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爱莲说》文言文解析(新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理解性默写 篇一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全文的中心句是:花之君子者也。
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6、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9、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10、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廉洁主题文章:爱莲说墨盒谈“清廉” 篇二
写莲花的文章,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可谓脍炙人口之佳作,能与此文相媲美的文章鲜见;到了近代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也是一篇佳文,二文相比,一古一今,一文言一白话,一写其精神,一写其情貌,可谓各得其境,皆臻化境,而平分秋色。
周敦颐(1016-1073),字茂叔,濂洛学派的开创者。历任州县地方官,为人刚直,为官清廉,颇有政绩。生于濂溪,性爱荷花。这位濂溪先生是理学家,传世诗词并不多见。然而这一篇119字的短文《爱莲说》能够传诵至今,与作品至纯至美的思想性、艺术性和人们所追求的人生境界不无关系。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之后鲜有闻者;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全文惜墨如金,字字玑珠,借物言志,文笔洁净优美,通过陶渊明爱菊,世人尽爱牡丹,而与自己独爱莲的对比,歌颂了“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借以自况;暗讽了追求升官发财、富贵利达的世俗风尚。
菊因得到陶渊明的喜好而被人赏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挂印而去,归隐田园,以菊为伴,以酒遣怀,远离尘嚣,不随时人俗。可是,世俗本身就是污浊的,像这样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自晋以来实在不多。到了唐代,人们特别推崇牡丹,视为富贵花,此风一直影响到宋代。周敦颐有感于晋唐以来真隐者少、有德者鲜、而趋富贵者多的社会现实,赋予了花儿不同的思想性格和品德情操。菊花、牡丹和莲花互为比较,菊花是隐逸者的形象,牡丹是富贵者的形象,独有莲花是美的理想的化身,它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娴静多姿,又高洁不凡,风度翩翩;还像洁身体自好的君子,高标傲世,所以他推崇莲为“花中君子”。菊和莲虽然都不满污浊的现实,在污浊的环境中前者采取逃避态度,后者则敢于面对现实,在污浊的环境中保持自身高洁的情操,因此莲比菊更为可贵。
对《爱莲说》我一直是倍加喜爱,当这方墨盒出现时,我被其精湛的书法、爽利的用刀所打动,上下款会是什么人?是为官一方的父母官,是独占一方的霸主,还是清贫而清高的读书人?……这方墨盒出现在网上时,是午夜十二点,它的出现使已经疲惫不堪的我抖足了精神,五分钟之内一气呵成完成了交易。朋友开玩笑说:“晚睡的小鸟有虫吃!”是啊,天道酬勤难道不是吗?这方墨盒下款赠送人是“刘虎臣”,其中的这个“虎”字写法很多,我喜欢临摹书法,也曾见过一位本地著名的书家赵文澜写过一张整四尺的“虎”字,笔墨酣畅,我记忆犹深,所以一眼便可确认,毫不犹豫将这方名人墨盒〔haoword.com〕纳入囊中。留心处处皆学问,从这个字到拿下这方墨盒我有了更深的体会。
刘虎臣,陆军少将加中将衔。1904由山东公派留日学习军事,1908年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第六期步科。曾任近畿陆军第一师团长。1913年参加征蒙作战,隶属于晋北防蒙东路军(司令陈希义),时任团长。1915年1月该团被抽调组成第十三混成旅(旅长李炳之),任三团团长,驻扎湖北。1915年5月陈宦被袁世凯任命为四川将军,第十三混成旅随陈宦进川。
此“刘虎臣”就是中将刘虎臣吗?还需通过上款的人物和历史资料加以佐证。接着查上款,上款“朴丞仁兄雅赏”。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查到上款的“朴丞”正是“谢文华”。谢文华,字朴丞,咸阳县吕村人。有至性,事继母以孝闻。善书,邑之屏匾多出其手。以拔贡朝考一等,官四川。民国为高等审判分厅厅长。在他审案中有这样一件事:有福室以争产讼,托人关说,愿贿五千金,力却之曰:“彼能以此贿官,其他费亦必不赀。以之归兄弟,讼即息;即不能,可益之,不愈于利归他人乎?”谢文华后由蜀归为省议会秘书长,旋为议员。家屡空,依然一寒士。
刘虎臣比谢文华小,称其为兄符合称呼,他入川时须仰仗一方名流,才能得其帮助,立足于川地;慕其人羡其才,这方墨盒上的《爱莲说》更能表达所要说的,送这方墨盒可见民国时的名士也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君子坦荡荡,这样的文字送人,此人必是一位德高望重、出淤泥而不染的名士。从谢文华断案处理事务中可见其为人之清廉,官做到省议会秘书长,家中仍一贫如洗,让人敬佩!民国做官的,不是没清官,只是像谢文华这样洁身自好的人太少而已。受赠人必是甚为喜爱,余暇欣赏玩味,墨盒流传至今仍熠熠生辉。
一方墨盒可见赠受者之间的惺惺相惜;一方墨盒诉说一段情意;一方墨盒更诉说着一段历史。勿忘莲花,出淤不染,清正廉明,为民做主,造福一方,恩泽万世。时至今日,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
爱莲说廉洁主题文章 篇三
说起莲花,我们就会联想到“廉洁”、“清正”、“高雅”、“淡泊”,这样的想象和周敦颐(公元1017-1073年)所作的《爱莲说》有很大关系。提起《爱莲说》,许多人都很熟悉,因为它曾入选多个版本的中学教材。作为我国古代散文的精品,《爱莲说》全文只有110余字,但笔力超越,言简意丰,深邃的思想寓意和优美的文字表现力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
周敦颐做过地方官,三十多年的官场生涯始终未曾显达过。他晚年在庐山下筑“濂溪书堂”,潜心钻研学问,《爱莲说》就作于此时。濂溪发源于庐山莲花峰,水中长着许多莲花。周敦颐触景生情,赞美莲花的清香、洁净,称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雅、淡泊气质,但周敦颐并不是单纯地从审美的角度去赏花,而是寄托着深邃的思想感情。周敦颐用莲花比喻人性的至善、清净和不染,作为理想的圣人之性的象征,而淤泥则好比污染人性的贪婪欲望和世俗环境,在他看来,追求人性的至善至美,必须去污存净,去欲存诚,使人性达到莲花般的洁净无瑕。
《爱莲说》的面世大大强化了莲花对于个人廉洁、清正修养的象征意义。理学特别讲究个人修养和济世情怀,而《爱莲说》既是新儒家“修身”的理想境界,也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起点和基础。
猜你喜欢:
《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四
《爱莲说》
一
1、本文写了几种花?主要写哪种?
2、哪些句子是直接描写与赞美莲花的?
3、反复诵读描写与赞美莲花的语句,说说作者可能意在赞美怎样的品质?
二。默读,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 ) 2.出淤泥而不染( ) 3.香远益清( )
4、亭亭净植( ) 5.濯清涟而不妖( )( )6.不可亵玩焉( )
7、陶后鲜有闻( ) 8.同予者何人?( ) 9.宜乎众矣( )
三。反复诵读,体会句义。
1、填入句中省略的词。先用文言词,再在句后横线上解释。
予独爱莲之出( )淤泥而不染,濯( )清涟而不妖
2、指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成动词的词。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说出下列语句的通常语序。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四。背诵,感受作者“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操以及对庸俗世态的感叹。 1.快速工整地默写直接描写与赞美莲花的文字。
2、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讽刺当时怎样的世态?
一、默写
1、《爱莲说》一文中写莲花品质的名句是
2、《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3、《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5、文章的主旨句是
6、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二、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 , 代道州人, 家。
2、本文运用 写法,作者所托“物”是指 ,所言的的志是
。
3、作者写莲的过程中,又写了菊、牡丹等花,这种写法叫 ,这样写的作用是 ,本文写“莲”的品质,用 作正面映衬,用 作反面映衬。
4、“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是指 我们学过他的'一首诗是
一篇文是
5、写出你喜欢的一种花,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花名是: 喜欢的原因是: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陶后鲜有闻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四。课文阅读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
①自李唐来( ) ②不蔓不枝( ) 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④可爱者甚蕃( ) ⑤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⑥宜乎众矣( )
2、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 )
A.何:同予者何人 何陋之有 B.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调素琴
C.独:晋陶渊明独爱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之:水陆草木之花 莲之爱
3、下面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B.“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志洁行廉,芳名远播。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比喻君子不可能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
D.“出淤泥而不染,濯请涟而不妖”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
4.简答。
①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②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5、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6.这篇文章在写法上一个突出特点是:
答案:第一部分:一。略二。1.多2.不被沾染3.更加清芬4.洁净地立着5.洗涤 妖艳6.玩弄7.少8.我9.应当,当然。三。1.于 于 从 在 2.蔓:生出枝蔓;枝:长出枝节3.爱菊 爱莲 爱牡丹四。1.略2.只要结合莲的特点,言之有理就可,不求统一答案。如高洁自重、谦虚正直 不趋炎附势等 3.鄙视追名逐利、趋炎附势之风。第二部分:一。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3.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 莲,花之君子者也 6. 莲,花之君子者也 二。1.周敦颐 北宋 哲学家2.托物言志 莲 既不消极避世,又决不同流合污,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3.衬托 突出莲的高洁品质 菊花 牡丹四。1、从 ②枝蔓 ③亲近而不庄重 ④多 ⑤认为 ⑥应当 2.D 3.C 4. ①出淤泥而不染 ②香远益清 5.莲,花之君子者也 6.托物言志
答案:第一部分一。1.陋室2.有仙人居住的山,有龙潜藏的水;诸葛庐 子云亭二。1.灵异2.这3.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4.映入5.博学的人6.本文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7.指嘈杂的音乐;扰乱(或使……受到扰乱)8.调弄,弹奏9.官府的公文;使……劳累10.佛经三。1.就不感到简陋了。2.(1)苔痕绿上阶,草色青入帘。(2)有何陋?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四。1.三个方面,分别为环境幽雅、往来者渊博、兴趣高雅。2.强调作者的品德高尚,志趣高远。
第二部分:一。1.刘禹锡,梦得,唐朝人2.用韵3.对偶 二. 1.山不一定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 2.谈笑往来有渊博的学者,没有粗俗的人。3.没有嘈杂的管乐之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4.有什么简陋的呢?三.E A B B A A A 四。1.,。,。,。:2.D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 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借物抒情5.C 6. 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7.略
《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五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③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④也。 (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注释】: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薄丛:贫瘠的丛林。③不见: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8.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不蔓不枝 枝:长枝节 B.亭亭净植 植:种植
C.自古人知贵兰 贵:尊贵 D.平居与萧艾不殊 殊:相同
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 清风过之
B.濯清涟而不妖 雪霜凌厉而见杀
C.花之隐逸者也 来岁不改其性也
D.同予者何人 不见是而无闷者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的莲花和【乙】文的兰花生活环境虽有区别,但都有高洁、纯朴的品质。
B.【甲】【乙】两文都表明了要退隐山林、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才华的人生态度。
C.【甲】文批判了菊和牡丹的傲然超脱;【乙】文则赞美了萧艾和兰花的清香宜人。
D.【甲】【乙】两文都涉及到了作者所鄙视的那些追功名、逐富贵的社会现象。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
参考答案:
8.A
9.D
10.A
11.(6分)(1)(3分)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可以贴近去玩弄啊!(观:观赏,1分;亵玩:玩弄,1分;句意1分。)
(2)(3分)(兰花)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芳香。(为:因为,1分;芳:发出芳香,1分;句意1分。)
文言文《爱莲说》知识点整理 篇六
可:值得蕃(fán):
多。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污秽)。
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涟:水清而有微波。
妖:美丽而不端庄
通:贯通。
直:立。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wàn),不长枝节。
蔓: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
益:更,更加。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竖立。
亵(xiè)玩焉: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焉:助词。
隐逸(yi):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因为牡丹看起来十分浓艳,所以这样说。
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
噫(y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鲜(xiǎn)有闻:很少听到。鲜:少。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宜乎:宜是应当的意思,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众:多。
《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11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③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④也。
(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注释】: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薄丛:贫瘠的丛林。③不见: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2分)
A.不蔓不枝 枝:长枝节 B.亭亭净植 植:种植
C.自古人知贵兰 贵:尊贵 D.平居与萧艾不殊 殊:相同
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水陆草木之花 清风过之
B.濯清涟而不妖 雪霜凌厉而见杀
C.花之隐逸者也 来岁不改其性也
D.同予者何人 不见是而无闷者也
10.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
11.【乙】文中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堪称君子?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3分)
答案:
8.A
9.D
10、(1)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洁净地挺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轻易地玩弄它。(2)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香味。
11、(1)无人赏识的时候能耐得住寂寞(2)屡遭打击而不改其操守(3)善于把握时机施展才华 (答对一点给1分,满分3分)
《爱莲说》特点: 篇八
文章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与赞美,歌颂它坚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衬托,用菊正面衬托,用牡丹反面衬托。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爱莲说》文言文解析(新版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