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搜索到更多你想要的范文→
当前位置:好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怎么成语接龙

发布时间:2023-07-23 08:22:12 审核编辑:本站小编下载该Word文档收藏本文

[导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怎么成语接龙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怎么成语接龙

八字成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意思是作出决断而犹豫不决,就产生祸乱。那么了解了这个成语的意思,接下来我们就来成语接龙吧。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怎么成语接龙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乱七八糟→糟糠之妻→妻儿老小→小丑跳梁→梁上君子→子为父隐→隐介藏形→形具神生→生上起下→下不为例→例直禁简→简丝数米→米已成炊→炊沙作糜→糜烂不堪→堪以告慰→慰情胜无→无一不备→备位充数→数一数二→二三其德→德厚流光→光前启后→后不僭先→先人后己→己溺己饥→饥不择食→食不下咽→咽苦吐甘→甘之如饴→饴含抱孙→孙庞斗智→智勇兼全→全军覆没→没世不忘→忘乎所以→以一儆百→百万雄兵→兵不厌权→权倾中外→外刚内柔→柔声下气→气义相投→投井下石→石人石马→马上功成→成一家言→言三语四→四不拗六→六亲不和→和光同尘→尘垢秕糠→糠秕在前→前仆后继→继古开今→今夕何夕→夕寐宵兴→兴云致雨→雨丝风片→片云遮顶→顶名冒姓→姓甚名谁→谁是谁非→非亲非故→故人之情→情不可却→却之不恭→恭而有礼→礼为情貌→貌似强大→大中至正→正中下怀→怀丸操弹→弹丝品竹→竹报平安→安不忘危→危于累卵→卵与石斗→斗丽争妍

成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资料

解释

【释义】断:决断;乱:祸乱。应该作出决断而犹豫不决,就要产生祸乱。指做事应当机立断,否则后患无穷。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春申君列传》:“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春申君失朱英之谓邪?”

【示例】薄一波《师长与战友——回忆刘伯承同志》:“这是他走向革命的最好时机,要当机立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典故

以封号著称于世的春申君黄歇(前314年--前238年),出身于战国晚期的楚国贵族。他在担任楚国令尹期间,对外穷兵黩武,纵横捭阖,对内辅国持权、广招宾客。他名重于诸侯,权驾于国君,生前极尽威重显赫。然而,聪明一世的春申君最后却受制于佞小,惨死于乱刀之下!他的大起大落的命运悲剧,活脱脱地展示了他的宦海人生及与之相伴随的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受命赴秦 完助太子

战国晚期,楚怀王疏远良臣屈原,亲近奸佞靳尚,结果被骗入秦,客死他乡。楚顷襄王继位后,秦昭王命白起大举攻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白起攻下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烧楚先王墓夷陵,攻至竟陵(今湖北潜江县西北),顷襄王被迫迁都至陈(今河南淮阳县)。顷襄王二十二年,秦又攻取楚国巫郡(今四川东部)、黔中郡(今湖南西北部和湖北、四川、贵州的部分)。

顷襄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76年),楚国收复了黔中地区,屯兵10余万,抗拒秦军。同年,顷襄王与秦昭王在襄陵(今河南睢县)会晤,与秦国讲和。秦国即转而蚕食三晋(韩、赵、魏三国),暂时解除了对楚国的威胁。

顷襄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73年),秦赵关系改善,“韩、魏服。而事秦”。楚国君臣对出现此种局势十分不安,国内一片惶恐。黄歇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开始登上楚国的政治舞台。

黄歇少年时曾游历各地,学识渊博。他很崇拜当时的纵横家苏秦,常以苏秦建立的功业激励自己。因此,在游学过程中,黄歇一边认真研读前人的经书史籍,一边留心观察当时的割据形势。数年之后,黄歇学有所成,觉得获取功名的时机已经成熟,就回到楚国求见顷襄王。顷襄王很欣赏黄歇辩论的口才和自荐的勇气。时值秦国与三晋的关系亲密,于是,顷襄王特派黄歇出使秦国,探视情势。

黄歇十分清楚秦国对楚国的野心和楚国所面临的压力,所以,当他到达秦国后,便频繁活动于秦国的上流社会阶层,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他结交了范雎这样一批有影响的贵族士大夫,获取了他们对自己的信任和对楚国的同情,进而搜取到不少关于楚国的情报。

当时,秦昭王正命令大将白起率军与韩、魏军队共同攻打楚国,但军队还没有出发。黄歇到秦都后得知这一消息,内心焦虑万分:其时,楚国的元气尚没有恢复,如果秦、韩、魏联合攻楚,那么,不但楚国将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而且他的政治前途也将受到严重影响。巢破卵危,黄歇深知自己的命运已和楚国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此,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向秦昭王上书,力陈秦国“善楚”之利。他向秦昭王比喻道:“如果两只猛虎互相搏斗,那么旁边的癞皮狗到最后就会乘虚而入,饱食虎肉。现在,秦、楚都是大国,互相攻战只会导致双方两败俱伤,而让韩、魏那样的小国坐收渔翁之利。我谨劝大王还是放弃对楚、国用兵,使秦楚亲善为好。”黄歇的话触动了秦昭王。战国时期,各诸侯彼此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是司空见惯的事,稍不留心就可能招来灭国之殃。于是,秦昭王制止了白起出兵,辞退了韩魏联军,并且还派使臣笼络楚国,订立条约,结为盟国。秦楚订立盟约,—使楚国得到喘息的机会,避免了一场灭顶之灾。黄歇在这次使秦中初次显露了他卓越的外交能力和高超的政治手腕。

顷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72年),楚国按盟约把太子完送到秦国抵做人质,并让黄歇作为太傅(官名,太子的师傅)随从至秦侍奉太子。黄歇的命运再次变得扑朔迷离。在那种战争年代,两国人质的生命毫无保障可言。黄歇清醒地认识到这次入秦的危险,但他也清楚地意识到追随太子无疑是“奇货可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一心求取功名的黄歇决心冒险一试。

随太子入秦后,黄歇故伎重演,经常安排太子完出入于豪华的社交宴会,结识秦国重要的封君大臣。这一方面减少了秦昭王的戒心,另一方面又博取了太子完的欢心。黄歇此举可谓一箭双雕,用心良苦。春花秋月,夏日冬雪,转眼黄歇和太子完在秦国已经呆了整整九年。顷襄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63年),顷襄王病重,黄歇便想通过秦相范雎的关系让秦昭王放太子完回国。他对范雎说:“相邦,您和我们太子的关系是相当亲密的了。现在楚王一病不起,您如果能规劝秦王放太子回去,那太子继承了王位后将会万分地感激您,楚国和秦国的关系也会更亲善。您是有远见的人,不会愿意让太子永远做个咸阳的平民吧?”范雎听了,觉得有理,就力劝秦昭王释放太子完。但秦昭王心存疑虑,只让黄歇回国探视楚王的病情。当时,楚国的阳文君(顷襄王弟)有两个儿子在国内。若顷襄王一旦去世,而太子又不在,阳文君之子必定会立为国君。黄歇担心自己多年的辛苦经营付之东流,当下和太子完分析了情势,决定逃离秦国。于是,太子完乔扮成楚国使臣的车夫,蒙混出了秦关。黄歇则留守住所,声称太子有病而谢绝来访者。估计太子走远后,黄歇只身径人秦宫向秦昭王说明情况。秦昭王勃然大怒,要让黄歇自杀。黄歇示意一旁的范雎,范雎即对秦昭王说:“黄歇身为人臣,能为自己的主人效死,说明他是个忠诚的人。现在太子完已经回到了楚国,他继位后一定会重用黄歇。我们为什么不表现得大方一些,将他也放了,以便将来能和楚国搞好关系。”秦昭王一想也对,便采纳了范雎的意见。黄歇回国三个月,即当年的秋天,顷襄王卒,太子完即位,是为考烈王。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黄歇受到重用,担任令尹要职,封为春申君,受赐淮北地十二县。战国时楚国所设的令尹,实即中原地区的相邦为最高官职,掌军政大权。

黄歇两次入秦,十年冒险,终于苦尽甘来,得到了优厚的回报。

辅国持政 名重诸侯

初登庙堂高位,黄歇备受考烈王的信宠。一些趋炎附势的朝野人士纷纷登门拜贺,令尹府一时门庭若市。但黄歇清楚眼前的暂时显赫只是因为他曾经追随并协助过太子完。花无百日红,谙晓君王心理的黄歇当然熟悉楚国历史上吴起、屈原的遭遇。所以,从担任国相的第一天起,黄歇就寻图建立更大的功业,树立更大的影响,以维护他多年追求的权势和地位。乱世出英雄,黄歇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通过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军事活动来实现。他决心利用自己身屠宰辅高位的优势,去搏击战国晚期复杂的政治风云,放开手脚;施展平生抱负。

考烈王即位前后,诸侯各国除秦之外,数赵国最强,秦赵矛盾成为列国间的主要矛盾。考烈王三年(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误中秦人的反间计,以仅能“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老将廉颇,结果导致长平之役的惨败,赵国40余万兵卒被活埋,赵国由此而遭到严重削弱。考烈王五年,秦将王龁加紧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孝成王不得已向魏安釐王求救。但魏王惧怕秦国,只让大将晋鄙率军“持两端以观望”,不敢进击秦军。邯郸危在旦夕。

在邯郸危急的时刻,赵相平原君赵胜率门客来楚国求援。赵胜希望当时楚国的新贵——黄歇能替赵国说话。他许诺事成之后将灵丘(今山东高唐南)送给黄歇。黄歇正愁无处可以用兵,当即一口答应。第二天,赵胜率门客入宫游说考烈王。考烈王同样畏惧秦国,不想出兵,双方“日出而言之,日中不诀”。自荐而来的平原君门客毛遂见此僵局,按剑登阶而上,胁迫考烈王与赵国联合抗秦。场面顿时剑拔弩张,变得紧张起来。在这关键时刻,黄歇出面力主抗秦,并表示愿意亲率大军出征。考烈王见事已如此,只好与赵胜歃血定盟,让黄歇发兵救赵。与此同时,魏信陵君无忌也导演了一场“窃符救赵”的好戏,取代晋鄙,进军邯郸。考烈王六年(公元前257年),一场激烈的战斗在邯郸城下展开。楚军、魏军和赵军互相配合,内外夹击,一举击溃了秦军,邯郸之围随之而解。

黄歇解邯郸之围后,留大将景阳在中原参与合纵攻秦,自己则乘机伐鲁。考烈王八年(公元前255年),黄歇正式攻取鲁国,将鲁顷公迁封于莒(今山东莒县),任命荀况为兰陵令。此后六年,黄歇收回莒,将鲁顷公迁往卞邑(今山东泗水县东南),贬为庶民,鲁国灭亡。通过援赵灭鲁,黄歇提高了在诸侯中的威望。由此,楚国春申君和当时的齐国孟尝君(薛文)、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战国四君子”名传遐迩。

邯郸之役失败后,秦国养精蓄锐,不久又向魏、赵发动了更猛烈的进攻。考烈王七年(公元前256年),秦军击破三晋联军,攻灭西周国。同年,寄居在西周国的周赧王卒。从此,天下连挂名的天子也没有了。

秦灭周后,取象征天子权力的“九鼎”宝器,置于国都咸阳。秦昭王俨然成为天下共主,统一六国的野心也更加膨胀。

考烈王十一年(公元前242年),秦国通过连年征战,土地已与齐国接境,列国随时面临着被分割和消灭的危险,合纵攻秦势在必行。当时,东方诸国唯楚最强,诸国宰辅唯黄歇名望最高。此时,齐孟尝君、赵平原君、魏信陵君已相继去世。为此,魏国派使者至楚面见黄歇,邀约楚国参加合纵阵线。黄歇对亲自主持合纵抗秦已久向往之,于是,他自作主张地对魏国使者说:“你现在就可以回去,不必再见楚王了。十天之内,我将率数万军队到魏国。”此等军国大事,却不报示国君,黄歇摄政专权可见一斑。考烈王十二年,韩、赵、魏、燕四国公推考烈王为纵约长,而黄歇主持其事。赵人魏加认为庞煖曾被秦军打败,就以惊弓之鸟为喻向黄歇力陈庞煖“不可为拒秦之将”。在魏国,也有人劝魏王不要“恃楚之强而信春申君之言”。但黄歇独持己见,仍任用庞煖为联军主帅。同年,五国军队按约集中,在庞煖的统一指挥下进攻秦国。合纵联军一度突破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深入秦国腹地。后因秦国倾全国之兵大举迎战,庞暖心生惧意,五国才罢兵而还。

五国一罢兵,秦国即发动报复性进攻,取韩、魏、卫地复建东郡,形成了三面逼近楚都郢城的局势。考烈王因此责怪黄歇擅自出兵,引来战祸,黄歇一时受到冷落。这时,门客朱英乘机向黄歇建议将楚国都城迁往寿春(今安徽寿县)。在此之前,赵国大臣虞卿也建议黄歇将自己的封地远离都城,以避免出现像秦国商鞅那样因为封地离国都太近而终被杀身夺地的祸害。黄歇即上言考烈王:“现在齐国和秦国交好,而淮北地靠近齐国,军务紧要,应该在那里设立郡县,加强防务。我愿意献出淮北十二地而改封到江东吴国旧墟(今江苏苏州)。同时,为大王考虑,楚国应该将都城迁往寿春,以免受秦军战火的威胁。”考烈王迫于形势,于当年迁都寿春。黄歇改封到江南后,在吴都故址大兴土木,营建都邑。司马迁曾在《史记·春申君列传》中写道:“吾适楚,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由此可知黄歇为令尹时生活之骄纵奢侈。

黄歇在对外穷兵黩武的同时,对内则和其他封君大臣争先下士,招引门客,以相倾夺。一次,有个叫汗明的人求见黄歇,等了三个月才被接见。会谈之后,黄歇很欣赏汗明,汗明想再谈下去。黄歇说:“我已经了解先生了,先生不必再说了。”汗明摇摇头,问:“贤能的舜去事奉圣明的尧,三年以后尧才了解了舜。现在,您一会儿的功夫就了解了我,难道是说您比尧更圣明,而我比舜更贤能吗?”黄歇听了很惭愧,立即召来家吏把汗明的名字登记在贵宾册上,每五天会见一次。

黄歇的门客多逞强好斗,奢侈浮华。平原君赵胜有一次派使者拜访黄歇,黄歇让人安排他们住进了一所很豪华的宾馆。赵国使者也想在楚国炫耀一番。他们头上插着玳瑁簪子,剑鞘上装饰着珍珠宝玉,前往令尹府会见黄歇。黄歇接见他们时,左右簇拥着许多衣着华丽的宾客。赵国使者走近一看,纷纷自惭形秽。原来,黄歇的门客连穿的鞋子都缀满了珍珠。

黄歇礼贤下士、重义轻财的名声果然吸引了大批的游侠流士竞相投奔他。据史载;春申君门客达3000余人。这时,春申君的影响已不在声名重于诸侯的孟尝君之下。

利用门客形成一股可以威慑国君的势力是战国时期封君大臣惯用的手段,而尤以楚国为最。楚国“大臣太重,封君太众”,大臣、封君“上逼主而下虐民”,常常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导致国力的削弱。楚悼王时重用吴起实行变法,削弱大臣之威重,均平封君之爵禄,使楚国迅速振兴起来。比之吴起,黄歇不仅没有能够改革楚国内政的弊端,反而加剧了这种封君重于国君的不正常现象,致使楚国在考烈王一代虽有国势复振的迹象,却也只是徒具其表,虚张声势,并不能改变它衰弱的趋势。

迷信佞小 殃身误国

黄歇的门客中有个赵国人李园。李园虽然其貌不扬,却城府极深,野心颇大。当时,黄歇门下的荀况也是赵国人,很有才能,颇得黄歇的赏识。黄歇攻灭鲁国时,让荀况担任了兰陵令。李园对此非常忌妒,总想找机会中伤、排挤荀况。苟况治理兰陵很有功绩,得到当地士人的敬仰,连考烈王都十分赞许他的能力。李园了解黄歇的为人,知道他对自己在楚国的地位很敏感,就借机对黄歇说:“历史上商汤以亳(今河南商丘县作为根据地),周武王以削(今陕西西安市西南)作为根据地)他们都凭着不足百里的地盘夺取了天下。现在,荀子是天下的贤人,如果您给他百里之地的权势,我认为这对您很不利。您看怎么办?黄歇考虑到苟况在楚国的名望确实很高,于是就派人婉言辞退了他。荀况离开楚国后去了赵国,赵国任命他为上卿。朱英获悉这件事,焦虑地问黄歇:“从前伊尹离开夏朝,去了殷地(商朝发祥地),因此殷人称王而夏朝灭亡;管仲离开鲁国去了齐国,因此鲁国衰弱而齐国强盛。凡是贤人所在的地方,君主必定尊贵,国家必定兴盛。你辞退了荀况,难道是想楚国衰弱、赵国强盛吗?”黄歇闻言大惊,赶忙派人到赵国召请荀况。荀况认为黄歇独断专行,图谋私利,不是可以长期追随的人,就回信谢绝了。黄歇虽然失去了荀况,却并没有因此责怨李园,反而将他看成了心腹。考烈王没有儿子,黄歇对此深感忧虑。李园便想利用黄歇将自己的妹妹李环进献给考烈王。一次,李园请假回家,故意过了期限才回。黄歇问他误期的原因,他说:“齐王派使臣来聘娶我的妹妹,我因为宴请使者,所以误了期。”黄歇心一动,竟问:“如果齐王还没有下聘礼,可不可以让我见见令妹?”李园闻之暗喜,即安排离亭之会,让李环亲近黄歇。李环能歌善舞,巧于辞令,长得又很漂亮。黄歇遂把她养入府中,倍加宠幸。

过了两个月,李环有了身孕。李园觉得时机已到,就让李环蛊惑黄歇献她入宫。李环假惺惺地对黄歇说:“令尹您在楚国的地位是无比尊贵的了。可大王一直没有儿子,将来的王位就只会传给他的兄弟。您当权时间这么长,对大王的兄弟也多有得罪的地方。假如另立了新国君,能保证他会像大王现在这样敬重您吗?好在我已有了您的骨肉,别人还不知道。如果凭您的威望把我进献给大王,大王一定会宠爱我。如果上天保佑我生个男孩,那么将来就是您的儿子继承楚国王位。到那时,您又何愁没有尊贵的地位和显赫的权势呢?”利令智昏的黄歇对李环的一番谎言竟信以为真。为遮入耳目,他另辟馆舍让李环居住,几天后将她献给了考烈王。

李环入宫后果然得到考烈王的宠爱,并生下一个男孩,取名熊悍。母以子贵,熊悍被立为太子,李环亦随之被立为王后。同时,李园因其妹的裙带关系也受到考烈王的重用。至此,李园的阴谋终于得逞。

李园利用黄歇实现其阴谋后,既害怕黄歇泄露机密,又想取代黄歇的地位,于是暗中豢养刺客,准备谋杀黄歇。

考烈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38年),考烈王得了重病。这时,朱英提醒黄歇说:“世上有料想不到的福分,也有料想不到的灾祸。现在你正处于难以预料的时刻,又怎么能够没有意想不到的人呢?”黄歇问:“什么叫料想不到的福分?”朱英答道:“如今楚王病重,你可以像伊尹、周公那样辅佐幼主,摄政专权,等幼主长大了,再把政权交给他。否则,就自己当国君,楚国就归你所有了。这就是料想不到的福分。”黄歇又问:“什么叫料想不到的灾祸?”朱英答道:“李园虽然不担任官职,但他却是国舅,而且暗中养了一批刺客。楚王一旦去世,李园一定会抢先入宫,根据预先的计谋杀你灭口。这就是料想不到的灾祸。”黄歇又问:“那谁是意想不到的人呢?”朱英说:“你趁早派我当宫廷侍卫。楚王一死,如果李园抢先入宫,我就可以替你把他铲除。我就是意想不到的人啊。”但黄歇此时已完全被李园兄妹所蒙蔽,他不相信一向谦恭软弱的李园会谋杀自己,只当朱英的警告是在危言耸听。朱英见黄歇执迷不悟,担心祸及己身,第二天就离开了楚国。

十七天后,考烈王去世。李园果然抢先入宫,在宫门内外设下了埋伏。当黄歇带着几个随从匆匆进入宫门时,埋伏的死士四起。刀光剑影,血肉横飞,顿时,黄歇身中数剑,倒在一片血泊之中。随之,李园派人抄斩了黄歇全家,又割下黄歇的头颅扔到旷野之中。

曾经在故饲的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叱咤风云的春申君黄歇,临死都想不到自己会落个身首异处的下场!更想不到因他相信李园兄妹而给楚国带来的一场宫廷政变!

同年,熊悍继位,是为楚幽王(?一公元前228年),李园代黄歇为令尹独持大权。公元前228年,幽王卒,熊犹(李环次子)代立,是为哀王。哀王立两个月,因李太后(李环)与春申君同居的隐秘泄露,负刍(考烈王弟)以此为口实发动政变,哀王及李太后,尽灭李园一家。这次内乱使楚国的内政陷入一片混乱,在外交上,也使楚国失去了在诸侯中的威信。楚国由此走向衰亡。负刍为王第五年(公元前223年),秦王政(即后来的秦始皇)派王翦平楚,俘负刍,楚国灭亡。

司马迁写完《春申君列传》后,曾十分感慨地说:当初,春申君从劝说秦昭王与楚国订立盟约到豁出生命帮助太子完归楚是何等的聪明!后来受制于李园,可就太糊涂了。俗话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春申君是失策在没有听取朱英的话啊!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怎么成语接龙范文。

word该篇DOC格式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怎么成语接龙范文,共有7600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怎么成语接龙下载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怎么成语接龙.doc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
编辑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星级推荐
下载该Word文档
好范文在线客服
  • 问题咨询 QQ
  • 投诉建议 QQ
  • 常见帮助 QQ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