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东陵简单导游词精品为好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东陵简单导游词1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清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皇后叶赫那拉氏陵寝,因坐落在沈阳市东北11公里处。故又称东陵,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努尔哈赤是满族人,姓爱新觉罗,受明册封为女真族(满族前身)建州部首领,后来统一了女真族各部,建立了金(史称后金)政权。他精通汉蒙文字,不仅在军事上颇有建树,而且创立了八旗制度和满族文字,在政治上和文化上也颇有建树,为满族的初期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满族的民族英雄,死后葬于福陵。
其子皇太极建立清政权后,他被追尊为清太祖。
福陵始建于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竣工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经康熙、乾隆两帝增建,方具今日规模。
1929年,奉天省政府将福陵开辟成公园,因位于市区东部,故得此名。福陵是沈阳名胜古迹之一,具有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传统和满族文化风格。道路两侧耸立着成对的华表、骆驼、狮子、马、虎等石雕。蹬上一百零八级台阶,有一座形似城堡的“方城”,这是陵园的主体,方城后面为月牙形宝城,宝城正中是突起的宝顶,下面是埋葬努尔哈赤和叶赫那拉氏的地宫。气势宏伟,古朴典雅,清幽肃穆,东陵依山傍水,令人流连忘返。
陵园坐北朝南,四周围以红墙,南面中央为单檐歇山式正红门三楹,拱门三道。门内参道两侧成对排列着石狮、石马、石驼、石虎等石雕。平地尽头,利用天然山势修筑了一百零八蹬石阶,以象征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
过了石桥,正中为碑楼,重檐歇山式,四面券门,下为须弥座式台基,内立清圣祖玄烨亲撰的“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碑文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刻,记载着努尔哈赤的功绩。再北的城堡式建筑叫方城,四角建有角楼。方城南面正中建有隆恩门,门楣上用汉、满、蒙三种文字刻成“隆恩门”三字。进门迎面为隆恩殿,是祭祀用的享殿,殿后洞门之上设明楼,内立“太祖高皇帝之陵”石碑。方城后为圆形宝城,两城间呈月牙状,因而也叫月牙城。宝城正中有一突起的宝顶,下为埋置灵柩的地宫。福陵建筑群是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它将我国传统建筑形式与满族建筑形式融为一体,形成了异于关内各陵的独特风格。
陵园依山而建,南面正是正红门。一条名曰“一眼望不断”的神道直通山顶。神道两侧有很多石雕刻。像石狮、石马、石骆驼、石虎这和关内的陵墓有些相像。
过桥是108磴石阶,寓天罡36星和地煞72星数之和,表示天地宇宙,象征帝王对社稷的主宰。过108磴,是碑楼,碑楼后面的城堡式建筑为方城,是陵园的主体建筑部分。
方城北面是宝城,也称月牙城,正中突起的土堆即是宝顶,其下的地宫埋藏着努尔哈赤和叶赫纳喇氏的棺木及骨灰.福陵规模尽管比昭陵小,然而由于它有上列两大特点,再加之环境优美,仍独具魅力。所以,人们游罢昭陵,依然能兴致勃勃地继游福陵,而且不会产生雷同感。2004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了中国的沈阳福陵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东陵简单导游词2
东陵区的旅游景点有:东陵公园——清朝开国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和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寝,因地处沈阳市之东,所以,通常被称为“东陵”。新中国成立后,将其辟为公园,使昔日皇家禁地,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福陵建在距沈阳城东10公里的天柱山上,这里地势雄伟,丘陵起伏,环境清幽,景色壮观,苍松翠柏,参天葱郁。
福陵前临滔滔浑河水,后倚绵绵天柱山,碧水索绕,青山似拱,万松叠翠,大殿凌云,别具一种肃穆之感;陨石山风景区——园是全国第一家陨石公园。其中最大的一块位于东陵区李相镇滑石台山,是世界上最大的古陨石。它形成于45亿年前,19亿年前陨落,堪称天赐瑰宝,举世无双;沈阳满族”“民俗””村——沈阳满族民俗村坐落在东陵区李相镇滑石台村,是以满族民俗风情、北方乡村田园风光和体育娱乐”“健身””相结合的旅游新景区。
中华寺风景区——中华寺始建于唐朝,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位于沈阳市东陵区王滨乡中华寺村与抚顺县拉古乡刘山村内的拉古河畔、中华寺庙山之上,横跨沈阳、抚顺两市,是集佛教、道教于一身的大型宗教旅游风景区。
东陵简单导游词3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福陵后倚天柱山,前临浑河,万松耸翠,大殿凌云,占地19.48万平方米。福陵中利用地形修筑的“一百零八蹬”(108级台阶),象征着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是福陵的重要标志。
福陵公园又称“东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孝慈高皇后叶赫纳喇氏的陵墓。与沈阳市的昭陵、新宾县永陵合称“关外三陵”、“盛京三陵”。东陵公园始建于公元1629年(天聪三年),到公元1651年基本建成。后经清朝顺治、康熙、乾隆年间的多次修建,形成了规模宏大、设施完备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群。距今已有三百六十余年历史。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大清建国,定陵号为“福陵”,1929年被当时奉天当局辟福陵为东陵公园,1963年被列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国务院将其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陵公园地处于沈阳市东郊二十里的天柱山上,整个占地面积为557.3公顷,其中陵寝占地为19公顷,整座陵墓背倚天柱山,前临浑河,自南而北地势渐高,山形迤逦、万松参天、众山腑伏、百水回环、层楼朱壁、金瓦生辉、建筑宏伟、气势威严、幽静肃穆、古色苍然,其优美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邃人文景观早已为历代文人雅士所垂青。福陵建筑格局因山势形成前低后高之势,南北狭长,从南向北可划分为三部分:大红门外区、神道区、方城、宝城区。陵寝建筑规制完备,礼制设施齐全,主要建筑规模宏伟,陵寝建筑群保存较为完整。
2004年7月1日,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中国的沈阳福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东陵简单导游词4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福陵的南向四周围以红墙,正中是正红门,自南而北地势逐渐升高,门外的两旁对立着石狮、华表、石牌坊和刻有满、蒙、汉、回、藏五种文字的下马碑。正红门是很长的一段神路,路的两侧有坐狮、立马、卧驼、坐虎等四对石兽。尽头是利用天然山势修筑的一百零八级砖阶,以象征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砖阶之上是碑楼,楼重檐歇山式,黄琉璃瓦顶,内立康熙帝用汉、满两种文字书写的“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再向北便是城堡式的方城,南面的正中是隆恩门,上建三层歇山式的门楼建筑。方城的四角各有一座角楼,城内正中是坐落在须弥座式大台基上的隆恩殿,是单檐歇山式,殿内供奉着木主神牌,殿前有焚帛楼,殿的东西两侧各有配殿五楹。殿的后边有洞门,洞门之上建有重檐歇山式的大明楼,中间立有“太祖高皇帝之陵”的石碑。方城内的建筑,屋顶都铺有黄琉璃瓦,廊柱是朱红地仗,梁枋间都是“和玺”壁画。福陵的周围,河流环绕,山岗拱卫,望去气势宏伟,景色幽雅,风景优胜。清人高士奇曾有诗云:“回瞻苍霭合,俯瞰曲流通。地是排云上,天因列柱崇。”正是这里风光的具体写照。“天柱排青”也是著名的沈阳八景之一。
明清陵寝地表建筑,基本上是紫禁城建筑的变例,而紫禁城建筑的前身就是沈阳的故宫和昭陵、福陵。其主导思想在于宣传皇权至上,其等级、使用材料均与紫禁城宫殿一样,不同的是陵寝是皇帝死后居住之所,不仅要威严,还要适应陵寝这一特殊要求,故明楼宝顶成为其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清代陵墓地表建筑与周围环境十分协调,红墙、黄瓦、高耸的明楼与蜿蜒的青山、流淌的河水非常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颜色搭配及其协调的画卷,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映衬,相映成辉。明楼高耸,显然是设计者依据陵墓地表建筑坐落在群山之中这一特定环境,为强调其陵墓主体标志性建筑而有意设计的。它避免了陵墓建筑低卑、与帝王身份不相符这一难题。
明清两代建造许多规模宏大的宫苑、陵寝,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很出色,在装饰风格的表现上沉雄深远,映透了明清全盛时期皇权的声威。建筑的整体气势上大大不同于洛可可风格对庄严崇高,宏伟气派的拒绝,却与巴罗克着意追求空间及视野容量的阔大,追求体积表现力的雄健不谋而合。到了清代中叶以后,政治上保守腐朽,在建筑和艺术上也表现出一种追求繁琐绮丽的风气,工艺品上堆砌玉石珍宝,金银珐琅,连建筑装修上也镶嵌上珐琅玉石,艺术之高低仿佛与金银财宝的多少成了简单的正比。这似乎与巴罗克,洛可可两种风格皆有共通之处,前者也是一味采用昂贵的材料——金、银、铜和大量绣花锦缎的装饰来表达豪华富丽和荣耀,以炫耀财富为美,以表现奢侈为美。后者更多的追求纤巧与精致,细腻到无以复加,繁琐到眼花缭乱,充分表现出没落贵族的颓丧侈糜而又精于鉴赏。清代建筑艺术的细节处理似乎就是这二者风格的集合,既有堆砌的富贵,也有推敲的雅致,各得其彰。
东陵简单导游词5
沈阳东陵,又称“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位于沈阳市区东北部丘陵地带,距市区约十八公里。
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二月,选好陵址于沈阳城东的石嘴头山,开工建设,到顺治八年(1651)基本建成,并从东京(现辽阳)迁孝慈的梓宫迁此与努尔哈赤合葬,遂将石嘴山改称天柱山。
1929年,奉天政府将福陵开辟成公园。因位于市区东部,改称东陵。
东陵是沈阳名胜古迹之一,前临浑河,后倚天柱山,万松耸翠、大殿凌云,占地19.48万平方米,具有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传统和满族”“文化””风格。
1963年被列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国务院将其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____年7月1日,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中国的沈阳福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东陵公园景区介绍图片(20张),来源于百度地图,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孝慈高皇后叶赫纳喇氏的陵墓。与沈阳市的昭陵、新宾县永陵合称“关外三陵”、“盛京三陵”。东陵公园始建于公元1629年(天聪三年),到公元1651年基本建成。后经清朝顺治、康熙、乾隆年间的多次修建,形成了规模宏大、设施完备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群。距今已有三百六十余年历史。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大清建国,定陵号为“福陵”,1929年被当时奉天当局辟福陵为东陵公园。
东陵公园地处于沈阳市东郊二十里的天柱山上,整个占地面积为557.3公顷,其中陵寝占地为19公顷,整座陵墓背倚天柱山,前临浑河,自南而北地势渐高,山形迤逦、万松参天、众山腑伏、百水回环、层楼朱壁、金瓦生辉、建筑宏伟、气势威严、幽静肃穆、古色苍然,其优美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邃人文景观早已为历代文人雅士所垂青。福陵建筑格局因山势形成前低后高之势,南北狭长,从南向北可划分为三部分:大红门外区、神道区、方城、宝城区。陵寝建筑规制完备,礼制设施齐全,主要建筑规模宏伟,陵寝建筑群保存较为完整。
陵园坐北朝南,四周围以红墙,南面中央为单檐歇山式正红门三楹,拱门三道。门内参道两侧成对排列着石狮、石马、石驼、石虎等石雕。平地尽头,利用天然山势修筑了一百零八蹬石阶,以象征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过了石桥,正中为碑楼,重檐歇山式,四面券门,下为须弥座式台基,内立清圣祖玄烨亲撰的“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碑文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刻,记载着努尔哈赤的功绩。
两侧耸立着成对的华表、骆驼、狮子、马、虎等石雕。蹬上一百零八级台阶,有一座形似城堡的“方城”,这是陵园的主体,方城后面为月牙形宝城,宝城正中是突起的宝顶,下面是埋葬努尔哈赤和叶赫那拉氏的地宫。气势宏伟,古朴典雅,清幽肃穆,令东陵依山傍水人流连忘返。
再北的陵园的城堡式建筑叫方城,四角建有角楼。方城南面正中建有隆恩门,门楣上用汉、满、蒙三种文字刻成“隆恩门”三字。进门迎面为隆恩殿,是祭祀用的享殿,殿后洞门之上设明楼,内立“太祖高皇帝之陵”石碑。方城后为圆形宝城,两城间呈月牙状,因而也叫月牙城。宝城正中有一突起的宝顶,下为埋置灵柩的地宫。福陵建筑群是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它将我国传统建筑形式与满族建筑形式融为一体,形成了异于关内各陵的独特风格,很多人很喜欢这种设计,因此有很多的人去参观。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东陵简单导游词精品范文。