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放射科管理制度【通用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放射科管理制度 篇一
一、放射科工作制度
1、按照临床医生填写的要求透视检查项目进行透视,遇到可疑病例应建议摄片检查。
2、根据临床医生填写的`要求摄片检查部位决定摄片规格,并登记编号,认真、及时做好摄片和报告工作。
3、各种造影必须预约登记,发放,写好摄片检查报告。
4、精神病人检查时,必须由家属或工作人员陪同,以防意外,不合作病人应经临床医生初步治疗,安静合作下检查。
5、建立各种位置投照条件,保证片子质量。
6、在科主任领导下读片,报告描述客观,字迹清楚,填写完整。结合临床定期检查影像与诊断报告质量。
7、遇到疑难病例请临床医生参与讨论,或送外院会诊。做好信息反馈工作。
8、图像资料统一保管,专人负责。借片需办理借片手续。
9、暗室保持整洁干燥不漏光。
10、装卸片子与冲洗均按暗室操作顺序进行。
11、保持片子不过期,不受潮,暗盒不污染,不发霉,及时更换药液。
12、发现差错事故及时讨论找出原因,并作好登记,提出改正措施。认真开展室间与室内质控工作。
13、下班前关闭所有机器,搞好机房、办公室卫生及环境卫生等。
14、未经科主任或院领导批准,不得擅自为外来人员免费进行各种检查。
二、放射科借片制度
1、住院病人借片时,由临床医生填写借片单,片子及时归还。
2、外借摄片,有关人员须填写借片单,并经医务科批准,要求期限内归还。每张照片付押金。
3、职工借片须填写好借片单,阅毕须及时归还。
三、放射科安全制度
1、下班前要检查关闭机房所有电器。
2、暗室工作时除恒温器外,关闭窗和红灯。
3、下班前办公室门窗和水电需关闭。
4、工作人员和检查病人严禁在机房和暗室吸烟。
5、指定专人作好安全记录。
四、放射科接诊登记及资料保管制度
1、详细了解申请检查病人病情和检查目的,根据不同要求准确预约。
2、复诊病人,须查找其初诊检查资料,与复诊资料对照诊断。
3、为便于查询,登记时需注意资料准确、完整,同时必须注意避免同姓或同音者错号、重号。
4、按日期分类保管好各类检查申请单。
5、影像资料刻录入光盘后,将光盘按时间排列保管,注意避免光盘损伤。
6、病人取片时注意核对、签字,避免发错片。
7、院内借片需经病人经治医生签字,病人借片需本院医务科加章同意,并要求在限定时间内及时归还。
8、对各种查询需尽力做好解释工作,热情对待病人。
9、每月初将上月工作量统计后上交科主任,以便科主任及时了解科室工作动态。
五、导管室消毒隔离制度
1、严格限制非相关人员进入导管室,进入人员必须戴口罩、戴帽子、换鞋、更衣。
2、坚持清洁卫生制度,每天紫外线消毒一小时,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
3、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定,术中应注意自己及他人有无违反无菌操作,并及时纠正,尽量缩短操作时间。
4、浸泡消毒的容器上应标明消毒液更换时间,并定期更换,每日监测浓度。
5、严格执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规定,一次性使用导管不得重复使用。
6、加强不界定器械的消毒,应按照去污、清洁、灭菌的程序进行处理。
7、连台手术时,医护人员应更换手术衣,地面及器械台用消毒液消毒,并作空气消毒。
放射管理制度 篇二
一、放射科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在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并对其负责。
二、落实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建立的操作规程,医疗质量标准及措施。
三、建立健全本科室医疗工作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目标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四、定期开展活动,每月对本科室医疗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将检查结果通报全科及上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五、对职能部门反馈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落实整改。
六、负责落实本科室医、护人员的再教育,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七、负责制定本科室防止医疗差错事故的措施、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放射科规章制度 篇三
1、入室处有专人管理,凡进入导管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换鞋、更衣、戴帽及戴口罩。
2、注意保持室内整洁、安静、干燥,专人负责定期更换消毒液,定期空气消毒。
3、患者入室应在清洁区更换推车。步行者应换鞋由患者通道进入手术室。
4、室内各种物品、药品要定量、定位放置,用后物归原处,药品定期检查。
5、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无菌操作技术,防止院内感染发生。
6、施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应详细登记,逐月统计。
放射科管理制度 篇四
一、根据规定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参加专业技术、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
二、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时佩戴个人剂量元件并按规定参加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
三、按规定对放射诊疗场所和诊疗设备进行防护与状态检测。
四、严禁对妊娠妇女进行射线检查,尤其是妊娠85周的妇女。
五、对儿童进行射线检查时,应尽量采用射线摄影检查,照射野面积一般不超过胶片面积的10%,并采用短时间曝光的摄影技术。
六、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放射诊疗设备,请取得资质印证的服务机构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七、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业务技术和射线防护知识,正确掌握适用范围,合理使用射线诊断。
八、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后过滤”和小照射野工作。
九、工作人员在使用射线摄影时,应严格按所需的投照部位调节照射野使有用线束限制在临床需要的。范围内并与成像器件相匹配。
十、施行射线检查时注意受检者防护,对受检者非投照部位,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摄影中除受检者,其他人员应在机房外等候,对受检者需要扶携时,对扶携者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十一、进行射线摄影检查时,合理选用胶片以及胶片与增感屏的组合,熟练掌握暗室的操作技术。
放射科登记制度 篇五
1、放射科除行政工作时间外,包括非办公时间和节假日,均安排值班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
2、各项x线检查,需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急诊病人随到随检查;各种特殊造影检查,应事先预约。
3、重要摄片,由医师和技术员共同确定投照方法;特检摄片和重要摄片待观片合格后方嘱病人离开。
4、危重或做特殊造影的`病人,必要时由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对不宜搬动的病人应到床旁检查。
5、X线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进修或实习医师写的报告,应经上级医师签名。
6、X线片、数据资料是医院工作的原始记录,对医疗、教学、科研都有重要作用。全部X线照片、数据资料应登记、归档、统一保管;借阅照片要填写借片单,并有经治医师签名负责;院外借片,除经医务科批准外,应有一定的手续,以保证归还。
7、每天集体阅片,经常研究诊断和投照技术,解决疑难问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8、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工作人员要定期景象健康检查,并妥善安排休假。
9、注意用电安全,严防差错事故。X线机应指定专人保养,定期进行检修。
放射科管理制度 篇六
1、合理设置x线工作区,所有x线机与相应防护设备,辅助设备要定期进行质量检测和检查。
2、操作x线诊断设备和施行x线诊断检查人员,必须具备足够专业技能和放射卫生防护知识。
3、积极开展并认真搞好x线诊断的质量保证工作,不断提高x线诊断水平,减少受检者所受照射剂量。
4、各种医用诊断x线机的防护性能,工作场所防护设施及安全操作,要符合gb8279的`要求。
放射科消毒管理制度. 篇七
放射科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一、科内划分清洁区、污染区,且有明确标志。
二、室内空气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或空气净化器持续消毒。
三、室内桌椅、门把手等每日用25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四、工作人员应做好基本防护(戴帽子、医用口罩、穿工作鞋、工作服),根据患者病情可采取加强防护,严密防护,检查结束后将所用隔离衣、帽子、医用口罩、鞋套置入医疗废物桶内并加盖,用流动水清洁或快速手消毒剂严格消毒双手。
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患者做检查走污染门,病种不同,使用不同机房。
六、消化系统疾病专用机房,在行检查前,X线机房紫外线照射消毒40分钟,X线机机头用无菌机套包裹,工作结束后用紫外线照射消毒40—60分钟,并开窗通风。
七、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专用机房,在进行检查之前,需打开层流空气净化设备,检查中随手关门,结束后所用暗盒外表用75%乙醇纱布擦拭,方能送出机房。
八、钡餐口杯一次性使用,用后弃入双层黄色包装袋内集中处理。
九、做好紫外线消毒和终末消毒记录。
放射科登记制度 篇八
1、任何患者有权要求保护个人隐私,工作人员有义务尊重和支持。
2、患者在检查时,无关人员不得在场。病人在进行X线检查需要暴露胸腹部时,工作人员均应尽到告知义务,向病人进行说明,以征求病人的理解和配合,得到病人的同意后,方可进行检查。
3、病人在投照胸腹部时,不分男女均可穿一件无扣、无金属饰物的`全棉内裤,如衣物不符合以上要求,而必须暴露投照区时,需给患者提供干净检查服装。
4、各检查室内做到“一室一患”,对于必须接受需要暴露人体部位检查的异性病人,应有同事或家属在场。
5、如果病人投照区有疤痕或纹身等异常形态,决不允许嘲笑和议论,任何医务人员不得取笑病人的生理缺陷。
6、未经病人同意,医务人员不得将病人的个人信息、病情、宗教信仰、身体缺陷、个人隐情等透露与病人诊疗活动无关的人员。
7、患者检查时的各种检查申请单及登记资料、登记本要妥善保管,严禁无关人员随意翻阅、拍照。
8、严格保管患者检查图像与报告,无关人员不得翻阅,报告只能由患者或其授权人员领取,或由其接诊主管医护人员领取。患者检查资料、报告未经授权严禁拍照、拷贝。
9、未经注册的医师需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开展医疗活动以及观摩学习,涉及病人隐私的,应征得病人同意。
放射科管理制度 篇九
1.经手术行病理检查的疑难病例,均列为诊断随访对象。
2.每月派专人到临床科室进行追踪随访。
3.随访内容包括病人的。影像检查诊断、临床诊断、术中所见、病理组织学诊断等,并逐项记录,特殊情况应在备注中说明,以备复核。
4.随访的目的主要作为医疗质量和效率的考核依据;其次作为积累经验,以利提高诊断水平。
5.每月定期将追踪病例集中,由CT、普放组共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诊断质量。
6.年终将追踪的病例汇总,由专人保管,作为医学资料存档。
7.随访时应认真听取临床医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汇报科室以便整改。
放射科管理制度 篇十
放射科管理制度
一、放射科工作制度
1、严格执行医院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2、衣帽整洁,挂牌服务,遵守劳动纪律,以病人为中心,做好优质服务。
3、各项影像检查须由临床医生详细填写申请单,急诊病员随到随检,老弱病残患者优
先。各种特殊影像检查和造影检查应事先预约。
4、各岗位人员均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详细阅读申请单,了解病史、体征、检查目的,必要时亲自询问和检查。
5、重要的摄片由放射科诊断医师和技术人员共同确定,摄影完后,待观察影像合格后方嘱病人离去。
6、危重病员的检查,必要时应由临床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大出血、血压过低、休克等危重病员须经临床处理待病人稳定后再做检查。
7、在规定的时限,由执业医师密切结合临床病史、体征,按规范书写诊断报告,并实
行双签审核制度。进修和实习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8、坚持每日集体读片,评定影像和诊断质量,科内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学习和讨论,不断提高检查和诊断水平。
9、影像资料由专人管理、归档、借阅。
10、重视安全工作,严禁在科内使用电炉,燃油(气)具,严禁在工作场所吸烟。
11、做好病人、家属和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工作,保护好患者的隐私。
12、爱护设备,定期保养,出现故障立刻汇报,并与设备科联系,及时解决。
13、X线摄影T提供24小时×7的急诊检查服务。
二、放射科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1、建立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科主任任组长。下设诊断质量控制、技术质量控制
两个二级管理小组,质量控制管理小组负责质量检查、督促。
2、建立投照质量控制标准和诊断报告质量控制标准。
3、严格执行投照质量控制标准和诊断报告质量控制标准,减少医疗缺陷、差错,杜绝责任事故。
4、诊断质量控制小组负责诊断质量日常检查,定期进行质量情况汇总、分析和报告,开展质量管理讨论。
5、技术质量控制小组负责投照质量日常检查,定期进行质量情况汇总、分析和报告,开展质量管理讨论。
6、建立质量管理资料档案。
7、建立质量缺陷控制检查与改进措施记录本。
8、严格执行集体阅片制度和疑难病讨论、会诊制度、业务学习制度及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制度。
9、对影响较大、造成后果的诊断、投照质量问题应及时报告医务科,不得隐瞒、拖延。
三、投照质量控制制度及标准
1、投照人员上班时应对X线机、电源、激光相机等设备、器材例行检查和维护,保持设备、器材的完备、正常、清洁。
2、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投照目的和部位,合理设计胶片规格、数量。
3、投照检查及病人信息登记做好“三查三对”,病人、投照部位、登记薄、会诊单、胶片编号三统一。
4、严格执行放射质量控制的放射检查设计原则和检查的位置标准、暗室技术质量标准、规范操作程序。
5、规范各部位投照方法,严格影像质量控制。
6、X线照片综合评价标准:甲片:≥90%;废片:低于2%。
四、放射科影像诊断报告书写与审核制度
1、放射科影像诊断报告由执业医师资质的医学影像诊断专业医师出具。
2、报告医师应认真核对申请单、病人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病室、病床、门诊号、影像号、检查日期等)
3、影像报告必须按照报告书写规范完成。
4、平诊报告在2小时以内发出,急诊30分钟发出,造影和疑难病例可于24小时内发出。
5、影像报告须由主治医师及其上级医师审核(同级医生可相互审核)登记后发出。
6、审核医师认真核对所写影像诊断报告的病人信息是否与申请单、照片上的信息相符合。
7、审核医师认真审核影像诊断报告的格式、内容是否规范化,描述是否合理。
8、对错误的诊断报告如已发出要及时收回,发给正确更正报告,并要记录时间,报告人,有无不良后果等情况。
9、诊断组组长每周对全科医师的报告进行抽查,每月统计审阅结果,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放射科诊断阅片制度
1、科室实行集体阅片会诊制,每周工作日早晨准时阅片,除值班人员外全部参加。
2、阅片由头天报告医生主持,要提前做好准备,选出疑难病例和典型病例或罕见病例进行讨论和示教。
3、上级医师在读片过程中,要采取提问方式、启发式等方法,提高住院医生独立思考能力。
4、读片应密切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其他必要的检查资料进行充分讨论,遇有疑难问题时,可协同各有关科室会诊解决。
5、读片后上级医师要进行小结。
六、放射科图像质量评片制度
1、目的是运用质量监测手段,对差片和废片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加强诊断质量控制不断改进技术工作,提高优质片率,减少废片,降低患者X线辐射剂量,方便病人。
2、每周应在技术组组长主持下评片,各级技术人员参加对图像质量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对评片结果进行登记,并对差片提出改进意见。
3、每月统计评片质量结果,对优质片率高者给予表扬和奖励,对废片率高者令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七、疑难病例、误、漏诊病例讨论制度
1、科主任负责疑难病例、误诊、漏诊病例讨论的组织工作。
2、疑难病例由专人收集必要的临床资料,主持讨论。如意见分歧,应及时请专家会诊,必要时可与临床医师共同讨论。按时出具诊断报告,追踪X线诊断与临床的符合情况。
3、误诊、漏诊病例,应及时分析,究其原因,提出补救措施,重写诊断报告,并由上级医师签名后及时发出。杜绝医疗事故发生。
4、设专用登记簿,详细记录讨论意见和处理方法,以及实施结果。
八、放射科重点病例随访反馈制度
1、凡在放射诊断过程中发现疑难特殊病例或有科研价值的病例,必须进行登记。
随访要求记录全面,影像及临床详细资料手术记录、病理或细胞学检查。
2、对于漏诊、误诊的病例要组织全科进行病例讨论,由不同专业组医师深入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3、明确分工,专人负责登记疑难病例,定期安排医师进行手术或临床随访,定期统计影像诊断的正确率。随访做为住院医师年底考核内容之一。
4、每月(最后周四)对随访的病例进行综合分析。诊断符合率要求达到90%以上。
5、对随访中有价值病例刻盘或硬盘中集中归类,做好资料积累并保存。
九、设备管理制度
影像设备均为价格昂贵、高精尖大型设备,是进行医疗检查和稳定影像质量的基本条件,为此,设备的安全管理尤显重要。
1、确保机房环境条件(温度、湿度)达标,符合机器要求,清洁防尘措施落实。严禁在机房内存放无关物品。
2、非技术人员非本科人员及严禁操作各型机器。
3、实行专机专人负责制和机房岗位责任制,责任者负有维护保养机器之责任,并做好记录。
4、严格遵守机器操作规程,定期检查,并有检查运行情况记录,使用中遇有异常应立即切断电源,切忌“带病工作”,并立即向科主任汇报。
5、机器操作应按规定程序进行,严禁违规操作,严禁敲打机器按健。
6、使用完毕后应归位,并切断电源,定期检查机器接地的可靠性雷电季节应注意防雷击,严禁在打雷时使用机器。
7、凡新安装或经大修后的机器设备应按确定的技术参数标准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在使用中的机器应定时作性能的状态检测。
8、因设备老化、维修成本过高、更新换代等原因不能修复的,应及时上报,按有关规定处理。
十、影像设备定期维护与设备场所定期检测制度
1、科室所有影像设备必需进行日常保养和维护:普通X线检查设备,每日开机后先检查机器是否正常,有无提示错误等,如有必须先排除。对于X线机使用前必先预热球管后才能工作。
2、科室所有影像设备必需进行定期维护:设备机械性能维护,各机械限位装置有效性检查,各种运动运转检查,操作完整性检查。设备电气性能维护,各种应急开关有效性检查,曝光参数检查。
3、影像设备的定期检测,由具备相关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测。
4、医学影像科机房设计合理,面积应满足辐射防护的要求,墙壁、门窗等设施安装后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在日常工作中应定期由有资质的卫生监督部门进行放射工作场所检测,并满足辐射防护的相关要求。
5、机房外的防辐射警示标志及工作灯应定期进行检查,保证其处于正常状态。
十一、放射科医生防护制度
1、所有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都必须进行相关法规及放射防护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并建立培训考核档案
2、从事放射线工作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必须进行职业健康体检,身体合格方能从事放射线工作。并建立个人职业健康档案。
3、本科人员在工作中必须携带个人x线计量测试仪,并每季度送专业部门(省疾控中心)进行检测,对检测报告所指出的问题,按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建立个人剂量档案。
4、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配备防护用品,如铅衣、铅围裙、铅帽、铅眼镜等,工作人员工作时必须穿戴,不用时妥善保管,发现破损及时更换。
5、安排人员按规定休放射假。
6、严格按操作程序操作。
十二、受检者防护制度
1、医师应对X线检查的适应症与合理性进行评估,确定适当的检查方法,在获得相同诊断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避免放射性诊断检查技术。
2、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检查操作技术,并根据被检查者具体情况制定照射条件,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提高射线质量,减少被检查受照剂量。
3、放射科必须建立、健全X线检查资料的登记、保存,提取和借阅制度;不得因资料管理及病人转诊等原因使受检者接受不必要的重复照射。
4、严格控制各种健康体检中的常规胸部X线检查;控制各种X线检查的间隔时间。
5、临床医生和放射科医生尽量以X线摄影代替透视进行诊断,特别是婴幼儿、少年儿童;不得使用有防护缺陷的X射线机进行X线检查。
6、对育龄妇女的腹部及婴幼儿的X射线检查,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对孕妇,特别是受孕后8-10周,非特殊需要,不得进行下腹部的X射线检查。确有必要的应做好周密的防护措施并行知情告知(告知内容见受检者辐射危害告知制度)
7、科室必须配备受检者防护用品,如防护三角裤等。放射科医技师必须注意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受检者受照剂量。
8、候诊者和陪护人员(病人必须被搀扶才能进行检查者除外)不得在无屏蔽防护的情况下在机房内停留。因患者病情需要其他人员陪检时,应当对陪检者采取防护措施。
十三、受检者辐射危害告知制度
放射工作人员对受检者进行医疗照射前应事先向受检者告知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受检者应须知:
1、人体受到放射线照射后,可能产生潜在的危害。产生有效的躯体效应和遗传效应,其中最敏感器官或组织为:淋巴组织、胸腺、骨髓和胚胎组织。但是,只要增加防护意识,采取适当防护,可减少这种危害,不会产生不良后果。
2、摄片中患者要积极配合,尽量一次成功,避免重复照射。
3、正确合理使用X线照射有利于疾病的诊断,过量不必要照射有害健康,为了您的健康,请不要随意向医生提出X线检查的要求。
4、孕妇原则上禁止X线检查,如果您是孕妇或准备受孕的妇女,在X射线检查前,请告知工作人员。
5、婴幼儿、少年儿童尽量以X线摄影代替透视检查。
6、要权衡利弊,在没有其他更好的检查方法时,才用放射线检查。
7、机房外面工作指示灯亮,说明X射线机正在工作,请勿随意开门进去,应远离机房。
8、除受检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得在机房内停留。检查前,要求工作人员对非检查部位的敏感器官或组织部位进行屏蔽防护。若病情需要,其他人员陪检时,应当对陪检者进行屏蔽防护措施。
十四、放射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一、“危急值”的概念
“危急值”(CriticalValues)是指某项或某类检查异常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需要临床医生及时、迅速给予有效干预措施或治疗。否则,可能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
(一)“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医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三)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三、“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1、中枢神经系统:
①严重的颅内血肿、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 ②脑疝
③颅脑CT或MRI扫描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
④脑出血或脑梗塞复查CT或MRI出血或梗塞程度加重,与近期片对比超过15%以上
2、循环系统:急性主动脉夹层或动脉瘤
3、消化系统①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②腹腔脏器大出血
四、“危急值”报告程序
(一)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检查(验)出现“危急值”情况,应及时通知门、急诊医生,由门、急诊医生及时通知病人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门诊部、医务科报告,值班期间应向总值班报告,做好相应记录。
(二)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立即电话通知病区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做好“危急值”详细登记。
五、登记制度
“危急值”的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原则。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六、质控与考核
(一)医技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与“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科室有专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二)文件下发之日起,“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将纳入科室一级质量考核内容。接受督察室、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和各临床医技科室(如: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等危重病人集中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及时总结经验,提出“危急值”报告制度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七、注意事项
(一)在确认检查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接诊开单医生,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需详细做好相关记录。口头告知患者及家属病情和严重程度。
(二)检查医生发现病情达到“危机值”,按操作常规完成扫描后,应立即通知科内危重病人抢救小组成员,力争确保病人安全离开放射科。
(三)“危急值”报告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有关科室和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临床科室需将接电话人员的姓名告知报告人员。
(四)“危机值”的界定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和患者病情,与临床沟通机制,调整“危机值”。
(五)病人离开后,详细记录检查及通知过程。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放射科管理制度【通用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