方面,坚持守正创新原则,开辟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新道路。A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守正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指导,坚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道路之正、理论之正、制度之正和文化之正,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新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而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深化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识。另一方面,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主导权。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和坚持“守正创新”的理论产物,深刻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不断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造创新的历史过程。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有着内在的主体性要求,必须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牢固确立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明现代创制的主导权,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充分汲取借鉴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来助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丰富和发展,展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蓬勃生机和旺盛生命力。

把握规律性,在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文明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延续发展的文明,但是延续不是一成不变、停滞不前,更不是僵化固化,而是一个不断创新、接续进步的过程。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中,必须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维度,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第一,在全面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基础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A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正是拥有这种丰富、厚重而深邃的文化底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才能行稳致远。比如,“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对于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优化人的生存环境,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再比如,“以义制利”的价值取向,对于约束人们的贪婪欲望,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以上种种无疑都构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中国元素和独特优势。第二,在正确处理古与今、中与西关系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古今中西之间,既有历史凝结而成的规律性、共同性,也有鲜明的差异性、多样性,必须坚持守正而不守旧、尊古而不复古。“古”是“今”的传承母体,“今”是“古”的创新转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中华文明创造了新的文化生命体。立足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成为现代的,而经由“结合”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为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深厚的文化基础。第三,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基础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出中华文明创新发展新道路,彰显了古老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传统和精神面貌,昭示了一种与西方文明异质性的现代文明图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文明的忠实传承者、弘扬者和代表者,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强化引领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A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以扎实的学理研究不断推动“两个结合”向纵深发展。一方面,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然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也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关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把准学科定位方向,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最具中国特色,最必要、最应该、最能够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学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我们党着力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创新理论成果。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的、原创的,是中国思想、中国理论,需要构建自主的知识体系加以阐释和说明,形成党的创新理论学术支撑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就是要从学理层面对新理念新论断中原理性理论成果进行深入研究阐释,把握相互的内在联系,讲准、讲深、讲透、讲活贯穿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另一方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呼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从理论主题、体系框架、逻辑结构、概念范畴等方面,作出有深度的知识构建和学理阐发,既是不断推进“两个结合”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知识创制。坚持以“两个结合”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必然要求“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规律研究,深化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研究,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研究,深化中华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研究,深刻解读中国奇迹背后的理论密码;必然要求讲新话,坚守马克思主义立足实践的真理精髓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坚守中华文明革故鼎新的精神和穷变通久的智慧,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新时代中国之“的”。这些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科担当和学术使命,都需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当然,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是自主的、原创的、系统的,不是自大的、封闭的、碎片的。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主知识体系,需要以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深刻洞察中华文明发展规律,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

深入学习贯彻A文化思想 大力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繁荣,民族才能兴盛,国家才能富强。现代文明发展有赖思想文化之引领,中华民族赓续需以思想文化为依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宏阔的历史视野、深邃的战略考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性成就。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最重要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了A文化思想。A文化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托和行动指南。

A文化思想的理论逻辑

A文化思想是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A文化思想与A强军思想、A经济思想、A生态文明思想、A外交思想、A法治思想等共同铸就了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宏伟篇章。

A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文化领域的具体呈现。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本土化和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基本路径。A文化思想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文化理论方面的重大创新。

文化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传统中举足轻重。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点,阐明了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文化的本质与内涵以及文化的功能和作用。马克思的文化范畴既包含人类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意识、精神的产物,也涵盖这一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总体而言,文化是人类对世界的改造活动,包括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成果,是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的辩证统一。文化不仅服务于人,更促成全人类的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紧密围绕“现实的人”,宣传和发展无产阶级的文化,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最为鲜明的底色,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文化上的理论基石。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伴随着近代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早在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就认识到文化是民族传承的基础,是民族归属感、认同感的根本来源。文化兴则民族兴。中国共产党始终追求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希求中华民族以高度文明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对文化作用、目的和服务对象的论断,开启了马克思文化理论的中国化进程。面对贫困与愚昧的旧中国,毛泽东充分考虑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际,强调文化与政治、经济协调发展,坚持文化来源于人民群众、为了人民群众,推动文化事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毛泽东对文化与民族生存发展的依存关系的认识,对文化与政治、经济协调发展的主张以及对新中国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要迈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推动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了强大正能量。A文化思想提出了“新的文化使命”的重大命题,深化了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明确了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总结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概括了“两个结合”命题,实施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战略部署,提出了“七个着力”的具体发展要求。A文化思想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内涵,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论题,增强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时代效用。

A文化思想的实践基础

实践孕育文化,实践铸就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A文化思想高瞻远瞩,奠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伊始就与中国文化事业紧密相连。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笃定持守初心使命,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促进中国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和全局高度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明确回答了意识形态为什么要管、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等重要问题,从根本上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党确立A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在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下,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话语权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突出,意识形态阵地更加稳固,意识形态定位更加清晰,意识形态任务更加明确,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有了根本提升。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把文化自信作为“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爱国主义、改革创新精神、新时代奋斗精神等广泛传播,文化市场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更加坚定,逐渐摆脱了西方中心主义的迷思,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不断加深,更加自觉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举旗定向,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足迹遍及众多历史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焕发新生。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上升到民族复兴、国家治理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有了新格局、新境界;文化资源得以统筹管理、妥善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基础愈加稳固;文化工程循序推进、逐步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机制不断完善;文化内涵更加时代化、大众化,更能反映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功能愈发凸显;文明交流、借鉴愈发频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显著提升。

A文化思想根植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是源自实践经验的伟大创见。A文化思想经得起实践考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

A文化思想的时代意涵

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当前,国际秩序发生巨大变化,传统大国和新兴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日益演变,国际政治舞台上充满了不确定性,由欧美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的格局正在加速变化。当前世界产业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全球经济一体化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动荡,世界经济发展伴随着贸易争端、供应链危机和能源不足,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当前全球创新版图发生广泛变革,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应用,以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脑科学、再生医学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不断发展,人类正在经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面对加速演进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A文化思想从文化角度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想信念。A文化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根基,以共产主义信念为依托,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文化优越性,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找到赖以生存的文化信念土壤。A文化思想强调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国家文化名片,赓续国家文化传承,提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应对世界变局的信念底气。A文化思想融文化于国家发展战略和治理体系,为国家发展谋出路,为国家决策寻方案,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保持国家文化发展的活力,保有国家文化发展的动力,保存国家文化发展的实力,推动国家朝着更加繁荣、文明、创新的未来迈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党百年来团结带领人民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的主题。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大,正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一步强调了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时代课题,进一步明确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式现代化。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A文化思想从文化角度为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A文化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造就了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A文化思想提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丰富了人类对文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彰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独特内核,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走上康庄大道。A文化思想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凸显出中国文化底蕴,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增强文明生命力,提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A文化思想提出的一系列部署,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快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步伐,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这为我们深入学习贯彻A文化思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续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篇章提供了重要遵循。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持把A文化思想当作指引。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A文化思想是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上的远见卓识。以A文化思想指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是党和国家文化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A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民族文化、怎样坚持和发展民族文化,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怎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学理明晰、逻辑严谨、内涵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产生的理论结晶,是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文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指南和理论武器。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持用A文化思想武装全党。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A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果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始终用A文化思想提升全体党员干部的觉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全体党员干部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过程中,全体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A文化思想的深刻内涵,实事求是,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文化精髓,保护和传承好千百年来的文化遗产;要认真落实A文化思想的战略部署,开拓进取,以崇高的热情积极投身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伟大事业;要深刻领会A文化思想的精神意蕴,踔厉奋发,积极参与文明建设、文化传承工作,支持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健康有序发展;要以A文化思想彰显民族魅力,开放包容,促进文化传播和文明交流,提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持以A文化思想筑牢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涉及新闻媒体、文化产业、宣传机构、思想教育等多个职能部门,旨在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共同奋斗。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过程中,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各部门要通过A文化思想的学习与研究,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通过A文化思想的阐释和践行,拧成一股绳、汇成一股劲、合成一股力、聚成一条心,贯彻落实A文化思想在各方面工作布局上的具体要求,共同肩负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的重要职责,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和实践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A文化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精髓,奠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是我们党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形成的理论贡献。只有深入学习贯彻A文化思想,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宏伟愿景,才能继续谱写中华文明新的辉煌篇章,才能为全人类的文明贡献光辉的中国力量。

深入学习领会A文化思想

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A文化思想。这是一个重大决策,在党的理论创新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A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

A文化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A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深入学习领会A文化思想,是全党尤其是全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本文从11个方面就这一思想的有关重要论述,作简要梳理和解读。

一、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重要论述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洞察时代发展大势提出来的,充分体现了对新时代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复杂局面和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方面,要“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他强调:“所有宣传思想部门和单位,所有宣传思想战线上的党员、干部,都要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做到爱党、护党、为党”。他要求,要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各级党委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把宣传思想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强对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宣传思想战线的同志要履行好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以战斗的姿态、战士的担当,积极投身宣传思想领域斗争一线”,“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的极端重要性,明确了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坚持的政治保证。

二、深入学习领会关于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正确把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体现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和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他强调:“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他指出,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他要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站在经济建设和上层建筑关系的哲学高度,深刻阐释了社会运动规律,深刻阐明了精神文明的重要作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

三、深入学习领会关于“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的重要论述

“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创造性提出并阐述“两个结合”,揭示了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揭示了党推动理论创新和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他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他强调,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第一,“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说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第二,“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第三,“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第四,“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本身就是创新,同时又开启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第五,“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这一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创立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充分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的认识进一步升华,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

四、深入学习领会关于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论述

新的文化使命彰显了我们党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担当。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深入推进的关键时刻,高瞻远瞩提出新的文化使命,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引领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他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他强调:“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他要求,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强调了新的文化使命是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对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落脚点是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五、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他强调:“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要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文化自信的特殊重要性,彰显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把我们党对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六、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坚持以德树人、以文化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念兹在兹、谆谆教诲的一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他指出:“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他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他要求,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明确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点和着力点。

七、深入学习领会关于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论述

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是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和科技前沿,对如何做好信息化条件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进行了深邃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一场新的全方位综合国力竞争正在全球展开。能不能适应和引领互联网发展,成为决定大国兴衰的一个关键。世界各大国均把信息化作为国家战略重点和优先发展方向,围绕网络空间发展主导权、制网权的争夺日趋激烈,世界权力图谱因信息化而被重新绘制,互联网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当今世界,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谁轻视互联网,谁就会被时代所抛弃。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得网络者得天下。他深刻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事关党的长期执政,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福祉,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要把网信工作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来谋划,切实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他特别提出:“管好用好互联网,是新形势下掌控新闻舆论阵地的关键,重点要解决好谁来管、怎么管的问题。”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准确把握网上舆情生成演化机理,不断推进工作理念、方法手段、载体渠道、制度机制创新,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移动媒体将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要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建设好自己的移动传播平台,管好用好商业化、社会化的互联网平台,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是我们党对信息化时代新闻传播规律的深刻总结,明确了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原则要求和方法路径。

八、深入学习领会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的重要论述

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体现了我们党领导和推动文化建设的鲜明立场。新时代以来宣传思想文化改革发展历程,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主线,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他强调:“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他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他指出:“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文化为什么人的问题,彰显了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

九、深入学习领会关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论述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高度重视,展现了强烈的文明担当、深沉的文化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他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他强调,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各级文物部门要不辱使命,守土尽责,提高素质能力和依法管理水平,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宣示了我们党对待民族历史文化的基本态度。

十、深入学习领会关于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重要论述

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体现了我们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占据国际道义制高点的战略谋划。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任务并摆上突出位置,体现了宽广的世界眼光和高超的战略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他认为,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他要求,要组织各种精彩、精炼的故事载体,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寓于其中,使人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要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述,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使故事更多为国际社会和海外受众所认同。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要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发挥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作用,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既是思想理念又是工作方法,指明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十一、深入学习领会关于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开放包容的胸襟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等重要理念、重大主张,着眼的就是开放包容,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应对全球共同挑战提供了战略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他强调:“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担负起凝聚共识的责任,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本着对人类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倡导者,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价值实现路径的探索,把全人类共同价值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本国人民利益的实践中去。他特别指出:“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体现了我们大党大国的天下情怀和责任担当。

A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我们必须及时跟进,不断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

生态文明建设“五个重大关系”蕴含的辩证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这五个重大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个重大关系”,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闪耀着辩证思维的智慧光辉,是A生态文明思想的新阐释新发展,是新征程上继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体现了运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高质量发展能够为高水平保护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高水平保护能够为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正确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紧密联系的高度谋划发展,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互利共赢。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全社会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换取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要推进生态科学技术创新进步,以绿色技术创新引领整个产业体系走向健康、环保、安全和低碳;要转变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走向低碳、环保和健康。只有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才能使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断实现双向增益,才能形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的发展格局。

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

体现的是对矛盾论和系统论的深刻践行。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包含了多个要素的系统工程,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统筹考虑环境要素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正确处理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一方面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环境治理中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以重点突破带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整体质量提升。另一方面要坚持系统观念,善于运用系统思维观察、分析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仅要认识自然生态的整体性和复杂性,也要把握环境治理的全局性和长远性,做好统筹谋划、搞好顶层设计。要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统筹推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流域之间的生态环境治理,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之中,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只有正确处理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坚持重点突破和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才能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各组成要素的素质,才能让生态文明建设系统的整体性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才能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水平。

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

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维。

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是加速生态修复进程、提升生态修复效能的最佳方案。一方面,以自然恢复为主是基本方针,也是生态修复必须首要考虑、全程考虑的原则。要充分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遵循自然发展演化的内在机理和客观规律,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等休养生息,为自然生态留下足够的恢复时间和空间,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自我恢复的能力和稳定性,不断还原自然界的生态原真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对于依靠自然恢复很可能无法逆转或逆转周期长的已经受损的生态系统,必须借助人工修复的辅助。要把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有机统一起来,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思维,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统筹布局“生产、生活、生态”三类空间,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强重点领域的生态保护修复,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建立生态系统检测网络体系。

只有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因时因地制宜、分区分类施策,才能形成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大幅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水平,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质量。

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

体现了外因与内因辩证统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思维方法。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必须依靠外在的制度压力和民众的内生动力的良性互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首先,必须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法治建设,发挥生态制度和法律的刚性约束和高压线作用。要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补齐制度短板,完善制度配套,推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强化制度执行,坚持谁污染谁付费、谁破坏谁修复的严格化原则,大规模提高违法违规成本,真正使制度、法律成为“刚性铁笼”。要严格用制度管权治吏,做到有权必有责、有权必担责、失责必追责,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体系,实施最严格的考核问责。与此同时,还要激发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促使民众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强化公民环境意识,加强生态文化培育,涵养公民精神家园。正确处理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加强内外因的辩证统一,有利于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和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也有利于唤醒和强化民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道德责任,把美丽中国建设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

体现了内与外的结合、稳与进的辩证统一。

碳达峰、碳中和是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双碳”目标既要坚定不移,又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未来,我们要着力推动煤炭消费替代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要推动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碳达峰,加快推动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要普及低碳理念,发展低碳交通,提倡建筑节能,建造低碳城市,等等。

但是,我们达到“双碳”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则应该由我们自己做主,构建有利于我国的“碳话语”体系,坚决维护我国的发展权益,绝不受他人左右。做好“双碳”工作必须实事求是,立足各地、各行业发展实际和资源环境禀赋,坚持全国一盘棋,处理好整体和局部、近期成效和长远绩效等关系,循序渐进地推进。只有正确处理“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才能与世界各国一道共走绿色发展之路,共筑生态文明之基,为建设美丽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未来五年,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深刻领悟A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辩证思维,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个重大关系”,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开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不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程。

A关于“两个结合”重要论述研究:回顾与展望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P13)(简称“两个结合”)不断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并用以指导实践,是总结党的百年奋斗所得出的宝贵历史经验。A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2](P17)这不仅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两个结合”的历史必然,还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永葆生机活力的密码所在,更为在新时代不断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学界聚焦A“两个结合”重要论述,积极开展学术探讨,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主要涉及“两个结合”的内在关联、价值定位、耦合机理、生成逻辑和推进路径等多个方面。系统梳理学界已有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具有重大意义。

一、关于“两个结合”内在关联的研究

厘清“两个结合”的内在关联不仅是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两个结合”的必要前提,更是新时代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客观要求。目前,学界围绕着“两个结合”的内在关联形成了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一是“一体两面论”。这种观点认为“两个结合”既相互依存又相得益彰,既交融互动又辩证统一,不仅直接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两个方面,而且直接构成了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遵循。[3]同时,“两个结合”在理论和实践上又分别统一于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4]也有学者认为“两个结合”中的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两者是一个不能割裂的整体、无法剥离的实存。[5]

二是“互为条件论”。这种观点认为“两个结合”虽然相互贯通、辩证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进程中,但“两个结合”之间又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有学者指出“第一个结合”是“第二个结合”的前提和基础。如果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失去“第一个结合”,就无法谈及“第二个结合”,更无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生和发展。而“第二个结合”又是“第一个结合”的必然要求。[6]也有学者认为“第一个结合”中深刻蕴含着“第二个结合”,而要想更彻底地实现“第一个结合”,就必须始终坚持“第二个结合”。这是因为当马克思主义实现“第一个结合”时,就已经内在关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马克思主义要想真正为中国人民所接纳和认同,也必须要同蕴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等进行双向互动。[7]

三是“各有侧重论”。这种观点认为“两个结合”虽然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但又各有侧重、有所区别。有学者指出“第一个结合”强调的是存在论,是具象化的环境、条件、事物,而“第二个结合”则强调的是认识论,是精神性的理念、原则、方法。[5]也有学者认为“第一个结合”侧重于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关联,是从整体上来定义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和科学的知行关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特征;而“第二个结合”侧重于思想文化的内在融通,使马克思主义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从而更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8]还有学者提出“第一个结合”具有价值至上性,是“两个结合”的根本目的;而“第二个结合”则具有时间先在性,是“两个结合”得以实现的文化背景。从“两个结合”的相互关系看,前者侧重于解决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后者侧重于解决古与今、中与西思想文化的关系问题。[9]

二、关于“两个结合”价值定位的研究

“两个结合”的提出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主动在实践发展与时代变化中推进理论创新的理论自觉,而且也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理论创新、善于理论创新的理论自信。近年来,学界围绕着“两个结合”的功能价值,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等不同视角进行了理论定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两个结合”决定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两个结合”的提出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历史必然和发展逻辑。有学者指出“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本质和独特优势,[10]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与系列理论成果之中,是马克思主义“何以可能”和“何以持续”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支撑与动力源泉。[11]还有学者指出“两个结合”的提出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内涵,也勾勒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形态,更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途径,[12]是中国共产党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深刻历史总结和重大探索成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13]

二是“两个结合”关乎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和发展。学界普遍认为“两个结合”是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历史发展规律、锚定时代发展目标而提出的原创性新理论新论断,这不仅是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宝库的新内容,更为我们进一步在具体运用中丰富和发展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强大支撑[14]和方法论遵循。[15]同时,也有学者认为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及其发展,是“两个结合”在新时代的理论呈现。而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又从实践论、价值论、文化认识论、世界观和方法论等角度为“两个结合”的继续深化开辟了广阔的理论道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6]

三是“两个结合”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方向。有学者指出“两个结合”不仅深刻揭示了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并顺利迈上时代新征程的内在基因和成功密码。同时,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复杂的发展环境和艰巨的发展任务,“两个结合”重要论断的提出,不仅为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进程提供了力量源泉,[17]更为我们把握风云变幻的发展形势,应对复杂多样的风险挑战,思考和解决系列时代课题和发展难题提供了科学的思维借鉴,[10]开辟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方法。[18]尤其是“第二个结合”所形成的新文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具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感。[19]

四是“两个结合”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实践每发展一步,理论创新就要紧跟一步,勇于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宝贵经验。有学者认为“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的基本方略,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所特有的理论创新精神,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内涵特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升华。[20]也有学者指出“两个结合”的提出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21]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推进理论创新的重大经验和鲜明特色。[22]其中,“第二个结合”不仅内含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观的新发展,还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百年奋斗成功经验的文化理解以及新时代新征程中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自觉。[23]

三、关于“两个结合”耦合机理的研究

百余年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两个结合”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而马克思主义作为源于实践的科学理论,之所以能够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根本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具体实际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内在的耦合。近年来,学界围绕着三者之间的耦合机理展开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共识,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主体耦合论”。这种观点认为,“两个结合”的实现归根结底在于有中国共产党这个实践主体。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不仅在实践层面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历史进程,更在理论层面以其高度的理论自觉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两个结合”中实现创新发展。可以说,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而没有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也不会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解决中国问题和时代课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更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始终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文化自信”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双创”主张,更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予以重视,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价值得以被发掘,并在新时代焕发出强大的文化力量。[24]由此可见,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具备能够结合的可能。进而言之,无论是“两个结合”的理论创新,还是“两个结合”的理论落地,都始终无法离开直接关系着“两个结合”的质量、方向与前途的实践主体——中国共产党。[25]

二是“价值耦合论”。这种观点认为,“两个结合”之所以在不同时期能够一脉相承、持续发展,其原因就在于始终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是亿万中华儿女共同追求的千年夙愿,也是激励中华民族始终勇毅前行的内在动力,更是中国共产党矢志追求的价值目标。百余年来,面对实现中国梦的各种风险挑战和艰难险阻,中国共产党基于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的理论需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两个结合”的历史进程,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马克思主义新理论,并在其指导下推进了一系列新举措新政策,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可以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活动的根本价值指向。也正是基于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论和实践需要,中国共产党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两个结合”的系列理论成果。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两个结合”展现出不同的具体内容和历史特点,但从根本上来说都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主题。[26]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赶考之路上,也必然要继续坚持“两个结合”,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27]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思想武器。

三是“内容耦合论”。这种观点认为,“两个结合”之所以可能,根本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发展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在价值追求、精神实质等方面具有相通性和契合性。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与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28](P63)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发展提供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是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才得以不断结合,从而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在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进程。与此同时,有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结合,是因为两者在宇宙观、方法论、社会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具有相通之处。[5]也有学者指出两者在本质上所具有的“相侔性、相通性、相融性”[29]以及“开放性、辩证性和与时俱进”[30]是实现两者结合的前提所在。这不仅体现马克思主义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方向指引和与时俱进的动力保障,[31]有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入新的发展境界,[32]也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赖以在中国扎根生长的文化沃土,能够为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提供“合理根基”。[33]

四、关于“两个结合”生成逻辑的研究

深入分析“两个结合”的生成逻辑是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为什么能”实现“两个结合”的理论回应,是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两个结合”规律性认识的客观要求。概览近年来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学界主要从理论、历史、现实等层面对“两个结合”的生成逻辑进行了探讨。

一是“两个结合”发生的理论逻辑。恩格斯曾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必须要“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34](P5)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必须要“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35](P35)百余年来,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两个结合”中不断发展,成为引领中国人民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旗帜,不仅源于马克思主义能始终保持自身的科学性、真理性、实践性、人民性等理论品质,更在于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普遍性、中国具体实际之特殊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于现实发展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始终在“两个结合”中保持旺盛的理论活力和强大的实践伟力。因而,有学者认为“两个结合”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植本国和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的内在要求,[36]更是确保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葆生命活力的内在需要,[10]深刻回答了“两个结合”为什么会发生的根本问题。简言之,“两个结合”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理论逻辑。

二是“两个结合”发生的历史逻辑。“两个结合”正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经验总结。有学者从理论发展的角度认为,“两个结合”是对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经验的高度概括。[36]也有学者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时期探讨了“两个结合”的历史演进。[37]还有学者从历史文献中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经“一个结合”到“三个结合”再到“两个结合”的演化轨迹,[25]用以勾勒“两个结合”的历史发展脉络。总而言之,“两个结合”不仅蕴涵于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带领中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生动实践之中,更源于百余年来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始终指导中国人民不断解决历史问题的理论总结。

三是“两个结合”发生的现实逻辑。新时代背景下,尽管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和发展难题,而要在实践中解决好和回答好具有历史性、时代性、具体性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和时代之问,仅仅依靠马克思主义从基本原理的意义上开出具体药方无疑是不可能的。因而,必须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中探寻科学的发展方案和正确的时代答案,从而做出符合当代中国实际的正确回答。正是基于此,有学者认为“两个结合”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以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现实需要,更反映了新时代提升马克思主义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时代诉求。[36]也有学者指出“两个结合”对于学深悟透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具有重大意义。[25]其中,“第二个结合”不仅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新动力,而且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与发展,[38]还为推动新时代我国文化繁荣发展明确了原则和路径。[39]

五、关于“两个结合”推进路径的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必须要始终结合环境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两个结合”中不断实现创新发展,从而为党和国家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与时俱进的理论指导。近年来,学界围绕着新时代如何进一步推进“两个结合”的实践命题,从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等维度作出积极探索。

一是从认识论角度探讨如何推进“两个结合”。有学者提出新时代要推进“两个结合”,不仅要认识到“两个结合”是一个双向互动、双向激发的动态过程,要遵循历史演进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的辩证统一。[40]还要认识到“两个结合”是长期的、动态的、主动的、科学的、有效的结合,既不可能一劳永逸,也不能半途而废。既不是消极被动的结合,也不是盲目随意的结合。[41]也有学者提出只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4]才能在“两个结合”中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

二是从方法论角度探讨如何推进“两个结合”。新时代要继续推进“两个结合”的时代进程,就必须采取正确的方法。有学者指出要坚持“一对二双向互化”和“三翼互促”的历史原则,强化“两个结合”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4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避免闭门造车、坐而论道。[8]也有学者强调要坚持求真务实和实事求是、立足当下和着眼未来、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的方法论要求。[43]还有学者提出要高举思想旗帜以凝聚坚持“两个结合”的强大共识、深化理论研究以筑牢坚持“两个结合”的学术根基、传承中华文脉以培厚坚持“两个结合”的文化土壤,[22]从而才能在新时代以“两个结合”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三是从实践论角度探讨如何推进“两个结合”。如何在实践中坚持“两个结合”,以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学界持续关注的重要理论命题。学界认为新时代持续推进“两个结合”,不仅要毫不动摇地做到“六个必须坚持”,[11]还要立足我国具体发展实际,在实践中自觉以准确把握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以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落脚点,[44]以人民为中心、以实践为先导、以规律为遵循,[45]不断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46]同时,更要警惕文化虚无主义、[30]教条主义、庸俗结合论和文化复古主义等错误思潮的消极影响,[9]从而才能不断推进“两个结合”的时代进程。

六、关于“两个结合”研究的未来展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2](P18)直面这一现实需要,基于目前学界围绕着“两个结合”所开展的研究,有必要从以下方面将研究推向深入:

一是进一步强化历史研究,全面总结“两个结合”凝聚的实践智慧。“两个结合”虽然是A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正式提出的重大理论命题,但对“两个结合”的实践探索却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已经开启。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在探索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两个结合”的历史进程。党不仅在理论层面相继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系列理论成果,更在实践层面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使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东方中国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一言以蔽之,“两个结合”的提出是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大历史观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百年历史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学界已开启对“两个结合”历史进程的研究,研究主要是以时间为线索进行历史回顾和经验总结,不过目前还缺乏对具体经验、结合规律、历史分期及其实践成效等方面的深入探讨。同时,研究内容集中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缺乏历史研究的整体性与连贯性。虽然在不同历史阶段“两个结合”表现出不同的具体内容与结合特征,但任何理论都是在发展中逐渐构建并完善其自身的理论体系。因而,未来研究亟待以大历史观深化对“两个结合”历史发展的研究,从学理视角把握“两个结合”的系统性、连续性,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整体把握“两个结合”的历史发展脉络,并基于不同历史时期“两个结合”的相关史料系统挖掘、整体概括中国共产党推进“两个结合”的历史经验,进而从普遍现象中总结“两个结合”的一般性规律和发展特征,进一步明晰“两个结合”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党史、新中国史中的重要意义。以史为鉴,方能开辟未来。只有对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推进“两个结合”的演进历史有更加全面、更加深入、更为系统的认识,才能在新时代实践中承继历史经验、顺应历史大势,为进一步推进“两个结合”的时代发展提供深厚的历史滋养和实践智慧,从而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二是进一步拓展研究论域,深化升华“两个结合”研究的学理深度。A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影响深远,在于其以深刻的学理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真理性、以完备的体系论证其理论的科学性。”[47]未来一个时期,强调“两个结合”研究的体系化、学理化,不仅是深化“两个结合”理论研究深度的内在要求,更是推进“两个结合”实践创新力度的重要途径。通过体系化、学理化的理论研究,能够从多角度揭示“两个结合”的内涵外延,全方位展现“两个结合”的整体内容,系统反映“两个结合”的理论全貌,从而在理论研究的深度、广度、效度等方面得到显著增强。近年来,学界不断发掘“两个结合”的研究论题,拓展研究论域,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但总体来看,研究主要集中于前文所述及的“两个结合”的内涵把握、内在关联、理论定位、耦合机理、生成逻辑和推进路径等方面。

在“两个大局”深度互动的新时代新征程,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和实践发展的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以全新的理论视野和高度的理论自觉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具体到对“两个结合”的研究上,有必要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通过多学科、多视角的学术对话积极拓新研究论题,深化升华“两个结合”研究的学理深度,揭示“两个结合”的深层规律。一要进一步聚焦“两个结合”本身深化研究,科学把握“两个结合”的科学内涵、内在机理、实践要求等,揭示“两个结合”自身的内在规律性;二要把“两个结合”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关联起来开展研究,探究“两个结合”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深层逻辑,回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规律性;三要把“两个结合”置于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实践进程中予以研究和考察,探索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同做到“两个结合”构成什么样的关系,回答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规律性;四要把“两个结合”同推进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开展研究,揭示中国社会变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对马克思主义需求的内在规律性。聚焦上述几个层面,各学科可立足学科实际、发挥学科优势,从不同的学科视野对“两个结合”的研究做出应有的理论贡献,从而不断深化升华对“两个结合”的学理认知。

三是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充分彰显“两个结合”蕴含的中国智慧。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发展性,内在规定了它是根据实践、认识、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奋斗征程,不难得出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不断以“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才使马克思主义在东方中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活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命运,更在世界范围内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高度,形成了体现时代特色、具有中国气派、彰显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之所以行,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良好结合。学界目前关于“两个结合”的研究,更多是基于中国实践的中国样本开展具体研究。也就是说,学界更多是在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进“两个结合”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而从国际比较视野研究“两个结合”的成果相对缺乏,这方面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

未来一个时期,推进“两个结合”研究,有必要拓宽研究视野,在国际比较中把研究推向深入。既基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如何推进“两个结合”与西方国家的比较开展研究,探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为什么能成功实现“两个结合”,而在西方国家未能成功实现“两个结合”的差异性和规律性;也基于比较的视野深入地揭示马克思主义与各个国家具体的国别实际、各个民族具体的文化传统如何实现结合的条件性与规律性,从而把“两个结合”的中国智慧升华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认识,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回答实践之问、解惑实践之困提供智慧和选择,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与时代价值。这就是说,新时代深化“两个结合”研究,务必要拓宽国际视野,不能把研究局限于中国实践,而是把中国共产党推进“两个结合”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放在国际比较中开展研究,深刻阐发“两个结合”蕴含的中国智慧,深刻揭示“两个结合”在国别层面、世界范围的普遍实践规律。不仅如此,还要扎根中国、面向国际,主动以国际化视野解读和阐释“两个结合”,并以“两个结合”的研究为契机着力增强研究成果的国际交流与传播,促使马克思主义在国际传播中不断提升其国际影响力与国际话语权,在实践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价值性,从而推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融入世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中,为解决国际社会普遍发展难题提供富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全新选择,以凸显马克思主义的天下情怀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国际视野。

A经济思想的理论贡献

A经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形成的宝贵思想结晶,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指导新时代经济发展实践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具有独特的理论品质和鲜明的原创性,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深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通过揭示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性,阐明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消费关系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修课”“现在,各种经济学理论五花八门,但我们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不能是别的什么经济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经济建设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分析和回答经济建设实践中面临的新问题,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推动经济理论创新,指导经济建设实践。

A经济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和科学内涵。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根本保证。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破解经济发展难题,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四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提供制度保障,着力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五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着力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六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既发挥好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七是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善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A经济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奠定坚实基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理论指导。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在具体的经济研究活动中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坚持唯物辩证法,强调从客观实际出发,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在经济现象背后起作用的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阐明经济关系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二是坚持科学抽象法,强调借助人大脑的抽象力开展经济研究活动。一方面从具体到抽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占有大量经验材料的基础上,对经济现象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伪存真的深入分析,发现经济现象背后的运动规律;另一方面从抽象到具体,将抽象的理论范畴和概念再现为具体的社会经济过程,使人们能够从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中深刻把握发展规律。三是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强调要从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出发深入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的经济范畴和经济理论。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过程是经济理论的基础,经济理论则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过程在思维中的再现。一种经济理论是否科学,归根结底要看它是否科学地反映客观经济规律。

A经济思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同时又在实践中探索和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也是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

一是坚持人民至上。强调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开展经济研究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体现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二是坚持自信自立。强调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开展经济研究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加深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和把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丰富独创经验升华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新的贡献。

三是坚持守正创新。强调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开展经济研究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把握经济研究的正确方向,又要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深入研究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发现新情况、思考新课题、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凝练新观点、构建新理论。

四是坚持问题导向。强调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只有抓住事物的矛盾,认识事物运动的内在规律,才能自觉地引导和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开展经济研究要准确研判形势,善于把握大势,找准问题发生的源头和规律,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深入研究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过程中存在的新问题,着力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努力破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

五是坚持系统观念。强调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开展经济研究要立足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把握好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理论指导。

六是坚持胸怀天下。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开展经济研究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深刻把握全球发展大势,深入研究全球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提出并形成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

A经济思想所体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继承,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丰富哲学智慧的发扬,对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开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A经济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中国基本国情,深入探索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形成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重大贡献,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第一,创造性地提出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党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党的领导当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抓住了中心工作这个牛鼻子,其他工作就可以更好展开。不断增强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确保改革和发展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持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一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加强党的领导与推进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联系,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第二,创造性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要让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成果由全体人民共同分享,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各项工作的标准。创造性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依靠力量以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评价标准问题。强调“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深刻阐释。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力量的深刻阐释。强调“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是对党领导经济工作评价标准的深刻阐释。这一重要思想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客观必然,又体现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新发展的主观自觉。

第三,创造性地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研究不能脱离实际,不能闭门造车,要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只有对特定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形成科学的经济学说。我国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解决发展问题始终是我们党面临的重要课题。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进入新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传统的重速度和规模的发展方式向重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方式转变势在必行。这一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为党领导经济工作明确了方向,也为推动经济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对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诠释,揭示了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鲜明主题、制度基础、战略举措,形成了一系列破解发展难题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四,创造性地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深入探索适合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所有制、分配制度以及资源配置方式,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项制度并列,都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深刻揭示了现阶段我国所有制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的本质特征及其运动规律,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形成和发展规律的认识。

第五,创造性地提出树立和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要在创新驱动基础上促进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协调和空间布局合理,经济发展比较平稳,不出现大的起落。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要善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要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要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创造性地提出新发展理念,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

第六,创造性地提出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协调配合,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一方面,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潜在增长率,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以高质量供给满足日益升级的国内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这一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新变化新特点,阐明了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客观必然性及其规律性,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规律的认识。

第七,创造性地提出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一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加强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阐明了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在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规律的认识。

第八,创造性地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必须着力扩大内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确保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循环,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开放,不断增强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条件、阶段的新变化新特征,阐明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客观必然性,深化了我们党对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必要性的认识。

第九,创造性地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两轮,两者内在统一、相辅相成。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没有经济社会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没有国家安全,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统筹发展和安全,既要通过发展提升国家安全实力,又要深入推进国家安全思路、体制、手段创新,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在发展中更多考虑安全因素,努力形成在发展中保安全、在安全中促发展的格局,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这一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新时代新征程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客观必然性,阐明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基本思路,深化了我们党对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的认识。

第十,创造性地提出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中国方案。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全球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也带来一些新情况新挑战。要更加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以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契机,进一步激发进口潜力、放宽市场准入、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深入发展,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要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升级货物贸易,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数字贸易,以数字化绿色化为方向,进一步提升国际分工地位,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这一重要思想阐明了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中国方案,深化了我们党对经济全球化规律的认识。

A经济思想是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对新时代经济发展实践作出的系统理论概括,是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经济领域的集中体现,是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引领未来的科学理论,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和领会A经济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方法论,深刻理解和把握A经济思想的精神实质,用A经济思想指导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A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A文化思想。A文化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深刻把握A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考察,特别是以下四个方面突出彰显了A文化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伟力。

1.提出坚定文化自信作为文化建设的前提

自信是一种基于自我评价的信心和信念,是一种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文化自信是基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而生成的对于中华文化的信心和信念,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2016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3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提。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由此,形成了“四个自信”这一具有原创性的表达。

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自信。文化和文明是在历史基础上形成的,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文化之中蕴含的具有普遍性、积极性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明,成为人类文明谱系的独立形态,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概括。这是基于大历史观审视中华文明发展历程、表现形态、思想内涵、价值追求而进行的系统概括,揭示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规律。

文化自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自信。文化的发展具有继承性,新的文化创造只能在原有文化基础上进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从不同维度、不同侧面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魅力和当代价值。在论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时,要求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这是从道德文明维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总结。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进行了概括,从观念文明维度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要求“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从精神文明总体维度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多维阐释,指明了传承、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点,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撑。文化自信是一种积极的精神力量,有了文化自信,才能形成传承、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从中发掘新时代文化建设需要的文化资源、精神养分;有了文化自信,才能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生成文化主体性,从而自主确立文化发展目标、选择文化发展道路;有了文化自信,才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形成推动文化建设、文化创新的精神动力。

2.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内容

文化建设需要目标引领,习近平总书记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出发,提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具有原创性的概念,并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确立为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内容。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提出。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殷墟博物馆时指出,“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这里实际上提出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概念。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正式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确立为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内容,并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相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明而言的,二者大体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界,此前的创造和积累为中华民族传统文明,此后开启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历程,中华民族传统文明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成中华文明的整体。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独具特色的文明形态。不同国家、民族和不同时代的文明形态,既各具特色,又存在共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以人民为主体创造文明,文明发展目的在于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协调发展的文明,在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同时,力求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创新发展的文明,通过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推动文明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兼收并蓄的文明,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和平发展的文明,以和平方式、依靠自身力量实现文明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传承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和中华民族精神,又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和文明发展趋势,是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引领文化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新时代文化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文明理想、文明追求,又凝聚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磅礴力量,激发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包含中华文明的复兴,中华文明的复兴不是简单恢复昔日的辉煌,而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文明的维度来定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3.提出“两个结合”作为文化建设的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两个结合”,这是作为新征程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方法而提出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两个结合”进行了阐释,深化了对“两个结合”的理论认识,明确了“两个结合”的实践指向。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如此,“两个结合”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升华为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赋予“两个结合”更高地位和更大作用空间。“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是具有原创性的表达,诠释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方法。

“两个结合”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两个结合”的前提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这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

“两个结合”蕴含文化发展规律。不同国家、民族有不同历史积累、文明积淀,由此决定了不同的文化发展道路。新时代文化建设要从中国具体实际、中国国情出发,不能简单移植或照搬他国的文化发展道路;中国具体实际是一定时代条件下的实际,新时代文化建设要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时代精神;文化发展具有继承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有利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有利于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深深扎根。“两个结合”揭示了文化发展规律,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了方法指引。

“两个结合”形成新的文化形态。“两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经过“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形成新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既蕴含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又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既符合中国国情、时代特征,又顺应人民的文化诉求。这种形成新的文化形态的方法,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方法。

4.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中国共产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习近平总书记在精心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同时,也在积极谋划人类文明发展,提出具有原创性的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文明发展方法的诠释。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就要有大的样子”,也就是大党的责任与担当。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面向国际社会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提供中国方案。其中,“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旨在实现不同文明包容共存、平等对话、交流互鉴;“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旨在推动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和追求;“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旨在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旨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平台,拓展合作渠道和交流内容。全球文明倡议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指明了人类文明发展道路和发展方法,极具建设性和可操作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空泛的共同体或凭空想象的共同体,而是建立在新型文明基础之上的共同体。全球文明倡议既有利于推动人类文明发展,也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既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基础,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将全球文明倡议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起来考察,才能深刻理解全球文明倡议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意义。

A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集中体现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民族立场和世界情怀的有机统一,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A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引。日前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A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作为“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A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新时代文化建设宏伟实践中展现出强大伟力,在担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彰显其真理力量,必将随着实践的深入不断丰富发展,接续开阔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篇的真理道路。

1.A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A文化思想之所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并成为“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是因为它在根本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价值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价值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按照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一经掌握群众”的理论和“精神生产力”昭彰了文化作为一种生产力的本质,凸显了文化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关键性因素,在社会发展中展现出巨大价值。A文化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价值性,看到了文化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将文化自信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创造性地提出“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号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发挥文化价值层面的作用绘就了新时代新征程的壮美蓝图。

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强调实践对于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就A文化思想而言,它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整体上彰显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点。A文化思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实践性的基础上凸显“体”与“用”的辩证关系,在理论与实践科学结合的基础上深耕实践方法、丰富实践经历、总结实践经验,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贡献实践伟力。

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开放性。马克思主义作为开放的理论,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变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总体指引,强调文化理论是与时俱进和不断发展的。A文化思想作为“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承继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开放性,立足于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立志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追求、展望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目标,聚焦文化发展之时代需要、回应文化发展之时代关切,不断增添新时代文化建设各个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提供指引,逐渐形成引领新时代新征程社会进步与思想升华的精神向导。

2.A文化思想在新时代文化建设宏伟实践中展现出强大伟力

时代是思想之母,思想是时代之帆。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A文化思想。A文化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产物和理论形态,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时代需要而生,并顺应时代潮流不断丰富和发展。

A文化思想在回答时代之问中不断丰富理论内涵。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肩负新的文化使命,“什么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什么要加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怎样加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亟待回应和解答。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以强烈的问题意识,积极探索和遵循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关切人民群众对于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提出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明确“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提出“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论断,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首要政治任务,规划“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长远目标。A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极具前瞻性、战略性意义,从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责任使命、功能价值等方面,科学回答了文化层面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是我们担负新时代新的使命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

A文化思想在立足文化实践中扩展思想视域。一切伟大的实践,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挥动如椽大笔,于新时代卷轴上写下精彩绝伦的文化篇章,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并在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中将文化建设理论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建设的实际,紧扣时代脉搏,总揽文化建设全局,从党的二十大对文化强国建设的新部署,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对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再到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总体谋划,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A文化思想视域开阔,体系完备,涵盖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为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提供科学行动指南。

3.在担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彰显真理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使命型政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完成这一使命,“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离不开科学理论的烛照,离不开思想体系的武装。A文化思想作为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并在担当和完成新的文化使命的过程中,不断彰显其真理力量。

在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中,A文化思想以强大思想武器的面貌不断彰显其真理力量。A文化思想始终站在时代发展前沿,始终植根社会发展客观需要,不断从经验积累和实践总结中升华提炼出规律性认识,深刻阐释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意义,引领着党和人民在新时代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指明了方向。必须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加强对A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系统掌握其在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从A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自觉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的辩证统一,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推动A文化思想的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以科学的理论应对更加复杂的形势、承担更加重大的责任、完成更加艰巨的任务,不断开辟新时代文化建设理论创新更加广阔的前景。

在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中,A文化思想作为科学行动指南不断彰显其真理力量。新思想来源于宏大独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同时又引领着新时代、担负着新使命、推动着新实践。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我们应自觉用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贯彻落实A文化思想在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以A文化思想绘就的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奋力推进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勇于改革创新、敢于善于斗争的精神状态,更加坚定从容地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各项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不断开辟新时代文化建设实践创新更加广阔的前景。

以高度文化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A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今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再次突出强调“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A文化思想,把握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科学内涵,明晰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目标与要求,创新文化建设的路径和方法,更有力地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以高度文化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基于时代要求的高度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

中国共产党人的重大理论判断和战略决策,都是建立在客观的时代依据和现实基础之上的,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也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任务要求而产生的,是基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的现实基础而提出的。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同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及其任务要求直接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在这个新时代,要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其中每一项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文化建设。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也包含着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内容。现实情况是,在公共文化资源的供给和满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等方面,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还较为突出,这就要求必须高度重视新时代文化建设,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给我国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带来诸多风险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创造性的、科学的思想理论和重大文化成果,从战略高度和思想深度上去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回答各种新的世界之问、时代之问。

同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就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多新的任务和要求。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实现人民物质生活富裕而且要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富裕,不仅要创造雄厚的物质财富而且要创造宝贵的精神财富,这都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发展。

时代提出了新问题和新要求,能否自觉把握这些问题和要求,制定正确的战略对策来完成任务,是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重大考验。习近平总书记顺应历史发展大势,把握时代进步脉搏,明确提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

完成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目标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A文化思想,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坚持“两个结合”,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完成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目标任务。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以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这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魂脉。离开了这一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会失去正确方向。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能够使其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传承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深植于中华文明的丰沃土壤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积淀了深厚文化根基、提供了丰富智慧滋养。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实现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要充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要充分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既贯通古今,又融汇中外,从而彰显高度的文化自信自强品质和强大生命力传播力。

探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方法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可以说,这“七个着力”规划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方法路径。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指出“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尤其要运用好“第二个结合”,充分发掘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有机结合的过程中互相成就;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获得更加有力的思想指导、更加深厚的文化根基;开拓更加广阔的文化空间,获得更加丰富的文化资源,创造更多的文化创新成果;形成更加突出、更加巩固的文化主体性,获得更加坚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觉。

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必须遵循文化发展内在要求,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持自信自立,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以高度的文化主体性形成自主性的理论体系,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要大力弘扬伟大斗争精神,勇于同各种外来势力干扰进行坚决斗争。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特征,这种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和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是尊重差异性、发掘契合性基础上的有机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要传承宝贵经验,以开放包容的态度贯通古今中外文明、创造新的文明形态。坚持守正创新,就是要突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强大定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充分发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精神,在文化建设中开拓新实践、形成新思路、提炼新观点、探索新机制、创造新成就,坚持辩证取舍,做到推陈出新,开辟中华文明发展的新境界。

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必须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增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守护好中华文脉,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阐释中国道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总之,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以A文化思想为指导,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总结历史经验,反映时代要求,着眼未来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进一步提出了“七个着力”的要求,这“七个着力”,指向明确,任务清晰,紧密联系,为我们擘画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工作表。在“七个着力”中,“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当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必须落实好的政治责任。

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把坚持以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A文化思想作为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为我们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打下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保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系统全面、精辟深邃,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A文化思想。这一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展现出了强大的理论伟力与实践伟力,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科学指南。A文化思想不仅阐明了意识形态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而且指明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根本性转变,也指明了面临的主要挑战及主要任务、现实路径。

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把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作为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关键也在党。新时代新征程,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记住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以强信心为重点加强正面宣传,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体来说: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使整个社会形成盎然奋进的精神风貌;推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提供更多高质量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与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结合起来,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积极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要坚决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敢于亮剑、敢于斗争、敢于担当,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坚决当好党和人民的战士。

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历史使命。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他还指出: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其次,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实现共同富裕,文化是重要内容;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再次,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推动文明进步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构成A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极大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极大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书写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篇章。

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强化价值观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文化自信来自哪里?来自对于文化主体自身文化的尊重和认可。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或者背叛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在其背后是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如果没有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的指引,就会迷失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为我们如何走好自己的路确定了价值坐标,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和历史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明地表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主张,凝结着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昭示着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方向,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为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价值指引。

在秉持开放包容中凝聚价值观共识。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源泉,也是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绵延不绝的文化密码。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空间,涵育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文化特性,使我们始终保持着对人类其他文明的尊重和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厚重文化土壤,借鉴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是体现多元价值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为涵养理性平和国民心态确立了鲜明的价值导向。历史和现实都表明,越是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时候,越需要凝聚价值共识。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我们必须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国之大德,汇聚民之大愿,激发亿万中华儿女和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开放包容的价值理念,海纳百川的天下情怀。面对“两个大局”深刻演变的复杂形势,需要我们秉持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始终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在尊重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多样性基础上凝聚价值共识,为构建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世界贡献中国方案。

在坚持守正创新中提升价值观认同。坚持守正创新,是我们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法论原则。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所谓守正,就是在价值观问题上,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我们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首先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与资本主义价值观在价值立场、价值内涵、价值取向、价值准则上有根本的区别。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人民至上立场,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抓住用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条主线,以先进的思想理论、鲜明的价值导向和丰沛的精神资源强基固本、涵养正气、培育新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充盈的精神能量。所谓创新,就是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紧密结合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新课题,更新理念、拓展载体、创设平台、搭建工作体系,更好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社会发展、日常生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筑牢全体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制度自信何以可能的三重维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这个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论断,充分展现了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的定力和成熟,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党的初心和使命。归结为一点,即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这种制度自信何以可能?具体来看,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论述。

历史维度:遵循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人类历史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的螺旋式发展,背后始终隐藏着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从现实出发,以“现实的个人”为靶,说明人类历史发展不是哲学家玄妙的构思和形而上的遐想,而应从现实中来考察和寻找其中的奥秘。那就是要立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规律,这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类社会无论从低级走向高级,还是从原始社会走向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始终受到这种规律的支配。而只有遵循这种规律,人类社会才能取得进步、获得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真切反映,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在中国近代史上,无论是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因其阶级立场、指导思想等缘由,都无法担当起领导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重任。而中国共产党始终遵循着马克思主义,将其与中国历史的具体特点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最终赢得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胜利,并在不断吸取国内外教训和总结经验中,不断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不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和发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更高水平,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

现实维度:符合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

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我们创造了举世罕见的人间奇迹,成就了气势磅礴的东方传奇,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巨大飞跃。不仅解决了十四亿多人口的温饱问题,而且也让后起的中国柳暗花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党始终聚焦时代前沿,面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提出了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到“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到“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再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时代课题,并且深刻剖析和回答了这些时代课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产生新问题,新问题催生新理论。新时代,我们该如何把握新的时代主题?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制度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强调,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这是新时代我国各项事业取得进步发展的根本保障。

价值维度:合乎人的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不同于其他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是由我国的经济基础、党和国家性质决定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经济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直接决定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也正因为如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能够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中国的发展需要人民,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人民。人是社会发展的实践主体和历史主体,也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价值追求。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前仆后继,不断开拓创新、奋勇前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与此相对应,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也在这种共建当中获得共享,在创造当中获得发展。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以“人民至上”为价值追求,始终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始终贯彻这一重要标准。从党的领导制度来看,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持续推进理论、制度和实践创新,是从群众中来的,又是到群众中得到实践检验的,这就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体现了人民主体至上的原则;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来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权力的正确行使,保障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坚持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原则。另外,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治理制度,等等,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保障人民的利益落到实处,保障人民的权利真切实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尊严感和幸福感,进而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国家长期实践证明了的科学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既遵循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也合乎人的发展的内在要求。正基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必将能在广大民众心中深深扎根,必将能激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也必将能为人类社会走向“自由人的联合体”提供重要参考与借鉴。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1多篇)2023年党建理论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1多篇)2023年党建理论范文,共有99408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1多篇)2023年党建理论下载
(1多篇)2023年党建理论.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