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高考成绩公布时间【新版多篇】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高考志愿选大学的技巧 篇一
第一种:根据大学类别来选大学
国内大学(含专科、民办)将近3000所,按办学性质可以分公办和民办两种,按大学实力可以分985高校、211高校、重点大学、普通院校等,按大学类别可以把大学分为理工、财经、师范、语言、医学、政法、农林及综合类大学。
我们可以根据大学类别快速找到报考大学范围,比如考生想学电子信息类大学,我们就可以把带“电子”和带“邮电”类大学归结起来,然后根据高考成绩在电子信息类高校中选出心仪大学即可,非常快捷。
第二种:根据喜欢专业来选大学
有些考生比较看重大学名气,非211/985高校不上,有些考生比较重视专业,认为专业关系到就业关系到职业发展,学热门、就业率高的专业才是“硬道理”,因此选大学时我们可以根据喜欢专业来选择。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大学开设专业也是如此,各个专业实力也有强弱,所以上一所专业实力强的大学很重要。
第三种:根据“分线差”来选大学
用“分线差”填报大学志愿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分线差”指两种分数差,一种是院校招生最低分与省控线之差,另一种是考生分数与省控线之差,这两种“分线差”比较好理解,比较简单计算,我们通过数据对比很容易得出两种“分线差”高低,然后根据“分线差”选择出大学。
比如某个大学近三年招生最低分超省控线60分、65分、66分,而考生高考成绩高省控线75分,那考生就可以报考这所大学,若是高考成绩高于省控线60分,可60分却低于院校招生分数与省控线的“分线差”,那考生报考这所大学就比较危险,可能就不会被大学录取。
第四种:根据“省位次”来选大学
现在最常用的高考志愿报考就是“一分一段”报考法,即是“省位次”报考方法,它听起来比较难,其实很简单,并且比“分线差”报考方法更准确。
高考成绩公布后,我们查分数时同分数一起出来的不仅有各科考试成绩,还会有省位次数据(考试成绩排名),大家可不要小瞧了这个排名,如果你的高考成绩排名在1000名以内,那恭喜你绝对能上所985高校。
高考成绩查询方法 篇二
方法一、省教育考试院官网“高考成绩查询”系统
这种高考成绩查询方式,是所有省份的考生都可以使用的查询方式。
大家只要打开所在省份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然后选择“高考成绩查询”板块就能进入高考成绩查询系统。
比如,四川省教育考试院主页右下角就能看到“高考成绩查询”。
然后,我们点击以后就能进入到“招生考试信息查询系统”,然后第一个就是高考志愿查询,届时大家可以登录系统查询高考成绩。
进入系统后,需要输入考生号、准考证号、身份证号、验证码查询,可能有些系统,还要输入密码。
方法二、微信查询
1、微信搜索”高考成绩“
2、点击国家政务服务平台2023年高考成绩查询右侧的”查分“按钮
3、在跳转的页面点击”查询“,选择地区
4、输入身份证号、考生号,选择考生类型之后即可查询成绩。
当然微信查询还有第二种办法:
点击”我“——”服务“——”城市服务“——点击”教育“(有些页面显示的是”升学考试“)——”__省高考成绩查询“——输入考生的身份证号、考生号,选择考生类型之后即可查询成绩。
方法三、学信网查询
1、登录学信网
2、进入之后在新页面中点击【成绩与学历认证】下的【查看】按钮
3、点击”高考成绩单“
4、输入证件号码、报告编号等信息,点击查询即可。
高考后旅行请注意安全 篇三
1. 旅行前做好攻略和预订。你可以在网上查找一些关于目的地的信息,比如景点、美食、交通、住宿等,制定一个合理的行程计划。你也可以提前预订机票、火车票、酒店、门票等,以免到时候遇到高峰期或者涨价的情况。
2. 旅行中保持联系和警惕。你可以和家人或者朋友保持联系,告诉他们你的行程和位置,以便有什么情况可以及时求助。你也要注意自己的财物安全,不要随便相信陌生人或者参加一些不正规的活动。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要及时报警或者寻求帮助。
3. 旅行后做好防疫和休息。由于疫情的原因,你可能需要再回来后做核酸检测或者隔离观察,这是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你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有不适或者疲劳,要及时就医或者休息。
2023高考查分怎么查 篇四
高考分数查询的方式比较多,可以自己在当地省份教育局官网查询,也可以拨打高考成绩查询电话,输入自己的准考证和身份证号即可查询,其他可以借助高考服务网站查询。
直接搜索当地教育招生考试网,在公告栏和上面的标题栏都是有高考标识提示,可以点击公告栏的夏季高考成绩查询选项,会弹出成绩查询窗口,也可以在高考标识里面找到查询链接。如果对于自己的高考成绩有疑问,可以按照流程递交申请,对自己的高考成绩进行复查。
批次录取控制线 篇五
批次录取控制线是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全省考生高考成绩水平和招生计划,按一定的比例确定的投档新生的各批次、各科类最低成绩标准。
招生院校只能在本院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线以上录取考生,只有高考特征成绩达到或超过批次录取控制线的考生(通常称“上线考生”)档案,才有可能被投档到高校,由高校选择录取。
由于重点高校都安排在本科第一批次,因此本科第一批次的录取控制线又被称为“重点线”和“国本线”。相应地,本科第二批录取控制线又被称为“省本线”和“本科线”
高考完应该干什么 篇六
1、调整作息放松心情
考前的生活大多都说紧张而充实的,很多同学为了最后一搏,时常忽略了正常的作息,部分同学甚至因为压力过大,焦虑失眠。趁着假期,好好休息下,调整心情,放松心态,将生活作息调整至正常轨道。但也切勿放纵自己追剧打游戏和熬夜,尽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提前了解学校专业,填报志愿
高考完休息几天就差不多要准备填报志愿的事情了。同学们要想清楚自己看重什么?是城市还是学校的档次还是专业?
建议大家可以花点时间预估下分数,了解意向城市、学校和专业信息,包括意向专业的分数线、专业课程、就业形势等等。
报考时间很紧张,建议家长和同学们在出分前就要学习志愿填报,规划好专业方向。如果家大家不是很清楚如何正确填报高考志愿,需要有专业的人帮忙收集院校专业数据和进行择校择专业指导。这里给大家分享下我们高途最近推出的高考志愿填报必备技巧课,只需要花一块钱,就能帮助大家找准自己的专业,充分利用高考分数,达到高分上名校、中分选好专业、低分不漏档的目的。
3、学车
高考后的假期相对较长,但也不能浪费。在上大学前完全可以利用假期把驾照拿到手。大学的时间虽然比较自由,但随着同学们眼界的成熟和想法的多样,可能会面临更多的选择,比如社团活动、夏令营、交流学习等有趣的活动纷至沓来,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分配!所以,趁着暑假时间充足,就去报个靠谱的驾校,学一项生活必备技能。
2023年全国高考成绩公布时间 篇七
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19日,已有26个省份公布了高考成绩查询时间,多集中于6月23日至26日间。
届时,高考成绩公布后,各地将进入招生录取阶段,考生也将开始正式填报志愿。目前,已有多地教育考试部门网站开放网上志愿填报模拟系统,供考生进行模拟练习。
内蒙古:
高考成绩将于6月23日公布,考生可登录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免费查分。6月23日至26日,考生可申请复查卷面分数。
上海:
考试成绩将于6月23日开通查询。6月24日起,考生成绩通知单将按照考生高考报名表上填写的通信地址投递到考生家中。
江西:
考生可于6月23日查询高考成绩,6月25日中午12时前可申请成绩复核。
四川:
预计6月23日公布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和考生成绩。
云南:
预计6月23日左右拟定2023年高考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提请云南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审定后,及时向社会公布。
山西:
考生成绩、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不含二C类)将于6月24日公布。
安徽:
预计于6月24日公布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和考生成绩。
广西:
预计6月24日上午公布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并对考生开放高考成绩查询通道。
陕西:
预计6月24日中午12:00公布成绩。
江苏:
预计6月24日20:00后,考生可以通过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微信公众号“江苏招生考试”等途径查询高考成绩。
黑龙江:
将于6月24日左右发布高考成绩。
天津:
预计6月25日前公布高考成绩。
北京:
高考成绩公布时间为6月25日。
河南:
6月25日,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将通过普通高招考生服务平台只读邮件向考生发送电子成绩单。届时,考生还可以登录河南省教育考试院、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等教育招生系统发布的官方网站查询本人的高考成绩。
广东:
将于6月25日公布高考成绩和各批次录取分数线。
重庆:
6月25日起可查询高考成绩。
湖北:
6月25日8:00公布湖北省2023年普通高考各科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各科目、技能高考操作考试和文化综合科目考试成绩。
山东:
定于6月25日下午普通高考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后,发布普通高考成绩(含夏季高考和春季高考)。
河北:
高考成绩预计在6月25日即可登录河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查询。
湖南:
预计将于6月25日发布高考成绩。
海南:
高考成绩预计在6月25日公布。
甘肃:
高考成绩将于6月25日公布。
青海:
预计6月25日公布录取控制分数线,并对考生开放高考成绩查询通道。
新疆:
预计6月25日左右公布考生成绩及位次。
浙江:
高考成绩及各类各段分数线将在6月26日左右发布。
西藏:
预计6月26日公布考生成绩和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另外,吉林省
预计6月下旬公布考生成绩和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其本科志愿网上填报时段为6月24日-28日。
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篇八
高考志愿填报是考生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下面是一些高考志愿填报的注意事项:
1. 提前做好规划。在填报志愿之前,建议考生提前了解各大高校的录取政策、专业设置以及就业情况等重要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志愿填报规划。
2.注意合理性。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填报志愿,包括自己的家庭条件、兴趣爱好、学习特长和各科成绩情况等,同时要考虑自己和家长的意见,实现最大化的双赢。
3. 细心仔细。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应该认真检查每个填报的信息,避免填写错误,确保填报的信息准确无误。
4. 多加比较。建议考生不仅要针对自己填报志愿的目标学校进行信息比较,还要对其他类似专业的学校或者专业进行比较,确保最终选出自己最为满意的方案。
5. 注意时间。高考志愿填报的时间通常较紧张,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表来完成,避免因为时间的不足而影响最终结果。
6. 了解政策。考生要仔细研究高校招生政策,例如高校自主招生计划和插班生招生政策等,以便更好地制定志愿填报计划。
7. 确认信息。联合高考录取过程中,考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确认志愿填报信息,一旦确认,就无法再更改,因此考生需要认真仔细确认自己的志愿填报信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总之,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考生细心仔细、认真规划,提前阅读有关招生政策、对比选择。祝愿每一个考生都能够选择到最为理想的高校和专业。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2023年高考成绩公布时间【新版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